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及答案

第三部分习题答案第一章现代制造工艺学基本概念一、判断题答案1.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正进入刚性自动化阶段。
错误现代汽车制造技术正进入(柔性自动化阶段)。
2. 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过程。
正确3. 产品依次通过的全部加工内容称为工艺路线。
错误(零件)依次通过的全部加工内容称为工艺路线。
4. 工位是指工件在一次安装内,工件连同夹具在机床上所占有的相对位置。
正确5. 工序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错误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单元)。
6. 在切削加工时,如果同时用几把刀具加工零件的几个表面,则这种工步称作复合工步。
正确7. 成形法是依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
错误(轨迹法)是依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
8. 加工的经济精度指以最有利的时间消耗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正确9. 生产纲领就是生产计划。
正确10. 大量生产中自动化程度较高,要求工人的技术水平也高。
错误大量生产中(使用流水线作业,自动化程度较高,工人只需熟悉某一岗位的操作)。
11.一道工序只能有一次安装。
错误一道工序(可有一次或几次安装)。
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改变零件形状及尺寸。
正确13. 运用多工位夹具,可减少工件安装次数,缩短工序时间,提高生产率。
正确14. 调整法就是不断调整刀具的位置。
错误调整法(是保持到刀具与工件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不变)。
15. 主动测量法需要使用精密的仪器。
正确16. 成形法中加工表面是由刀刃包络而成的。
错误(展成法)中加工表面是由刀刃包络而成的。
17. 在生产加工中,能达到的精度越高越好。
错误在生产加工中,(达到经济精度)即可。
二、选择题答案1.《汽车制造工艺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汽车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 c )a. 质量,生产力,经济性b. 产量,生产率,经济性c. 质量,生产率,经济性d. 质量,生产率,经济精度2.工艺过程是()( c )a. 在生产过程前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上)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什么叫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艺规程答: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变成成品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
工艺规程:在具体生产条件下,将最合理的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用文字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写成的工艺文件。
2、某机床厂年产CA6140 卧式车床2000台,已知机床主轴的备品率为15%,机械加工废品率为5%。
试计算主轴的年生产纲领,并说明属于何种生产类型,工艺过程有何特点若一年工作日为280天,试计算每月(按22天计算)的生产批量。
解:生产纲领公式 N=Qn(1+α)(1+β)=(1+15%)(1+5%)=2415台/年查表属于成批生产,生产批量计算:定位各举例说明。
答:六点定位原理:在夹具中采用合理的六个定位支承点,与工件的定位基准相接触,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而在夹具中占有完全确定的位置。
不完全定位:没有全部限制在六个自由度,但也能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
欠定位:根据加工要求,工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达到全部限制的定位。
过定位: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若几个定位支承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
(d)一面两销定位,X,两个圆柱销重复限制,导致工件孔无法同时与两销配合,属过定位情况。
7、“工件在定位后夹紧前,在止推定位支承点的反方向上仍有移动的可能性,因此其位置不定”,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不正确,保证正确的定位时,一定要理解为工件的定位表面一定要与定位元件的定位表面相接触,只要相接触就会限制相应的自由度,使工件的位置得到确定,至于工件在支承点上未经夹紧的缘故。
8、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图中各工件需要限制哪些的自由度,指出工序基准,选择定位基准并用定位符号在图中表示出来。
9、分析图所示的定位方案,指出各定位元件分别限制了哪些自由度,判断有无欠定位与过定位,并对不合理的定位方案提出改进意见。
金属工艺学部分课后习题解答

补充习题
下列铸件在大批量生产时,以什么铸造措施 为宜? 铝活塞金属型铸造、汽轮机叶片熔模铸造、 汽缸套离心铸造、车床床身砂型铸造、摩托车 气缸体压力铸造、汽车喇叭压力铸造、大口径 污水管离心铸造、大模数齿轮滚刀熔模铸造
压力加工:第二章 铸造
7 图示零件采用锤上模锻制造,请选择最合适旳分模面
位置? p127
I
铸造:第三章 砂型铸造
5.图示铸件在单件生产条件下该选用哪种造型措施?
方案I: 分型面为曲
面,不利于分型。
I
方案II:分型面在最
II
大截面处,且为平面,
方案可行。
铸造:第三章 砂型铸造
5.图示铸件在单件生产条件下该选用哪种造型措施?
I II
两方案均可, 但型芯头形状 不同。
铸造:第三章 砂型铸造
铸造:第一章 铸造工艺基础
8.试用下面异形梁铸钢件分析其热应力旳形成原 因,并用虚线表达出铸件旳变形方向。p49
形成原因:壁厚不均匀。
铸造:第三章 砂型铸造
5.图示铸件在单件生产条件下该选用哪种造型措施?
p73
I方案存在错箱可能。 该零件不算太高,故 方案II稍好,从冒口
II
安放来看,II方案轻 易安放。
焊接措施: 手工电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端面车刀
6.图示铸件有几种分型方案?在大批量生产中应选择 哪种方案? p73
应采用方案I,方案II
I
型芯稳定,但φ40凸台
阻碍拔模。
II
铸造:第三章 砂型铸造
6.图示铸件有几种分型方案?在大批量生产中应选择 哪种方案? p73
I
III II
应采用方案III,方案I需要活块,且下面活 块难以取出;方案II需要挖砂。
化学工艺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2章化学工艺基础2-3何谓化工生产工艺流程?举例说明工艺流程是如何组织的?答: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将原料转变成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
教材上有2个例子。
2-4何谓循环式工艺流程?它有什么优缺点?答:循环流程的特点:未反应的反应物从产物中分离出来,再返回反应器。
循环流程的优点:能显著地提高原料利用率,减少系统排放量,降低了原料消耗,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循环流程的缺点:循环体系中惰性物质和其他杂质会逐渐积累,对反应速率和产品产率有影响,必须定期排出这些物质以避免积累。
同时,大量循环物料的输送会消耗较多动力。
2-5何谓转化率?何谓选择性?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转化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答:转化率是指某一反应物参加反应而转化的数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百分率。
选择性是指体系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量与参加所有反应而转化的该反应物总量之比。
在复杂反应体系中,选择性表达了主、副反应进行程度的相对大小,能确切反映原料的利用是否合理。
有副反应的体系,希望在选择性高的前提下转化率尽可能高。
但是,通常使转化率提高的反应条件往往会使选择性降低,所以不能单纯追求高转化率或高选择性,而要兼顾两者,使目的产物的收率最高。
2-6催化剂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在化工生产中起到什么作用?在生产中如何正确使用催化剂?答:三个基本特征:①催化剂是参与了反应的,但反应终了时,催化剂本身未发生化学性质和数量的变化。
②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改变平衡。
③催化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特定的催化剂只能催化特定的反应。
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⑴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⑵改进操作条件。
⑶催化剂有助于开发新的反应过程,发展新的化工技术。
⑷催化剂在能源开发和消除污染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在生产中必须正确操作和控制反应参数,防止损害催化剂。
催化剂使用时,必须在反应前对其进行活化,使其转化成具有活性的状态,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活化,才能保证催化剂发挥良好的作用。
金属工艺学习题

金属工艺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本文件自己制作,版权所有,请勿侵犯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1)什么是应力?什么是应变?(2)缩颈是如何产生的?发生在拉伸曲线哪个阶段?(3)对于具有力学性能要求的零件,为什么在零件图上通常仅标注其硬度要求,而极少标注其他力学性能要求?(4)布氏硬度法和洛氏硬度法各有什么优缺点?(5)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名称和含义是什么?铁碳合金(1)什么是过冷现象?过冷度指什么?(2)金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力学性能有什么影响?细化晶粒的途径有哪些?(3)什么是同素异晶转变?室温和1100度的纯铁晶格有何不同(4)(5)试绘简化的铁碳合金状态图(6)分析在缓慢冷却下,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结晶过程和室温组织?钢的热处理(1)什么是正火,退火?他们的特点和用途有何不同?(2)亚共析钢的淬火温度该如何选择?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何弊端?(3)碳钢在油中淬火,后果如何?为什么合金钢通常不在水中淬火?(4)钢在淬火后为什么不立即回火?三种回火的用途有何不同?(5)钢锉,汽车大弹簧,车床主轴,发动机缸盖螺钉的最终热处理有何不同?(6)生活用手缝针,汽车变速箱齿轮盖采用那种热处理?为什么?第四章工业用钢(1)下列牌号钢个属于哪类钢?试说明数字于符号的关系?哪些焊接性能好?15 40 Q195 Q345 CrWMn 40Cr 60Si2Mn(2)比较碳素工具钢与合金工具钢,以及适用场合有何不同?(3)填表(4)仓库中混存三种规格相同的20钢,45钢,T10钢,请提出一种最为简便的区分方法?(5)现拟制造如下产品,请选出适合的钢号?六角螺钉,车床主轴,钳工錾子,液化石油气灌,活扳手,脸盆,自行车弹簧,门窗合页(7)下列该选用哪些钢号?宜采用哪种热处理?汽车板簧,台钳钳口,自行车轴档铸造铸造工艺基础(1)为什么铸造师毛皮生产中的重要方法?试从铸造的特点并结合示例分析?(2)什么是液态合金的冲型能力?他与合金的流动性有何关系?不同成分的合金为何流动性不同?(3)某定型生产的后铸铁件,投产以来质量基本稳定,但近一段时间浇不到和冷隔缺陷突然增加,是分析其可能的原因?(4)既然提高浇注温度可以改善冲型能力,那么为什么又要防止浇注温度过高?(5)缩孔和缩松有何不同?为何缩孔比缩松较容易防止?(6)什么是顺序凝固原则?什么是同时凝固原则?各需采用什么措施来实现?上述两种凝固原则适用场合有何不同?(7)某铸件时常产生裂纹缺陷,如何鉴别其裂纹性质?如果属于热烈,应该从哪些方面寻早产生原因?(8)上册P49(9)如何区分气孔,缩孔,砂眼,夹渣缺陷?存在铸造缺陷的铸件是否属于废品?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1)试从石墨的存在分析灰铸铁的力学性能和其他性能特征?(2)影响铸铁石墨化因素是什么?为什么铸铁牌号不用化学式表示?(3)灰铸铁最适合制造哪类铸件?试举例车床上十种灰铸铁件名称?示例说明选用灰铸铁,而不选用铸钢的原因?(4)HT100,HT150,HT200,HT300,的显微组织有何不同?为什么HT150.HT200灰铸铁应用最广?(5)某产品的灰铸铁件壁厚有5mm25mm两种。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吉大第三版

4、图5-48
计算A1的尺寸
解:增环:A1;减环:A2、A3、A4
A1=A0+A2+A3+A4=0+1.5+48+1.5=51
ES(A1)=ES(A0)+EI(A2)+EI(A3)+EI(A4)=0.430+(-0.04-0.119-0.04)=+0.231
EI(A1)=EI(A0)+ES(A2)+ES(A3)+ES(A4)=0.082+(0+0.080+0)=-+0.162
A图)平面定位,只有基准不重合误差: ;
B图)平面定位,只有基准不重合误差: ;
C图)V型块定位,有基准不重合和基准位移误差:
;
所以:
D图)V型块定位,由于工序尺寸方向在V型块对中方向,故仅有基准不重合:
E图)定位基准是大外圆轴线,工序基准为小外圆下母线,故仅有基准不重合:
结论:D图)和E图)定位误差最小。
3)Y、Z移动、Y、Z转动
(4)移动
1)刀具保证
2)Z移动、X、Y转动
3)X
(5)
1)刀具保证
2)X移动、Z转动
3)Z移动
2分析下列各专用机床夹具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情况
设定坐标系:
1)两个短圆柱销1:限制X、Y移动和转动;V型块4:限制Z移动和转动。(图a)
2)定位套11:限制X、Y移动;平面支承6:Z移动,X、Y转动;短菱形销2:限制Z转动。(图b)
所以:0.5=0.24+0-EI(A3)-0,EI(A3)=-0.26
所以:0.1=0.11-0.075-ES(A3)-0.084,ES(A3)=-0.149
金属工艺学课后习题答案

P(2)一般情况下,车削的切削过程为什么刨削、铣削等平稳?对加工有何影响?答:1.除了车削断续表面外,一般情况下车削过程是连续进行的,不像铣削和刨削,在一次走刀过程中刀齿有多次切入和切出,产生冲击;2.当车几何形状、背吃刀量和进给量一定时,切削层公称横街表面积是不变的;因此车削时切削力基本上不发生变化;3.车削的主运动为工件回转,避免了惯性力和冲击的影响;所以车削过程比铣削和刨削平稳。
连续切削效率高,表面粗糙度等级高,加工精度也高;断续切削效率低,表面粗糙度等级低,加工精度也低。
(14)铣削为什么比其他加工容易产生振动?答:铣刀的刀齿切入和切出时产生冲击,并将引起同时工作刀齿数的增减,在切削过程中每个刀齿的切削层厚度hi随刀齿位置的不同而变化,引起切削层截面积变化,因此在铣削过程中铣削力是变化的,切削过程不平稳容易产生振动。
(19)磨削为什么能达到较高的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答:1.磨粒上较锋利的切削刃,能够切下一层很薄的金属,切削厚度可以小刀微米;2.磨削所用的磨床,比一般切削加工精度高,刚度及稳定性较好,并且具有微量进给机构,可以进行微量切削;3.磨削时切削速度很高,当磨粒以很高的切削速度从工件表面切过时,同时有很多切削刃进行切削,每个磨刃仅从工件上切下极少量的金属,残留面积高度很小,有利于形成光洁表面。
(2)试决定下列零件外圆卖面的加工方案:1.紫铜小轴,φ20h7,Ra值为0.8um;粗车→半精车→精车2.45钢轴,φ50h6,Ra值为0.2um,表面淬火49-50HRC。
粗车→半精车→淬火→低温回火→粗磨→精磨(3)下列零件上的孔,用何种方法加工比较合理?1.单件小批生产中,铸铁齿轮上的孔,φ20H7,Ra值为1.6um;钻→粗镗→半精镗2.大批大量生产中,铸铁齿轮上的孔,φ50H7,Ra值为0.8um;钻→扩→拉3.高速三面刃铣刀的孔,φ27H6,Ra值为0.2um;钻→粗镗→粗磨→半精磨4.变速箱体上传动轴的轴承孔,φ62J7,Ra值为0.8um。
金属工艺学第五版课后习题详解

⾦属⼯艺学第五版课后习题详解《⾦属⼯艺》习题答案第⼀篇,第⼀章,P11页3、对于具有⼒学性能要求的零件,为什么在零件图上通常仅标注其硬度要求,⽽极少标注其他⼒学性能要求?答:硬度是指除了表⾯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划痕的能⼒,反应了⾦属材料综合的性能指标,同时,各种硬度与强度间有⼀定的换算关系,故在零件图的技术条件下,通常只标出硬度要求,其他⼒学性能要求可以按照换算关系获得。
5、下列符号所表⽰的⼒学性能指标名称和含义是什么?答:σb:抗拉强度,材料抵抗断裂的最⼤应⼒。
σs:屈服强度,塑性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最⼤应⼒。
σ:条件屈服强度,脆性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最⼤应⼒σ-1:疲劳强度,材料抵抗疲劳断裂的最⼤应⼒。
δ:延伸率,衡量材料的塑性指标。
αk:冲击韧性,材料单位⾯积上吸收的冲击功。
HRC:洛⽒硬度,HBS:压头为淬⽕钢球的布⽒硬度。
HBW:压头为硬质合⾦球的布⽒硬度。
第⼀篇,第⼆章,P23页2、⾦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学性能有什么影响,细化晶粒的途径是是什么?答:⼀般来说,同⼀成分的⾦属,晶粒越细,其强度、硬度越⾼,⽽且塑性和韧性也愈好。
影响晶粒粗细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取决于晶核的数⽬,晶核越多,晶核长⼤的余地愈⼩,长成的晶粒越细,主要途径有:1、提⾼冷却速度,增加晶核数⽬;2、添加变质剂(孕育处理),增加外来晶核;3、热处理或塑性加⼯,固态⾦属晶粒细化;4、凝固时震动液体,碎化结晶的枝状晶。
第⼀篇,第三章,P29页3、碳钢在油中淬⽕,后果如何?为什么合⾦钢通常不在⽔中淬⽕?答:由于碳钢的淬透性较差,因此在油中淬⽕时,⼼部冷却速度较慢,可能得不到马⽒体组织,降低了材料的⼒学性能。
对于合⾦钢,其淬透性较好,若在⽔中淬⽕,其整个截⾯将全部变成马⽒体,内应⼒较⼤,容易产⽣变形及开裂。
5、钢锉、汽车⼤弹簧、车床主轴。
发动机缸盖螺钉最终热处理有何不同?答:钢锉的最终热处理为淬⽕+低温回⽕,其组织为低温回⽕马⽒体,主要提⾼表⾯的硬度及耐磨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篇一:《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及答案《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及答案一填充题 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机械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a),(b),(c)。
答案:加工质量、生产率、经济性。
2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包括(a),(b),(c),(d)等四个方面。
答案:机床、夹具、工件、刀具。
3 工艺过程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是:(a),(b),(c),(d)。
答案:提高加工质量、合理利用机床、安排热处理工序、及早发现毛坯缺陷。
4 在机械制造中,通常将生产方式划分为(a),(b),(c)三种类型。
答案:单件小批、中批、大批大量生产。
5 确定毛坯加工余量的方法有三种即(a),(b),(c)。
大批量生产用(d)。
答案:计算法、查表法、经验估计法、计算法。
6 根据作用的不同,基准通常可分为(a)和(b)两大类,定位基准属于(c)。
答案:基准、工艺基准、工艺基准。
7 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安排机加工顺序的原则是(a),(b),(c),(d)。
答案:先面后孔、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基面后其它。
8 选择定位粗基准要考虑(1)使各加工面都有一定的和比较均匀的(a);(2)保证加工面与非加工面的(b)。
答案:加工余量、相互位置精度。
9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a),(b),(c)。
答案: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表面相互位置精度 10 零件表层的机械物理性质包括(a ),(b),(c)。
答案:表面冷硬、表层残余应力、表层金相组织 11 刀具磨损属于(a )误差,可以通过计算后输入(b )来补偿。
答案:变值系统误差、等值异号的误差 12 零件的表面质量包括(a),(b),(c)、(d)。
答案:表面粗糙度及波度、表面冷硬、表层残余应力、表层金相组织 13 工艺系统的振动分为两大类即(a)与(b),其中振幅随切削用量而变的是(c)。
答案:强迫振动、自激振动、自激振动 14 切削加工后,引起表面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有(a),(b),(c)。
金属工艺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铸造1.什么是铸造铸造包括哪些主要工序答:将熔融金属液浇入具有和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的金属件的方法称为铸件。
2.湿型砂是由哪些材料组成的各种材料的作用是什么答:湿型砂主要由石英砂、膨润土、煤粉、和水等材料所组成,也称潮模砂。
石英砂是型砂的主体,是耐高温的物质。
膨润土是粘结性较大的一种粘土,用作粘结剂,吸水后形成胶状的粘土膜,包覆在沙粒表面,把单个砂粒粘结起来,使型砂具有湿态强度。
煤粉是附加物质,在高温受热时,分解出一层带光泽的碳附着在型腔表面,起防止铸铁件粘砂的作用。
沙粒之间的空隙起透气作用。
3.湿型砂应具备哪些性能这些性能如何影响铸件的质量答:对湿型砂的性能要求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件性能,指型砂经受自重、外力、高温金属液烘烤和气体压力等作用的能力,包括湿强度、透气性、耐火度和退让性等。
另一类是工艺性能,指便于造型、修型和起模的性能,如流动性、韧性、起模性和紧实率等。
4.起模时,为什么要在模样周围的型砂上刷水答:手工起模时在模样周围砂型上刷水的作用是增加局部型砂的水分,以提高型砂韧性。
5.什么是紧实率紧实率是如何反应湿型砂的干湿程度及性能的对手工造型型砂的紧实率要求是多少答:是指一定体积的松散型砂试样紧实前后的体积变化率,以试样紧实后减小的体积与原体积的百分比表示。
过干的型砂自由流入试样筒时,砂粒堆积得较密实,紧实后体积变化较小,则紧实率小。
过湿的型砂易结成小团,自由堆积是较疏松,紧实后体积减小较多,则紧实率大。
对手工型和一般机器型的型砂,要求紧实率保持在45%~50%。
6.什么是面砂什么是背砂它们的性能要求和组成有何不同答:与模样接触的那一层型砂,称为面砂,其强度、透气性等要求较高,需专门配制。
远离模样在型砂中起填充作用加固作用的型砂称为背砂,一般使用旧砂。
7.型砂反复使用后,为什么性能会降低恢复旧砂的性能应采取什么措施答:浇注时,砂型表面受高温铁水的作用,砂粒碎化、煤粉燃烧分解,部分粘土丧失粘结力,均使型砂的性能变坏。
金属工艺学_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p11)1、什么就是应力?什么就是应变?答:应力就是试样单位横截面的拉力;应变就是试样在应力作用下单位长度的伸长量2.缩颈现象在拉伸实验中当载荷超过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载荷时,试样上有部分开始变细,出现了“缩颈”。
缩颈发生在拉伸曲线上bk段。
不就是,塑性变形在产生缩颈现象前就已经发生,如果没有出现缩颈现象也不表示没有出现塑性变形。
4、布氏硬度法与洛氏硬度法各有什么优缺点?下列材料或零件通常采用哪种方法检查其硬度?库存钢材硬质合金刀头锻件台虎钳钳口洛氏硬度法测试简便,缺点就是测量费时,且压痕较大,不适于成品检验。
布氏硬度法测试值较稳定,准确度较洛氏法高。
;迅速,因压痕小,不损伤零件,可用于成品检验。
其缺点就是测得的硬度值重复性较差,需在不同部位测量数次。
硬质合金刀头,台虎钳钳口用洛氏硬度法检验。
库存钢材与锻件用布氏硬度法检验。
5、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名称与含义就是什么?σb抗拉强度它就是指金属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σs屈服点它就是指拉伸试样产生屈服时的应力。
σ2.0规定残余拉伸强度σ1-疲劳强度它就是指金属材料在应力可经受无数次应力循环不发生疲劳断裂,此应力称为材料的疲劳强度。
σ应力它指试样单位横截面的拉力。
a K冲击韧度它就是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的变形能量的能力韧性。
HRC 洛氏硬度它就是指将金刚石圆锥体施以100N的初始压力,使得压头与试样始终保持紧密接触,然后,向压头施加主载荷,保持数秒后卸除主载荷。
以残余压痕深度计算其硬度值。
HBS 布氏硬度它就是指用钢球直径为10mm,载荷为3000N为压头测试出的金属的布氏硬度。
HBW 布氏硬度它就是指以硬质合金球为压头的新型布氏度计。
第二章(p23)(1)什么就是“过冷现象”?过冷度指什么?答: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平衡结晶温度),这种线性称为“过冷”。
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2)金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力学性能有什么影响?细化晶粒的途径有哪些?答:金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
工艺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答案:
工艺尺寸链:尺寸链是指由相互联系的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封闭尺寸组,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由有关尺寸组成的尺寸链称为工艺尺寸链。
判定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和增、减环:(1)封闭环,根据尺寸链的封闭性,封闭环是最终被间接保证精度的那个环,尺寸链的封闭环是由零件
答案:
加工原理误差是指采用了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的刀刃轮廓进行加工而产生的误差。
采用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的刀削刃轮廓,虽然会带来加工原理误差,但往往可简化机构或刀具形状,或可提高工作效率,有时因机床结构或刀
具形状的简化而使近似加工的精度比使用准确切削刃轮廓及准确成形运动进行加工所得到的精度还要高。因此,有加工原理误差的加工方法在生产
园表面及其端面,可以很好的保证各外圆表面的同轴度以及外圆与端面的垂直度,加工效率高并且所用夹具结构简单。
采用支承轴径定位,因为支承轴径既是装配基准,也是各个表面相互位置的设计基准,这样符合基准重合的原则,不会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容
易保证关键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主轴通孔的加工不能安排在最后,所以安排工艺路线时不可能用主轴本身的中心孔作为统一的基准,而要使用中心孔和外圆表面互为基准,这样
答案:
基准是指用以确定生产对象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点、线、面。
设计基准是指在零件图上标注设计尺寸所采用的基准。
工艺基准是指在零件的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
在工序图中,用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在加工时,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采用一面两孔的定位方式在各种箱体加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page115一面两孔定位夹具这种定位方式夹具结构简单装卸工件方便定位稳定可靠并且在一次装夹中可以加工除定位面以外的所有个平面和孔系也可以作为从粗加工到精加工大部分工序的定位基准实现基准统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答案哈工大赵长发

1-1.〔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与工艺规程〕生产过程—机械产品从原材料开场到成品之间各相互关联的劳动过程的总与。
工艺过程—按一定顺序逐渐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铸造、锻造等)、尺寸(机械加工)、相对位置(装配)与性质(热处理)使其成为成品的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与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1-2.〔什么是工序,安装,工步与工位〕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局部工艺过程。
2.工步—在加工外表与加工工具(切削速度与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局部工序。
3.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局部工序。
4. 工位—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及夹具或机床的可动局部一起相对刀具或机床的固定局部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在一个位置完成的局部工序) 。
5.行程(走刀)—对同—外表进展屡次切削,刀具对工件每切削一次,称之为一次行程。
加工余量的概念:指加工过程中所切去的金属层厚度。
余量有工序余量与加工总余量之分。
工序余量:相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加工总余量:从毛培变为成品的整个加工过程中某外表切除的金属层总厚度,即毛培尺寸及零件图设计尺寸之差。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1上下外表粗糙度H1a与缺陷层H2a 2上工序的尺寸公差3上工序的尺寸误差4本工序加工时的装夹误差时间定额的定义: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完成一定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消耗的时间。
时间定额的组成:1根本时间2辅助时间3工作地点效劳时间4休息及自然需要时间5准备终结时间1-3.〔生产类型是根据什么划分的?常用的有哪几种生产类型?他们各有哪些主要工艺特征〕⏹生产类型—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
一般分为单件生产、成批(批量)生产与大量生产⏹(1)单件(小批)生产—产品产量很少,品种很多,各工作地加工对象经常改变,很少重复。
⏹(2)成批生产—一年中分批轮流地制造几种不同的产品,每种产品均有一定的数量,工作地的加工对象周期地重复。
金属工艺学_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p11)1.什么是应力?什么是应变?答:应力是试样单位横截面的拉力;应变是试样在应力作用下单位长度的伸长量2.缩颈现象在拉伸实验中当载荷超过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载荷时,试样上有部分开始变细,出现了“缩颈”。
缩颈发生在拉伸曲线上bk段。
不是,塑性变形在产生缩颈现象前就已经发生,如果没有出现缩颈现象也不表示没有出现塑性变形。
4.布氏硬度法和洛氏硬度法各有什么优缺点?下列材料或零件通常采用哪种方法检查其硬度?库存钢材硬质合金刀头锻件台虎钳钳口洛氏硬度法测试简便,缺点是测量费时,且压痕较大,不适于成品检验。
布氏硬度法测试值较稳定,准确度较洛氏法高。
;迅速,因压痕小,不损伤零件,可用于成品检验。
其缺点是测得的硬度值重复性较差,需在不同部位测量数次。
硬质合金刀头,台虎钳钳口用洛氏硬度法检验。
库存钢材和锻件用布氏硬度法检验。
5.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名称和含义是什么?σb抗拉强度它是指金属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σs屈服点它是指拉伸试样产生屈服时的应力。
σ2.0规定残余拉伸强度σ1-疲劳强度它是指金属材料在应力可经受无数次应力循环不发生疲劳断裂,此应力称为材料的疲劳强度。
σ应力它指试样单位横截面的拉力。
a K冲击韧度它是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的变形能量的能力韧性。
HRC 洛氏硬度它是指将金刚石圆锥体施以100N的初始压力,使得压头与试样始终保持紧密接触,然后,向压头施加主载荷,保持数秒后卸除主载荷。
以残余压痕深度计算其硬度值。
HBS 布氏硬度它是指用钢球直径为10mm,载荷为3000N为压头测试出的金属的布氏硬度。
HBW 布氏硬度它是指以硬质合金球为压头的新型布氏度计。
第二章(p23)(1)什么是“过冷现象”?过冷度指什么?答: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平衡结晶温度),这种线性称为“过冷”。
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2)金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力学性能有什么影响?细化晶粒的途径有哪些?答:金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
金属工艺学_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属⼯艺学_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章(p11)1.什么是应⼒?什么是应变?答:应⼒是试样单位横截⾯的拉⼒;应变是试样在应⼒作⽤下单位长度的伸长量2.缩颈现象在拉伸实验中当载荷超过拉断前所承受的最⼤载荷时,试样上有部分开始变细,出现了“缩颈”。
缩颈发⽣在拉伸曲线上bk段。
不是,塑性变形在产⽣缩颈现象前就已经发⽣,如果没有出现缩颈现象也不表⽰没有出现塑性变形。
4.布⽒硬度法和洛⽒硬度法各有什么优缺点?下列材料或零件通常采⽤哪种⽅法检查其硬度?库存钢材硬质合⾦⼑头锻件台虎钳钳⼝洛⽒硬度法测试简便,缺点是测量费时,且压痕较⼤,不适于成品检验。
布⽒硬度法测试值较稳定,准确度较洛⽒法⾼。
;迅速,因压痕⼩,不损伤零件,可⽤于成品检验。
其缺点是测得的硬度值重复性较差,需在不同部位测量数次。
硬质合⾦⼑头,台虎钳钳⼝⽤洛⽒硬度法检验。
库存钢材和锻件⽤布⽒硬度法检验。
5.下列符号所表⽰的⼒学性能指标名称和含义是什么?σb抗拉强度它是指⾦属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应⼒.σs屈服点它是指拉伸试样产⽣屈服时的应⼒。
σ2.0规定残余拉伸强度σ1-疲劳强度它是指⾦属材料在应⼒可经受⽆数次应⼒循环不发⽣疲劳断裂,此应⼒称为材料的疲劳强度。
σ应⼒它指试样单位横截⾯的拉⼒。
a K冲击韧度它是指⾦属材料断裂前吸收的变形能量的能⼒韧性。
HRC 洛⽒硬度它是指将⾦刚⽯圆锥体施以100N的初始压⼒,使得压头与试样始终保持紧密接触,然后,向压头施加主载荷,保持数秒后卸除主载荷。
以残余压痕深度计算其硬度值。
HBS 布⽒硬度它是指⽤钢球直径为10mm,载荷为3000N为压头测试出的⾦属的布⽒硬度。
HBW 布⽒硬度它是指以硬质合⾦球为压头的新型布⽒度计。
第⼆章(p23)(1)什么是“过冷现象”?过冷度指什么?答: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平衡结晶温度),这种线性称为“过冷”。
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2)⾦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学性能有什么影响?细化晶粒的途径有哪些?答:⾦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学性能有很⼤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试指出习题图-1(a ),(b ),(c )的表面A,B 的设计基准是哪些表面?解:a )表面A 的设计基准是D 的轴线表面B 的设计基准是表面Cb )表面A 的设计基准是表面C ,D表面B 的设计基准是A 的轴线,Dc )表面A 的设计基准是表面C 的轴线,D 的下母线 表面B 的设计基准是表面C 的轴线2.试指出习题图-2(a ),(b ),(c ),(d )的工序基准和工序尺寸及加工要求。
(a )本工序是加工槽,工序基准:左端面, 中轴线,以及下母线工序尺寸:0.1015+,00.120-,槽宽6±0.2加工要求:槽两侧面关于轴线A 的对称度为0.1(b )本工序是加工两侧面,工序基准:大端圆柱中轴线,大、小端圆柱相接处的凸肩面 工序尺寸:10±0.1,00.28-加工要求:加工的两侧面满足尺寸20±0.1要求(C )本工序是加工孔,工序基准:A 的轴线工序尺寸0.1030+Φ加工要求:加工面对A 轴线的径向跳动为0.1.(d )本工序是加工孔,工序基准:中轴线B ,平面A ,孔B 左端面工序尺寸20±0.04,0.108+Φ 加工要求:孔中心线与平面A 的垂直度为0.06,孔对B 中心轴线的对称度为0.13.试计算习题图-3所示尺寸链,其中0A 为封闭环,i A 为组成环。
习题图-3(a ) 0503020A =-=00(0)0EsA =--=0(0.2)(0.1)0.3EiA =---=-故000EsA EiA A =00.320-(b) 030504040A =+-= 0(0.1)0(0.05)0.15EsA =++--==0(0.2)(0.1)00.3EiA =-+--=-故000.150.3040EsA EiA A +-=(c ) 20=A-40 A=600=EsA-0 EsA=0-0.2=EsA-(+0.2) EiA=0故其为0060(d ) 78=62+44+18-A A=46+0.4=0+0.15+0.1-EiA EiA=-0.15-0.35=0+(-0.1)+(-0.1)-EsA EsA=+0.15故0150.1546EsA EiA A +-=4.习题图-2(a ),(b ),(c ),(d )为工序简图,定位时应限制工件的哪几个自由度?最好选择哪几个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解:a )应至少限制工件五个自由度,工件绕自身轴线转动自由度可以不限制。
定位基准最好为左端面和A 的中轴线b )应至少限制工件五个自由度,工件绕自身轴线转动自由度可以不限制。
定位基准最好为凸肩面和A的中轴线c)应至少限制工件四个自由度,工件绕自身轴线转动自由度、沿自身轴线移动自由度可以不限制。
定位基准最好为A的中轴线d)应至少限制工件五个自由度,工件沿竖直方向移动自由度可以不限制。
定位基准最好为平面A,孔B的中轴线,孔B的左端面5. 计算下列各题的基准不重合误差。
a)定位基准为工件左端面, 工序基准为工件右端面△不重合=T1+T2=0.07+0.1=0.17b) 水平方向:定位基准为中间孔的轴线,工序基准也为中间孔的轴线,因此在水平方向 △不重合=0竖直方向:定位基准为工件的底面,工序基准为中间孔的轴线,因此在竖直方向 △不重合=0.06⨯1/2=0.03c )定位基准为圆孔中轴线,工序基准为下母线△不重合=0.06+0.04=0.10d )定位基准为小端圆柱中轴线,工序基准为大端圆柱下母线,△不重合=0.06+0.1/2=0.117.如习题图-2(b )所示,工件以外圆0.0750.04618++Φ及凸肩端面作为定位基准;如图(c )所示,工件以外圆0.0250.064--Φ50为定位基准。
试确定定位圆孔的基本尺寸和偏差,分析定位误差,并说明能否保证加工要求。
解:(1)0.0750.04618++Φ可按入体原则转换为00.02918.075-Φ,故孔的基本尺寸为Φ18.075,用G7配合,故为0.0280.00718.075++△定位=△移动+△不重合=0.029+0.021+0.007+0.1=0.157 > 0.2/3因此不能满足加工要求。
(2)0.0250.06450--Φ可按入体原则转换为00.039-Φ49.975,配合选G7,故为0.0340.00949.975++Φ,△定位=△移动+△不重合=0.039+0.025+0.009=0.073,因为△定位=0.073>13⨯0.1=0.033,所以不能保证加工要求8.如习题图-4(d )所示工件,若用V 形块实现定位,当V 形块的对称中线与工序尺寸方向分别垂直和水平放置,计算两种情况的定位误差,V 形块如何放置最好。
1)当V 形块对称中线与尺寸方向垂直时△不重合=0.10.120.112+= △移动=0 所以△定位=0.11 2)当V 形块对称中线与工序尺寸方向水平平行时△不重合=0.11 △移动=1sin 2Td θ-⨯ △定位=20.1220.110.1952⨯+=所以V 形块中线与工序尺寸方向垂直放最好。
9.如习题图-6所示的铣平面工序,保证工序尺寸32±0.2。
(1)若定位基准孔为0.021020+Φ,试确定定位销的基本尺寸和偏差,估算能否保证加工要求。
(2)若定位基准孔为0.2020+Φ,能否再用定位销?试做详细说明。
解:1)定位销基本尺寸为20Φ,配合用g7,故为0.0070.02820--Φ。
△不重合=0.05 △移动=0.021+0.021+0.007=0.049△定位=△移动+△不重合=0.049+0.05=0.099>13TA=0.067 所以不能保证加工要求。
2)若定位基准孔为0.2020+Φ,其公差为0.2,而本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为仅为0.2,故不可采用定位销定位。
12.习题图-9所示为钻φ10孔工序,由于工序基准不同,就产生(a )、(b )、(c )所示的三种工序图,试确定定位方案,计算定位误差。
习题图-9解:选择一面双孔定位,选用平面为第一定位基准,孔2为第二定位基准,孔1为第三定位基准,对于水平方向尺寸:△定位=△不重合+△移动=0+TD2+Td2+△=0.051<0.2/3=0.067 对于竖直方向尺寸:因为a 孔在1、2孔中间,故△定位=TD2+Td2+△=0.051<0.2/3=0.067因为b 孔孔1、2外侧,故先求其转角误差:111222tan 2TD Td TD Td a L ++∆+++∆=△定位= 2(L/2+10)tan a =0.714>0.2/3, 故不合要求。
(a )、(c )略。
15. 习题图-10所示为一套筒零件,其中A 、B 、C 各表面在前面几个10 。
工序已加工完成。
本工序铣D面,保证尺寸0.20(1)若以A面为定位基准,用调整法加工D面,能否保证加工要求,为什么?(2)若以C面为定位基准,用调整法加工,铣D面,能否可能保证加工要求?保证加工要求的条件是什么?并给予说明。
(3)若以A面为定位基准,用试削法加工,铣D面,能否保证加工要求为什么?解:由尺寸链可计算得到A面与B面的尺寸公差为0.3(自行计算)(1)若以A为定位基准,不能保证加工要求,因为△定位=△不重合=0.3>0.2/3。
(2)若以C面为基准,可能保证加工要求。
因为△定位=△不重合=0.1,由于0.2*2/3>△定位>0.2/3,因此如果仔细调整夹具安装以及对刀,减少相应误差,就能够满足加工要求。
条件为:△安对<=0.2*2/3-0.1=0.1/3(3)能满足加工要求,因为试削法是在加工时通过不断测量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并进行刀具调整,直至达到尺寸精度的加工方法,与定位方案无关。
16.习题图-11(a)为零件部分尺寸要求。
图中(b)、(c)、(d)为零件的最后三个加工工序。
选择工序基准,标注工序尺寸,并说明为什么(工序尺寸画图标注)习题图-11解:工序(b)工序基准选A,因该工序是设计尺寸60-0.2的最终工序,因此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工序尺寸及公差选取设计尺寸及公差即可。
故本工序尺寸为:60-0.2工序(d)是设计尺寸40+0.1、10-0.2的最终工序,属于多尺寸保证问题。
应选取精度高的设计尺寸及其公差作为本工序尺寸及公差,该尺寸的设计基准C作为本工序的工序基准,故工序尺寸为40+0.1。
工序(c)的工序基准选B,因该工序是中间工序,工序基准选B 的时候,组成尺寸链的环数最少,尺寸链如下:计算所得工序尺寸以及工序基准标在(C)上(略)。
17. 习题-13所示,(a)为零件的部分尺寸要求。
(b)、(c)、(d)为该零件有关加工工序,试问:(1)零件图尺寸能否保证?(2)求工序尺寸。
工序尺寸为:29.7-0.219.习题图-14所示,(a)为套筒零件的部分设计尺寸要求;(b )(c)为该套筒的最后两个加工工序,求尺寸011h H -∆ 、22h H -∆ 、330h H +∆、044h H -∆。
解:由于(c )图中44h H -∆是直接来保证00.450-这个尺寸的,故初步确定450H =,40.4h ∆=。
由尺寸链此处00.28-为封闭环:所以有: 8=50-A, 所以A=42 0=0-iA E ,iA E =0 -0.2=-0.4-sA E ,sA E =-0.2 此时计算结果出现了错误,所以我们可将044h H -∆的精度调高定为00.150-,求得330h H +∆=0.142+图(c )磨削加工,其基本余量Z=0.5,故24500.550.5H H Z =+=+=。
图(b )为半精加工取其加工精度为IT10,查表知其公差为0.10,所以022h H -∆=00.150.5-可得如下的尺寸链:其中加工余量为封闭环;SZ E =0-(-0.1)=0.1 iZE =-0.1-0=-0.1可得Z=0.5±0.1 而对于尺寸011h H -∆,可得其尺寸链如下:此处,00.310-为封闭环,A=10+0.5=10.50=SA E -(-0.1) 所以,SA E =-0.1 -0.3=iA E -0.1 iA E =-0.2所以,011h H -∆=0.10.210.5--=00.110.4- 综上有:011h H -∆=00.110.4-22h H -∆=00.150.5-330h H +∆=0.1042+044h H -∆=00.150-21. 某零件内孔0.013106+Φ表面要求渗碳,零件图要求单边渗碳层深度为0.9mm - 1.1mm 。
内孔的加工顺序为:渗碳前磨内孔尺寸至0.03105.4+Φ然后渗碳淬火,再磨内孔尺寸至0.013106+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