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面试(材料题)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公务员面试(材料题)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1.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定,检察富在就职时要面向国旗宣誓效忠祖国、信仰法律、忠于人民,对此谈谈你的看法。(2010年5月11日上午广东省法检系统面试真题)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固旗是国家的象征。就职的检察官面向国旗宣誓,仪式郑重而庄严,在形式上赋予检察官职业的神圣感,树立了检察人员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效忠祖国要求检察官从内心深处热爱国家,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国家责任,这是对所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共同要求。信仰法律是对司法工作人员的特殊行业要求,是所有检察官们职业和道德的最基本追求。忠于人民更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司法人员应具备的品质,是司法人员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最后。联系自身及以后工作实际,拔高升华。) 此题要求考生对所从事的工作所必需的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考生要把握住检察官的工作性质,再根据工作的特殊性,就“效忠祖国、信仰法律、忠于人民”三方面分别讲出自己的认识。

2.材料一:杨善洲。云南施甸人。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原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事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交给国家。材料二:王万青,上海人,1968年他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响应国家号召,来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42年来,他身背药箱,克服重重困难。用双脚走遍了玛曲草原的每一个牧民的帐圈,为成千上万的藏族同胞行医送药。他用毕生精力书写着对藏族人民水乳交融、肝胆相照的一腔热情。问题:请谈谈你对这两则材料的理解和看法。(2011年4月23日上午浙江省宁波地区面试真题)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杨善洲和王万青用不同的方式谱写奉献的赞歌。从他们身上能够看到不同的奋斗历程,也能感受到不同的精神内涵。杨善洲放弃优厚的生活待遇而坚守大山植树造林,体现了无私、忘我的精神和胸怀国家长远福祉的优秀品质,这样的精神是平凡中的伟大,也是千千万万在普通岗位默默奉献的人的缩影,王万青离乡万里在青藏高原上行医42载,用自己的坚持践行着医生的职责,体现了人性的光芒,这种勇于奉献、不畏艰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杨善洲和王万青的行动和方式虽有不同,但是奉献的实质是一致的。岗位有差别,但工作的意义没有高低。只要我们具有奉献的精神,追求积极的目标,能够用自己的行动对社会、对他人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那么我们无论从事哪种职业,做什么事情都是值得肯定的。杨善洲和王万青的优秀事迹同时也提醒我们,选择人生道路不能人云亦云、好高骛远,而要立足实际,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条件做实事、求实效;一旦确立了目标就要不畏艰险,敢于忍受寂寞甚至是他人的误解,坚持实现自己的理想。)

考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资料以充实自己的答案。本道题目两则材料反映不同的事迹。考生既要看到主人公不同的做法,也要看到二者实质精神中的共性,然后结合实际说明其指导意义。

3.材料一:今年的春晚上,旭日阳刚《春天里》的一句歌词“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反映了老年群体的真实心声,透露了当前我国老年群体晚年的心酸。材料二:某小区的一业主是70多岁的老人。没有亲戚和朋友。结果死了几个月,尸体都已经腐烂,直到小区管理人员上门收韧业费才被发现。问题:结合这两段材料,谈谈你的看法。(2011年3月8日海南省国税系统公务员面试真题)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老无所依”的歌词和老人死后没人发现都令人心酸不已。反映出我国目前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如果不改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滞后、老年人供养制度不健全的现状,那么材料二中的悲剧可能还会发生。我认为养老问题的凸显是多方面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社会养老依赖政府的财政支持,方式单一。且资金使用不合理、不到位的问题时有出现;二是赡养老人更多依赖家庭力量。即使有政府的补助也是杯水车薪;三是养老服务机构和人员严重不足,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也尚未达到需求。因此,

我认为要合理应对日益紧迫的养老问题,必须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努力构造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第一,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保障力度,同时充分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如芬兰的社区养老院制度和日本的多重保障体系制度,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致力于解决养老问题。第二,因地制宜,采取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同时又能切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生活习惯。第三,加快提升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步伐,规范社会养老服务管理,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成立各类养老机构,缓解社会养老压力。“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是几千年来人们对社会和谐的殷切期望,相信在全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面临的养老压力能够逐渐缓解。)

本题是材料题,考生一定要审清材料再进行作答。材料一的关键词是“老无所依”,材料二说的问题是一个老人死后没人发现,透过这两则材料挖掘出其背后隐含的深刻问题,即社会养老问题。这样可知,本题其实就是考查考生对“社会养老问题”的看法,考生就可谈谈目前社会养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