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观察记录(三年级)

合集下载

三年级科学养蚕观察记录

三年级科学养蚕观察记录

三年级科学养蚕观察记录
在三年级科学课上,我们开始了一项有趣的养蚕观察实验。

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一个小的蚕宝宝,我们需要在接下来的几周中照顾它们并记录它们的成长和变化。

第一周,我们观察到蚕宝宝很小,只有几毫米长,它们的身体是黑色的。

我们把它们放在一张纸巾上,然后给它们喂食,食物是桑叶。

我们每天早上都会给它们换一张干净的纸巾,以保持它们的环境干净卫生。

第二周,我们发现蚕宝宝的身体开始变得更加明显,变成了一个棕色的颜色。

它们的身体也变得更长了,大约有一厘米左右。

我们还注意到它们开始吃更多的桑叶,因为它们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生长。

第三周,我们看到蚕宝宝已经长到了两厘米左右,身体变得更加肥胖了。

它们的颜色也变得更加浅了,变成了一个浅棕色。

我们还发现它们能吃掉比以前更多的桑叶。

我们开始担心它们会不会吃光我们提供的桑叶。

第四周,我们观察到蚕宝宝已经长到了三厘米左右,身体非常肥大。

它们的颜色变成了淡黄色,这意味着它们即将开始吐丝,制造自己的茧。

我们不再给它们食物,让它们自己制造茧。

第五周,我们看到蚕宝宝制造茧,茧开始变得越来越厚。

我们非常兴奋,因为我们知道这意味着它们即将变成蚕蛹。

我们将茧放在一个干燥的地方,等待蚕蛹孵化。

最后,我们看到蚕蛹孵化出来,变成了美丽的丝蛾。

我们感到非
常自豪,因为我们成功地照顾了这些可爱的生物,并见证了它们的成长过程。

这个养蚕观察实验不仅让我们学会了如何照顾小生物,还让我们更加了解它们的生命周期。

三年级科学养蚕观察记录

三年级科学养蚕观察记录

三年级科学养蚕观察记录
8月6日星期四晴
一天早上,我迫不及待地起床来看我的蚕宝宝。

哇!竟然从卵中钻了出来,那黑黑的外衣被太阳照得发亮,听科学老师说刚出生的就是蚁蚕,真的好像蚂蚁呀!
8月14日星期五多云
在放学回家的时候,我急忙拿出小盒子中的蚕宝宝。

哇!蚕宝宝竟然把他发黑发亮的黑衣换成了洁白的白衣。

吃着那新鲜的桑叶,好像是蚕宝宝的美食似的。

9月4日星期三雨
我一回到了家,放下书包,从里面拿出了我心爱的小盒子。

咦?我的蚕宝宝到哪里去了呢?原来是结了蚕,蚕宝宝在茧中,像是在温暖的白天中睡着,睡着,只见他时而活跃,时而静止不动。

9月18日星期六阴
这一天我在家里正听着歌,完了我还没看我的蚕宝宝呢,一见到他看见那白白的声音,一双翅膀,它的尾鞭正在产卵,十分钟后我的蚕宝宝喂了它的卵也为了人类创造蚕丝,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真敬佩他啊!
人们常说“春蚕到死丝方尽”常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人类,给世界留下了一片华丽,我们要学习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蚂蚁》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蚂蚁》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不同学生的?
作中学习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 教师注意到了学习内容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意与生活中的实
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 例相联系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 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
点与本质?
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 教师点拨到位,做到了详略得当,做到了重难点的突破。
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
数,无效提问的次数?
次。
4.示范操作:教师能否示范高水 教师能示范高水平操作行为,特别是实验教学
平操作行为?
5.变式训练:能否分层设计变式 能有分层设计变式训练题,给以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
训练题?
训练
6.当堂检测:能否当堂检测学习 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做到了及时反馈回授
效果,及时反馈回授?
7.平衡教学:能否将探究式教学 教学中将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
内容、效果,活动的交流与指导 内容、效果好,对学生的活动交流进行了有效的指导。
7.学法指导:学生用工具、记笔记、 学生能够利用多媒体等工具查资料,在课堂上的收获
抓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 能够及时记笔记,教师能够抓住要领及时小结。
补充视点:
小组合作的分工合作以及及时的指导
教学改进建议:
小组合作学习必须给予明确而有效的学习任务,进行 有效的小组合作
4
业,学生完成的程度。
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
7.相异思维:学生对同一问题有无 学生能够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
独特的思考和创见

补充视点:
在教学设计上能有考虑不同的学生的需求,设计适合
不用层次的学生教学
教学改进建议:
在学生பைடு நூலகம்特殊需要上进行更多的了解,多考虑他们的 需求,给予及时有效的你、满足

三年级科学蚕的观察记录

三年级科学蚕的观察记录

三年级科学蚕的观察记录
第一天:观察到蚕宝宝从卵中孵化出来,身体颜色呈现淡黄色,体长约1mm。

第二天:蚕宝宝体长约2mm,表皮开始变得透明,可以看到体内的消化道。

第三天:蚕宝宝体长约4mm,开始有黑色的斑点出现在身体上,预示着蚕宝宝即将蜕皮。

第四天:蚕宝宝蜕皮完成,新的外皮呈现淡黄色,身体变得更加圆胖,体长约6mm。

第五天:蚕宝宝体长约8mm,黑色的斑点逐渐加深,蚕宝宝活动频繁,似乎在寻找食物。

第六天:蚕宝宝体长约10mm,黑色斑点明显,蚕宝宝开始吃桑叶,食量明显增加。

第七天:蚕宝宝体长约12mm,黑色斑点继续加深,体重明显增加,活动范围扩大。

第八天:蚕宝宝体长约15mm,黑色斑点变得更加明显,蚕宝宝的运动能力增强,开始结丝。

第九天:蚕宝宝体长约18mm,黑色斑点覆盖全身,开始吐丝结茧。

第十天:蚕宝宝吐丝完成,形成完整的茧,停止活动,准备进入蛹期。

观察记录卡三年级下册

观察记录卡三年级下册

观察记录卡三年级下册一、观察记录卡的作用。

1. 培养观察力。

- 在三年级下册的学习中,观察记录卡有助于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

例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学生可以看到植物从种子发芽到长出嫩叶,再到逐渐长大的每一个细节。

像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学生能注意到绿豆泡在水里后豆皮破裂,小芽慢慢探出的有趣现象。

2. 提高记录能力。

- 学生需要将观察到的现象用文字、图画或者简单的图表记录下来。

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书写能力,还让他们学会如何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看到的内容。

比如在记录小动物的活动时,学生可以画下小动物的动作姿态,再配上简短的文字描述,如“小蚂蚁沿着墙角爬行,它的触角不停地摆动,好像在探索新的路线。

”3. 增强科学探究意识。

- 观察记录卡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三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里,当探究物体的沉浮现象时,学生通过制作观察记录卡,记录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然后分析数据,总结规律。

这有助于学生养成探究问题、寻找答案的科学思维习惯。

二、观察记录卡的内容。

1. 标题。

- 标题要简洁明了地概括观察对象。

例如“向日葵生长观察记录卡”“蚂蚁活动观察记录卡”等。

2. 观察日期和时间。

- 准确记录每次观察的日期和时间非常重要。

这可以让学生了解观察对象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比如“3月10日上午10:00开始观察绿豆芽,3月15日下午3:00再次观察”。

3. 观察对象的基本信息。

- 如果是观察植物,要记录植物的种类、种植地点等。

如观察校园里的月季花,要写明“月季花,种植在校园花坛的东边”。

如果是观察动物,要记录动物的种类、发现地点等,像“小蜗牛,在学校操场边的草丛里发现”。

4. 观察内容。

- 植物观察示例。

- 外观特征:记录植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例如“向日葵的茎是绿色的,很粗壮,上面长着毛茸茸的小刺。

叶子像大大的蒲扇,边缘有锯齿状。

花朵是金黄色的,中间有褐色的花蕊,花瓣层层叠叠。

”- 生长变化:包括植物的高度、叶片数量、花朵开放情况等的变化。

三年级科学记录本(完整版)

三年级科学记录本(完整版)

日期
体长 (毫米)
吃食情况 排便情况 活动情况
2、蚕蜕皮的观察记录
蜕皮次数
日期
外形变化 体长(毫米) 颜色
蚕蜕皮的 过程
3.、蚕吐丝的观察记录 吐丝前的蚕 吐丝后的蚕 蚕怎样吐丝 其他发现
9
第三课 蚕变了新模样
蛹的观察记录
1、蛹的外形与蚕有什
画一个蚕蛹
么不同?
2、还能找到眼睛和足
吗?身上的环节还在
分工与合作时间材料准备实验操作实时记录分享交流卫生整理分工与合作时间材料准备实验操作实时记录分享交流卫生整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一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1比较各种种子的不同序号种子名称形状大小颜色第二课种植我们的植物花的生长变化记录表我们做的事情观察到的现象根的长度毫米叶的形状和数量植株高度厘米硬度颜色第五课茎越长越高第六课开花了结果了1采摘一朵盛开的花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各个部分将它们粘贴到这里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橡皮擦
铁钉
不能吸引
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实验记录
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
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
物体名称
共同特点
物体名称
共同特点
得出结论:磁铁能吸引
,这种性质叫磁性。
实验二
问题:磁铁隔着物体能吸铁吗?
预测:能( ) 不能( )
间隔的物体
磁铁隔着物体吸铁的实验记录 能否吸铁
我们发现
22
第三课 磁铁的两极
实验一
研究的问题:磁铁什么地方磁力最强? 预测:
思考:1、再过 10 分钟,水温又会怎样呢?过一天呢? 2、如果把水放进冰箱的冷冻室内,水温会有什么变化?
16
第三课 水结冰了
水温(℃)
在试管中(常 温)

科学观察记录(三年级)

科学观察记录(三年级)

材料1:自然观察活动方案观察主题狗妈妈和狗宝宝观察者胡伟帅观察时间2010年9至10月指导教师王爱萍学校宝城街道北寺小学班级三年级观察目的通过观察了解狗宝宝的成长历程,探究其不同生长周期的特征及生活习性。

观察内容1.狗宝宝的样子2.狗妈妈生了小宝宝后的表现。

3、狗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特征。

观察步骤1.观察狗妈妈生了小宝宝后的表现。

2.观察狗宝宝的样子、睡觉、吃奶的形态。

3.探究其成长习性及特征。

观察所需条件狗妈妈、狗宝宝、照相机、电脑等。

成果形式观察报告和图片说明。

材料2:自然活动过程记录:活动过程记录(记录好每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1.9月16日我放学一回家,妈妈告诉我说:“我们家的萨摩耶刚生了小狗。

”我一听,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三步并作两步地来到了狗窝旁。

“你可别动小狗,动的话母狗咬你。

”萨摩耶生了六只小狗,狗宝宝的身上长着毛毛,只是粘乎乎的,贴在身上。

狗宝宝的眼睛、鼻子和耳朵都是闭着的。

全身粉扑扑的,真可爱。

狗妈妈正在舔着一只小狗身上的毛。

我试探着伸出手,没想到狗妈妈用睛瞪着我,好像在说你敢动我孩子一根毫毛,我不会认你这个主人,更不会放过你,你小心点儿。

我急忙缩回了手。

2.9月17日今天早上,一起床我就来到狗窝旁观察狗宝宝。

狗妈妈见我到来,也连忙站了起来。

我发现狗宝宝在一个角上聚在一起睡觉,但身上的毛干了,全身毛茸茸的,雪白雪白的,三角形的耳朵直立着,小鼻子扁扁的,红红的。

3.9月18日今天我来给狗妈妈喂饭,发现狗宝宝们还是在睡觉。

我就好奇地问妈妈:“狗宝宝喂什么光睡觉呢?”妈妈告诉我:“狗宝宝十天以后后才睁眼,这期间它们除了吃奶就是睡觉。

”4.9月23日今天我第一次发现狗宝宝们吃奶了。

吃不到奶的就会使劲拱,直到吃到为止。

今天我给狗妈妈拿来了它最喜欢吃的鸡肉,它一看马上摆起了尾巴,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趁狗妈妈吃食时,我顺手摸了一下小狗,感觉它的毛是那样的光滑。

狗妈妈停止了吃食,一动不动的看着我,见我没有再动狗宝宝,也就对我没怎样。

三年级科学综合素质考核实验记录单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

三年级科学综合素质考核实验记录单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

学校:第小组年月日
学校:第小组年月日
学校:第小组年月日
三年级科学综合素质考核实验记录单学校:第小组年月日
学校:第小组年月日
学校:第小组年月日
三年级科学综合素质考核实验记录单学校:第小组年月日
三年级科学综合素质考核实验记录单学校:第小组年月日
三年级科学综合素质考核实验记录单学校:第小组年月日
三年级科学综合素质考核实验记录单学校:第小组年月日
三年级科学综合素质考核实验记录单学校:第小组年月日
三年级科学综合素质考核实验记录单学校:第小组年月日
小学科学综合素质考核实验记录单
被考核学校:第小组年月日。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蜻蜓与麻雀》教案附观察记录表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蜻蜓与麻雀》教案附观察记录表
3、感受动物世界的多样性。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朱老师带了个动物朋友给大家认识。不过它有点淘气,说要先和同学们玩个游戏——猜猜我是谁?(课件1)你猜它是什么动物呢?(课件2)
师:现在我们知道原来是可爱的小蜻蜓(板蜻蜓),但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好几种动物,包括有各种各样的鸟,是什么原因呢?
师:恩,它们都会飞,那蜻蜓和鸟是不是同一类动物呢?你认为有什么不同?是不是这样呢?这节课我们请出鸟类家族中一位我们常见的朋友——麻雀来和蜻蜓比较比较。(板与麻雀)
四、板书设计
蜻蜓与麻雀
昆虫1鸟1
2对翅膀1对翅膀
昆虫2鸟2
没羽毛有羽毛
昆虫3昆虫鸟鸟3
3对足1对足
昆虫4鸟4
…………
昆虫5鸟5
五、附学生观察记录表
活动记录(一)
观察与记录(翅膀的比较)
活动内容:蜻蜓与麻雀翅膀观察
蜻蜓
麻雀
它有多少对翅膀?
翅膀还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活动记录(二)
观察与记录(外形的比较)
活动内容:蜻蜓与麻雀外形观察
蜻蜓
麻雀
它有多少对足?
外形还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师: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板书(2对翅膀与1对翅膀;有羽毛与没羽毛)。
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原来蜻蜓和麻雀的翅膀是不同的,蜻蜓是二对翅膀,麻雀是一对翅膀;麻雀的翅膀还有羽毛……
2、观察外形的不同
师:小朋友真聪明!只是翅膀,蜻蜓与麻雀就有这么多不同的地方。那它们在外形上还有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吗?呆会请大家对蜻蜓和麻雀进行更深入的观察,(PPT3表2)也要把观察到的发现记录下来哦!这个记录表会看吗?请每个小组长,用你们手上的这两张纸来我这里换一份观察材料。对了,标本可不可以随意的乱摸呢?

三年级上册 动物观察记录

三年级上册 动物观察记录

三年级上册动物观察记录在三年级上册的课本中,动物观察记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动物的外貌特征、行为习惯、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信息。

在我国的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基础的观察技巧和方式,从而开启对动物世界的探索之旅。

以下是一份关于大熊猫的动物观察记录,通过这份记录,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种珍贵的熊科动物。

一、外貌特征大熊猫,又名“黑白熊”,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哺乳动物,体重一般在80-150公斤之间,体长1.2-1.8米,肩高0.9-1.1米。

其头部圆形,眼睛圆鼓鼓的,十分可爱。

耳朵较小,呈三角形,基本隐藏在毛发之中。

大熊猫的牙齿非常发达,尤其是犬齿,非常适合咀嚼竹子。

二、行为习惯大熊猫的主要食物是竹子,每天大约有70%的时间都在进食。

它们喜欢在平坦的地面上活动,同时也善于攀爬树木。

大熊猫性格温和,喜欢独居,活动范围很大,一般在20-60平方公里之间。

在大熊猫保护区内,它们的生活节奏较为悠闲,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寻找食物和休息,傍晚时分会相对活跃。

三、栖息地大熊猫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的山区。

这些地区的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冬季不太寒冷,夏季不太炎热。

栖息地内的植被丰富,有大面积的竹林,为大熊猫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此外,栖息地内还有丰富的其他动植物资源,如羚牛、金丝猴、豹等。

四、保护现状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栖息地破坏,大熊猫的生存受到了威胁。

为了保护大熊猫,我国政府设立了多个大熊猫保护区,如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陕西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等。

在这些保护区内,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改善,种群数量逐渐增长。

此外,大熊猫也成为了我国的外交名片,通过“熊猫外交”展示了我国友好的形象。

五、观察与启示通过对大熊猫的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种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进一步认识到保护大熊猫和其他濒危动物的重要性。

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让这些可爱的生灵在地球上繁衍生息。

三年级科学养蚕观察记录

三年级科学养蚕观察记录

三年级科学养蚕观察记录我是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我们在科学课上进行了一项有趣的活动——养蚕观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蚕的知识,了解了蚕的生命周期和生活习性。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观察和记录蚕的变化和成长。

首先,我们收到了一些蚕卵。

老师告诉我们,这些蚕卵孵化出来的蚕叫做“桑蚕”,它们以桑叶为食物。

我们把这些蚕卵放在一个透明的容器里,然后等待它们孵化。

几天后,蚕卵孵化出了小小的幼虫。

它们的身体只有一两毫米长,像一条细细的线。

我们把桑叶放在容器里,让它们开始进食。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清洗容器和更换食物,以保持蚕的健康。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每天观察蚕的变化和成长。

我们看到它们的身体逐渐变长,体形也逐渐变得饱满。

它们的头部逐渐变宽,身体也变得更加有弹性。

我们还看到它们蜕皮的过程,每次蜕皮后的幼虫都比之前更加壮实。

几周后,我们的蚕开始变成蛹。

这个过程非常神奇,我们看到蚕在身体外面吐出一层绸缎状的物质,然后在里面逐渐变成一个蛹。

我们把蛹放在一个干燥通风的地方,等待它们变成成虫。

最后,我们看到蛹逐渐变成了蝶。

它们从蛹中爬出来,身体湿漉漉的,然后展开漂亮的翅膀。

我们把蝶放在容器里观察了一段时间,然后把它们放回大自然中。

这个过程是如此的神奇和有趣,让我们在科学课上学到了很多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学会了如何观察和记录蚕的变化和成长。

我们每天记录蚕的体长、体重和身体变化,还画了蚕的生命周期图。

这个过程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蚕和蚕丝的生产过程,也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科学三年级上册记录表

科学三年级上册记录表

探究活动一:杯子入水,杯底纸巾会湿吗?
(一)压杯入水记录表
①杯子里的水和彩色球有变化吗?()(填“有”或“没有”)
水和彩色球在杯子的()(填“顶部”或“底部”)
②杯底的纸团有没有湿?()(填“有”或“没有”)
你观察到的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占据空间(填“水”或“空气”)
探究活动二:空气和水的变化
(二)扎孔观察记录表
①按住小孔,压杯入水时水和彩色球有什么变化?
压杯入水时,水和彩色球在杯子的()(填“顶部”或“底部”)
②松开手指后杯子中的水和彩色球有什么变化?
松开手指后杯子中的水和彩色球慢慢()(填“上升”或“下降”)
③还有其他变化吗?有()从小孔中跑(漏)出来。

(填“气体”或“液体”)你观察到的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占据空间(填“水”或“空气”
(三)打气观察记录
当慢慢向杯子打气的时候,杯子里面的水和彩色球有什么变化?
杯子里的水慢慢()(填“增加”或“减少”);
彩色球慢慢()(填“上升”或“下降”),
杯子外面的水有什么变化?()气泡冒出。

(填“有”或“没有”)你观察到的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占据空间(填“水”或“空气”。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20个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20个

观察到的现象:1、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度好,体积比食用油重,流动速度快 2、食用油有颜色、有气味,透明度差,流动速度慢,体积比水轻 3、它们都是液体,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实验 结论
水没有颜色、食用油有颜色,水透明,食用油不透明。水流动快,食用油流动慢。水渗 透性较弱,食用油渗透性强。
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
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
实验器材
2 支注射器、水
我的猜测:吸有水的这个注射器会裂开
我的实验步骤:用两个注射器吸入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手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 实
向下压活塞,再用同样大小的力拉注射器活塞,观察实验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向下压活塞,吸水的注射器占据的空间没有变化,吸空

实验 结论
蜗牛是软体动物,有壳、触角、腹、头、
时间
实验名称
6 观察蚯蚓的反应
实验目的
蚯蚓是否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实验器材
浅盘、长纸盒、湿土、水、干土、蚯蚓
我的猜测:蚯蚓喜欢生活在干土的地方
我的实验步骤:1、在浅盘装少量常温下的水,把蚯蚓放在水中,看它的反应
实爬
2、纸盒里一边放湿土,一边放干土,把蚯蚓放在中间,观察蚯蚓往哪边
实验器材
一支蜡笔、一个放大镜、一把尺子
我的猜测:树的外形差不多,树皮都是粗糙的,树冠大小都相同
我的实验步骤: 实。
1、我们观察了雪松
2、从远处看,一棵大树的形状。 3、从近处看。
实验 树都生长在泥土里,都需要水 、 阳光 ,都有 树干 、 树冠和树根。但树冠小, 树干粗
结论
细 ,树皮摸起来有的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 ,叶片不一样。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2)
年级班姓名
实验步骤:
1、在试管里加入的水,记号笔在水面好标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烧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子里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5、观察水结冰后的高度。

科学实验报告单(3)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4)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5)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6)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7)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8)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9)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12)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三年级科学蚕的观察记录

三年级科学蚕的观察记录

三年级科学蚕的观察记录一、引言在我们的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分发了一只小蚕宝宝,让我们亲自观察和照顾它们,以了解它们的生命过程和变化。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将记录下蚕的观察结果,并与大家分享。

二、蚕的外观我们所养的蚕是一种小型昆虫,身体呈长条形,有六只小脚,头部较小,有一对触角。

它们的身体颜色呈灰白色,表面光滑,看起来很柔软。

蚕的体长约为2-3厘米,刚开始的时候很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慢慢长大。

三、蚕的生长过程1. 孵化:我们将蚕宝宝放在一个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大约经过7-14天,它们开始孵化。

刚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非常小,全身粉红色,看起来像一条细细的小线。

2. 饲养:为了让蚕宝宝能够正常生长,我们每天都要给它们喂食。

我们将新鲜的桑叶放在蚕的养殖箱中,蚕宝宝们会爬到桑叶上,并用它们的嘴啃食桑叶。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食量逐渐增加,身体也变得饱满。

3. 蜕皮:在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中,它们会多次蜕皮。

每次蜕皮后,它们的身体会变得更大,并且皮肤会变得更亮。

经过几次蜕皮后,蚕的身体会变得更加坚硬,并且变成黄白色。

4. 缠茧:当蚕的身体变得坚硬后,它们会开始缠茧。

它们用自己的口水制造出一种丝状物质,然后将自己包裹在这个茧里。

茧是由无数根丝组成的,非常坚固,可以保护蚕在里面安全生长。

5. 蛹化:在茧中,蚕会经历蛹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蚕的身体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它们的内部结构会重组,最终形成成虫的身体结构。

6. 破茧成蝶:经过10-20天的蛹化期后,蚕会开始破茧而出,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

刚破茧出来的蝴蝶身体湿漉漉的,翅膀还没有完全展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变得干燥,并且翅膀会逐渐展开。

四、蚕的特点和习性1. 食性:蚕是一种以桑叶为食的昆虫,它们对桑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在蚕的生长过程中,桑叶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帮助蚕宝宝们健康成长。

2. 成群生活:蚕喜欢在一起生活,它们会聚集在一起,相互之间会发出一种特殊的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1:自然观察活动方案
观察主题狗妈妈和狗宝宝
观察者胡伟帅观察时间
2010年9
至10月
指导教师王爱萍学校宝城街道北寺小学班级三年级
观察目的
通过观察了解狗宝宝的成长历程,探究其不同生长周期的特征及生活习性。

观察内容1.狗宝宝的样子
2.狗妈妈生了小宝宝后的表现。

3、狗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特征。

观察步骤1.观察狗妈妈生了小宝宝后的表现。

2.观察狗宝宝的样子、睡觉、吃奶的形态。

3.探究其成长习性及特征。

观察
所需
条件
狗妈妈、狗宝宝、照相机、电脑等。

成果
形式
观察报告和图片说明。

材料2:自然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过程记录(记录好每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1.9月16日
我放学一回家,妈妈告诉我说:“我们家的萨摩耶刚生了小狗。

”我一听,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三步并作两步地来到了狗窝旁。

“你可别动小狗,动的话母狗咬你。

”萨摩耶生了六只小狗,狗宝宝的身上长着毛毛,只是粘乎乎的,贴在身上。

狗宝宝的眼睛、鼻子和耳朵都是闭着的。

全身粉扑扑的,真可爱。

狗妈妈正在舔着一只小狗身上的毛。

我试探着伸出手,没想到狗妈妈用睛瞪着我,好像在说你敢动我孩子一根毫毛,我不会认你这个主人,更不会放过你,你小心点儿。

我急忙缩回了手。

2.9月17日
今天早上,一起床我就来到狗窝旁观察狗宝宝。

狗妈妈见我到来,也连忙站了起来。

我发现狗宝宝在一个角上聚在一起睡觉,但身上的毛干了,全身毛茸茸的,雪白雪白的,三角形的耳朵直立着,小鼻子扁扁的,红红的。

3.9月18日
今天我来给狗妈妈喂饭,发现狗宝宝们还是在睡觉。

我就好奇地问妈妈:“狗宝宝喂什么光睡觉呢?”妈妈告诉我:“狗宝宝十天以后后才睁眼,这期间它们除了吃奶就是睡觉。


4.9月23日
今天我第一次发现狗宝宝们吃奶了。

吃不到奶的就会使劲拱,直到吃到为止。

今天我给狗妈妈拿来了它最喜欢吃的鸡肉,它一看马上摆起了尾巴,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趁狗妈妈吃食时,我顺手摸了一下小狗,感觉它的毛是那样的光滑。

狗妈妈停止了吃食,一动不动的看着我,见我没有再动狗宝宝,也就对我没怎样。

妈妈告诉我,狗宝宝没睁眼以前,狗妈妈对自己的孩子看护得比较上心,以后就稍微放松些了。

但陌生的人走近它们时狗妈妈还是那么凶。

6.9月28日
小狗的眼睛睁开了,从一条缝变成了一弯新月,再从一弯新月变成了一轮满月。

不过,小狗有些时候大而无光,看上去迷迷蒙蒙的。

7.9月30日
狗宝宝们睡觉的姿势与以前有所不同,喜欢挤在一起,挤在一起也就罢了,而它们偏偏是“叠”在一起,喜欢“勾肩搭背”,喜欢将自己的身子倚在别的狗身上,甚至两只狗趴在一只狗身上。

8.10月1日小狗渐渐长大了,小肚子圆滚滚的,个头也长高了,精神也好多了,不像以前呆乎乎的光知道睡觉了。

9.10月3日
今天有四只狗宝宝们颤微微地站起来了,但一会儿又趴下了。

过了好一会儿又站了起来,不多久就又趴下了。

我想:狗宝宝们可能是在练腿劲吧。

六只狗宝宝都能站了,而且还会走路了呢。

11.10月10日
狗宝宝们从自己的“家”里走来走去。

这时候的小狗可不像刚生下来的小狗了,它好奇的走到自己的“家”外面,用鼻子东嗅嗅西闻闻,好像对一切都感到新奇。

它的眼睛和耳朵变的灵敏起来,看见有生人来了或者听到什么声音,就害怕的躲到自己的“家”里面去了。

可见了我却用头蹭蹭我的脚,还不时发出哼哼的声音呢。

12.10月13日
狗宝宝又在吃奶了,但吃奶的姿势与以前大不相同:狗妈妈与狗宝宝都站着。

13.10月16日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家里的小狗狗也满月了,看着已经能满地乱跑的小狗狗们真是太讨人喜欢了。

有时看它们玩耍也特别有趣,它们喜欢互相撕咬,有时像“接吻”的样子,有时咬耳朵,有时甚至还咬别的小狗狗的“小鸡鸡”。

它们撕咬、打闹只是为了逗趣、嬉戏而已。

材料3:自然观察活动展示
展示时间11月3日展示地点多功能教室
展示过程记录:
展示狗宝宝的图片介绍狗宝宝的形态及生活习性
1.这是我家的萨摩耶,生了六只狗宝宝,狗宝宝的身上长着白毛,只是湿乎乎的,贴在身上。

狗宝宝的眼睛、鼻子和耳朵都是闭着的。

全身粉扑扑的,真可爱。

这时的狗妈妈对自己的狗宝宝非常爱护,警惕性很高。

即使你去抚摸狗宝宝一下,狗妈妈认为你去抱狗宝宝,会对你龇牙咧嘴使厉害。

一周过后,狗妈妈对狗宝宝的看管就有点放松了,但陌生人是不敢接近的
2.这是狗宝宝们在争着吃奶,要是吃不到,它们会使劲拱,直到吃到为止。

3.狗宝宝正在睡觉呢。

瞧,他们睡得多香呀!
4.狗宝宝出生两个星期了,那紧闭的小眼睛大部分都睁开了。

眼睛开始能睁开一个小缝儿。

不要着急扒开小狗的眼睛,让它自己张开。

要擦拭的时候也要用棉花沾上温水温柔的进行,千万不要不小心给小狗狗造成终生的伤憾。

5.出生两周以后,狗宝宝因为吃母乳会长得很胖颤微微地站起来,也就开始淘气和打架了。

它们的鼻子和爪子的肉垫都变成黑色的了,当初粉扑扑的颜色已经一点儿也没有了。

狗宝宝们时常从自己的“家”里走来走去。

这时候的小狗可不像刚生下来的小狗了,它好奇的走到自己的“家”外面,用鼻子东嗅嗅西闻闻,好像对一切都感到新奇。

它的眼睛和耳朵变的灵敏起来,看见有生人来了或者听到什么声音,就害怕的躲到自己的“家”里面去了。

6.出生三周的狗宝宝,开始会两个家伙捉对厮杀了,常常互相咬的对方大叫,不过还好牙齿还没有长出来。

有的时候凑成三对儿,打得不开交,有的时候打着打着睡着啦!
7.这是出生一个月的狗宝宝,已经有点儿长大的样子了吧。

小脸儿稚气未脱。

这时的狗宝宝长了三、四颗牙了,开始可以吃泡软的狗食了。

饭量增加了,狗妈妈的奶已经明显不够了,而且因为长出了牙,会把狗妈妈的奶头咬得很疼,狗妈妈也不太爱喂它们了。

从这时起可以用奶粉和着泡软的狗食来作为它们的主粮。

8.小狗狗两个月啦,出落得很漂亮了,已经完全断奶了。

材料4:自然观察活动总结报告
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只有我们掌握了它们的习性,与它们友好相处,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给我们带来快乐。

我家的萨摩耶生了狗宝宝后,我决定对它们进行观察,想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成长历程。

通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对狗宝宝的习性有所掌握,现将观察情况做一总结:刚出生的狗宝宝几乎和婴儿一样,它们会把大部分的时间来睡觉和吃奶。

在小狗出生的头几天里,狗妈妈从不离开狗宝宝半步,这时的狗妈妈对自己的狗宝宝非常爱护,警惕性很高,一般不易人接近。

即使你去抚摸狗宝宝一下,狗妈妈认为你去抱狗宝宝,会对你龇牙咧嘴使厉害。

狗宝宝睁开眼以后,狗妈妈对狗宝宝的看管就有点放松了,但陌生人是不敢接近的。

10-14天后狗宝宝才睁开眼睛,开始熟悉周围的环境。

3周后狗宝宝开始长乳牙,也长出了新指甲,从此就没有安宁的时候了。

4周后的狗宝宝变得更爱动了,只要他们醒着,就总想离开“家”。

这些小家伙还不能在较硬的地面上行走,时间长了会伤害它们的肌腱和关节。

两个月以后狗宝宝喜欢找东西玩了,随便一个东西,小球啊,袜子啊什么的,只要它来了兴趣,它都会把这些小东西当作很好的玩具…随便一个东西,小球啊,袜子啊什么的,只要它来了兴趣,它都会把这些小东西当作很好的玩具。

狗四个月左右开始换牙,会找硬质的东西咬、撕、啃。

所有这些知识的获得,都得益于我的观察,今后我还要继续进行观
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