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运动学图像(解析版)-2021届高考物理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合集下载

专题02 运动图像-2021年高考物理12月月考分项汇编(二)(解析版)

专题02 运动图像-2021年高考物理12月月考分项汇编(二)(解析版)

2021年高考物理12月月考分项汇编(二)专题02匀变速直线运动1、(202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则在0~t1时间内()A.甲、乙均做加速运动B.甲经过的路程比乙小C.甲、乙位移相同D.甲的速度总比乙大【答案】C【解析】A.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由图可知甲、乙都是做单向运动,经过的路程大小等于位移大小,故B错误;C.在0~t1时间内,甲、乙的起点和终点都相同,则位移相同,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在0~t1时间内,乙的斜率先小于甲的斜率,再等于甲的斜率,最后大于甲的斜率,故甲的速度先比乙的大,再等于乙的速度,最后小于乙的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2、(2021·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折线是物体甲运动的图象,直线是物体乙运动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7.5m/sC.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5m/s 2D.甲、乙两物体在距甲的出发点60m 处相遇【答案】AD 【解析】A .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从图像中可知甲一直朝着正方向运动,乙朝着负方向运动,故两者的运动方向相反,A 正确;B .斜率表示速度,故甲在0-2s 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14020/2v m s ==然后静止,6-8s 又开始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2604010/2v m s -==B 错误;C .图线乙的斜率恒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 错误;D .图线的交点表示两者相遇,故甲乙两物体在距甲的出发点60m 处相遇,D 正确;故选AD 。

3、(2021·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AB 两个同学进行体育运动,A 和B 运动的v -t 图线如图所示,t =0时刻二者并排,AB 分别在2s 和1s 后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为零停下来。

专题02 运动学图像(解析版)-2021届高考物理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专题02 运动学图像(解析版)-2021届高考物理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02 运动学图像【专题导航】目录热点题型一运动图象的理解 (1)(一)tx-图像的理解及应用 (3)(二)tv-图像的理解 (4)热点题型二两类常规运动图象的区分 (7)热点题型三运动学图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8)类型一根据题目情景选择运动图象 (9)类型二根据图象信息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 (9)类型三图像的转换 (12)热点题型四“四类非常规运动学图像”的理解与应用 (14)类型一a-t图象 (14)类型二xt-t图象 (15)类型三v2-x图象或x-v2图象 (17)类型四x-v图象 (18)【题型归纳】热点题型一运动图象的理解【题型要点】1.运动学图象主要有x-t、v-t、a-t图象,应用图象解题时主要看图象中的“轴”“线”“斜率”“点”“面积”“截距”六要素:2.三点说明(1)x-t图象与v-t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且均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2)分析图象要充分利用图象与其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函数关系;(3)识图方法: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交点.3.x-t图象、v-t图象、a-t图象是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性质的(1)x-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静止,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2)v-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3)a-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图线与横轴重合,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解题方法】运动学图象问题常见的是x-t和v-t图象,在处理特殊图象的相关问题时,可以把处理常见图象的思想以及方法加以迁移,通过物理情境遵循的规律,从图象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根据相应的物理规律或物理公式解答相关问题.处理图象问题可参考如下操作流程:(一)t x 图像的理解及应用位移图象的基本性质(1)横坐标代表时刻,而纵坐标代表物体所在的位置,纵坐标不变即物体保持静止状态;(2)位移图象描述的是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质点通过的位移等于x 的变化量Δx .【例1】(2020·湖北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等八校第一次联考)A 、B 两质点在同一平面内同时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置—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其中A 是顶点过原点的抛物线的一部分,B 是过点(0,3)的一条直线,两图象相交于坐标为(3,9)的P 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质点A 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 m/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质点B 以2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前3 s 内,质点A 比B 向前多前进了9 mD .在3 s 前某时刻质点A 、B 速度相等 【答案】C【解析】质点A 的运动方程为x =12at 2,则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 =2 m/s 2,故A 正确;B 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故质点B 做匀速直线运动,质点B 的速度为v =Δx Δt =9-33m/s =2 m/s ,故B 正确;在前3 s 内,质点B 的位移为6 m ,质点A 的位移为9 m ,质点A 比B 向前多前进了3 m ,故C 错误;t =1 s 时刻,质点A 的速度为2 m/s ,质点B 以v =2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 正确.【变式1】(多选)(2019·福建漳州二模)某个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置—时间图象(抛物线)如图所示,P (2 s,12 m)为图线上的一点。

运动学的常见图像(解析版)--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重点难点

运动学的常见图像(解析版)--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重点难点

运动学的常见图像特训目标特训内容目标1与v=v0+at有关的图像(1T-4T)目标2与x=v0t+12at2有关的图像(5T-8T)目标3与v2−v20=2ax有关的图像(9T-13T)目标4a-t图像(14T-17T)目标51v−x图像(18T-19T)【特训典例】一、与v=v0+at有关的图像1大同共享助力电动车既能方便市民出行,也可净化城市环境,减少尾气排放。

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某同学以公路上某一位置为原点,记录了甲、乙两位同学骑行电动助力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甲的图像t2前是曲线、t2后是直线,乙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在0~t3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先做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减速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途中甲、乙只相遇一次,然后又分开C.全程甲的位移比乙的大D.途中有两个时刻,甲、乙的速度相同【答案】C【详解】A.v-t图像中,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加速度,甲同学在0~t1时间段内反向做加速度增加的减速运动,t1时刻速度减为0,t1~t2时间段内正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t2~t3时间段内正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3时刻速度减为0;乙同学在0~t1时间段内反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1时刻速度减为0,t1~t3时间段内正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错误;BC.在v-t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物体的位移,由图可知,能使两图线包围面积相同的时刻共有三个,且甲全程的位移大于乙的,B错误、C正确;D.v-t图像中两图线的交点代表该时刻两物体共速,图中共有三个交点(包括t=0时刻),即有三个时刻速度相同,D错误。

故选C。

2质量为m的同学原地跳绳时,上下运动,其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重力加速度为g。

则()A.0~t 0内,该同学的最大速度约为35gt 0B.0~t 0内,该同学上升的最大高度约为950gt 2C.该同学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9200mg 2t 0D.每跳一次,地面对该同学所做的功约为9200mg 2t 20【答案】C【详解】A .由图像可知,人向上加速和向下加速过程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对称性,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用时310t 0,则其0~t 0内,最大速度为v m =g ⋅310t 0=310gt 0,A 错误;B .0~t 0内,该同学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310t 0内的位移h =12v m ⋅310t 0=12⋅310gt 0⋅310t 0=9200gt 02,B 错误;C .该同学在一个周期内克服重力做的功为W =mgh =9200mg 2t 02则该同学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P =W t 0=9200mg 2t 0,C 正确;D .人没有在地面支持力方向发生位移,地面对人不做功,D 错误。

高中物理专题练习-运动学图像专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专题练习-运动学图像专题(含答案)

图像专题:在运动学中的图像,主要是S-T图像和V-T图像。

题目给我们一个图像,我们首先要看这个图像是描述什么物理量跟什么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看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

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这一步错了,那接下来所有你做的判断很有可能都是错的!我们一定要学会从图像中尽可能多的读取到多一点信息。

给我们一个图像,我们除了要看横纵坐标外,还要看什么呢?1、看变化趋势,看走势。

比如S-T图像中,S是随时间变大了,还是变小了,还是先变大后变小,等等。

2、看起点,也就是看截距。

比如S-T图像中T=0时的位移,就代表物体的出发点离O点多远。

再比如,V-T图像中T=0时的速度就代表物体的初速度。

3.看斜率,弄懂图像中斜率代表的物理含义。

一般的,纵轴的单位除以横轴的单位得出来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是谁的单位,那么图像中曲线的切线斜率,它的物理含义就代表谁(不信,你试试)。

比如,从S-T图像中切线的斜率就代表速度,切线的倾斜程度就代表物体速度的大小,越倾斜,速度就越大。

这里,还要注意速度的正负。

同样,V-T图像中切线的斜率就代表加速度,切线的倾斜程度就代表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越倾斜,加速度就越大。

这里,要注意加速度的正负。

4.看面积,弄清图像中横纵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的物理含义。

一般的,纵轴的单位乘以横轴的单位得出来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是谁的单位,那么面积的物理含义就代表谁(不信,你试试)。

比如,V-T图像中的面积就代表位移。

在这里,试卷对我们的要求就更高了,要求我们还要定量算出位移的大小。

追及、相遇问题常有以图像题出现的。

5.看交点。

如果时间为t1时,两曲线有交点,那就说明,这时候两物体有相同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就是纵轴。

比如,S-T图中如果图像有交点,那就说明那个时刻有相同的位移。

【练习题】1某同学从学校匀速向东去邮局,邮寄信后返回学校,在图中能够正确反映该同学运动情况s-t图像应是图应是( )2.图为P、Q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作直线运动的s-t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t1前,P在Q的前面B. 0~t1,Q的路程比P的大C. 0~t1,P、Q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P做匀变速直线运动,Q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3.物体A、B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右图可知( )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D.5s内A、B的加速度相等4.A、B、C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A的位移最大B.质点C的平均速度最小C.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D.三质点平均速度不相等SABCt v v 0 t O v 5.某物体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做 ( )A .往复运动B .匀变速直线运动C .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D .不能确定6.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0-t 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 1-t 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B .在0-t 2时间内火箭上升,t 2-t 3时间内火箭下落C .t 2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D .t 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7.如图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此可知 ( )A. 2s 末物体返回出发点B. 4s 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C. 3s 末与5s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8s 内物体的位移为零8. 一台先进的升降机被安装在某建筑工地上,升降机的运动情况由电脑控制,一次竖直向上运送重物时,电脑屏幕上显示出重物运动的v —t 图线如图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 )A .重物先向上运动而后又向下运动B .重物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 .重物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 .重物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 9.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下列关于物体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a 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随时间减小B . ,a 随时间增大C . ,a 随时间减小D . ,a 随时间减小 10. a 和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v -t 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 和b 所示. 在t1时刻: ( )A .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B. 它们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 a 的速度比b 的速度大D. b 的速度比a 的速度大11.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下落和弹起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 则 (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B.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高度为3 mC.两个过程小球的加速度大小都为10 m/s2D.两个过程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t V O 20v v v +>20v v v +>20v v v +<2v v v +=参考答案:图像专题:1.C 2.AC 3.AC 4.C 5.C 6.A 7.CD 8.C 9.C 10.BD 11.AC。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运动学图像问题(含解析)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运动学图像问题(含解析)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运动学图像问题(含解析)目标要求 1.掌握x -t 、v -t 、a -t 图像的意义,会分析其截距、斜率、“面积”等意义。

2.会用函数思想分析a -x 、xt -t 、v 2-x 等非常规图像来确定物体运动情况,解决物体运动。

3.掌握运动学图像间的相互转化。

考点一 常规运动学图像对基本图像的理解项目x -t 图像v -t 图像 a -t 图像 斜率各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__________各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__________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纵截距t =0时,物体的位置坐标__________起始时刻的加速度a 0面积 无意义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交点 表示相遇速度相同加速度相同思考1.描述甲、乙、丙、丁、戊、己物体各做什么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直线运动中,图像①②③分别表示物体做什么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1图(a)所示的医用智能机器人在巡视中沿医院走廊做直线运动,图(b)是该机器人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后10 s的图线为曲线,其余为直线)。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在0~30 s内的位移大小为7 mB.10~30 s内,机器人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35 m/sC.0~10 s内,机器人做加速直线运动D.机器人在5 s末的速度与15 s末的速度相同例2(2022·河北卷·1)科学训练可以提升运动成绩,某短跑运动员科学训练前后百米全程测试中,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重难点15 高中物理中常见的图像问题—2021年高考物理专练(新高考版)(解析版)

重难点15    高中物理中常见的图像问题—2021年高考物理专练(新高考版)(解析版)

2021年高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重难点15 高中物理中常见的图像问题【知识梳理】(1)x -t 图象和v -t 图象都是对物体运动的一种描述,分别反映了做直线运动时的物体的位移(位置)x 和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并不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2)通过x -t 图象可以知道某时刻运动物体的位置,以及在这一位置的运动情况,通过v -t 图象可以知道某时刻运动物体的速度,以及在这一时刻的运动情况;(3)在x -t 图象中,若图线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若图线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表示了物体的运动速度,若图线为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在对应时刻的运动速度;(4)在v -t 图象中,若图线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图线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表示了物体的运动的加速度,若图线为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在对应时刻运动的加速度。

(5)几种特殊、相同形状的x -t 图象与v -t 图象的比较。

x -t 图象v -t 图象①表示从参考点开始的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 )①表示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 )②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④交点横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的时刻,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相对参考点的位移 ④交点表示三个运动质点速度相同的时刻 ⑤t 1时刻物体相对参考点的位移为x 1 ⑤t 1时刻物体的速度为v 1,图线下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0~t 1时间内的位移 纵截距表示初始位置 横截距表示回到参考点的时刻纵截距表示初速度 横截距表示速度为零的时刻(6)常见直线运动的运动图象的比较。

高考物理专题——高中物理图像问题

高考物理专题——高中物理图像问题

题型一运动学和动力学图象1.v-t图象(1)图象意义:在v-t图象中,图象上某点的斜率表示对应时刻的加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2)注意:加速度沿正方向并不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2.x-t图象(1)图象意义:在x-t图象上,图象上某点的斜率表示对应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注意:在x-t图象中,斜率绝对值的变化反映加速度的方向。

斜率的绝对值逐渐增大则物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3.x-v图象x与v的关系式:2ax=v2-v20,图象表达式:x=12av2-12av20。

4.基本思路(1)解读图象的坐标轴,理清横轴和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和坐标点的意义。

(2)解读图象的形状、斜率、截距和面积信息。

5.解题技巧(1)可以采用解析法和排除法分析a-t图象和F-t图象。

(2)要树立图象的函数思想,即图象反映的是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应用物理规律找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多选)(2021·高考广东卷)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下列v-t和s -t图象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他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有()[解析]A图是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所以中途不可能出现甲、乙船头并齐,故A错误;B图是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开始丙的速度大,后来甲的速度大,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以判断在中途甲、丙位移会相同,所以在中途甲、丙船头会并齐,故B正确;C图是位移—时间图象,由图可知,丁一直运动在甲的前面,所以中途不可能出现甲、丁船头并齐,故C错误;D图是位移—时间图象,交点表示相遇,所以甲、戊在中途船头会并齐,故D正确。

[答案]BD【针对训练1】(2021·江西八所重点中学4月联考)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如图中实线所示,其中虚线为t1时刻图象的切线,已知当t=0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不为零,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2x1t21B.2x2t21C.2(x2-x1)t21D.x2-x1t21解析:选C。

统考版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提升指导与精练1直线运动的图象含解析

统考版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提升指导与精练1直线运动的图象含解析

直线运动的图象1.物理图象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鲜明地表示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分析物理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当今高考命题的热点。

近几年高考,主要是在选择题中考查两种运动学图象的理解和应用。

2.图象问题的解题技巧:(1)图象反映了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首先要由运动学公式推导出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式,再分析图象及斜率、截距、面积等几何元素的物理意义。

(2)注意把处理常规图象问题的思想方法加以迁移应用,必要时可将该图象所反映的物理过程转换为常见的x-t或v-t图象。

例1.( 2019浙江4月选考∙9)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4时间内( )A.甲的速度总比乙大B.甲、乙位移相同C.甲经过的路程比乙小D.甲、乙均做加速运动【解析】因x-t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在0~t1时间内开始时甲的速度大于乙,后来乙的速度大于甲,选项A错误;由图象可知在0~t1时间内甲、乙位移相同,选项B正确;甲、乙均向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则甲、乙的路程相同,选项C错误;由斜率等于速度可知,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加速运动,选项D错误。

【答案】B例2.( 2018全国II卷∙19)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B.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解析】本题可巧用逆向思维分析,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在t1~t2时间内甲车运动的位移大于乙车运动的位移,所以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B正确,A错误;依据v-t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分析出C错误,D正确。

【答案】BD1.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a-t图象如图所示。

2021年最新高考物理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完整版..

2021年最新高考物理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完整版..

t1? t 2 时间内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
移, t1? t 2 时间内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故
B 项错误;
C.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地同时同向出发,
0 时刻出发, 0? t1 时间内甲的速度
大于乙的速度,则 t1 时刻甲在乙的前面; t2 时刻二者相遇,则在 t1? t2 时间内甲在乙的前
t=2s 时刻甲、乙速度相等,但由图像与 0,说明乙回到出发点,甲的位移 4m,
所以两者此时没有相遇,故 AC错误;
B. t=1s 时刻甲、乙速度不等,由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乙位移是 的位移 2m,两都位移之和刚好是 3m,所以恰好相遇,故 B 正确
1m,甲
D. t=1s 时到 t=3s 时,甲乙两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相等,说明这段时间内两者的位移相 等,由 B 项分析可知, t=1s 时恰好相遇,所以 t=3s 时也恰好相遇,说明在 t =0 到 t=4s 时间
C. t1? t2 在时间内乙在甲的前面
D.在 t 1 时刻甲和乙的加速度相等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地同时同向出发,
0 时刻出发, t2 时刻二者相遇,则 0
? t 2 时间内二者的位移相同, 0? t2 时间内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故 A 项正确;
B. v-t 图象与时间轴围成面积表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则
7. 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放着长木板 B,质量 m = 2kg 的木块 A 以速度 v0= 2m/s 滑上原来静
止的长木板 B 的上表面,由于 A、B 之间存在有摩擦,之后, A、B 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如右图所示,重力加速度 g= 10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专题02 力与直线运动 【讲】-2023年高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

专题02 力与直线运动 【讲】-2023年高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

专题01力与直线运动【要点提炼】1.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方法技巧(1)常用方法①基本公式法,包括v t 2=x t =v 0+v2,Δx =aT 2。

②v ­t 图象法。

③比例法:适用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④逆向思维法: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看做反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追及相遇问题的临界条件:前后两物体速度相同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或最小。

2.物体的直线运动(1)条件:所受合外力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或所受合外力为零。

(2)常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

3.动力学问题常见的五种模型(1)等时圆模型(图中斜面光滑)(2)连接体模型两物体一起加速运动,m 1和m 2的相互作用力为F N =m 2·Fm 1+m 2,有无摩擦都一样,平面、斜面、竖直方向都一样。

(3)临界模型两物体刚好没有相对运动时的临界加速度a =g tan α。

(4)弹簧模型①如图所示,两物体要分离时,它们之间的弹力为零,速度相同,加速度相同,分离前整体分析,分离后隔离分析。

②如图所示,弹簧长度变化时隔离分析,弹簧长度不变(或两物体运动状态相同)时整体分析。

(5)下列各情形中,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速度为零时加速度最大。

4.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由静止释放的物体,若能在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同向加速到与传送带共速,则加速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必与物体和传送带的相对位移大小相等,且等于传送带在这个过程中位移的一半。

在倾斜传送带(倾角为θ)上运动的物体,动摩擦因数与tanθ的关系、物体初速度的方向与传送带速度方向的关系是决定物体运动情况的两个重要因素。

5.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问题分析两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关注:两个接触面(滑块与滑板之间、滑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关系,外力作用在哪个物体上。

若外力作用在下面物体上,随着力的增大,两物体先共同加速,后发生相对滑动,发生相对滑动的条件是下面物体的加速度较大。

高考物理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02 运动学图像

高考物理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02  运动学图像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02 运动学图像【专题导航】目录热点题型一运动图象的理解 (1)(一)tx-图像的理解及应用 (3)(二)tv-图像的理解 (4)热点题型二两类常规运动图象的区分 (7)热点题型三运动学图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9)类型一根据题目情景选择运动图象 (9)类型二根据图象信息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 (10)类型三图像的转换 (12)热点题型四“四类非常规运动学图像”的理解与应用 (14)类型一a-t图象 (14)类型二xt-t图象 (15)类型三v2-x图象或x-v2图象 (17)类型四x-v图象 (18)【题型归纳】热点题型一运动图象的理解【题型要点】1.运动学图象主要有x-t、v-t、a-t图象,应用图象解题时主要看图象中的“轴”“线”“斜率”“点”“面积”“截距”六要素:点两线交点表示对应纵、横坐标轴物理量相等两线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两线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该时刻速度相同两线交点表示两物体该时刻加速度相同面积图线和时间轴所围的面积,也往往代表一个物理量,这要看两物理量的乘积有无意义无意义图线和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图线和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截距图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一般表示物理过程的“初始”情况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t=0时的位移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t=0时的速度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t=0时的加速度2.三点说明(1)x-t图象与v-t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且均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2)分析图象要充分利用图象与其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函数关系;(3)识图方法: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交点.3.x-t图象、v-t图象、a-t图象是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性质的(1)x-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静止,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2)v-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3)a-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图线与横轴重合,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解题方法】运动学图象问题常见的是x-t和v-t图象,在处理特殊图象的相关问题时,可以把处理常见图象的思想以及方法加以迁移,通过物理情境遵循的规律,从图象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根据相应的物理规律或物理公式解答相关问题.处理图象问题可参考如下操作流程:x 图像的理解及应用(一)t位移图象的基本性质(1)横坐标代表时刻,而纵坐标代表物体所在的位置,纵坐标不变即物体保持静止状态;(2)位移图象描述的是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质点通过的位移等于x的变化量Δx.【例1】(2020·湖北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等八校第一次联考)A、B两质点在同一平面内同时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置—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其中A是顶点过原点的抛物线的一部分,B是过点(0,3)的一条直线,两图象相交于坐标为(3,9)的P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质点A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质点B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前3 s内,质点A比B向前多前进了9 mD.在3 s前某时刻质点A、B速度相等【变式1】(多选)(2019·福建漳州二模)某个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置—时间图象(抛物线)如图所示,P(2 s,12 m)为图线上的一点。

专题02 力与直线运动 【练】-2023年高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

专题02 力与直线运动 【练】-2023年高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

专题01力与直线运动一、单选题1.(2022·河南·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模拟预测)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

如图所示,这可以大致表示实验过程,图中各个小球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认为相等,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用图甲的实验,可“减弱”重力的作用,放大时间,便于观察B.只要测量出图丁中相邻两小球球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重力加速度大小C.该实验中将自由落体运动改为在斜面上运动是为了缩短时间,便于测量位移D.从图甲到图丁,通过逐渐增大斜面倾角,最后合理外推到自由落体运动,从而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它的动能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图线如图所示。

已知乒乓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率平方成正比,重力加速度为g。

则乒乓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最小值、最大值为()A.0,4g B.0,5g C.g,4g D.g,5g乒乓球最终匀速运动时,速度为1,则21mg kv =此时的动能m 5a g=故选B 。

3.(2022·湖南·长沙一中一模)如图所示,将一盒未开封的香皂置于桌面上的一张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香皂盒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香皂盒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

若本实验中,1100g m =,25g m =,0.2μ=,香皂盒与纸板左端的距离0.1m d =,若香皂盒移动的距离超过0.002m l =,人眼就能感知,忽略香皂盒的体积因素影响,g 取10m/s 2;为确保香皂盒移动不被人感知,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是()A .0.72NB .0.92NC .1.22ND .1.42N【答案】D 【详解】香皂盒与纸板发生相对滑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111m g m a μ=解得212m/s a =对纸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11222F m g m m g m a μμ--+=为确保实验成功,即香皂盒移动的距离不超过l =0.002m ,纸板抽出时香皂盒运动的最大距离为12l x x =+由题意知13a a =1132a t a t =代入数据联立求得1.42NF =故选D 。

备战2021高考物理(全国通用)-运动学模块基础考点必练-运动图像(二)(含答案)

备战2021高考物理(全国通用)-运动学模块基础考点必练-运动图像(二)(含答案)

备战2021高考物理(全国通用)-运动学模块基础考点必练-运动图像(二)共:15题共:30分钟一、单选题1.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质点在0~5s内的位移大小为10mB.质点在10s末离出发点最远C. 质点在整个0~12s内的运动过程中,10~12s内的加速度最大D. 质点在0~8s内的平均速度为1m/s2.如下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的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时间内做匀减速运动B. ~时间内物体静止C. 0~时间内速度的方向都相同D. 整个过程中,物体运动的位移等于梯形的面积3.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0~2s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B.5~6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C. 4~6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D. 0~2s和5~6s内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均相同4.质点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A.在0到1 s时间内,该质点的平均速率为零B.在0到1 s时间内,t=1s时该质点回到出发点C. 在0到1 s时间内,t=1s时该质点瞬时速度为零D. 在0到1 s时间内,t=0.5s时该质点离出发点最近5.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在0~t1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平均速度最大B. 乙的平均速度最小C. 三者的平均速度相同 D. 乙的平均速度最大6.在如图所示的位移(x)一时间(t)图像和速度(v)一时间(t)图像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丁两车做曲线运动,乙、丙两车做直线运动B.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C. 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D. t1时刻甲车从后面追上乙车7.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一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由图可知()A.t2到t3时间内a车与b车的平均速度相等B.在t1时刻a车与b车速度相同C. b车运动过程中运动方向发生改变D. t1到t2时间内有一时刻两车的速度相同8.如图所示为三个运动物体的v-t图象,其中A,B两物体是从不同地点出发,A,C 是从同一地点出发,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C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 t = 4 s时,A,C两物体相遇C. t = 4 s时,A,B两物体相遇D. t = 2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二、多选题9.雨雪天气时路面湿滑,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的刹车距离会明显增加.如图所示为驾驶员驾驶同一辆汽车在两种路面紧急刹车时的v-t图像,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1s。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突破考点02运动学图像含解析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突破考点02运动学图像含解析

考点02 运动学图像1.驾驭利用v-t图推断v、a、x的大小和方向2.驾驭利用x-t图推断v、x的大小和方向1. V-t图(1)推断运动方向(v)在直线运动中用速度的正负号来表示运动方向v-t图中在t轴的上下侧可反映出v的正负,若v-t图在t轴下方,则速度为负,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反之则向正方向运动,所以可利用v-t图相对于t轴的位置来推断物体的运动方向(2)推断加速度方向在直线运动中用加速度的正负号来表示加速度方向速度公式v=v0+at比照一次函数表达式y=A+Kx,函数的单调性可反映出K的正负,K对应a,所以v-t图的单调性也可反映出a的正负,所以可利用v-t图的单调性来推断加速度的方向(3)推断加速度大小运动学中用加速度的肯定值来表示加速度的大小①比照一次函数表达式y=A+Kx,函数的倾斜程度(斜率)可反映出K的大小,K对应a,所以可利用v-t 图的倾斜程度来推断加速度的大小②也可以利用v-t图干脆计算出a的肯定值,比较肯定值的大小来定量推断a的大小。

(4)推断位移的大小和方向用微元法可知v-t图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所围面积在t轴上,位移为正,在t轴下,位移为负,面积之和的肯定值表示位移的大小,面积之和的正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下表为利用v-t图推断v、a、x的大小和方向的方法运动方向(v )利用v-t图相对于t轴的位置推断加速度的大小利用v-t图的单调性来推断加速度的方向利用v-t图的倾斜程度来推断位移的大小利用v-t图所围面积之和的肯定值推断位移的方向利用v-t图所围面积之和的正负推断2. x-t图(1)初始位置:纵截距(2)运动方向:①利用位置的变更量△x的正负推断;②利用x-t的单调性推断;③在x轴上用有向线段表示出位移,箭头的指向即为物体运动方向(3)速度的大小:利用x-t的斜率推断(4)位移的方向:①利用位置的变更量△x的正负推断;②在x轴上用有向线段表示出位移,箭头的指向即为物体运动方向(5)位移的大小:①利用位置的变更量△x的肯定值推断3.考向把握(1)v-t图与运动性质的分析(2)v-t图与动力学问题的综合(运动→力)(3)v-t图与功和能的综合夯实基础例1.(2024·原创经典)下图甲为放射模型火箭的示意图,已知模型火箭质量m=1kg,图乙为该段时间内火箭运动的v-t图,关于火箭受力状况和运动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2s时达到最高点 B.火箭在3s时a的方向变更C.火箭在1s时和5s时的加速度相同 D.火箭在4s时位于放射点下方2m处【答案】 C【解析】2s前后,运动方向不变,A错;3s前后,v-t的单调性不变,a方向不变,B错;由a=(v-v0)/t 得0→2s,a1=2m/s2,4→6s,a 2=2m/s 2,C 对;0→3s,v-t 图所围面积x 1=6m ,3→4s,v-t 图所围面积x 2=﹣2m ,总位移为﹢4m ,表明火箭在4s 时位于放射点上方4m 处,D 错变式训练:(2024·山西孝义市一模)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 -t 图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在第2 s 末,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变更B .在0~2 s 内,质点做直线运动,在2~4 s 内,质点做曲线运动C .在0~2 s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2 mD .在2~4 s 内,质点的加速度不断减小,方向不变【答案】 D【解析】2s 前后,运动方向不变,A 错;v-t 图并非物体的运动轨迹,B 错;在0~2 s 内,由v-t 图所围面积得x=﹣1m ,C 错;在2~4 s 内,v-t 越来越平,a 越来越小,但单调性并未变,所以a 的方向也不变,D 对例2.(2024·原创经典)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m=2kg 的物体在拉力作用下向右加速运动,1s 后撤去拉力F ,物体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动摩擦因素μ=1 B.动摩擦因素μ=0.1 C.拉力F=4N D .F 做的功W=6J【答案】 BD【解析】在3~4 s 内,物体只受摩擦力,由v-t 可得a=1m/s 2,由牛顿其次定律得μmg=ma,,μ=0.1,B 对;v甲 拓 展 提 升v-t 图与动力学问题的综合 题 组 1在0~1s 内,由v-t 可得a=2m/s 2,由力学方程:F -μmg=ma 可得F=6N ,C 错;在0~1s 内,v-t 图所围面积S=1m ,所以位移x=1m ,W F =F·x=6×1J,D 对。

统考版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闯关导练热点2直线运动及图象含解析

统考版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闯关导练热点2直线运动及图象含解析

热点2 直线运动及图象一、选择题(1~5题为单项选择题,6~9题为多项选择题)1.[2020·山东聊城市期末]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静止.若物体在最初5 s内通过的位移与最后5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1:x2=11:5,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 m/s2,则( )A.物体运动的时间可能大于10 sB.物体在最初5 s内通过的位移与最后5 s内通过的位移之差为x1-x2=15 mC.物体运动的时间为7 sD.物体的初速度为10 m/s2.[2020·山东淄博市二模]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 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0时间内,乙车一直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B.t=t0时,甲、乙两车恰好相遇C.t=2t0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D.0~2t0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3.[2020·广东揭阳市第二次模拟]瑞士阿尔卑斯山的劳特布伦嫩跳伞区是全球最美的跳伞地之一,每年都吸引了无数跳伞爱好者汇聚此地.某日一跳伞爱好者以5 m/s的速度竖直匀速降落,在离地面h=10 m时掉了一颗扣子,则跳伞爱好者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扣子受到的空气阻力可忽略,g取10 m/s2)( )A.2 s B. 2 sC.1 s D.(2-2) s4.一小球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5 s内的位移比第14 s内的位移多0.2 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前15 s内的平均速度为3 m/sB.小球的加速度为0.1 m/s2C.小球第15 s初的速度为2.8 m/sD.小球第15 s内的平均速度为0.2 m/s5.[2020·山西晋城市第一次模拟]一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车,从t =0时刻开始运动,在0~6 s 内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 =3 s 时刻相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车的出发点相同B .t =2 s 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 .两车在3~6 s 之间的某时刻再次相遇D .t =0时刻两车之间的距离大于t =6 s 时刻两车之间的距离6.[2020·西藏山南二中一模]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丁四辆小车在同一直线上的运动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时刻甲、乙相遇B .t 2时刻丙、丁相遇C .甲和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甲和丁都做匀速直线运动7.[2020·河南洛阳市质检]给滑块一初速度v 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 2,当滑块速度大小减小为v 02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A. v 02gB. v 0g C. 3v 0g D. 3v 02g8.[2020·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第一次诊断]某天早上浓雾天气中道路能见度只有30 m ,且路面湿滑.一辆小汽车以18 m/s 的速度自中华路由南向北行驶,通过某路段时,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 处有一辆卡车正以6 m/s 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于是,司机鸣笛示警同时紧急刹车,但路面湿滑,只能以大小为2 m/s 2的加速度减速行驶.前车接到示警于2 s 后以2 m/s 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前、后车因都采取了必要的加、减速运动,所以不会追尾B.前、后车虽采取了加、减速运动,但加速度过小,仍会发生追尾事故C.在前车开始加速时,两车相距仅有9 m的距离D.两车距离最近只有2 m9.[2020·陕西第二次质检]A、B两小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A车的x­ t图线为抛物线的一部分,第7 s末图线处于最高点,B 车的图线为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车的初速度为7 m/sB.A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C.A车减速过程运动的位移大小为49 mD.10 s末两车相遇时,B车的速度较大二、非选择题10.[2020·福建宁德市质量检查]我国科技已经开启“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某天,小陈叫了外卖,外卖小哥把货物送到他家阳台正下方的平地上,小陈操控小型无人机带动货物,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货物又匀速上升53 s,最后再匀减速1 s恰好到达他家阳台且速度为零.货物上升过程中,遥控器上显示无人机在上升过程的最大速度为1 m/s,高度为56 m.货物质量为2 kg,受到阻力恒为其重力的0.02倍,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1)无人机匀加速上升的高度;(2)上升过程中,无人机对货物的最大作用力.11.[2020·全国卷Ⅰ,24]我国自主研制了运­20重型运输机.飞机获得的升力大小F可用F=kv2描写,k为系数,v是飞机在平直跑道上的滑行速度,F与飞机所受重力相等时的v 称为飞机的起飞离地速度.已知飞机质量为1.21×105 kg时,起飞离地速度为66 m/s;装载货物后质量为1.69×105 kg,装载货物前后起飞离地时的k值可视为不变.(1)求飞机装载货物后的起飞离地速度;(2)若该飞机装载货物后,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1 521 m起飞离地,求飞机在滑行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所用的时间.12.[2020·河南郑州一模]新能源环保汽车在设计阶段要对各项性能进行测试.某次新能源汽车性能测试中,如图甲显示的是牵引力传感器传回的实时数据,但由于机械故障,速度传感器只传回了第25 s以后的数据,如图乙所示.已知汽车质量为1 500 kg,若测试平台是水平的,且汽车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所受阻力恒定.(1)18 s末汽车的速度是多少?(2)前25 s内汽车的位移是多少?热点2 直线运动及图象1.答案:B解析:把此过程看成反向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x 2=12at 22=12×1×52m =12.5 mx 1=12at 2-12a (t -5 s)2=5t -12.5 (m) x 1x 2=5t -12.512.5=115解得t =8 s ,A 、C 错误;Δx =x 1-x 2=5t -25(m)=15 m ,B 正确;v =at =8 m/s ,D 错误.2.答案:D解析:0~t 0时间内,乙车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且加速度逐渐减小,故选项A 错误;在t =t 0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则此时两车相距最远,故选项B 、C 错误;由v ­ t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2t 0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的位移,则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选项D 正确.3.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扣子做初速度为5 m/s 、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落地时位移为10 m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x =v 0t +12at 2,代入数据有:10 m =5 m/s×t 1+12×10 m/s 2×t 21,解得扣子落地时间:t 1=1 s ;跳伞爱好者匀速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关系知,跳伞爱好者落地时间t 2=h v =105s =2 s ,所以跳伞爱好者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Δt =t 2-t 1=1 s ,故选C.4.答案:C解析:由Δx =aT 2得a =Δx T 2=0.212 m/s 2=0.2 m/s 2,第15 s 末的速度为v 15=at 15=0.2×15m/s =3 m/s ,则小球前15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v 152=32m/s =1.5 m/s ,故A 、B 错误;小球第15 s 初的速度即为第14 s 末的速度,v 14=at 14=0.2×14 m/s=2.8 m/s ,故C 正确;小球第15 s 内的平均速度为14.5 s 的瞬时速度,v 14.5=at 14.5=0.2×14.5 m/s=2.9 m/s ,故D 错误.5.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得,0~3 s 内,乙的位移为12×(2+0.5)×3 m=3.75 m ,甲的位移为12×(2+4)×2 m+12×(4+3)×1 m=9.5 m ,二者在t =0时刻相距9.5 m -3.75 m =5.75 m ,选项A 错误;3~6 s 内,乙的位移为-12×(1+0.5)×1 m=-0.75 m ,甲的位移为12×3×3 m=4.5m ,t =6 s 时二者相距4.5 m +0.75 m =5.25 m ,所以t =0时刻两车之间的距离大于t =6 s 时刻两车之间的距离,选项D 正确;t =0时两车间距大于t =2 s 时两车间距,选项B 错误;两车在3~6 s 之间距离越来越大,不可能再次相遇,选项C 错误.6.答案:AD解析:t 1时刻,甲、乙位于同一位置,即相遇,故A 正确;0~t 2时间内丁的位移大于丙的位移,若它们从同一地点出发,则丁在丙的前方,没有相遇,故B 错误;甲图线的斜率恒定不变,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静止,速度—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即丙匀加速运动,丁匀速运动,故C 错误,D 正确.7.答案:BC解析:当滑块速度大小减小为v 02时,其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因此要考虑两种情况,即v =v 02或v =-v 02,代入公式t =v -v 0a ,得t =v 0g 或t =3v 0g,故B 、C 正确.8.答案:AD解析:设经时间t 两者共速,则18-2t =6+2×(t -2),解得t =4 s ,此时间内后车的位移x 1=18×4 m-12×2×42 m =56 m ,前车的位移:x 2=6×2 m+6×2 m+12×2×22m =28 m ,因x 2+30 m>x 1,可知两车不会追尾,此时两车的距离为28 m +30 m -56 m =2 m ,选项A 、D 正确,B 错误;在前车开始加速时,两车相距x 0=(30+6×2) m-(18×2-12×2×22) m =10 m ,选项C 错误.9.答案:BC解析:A 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设A 车的初速度为v 0,加速度大小为a ,由题图可知t =7 s 时,速度为零,由运动学公式可得v 7=v 0-7a =0,根据图象和运动学公式可知t =10 s 时的位移为x 10=40 m -0=40 m ,x 10=v 0t -12at 2=10v 0-50a ,联立解得a =2 m/s 2,v 0=14 m/s ,故选项A 错误,B 正确;A 车减速过程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 7=v 0+02t =14+02×7 m=49 m ,故选项C 正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10 s 末两车相遇时B 车的速度大小为v B =⎪⎪⎪⎪⎪⎪Δx Δt =4 m/s ,A 车的速度为v A =v 0-at =-6 m/s ,则10 s 末两车相遇时,A 车的速度较大,故选项D 错误.10.答案:(1)2.5 m (2)20.8 N解析:(1)无人机匀速上升的高度:h 2=vt 2,无人机匀减速上升的高度:h 3=v2t 3,无人机匀加速上升的高度:h 1=h -h 2-h 3,联立解得:h 1=2.5 m.(2)货物匀加速上升过程:v 2=2ah 1,货物匀加速上升的过程中,无人机对货物的作用力最大,由牛顿运动定律得:F -mg -0.02mg =ma ,联立解得:F =20.8 N.11.答案:(1)78 m/s (2)2.0 m/s 239 s解析:(1)设飞机装载货物前质量为m 1,起飞离地速度为v 1;装载货物后质量为m 2,起飞离地速度为v 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飞机起飞离地应满足条件m 1g =kv 21① m 2g =kv 22②由①②式及题给条件得v 2=78 m/s③(2)设飞机滑行距离为s ,滑行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a ,所用时间为t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有v 22=2as ④ v 2=at ⑤联立③④⑤式及题给条件得a =2.0 m/s 2⑥t =39 s⑦12.答案:(1)26 m/s (2)608 m解析:(1)由图甲知18 s 后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恒定,又汽车受到的阻力始终恒定,故18 s 后汽车受到的合力恒定,汽车做匀加速运动或匀速运动,由图乙可知,18 s 后汽车做匀速运动,此时牵引力为F 3=1.5×103N以牵引力方向为正方向,由平衡条件知,阻力为F f =-F 3=-1.5×103N 0~6 s 内,牵引力为F 1=9×103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1+F f =ma 1,代入数据解得a 1=5 m/s 26 s 末汽车的速度为v 1=a 1t 1=30 m/s 在6~18 s 内,牵引力为F 2=1×103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2+F f =ma 2,解得a 2=-13 m/s 218 s 末汽车的速度为v 2=v 1+a 2t 2=26 m/s. (2)汽车在0~6 s 内的位移为x 1=12v 1t 1=90 m在6~18 s 内的位移为x 2=t 2·v 1+v 22=336 m在18~25 s 内的位移为x 3=v 2t 3=182 m 故汽车前25 s 内的位移为x =x 1+x 2+x 3=608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
—时间
轴—时间
表示物理量 y 随物理量 x 运动物体的位移 运动物体的速度 运动物体的加速
线
的变化过程和规律
与时间的关系 示 y 随 x 变 Δx
化的快慢
某点的斜率表示 该点的瞬时速度
某点的斜率表示 该点的加速度
某点的斜率表示 该点加速度的变 化率
图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一 在纵轴上的截距 在纵轴上的截距 在纵轴上的截距
截距
般表示物理过程的“初始” 情况
表示 t=0 时的位 表示 t=0 时的速 表示 t=0 时的加


速度
2.三点说明 (1)x-t 图象与 v-t 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且均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2)分析图象要充分利用图象与其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函数关系; (3)识图方法: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交点. 3.x-t 图象、v-t 图象、a-t 图象是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性质的 (1)x-t 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静止,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 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v-t 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3)a-t 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图线与横轴重合,则表示物体做匀 速直线运动. 【解题方法】运动学图象问题常见的是 x-t 和 v-t 图象,在处理特殊图象的相关问题时,可以把处理常见 图象的思想以及方法加以迁移,通过物理情境遵循的规律,从图象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根据相应的物理规 律或物理公式解答相关问题.处理图象问题可参考如下操作流程:
2021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专题 02 运动学图像
【专题导航】
目录 热点题型一 运动图象的理解.....................................................................................................................................1
【题型归纳】
热点题型一 运动图象的理解
【题型要点】1.运动学图象主要有 x-t、v-t、a-t 图象,应用图象解题时主要看图象中的“轴”“线”“斜
率”“点”“面积”“截距”六要素:
一般意义
x-t 图象
v-t 图象
a-t 图象
图象描述哪两个物理量之 纵轴—位移横轴 纵轴—速度横轴 纵轴—加速度横

间的关系
t 类型三 v2-x 图象或 x-v2 图象....................................................................................................................... 17 类型四 x-v 图象................................................................................................................................................ 18
类型一 根据题目情景选择运动图象.................................................................................................................. 9 类型二 根据图象信息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 9 类型三 图像的转换.............................................................................................................................................12 热点题型四 “四类非常规运动学图像”的理解与应用...........................................................................................14 类型一 a-t 图象.................................................................................................................................................14 类型二 x-t 图象.................................................................................................................................................15
热点题型二 两类常规运动图象的区分.................................................................................................................... 7 热点题型三 运动学图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8
1
两线交点表示两 两线交点表示两
两线交点表示对应纵、横 两线交点表示两

物体在该时刻速 物体该时刻加速
坐标轴物理量相等
物体相遇
度相同
度相同
图线和时间轴所围的面
积,也往往代表一个物理 面积
量,这要看两物理量的乘
积有无意义
无意义
图线和时间轴所 围的面积,表示 物体运动的位移
图线和时间轴所 围的面积,表示 物体的速度变化 量
(一) x t 图像的理解及应用........................................................................................................................... 3 (二) v t 图像的理解.......................................................................................................................................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