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
液化石油气知识培训
02
主要成分是丙烷 和丁烷,还含有 少量的乙烷和戊 烷。
03
液化石油气在常 温常压下为气态, 经过压缩和冷却 后可以液化,便 于储存和运输。
04
液化石油气广泛 应用于家庭、工 业和商业领域, 如烹饪、取暖、 汽车燃料等。
液化石油气的性质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无 色、无味的气体,在 常温常压下呈液态。
01
03
违反安全标准的 行为将受到法律 的处罚
04
安全标准的制定 是为了保障人民 群众的生命财产 安全,防止液化 石油气事故的发 生
违规处罚
违规行为:未按照规 定使用液化石油气
处罚标准:根据违法 行为的严重程度和情 节,进行相应处罚
处罚措施:警告、罚 款、没收违法所得
处罚对象:液化石油 气的生产、经营、使 用单位和个人
将液化石油气运输到
目的地,适用于短距
离、小规模的运输。
安全注意事项
1
2
3
4
储存液化石油 气的容器必须 符合安全标准, 定期检查和维 护。
运输液化石油 气的车辆必须 符合安全标准, 定期检查和维 护。
储存和运输过 程中,避免高 温、明火、撞 击等危险因素。
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业培训, 具备安全操作 知识和技能。
03
保持室内通 风,避免液 化石油气聚
集
04
正确处理液 化石油气泄 漏,避免发 生火灾爆炸
事故
05
加强安全教 育,提高安 全意识,确 保安全使用 液化石油气
应急处理方法
发现泄漏:立即关 闭阀门,切断气源
通风排气:打开门 窗,保持通风,降
低室内气体浓度
禁止明火:严禁使 用明火,防止爆炸
报警求助:拨打 119报警,寻求专
液化石油气安全知识
液化石油气安全知识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用的燃气,具有高热值、方便储运和使用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然而,液化石油气使用不当或不合规范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给人生命和财产带来风险。
为了提高大家对液化石油气安全知识的了解,以下将详细介绍液化石油气的特点、储存、运输、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
一、液化石油气的特点液化石油气是在高压下将天然气经过液化工艺转变成液态的燃气。
其主要特点如下:1. 高热值:液化石油气在燃烧时释放出的热量较高,燃烧效果好,适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用途。
2. 易液化:液化石油气的沸点较低,只需在常温下施加适当压力就能使其变成液体状态,便于储存和运输。
3. 易燃爆:液化石油气具有较宽的爆燃范围,在遇到明火或高温时容易燃烧或爆炸。
4. 无色无味:液化石油气本身无色无味,很难被人察觉,如果泄露或燃烧时会带来安全隐患。
二、液化石油气的储存与运输1. 储存设施选择:液化石油气储存设施应选择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容器,如液化石油气钢瓶或储罐,确保其完好无损。
2. 储存场所选择:液化石油气储存设施应远离火源和热源,选取通风良好、无明火、易燃物品的场所,避免因外界因素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3. 储存气瓶安装与堆放:液化石油气气瓶要按照规定的方式安装和堆放,确保气瓶立稳、固定可靠,避免因气瓶倒伏或滚动引发安全事故。
4. 运输安全措施:液化石油气在运输过程中需满足规定的运输标准,包括车辆设备的安全性、司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行车速度和路线选择等,确保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泄漏或爆炸等事故。
三、液化石油气的使用安全1. 使用监测设备:建议在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场所安装液化石油气泄漏报警器、燃气浓度监测器等设备,一旦泄漏或超出安全范围能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采取相应措施。
2. 通风与排放:在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室内场所要保持通风良好,及时清理燃气产生的废气,防止积聚和泄漏导致的安全隐患。
3. 燃气用具选择与使用:使用液化石油气的燃气用具必须具备安全可靠的性能,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并在正确使用时能避免燃气泄漏和火灾等事故。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液化石油气(英文缩写LPG)指比较容易液化,通常以液态形式运输的石油气,简单地说就是液化了的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状态,在常温加压或常压低温下很容易从气态转变为液态,便于运输及贮存,故称液化石油气。
一、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成分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含有三个碳原子和四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行业上习惯分别称为碳三和碳四。
液化石油气主要组成有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四种。
除上述主要成分外,有的还含有少量的戊烷(为通常俗称为残液的主要成份)、硫化物和水等。
通常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加入微量的甲硫醇、甲硫醚等硫化物作加臭剂。
液化石油气主要来源是从炼油厂获取。
其含量约占原油总量的5%--15%。
二、液化石油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所说的液化石油气都存在液、气两种形态,液、气态处于动态平衡中。
它具有一些以下物理化学性质:(1)液态比水轻,比重约为水一半液化石油气比水轻,比重约为水的一半,约在0.50--0.60之间。
组成一定时,液态液化石油气的比重,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变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气态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约为空气的1.5--2倍,密度随压力、温度升高而增加,压力不变时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所以液化石油气一旦从容器或管道泄漏出来后不象比重小的可燃气体那样容易挥发和扩散,而是象水一样往低处流动和沉积,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如遇明火、火花就会发生爆炸或燃烧。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十分注意安全,避免造成火灾事故。
液化石油气从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膨胀非常大,约增大250--300倍。
(2)易挥发性,体积膨胀系数大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系数比水大得多,约为水的10--16倍,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饱和蒸气压也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加。
温度升高10℃,液化气液体体积膨胀约为3--4%。
因此,液化石油气的贮存充装必须注意温度的变化,不论是槽车、贮罐或是钢瓶,在充装时都绝对不能充满,而应留有足够的气相空间,最大充装重量一般按充装系数0.425Kg/1,体积充装系数一般为85%液体液化气全部充满整个容器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液态液化气全部充满整个容器以后,容器内的压力就不再是蒸气压,而是液体的膨胀压力,液体的膨胀压力比蒸气压力受温度的影响要大得多,温度每升高1℃,表压上升约20--30公斤/平方厘米,如果容器全部装满液体,温度升高3至5℃内压就会超出容器设计压力而导致爆炸。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安全培训范文(三篇)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安全培训范文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能源,但它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
为了保证工作场所和个人的安全,每个人都应该接受液化石油气的基本知识安全培训。
本文将介绍液化石油气的基本知识,并提供一些安全培训的范文,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液化石油气的安全知识。
第一部分:液化石油气的基本知识1. 液化石油气的定义:液化石油气是一种通过压缩和冷却将天然气转化为液体的燃料。
它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具有高热值和低污染的特性。
2. 液化石油气的用途:液化石油气广泛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在家庭中,它被用作烹饪、供暖和燃料。
在商业和工业领域,它被用作燃料和能源。
3. 液化石油气的危险性:液化石油气是易燃易爆的物质,一旦遇到火源或高温,就会引发火灾或爆炸。
此外,LPG还可以引起窒息,因为它在空气中聚集时会排挤氧气。
第二部分:液化石油气的安全培训范文尊敬的员工/同事:为了确保我们工作场所的安全,我们将进行液化石油气的基本知识安全培训。
请您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确保牢记液化石油气的安全知识。
1. 了解液化石油气的性质和危险性:LPG是易燃易爆的物质,严禁在含有液化石油气的环境中进行明火、吸烟或使用其他火源。
同时,避免将液化石油气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以避免发生爆炸事故。
2. 学习正确使用液化石油气的方法:在使用液化石油气之前,确保燃气瓶和燃气管道的完好无损,没有漏气现象。
使用时,确保燃气瓶和燃气器具稳定放置,避免翻倒或碰撞导致燃气泄漏。
3. 的确在需要时正确处理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如果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关闭开关、切断电源、关闭火源,并立即通知相关人员。
不要使用电器设备、手机或其他可以产生火花的物品,以免引发火灾或爆炸。
4. 掌握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运输安全知识:储存液化石油气时,应将燃气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高温环境。
运输液化石油气时,要确保燃气瓶固定好,防止翻倒或碰撞。
5. 学习液化石油气的火灾灭火方法:在发生液化石油气火灾时,务必保持冷静,不要使用水灭火,因为水可能会加剧火势。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液化石油气(LPG)是指将天然气、石油油田气、油炼气等通过液化处理制成液体,其成分主要为丙烷和丁烷。
由于其具有高热值、高性能、无臭、不燃爆的特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液化石油气的基本知识。
液化石油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易挥发性、低温性、密度小等特点。
其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丙烷的化学式为C3H8,丁烷的化学式为C4H10。
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式为:C3H8 + 5O2 → 3CO2 + 4H2O + 热液化石油气的燃烧不会产生烟雾和灰尘,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另外,液化石油气的中毒概率也很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商业等领域。
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和加工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和加工是将天然气、石油油田气、油炼气等进行深度处理后制成液体形式。
LPG的生产和加工流程如下:1.分离:将原料气中的杂质通过分离器分离出来。
2.压缩:将分离后的气体通过压缩机进行加压。
3.冷却:将高温的气体通过冷却器进行冷却,使它们变成液体。
4.分离:通过分离器将液化的石油气中的轻质分离出来,保持石油气的纯度。
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运输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运输是指将液化石油气进行储存和运输。
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运输设施应具备下列条件:1.安全:储存设备应具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燃气的安全。
2.防漏:储存设备应具有防漏措施,避免气体泄漏。
3.防火:储存设备应具有防火措施,避免火灾发生。
4.清洁:储存设备应具有清洁管道系统,保证管道内干净无杂物。
液化石油气的运输方式有多种,主要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船运输和管道运输。
各种运输方式各有优劣,选用的方式应根据条件和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液化石油气的使用液化石油气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可用于燃料、工业、商业、家庭等领域。
其中,液化石油气在家庭生活中的使用最为普遍,主要应用于燃气灶具、燃气热水器、燃气空调等设备。
在工业和商业领域,液化石油气主要用于烤炉、烘干机、保温材料等领域。
液化气的常用知识
液化气的常用知识一、什么是液化气液化气,全称液化石油气,是在炼油厂内,由天然气或者石油进行加压降温液化所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
它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烃类组成,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一旦加压或降温就会变成液态,便于储存和运输。
二、液化气的特点1、易燃性液化气具有高度的易燃性,一旦遇到明火、静电或高温,就可能引发燃烧甚至爆炸。
因此,在使用和储存液化气时,必须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杜绝火源。
2、挥发性液化气的挥发性很强,在常温下容易迅速气化,释放出大量的可燃气体。
这意味着如果发生泄漏,液化气会很快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增加了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3、压力性液化气通常是在高压下储存的,钢瓶内的压力较高。
如果钢瓶受到损坏、超期使用或者违规操作,可能会导致钢瓶破裂,引发严重的事故。
4、毒性虽然液化气本身毒性不大,但如果在不通风的环境中大量泄漏,可能会导致人员缺氧窒息。
三、液化气的用途1、家庭炊事液化气是许多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燃料,用于烹饪、烧水等。
它的热值高,燃烧效率高,能够快速满足家庭炊事的需求。
2、商业用途在餐饮行业,如饭店、食堂等,液化气也被广泛使用。
此外,一些小型的商业加热设备、工业烘干设备等也可能使用液化气作为能源。
3、农村取暖在一些农村地区,液化气还被用于取暖,通过专门的取暖设备为居民提供温暖。
四、液化气的储存1、钢瓶选择使用合格的液化气钢瓶是安全储存的前提。
钢瓶必须经过质量检测,具有合格的标志和证书。
同时,要注意钢瓶的使用年限,超过年限的钢瓶应及时更换。
2、存放环境液化气钢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干燥、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不能将钢瓶放置在卧室、地下室等密闭空间,也不能靠近火源、热源和电器设备。
3、固定放置钢瓶要直立放置,并用铁链或其他固定装置固定,防止倾倒。
五、液化气的使用安全1、检查设备在使用液化气之前,要仔细检查钢瓶、减压阀、胶管等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胶管应定期更换,一般为 18 个月至 2 年。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液化石油气是由多种烃类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含有3个碳原子和4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即:丙烷、正丁烷、异丁烷、丙烯、1-丁烯、顺式-2-丁烯、反式-2-丁烯和异丁烯八种重碳氢化合物,行业习惯上称碳三和碳四。
另外还不同程度的含有少量甲烷、乙烷、戊烷、乙烯或戊烯(俗称碳一、碳二和碳五),以及微量的硫化物、水蒸气等非烃化合物。
碳原子少于3个的烃如甲烷、乙烷和乙烯常温下很难液化,碳原子高于4个的戊烷、戊烯在常温下呈液态,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这些都不是液化石油气的组分。
一、烷烃烷烃化合物是构成液化石油气的主要化学成分,其化学分子式可用C n H2n+2(n≥1)表示。
在烃的分子里,碳的化合价是四价,其余的价键都与氢原子相连接,直至4个价键完全饱和为止,故烷烃又称饱和烃,其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含有一个碳原子(n=1)的烷烃称为甲烷,含有两个碳原子的称为乙烷,以此类推。
当碳原子数在10个以上时,就用对应的数字来表示,例如,C3H8称为丙烷,C12H26称为十二烷。
从丁烷开始,每一种烷烃虽然化学分子式相同,但是由于分子结构不同,即分子内部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样的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
例如,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有正丁烷(碳原子的连接为直链)和异丁烷(碳原子的连接有支链)两种。
二、烯烃烯烃的化学分子式为C n H2n(n≥2),烯烃的分子结构与烷烃相似,也是有直链或直链上带有支链的,所不同的是在烯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C=C)。
当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相同时,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要比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少。
因此,碳原子的价键不能完全和氢相结合,在两个碳原子之间接成双键。
由于烯烃分子中碳原子的价键没有饱和,故烯烃又称为不饱和烃,其化学性质相当活泼。
烯烃分子中双键的位置和碳键排列的结构不同,都会出现重异构现象,所以它的同分异构体要比同样碳原子数目的烷烃多。
烯烃的命名与烷烃相近,即含有两个碳原子的烯烃称为乙烯,含有3个、4个碳原子的烯烃分别叫做丙烯、丁烯。
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基础知识
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基础知识
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燃料,常见于家庭和工业用途。
以下是一些安全使用LPG的基础知识:
1. 存放和搬运LPG时要格外小心。
确保LPG罐的阀门紧闭,并使用固定装置将罐固定在稳固的地面上,以防止翻倒。
2. 避免将LPG灌入过满。
LPG在受热时会膨胀,过满的LPG 罐可能会发生泄漏和爆炸的危险。
3. 永远不要在室内存放LPG罐。
将罐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外区域,远离热源和易燃物。
4. 当你需要使用LPG时,确保你的设备和管道是安全的。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无泄漏并保持正常工作。
5. 使用LPG时要注意火源安全。
确保LPG是在安全距离内远离明火、电火花和其他可引起火灾的热源。
6. 当你闻到LPG的味道时,立即采取行动。
LPG有一种特殊的臭味,用于提醒人们有泄漏的可能性。
如果你闻到LPG的味道,不要使用火源,打开所有门窗,立即远离可能存在泄漏的区域并联系当地的燃气公司。
7. 当使用LPG时要保持警惕。
如果你疑虑存在泄漏或其他安全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LPG,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总之,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关键是保持设备和管线的安全,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
如果出现任何安全问题或疑虑,应立即停止使用LPG并寻求专业帮助。
液化石油气安全知识(三篇)
液化石油气安全知识1、液化石油气是易燃、易爆危险品,用户要做到“五会”、“五不准”。
(1)“五会”:a、会点火。
要掌握"火等气"的原则,使用时先点火,后开气。
b、会装卸减压阀。
安装前首先检查连接杆头部的胶皮密封圈有无变殂、脱落;安装时手轮对准钢瓶阀口放正。
逆时针旋转上紧。
c、会调风门。
火焰调到兰色为最佳。
d、会试漏。
对灶具开关、胶管、减压阀、钢瓶角阀等易漏气部位,要经常检查。
试漏时应用皂液,不准用明火试漏。
e、会处理紧急事故。
(2)“五不准”:a、不准将钢瓶放在露天烈日下曝晒、雨淋及潮湿场所。
b、不准用明火或热水、蒸汽对钢瓶加热。
c、不准将钢瓶倒置或卧放使用。
d、用户不准私倒残液。
e、液化气不准与其它火源同室使用。
2、钢瓶应放在易搬动、通风良好、周围没有易燃物的地方。
钢瓶距灶具或热源不得小于一米,钢瓶周围温度温度不超过45℃。
3、灶具操作间应保证充足的通风换气量。
使用时必须有人看管,防止风吹灭或汤水溢出浇灭火焰,造成泄漏而发生事故。
灶具每次使用完应同时关闭灶具开关和网瓶角产供销,不允许只关一阀门。
4、钢瓶角阀或减压阀发生帮障,应及时送供气站修理或更换,用户不要私自拆修5、卧室、办公室、楼道、地下室及易燃品仓库不准存放钢瓶。
液化石油气瓶,使用未超过二十年的,每五年检验一次,超过二十年的,每两年检验一次。
凡超期未检的钢瓶,不得继续使用。
6、如发现液化气大量泄漏,应首先关闭瓶阀,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严禁各类明火(煤火、吸烟等),严禁开、关各类电器。
7、发生火灾时,应尽快关闭并瓶阀,并将钢瓶移至空旷无明火的安全地点,切忌将钢瓶碰倒,同时向消防队速报火警。
二、液化石油气瓶质量安全自查“五法”一看铭牌标志。
内容是否齐全规范,钢瓶制造厂家是否经国家认可,其产品质量是否稳定,是否属于合格产品,是否有国家认可的锅检机构驻厂监检标志"CS"钢印。
二看瓶体标志。
是否附有国家认定的钢瓶检验中心定期检验合格标志。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一)什么是液化石油气这里主要讲的是炼油厂液化石油气。
它是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轻质的碳氢化合物,一般由3个碳和4个碳的烷烃和烯烃所组成的混合物。
它的主要成分有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丁烯等。
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只有在压力和降温条件下才能变成液态,在生产过程中常为液态烃。
为了便于使用,常将石油气加压使之液化,灌装在专用的压力容器和钢瓶中。
这种经过加压液化的石油气体,就叫液化石油气。
(二)液化石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液化石油气无色透明,具有烃类特殊气味。
在常温常压下液态石油气极易挥发,气化后体积能迅速扩大250~350倍,也就是说1L液化石油气挥发,能变成250L以上的气体,而且比空气重1.5~2.0倍(详见表1~表3)。
表1 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MPa表2 一般理化常数表3 液化石油气液态各组分和水的体积膨胀系数(三)液化石油气的危险特性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遇有火星或高热就有爆炸、燃烧的危险。
它具有下列几个特性。
1.极易引起火灾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由液态极易挥发为气体,并能迅速扩散及蔓延,因为它比空气重,而往往停滞集聚在地面的空隙、坑、沟、下水道等低洼处,一时不易被风吹散。
即使在平地上,也能沿地面迅速扩散至远处。
所以,远处遇有明火,也能将渗漏和集聚的液化石油气引燃,造成火灾。
2.爆炸的可能性极大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较宽,一般在空气中含有2%~10%的浓度范围,一遇明火就会爆炸。
如1L液化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2%时,就能形成体积为12.5m3的爆炸性混合物,使爆炸的可能范围大大地扩大了,爆炸的危险性也就增加。
3.破坏性强液化石油气的爆炸速度为2000~3000m/s,火焰温度达2000℃,冰点在0℃以下,最小引燃能量都在0.2~0.3mJ。
在标准状况下,1 m3石油气完全燃烧,其发热量高达104670kJ(2.5×10 m4kcal)。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简称LPG)是一种燃料,由石油加工中提炼出来,主要由丙烷、丁烷等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是一种清洁、高效、经济的能源。
LPG用于燃料中能够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
一、液化石油气的化学组成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由丙烷、丁烷以及少量的其他烃组成。
其中丙烷的化学式为C3H8,丁烷的化学式为C4H10。
两种化合物都属于烷烃类物质,具有较高的易燃性和轻度的毒性。
二、液化石油气的状态液化石油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液相状态。
在室温下,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但在高温或低压条件下,它也可以转化为气态。
由于能够在压力下变为液态,液化石油气可以暂时储存于钢制储罐中,以完成多种工业和消费者的用途。
由于液化石油气能够在气体状态下燃烧,且其能量密度高,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工业领域中。
三、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运输液化石油气是在高压下进行储存和输送的。
它通常被存储在钢制气瓶中,气瓶可以承受高压,同时减少气体泄漏的风险。
在运输方面,液化石油气通常以两种方式进行运输。
一种方式是通过公路运输。
在这种情况下,液化石油气被装入特殊的槽车中,以保证管道和气瓶不会破裂或漏气。
该槽车通常包括一个加热装置,以帮助液化石油气转化为气体形态。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铁路或管道输送。
在这种情况下,液化石油气被压缩到可以容纳在铁路车辆或管道中的体积大小。
在铁路运输中,液化石油气通常被装入特制的铁路车厢中,以确保其安全性。
在管道输送方面,液化石油气通常被输送至加气站或液化石油气储气箱,以便于消费者进行使用。
四、液化石油气的应用液化石油气是一种非常多功能的燃料,因为它可以在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烹饪和加热液化石油气可以被用作家庭和商业烹饪设备的燃料,如燃气灶、热水器等。
2. 工业用途液化石油气可以用于建筑场所和工业加热设备,如烘干机,沥青处理器等。
液化石油气安全使用知识(3篇)
液化石油气安全使用知识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的能源。
然而,由于其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正确的使用液化石油气至关重要。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液化石油气的安全使用知识。
1. 储存安全:首先,储存液化石油气时,需将气罐垂直稳固地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离火源和易燃材料至少10米。
不得将气罐放置在地下室或车库中。
同时,为了检测气体泄漏,应始终保持储存区域通风良好。
2. 气体泄漏的识别:如果闻到或发现液化石油气的味道,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关闭气源,切勿拨动电器开关,离开泄漏区域,并通知周围的人迅速撤离。
同时,切勿使用明火、打开电子设备或引发任何火源。
3. 使用气体炉具的注意事项:在使用气体炉灶时,应先确保炉具的连接管路没有松动。
在点燃炉具之前,务必先打开气阀,然后再用火柴或点燃器点火。
如果炉具点不着火,应先关闭气阀,并等待几分钟后再次尝试。
在用餐或离开炉子时,切勿忘记关闭气阀。
4. 燃气热水器的安全使用: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确保进气通道畅通无阻,并经常清理和保养热水器。
当需要燃气热水时,开启热水器前应先打开冷水龙头,然后滴水测试,以确保无气泄漏。
不要让热水器长时间无人监管,尤其是晚上和离开家时。
5. 家庭气体检测器的安装:为提前发现气体泄漏,建议在居住区域内安装家庭气体检测器。
在安装地点方面,可选择厨房、卧室和浴室等易发生泄漏的地方。
同时,应定期检查和更换气体检测器的电池,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6. 紧急事故处理:当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时,务必冷静应对。
首先,迅速通知相关人员,如燃气公司、消防部门和紧急救援部门。
然后,按照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应急疏散,并保持远离泄漏区域。
7. 定期维护和检查:为确保液化石油气系统的安全使用,定期维护和检查非常重要。
定期检查气源阀门和连接管路,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定期更换老化和磨损的气管和气具,以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8. 使用合格的燃气设备:在购买燃气设备时,要选择具有安全认证的合格产品。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和安全使用知识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和安全使用知识(一)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1.液化石油气是从石油的开采、裂解、炼制等生产过程中得到的副产品。
主要成分包括:丙烷(C3H8)、丙烯(C3H6)、丁烷(C4H10)、丁烯(C4H8)和丁二稀(C4H6),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甲烷(CH4)、乙烷(C2H6)、戊烷(C5H12)及硫化氢(H2S)等成分。
2.气态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其比重是空气的1.5~2倍。
3.液化石油气对人体中枢神经有麻醉性,当空气中液化石油气的浓度高于10%时,就会使人头昏,以至窒息死亡。
而且,液化石油气中的硫化氢是有毒害性的,当空气中硫化氢的含量高于10~15毫克/米3时,会使人中毒,另外,液化石油气在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毒气。
4.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1.5—9.5%,遇到火源就会爆炸,因此一定要防止泄露。
(二)安全使用知识1.使用液化石油气应有专用的厨房,厨房面积要能满足合理安放液化石油气设备,高度不应低于2.2米,地面应略高于室外地面,并要有通向室外的窗户,液化石油气设备不能与煤火炉同室使用,也不能放在公共走廊和楼梯口处使用,更不允许放在地下室使用。
2.要安全放置液化石油气设备,钢瓶应放置在干燥并便于操作的地点,上面不要放置杂物,与灶具应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钢瓶必须直立放置,绝不允许卧放或倒放,钢瓶应远离热源,环境温度不应高于45摄氏度,禁止用火烤、开水烫或让太阳曝晒钢瓶,灶具应摆放平稳,并应避开风口,连接钢瓶与灶具的输气胶管应沿墙处于自然下垂状态,不要横穿地面,也不要使之绞拧、挤压或绕来绕去。
3.要正确连接液化石油气设备。
减压阀与钢瓶角阀是以反扣(逆时针方向)连接的,上减压阀时应先检查进气口上的密封胶圈是否完好,然后将装有合格密封胶圈的进气口对准角阀喷嘴,用手按逆时针方向旋紧手轮即可,上手轮时不能用力过大,更不能用搬手等工具上手轮,那样做易使密封胶圈变形损坏,下次再使用时就可能出现漏气,胶管与减压阀出气口之间都要连接紧密,接头丝纹部分应完全插入胶管内,然后用铁丝拧紧或用管夹夹紧,但不要用钳子使劲绞拧,防止勒裂胶管而漏气。
液化石油气知识
丁烯-1 0.641 0.630 0.619 0.607 0.595
第二十一页,共49页。
液化石油气知识
液态液化石油气的比重,随着温度 的上升而变小,如上表所示。由表可知, 液态丙烷在常温(20℃左右)的比重值 为0.500,液态丁烷为0.56~0.58,所 以液化石油气液态比重大体可以认为在 0.51左右,即为水比重的一半。
丁烷
0 .00212
0 .00290
0 .00220
I1.1
丙烯
0 .00294
0 .00280
0 .00368
15 .5
丁烯
0 .00203
0 .001.94
0 .00210
1 0 .6
由表可知,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系数比水大得多, 约相当水的10~16倍,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由于各 组分的体积膨胀系数不同,受热膨胀后,各组分所占 容器容积的百分数也就发生变化。通常丙烷、丁烷的 变化最为显著。 其数值如下表所示。
液化石油气知识
●液化石油气的成分
液化石油气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构成 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化学上把由碳 和氢形成的有机化合物通称为烃。
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含有三个碳原子 和四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行业习惯上 也称碳三和碳四。
第一页,共49页。
液化石油气知识
碳原子少于三个的甲烷、乙烷和乙烯需 要比较高的压力才能液化,碳原子高于四 个的较大分于烃类在常温下呈液态,所以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都不是液化石油气的 组分。
第十一页,共49页。
液化石油气知识
三、油田伴生气
油田伴生气是开采石油过程中副产的伴生气,它 本来就是存在于储油层地质构造中的可燃气。这种气 体中还有60~90%的甲烷和乙烷,10~40%的丙烷、 丁烷、戊烷和高碳烷烃。从油井中喷出的油气混合物, 经油气分离器后,油气分流,再将气体分离,经过吸 收等适当的处理,可得到丙烷纯度很高、含硫量很低 的高质量液化石油气。欧美、日本等国家供应的液化 石油气,多数属于这种气。
液化石油气安全培训教材
液化石油气安全培训教材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家庭领域。
然而,LPG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工人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行液化石油气安全培训至关重要。
本教材将为您提供关于液化石油气安全培训的详细内容。
第一章:液化石油气的基本知识1.1 液化石油气的定义和性质液化石油气是一种由丙烷和丁烷等混合气体通过压缩和冷却转化为液态的燃料。
它具有易燃、易爆和有毒的特性,必须妥善处理和使用。
1.2 液化石油气的用途液化石油气广泛应用于燃料供应、炊事照明等领域。
同时,它也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能源,被用于加热、烘干、熔化等工序。
1.3 液化石油气的危害和事故案例由于其易燃易爆的特性,液化石油气如果不正确使用和储存,可能导致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
通过分析液化石油气事故案例,可以深刻认识到安全使用的重要性。
第二章: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制度2.1 液化石油气使用单位的安全责任液化石油气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明确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确保液化石油气的安全运输、储存和使用。
2.2 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等方面的内容,通过严格落实这些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第三章:液化石油气安全操作技术3.1 液化石油气容器的安全操作液化石油气容器是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运输工具,正确的操作和维护液化石油气容器是确保其安全的前提。
3.2 液化石油气的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使用中的安全措施包括正确使用燃气灶具、禁止使用不合格的煤气瓶等规定,培训人员需深入了解这些规定,并严格遵守。
3.3 液化石油气事故应急处理在发生液化石油气事故时,及时采取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是防止事故扩大的关键。
教材将详细介绍在不同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法。
第四章:液化石油气安全培训案例分析4.1 液化石油气使用单位事故案例分析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液化石油气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典型事故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提高安全意识。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
液化石油气虽然使用方便,但也有不安全的隐患。
万一管道漏气或阀门未关严,液化石油气向室内扩散,当含量达到爆炸极限(1.7%~10%)时,遇到火星或电火花就会发生爆炸。
为了提醒人们及时发现液化气是否泄漏,加工厂常向液化气中混入少量有恶臭味的硫醇或硫醚类化合物。
一旦有液化气泄漏,立即闻到这种气味。
而采取应急措施。
一、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液化石油气是从石油加工过程中得来的较轻组分,是饱和和不饱和的烃类混合物。
液化石油气属易燃易爆品,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泄漏,并保持燃气具使用场所空气流通。
(一)液化气组份液化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正异丁烷、正异丁烯等烃类,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戊烷及硫化物等杂质,从不同生产过程中得到的液化石油气,其组成有所差异。
(二)液化气的主要特性(1)易燃易爆。
比汽油等油类、天然气有更大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
液化气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即使在寒冷地区,遇到静电或金属撞击时发出的细小火花,都能迅速引起燃烧。
液化气加空气混合浓度2--10%,就会引发爆炸。
(2)气液态体积比值大、易挥发:在常温常压下,液态液化气迅速气化为250--350倍体积的液化气气体。
(3)液态比重比水轻。
像油类一样,浮于水面,约相当于水比重的一半。
(4)气态比重比空气重,约为空气比重的1.5一一2倍,所以液化石油气泄漏,极易沉积在低洼处,引发燃烧爆炸事故。
(5)体积膨张系数大。
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系数大约是同温度水的体积膨胀系数的10~16倍,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态体积会不断膨胀,气态压力也不断增加,温度每升高摄氏1度,体积膨胀0.3~0.4%,气压增加0.2~0.3MPa 。
(6)沸点低。
一般沸点在0℃以下,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即使是冬季最冷的气温条件下,也能自然气化。
(7)闪点低。
低于28℃,形成挥发性混合气体的最低燃烧温度叫闪点,闪点易发生的燃烧只出现瞬间火苗或闪光,闪点是火灾的先兆。
(8)腐蚀性:液化气中的腐蚀性,主要是少量的硫化物,对钢材设备有微量的腐蚀性,对橡胶有溶化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一、液化石油气的来源、组成1、液化石油气的来源液化石油气是在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炼制过程中,作为副产品而取得到的以丙烷、丁烷为主要成分的碳氢化合物。
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只有在加压或降温的条件下,才变成液体,故称为液化石油气。
常温下,液化石油气中的乙烷、乙烯、丙烷、丁烯、丁烷等均为无色无嗅的气体,他们都比水轻,且不溶于水。
液化石油气中的刺鼻味是由在运输及储存过程中特意加入的硫醇和醚等成分产生的,便于液化石油气泄漏时使用者察觉判断。
液化石油气,英文Liquefied Petroleum Gas,缩写LPG。
2、液化石油气的组成主要成分:丙烷(C3H8)、丁烷(C4H10)少量成分:甲烷、乙烷、丙稀、丁烯。
残液:液化石油气钢瓶里总有微量液体用不完,该部分液体称为残液,其主要成分为戊烷及戊烷以上碳氢化合物。
液化石油气国家标准规定残液含量不大于3%。
二.液化石油气的生产:主要从炼油厂在提炼石油的裂解过程中产生。
在石油炼厂及石油化工厂的常减压蒸馏、热裂化、催化裂化、铂重整及延迟焦化等加工过程中都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一般来讲,提炼1吨原油可产生3%-5%的液化石油气;也可从天然气中回收液化石油气。
从油田出来的原油和湿气混合物经气液分离器分离,上部出来的天然气送到一个储气罐中,经过加压(16kg/cm2)再分馏,用柴油喷淋吸收;天然气(干气)从塔顶送出,吸收了液化气的富油经过分馏塔,在16kg/cm2压力下冷凝为液态,形成液化石油气。
LPG的生产主要有3种方法。
1、从油、气田开采中生产在油田开采时,反携带有原油中的烃类气体或气田开采时,携带在天然气中的其他烃类,经初步分离及处理后,再集中送到气体分离工厂进行加工,最后分别获得丙烷、丁烷。
在一定压力下或冷冻到一定的温度将丙烷、丁烷分别进行液化,并分装在不同的储罐内。
生产商可分别出售丙烷、丁烷,也可按用户要求,把丙烷、丁烷按一定比例,调配成符合质量标准的LPG再出售。
2、从炼油厂中生产LPG是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副产品。
通常原油在常减压蒸馏、热裂化(这种工艺在我国基本上已淘汰)、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及延迟焦化等工艺装置加工处理过程中都会产生烃类气休,这些气体经吸收稳定工序后,在一定压力下分离出干气(贫气)与富气。
干气的主要组分为甲烷和非烃类气体,还有少量的乙烷和乙烯等。
通常将这类气体直接送到气柜集中,然后分送到炼油厂的加热炉中作燃料;富气的主要组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类,还有少量戊烯类及非烃类化合物,这类气体在一定压力下成为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组成的LPG。
我国炼油厂的LPG主要从催化裂化装置中获得。
3、从乙烯工厂中生产在轻油或轻烃进行裂解生产乙烯的过程中,也会产生LPG 组分,由乙烯工厂的生产目标,决定了这类工厂生产出的LPG 质量较差,一般含碳四组分高。
如果炼油厂与乙烯工厂是同属一个单位,通常可把这两种来源不同的LPG进行适当的调配,以便获取符合国家标准的LPG。
三、液化石油气的用途1、民用燃气:烹调、烧水、取暖等。
2、工业用:干燥、定型、发泡、熔化金属、烘烤等。
3、农业生产:烘烤、采暖、催熟等。
四、液化石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1、密度:在标准状态下(0℃、1个大气压)单位体积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单位:气态:Kg/Nm3 液态:KG/升混合气气态密度为各组分在同一状态下的密度与各组分体积百分数之和。
2、比重:一物质的密度与某一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
气态的液化石油气比重是空气的1.5~2倍,它扩散后处于空气的下部,可以由高处流向低洼的地方,积存在通风不好和不易扩散的地方。
液态液化石油气比水轻,其比重在0.5~0.6之间。
3、体积膨胀系数液体一般受热膨胀,温度越高膨胀得越厉害。
液化石油气的膨胀系数是水的16倍左右。
因此,容器灌装时必须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液化石油气充装系数为85%(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是安全的)。
4、饱和蒸气压正常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内的压力,就是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
所谓的饱和蒸气压,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液化石油气的气态、液态互相平衡时的蒸气压力,即液体的蒸发速度同气体的凝聚速度相等时的压力。
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温度升高,饱和蒸气压变大。
民用液化石油气钢瓶设计温度为+60℃~–40℃,是以液化气在+60℃的饱和蒸气压力来设计压力的,即以 1.57MPa 为设计压力。
5、气化潜热液体气化时要吸热,单位重量的液体气化所需的热量称为气化潜热。
气化潜热比较直观的表现是钢瓶大量供气时,由于其液体蒸发所需大量蒸发潜热,会使钢瓶温度降低,如果周围温度不太高,来不及提供所需大量热量,钢瓶的温度就会继续降低以至把周围的水蒸气凝结为露或霜,一旦发现钢瓶上有露或有白霜,即应适当提高室内空气温度或降低液化石油气的用气量,否则液化石油气压力会因室温低而降下来,以至影响正常供气。
1千克液化石油气由液态变为气态时,需要吸收约96.117Kcal的热量(一个物理大气压沸点时)。
6、闪点在一定的温度下,液化石油气由液态蒸发为气态,而这种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可以形成可燃的混合气体,当这种气体与火焰接触时,能产生瞬间火花,这种火花即为一瞬间发生的燃烧,称为闪燃。
气体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就称为该气体的闪点。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闪点都很低,如丙烷为–104℃、丁烷为–82℃、丙烯–67℃、丁烯类约–80℃,即使是残液戊烷的闪点也是–40℃,闪点低意味着危险程度大,液化石油气比汽油、煤油等轻质油品引起火灾的危险性大。
7、燃点气态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后,与明火接触能发生连续燃烧的最低温度,就称为它的燃点,也就是它的着火温度。
常压下液化石油气的燃点为470℃~510℃之间。
8、沸点液体的温度升高,液体的蒸气压也随之升高直到蒸气压与外界压力相等,如果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液体内部也发生气化,这种现象叫沸腾,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沸点随外界压力的上升而增大,随压力下降而降低,比如高山上空气稀薄,压力小于1个大气压,水的沸点低于100℃,水的沸点在一个大气压的情况下是100℃,而液化石油气中的丙烷在一个大气压的情况下的沸点为–42℃,而当所受压力增加到8个大气压时,其沸点提高到+20℃。
9、露点气态液化石油气在冷却或加压时,会凝结成露液,此刻的温度叫露点。
在1个大气压时,丙烷的露点为–42℃,8个大气压时,露点值为+20℃,即由此温度继续下降,则开始由气态变为液态。
从数字上可以看出,液态液化石油气的沸点和气态的露点,在同一压力的情况下是同一数值,实际上即为液化石油气的饱和压力值下的饱和温度值。
10、爆炸极限当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遇到明火就会引起爆炸,这种能爆炸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燃气的浓度极限称为爆炸极限,一般用体积百分数表示。
在混合气体中当燃气减少到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时的那一浓度,称为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而当燃气增加到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时的那一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范围为1.5~9. 5%。
五、液化石油气的特性及其危险性1、液化石油气的特性易挥发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吸热立即挥发成为气体,体积骤然膨胀约250~300倍,急剧扩散蔓延。
易燃、易爆液化石油气的闪点低,为–140℃~–40℃,危险性大,液化石油气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可被微小火星点燃,其燃烧值较高,为2.10×104~2.90×104Kcal/ m3,高于天然气的燃烧值。
液化石油气的燃烧速度为0.38~0.5m/s。
低腐蚀性液化石油气含硫量低,一般没有腐蚀性,但能使橡胶软化,使那些油脂的油漆和脂膏溶解。
所以液化石油气使用的是专用高压胶管。
微毒性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低于1%时,对人体健康没有危险,但是,长时间接触浓度较高的液化石油气,对神经系统会产生不良影响;空气中液化石油气浓度超过10%时,会使人窒息。
热胀冷缩液化石油气和其它物体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能,液化石油气的膨胀系数比水大16倍左右。
根据计算,钢瓶在装满液化石油气的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压力就会上升2~3Mpa。
所以,只要温度升高3~5℃,内压就会超过普通钢瓶的8Mpa的胀裂限度。
所以,严禁超装是液化石油气安全操作必须严格遵守的规程。
2、液化石油气的危险性爆炸火灾危险性液体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由于液化石油气的闪点低,不论在寒冬或炎夏都无需加热,遇火即能燃烧。
液化石油气属一级火灾危险等级。
液化石油气爆炸下限低,爆炸范围大,遇火源就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其爆炸速度为200 0~3000 m/s,火焰温度高达2000℃。
液化石油气热值很高,液体低发热值达11000kcal/ kg,气体低发热值为22000~2 6000kcal/ m3,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但是,一旦发生着火爆炸事故,就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由于它比空气重,容易停滞和积聚在地面的空间、坑、沟、下水道和墙角等低洼处,一时不易被风吹散,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物质,遇火源便可引起爆炸。
因此,液化石油气应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场所。
冻伤危险性液化石油气的沸点范围较低,低温或经加压而成液体,通常贮存在贮罐或钢瓶内,一旦泄漏,液化气体大量喷出,由液态急剧变为气态,便从周围的环境中大量吸热而造成低温,若管道阀门处泄漏,会在泄漏处形成低温、结冰,严重的可能影响阀门的关闭。
若检修时,有可能出现大量喷液情况,如喷溅到人体上,会造成冻伤。
此外,当身上喷有液态液化石油气时感到很冷,没有及时脱换衣服,如遇火、可能“引火烧身”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用湿布或水灭火,严防事故扩大。
中毒危险性液化石油气具有微毒性的特性,高浓度的液化石油气被人吸入体内,对人的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会使人昏迷、呕吐,严重时可使人窒息死亡。
此外,液化石油气燃烧需要2 5-33倍的空气,缺氧导致燃烧不完全,也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六. 怎样区别液化石油气的质量从颜色来看,质量好的液化石油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质量差的火焰呈黄色或红色(灶具问题例外)。
从燃烧效果来看,使用同样的灶具,烧同样重量的水至沸点,质量好的液化石油气要比质量差的要快。
质量好的液化石油气燃烧比较充分,很少有残液,燃烧时产生的烟垢少,质量差的液化石油气燃烧不充分,燃烧时产生的烟垢多。
七. 进口液化石油气与国产液化石油气相比,进口液化气具有以下优点:燃烧充分完全,挥发速度快,火力强劲,火焰蓝色,使用完后钢瓶瓶底残液极少。
而国产液化气燃烧不完全,火焰呈红色,质量差时会熏黑锅底,残液较多。
进口液化气比国产的质量好的原因:此前我们曾经介绍过,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是含有3个碳原子及4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分别俗称碳三及碳四。
另外,有的还含有少量的碳五、硫化物及水等杂质。
碳五沸点较高,在常温下不易气化,常被称为残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