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常见疾病的天灸处方
常见病针灸处方
散瘀穴
①急性腰扭伤:委中(刺血)。 ②胸中瘀血:足三里。 ③胸肋扭伤:大包、阳陵泉。 ④腕关节扭伤:阳池、大陵。 ⑤肩臂扭伤:肩井、曲池。 ⑥踝关节扭伤:丘墟、昆仑。 ⑦膝关节扭伤:膝眼、阳陵泉。
止呕穴
内关、足三里、天枢、中脘、公孙、膻中、 劳宫、三阴交。
抽搐
1.百会、印堂、大椎; 2.合谷、太冲; 3.风府、曲池、涌泉;
运动系统辨病处方选穴
一.头颈上病症 (一)落枕 1.落枕穴。 2.天柱、后溪。 3.养老、悬钟。 4.大杼、肩外俞。 (二)颈肩肌筋膜炎 1.风寒:风池、百劳、风门、天宗、曲垣。 2.湿热:风池、肩井、肩外俞、后溪、支沟。 3.淤滞:天柱、曲垣、秉风、膈俞。 (三)肩关节周围炎 1.肩髃、肩贞、曲池、外关。 2.肩髃、肩賿、秉风、大杼、手三里。 3.条口透承山。 (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 1.听宫、颊车、下关、合谷。 2.下关、颊车、外关、太冲。 3.听宫、下关、足三里、阳陵泉。 (五)肱骨外上髁炎 1.肘賿、曲池、天井、手三里、外关。 2.阿是穴。 (六)腕管综合症 1.内关、大陵。 2.合谷、外劳宫、中渚 、外关。 3.十二井(手经)。 (七)桡骨茎突狭隘性腱鞘炎 1.列缺、合谷、手三里。 2.阳溪、偏历、阿是穴。 3.列缺或阿是穴。 (八)腱鞘囊肿 阿是穴。
痛经
1.气滞血瘀:气海、地机、太冲(加热疗) 2.寒湿凝滞:关元、归来、肾俞、三阴交。 3.肝肾不足:肾俞、肝俞、血海、三阴交、
太溪。 4.气血虚弱:脾俞、胃俞、膈俞、足三里、
三阴交。 5.中极、次賿---热疗法
(十四)产后宫缩痛 1. 关元、合谷;2.十七椎、腰阳关、三阴交(加热疗) (十五)产后乳少 1. 气虚血弱:膻中、乳根、脾俞、胃俞、足三里(加热疗) 2. 肝郁气滞:太冲、内关、膻中、乳根(热疗)、少泽; 3. 对证选穴:膻中、乳根(热疗)膻中、少泽(热疗)。 (十六)产后血晕 1. 血虚气脱: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 2. 寒凝血瘀:中极、阴交、三阴交、支沟、公孙。 (十七)产后腹痛 1. 血虚:关元、气海、膈俞、三阴交、足三里(加热疗) 2. 关元、气海、肾俞、三阴交; 3. 血瘀:中极、归来、膈俞、血海、太冲。 (十八)绝经期综合征 辩证选穴: 1. 肝阳上亢:百会、风池、太冲、太溪。 2. 心血亏损:心俞、脾俞、肾俞、三阴交。 3. 脾胃虚弱:脾俞、胃俞、中脘、章门、足三里。(加热疗) 4. 痰气郁结:中脘、膻症
三伏灸处方
三伏灸参考穴位(六次天灸,各组参考穴交替贴敷)
一、呼吸系统疾病:
1、哮喘、慢支炎、肺气肿、咳嗽:
(一)天突穴、大椎穴、身柱、肺俞穴、丰隆。
(二)定喘穴、风门穴、脾俞穴、足三里、膏肓。
(三)膻中穴、百劳穴、命门穴、肾俞穴、关元。
六次天灸,三组参考穴交替贴敷。
2、过敏性鼻炎:
(一)百劳穴、肺俞穴、膏肓;
(二)大椎穴、风门、脾俞;
(三)大杼穴、肺俞穴、肾俞、足三里
3、易感冒(预防感冒):
(一)大椎穴、风门穴、肺俞穴。
(二)定喘穴、膏肓、命门。
(三)膻中、气海、关元、足三里。
二、消化系统疾病:
1、慢性胃、肠道炎:
(一)脾俞、胃俞、足三里。
(二)天枢、中脘、足三里。
(三)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
2、虚寒性便秘:神阙、足三里、气海、天枢。
三、心血管疾病:
1、冠心病:
(一)内关、心俞、大椎。
(二)郄门、巨阙、脾俞。
(三)心俞、胃俞、足三里。
2、高血压:神阙、内关、肝俞、太溪、涌泉。
四、骨关节疾病:
1、类风湿性关节炎:曲池、外关、足三里、阳陵泉、绝骨、大椎、肾俞
2、颈椎病:华佗夹脊阿是穴
3、腰椎病:肾俞、大肠俞、阿是穴
五、儿科病:
1、遗尿:中极、关元、膀胱俞、三阴交、命门。
2、小儿疳积、食积(消化不良):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三焦俞、天枢。
3、小儿哮喘:参考前面。
谨慎贴敷:发热患者;局部皮肤破损、感染者;皮肤过敏患者、接触性皮炎者;孕妇;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
三九天灸配方推荐
三九天灸配方推荐三九天针灸最好的配方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三九天灸配方推荐,欢迎大家阅读!三九天灸配方推荐穴位敷贴药物配方:麻黄、细辛、白芥子和甘遂,按3:3:3:1的比例配制。
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蜜麻黄润肺止咳。
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细辛: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
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
白芥子: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
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甘遂:泻水饮,破积聚。
通二便。
治水肿胀满,留饮,结胸,痢痫,噎膈,癥瘕积聚,二便不通。
制作方法:用粉碎机打粉后再用200目筛筛均匀。
用鲜姜榨汁调和以上备用药粉和成黄豆粒大小的小丸,现用现制,做好了应该马上用,不然药物中的一些成分会挥发掉。
用胶布固定在选定的穴位上,成人每次敷贴2小时,小孩每次敷贴1小时。
艾灸对人体有哪些好处?人体拥有神奇而强大的自愈力。
这是我们人体与生俱来的自我防御、自我修复的能力。
古代先贤形象地把它称作“正气”,概而言之,从人生命形成的那刻起,我们人体固有的“随身医生”——自愈防护系统,便同时形成并在我们身体里安家落户了。
中医有言“三分治,七分养”,指的是在病人康复过程中,医生和药物所起的作用只占百分之三十,身体的恢复更多依赖于自我调节,也就是修复自愈力的过程。
尽量依靠自愈力来治愈疾病,这是中医的根本宗旨,也是医疗的至高层次。
自愈力就象人的某些潜质一样,需要被激发,发挥它的作用,有效抵抗疾病;反之,弃它于不顾,一味寻医问药追着疾病跑,它就会越来越弱,被放逐于身体的角落。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增强和复原人体原本的自愈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
宋朝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明确指出:“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各种疾病最全艾灸穴位表,太全面了
各种疾病最全艾灸穴位表,太全面了转自:仁医堂名医馆本文所列之灸法处方,也可以用于针法,由医师临床斟酌,灵活运用。
治疗总则,《灵枢·经脉篇》说:“盛则泻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下陷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大意是说,属实的病证就要用泻法,属虚的病症就要用补法,属热性的病症刺针就要快速,属寒性的病症就要留针,阳气不足而下陷不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就取治于本经,虚实夹杂的病证就要分经推求,调其虚实。
临床上具体应用时,凡属实热的病证应泻宜针;凡属虚寒的病证应补宜灸。
但又不能完全以补泻来分针灸,而是针亦有补泻,灸亦有补泻,要在方法上运用技巧。
灸疗原则大致如下:•凡病属虚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
•凡病实热者多取四肢穴道灸之。
•凡病在上部者,肩髃、曲池、郄门、外关、内关、合谷皆可用。
•凡病在下部者,环跳、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皆可用。
•预防一切传染病,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经常灸更佳。
•凡病属全身者,可取大椎、风门、身柱、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1、常见症状及杂病【头痛】头维、上星、百会、风池、天柱、风门、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申脉,根据头痛部位适当选穴。
【偏头痛】风池、头维、通天(灸良效)、太阳、列缺、阳陵泉、丘墟,取患侧穴。
【发热】风池、大杼、大椎、曲池、三间、后溪、足三里【盗汗】百会、肝俞、阴郄穴、后溪。
【呕吐】身柱、上脘、内关、足三里。
【水肿】肾俞、三焦俞、膀胱俞、中脘、关元、水分、阴陵泉、三阴交。
【腹水】肾俞、三焦俞、水道、中脘、水分、关元、阴陵泉、足三里、水泉、公孙、太白。
【腹痛】1、上腹部:上脘、中脘、梁门、梁丘、足三里。
2、下腹部:天枢、关元、内关、公孙。
【哮喘】大椎、肺俞、膻中、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咯血】肺俞、曲池、尺泽、三阳络、郄门、血海。
【衄血】大椎、上星、迎香、手三里、尺泽、温溜、孔最、合谷、少商。
【心悸】内关、膻中、心俞、足三里。
【腰背痛】大杼、肝俞、肾俞、次髎、委中、承山。
三九天灸时间表2020年到2021年
三九天灸时间表2020年到2021年
三九天灸时间表2020年到2021年数九天前灸:2020年12月11日-2020年12月20日
一九灸:2020年12月21日-2020年12月29日
二九灸:2020年12月30日-2021年1月7日
三九灸:2021年1月8日-2021年1月16日
加强灸:2020年1月17日-2020年1月至25日
三九天灸适合哪些疾病1、肺系疾病
慢性咳喘、慢性咽炎、虚人感冒、过敏性鼻炎。
2、疼痛症
肩痛、颈痛、网球肘、腰痛、膝痛。
3、脾胃系
胃肠炎、胃肠溃疡、消化不良等。
4、妇科疾病
痛经、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
老人贴天灸要注意如下几点一、老人若感到贴敷部位疼痛或是有烧灼感,难以忍受,可自行早些揭掉。
若无特别不适,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但睡前一定要揭掉。
二、老人贴天灸要注意保暖,因毛孔遇冷收缩会影响药物吸收;也别出太多汗,以免固定药饼的胶布脱落。
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后用毛巾轻轻吸干穴位上的水。
三、老人进行天灸贴敷当天忌吃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品。
四、贴“三九贴”后应尽量保持每晚睡眠7~8小时,以提高药物利用率。
此外,贴“三九贴”后皮肤一旦出现水泡,要注意保护好创面,千万不要抓挠。
水泡干瘪后也尽量不揭皮、不包扎,同时穿干净、柔软、透气的全棉衣服,一般3~5天就会康复。
针灸推拿科住院患者常见病协定处方
针灸推拿科住院患者常见病理疗处方一、腰痛1.普通针刺治疗主穴:肾俞、腰夹脊、委中、阿是穴。
随证配穴:风寒湿阻滞证配关元、腰阳关;气滞血瘀证者配血海;肝肾亏虚证配命门、三阴交、太溪。
随症配穴:大腿、小腿的前侧痛配伏兔、足三里;外侧痛配环跳、阳陵泉、悬钟;后外侧配承扶、委中、承山、昆仑。
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依据病情采用补泻手法。
每日针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日。
留针:留针40分钟,TDP照射。
2.平衡针疗法主穴:腰痛穴、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操作:强刺激、不留针、嘱患者卧床休息。
(二)艾灸疗法取穴:病变压痛点(阿是穴)、肾俞、腰阳关、环跳、秩边、承扶、风市、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昆仑、绝骨、足临泣。
操作:每次选用5个穴位,连续施灸20分钟,至局部皮肤发红为止,每日灸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日。
(三)推拿疗法:操作:①患者取俯卧位,术者先立于患者的一侧,双手拇指自胸腰段开始自上而下挤压华佗夹脊穴至腰骶部为一遍,往复做3~5遍.;后沿竖脊肌用滚法,手法轻柔有渗透性,约3~5min,再于对侧用同样手法。
②掌压法。
③局部取肾俞、关元俞、大肠俞、上髎、次髎、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等穴上分别用一指禅推法和拿法,约5~7min。
④脊柱微调法。
⑤患者取俯卧位,再两侧腰骶段竖脊肌行擦法,以透热为度。
以上手法一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中央型突出较大者,有明显的骨质疏松者,突出物有钙化者,伴有严重的椎管狭窄者、椎弓根骨折或伴有脊椎滑脱症者、脊柱有器质性病变者禁用此法。
二、颈椎病(一)针灸疗法1、针刺法:局部取穴为主,远部取穴为辅,可选用运动针灸、平衡针、腹针、头针、手针、火针、铍针等特色针刺疗法。
体针选穴:大椎、天柱、后溪、颈椎夹脊穴。
加减:风寒畀阻者加风门、风府祛风通络;劳损血瘀者加膈俞、合谷、太冲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肝肾亏虚加肝俞、肾腧、足三里补益肝肾、生血养筋;根据压痛点所在取肩井、天宗疏通经气、活络止痛;上肢及手指麻痛甚者加曲池、合谷、外关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头晕、头痛、目眩者加百会、风池、太阳祛风醒脑、明目止痛;恶心、呕吐加天突、内关调理胃肠。
针灸处方集锦
针灸处方内科病症1.感冒:处方:风池大椎外关列缺合谷2.咳嗽:处方:以手太阴肺经腧穴和肺的俞、募穴为主。
肺俞中府列缺太渊3.股外侧皮神经炎:处方:股外侧局部和足少阳胆经腧穴为主。
风市环跳伏兔血海阿是穴4.三叉神经痛:处方:以面颊局部和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
四白下关地仓攒竹合谷太冲内庭5.泄泻:处方:以大肠的俞、募、下合穴为主。
神阙天枢大肠俞上巨虚三阴交6.癃闭:处方:以足太阴脾经腧穴为主。
关元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7.尿失禁:处方:以肾和膀胱的俞、募穴为主。
中极膀胱俞肾俞三阴交8.痢疾:处方:以大肠的募穴、下合穴为主。
合谷天枢上巨虚阴陵泉9.黄疸:处方:胆俞阳陵泉阴陵泉至阳10.淋证:处方:以足太阴脾经腧穴和膀胱的俞、募穴为主。
中极膀胱俞三阴交阴陵泉11.水肿:处方:水分水道三焦俞委阳阴陵泉12.胁痛:处方: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13.腹痛:处方:以任脉和足阳明胃经腧穴为主。
中脘足三里天枢关元14.坐骨神经痛:处方:以足太阳、足少阳经腧穴为主。
⑴足太阳经型:环跳阳陵泉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⑵足少阳经型:环跳阳陵泉风市膝阳关阳辅悬钟足临泣15.眩晕:处方:以头部和足少阳经腧穴为主。
百会风池头维太阳悬钟16.震颤麻痹:处方:百会四神聪风池合谷太冲阳陵泉17.胃痛:处方: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梁丘18.呕吐:处方:中脘胃俞足三里内关19.胃下垂:处方:以任脉腧穴和脾、胃的背俞穴为主。
中脘胃俞足三里脾俞气海百会20.糖尿病:处方:以相应背俞穴为主。
肺俞脾俞胃俞肾俞胃脘下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21.呃逆:处方:以任脉腧穴为主。
膈俞内关中脘天突膻中足三里22. 失眠:处方:神门内关百会安眠23.疟疾:处方:大椎陶道中渚间使后溪24.哮喘:处方:手太阴肺经腧穴和肺的俞、募穴为主。
肺俞中府天突膻中孔最定喘丰隆25.癔病:处方:以手、足厥阴经腧穴为主。
神门大陵内关期门心俞合谷太冲26.腰痛:处方:以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
艾灸治疗70种常见病
1 肠胃不好,灸足三里,神阙,关元。
2 扁桃体炎用灸下颌下的扁桃体点和大椎穴。
3 大便不规律:灸近10天肚脐和脐周足三里,按摩百会穴,感觉大肠蠕动增强,每天都有排气,也没有胃肠胀气现象了,便后清爽了再巩固治疗,每周2-3次。
4 反流性胃炎可以用化脓灸的方式在中脘穴、足三里还有丰隆处艾灸。
5 胆囊长了息肉:可以艾灸关元、期门、日月、阳陵泉.6 艾灸可以治疗咽炎,方法是在大椎穴点刺放血后,拔罐,然后在艾灸。
大椎和天突.(有慢性咽炎的,会导致晚上睡觉打呼。
用艾灸盒绑在大椎穴或颈夹脊穴,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7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可以艾灸治疗,用四孔或六孔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还有用单眼灸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灸.8 糜烂性胃炎可以艾灸治疗,用四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还有用单眼灸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灸可以艾灸治疗.9 高血压可以艾灸大椎和百会.10 便秘:灸神阙、关元、足三里.(见上面的图可以找到)11 早泄灸关元、中极、八髎穴。
12 霉菌性阴道炎:灸关元,中极,子宫归来,三阴交。
13 宫颈糜烂艾灸治疗此病有很好的疗效,取穴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可以艾灸治疗,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14 子宫肌瘤可以艾灸治疗,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
可以灸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jiao.(见上面有图)15 肾虚应该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八髎穴.(见上面有图)16 十二指肠溃疡,以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和胃俞、脾俞、肝俞这些辅助穴位为主。
17 肩周炎,可以艾灸或直接灸更好,还可以灸后按摩。
可以在天柱、肩井、肩髎、中府、曲池、外关和局部压痛点。
18 腰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艾灸和通窜部位艾灸。
19 功能性子宫出血:灸关元、子宫、三阴jiao和隐白.20 宫颈炎:灸关元、带脉,加上五味消毒饮“蒲公英15g,金银花10g,野菊花10g,紫花地丁10g,天奎子10g”,不久即可全愈。
(见上面有图)21 肝郁、口苦、焦虑症,先从百会、大椎和中脘足三里开始,逐步体会效果。
常用病例施灸取穴参考表(完整版)
过敏性鼻炎 迎春、印堂、合谷、内关
气短倦息、懒言自汗:风门、肺俞; 腰膝酸软:命门、肾俞; 消瘦讷呆:脾俞、足三里。
用法 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 每日1次,7次1疗程。 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钟, 每日1-2次,5次1疗程。
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 每日1次,7次1疗程。
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 每日1次,10次1疗程,灸至胎位转正 为止。 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 每日1次,10次1疗程。
科
失眠症 百会、神门、安眠、三阴交
头晕脑胀:风池、印堂; 心烦多梦:心俞、肾俞; 急燥焦虑:太冲、阳陵泉; 顽固失眠:涌泉、华佗夹背; 体质虚弱:关元; 易惊醒:足窍阳。
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 每日1次,睡前施灸,5-7次1疗程。
风湿性 关节炎
大椎、足三里、阴陵泉、阿是穴
血沉快:隔俞、阳陵泉; 急性期:至阳、灵台、督脉上压痛点; 肩关节痛:肩禺、肩髎; 肘关节痛:曲池、手三里、少海; 腕关节痛:阳池、合谷、外关; 髋关节痛:环跳、风市。
发热头痛:曲池、外关; 张嘴疼痛:下关、合谷。
发热:曲池、合谷; 久咳:肺俞; 体弱;足三里
呕吐:内关; 肠鸣;公孙,丰隆; 腹痛:中脘、梁丘。
高热:曲池、大椎; 痰多;列缺、丰隆; 牙关紧闭:颊车、下关; 角弓反张:风池、身柱。
小儿麻痹症
上肢瘫痪:肩髃、曲池、外关; 下肢瘫痪:环跳、阳陵泉、绝骨。
曲池、合谷
迎风泪,清稀:肝俞、肾俞; 泪枯浊热感;合谷、行间、隐白。
头晕头胀:风池、童子髎、攒竹; 气血不足;脾俞、足三里、神门; 腰膝酸软:肝俞、肾俞、太溪。
口苦咽干:外关、行间; 胁痛:阳陵泉、丘墟。
恶心呕吐:丰隆、中脘; 神疲乏力:肾俞、足三里。
艾灸治疗常见病处方与疾病介绍
三里。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俞、脾俞、肾俞、郄门、内关、中脘、足三里。 【无脉症】 心俞、曲池、尺泽、内关、通里、太渊、列缺。
艾灸治疗常见病的处方和疾病介绍
四、血液系统疾病
【贫血】 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 骨。
【白血病】 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 绝骨,心俞、大椎、血海。
【紫癜】 风门、隔俞、中脘、曲池、风市、 足三里、筑宾。
艾灸治疗常见病的处方和疾病介绍
三、循环系统疾病一
【高血压】 百会(轻灸)、风驰、人迎、肝俞、肾俞、 曲池、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风门。(足三里、 绝骨瘢痕灸)。
【中风预防】 1、风池、天柱、肩井、手三里、神门、阳 陵泉、风市、足三里,凡八穴,左右两侧灸,隔2日午前 空腹各灸7壮。2、膝眼灸,艾柱亦稍大。3、百会、肩井、 大椎、曲池、手三里、间使、足三里,七穴同用,双侧灸。 4、足三里、绝骨。以上任选一方。
足三里、内廷。 【十二指溃疡】 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
泉,胃仓、滑肉门、盲门 【脱肛】 百会、命门、次廖、秩边、长强、承山、合谷。
艾灸治疗常见病的处方和疾病介绍
消化系统疾病二
【食管癌】 隔俞、膻中、中脘、内关、足三里。 【肠绞痛】 天枢、神阙(膈盐灸)、气海、大巨、大肠
俞、足三里。 【阑尾炎】 下脘、气海、大巨、大肠俞、温溜、梁丘、
【感冒】 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 里。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
【气管炎】 风门、大杼、身柱、隔俞、肾俞、肺俞、中 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化脓灸)
常用穴位处方歌诀一览表
常用穴位处方歌诀一览表口诀:中风脱证会元神出窍6、痛经——(实证)中极、次髎、地机。
(虚症)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口诀:实痛是中计(中极)吃了(次髎)低级(地机)食品。
虚痛是三阴天在山里太久气海没有关圆(元)。
7、内脏绞痛(1)心绞痛——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
口诀:心绞痛到内堂休息,心越平静,感觉应越好。
(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俞肝俞日月期门阳陵泉胆囊穴。
口诀:胆囊疾病主治肝胆,日月不停,其(期)门自通,扬名(陵)全靠这。
(3)胆道蛔虫症——迎香透四白鸠尾透日月胆囊穴中脘阳陵泉。
口诀:九尾偷日月,您想(迎香)偷肆佰?阳陵泉边过,胆怯早中晚。
(4)肾绞痛——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
口:肾绞痛只要自大观园的阳陵泉,三叫三应肾即愈。
8、牙痛——合谷下关颊车。
口诀:何故(合谷)下车?牙痛啊。
9、高热——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
口诀:高热何故拿十二斤大锥去池边?是宣发热气。
10、血管性头痛(1)外感头痛——百会太阳风池合谷。
口诀:何故(合谷)太阳风总拜会(百会)我?让我头痛啊!(2)内伤头痛A、肝阳头痛——百会风池太冲太溪。
口诀:慈(池)禧(溪)拜会太宗(太冲),大怒,肝阳直线上亢。
B、肾虚头痛——百会肾俞脾俞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脾肾俱虚,肾亏头痛也。
C 、血虚头痛——百会心俞脾俞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心脾两虚,血虚头痛也。
D、痰浊头痛——头维太阳丰隆阴陵泉。
痰浊头痛会引起头围、太阳穴丰隆,可能是阴陵泉浊气太盛所致。
E、淤血头痛——阿是穴合谷血海三阴交。
血淤何故头痛?是三股阴气交会(即三阴交)于血海是也!11、急性腰扭伤——肾俞腰眼委中。
腰扭伤自己在肾部腰眼处揉揉,再放首娓娓中听的曲子。
12、呕吐——中脘内关足三里。
在关内走三里地中脘不舒服,吐了。
高树中教授的临床经验高树中,男,1962年出生,山东省临朐县人。
1985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针灸专业硕士学位。
中医天灸穴位12处方共10页
中医天灸穴位12处方天灸通过将药物贴敷于穴位,持续刺激穴位,行气活血,使人体阳气更加充沛。
对于各类适应症的慢性病患者,天灸有比较明显的疗效。
而对于普通人群,贴一贴药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以下介绍一些临床上常用的处方:足三里穴一、穴位处方:肩上肢区、肾病区、足三里穴、涌泉穴临床应用:<1>易疲劳、易感冒、心烦意乱、头昏脑胀、内分泌紊乱贴敷肩上肢区。
<2>易疲劳、腰膝酸软、生殖机能低下贴敷肾病区、足三里穴。
<3>易疲劳、失眠健忘、下肢浮肿贴敷涌泉穴、足三里穴。
手三里穴二、穴位处方:肩上肢区、头面区、手三里穴、肩井穴临床应用:<1>头疼头晕、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失眠健忘贴敷头面区。
<2>颈部疼痛、活动功能受限贴敷肩上肢区和痛点。
<3>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酸软无力交替贴敷肩井穴、手三里穴、肩上肢区。
<4>恶心呕吐、心慌、心烦意乱、内分泌失调贴敷肩上肢区。
<5>上肢无力、肌肉萎缩贴敷肩上肢区、肩井穴、手三里穴。
阳陵泉穴环跳穴三、穴位处方:肾病区、肠下肢区、足三里穴、涌泉穴、环跳穴、阳陵泉穴临床应用:<1>腰肌劳损、局部疼痛、活动功能受限贴敷肾病区和痛点。
<2>坐骨神经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贴敷肠下肢区、环跳穴、阳陵泉穴。
<3>腰椎管狭窄,下肢酸软无力、肌肉萎缩贴敷肾病区、涌泉穴、足三里。
曲池穴四、穴位处方:肩上肢区、肩井穴、手三里穴、曲池穴临床应用:<1>疼痛期,局部疼痛、活动功能受限贴敷痛点、肩井穴。
<2>僵硬期,上肢疼痛无力、肌肉粘连萎缩贴敷肩上肢区、肩井穴、手三里穴、曲池穴。
五、穴位处方:肩上肢区、肩井穴、肾病区、涌泉穴临床应用:<1>风湿性关节炎,上肢大关节疼痛、活动功能受限者贴敷痛点、肩上肢区。
下肢大关节疼痛、活动功能受限者,贴敷痛点、肾病区、涌泉穴。
天灸的配方是怎样的
天灸的配方是怎样的?天灸,即在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
天灸的配方生白芥子、细辛各1份,甘遂、延胡索各半份,烘干磨粉,可加冰片少许。
用生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为2.0cm,厚约0.5cm大小饼状,正中可放少许麝香,备用。
取穴:大椎、风门(双)、肺俞(双)、定喘(双)、膏肓俞(双)。
将新鲜生姜切成5分硬币厚,2cm×2cm大小的姜片备用,取精细艾绒制作成底阔1cm大小的圆锥形艾炷数壮,每次敷贴药饼前先于大椎、风门行隔姜灸,每穴灸3壮,灸至皮肤潮红为度,然后将做好的药饼置于穴位上,用4cm×4cm的风湿膏固定。
每次贴药时间视年龄而定,15岁以下者贴4~6小时,15岁以上者贴6~24小时,于每年夏季三伏天上午11时以前为佳,初、中、末伏各贴药1次。
在贴药期间如皮肤感觉特别疼痛者可提前取下。
按时取下者,如局部水泡较大,应用消毒针筒穿破水泡、排干,局部搽龙胆紫即可。
治疗期间忌食生冷海鲜品。
7月14日,由中国中医药报社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独家承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医冬病夏治学术交流大会”在广西南宁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名代表参加,10多位专家学者分别从理论、操作、方法、经验等各方面发表了主题发言,浅谈“冬病夏治”,引发了与会代表对中医冬病夏治疗法的学术讨论与理性思考。
中华中医药学会,温长路教授:冬病夏治应“顺时达变”冬病夏治是具有中医特色、经过实践验证的有效疗法,但它既不能包罗百病,也不是唯一的方法,必须正确把握,科学运用。
其应用原则是:整体认知、把握先机、顺时达变、辨证求本。
现在是“夏天敷贴热、冬天膏方热、南方凉茶热、北方药酒热”,归根结底,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东西地势迥异,南北气候不同,民众的生活习性差别很大,疾病的特点和表现也不尽相同。
按照中医“天人相应”的思想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辨证原则,在不变的主导思想下寻求百变的防治疾病的途径,是中医学活的灵魂。
艾灸与天灸
艾灸与天灸一、适应症凡是消化不良、胃火衰败、浮肿、水肿、痞块、寒性胆病、头部和四肢的“黄水”症、瘰疬、炭疽、虚热证、神经错乱、健忘症、脉病、热病的后期等,皆可用火灸法施治。
总之,凡是“培根”与“龙”型的寒性病、脉病、“黄水”病等,皆可以火灸施治。
二、禁忌症所有的热性胆病、血病、五官疾病、男女生育脉道病等,均禁忌火灸施治。
在脉位于前后阴之间的会阴部,有三脉并行,中为水脉,右为命脉,左侧即为在脉。
此外,在阴毛之间隙上部有一动脉,该处亦不宜艾灸,误灸则阳痿不举,但对老年人、两性人及欲求绝育者,亦可破例灸治。
三、艾灸的制作一般在秋天择吉日采集艾叶,待干后,用棍把它打碎,再揉成团。
艾绒团的大小因所灸的部位不同而有差别。
一般做成下宽上尖的圆锥体,便于点燃。
用于关节者,大小如拇指;用于头部和四肢者,大小如小指尖;用于脉窍者,大小如羊粪粒或制成条形;用于瘰疬和痞块者,大小如诃子;用于小孩胃部者,大小如豌豆。
四、灸治部位艾灸取穴,包括依据病人自诉症状部位定穴(阿是穴)和医生根据脏腑经络选穴两类。
阿是穴患病的穴位按之则疼痛而且舒适,按后肌的,恢复原状,脉象数,疾病在何处即在何处火灸。
医生选定穴位1.背部穴位第一椎为“龙”穴,主治疯癫、痴呆、颤抖等疾病,左右旁开各一寸,连同本穴三处进行灸治,对老年病人最有良效。
第二椎为“赤巴”穴,用于治疗寒型“赤巴”病、瘿瘤、上肢沉重等症。
第三椎为“培根”穴,用于治疗肺、心、头部病症,如鼻塞不通、口干舌燥等症。
第四椎为母肺穴,第五椎为子肺穴,用于治疗目中流泪和风痰入肺等病。
灸四椎三口,治食不知味,肺病胸痛,陈旧热病及高热昏迷等症;灸五椎三口,治肺病咯血,瘟病,背部刺痛及恶心呕吐等症。
第六椎为心包穴,第七椎为心窍,火灸主治疯癫、心跳、昏厥、“培根”与“龙”的合并症。
第八椎为膈膜穴,第九椎为肝窍,火灸主治噎气、呕吐、肝区和膈膜疼痛、受寒疼痛、肝脏痞块、“培根”与“龙”犯肝等症。
第十椎是胆穴,主治消化不良、目黄、胆痞瘤、呕吐胆汁、经常头痛、胃火衰败等症。
艾灸治疗处方速查表(艾灸人士必备)
艾灸治疗处方速查表(艾灸人士必备)艾灸治疗处方速查表,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具体艾灸穴位还得根据自身身体状况来具体配穴。
科 名病 证常见灸治穴位 呼 吸 系 统 感冒 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里。
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
肺炎 风门、心俞、肺俞、尺泽、孔最、足三里。
支气管哮喘 风门、身柱、肺俞、灵台、脾俞、肾俞、天突、中脘、中府、膻中、尺泽、内关、足三里。
天灸大椎穴。
气管炎 风门、大杼、身柱、隔俞、肾俞、肺俞、中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
(化脓灸) 肺化脓症 大椎、肺俞、孔最、足三里。
肺结核 体温正常者:肺俞、膏盲、胃俞、中脘、列缺、足三里。
体温略高者:大杼、身柱、曲池、尺泽,此病亦早灸长灸。
胸膜炎 肩井、风门、至阳、隔俞、肝俞、期门、中脘、支沟、郄门、阳陵泉、外丘。
肺癌 肺俞、膏盲、中府、孔最、足三里。
循 环 系 统 高血压 百会(轻灸)、风驰、人迎、肝俞、肾俞、曲池、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风门。
(足三里、绝骨瘢痕灸)。
动脉硬化 大杼、大椎、肾俞、阳陵泉、足三里。
冠心病 厥阴俞、神道、心俞、天宗、膻中、巨阙、曲池、郄门、大陵、太渊、三阴交、太溪。
心绞痛发作时,灸郄门、内关、膻中。
心功能亢进 心俞、膻中、巨阙、郄门、内关、阴郄、神门、足三里。
预防中风 1、风池、天柱、肩井、手三里、神门、阳陵泉、风市、足三里,凡八穴,左右两侧灸,隔2日午前空腹各灸7壮。
2、膝眼灸,艾炷亦稍大。
3、百会、肩井、大椎、曲池、手三里、间使、足三里,七穴同用,双侧灸。
4、足三里、绝骨。
心律失常 同冠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 心俞、灵台、肝俞、巨阙、郄门、小海、神门、足三里。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俞、脾俞、肾俞、郄门、内关、中脘、足三里。
无脉症 心俞、曲池、尺泽、内关、通里、太渊、列缺。
血 液 系 统 贫血 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
白细胞减少症大椎、隔俞、脾俞、足三里、关元。
紫癜 风门、隔俞、中脘、曲池、风市、足三里、筑宾。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選自《針灸大全》)三裡內庭穴,曲池合穀接,委中配承山,太衝崑崙穴,環跳與陽陵,通裡並列缺。
合擔用法擔,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訣,治病如神靈,渾如湯潑雪,北斗降真機,金鎖教開徹,至人可傳授,匪人莫浪說。
其一:三裡膝眼下,三寸兩筋間。
能通心腹脹,善治胃中寒,腸鳴並泄瀉,腿腫膝胻痠,傷寒羸瘦損,氣蠱及諸般。
年過三旬後,針灸眼更寬。
取穴當審的,八分三壯安。
其二:內庭次趾外,本屬足陽明。
能治四肢厥,喜靜惡聞聲,癮疹咽喉痛,數欠及牙疼,瘧疾不能食,針後便惺惺。
其三:曲池拱手取,屈肘骨邊求。
善治肘中痛,偏風手不收,挽弓開不得,筋緩莫梳頭,喉閉促欲死,發熱更無休,遍身風癬癩,針著即時瘳。
其四:合穀在虎口,兩指岐骨間。
頭疼並面腫,瘧疾熱還寒,齒齲鼻衄血,口噤不開言。
針入五分深,令人即便安。
其五:委中曲瞅裡,橫紋脈中央。
腰痛不能舉,沉沉引脊梁,酸疼筋莫展,風痺復無常,膝頭難伸屈,針入即安康。
其六:承山名魚腹,腨腸分肉間。
善治腰疼痛,痔疾大便難,腳氣關膝腫,輾轉戰疼酸,霍亂及轉筋,穴中刺便安。
其七:太衝足大趾,節後二寸中。
動脈知生死,能醫驚癇風,咽喉並心脹,兩足不能行,七疝偏墬腫,眼目似雲矇,亦能療腰痛,針下有神功。
其八:崑崙足外踝,跟骨上邊尋。
轉筋腰尻痛,暴喘滿衝心,舉步行不得,一動即呻吟。
若欲求安樂,須於此穴針。
其九:環跳在髀樞,側臥屈足取,折腰莫能顧,冷風並濕痺,腿胯連腨痛,轉側重欷歔。
若人針灸後,頃刻病消除。
4其十:陽陵居膝下,外臁一寸中。
膝腫並麻木,冷痺及偏風,舉足不能起,坐臥似衰翁。
針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
其十一:通裡腕側後,去腕一寸中。
欲言聲不出,懊惱及怔忡。
實則四肢重,頭腮面頰紅,虛則不能食,暴喑面無容。
毫針微微刺,方信有神功。
其十二:列缺腕側上,次指手交叉。
善療偏頭患,遍身風痺麻。
痰涎頻壅上,口噤不開牙,若能明補瀉,應手即如拿。
艾灸处方
鸡眼
在病灶局部的中心直接灸或艾卷灸,以知痛为度,长期施灸可以脱落。
扭伤
局部和对应点灸(在对侧或病灶最痛点相应处)。
下颌关节综合征
下关、听会、颊车、手三里、合谷。
荨麻疹
风门、身柱、肩禺、血海、足三里、阳交。
湿疹
肩禺、曲池、阴陵泉。
阴囊湿疹或多汗
肾俞、三阴交、阴陵泉、太冲。
神经性皮炎
艾掺雄黄灸局部,直接灸,星状散布,勿过多,多灸良效。
白血病
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心俞、大椎、血海。
消
化
系
统
胃溃疡
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
急性胃肠炎
中脘、梁门、水分、大肠俞、温溜、内关、梁丘、足三里。
慢性胃肠炎
上脘、中脘、梁门、脾俞、偏历、足三里。
食管痉挛
膻中、巨阙、中脘、内关、隔俞、至阳、足三里、内廷。
胃酸过多
中脘、不容、巨阙、膏盲、胃仓、阳陵泉、中封、地机(不用足三里)。
绝经期综合征
肾俞、次髎、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有良效。
不孕症
关元、子宫、胞户、命门、次髎、肾俞、三阴交、地机、长期施灸。
子宫脱垂
百会、关元、气海俞、三阴交。
阴缩:两乳及前阴收缩
神阙、关元、中极、会阴、行间。重灸关元良效。
乳房痛
肩井、足三里、膻中、天宗。
乳汁不足
膻中、乳根、中脘、阳池、内关、少泽。
乳汁过多
日月、期门、梁门、至阳、天宗、胆俞、阳陵泉、外丘、丘墟、光明,用双侧穴位。
肝脏疾患
期门、中脘、隔俞、肝俞、胆俞、至阳、阳陵泉、蠡沟、曲泉、外丘、中都、中封、太冲。
神
经
系
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个常见疾病的天灸处方
天灸通过将药物贴敷于穴位,持续刺激穴位,行气活血,使人体阳气更加充沛。
对于各类适应症的慢性病患者,天灸有比较明显的疗效。
而对于普通人群,贴一贴药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以下介绍一些临床上常用的处方:
1、亚健康处方
穴位处方:肩上肢区、肾病区、足三里穴、涌泉穴
临床应用:
<1>易疲劳、易感冒、心烦意乱、头昏脑胀、内分泌紊乱贴敷肩上肢区。
<2>易疲劳、腰膝酸软、生殖机能低下贴敷肾病区、足三里穴。
<3>易疲劳、失眠健忘、下肢浮肿贴敷涌泉穴、足三里穴
2、颈椎病处方
穴位处方:肩上肢区、头面区、手三里穴、肩井穴
临床应用:
<1>头疼头晕、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失眠健忘贴敷头面区。
<2>颈部疼痛、活动功能受限贴敷肩上肢区和痛点。
<3>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酸软无力交替贴敷肩井穴、手三里穴、肩上肢区。
<4>恶心呕吐、心慌、心烦意乱、内分泌失调贴敷肩上肢区。
<5>上肢无力、肌肉萎缩贴敷肩上肢区、肩井穴、手三里穴。
3、腰椎病处方
穴位处方:肾病区、肠下肢区、足三里穴、涌泉穴、环跳穴、阳陵泉穴
临床应用:
<1>腰肌劳损、局部疼痛、活动功能受限贴敷肾病区和痛点。
<2>坐骨神经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贴敷肠下肢区、环跳穴、阳陵泉穴。
<3>腰椎管狭窄,下肢酸软无力、肌肉萎缩贴敷肾病区、涌泉穴、足三里。
4、肩周炎处方
穴位处方:肩上肢区、肩井穴、手三里穴、曲池穴
临床应用:
<1>疼痛期,局部疼痛、活动功能受限贴敷痛点、肩井穴。
<2>僵硬期,上肢疼痛无力、肌肉粘连萎缩贴敷肩上肢区、肩井穴、手三里穴、曲池穴。
5、风湿病处方
穴位处方:肩上肢区、肩井穴、肾病区、涌泉穴
临床应用:
<1>风湿性关节炎,上肢大关节疼痛、活动功能受限者贴敷痛点、肩上肢区。
下肢大关节疼痛、活动功能受限者,贴敷痛点、肾病区、涌泉穴。
<2>类风湿性关节炎,上肢小关节对称性疼痛的,贴敷肩上肢区、肩井穴。
下肢小关节对称性疼痛贴敷肾病区、涌泉穴。
<3>强直性脊椎炎,贴敷肩上肢区、肾病区、涌泉穴。
6、前列腺炎处方
穴位处方:生殖区、中极穴、肾病区、涌泉穴。
临床应用:
<1>尿频、尿急、小腹坠胀,贴敷中极穴、肾病区。
<2>尿频、尿急、小便无力阴囊潮湿,贴敷肾病区、生殖区。
<3>病程较长,全身症状较重如浮肿、失眠、烦躁、生殖功能低下,贴敷肾病区、涌泉穴。
7、痛经处方
穴位处方:中极穴、肾病区、生殖区
临床应用:
<1>轻度,经期前后小腹疼痛腰部酸痛贴敷中极穴、生殖区。
<2>中、重度疼痛严重伴随全身症状,贴敷肾病区、生殖区。
8、胃炎处方
穴位处方:脾胃区、中脘穴、足三里穴
临床应用:
<1>慢性浅表性胃炎,上腹部不舒服隐隐作痛贴敷中脘穴、脾胃区。
<2>萎缩性胃炎,全身无力消瘦、无食欲吸收差贴敷脾胃区、足三里穴。
9、哮喘咳嗽处方
穴位处方:肺病区、或中穴、心病区
临床应用:
<1>咳嗽、咳痰贴敷或中穴、肺病区。
<2>哮喘、肺心病贴敷肾病区、肺病区
10、结肠炎处方
穴位处方:肠下肢区、足三里穴、神阙穴
临床应用:
<1>腹痛、腹泻贴敷神阙穴、肠下肢区。
<2>腹痛、便秘贴敷肠下肢、神阙穴。
<3>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贴敷足三里穴、神阙穴。
11、冠心病处方
穴位处方:心病区、膻中穴
临床应用:
在冠心病的发病期不宜灸疗,缓解期贴敷膻中穴、心病区,可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病频率和程度。
12、感冒鼻炎处方
穴位处方:肺病区、大椎穴
临床应用:
穴位处方:肺病区、大椎穴
临床应用:
<1>在感冒的发病初期灸疗疗效显著,贴敷大椎穴。
体温超过38℃不宜灸疗。
<2>感冒后期伴随下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哮喘可贴敷肺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