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与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职教育对比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职教育对比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职教育对比研究刘为玉;陈佳山;匡信莉
【期刊名称】《科教导刊》
【年(卷),期】2015(000)017
【摘要】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职是我国目前高职教育两种主要的办学形式,两者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角度解读两者的异同,以求互补有无,共同发展。

【总页数】3页(P9-10,84)
【作者】刘为玉;陈佳山;匡信莉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连云港 222006;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61;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连云港 222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2
【相关文献】
1.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职质量与效益状况的对比研究 [J], 蒋留生
2.基于属性相关分析中的信息增益计算——五年制高职与三年制高职教育的比较[J], 刘亚琦
3.五年制高职与三年制高职教育的比较研究 [J], 姚延芹
4.落实"四好"人才培养方案,助推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 [J], 田友清
5.五年制高职教育评价:困境与突围
——基于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教育现状的思考 [J], 郝云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职教育对比研究论文

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职教育对比研究论文

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职教育对比研究论文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职教育对比研究全文如下:摘要: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职是我国目前高职教育两种主要的办学形式,两者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角度解读两者的异同,以求互补有无,共同发展。

关键词:三年制高职五年制高职对比研究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高速腾飞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近1300余所,在校生约1000万人,从规模和数量上已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五年制高职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在我国举办至今已有数十年历史,尤其在江苏,近20年来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2021年国家教育部考察组在调研了江苏五年制高职办学后,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它“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又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职毕业生”。

五年制高职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次成功尝试。

所以,努力办好五年制高职是现阶段乃至将来我国经济新常态下高职教育适应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年制高职相比于五年制高职来说,起步早,起点高,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主流,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基本一致,均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教育部教高[2021]16号文,但两者在招生对象、学制、教学方法及办学模式等方面又有不同。

两类高职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各自均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如何发挥各自办学特点,做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同时又保持区分度明显,满足不同人群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探讨和研究。

目前对五年制高职教育和三年高职教育的比较研究数量比较少,一是相比于三年制高职,五年制高职属于后起之秀,近年来又得到了快速发展,相比于其蓬勃的发展速度,对其理论研究则显得相对滞后,处于边实践边研究状态,且理论研究成果不够丰富;另一个方面,说明高职教育的研究者们对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职教育的内在办学联系和办学区分度方面的研究还未足够重视,在此领域的探索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渐渐成为很多中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

目前,中高职联合办学中,出现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评价体系不全面、办学条件不足及师资队伍不均衡等问题,各职业院校需要通过统一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规格、优化课程体系、改革评价模式、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才能推动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办学水平。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0)24-0163-02 DOI:10.12240/j.issn.2095-9214.2020.24.0078当前,国家、政府、社会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和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发展迅速。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都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是职业教育早期发展的主要形式,办学经验丰富;后者在培养劳动者的学历及素质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时代的发展,迫切要求中职和高职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此背景下,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渐渐成为很多中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院校是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重要阵地,培养的幼儿教师质量关系国家下一代的成长,关系学前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意义重大,既是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和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确实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学历、能力均达标的幼教人才,但是两个阶段的联合办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缺乏层次性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不清,中职与高职院校缺乏沟通联系,没有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提出统一的要求,导致在培养目标上或者表述类似、重复严重,缺乏中职和高职培养人才的层次性;或者两者培养目标缺乏关联性,不利于“一体化”人才的培养。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阐述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具有比较好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此外,在学生实习方面,由于学生数量较多,所以难以找到十分适合的实践场所,导致学生无法完成学以致用的体验,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实际现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具有优良的品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热爱幼教事业,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并拥有终身学习的习惯[摘要]本文阐述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首先分析了五年制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不足,然后从培养目标的定位、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重视教学的实践比重、培养双师型教师群体、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给出了对策。

[关键词]五年制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路径;理论与实践一、引言我国历来十分注重教育发展,学前教育由于其重要性更是被全社会所关注。

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当前的学前教育正在从量的发展逐步变成对于质的重视。

五年制学前教育在我国很多院校存在,怎样才能为这些人才的培养配置合理的资源,结合其实际情况与社会需求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与路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客观地讲,五年制学前教育的生源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不少学生并不具备较深厚的文化基础,也没能在入校之前培养其比较好的学习意识,甚至有少数学生的德育不过关;而从学校的角度来讲,不少教师的授课依旧是传统的一言堂模式,加上所选取的教材不够专业和系统,导致学前教育学科的整体性不足,连贯性缺失,影响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阐述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具有比较好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五年制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不足首先是原有的人才培养定位已经不再符合现状。

当前,随着本科院校大幅度扩招,不应再像传统教育观念中过分强调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术性和理论性属性,而应将其目标定位在托幼机构的教师,从而更多的力量与资源投入到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_柳国梁

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_柳国梁

第35卷 第2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教 育 科 学 版) V ol. 35 No.22013年3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 Mar. 2013收稿日期:2012-10-20基金项目:宁波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YZD12009);宁波市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甬教政〔2011〕405) 作者简介:柳国梁(1962-),男,浙江宁波人,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高等教育管理学。

E-mail : liuglnb@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柳国梁(宁波教育学院 教育科学研究所,浙江 宁波315010)摘 要: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是我国当前倡导的学前教育教师培养的主要模式之一。

要充分认识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紧迫性,重新定位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整体构建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系统改革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考核评价标准,有效建立高职与中职资源共享、合作互助的组织管理机制,不断总结提炼实践成果,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多元化的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13)02-0066-06《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文件中指出:“积极探索初中毕业起点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

“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

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学前教师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满足社会对优质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学前教师教育必须以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为根本目标。

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就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与五年制专科生的差异比较研究共6页word资料

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与五年制专科生的差异比较研究共6页word资料

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与五年制专科生的差异比较研究共6页word资料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与五年制专科生的差异比较研究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地区的幼儿教师入职学历层次逐步提高到专科起点,目前学前教育专科主要有高中毕业起点三年制与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专科两种形式。

由于学制、招考生源等方面不同,三年制与五年制专科生在课程学习、师生关系等方面也有较大差异。

本文以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三年制与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明确两种专科形式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同类院校、用人单位及学生自身更清楚这两种专科生的发展优势。

一、差异(一)培养目标相同,生源差别很大目前各校在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上表述不尽相同,但是五年制与三年制专科教育同属于专科层次,二者之间基本没有差异。

比如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专业基础扎实,能适应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工作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学前发展与改革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

在相同的培养目标下,两种专科生的生源情况却有差别。

首先,文化基础方面差异明显。

三年制专科为高中毕业起点学生,我校升格以来多数学生入校成绩在高考三本线下40分以上,他们中考成绩比五年制专科生的中考成绩高了将近100分,文化基础相对较好;五年制专科为初中毕业起点学生,近几年我校录取文化课分数最低线都在500分左右,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其次,环境适应方面,三年制专科生较好。

由于年龄稍大一些、大多有住校经历,三年制专科生适应环境较快;五年制专科生在住校生活、人际交往、理论课程学习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

另外,性格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年制专科生通常比较内向、安静;五年制专科生则相对活泼、外向。

(二)两种专科生在学习方面各有优势1.三年制专科生在文化课及专业理论学习方面占有优势。

三年制专科生经过高中生涯的磨砺,文化基础知识相对扎实,有较为成熟的思维方式,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

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专业基本知识和职业素养,具备幼儿教育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2.培养适应基础教育与发展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3.培养全面发展的师范生,具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内容1.基础学科教育:包括语言、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等方面的教育,以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基础学科素养。

2.专业学科教育: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园教育学、保教学原理等专业学科的教育,以确保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

3.实践教育:包括教育实习、教学设计、幼儿园实践教学等实践环节,以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和教育实践经验。

4.教育技能培养:包括幼儿教育方法与教学技能、幼儿活动设计与组织、幼儿管理与评价等教育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5.创新创业教育:包括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教育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

三、培养模式1.小班教学模式:采用小班教学模式,每个班级不超过30人,以保证教学质量和师生互动。

2.辅导和指导: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个人导师,负责对学生的学业和生活进行辅导和指导,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

3.实践教学:注重实践教学,安排学生参与幼儿园的实习和实践活动,提供实践培训机会。

4.综合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报告、实践成果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四、教学资源建设1.教学设施:建设专门的教学楼和实验室,提供适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设施和器材。

2.教学团队:聘请具有教育学博士学位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建专业教学团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

3.实践基地:与幼儿园、教育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践教学的场所和机会。

4.图书馆:建设专门的学前教育图书馆,提供学生所需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

五、就业方向与出路六、总结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以培养具备幼儿教育专门人才为目标,注重实践环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基础学科教育、专业学科教育、实践教育、教育技能培养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职教育对比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职教育对比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职教育对比研究高等教育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因此,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其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提供受过良好教育的毕业生。

在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日益普及,而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职教育目前是最受欢迎的两种选择。

这篇文章将探讨这两种教育机构的主要区别和联系,以及对各自所准备的学生的影响。

首先,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通常比三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更为宽广,因为它们更为全面地涵盖了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培养两个方面的内容。

五年制高职课程涵盖了本科和技术职业教育两个层面,因此,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本科和高职间过度的作用。

相较于其他高校的本科课程,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课程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使毕业生具备高素质的职业技能。

而三年制高职因时间较短,侧重于职业技能培养,而缺乏广泛的基础学科知识,对发展的空间会有一定限制。

其次,由于课程时间的差异,五年制高职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深入和周到的指导。

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学生在五年的学习时间中,有充足的时间去接受理论课程及实践训练,可以更充分的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种全面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各种专业技能,并使他们在就业时更有竞争力。

同时,五年制高职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在五年制高职教育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方向,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然而,三年制高职教育的学生则需要更快地完成其学业,因此,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

最后,五年制高职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更高的就业机会。

由于其课程设置更为全面,因此,这种类型的教育机构更能满足现代市场和企业的职业需求。

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毕业生因具备高水平的职业技能与学科素养,往往在职场上比三年制高职更加受欢迎。

此外,与本科生的竞争相比,五年制高职毕业生更容易找到饱和的职位,尤其是那些对专业要求较高的职位。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三年制高职教育的毕业生没有就业机会。

五年制高职与三年制高职教育的比较研究

五年制高职与三年制高职教育的比较研究

五年制高职与三年制高职教育的比较研究随着近几年中专缩减,高职规模日益扩大,我国全日制职业教育以高职为主的局面日渐成型,其中三年高职教育形式,加强对五、三高职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厘清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一、五、三高职教育比较研究的意义1.现有研究数量少通过CNKI 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以“五年制高职三年制高职”为题名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从1981 年截止到2009 年7 月1 日,仅能检索到两篇相关文献。

换以“五年制高职”为题名关键词,则检索到512 篇可查文献,但其中2003 年之前的文献资料中有1/3 以上都是全国及各省市有关五年制高职教育试办的有关通知、发展数据史料等统计年鉴,真正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现象和规律的文章还是在近三年。

显而易见,现有五、三高职教育比较研究数量太少。

究其根源,至少应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五年制高职教育作为较新的一种高职教育形式,研究时间晚、起点低,理论远远滞后于实践;另一个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明高职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并没有重视五年制高职与三年制高职之间的内在联系,未开展应有的探索与开发。

2.比较研究意义大(1)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必须借鉴三年制高职。

五年制高职教育从1985 年试办(时称“五年制技术专科”)发展到今天,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我国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次成功尝试。

2002 年3 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办好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意见(教职成[2002]2 号)》以及2002 年8 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有关“适度发展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五年制高职教育进入规范、快速发展期。

但从五年制高职学校的发展历程来看,很多学校是中专学校发展过来,而且一般也就二十几年的发展时间,对高职教育目标的理解和把握并不能马上到位,高职教学经验也正在积累当中,“旧瓶装新酒”的事情很难完全避免。

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专科培养目标的比较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专科培养目标的比较研究
专 科教学计划 中的培养 目标 ,进行文 本内容的 比较分析 和
本课 题研 究 虽没有 涉及 专业 培养 计划 中诸 如培 养规
格、 课培养 目标
制 定 者 所 遵 循 的 专业 建 设 理念 ( 或设想 ) 。3 2 份 培养 目标 文
学前教育专业 五年制专科培养 目标的 比较研究
俞 龙
( 安徽 省 芜湖 师 范学校 安 徽 ・ 芜湖
中 图分 类 号 : G6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2 4 1 0 0 0 )
文 章编 号 : 1 6 7 2 — 7 8 9 4 ( 2 0 1 3) 1 6 — 0 0 4 3 — 0 2
ma i n l y o r i e n t e d b y t h e c u l t i v a t i o n o f h i g h q u li a  ̄a p p l i e d t a l e n t s ,
论” ; 专业能力 目标 , 以“ 学前教育基本 技能” 为主要 内容 , 有
1研 究缘 起
当前 , 学前教育专业五 年制专科 的办学 主体 日益丰富 ,
宽泛 的“ 高素质 ” 、 “ 综合 型” 。

如挂靠招生的 中专和 中职 、 高等幼专和师专 、 学前教育学 院 等等。但有研究表 明 , 众多机构培养 出的学前教育专业五年
制专科 毕业生的人才规格不一 ,并不能完全适应 国家学前 教育事业发展 的实 际需求㈣ 。针对这一现状 , 且基于专业培
总第 2 4 4 期 2 0 1 3 年6 月
敏 ≮c ‘
T h e S c i e n c e E d u c a t i o n Ar t i c l e C o l l e c t s

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

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

1
1
9 大学生心理安康
1-2 0. 8 8
⊙⊙
5
10 形势与政治
1-4 2 32 32
⊙⊙⊙⊙
小计
27.。 42 26 16 1 8 4 3
5
4220
1 手工制作
3 2 32 8 24
2

.
>
.
2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3-4 4 64 2 8
Hale Waihona Puke 专 业 3 教师口语4 4 2 32 1 12
必 修 4 比拟教育学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理解、掌握有关音乐的根本理论知识,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读谱、听辨能力,以适应
音乐学习、音乐教学需要
主要容:本课程主要讲授音的物理属性、音的上下、音的长短、节拍与节奏、记谱法
知识、音程、和弦、大小调式;常用节拍、节奏、较复杂节拍、节奏的自然音体系、变化音
养,初步具自备觉从锻事炼本、专终业生的锻教炼身体
学和科研能的力意,识能,够有在良幼好儿的园心、理素
懂法有守爱法国的主公义民、,社具会有主良义、集体 题。具有语言与文字表达
好的敬1业、精神完、成团队规意定识学习时数能;力、外语、计算机、企
和创主新义精的神道。德情操和量高的政治 业文化知识等。
能力和因材施教能力八 个方面的专业素质
主要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涵、意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容;学前儿童
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学前儿童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学前儿童 科学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等容。
.
>
.
〔8〕音乐教法

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前教育专业专业代码:160100二、招生对象与学制(一)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二)学制:5 年(3+2)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闽西面向福建省各地区幼教行业(企业),培养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掌握幼儿教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学前儿童教学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取得幼儿园教师职业资格证书, 能胜任幼儿园和其它相关行业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所培养学生应具备的主要知识、能力、素质和证书要求:1. 专业岗位知识要求(1)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个体差异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策略方法;(2)掌握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和基本原则;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游戏与教育活动、保育和班级管理的知识和方法;(3)掌握幼儿安全防护与救助及通过观察、谈话及记录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掌握各领域教育的特点和基本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2. 教学管理机制建设。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健全并执行到位。

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推行信息化管理。

全面建立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

积极探索选课制、分阶段完成学业等教学组织模式。

把学生满意率、幼教行业满意率、社会满意率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 改革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建立以学生作品为载体,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评价核心,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顶岗实习跟踪监控机制,校企共同实施顶岗实习质量管理。

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关注毕业生群体与个体职业发展状况。

3. 统筹发展机制建设建立校企常态沟通机制。

专业建设密切关注区域幼教行业(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实时跟踪职业岗位新的技术、技能要求,主动适应幼教行业需求,相关合作幼儿园积极参与专业建设,主动提供人员、技术等支持,实现专业与行业协同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策略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策略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策略研究摘要】调查和分析发现,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中高职在衔接中存在很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建立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人才培养衔接的保障机制;科学定位和统筹设计中高职衔接培养目标;整体设计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与教学体系三个方面提出措施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五年制、五年制人才培养、衔接中职与高职之间的协调发展以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要求。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学校担负着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重大使命。

在终身教育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推进中职和高职之间的衔接,打通职业教育的通道,使中职学生步入高职学习,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调查发现,目前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衔接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措施建议:一、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一)法律保障健全法律政策,加强政府统筹管理和引导。

修订和完善我国的《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有关职业教育法律,制定有关学前教育、终身教育、中高职衔接、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二)制度保障改革和完善招生考试制度,统一制定职业资格等级标准。

扩大高职的招生口径;完善考试招生办法,突出招生制度的灵活性;建立中高职管理制度,促进层级之间的沟通。

(三)条件保障首先,改善办学条件,创设良好的职教氛围。

要加强对校内学前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的投入。

其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拓宽职业院校师资来源渠道。

学校聘请幼教行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能手到职业院校担任全职教师或兼职教师,政府出资购买教师企业实践岗位,让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实践。

二、科学定位与统筹设计培养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到 2020 年全国累计需求 220 万幼儿教师,年均需培养幼儿教师 24 万左右。

”因此,中职和高职都应把培养一线幼儿教师作为基本目标。

五年制与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五年制与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五年制与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作者:包根胜来源:《高教学刊》2016年第09期摘要: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专科和三年制专科的人才培养存在显著差异。

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下,研究两种学制下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立足本校研究,两种学制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存在差异。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三专生;五专生;人才培养;差异研究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9-0057-02Abstract: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five-year's and three-year's talents training model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talents training models of the two kinds of schoolings under the standard of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On the basis of our college research, it has differences in the course desig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practical teaching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schoolings.Keywords: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three-year college students; five-year college students; talents training model; comparative study當前,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着入园难,入优质园更难的状况。

关于当前学前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以我校五年制学前专业为重点

关于当前学前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以我校五年制学前专业为重点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2008N O .12SC I ENCE &TEC HN OLO GY I NFO RM ATI O N科教平台学前专业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能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等人才的责任。

近几十年来,高等师范学校学前专业、幼儿师范学校、职业中学幼师班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随着21世纪的到来,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还有学校内部的一些原因,这些培养学前专业人才的学校大都面临着一些具体的问题,发展困难:职业中学很多停办;高师学前专业学生“就业难”;幼儿师范学校培育出的一线教师有的不符合家长的要求,难令他们满意。

这些都因为她们不符合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具有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学前教育专业办学模式的思考。

本文对目前主要存在的学前专业的办学模式作出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求有更好更完善的模式来适应当今学前专业的发展和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1目前存在的三种培养模式及其现状分析目前主要存在于我国,培养学前专业人才的模式主要有三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即:幼儿师范学校);高师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

现从以下七个方面对这三种模式做一个简要的现状对比(如表1)。

2三种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及各自的优劣根据上表对三种模式的现状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每一种学前教育的办学模式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也有其优势,这些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就相应的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问题。

2.1模式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优势:学生起点高,文化基础扎实,毕业时其专业理论知识丰富而且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更适合于从事学前教育管理和科研工作。

问题:从事幼儿园实际工作的能力比较低,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和弹、唱、跳、画等专业技能较欠缺。

但到升格的幼师专科学校任教又不具备学校对其学历的要求(一般要求具备研究生学历),而职业中学幼师班学前理论方面的教师已经饱和或者很多停办,因此只得改行。

科研课题论文:构建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双语幼教)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科研课题论文:构建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双语幼教)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68587 教育理论论文构建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双语幼教)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 5918( 20xx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更具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的基本特征“五年一贯制的大专培养模式”又可简称为“五年一贯制”,是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进行中专和大专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整个学制为五年,学习期满后颁发由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拿到该毕业证后可以继续深造。

总的来说,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最基本的特点就是起点低、落点高、定向强、学制长。

和其他幼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五年一贯制比三年制中专及高职学前教育更具优势,而且就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来讲,学前教育(双语幼教)是五年一贯制中的优势专业。

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是现阶段培养高水准、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的一种教育优化模式。

二、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学习双语幼教的优势和劣势(一)双语幼教的理论含义双语教育既是指一种双语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双语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双语幼教人才必须要具备过硬的英语基础和标准的口语能力。

(二)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的专业学习双语幼教的优劣势在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模式下,双语幼教的优势就是“学制长”,语言教学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五年一贯制学制长的特点对于双语幼教专业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充足的学习时间,五年制可以使学生有更长的时间提高英语能力,为职业生涯打下扎实基础。

然而五年一贯制双语幼教专业的劣势也不容忽视,“起点低”是较为突出的劣势,五年一贯制双语幼教专业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生,而初中英语教学内容较为基础,因此学生的英语能力较低,甚至不乏厌学、自制力差等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前提性问题决定了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双语幼教),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需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应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以教师的职责去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清楚的认知本专业的任务及重要使命,从而发自内心的热爱学习、热爱幼教专业,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研究——以长江师范学院学

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研究——以长江师范学院学
长 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Ya n g t Z e N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第3 3卷 第 4期 2 0 1 7年 8月
Vo 1 . 33 No . 4 Aug . 201 7
口 教 育 教 学 研 究
1 . 数量 需求 。当前重 庆 市广 大基 层幼 儿 园 ( 早教 中心 )师 资数 量仍 然 不 足 ,以重 庆市 涪 陵 区 为例 ,涪
陵 区现 有 ( 2 0 1 4年 )幼儿 园 ( 点 )2 4 2所 ,其 中公办 园 8 5所 ( 含附属园 / 班5 9所 ) ,民办 园 1 5 7所 ,在 园 幼 儿 3万 余 人 。计 划 到 2 0 1 7年增 加 到 2 6 0所 左 右 ,确 保 每 个 乡镇 有 1所 中心 幼 儿 园或 小 学 附属 幼 儿 园 ,学 前 3年 毛 入学 率 达 到 9 0 % 以上 。初 步 建 立覆 盖 面 广 、布 局合 理 、方便 群 众 的 区 、乡 、村 3级 学前
第 4期
吴扬廷 :专科层 次学前教 育专业人 才培 养模 式对 比研究口 1 3 7
单位 占 3 7 . 2 % ,说 明社 会对 幼 师有 大量 需求 。 表 1 2 0 1 3年 重 庆 市幼儿 园骨 干教 师置 换脱 产研 修班 学员 “ 本 单位 师 资 需求”数 量及 占比
为 目标 的专科 层 次 ,其 培 养方 式 有两 种 ,即高 中起 点三 年 制和 初 中起 点 五年 一贯 制 ( 或 三 、二 分段 ) 。 长
江师 范学 院 学前 教 育专 业 ( 艺 体 方 向 )办 学 2 0年 ,具有 专科 层 次 两种 办 学模 式 ,具 有一 定 的 代表 性 。课 题 组 以该 校 为样 本进 行 调 查研 究 ,全 面分 析 办学 的实 际情 况 , 比较 两 种 办 学模 式 优 势 与 不 足 ,以有 利 于

五年制高职与三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五年制高职与三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五年制高职与三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作者:党德强杨公科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第29期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in Five-year Vocational Collegeand Three-year Vocational CollegeDang Deqiang;Yang Gongke(Shaanxi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Xi'an 710043,China)摘要: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的过程。

由于学制、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特征等方面的鲜明特点,五年制高职不是三年制高职时间上的复制,也不能照搬三年制高职的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

只有对二者进行全方位的比较研究,才能制定出真正适合五年制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五年制高职的人才培养质量。

Abstract: The key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lies in the process of personnel training. As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 system, students' knowledge base, learning ability,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aspects, the five-year vocational college is not a copy of three-year vocational college in time, and can not copy the training specifications,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training process of three-year vocational college. Only by conducting all-round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m, can we develop a truly suitable training model for five-year vocational college and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five-year vocational college.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三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Key words: five-year vocational college;three-year vocational college;talent training model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204-020引言五年制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职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与三年制高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三年制幼专生培养方式的思考

三年制幼专生培养方式的思考

摘要: 由独立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三年制幼专生,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在其培养方式上还没有可供借鉴的参考模式,三年制幼专生培养方式的研究,有助于幼儿教师教育体育的丰富和完善。

关键词: 三年制幼教专科培养方式幼儿教育教师教育现有的专科学历层次的幼儿教师培养由初招起点五年制专科和高招起点三年制专科两部份组成。

初招起点五年制专科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和高师联合培养,采用“三、二分段”的培养方式,前三年为中师阶段的学习,后两年为专科阶段的学习,目前来看,五年制幼专生培养体系已较为完善。

高招三年制幼专生的培养是在三年制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中产生的,在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过程中,少数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升格为幼儿师专,迈入高师教育行列,专门承担高招起点专科层次的幼儿教师培养任务。

国家教育部发言人指出,“根据幼儿教育发展需要,十一五期间每省可建立一所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表明今后时期三年制幼专生的培养将成为幼儿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教师职业是专业化职业,教师教育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我国现有的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还不高,培养三年制专科学历的幼儿教师才刚刚起步。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和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园教师的培养模式,培养院校的办学模式也必须随之发生改变。

三年制幼专生培养方式,直接构成衡量幼儿教师职前培养专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法码[1],在这样背景下思考三年制幼专生培养方式,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年制幼专生与五年制幼专生,尽管培养方式一致,最后毕业所取得的学历一致,所要达到的素质要求相同,但入学时文化基础不一样,在校学习年限不一样,决定培养方式不一样,基于这样的认识与思考,我对三年制幼专生的培养方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教师职业信念教育职业信念是幼教专科生成为一个成熟幼教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它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前提与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制与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
式的比较研究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专科和三年制专科的人才培养存在显著差异。

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下,研究两种学制下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立足本校研究,两种学制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存在差异。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三专生;五专生;人才培养;差异研究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 (20X» 09-0057-02
Abstract :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 nces betwee n five-year"s and three-year"s talents training model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talents training models of the two kinds of schoolings under the standard of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On the basis of our college research,it has differences in the course desig n , the classroom teachi ng and the practical teach ing betwee n the two kinds of schooli ngs.
Keywords: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three-year college students ;five-year college students ;talents training model;
comparative study
當前,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着入园难,入优质园更难的状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全面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对学前教育师资的需求会更大。

学前教育师资的主体是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两种学制,即初中起
点五年制和高中起点三年制。

两种学制的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结合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实际,对两种不同学制
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比较,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课程设置的差异
这两种学制的课程均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四部分组成。

五年制专科生由初中直接上大专,多数学校的做法是实行三二分段培养,即前三年为中职段教育,后两年为大专段教育,设置的课程包括高中(中职)课程和大专课程。

专科生直接面向的是就业,更加注重技能的培养,所以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过程中,提出“淡化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

根据这个原则,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教育实行二三分段,即前两年为中职教育,后三年为专科教育,课程设置也按照“ 2+3 ”的模式,即两年中职课程加上三年大专课程。

五年制专科生在进入大专段后,采用三年制专科生的的人才培养方案。

前两年中职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二、理论教学的差异
三年制专科生接受过系统的高中阶段教育,高考分数一般在400 分以上,处于高考学生的中间水平,而五年制专科生的文化素养较低,他们的中
考分数一般在400分左右,在中考学生中处于中下水平之间,同时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高中阶段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区别对待。

(一)教学方法差异
三年制专科生与五年制专科生在学习特点、知识结构、学习风格、学习能力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特点,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也有差异。

相较于五专生,三专生学习自主性强、知识结构较全面、学习策略较丰富、学习个性突出、学习能力较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课堂还给三专生,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所以课堂教学中,除了讲授法外,还多运用小组讨论、案例教学、社会调查、情景模拟、启发思考等方法。

对于五年制专科生而言,他们的文化基础较薄弱,学习能力较低,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多讲解,透析学科和通识性基础知识;多引导,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多练习,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

(二)教学内容差异
五年制专科生是初中起点的学生,进校后需要学习中职或高中的课程,开设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等课程,加强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

等到升入大专段后,与三年制专科生一样,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坚持学以致用和“淡化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精减应用性不强的知识,将所学内容综合化,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即使
他们所学的课程一致,但是内容要求和广度及深度也应有所差异,如美术技能课程,五年制专科生在升入专科前已经学过一部分内容,后
三年学习的内容要更丰富些。

他们所学的知识直接面向就业,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在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本专业,并依据自己的水平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1]
(P2 3)
三、实践教学的差异
对于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而言,实践技能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培养的途径主要在于校内实训和校外见习、实习两个方面。

三年制专科生和五年制专科生的实践教学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实践环节的差异
五年制专科生的学制比三年制专科生多两年,相应的实践课时数要多于三年制专科生。

对于五年制专科生,前两年开设钢琴、舞蹈、少儿歌曲弹唱、美术等实践技能课程,进入大专段后与三年制专科生一样普及“五位一体全实践”教学模式。

在前两年基础段开设美术、基本乐理、儿歌弹唱、舞蹈均为140学时,钢琴72学时,五年制专科生在进入大专段时,已经开设632学时的实践技能课。

三年制专科生进校后,开始开设技能课,但是他们的基础是零起点,而五年制专科生进入大专段后,各项技能课的教学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因而在技能课的实践环节就表现出不同的要求和差异对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