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
初中具体政治实事教案范文
教案题目:初中政治课——具体政治实事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当前国内外的政治形势,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发展的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政治现象,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国内外政治形势简介2. 我国政治制度及其特点3. 学生如何参与政治生活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时事新闻,引起学生对政治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国内外政治形势,让学生了解当前政治环境。
3. 讲解我国政治制度及其特点:教师详细讲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和特点。
4. 分析政治现象: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政治现象,如政治选举、政治改革等,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政治现象,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5. 学生如何参与政治生活:教师讲解学生如何参与政治生活,如关注国家大事、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活动、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等,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
6.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社会政治现象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关注政治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政治知识,阐述政治现象。
2. 案例分析法:教师展示政治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政治现象。
3. 课堂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长期效果: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政治意识、政治参与程度等。
六、教学建议:1. 教师要关注时事政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最新的政治知识。
2.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现象。
初中政治思想教案
初中政治思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4.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介绍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 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培养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3. 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公民。
4. 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5. 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引导学生勇于创新,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实际运作,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述感人至深的爱国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团队协作等方面。
3. 社会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包括实践内容、心得体会等方面。
4. 课程论文:评估学生撰写课程论文的质量,包括观点论述、逻辑推理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政治思想教材。
2. 案例资料:收集与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相关的案例资料,以便进行案例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案例
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案例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担负起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本文将以一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老师为例,介绍他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一种成功案例。
二、案例描述该教师在一次思想政治教育课中选择了一个热门话题:“网络成瘾与青少年心理健康”。
他通过多种方式引入该话题,如播放相关新闻报道、咨询家长对此问题的看法等。
通过这些引入,他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三、相关理论解释在此分析中,教师引入了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解释了为什么青少年易沉迷于网络,并分析了网络成瘾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
这些理论的运用使得学生能够对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案例讨论一旦引入了该话题,教师便组织了一个小组讨论。
学生们被要求分享自己对网络成瘾的看法,并提出原因和解决方案。
教师积极参与其中,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这种讨论环境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
五、相关资源引导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资源,如文献资料、案例研究和互联网资源。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网络成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以及其他青少年问题的相关信息。
这些资源的使用丰富了课堂的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学习。
六、案例分析通过案例讨论和资源引导,学生们产生了对网络成瘾的深入思考。
他们认识到网络成瘾是一种行为习惯的形成,并且能够对不同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
他们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控制上网时间、培养兴趣爱好、增强社交能力等。
通过这些主动思考和学习,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七、扩展研究教师在课堂的最后一部分分享了一些扩展研究的内容。
他介绍了一些相关的研究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中的其他问题,以便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这种扩展研究的引导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八、实践应用为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安排了一项实践活动。
中学政治教学案例分享
中学政治教学案例分享引言近年来,中学政治教学一直备受关注。
政治课不仅是培养学生思想品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然而,许多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缺乏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
本文将分享一些中学政治教学案例,希望能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案例一:通过实地教学提升学生参与度在某中学政治课上,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实地教学活动。
在课堂上,教师先给学生讲解了中央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职能,然后组织学生们前往当地政府机关进行参观。
通过亲身观察和体验,学生们对政府机关的工作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对政治课的兴趣,提升了学习动力。
案例二: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授课内容在另一所中学政治课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了授课内容。
他通过播放一些与政治相关的视频和动画片,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讲解了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视听感知,加深他们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案例三:开展班级讨论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在一所高中政治班上,学生们每周都会开展班级讨论。
教师会提前给出一个与政治相关的话题,学生们在班级讨论中进行表达和辩论。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同时也能够增强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案例四:组织政治模拟演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某中学,政治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政治模拟演练。
学生们扮演不同的政治角色,参与到自己虚拟的政治场景中,通过模拟演练来体验和理解政治决策的复杂性和实践操作的困难。
这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锻炼实际运用政治知识的能力,提高成果转化的能力。
案例五:创设活动课堂增强学生参与感在一次中学政治专题课中,教师创设了一个活动课堂。
学生们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政党,他们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项任务,例如制定一项地方政策。
在活动课堂中,学生们不仅能够运用所学的政治知识,还能够锻炼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增强对政治的实际应用能力。
天津初中政治教案
教案名称:天津初中政治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3.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探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天津的自然、历史、文化特点。
2.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天津的历史、文化,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天津的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天津的了解和感受。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天津的自然、历史、文化特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天津的自然、历史、文化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 学生积极参与,提问、讨论。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有关天津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小组任务。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六、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复习心得。
二、课堂讲解1. 教师继续讲解天津的自然、历史、文化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 学生积极参与,提问、讨论。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调查、采访、参观等。
2. 各小组汇报活动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有关天津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小组任务。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六、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优秀5篇】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优秀5篇】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篇一思想品德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同时思想品德教学又是充满乐趣,总有挖掘不完的东西。
下头我对初中政治教学作以下反思:1.坚持联想式教学:把学生学习政治的进取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经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和主动性,到达显著的教学效果。
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
这种以教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2.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总方法,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要到达的目标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
近几年,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学资料中的启发因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问题本身是学生未知的新问题,且能体现教学的重点资料;与学生的认识本事,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相适应,可是难也可是易,是他们跳一跳后方能摘到的“桃子”;问题的表述清楚明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互相尊重作为课堂教学的基准。
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仅有对学科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起求知的强烈愿望,所以课堂教学要增强趣味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前沿科学知识,并从学科与生活、社会的结合点,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对每一门学科始终充满一种神秘感,坚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4.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一些活的动态知识总结为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注重对知识点的记忆,而不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探究本事。
这就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创设科学的探究活动。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一、第一章: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教学内容课程性质和地位: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理论性相结合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和内容:思想政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法律意识等。
教学要求和评价: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教学要求和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目标,阐述课程内容和要求。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4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第二章: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策略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教学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定义和作用: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它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常用的教学策略: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教学策略的定义、作用和常用的教学策略。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教学策略的运用方法和效果。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教学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5篇)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5篇)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课前准备:1、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2、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教学设计学习内容明确家庭的含义,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学习表述方式学生活动介绍自己家里人看老师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教师活动1、结合发言情况进行指导、总结2、结合照片进行介绍3、老师巡视指导4、老师指导并对说的好的同学给与表扬5、进行爱家人教育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彼此分享家庭的幸福小组介绍自己家人情愉快况让全班同学了解我的请同学到前边介绍,家人其他同学看照片听总结,进行尊重普通和老师共同总结本课劳动者的教育的收获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谈话引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
(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二、学习新课(一)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
1、介绍:“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2、老师介绍: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人的情况吗?那老师来为你们介绍一下。
教师指着照片介绍“爸爸妈妈都是农民。
他们特别会种庄稼……工作之余,爸爸喜欢坐在树荫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却喜欢看电视剧,有时还会跟着电视一起哭、一起笑……姐姐上小学四年级,她学习非常好,姐姐喜欢读课外书……妈妈怀里抱着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时她刚刚会走路……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爸爸妈妈种田,爸爸在树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在看电视,姐姐在读书,妹妹在玩耍等)4、小结:刚才老师都向大家介绍了哪些内容?板书:工作爱好习惯(学生对老师的童年生活都是非常感兴趣的,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既了解了老师的童年生活,熟悉了老师的家人,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介绍家人的方法。
思想政治课“享受学习”教学案例与反思
干扰 ,他学 习时就在 门口挂一 块小黑板,上写 “ 冯玉祥 死 了”。 冯玉祥 因为勤奋学 习,终于成为一位军事家 。 【 学生 2 】施洋幼年时他 家境 贫寒,连灯油都买不
多,只要我们不怕 困难 。困苦就会烟消云散 。
2 . 学 习是一种权利
【 过 渡 】 此 时 此 刻 ,在 这 个 世 界 的 其 他 地 方 ,还 有 不 少 的 适龄 儿 童 失去 了求 学 的 机 会 ,他 们 不 仅 远 离课 堂 ,甚 至 正 在 遭 受战 火 的洗 劫 。
初 中 阶 段 的 厌 学 现 象 更 为 严 重 。造 成 这 一 不 良 现 象 的 主 观 因 素 是 学 生 对 知 识 不 感 兴 趣 ,对 学 习缺 乏 好 奇 心 。
三 .教 学过程
1 . 学 习 苦 乐 交融 【 提 出 问题 】 在徐州的大街小巷, 到 处都 有烧 烤 摊 , 烧羊 肉 已 成 为 徐 州 的 一 种 饮 食 文 化 。 你 知 道 烧 烤 为 什 么
用木炭而不用木 柴呢? ( 此时很 多学生迫 不及待地 想知 道其 中的道理 ,眼睛里露出求知 的火花 。)
【 演 示实 验 】教 师 分 别 将 一块 木 柴 和 一 块 木 炭 在酒
精 灯 火 焰 上加 热 。( 此 时 ,学 生都 能 认真 观 察 实验 现象 。)
外 连 成一 体 ,笔 者提 前布 置 学生 收集 有 关的 资料 ( 如
来都很 自信。教师对不完整 的汇报 ,及时点拨 。)
【 分析 实验 】木 柴 燃 烧 有 明 火 。容 易 将 羊 肉 烤 焦 、
优秀教学案例: 《历史》课程思政(一等奖)
优秀教学案例: 《历史》课程思政(一等奖)项目背景本案例是一份关于《历史》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秀教学案例,该案例荣获一等奖。
《历史》课程作为中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本案例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策略和简单的方法,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研究和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与思想政治的关联性;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能力;3.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国家认同感。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涵盖以下方面:1. 历史事件的背景与影响;2. 思想政治与历史事件的联系;3. 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分析。
教学策略本案例采用了以下创新的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2. 小组合作研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合作研究,通过互相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视频讲解和讨论:通过播放专门制作的教学视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与思想政治的关系,并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思辨能力。
4. 实地考察和访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事件的现场,增强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教学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教学策略,本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 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参与度明显提高;2. 学生对历史事件与思想政治的关联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3.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4. 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国家认同感有所增强。
总结《历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通过简单而创新的教学策略,成功促进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研究和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
本案例获得一等奖,证明了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对今后的教学实践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案范文6篇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案范文6篇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重点和难点:1、责任的概念;2、责任的来源;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阅读:第一单元引言的内容提问:中学生要承担什么责任学生阅读:第一课引言的内容提问:1、小方面临的问题是什么2、你认为应该有谁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3、如果你是小方,你会怎么决定教师指导归纳:当多种责任发生冲突时,可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选择。
先做重要的、必须马上做的,再作重要的,不需要马上做的,最后作自己爱好的一类事情。
我们应该由自己做出选择,并且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板书: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一、我的角色我的责任二、讲授新课(一)第一个活动:支付赔款的案例分析1、学生先阅读材料,然后以对话的方式呈现情境2、提问:(1)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吗(少年做错了事,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2)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是父亲的责任,在婚姻法中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
)(3)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你觉得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讨论,教师引导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看上去好像对孩子的要求严厉了一些,但是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很有帮助的。
)(二)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提出问题,学生思考:1、我们和15岁的少年是同龄人,他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2、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教师归纳过渡:的确,自从你走上自立的路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也逐渐增多,那么,什么是责任呢(三)第二个活动:责任的含义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表格中。
初中生思政课教案
初中生思政课教案思政课是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初中生来说,这门课程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正处于个性形成、价值观建立的关键阶段。
为了更好地教授初中生思政课,下面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教学目标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国家和民族四个方面。
首先,学生应当通过思政课的学习,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力所在。
其次,他们要通过学习,认识社会的组成和运行机制,了解社会的问题和挑战。
再次,学生应当通过思政课的学习,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培养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最后,学生要通过思政课的学习,了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价值,增强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和向心力。
二、教学内容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密切相关,应当以生活实际为基础,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和成长环境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
比如,教学内容可以包括青少年心理健康、文明礼仪、法律法规、历史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可以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初中生喜欢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其次,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演示、视频、音频等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和可互动性。
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四、教学手段除了教学方法,教师还应当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来教授思政课。
比如,可以使用教材、课件、PPT等教学工具,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来推动思政课的教学。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参观社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经验。
五、评价方式思政课的评价应当注重认知与能力的综合评价。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教案人的一生中,思想品德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初中阶段,思维方式、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正在形成,这时的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案。
一、课程说明思想品德教育课是一门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道德观念和文化修养的综合性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讨论,学生将了解到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3. 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爱国、爱人民、爱社会的意识;4. 培养学生诚信、守法、团结协作的意识,并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三、教学内容1. 爱与友谊: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方法。
2. 诚信与诚实:通过案例分析和个人经历,让学生深刻认识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实守信的观念。
3. 团队协作: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独立思考:通过集中讨论和个人研究,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意识。
5. 感恩与奉献:通过实践活动和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感恩家庭、学校和社会,并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6. 文明礼仪:通过模拟情景和个人操守,培养学生的民族风貌和文明礼仪观念。
7.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红色经典和纪念活动,提升学生对祖国、民族和英雄人物的认识和热爱。
8. 积极心态:通过心理辅导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件展示,引导学生理解教育内容。
2. 互动探究法:通过小组活动、讨论和问题解答,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3.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分析和判断道德问题。
4.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
五、教学设计1. 教学引入:通过对生活中真实案例的分析,激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案例(5篇)
初中政治教学案例(5篇)第一篇:初中政治教学案例初中政治教学案例《男生、女生》案例: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上册《男生、女生》的教学时,设计了歌词的欣赏与改编这一活动,在音乐的选择上,选择了一些学生喜欢听、喜欢唱、有教育意义的歌曲。
如《第一时间》、《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我是女生》《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等等,欣赏完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其中的一首作为改编的歌曲,要求角色变换,从另一性别角度改编歌曲。
比如:把“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改成“对面的男孩看过来”,把“女孩的心思你别猜”改成“男孩的心思你别猜”等,然后根据男女生的差异写出相应的后续内容。
教室立即有如炸开了锅,学生讨论改编歌曲的兴致极高,而且有些同学边改编边哼唱,俨然变成了一个个创作型歌手,改编完后由学生推选代表把本组的作品吟唱一遍。
案例分析与反思:体验、感受学生生活,“披文入情”在趣。
不断启发诱导学生。
这样的活动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品尝到了获得认可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教学目标也在学生的创作交流中得到了实现。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创造的欢乐”,而学生对思品课兴趣不高已成为提高思品课教学实效的主要障碍。
因此,思品教师更应重视学生的兴趣,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就要求思品教师深入学生生活,弄清学生对什么感兴趣,找到与学生的“共同语言”,让学生在教学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课堂的乐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让学生“乐学”。
本案例就是利用学生喜欢贴近他们生活、年龄特点的流行音乐这一兴趣点,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在这舞台上充分合作、交流,尽显自我。
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创造了让学生表现的机会,把道德教育寓于趣味的活动之中,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智慧的潜能,唤醒学生创造的天性。
初中校长思政课优秀教案
初中校长思政课优秀教案1. 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基本国情2. 我国的发展道路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知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的发展道路及其实践意义。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我国的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2. 案例教学法:精选典型案例,分析我国在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成功经验。
3.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发展道路和成就。
2. 讲授新课:分别讲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内容。
3. 案例分析:选取我国在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我国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提升: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我国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讨论时的表现。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应用: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所学知识的情况,检验学生的实际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初中思想与品德教案
初中思想与品德教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掌握一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国家的繁荣富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教学新课(1)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学生明确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通过观看先进人物的事迹,使学生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 巩固提高布置一道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念。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共建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总结反馈在课堂的最后,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后实践中的心得体会,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
四、教学评价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课后实践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情况。
2. 能力评价:通过学生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3. 知识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中政治备课教案范文
初中政治备课教案范文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思想品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批评、建议权的含义及意义。
2. 培养学生积极行使批评、建议权,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责任意识。
3. 增强学生对我国民主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1. 批评、建议权的含义及意义。
2. 学生如何积极行使批评、建议权。
教学难点:1. 批评、建议权的法律保障。
2. 学生如何正确行使批评、建议权。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批评、建议权的含义、意义及法律保障。
2. 阅读分析法: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批评、建议权。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批评、建议权的理解和实践。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不公平、不满意的事情?你们是如何处理的?2. 引导学生思考批评、建议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批评、建议权的含义:批评权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提出批评意见的权利;建议权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权利。
2. 阐述批评、建议权的意义:可以促使各部门更好地做好的工作,更好的为他人为人民。
3. 介绍我国公民享有的批评、建议权的法律保障。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出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批评、建议权。
2. 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批评、建议权的理解和实践。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批评、建议权的含义、意义及法律保障。
2. 强调学生要积极行使批评、建议权,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正确行使批评、建议权。
2. 撰写一篇关于批评、建议权的短文,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批评、建议权的含义、意义及法律保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批评、建议权,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初中思政教案模板
初中思政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道德规范和公民素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所学教材,明确教学的具体内容。
2. 拓展内容:结合时事政治,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提高学生的时政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情景创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 讲授新课: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实践环节:布置课后作业或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及时反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期末考试:进行全面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教材,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 课件:制作精美、实用的课件,辅助教学。
3.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案例资料,用于课堂讨论和实践环节。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时政素养。
七、教学进度安排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合理规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案
例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
初一政治下册《法不可违》教学案例
古竹初中朱海生
【课题】法不可违
【教学依据】本课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要遵守法律,在内容设计上共两目,第一目“谁都不能违法”意在帮助学生了解
什么是违法,课文通过“小勤的事例”说明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尤其不能违反法律。
之后通过三个情景引出违法的含义,填表
区别三种违法含义及区别。
第二目“犯罪必受惩罚”引导学生了解什以是犯罪行为和刑事处罚。
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不论什么原因,
只要触犯了法律,就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学生
的守法意识。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不论是什
么原因,只要是违反了法律,就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
(2)过程方法目标:针对初一年级学生思想不成熟,法制意
识不健全的现状,对学生以创设情境导入,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知识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三种违法的
含义及区别,以及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刑事处罚的含义及种类。
二、教学方式:
(1)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性学习。
(2)教师教学方式:多媒体、启发诱导、讨论探究式。
三、教学构思:
(1)针对初一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以及法制意识不健全的现状,采用参与活动合作学习,情境体验等方式,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2)设计“情景体验”、“写一写”、“辩一辩”、“我是司法官”等活动引导学生做学习的管理者。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一:谁都不能违法
教师引导:播放原湖北省省长张国光受贿判刑的录相(资源设计)。
问:张国光是省长,他犯罪入狱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
教师引导:对,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不可违”,请翻开课本P91。
首先我们一起来探讨第一目“谁都不能违法”,请看“小勤拾荒”。
学生活动:看书“小勤拾荒”的故事,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略)
教师引导:从小勤拾荒可以看出,不只是成人要守法,我们青少年同样要学法、知法、守法,因为谁都不能违法,那么什么是违法呢?请继续看书“情景一、二、三”。
学生活动:看书“情景一、二、三”。
教师引导:“情景一”中李某等三人剧院起哄违法了吗?违了什么法?受到了什么处罚?
学生活动:违法了,违背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受到了警告处罚。
教师引导:那么“情景二”和“情景三”呢?
学生活动:(略)
教师引导:下面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将备选答案填入表中:
(多媒体展示“资源设计”如下)
备选答案:
A、行政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制裁
E、民事责任
F、刑事处罚
G、行政违法
H、民事违法
I、刑事违法
J、较轻
K、较重
L、严重
学生活动:填写表格。
教师引导:究竟大家填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书中
P93。
学生活动:违法是……行为,可以分为……三类。
教师引导:这些违法行为按情节轻重来划分,哪个轻,哪个重?
学生活动:(讨论完成)
教师引导:(对多媒体所展示的表格答案进行订正)
教学内容二:犯罪必受惩罚
教师引导: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从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来看,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另一类是一般违法行为,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表格中所填的刑事违法行为,它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请同学们试着概括出其基本特征。
学生活动:概括并填表。
(附:教学资源)表格:
教师引导:我们通常把刑事违法行为称为犯罪行为,它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那么什么是犯罪呢?它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看书归纳出三个特征及犯罪的含义。
教师引导:犯罪具有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刑罚当罚性三个特性,什么是刑法呢?刑罚就是刑法吗?请大家辩一辩。
学生活动:(辩一辩)。
教师引导:刑罚不是刑法,它是刑事处罚,也叫刑事处分,是……,请同学们继续看书找出刑罚的种类有哪些?
学生活动:看书回答。
教师引导: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于违法及犯罪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多媒体出示板书设计),请大家对照板书中的体系整理一下笔记。
学生活动:对照板书整理笔记、消化理解。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一项活动“我是小法官”,请结合所学知识判定下列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承担什么责任?
(多媒体展示教学资源)
案例一:吴某的小卖店被盗,便到派出所报案称系邻居王某所为,吴某还对许多人说:“王某偷了我店里的东西,派出所正在侦察,没几天王某就会被逮捕。
”经派出所调查,排除了王某作案的可能性,但吴某仍坚持说是王某作的案。
请问吴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案例二:学生小创因多次未完成作业,且还撒谎,被其母采用笤帚打成重伤,其母亲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案例三:中学生王某无心学习,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合伙绑架一名幼儿园的小朋友,并电话威胁其家人不给三十万元钱就撕票。
点评:由于本课知识点多,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在设计此教案时,注重了知识体系的把握与落实,在活动上的设计相对少一些。
【课堂反馈】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知法、守法意识明显增强,基本懂得生活处处都有法,谁都不能违法,犯罪必受惩罚。
【板书设计】(附后)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师生对于违法及犯罪的含义及相关知识有
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法律的尊严以及法律护我成长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在教学中,感觉到教学资源挖掘得不够,知识性的讲解偏多,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