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酿酒微生物

合集下载

lecture2黄酒酿造主要微生物new

lecture2黄酒酿造主要微生物new

原菌 试管培养 三角瓶扩大培养
制造麦曲的菌种应具备以下特征:
种曲扩大培养
麦曲通 风培养
1、淀粉酶活力强而蛋白酶活力较弱
2、培养条件粗放,抵抗杂菌能力强,在小麦上能迅速生长,孢子 密集健壮
3、能产生特有的曲香
4、不产黄曲霉毒素
酒药
• 酒药又称小曲,酒饼,白药,主要用于生产淋 饭酒母或以淋饭法酿造甜黄酒。利用酒药保藏 优良微生物菌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独创方 法。
低酸酵母
1601号
低酸,高己酸乙酯生成。
大多数清酒酵母均是采用风味定向, 高产酯酵母
1701号
高产己酸乙酯和乙酸异戊酯,发酵力强,酸度与7号酵母相当。
人工改造的思路获得。 NO.28
酸度高,苹果酸占总有机酸的80%,琥珀酸少,风味与7号酵母相当。
从酿造的角度实现风味多样化是发酵 苹果酸高产酵母
NO.77
• 酵母
• 黄酒中使用的酵母不但有很强的酒精发酵力,而且要能产 生传统黄酒的风味。
• 在选育优良黄酒酵母菌时,除了鉴定其常规特性外,还必 须考察它产生尿素的能力,因为在发酵时产生尿素,将与 乙醇作用生成致癌的氨基甲酸乙酯。
• 黄酒酵母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 1、发酵迅速并有持续性; • 2、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繁殖速度快; • 3、抗酒精能力强,耐酸、耐温、耐高浓
• 酒药作为黄酒生产的糖化发酵剂,它含有的主 要微生物是根霉、毛霉、酵母和少量的细菌及 犁头霉等。
• 酒药具有制作简单,贮存使用方便,糖化发酵 力强而使用量少的优点。
• 根霉
• 根霉是黄酒小曲(酒药)中含有的主要 糖化菌,糖化能力强,几乎能使淀粉全 部水解成葡萄糖,还能分泌乳酸、琥珀 酸和延胡索酸等有机酸,降低培养基中 的pH,抑制产酸细菌的污染。

微生物在酒精酿造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酒精酿造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酒精酿造中的应用酒精是一种常见的饮品,它广泛应用于社交场合和节庆活动中。

然而,少有人意识到,在酒精的酿造过程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在发酵和转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这对于酿造高质量的酒精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在酒精酿造中的应用,包括酿酒酵母、乳酸菌以及其他微生物的作用。

1. 酿酒酵母酵母是酒精酿造过程中最重要的微生物之一。

酿酒酵母通过发酵过程将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在酿酒过程中,酵母首先将麦芽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并且将糖转化为酒精。

这个过程被称为糖化和发酵。

酿酒酵母还会产生风味物质,这些物质赋予了酒精不同的风味和香气。

因此,选择合适的酿酒酵母对于酒精的质量至关重要。

2. 乳酸菌乳酸菌在酒精酿造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乳酸菌能够将糖转化为乳酸,从而改变酒精的酸度。

在一些酿酒过程中,乳酸菌可以用来调整酒精的酸度和口感。

例如,在一些酿造葡萄酒的过程中,乳酸菌会进行二次发酵,将苹果酸转化为乳酸,从而降低酒精的酸度和增加口感的柔和度。

乳酸菌还可以帮助酒精稳定,并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3. 其他微生物的应用除了酿酒酵母和乳酸菌之外,还有其他微生物在酒精酿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例如,醋酸菌可以将酒精转化为醋酸,用于醋制品的生产。

另外,一些腐败菌和霉菌可以产生挥发性有机物,为某些酿酒过程中的风味提供贡献。

然而,这些微生物必须被严密控制,以免对酒精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微生物在酒精酿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酿酒酵母通过发酵将糖转化为酒精,并且产生风味物质。

乳酸菌可以调整酒精的酸度和口感,并提高酒精的稳定性。

其他微生物如醋酸菌和腐败菌在特定的酿酒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精心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过程,我们可以酿造出高质量的酒精。

(文章字数:499字)。

白酒生产中的微生物

白酒生产中的微生物

引言: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酿酒技艺,其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在白酒生产中发挥多种功能,包括发酵、调味、降解和保护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探讨白酒生产中的微生物。

概述:白酒生产中的微生物是指在酿造过程中参与发酵和降解的各类微生物。

它们在不同的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而影响着白酒的口感、香气和品质。

正文:一、发酵微生物1.酒曲菌的作用:酒曲菌是白酒发酵过程中最重要的微生物,它们通过分解淀粉为糖类供酵母菌发酵,同时还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酒香化合物。

2.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是白酒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它们主要负责将糖类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产生酵母菌特有的香气物质。

二、调味微生物1.酸奶乳酸菌的作用:在白酒生产过程中,乳酸菌可以通过发酵将糖类转化为乳酸,从而为白酒调味,增添酸味。

2.黄曲霉的作用:黄曲霉的菌丝和孢子可以产生一系列复杂的香气物质,为白酒增加复杂的风味。

三、降解微生物1.醋酸菌的作用:醋酸菌可以将乙醇转化为醋酸,从而帮助白酒降低酒精度数,增加醋香味。

2.果酸菌的作用:果酸菌可以降解果酸,减少白酒的酸味,使其口感更加柔和。

四、保护微生物1.乳酸菌的作用:乳酸菌可以产生乳酸和其他一些抗菌物质,在发酵过程中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保护白酒的质量。

2.酒曲菌的作用:酒曲菌通过产生酒精和其他挥发性化合物,营造出不适宜有害菌生长的环境,保护白酒不受污染。

五、总结:微生物在白酒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发酵微生物如酒曲菌和酵母菌主要参与糖类转化为酒精和香气物质,调味微生物如乳酸菌和黄曲霉负责为白酒增添风味,降解微生物如醋酸菌和果酸菌帮助调整白酒的口感,保护微生物如乳酸菌和酒曲菌则保障白酒品质不受污染。

因此,微生物在白酒生产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二章白酒酿造微生物基础知识

第二章白酒酿造微生物基础知识


பைடு நூலகம்
2曲霉的形态结构
各种曲霉的菌落
3毛霉的形态结构
4青霉
二酵母菌
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的真菌。
工业上比较常用的酵母菌
酿酒酵母
卡尔斯伯酵母
异常汉逊氏酵母
粟酒裂殖酵母
粘红酵母粉红变种 热带假丝酵母 棉病针孢酵母 白地霉
三细菌
其代谢产物对白酒、黄酒和葡萄酒的香型和风味具 有特殊作用。在发酵酿酒过程中,适当引入细菌还 能克服白酒后味不足的缺点。
第二章白酒酿造微生物基础知识
第一节白酒酿造微生物
微生物酿酒的原理
所谓酿酒其实用的就是微生物发酵原理,酿 酒的原料基本都是粮食,有些用果实,如葡 萄等,其次需要酒曲,一般酒曲中主要是富 含酵母菌.这种微生物是兼性厌氧型的,在 有氧条件下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而在无氧 环境下进行无氧呼吸将粮食中的葡萄糖分解 为酒精和水.将酒曲与底物混合并密封后窖 藏,一段时间后就会产出酒。
乳酸杆菌
醋酸菌
思考题
白酒酿造中的主要微生物是那些?
参与酿酒微生物种类很多,大体上可分为霉菌、 酵母菌和细菌3大类。 1.霉菌 在酿酒工业中常用的有曲霉、根霉、拟内孢霉、 红曲霉和毛霉等。 2.酵母菌,有多种种类,如啤酒酵母,变种啤酒 酵母,裂殖酵母,生香酵母等。 3.细菌 在酿酒工业中常用的细菌有乳酸杆菌、醋酸菌、 丁酸菌等。
一、霉菌(小型丝状真菌)
凡生长在营养基质上形成绒毛状,网状或絮状菌丝体的真 菌,除少数外都称为霉菌。 霉菌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每当空气潮湿时,就是他 们兴风做浪之时,引起工业原料、制成品及农产品发生霉 变(衣服、食物发毛),另外也使人及其他动物生病,使 农作物,植物发生病害。

微生物与酿酒

微生物与酿酒

6.酒的老熟和陈酿

新酿制成的酒品并没有完全完成体现酒品风 格的物质转化,酒质粗劣淡寡,酒体欠缺丰 满,固以新酒必须经过特定环境的窖藏。经 过一段时间的贮存后,醇香和美的酒质才最 终形成并得以深化。通常将这一新酿制成的 酒品窖香贮存的过程称为老熟和陈酿。
7.勾兑调味

勾兑调味工艺,是将不 同种类、陈年和产地的 原酒液半成品 ( 白兰地、 威士忌等 ) 或选取不同档 次的原酒液半成品 ( 中国 白酒、黄酒等 ) 按照一定 的比例,参照成品酒的 酒质标准进行混合、调 整和校对的工艺。勾兑 调校能不断获得均衡协 调、质量稳定、风格传 统地道的酒品。
4.原料处理
无论是酿造还是蒸馏酒,以及两者的派生酒品,制酒 用的主要原料均为糖质原料或淀粉质原料。 糖质原料以水果为主 ,原料处理主要包括根据成酒的 特点选择品种、采摘分类、除去腐烂果品和杂质、 破碎果实、榨汁去梗、澄清抗氧、杀菌等。 淀粉质原料以麦芽、米类、薯类、杂粮等为主,采 用复式发酵法,先糖化、后发酵或糖化发酵同时进 行。 中国广泛使用酒曲酿酒,其原料处理的基本工艺和 程序是精碾或粉碎,润料(浸米),蒸煮(蒸饭),摊凉 (淋水冷却),翻料,入缸或入窖发酵等。
2.淀粉糖化



糖化是淀粉加水分解成甜味产物的过程。是淀粉糖 品制造过程的主要过程。也是食品发酵过程中许多 中间产物的主要过程。 糖质原料只需使用含酵母等微生物的发酵剂便可进 行发酵 ,但是采用含淀粉质的谷物酿酒时,还需将淀 粉糊化,使之变为糊精、低聚糖和可发酵性糖的糖化 剂。因为酵母本身不含糖化酶。 糖化剂中不仅含有能分解淀粉的酶类 ,而且含有一些 能分解原料中脂肪、蛋白质、果胶等的其他酶类。
微生物与酿酒微生物与酿酒酒的发展历叱酒的发展历叱酿酒微生物酿酒微生物微生物酿酒的原理微生物酿酒的原理酒的分类酒的分类酿酒基本过程酿酒基本过程食品微生物发酵发展前景食品微生物发酵发展前景中国酿酒饮酒的历叱悠久从考古发掘看大约在五千年前的龙山文化早期已开始用谷物酿酒

白酒微生物的检测与鉴定

白酒微生物的检测与鉴定

第二章白酒微生物的检测与鉴定第一节白酒微生物的检测白酒微生物可以分为有益菌和有害菌,这里所说的有益菌和有害菌,是因不同种类的白酒及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相对而言的。

每种菌在生长的同时,往往可以产生以某一种酶为主的多种酶,这些酶将培养基中的成分分解或合成各种产物,并合成菌体成分。

一、有益菌的检测有益菌主要有糖化菌和包括产香味菌在内的发酵菌两大类。

糖化菌最好是能耐高温、耐酸、耐酒精且产糖化酶较多,产蛋白酶适量而不产果胶酶的菌;发酵菌主要生成适量的酒精及各种香味成分。

(一)霉菌首先,曲霉和根霉是主要的糖化菌。

其中黑曲霉的糖化力较高;根霉也具有较高的糖化力,且不产转移葡萄糖苷酶,并能产生多种有机酸,若与其它菌株配合使用,则有利于麸曲白酒口味的改善;白曲(霉)的糖化力稍低,但所制得的成品酒风味较好;米曲霉的糖化力较低,且不耐酸,但液化力及蛋白质分解力较强,一般用于制米曲汁的米曲培养。

许多名酒大曲中,大多能分离到红曲霉及拟内孢霉,它们均有较好的产糖化酶能力。

红曲霉也能产多种有机酸,并能分泌酯化酶;拟内孢霉能产多元醇,有利于增强白酒的绵甜感。

少数犁头霉也有较高的糖化力。

木霉能产纤维素酶,若菌株优良且培养的得当,并与其他糖化力高的菌株一起使用,则能提高出酒率。

关于有益霉菌的检测,主要是对霉菌孢子数的测定,可采用镜鉴法,也可采用下述的摇落孢子数法:称取种曲10g,烘干后摇落其孢子,经筛孔直径为0.2mm的筛子,求得干孢子与干物质的百分数。

另外,采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方法。

此法是将孢子悬浮液放在血球计数板与盖片之间的计数室中,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

由于计数室中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以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孢子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孢子总数。

具体方法如下:1、实验材料①样品种曲霉菌。

②仪器和器具载玻片、盖玻片、旋涡均匀器、血球计数板、电子天平、显微镜、接种环、酒精灯、恒温摇床。

③试剂95%酒精、稀硫酸(1:l0)。

酿酒微生物实习报告总结

酿酒微生物实习报告总结

酿酒微生物实习报告总结酿酒微生物实习是我对酿酒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和影响的深入学习和实践。

在这次实习中,我参观了酿酒厂,了解了酿酒的基本工艺和流程,并亲自参与了微生物发酵的过程。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酿酒微生物的作用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我了解到酿酒微生物主要包括酵母菌和细菌。

酵母菌是酿酒过程中最重要的微生物之一,它能够将糖分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酒的风味、口感和酒精度数。

细菌在酿酒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分解酒中的杂质,使其变得更加清澈。

在实习过程中,我有机会亲自参与微生物发酵的过程。

我学习了如何正确地添加酵母菌和细菌,以及如何控制发酵的条件。

我了解到,发酵的环境温度、湿度、氧气供应和糖分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效果。

通过实践,我学会了如何监测发酵过程中的酒精度和二氧化碳产生情况,以及如何调整条件以优化发酵效果。

此外,我还学习了酿酒过程中的其他相关知识,如原料的选取与处理、糖化、发酵控制、检测和包装等。

我了解到,原料的选择和处理对酿酒的质量至关重要,糖化过程是将原料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分的关键步骤,发酵控制是保证酒的风味和口感的重要环节,检测和包装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最后一步。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酿酒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加深了对酿酒行业的理解。

我认识到,酿酒不仅仅是一门传统技艺,更是一门科学。

微生物在酿酒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从糖分的转化到酒的风味塑造,都离不开微生物的参与。

因此,对酿酒微生物的研究和理解对于改进酿酒工艺和提高酒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这次酿酒微生物实习是一次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学习经历。

通过实习,我对酿酒微生物的作用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学会了相关的实践技能。

我相信,这次实习将对我在酿酒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酿酒微生物讲稿PPT课件

酿酒微生物讲稿PPT课件
主要产生乙醇、甘油、杂醇油等 ,同时产生少量酯类、酸类和醛 酮类物质。
细菌的发酵机制与代谢产物
发酵机制
细菌发酵多采用与酵母菌类似的厌氧 呼吸方式,将糖类物质转化为乳酸、 乙酸等。
代谢产物
主要产生乳酸、乙酸、琥珀酸等,同 时可能产生一些具有特殊风味的物质 。
霉菌的发酵机制与代谢产物
发酵机制
霉菌发酵主要通过好氧呼吸将糖类物质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
02
根据酿酒用途和发酵类型,酿酒 微生物可分为酒精发酵微生物、 乳酸发酵微生物、白酒发酵微生 物等。
酿酒微生物在酿酒过程中的作用
01
02
03
糖化作用
霉菌能够分解淀粉、蛋白 质等大分子物质,生成可 发酵性糖,为后续发酵提 供必要的营养物质。
酒精发酵
酵母菌利用可发酵性糖进 行酒精发酵,生成酒精和 二氧化碳,是酿酒的主要 环节。
酿酒酵母、毕赤酵母、假 丝酵母等。
特性
具有发酵能力,能够将糖 类物质转化为酒精和二氧 化碳。
作用
在葡萄酒和啤酒等发酵酒 的酿造过程中,酵母菌是 必不可少的微生物。
细菌的种类与特性
乳酸菌
主要存在于酸奶和泡菜等发酵食品中, 能够产生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 长。
醋酸菌
梭状芽胞杆菌
存在于土壤和动物肠道中,能够产生 芽孢,抵抗不良环境。
件,以获得所需微生物;对分离纯化的结果进行验证和鉴定,确保获得
的微生物为酿酒相关。
酿酒微生物的鉴定方法与技术
形态学鉴定
生化鉴定
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大小、颜色、运 动性等特征,初步鉴定微生物种类。
利用微生物对不同底物的代谢反应进行鉴 定,如糖发酵试验、氧化发酵试验等。
分子生物学鉴定

微生物在酿酒中的应用(应用微生物论文)

微生物在酿酒中的应用(应用微生物论文)

微生物在酿酒中的应用10生物技术1班 10102041001 蔡冠超摘要:微生物用于食品加工是人类利用微生物的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利用微生物制造了种类繁多、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食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酒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酒行业也发展的越来迅速,各种类型的酒相继出现,利用微生物酿酒的技术也越来越显得重要。

所以,本文侧重探讨的是微生物在酿酒中的应用。

关键字:曲霉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糖化菌;乳酸菌1各种微生物在酿酒中的应用1. 1 曲霉菌在酿酒中的应用①红曲霉在酿酒过程中的应用:白酒香型的风格主要是由其中的酯类、高级醇、有机酸等微量成分及其比例关系和其协调性来定,尤其是酯类。

由于某些红曲霉具有较强的酯化己酸与乙醇为己酸乙酯能力,所以其在浓香型白酒中研究更多,应用也更为广泛,其利用方式有很多种。

可以用作酯化大曲、酯化液、粗酶制剂等[1]。

②米曲霉在酿酒过程中的应用:米曲霉具有较强的蛋白质分解能力,同时也具有糖化活力。

米曲霉繁殖和产酶的同时,产生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为酵母提供营养来源,并生成有机酸、高级醇及酯类等成分;再者米曲霉产生的曲香及辅料的成分,作为酒的前体物质赋予酒以独特的风味[2]。

③黄曲霉在酿酒过程中的应用:黄曲霉产液化型淀粉酶的能力强,蛋白质分解能力仅次于米曲霉,并且它能分鬃DNA产力强,蛋白质分解能力仅次于米曲霉,并且它能分解DNA产生核苷酸。

1.2 枯草芽孢杆菌在酿酒中的应用酯类是具有芳香性气味的挥发性化合物,白酒中酯类主要以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丁酸乙酯、乳酸乙酯为主。

枯草芽孢杆菌生产出的白酒中己酸乙酯的含量显著降低。

因此应用时需考虑到其负面作用,搭配使用其他功能曲,例如:堆积发酵后添加酯化酶活力较高的大曲再入池发酵。

枯草芽孢杆菌生产出的酒样中乙醇含量降低。

对出酒率也有负面影响,应用时需要注意其用量。

黄酒酿造中微生物种类和风味物质的

黄酒酿造中微生物种类和风味物质的

黄酒酿造中微生物种类和风味物质的黄酒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酒类,其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类和风味物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黄酒的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发挥着发酵和陈化的关键作用,而风味物质则赋予了黄酒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本文将从微生物的种类和风味物质的角度来探讨黄酒酿造的过程。

一、黄酒酿造中的微生物种类黄酒的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

其中,最重要的微生物是曲菌和酵母菌。

1. 曲菌曲菌是黄酒酿造的核心微生物。

曲菌分为麸曲菌和米曲菌两种。

麸曲菌主要用于酿造高粱黄酒,而米曲菌则主要用于酿造米黄酒。

曲菌在黄酒酿造过程中,通过发酵将淀粉转化为糖类,进而生成酒精和香气物质。

曲菌还能产生一种叫做黄曲霉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黄酒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曲菌的生长。

2. 酵母菌酵母菌是黄酒酿造中的另一个重要微生物。

酵母菌能够将糖类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在黄酒酿造过程中,酵母菌起到了发酵和陈化的作用。

它们能够将曲菌产生的糖类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产生一系列的风味物质,如酯类、醛类和酸类物质。

这些风味物质赋予了黄酒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二、黄酒酿造中的风味物质黄酒的风味主要来自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特别是酵母菌的代谢产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黄酒风味物质。

1. 酯类物质酯类物质是黄酒中常见的风味物质之一。

它们具有水果香味,如苹果、香蕉和桃子等。

这些酯类物质的产生与酵母菌的代谢活动密切相关。

2. 醛类物质醛类物质是黄酒中的重要风味物质之一。

它们具有独特的香味,如花香、坚果香和糖香等。

醛类物质的产生主要是由酵母菌的代谢活动引起的。

3. 酸类物质酸类物质是黄酒中的重要风味物质之一。

它们赋予了黄酒独特的酸味和醇厚的口感。

酸类物质的产生主要是由酵母菌和曲菌的代谢活动引起的。

三、黄酒酿造的过程黄酒的酿造过程可以分为主要发酵、次要发酵和陈化三个阶段。

1. 主要发酵主要发酵是指将糖类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曲菌和酵母菌共同作用,将糖类发酵产生酒精和香气物质。

米酒酿造中的微生物及作用

米酒酿造中的微生物及作用

米酒酿造中的微生物及作用
米酒是一种古老的发酵酒,其制作过程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米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主要包括酵母和乳酸菌,它们分别发挥着发酵和酸化的作用。

首先,酵母是米酒酿造中最重要的微生物之一。

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主要作用是将糖类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在米酒酿造过程中,酵母在发酵罐中与淀粉和糖类反应,产生酒精和其他发酵产物,使得米酒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同时,酵母还能够产生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维生素B和氨基酸,使得米酒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其次,乳酸菌也是米酒酿造中不可或缺的微生物之一。

乳酸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其主要作用是将糖类转化为乳酸。

在米酒酿造过程中,乳酸菌能够酸化发酵液,降低pH值,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保持米酒的品质和稳定性。

此外,乳酸菌还能够产生一些有益的物质,如抗生素和益生菌,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益处。

总的来说,米酒酿造中的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发酵和酸化过程,使得米酒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同时也赋予
米酒一定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因此,在米酒酿造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利用微生物,控制发酵条件,能够提高米酒的品质和产量,满足人们对美味酒品的需求。

酿酒微生物名词解释

酿酒微生物名词解释

酿酒微生物名词解释一、酿酒微生物:指在酿酒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微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细菌等。

这些微生物通过相互作用,将原料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最终生成各种类型的酒。

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具有将糖分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能力。

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将葡萄中的糖分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葡萄汁发酵成为葡萄酒。

三、霉菌:是一种真菌,在酿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霉菌可以分解葡萄皮和籽中的单宁和色素,使得葡萄汁的味道更加柔和。

同时,霉菌也能产生酯类物质,为葡萄酒带来特殊的香气和口感。

四、细菌:在酿酒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例如,乳酸菌可以降低啤酒的pH值,增加啤酒的口感和稳定性。

醋酸菌则会在葡萄酒中产生醋酸,使得葡萄酒的味道更加复杂。

五、酒曲:是一种由米粉、麦粉等原料制成的微生物制剂。

在酿酒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会将原料中的淀粉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最终生成各种类型的酒。

六、发酵罐:是一种用于发酵的容器,通常由不锈钢制成。

在酿酒过程中,发酵罐用于存放葡萄汁或麦芽汁,以便在其中进行发酵过程。

七、蒸馏:是一种将酒精和水分分离的工艺。

在酿酒过程中,蒸馏用于将发酵后的液体中的酒精和水分分离出来,得到高浓度的酒精饮料。

八、熟化:是一种将酒变得更加柔和、丰富的过程。

在酿酒过程中,熟化通常在木桶或不锈钢罐中进行,通过氧化作用使酒的味道变得更加柔和、丰富。

九、品鉴:是一种对酒的质量进行评估的方法。

品鉴师通过观察酒的颜色、闻酒的香气、品尝酒的味道等手段来评估酒的质量,并确定其等级和价格。

十、酒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酒精的含量与酒精含量之比的比值,通常以酒精含量百分比表示。

酒度是衡量酒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酒度越高,酒的质量越好。

以上是对酿酒微生物名词的解释,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第二部分 酿酒微生物

第二部分 酿酒微生物

第二部分酿酒微生物Yeast:酵母Wild yeast:野生酵母Yeast hulls:酵母菌皮Dry activity yeast:活性干酵母Bacteria:细菌Malolactic [,mælə(ʊ)'læktɪk]adj. 苹果乳酸的∙bacteria(MLB) :乳酸菌Malolactic Fermentaion 乳酸发酵Lactic ['læktɪk]乳汁的,乳的,乳酸acid ['æsɪd]酸 bacteria(LAB) :乳酸菌Acetic [ə'siːtɪk; ə'setɪk]酸的,乙酸的,醋酸的acid bacteria:醋酸菌∙Spoilage ['spɒɪlɪdʒ]腐败,变坏,酸败yeast:败坏酵母spoilage bacteria 腐败菌,啤酒腐败菌第三部分生理生化过程Transpiration [,trænspɪ'reɪʃən]: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蒸腾,蒸发Evaporation [ɪ,væpə'reɪʃən]:蒸发Photosynthesis [,fəʊtə(ʊ)'sɪnθɪsɪs]:光合作用Maillard Reaction :麦拉德反应Veraison:转色期Saturation [sætʃə'reɪʃ(ə)n]:饱和Alcoholic fermentation [fɜːmen'teɪʃ(ə)n] (AF) :酒精发酵Stuck (Sluggish) Fermentation:发酵停滞Primary Fermentation:前发酵,主发酵Secondary Fermentation;二次发酵Heterofermentation [,hetərəufə:mən'teiʃən]:异型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 :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Alcohol Fermentation(MAF):苹果酸-酒精发酵Methode Charantaise:夏朗德壶式蒸馏法Maceration [,mæsə'reiʃən]浸渍,浸软,离析作用Carbonique :CO2浸渍发酵Whole bunch fermentation :CO2浸渍发酵Beaujolasis method:宝祖利酿造法Unareobic [eə'rəʊbɪk] fermentation:厌氧发酵法Thermovinification:热浸渍酿造法Charmat method:罐式香槟法Enzymatic browning:酶促褐变Acetification:酸败Ageing:陈酿Sur lies:带酒脚陈酿Esterify:酯化Saccharify:糖化Liquefy:溶解、液化Bottle aging:瓶内陈酿Amelioration:原料改良Chaptalization:加糖Distillation:蒸馏Fractional Distillation:分馏Rectification:精馏Clarification:澄清。

浓香型白酒生产中酿酒微生物的研究

浓香型白酒生产中酿酒微生物的研究

T logy科技工艺技术一直以来,浓香型白酒在主流的白酒消费市场中占据相当大的分额。

随着酿酒技术以及工艺的进步以及发展,白酒香型数量逐步递增,浓香型白酒也出现较多流派,而不同香型以及流派的白酒同微生物的类别以及数量具有关联性。

微生物主要就是一些个体微小,且结构简单的生物。

大部分酿酒微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少量的也有多细胞结构。

中国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一般为固态发酵法,将富含不同类型微生物的曲作为发酵剂,最终生产出不同风味的白酒。

酿酒微生物主要是细菌、霉菌以及酵母菌,其对于白酒生产以及白酒的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 影响[1]。

1 浓香型白酒生产中酒曲微生物的研究浓香型白酒,其组成浓香型酒典型风格的主要成分为己酸乙酯,其不但成分含量偏高,同时香气显著。

乙酸乙酯的产生是多种微生物和多种理化成分共同作用逐渐转化的结果,其中酒曲的作用尤为显著。

1.1 浓香型白酒酒曲的特点酒曲属于多菌群构成的混合微生物基质,微生物的数量以及具体分布对白酒的影响较大。

当前认为,在制曲过程中工艺的控制对白酒风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而浓香型白酒的制曲温度为中温,酒曲中存在更多的产酸菌和分解菌,总体细菌数量较高。

制曲温度决定了酒曲的微生物组成,间接影响了白酒的香型和口感。

1.2 浓香型白酒酒曲的主要微生物构成对浓香型白酒的大曲外层以及曲心的微生物分布进行研究,可看出酿酒的质量情况,曲心所产酒的质量优于曲外层。

另外国窖曲层次间微生物数量以及优势种群差异明显,其中曲侧表层以及曲包表层微生物数量偏多,其中霉菌最为显著,微生物类别少,优势菌属于根霉;青霉以及犁头霉大多分布在曲底层[2]。

因此从结论可看出,曲心组成以细菌为根本,曲外层以霉菌以及酵母菌为核心,中后期霉菌占据优势,不过最后当酒曲温度接近环境温度,含水量控制一定水平时,相关微生物都会保持稳固,曲心所产酒的质量以及数量优于曲外层。

微生物类别以及分布变化受温度以及含氧量的影响。

因此分析制曲过程中微生物的消长变化,研究其中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利于改进酿酒工艺,控制粮耗,研究意义显著。

《酿酒微生物讲》PPT课件

《酿酒微生物讲》PPT课件
对酒的质量、产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
微生物研究范围
1 充分了解白酒传统工艺的菌况 2 提高纯种的选育水平 3 处理好纯种与天然菌的关系 4 应用纯种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
人体中微生物(趣味知识)
科学家很早就知道人体与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 和平共处,他们把这个微生物群系称为“微生物 组”。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主要研究的是那些会导 致疾病的微生物。据信在人体中每存在一个人体细 胞,就有大约1 0个细菌细胞。不过这些微生物十 分微小,以至于它们集合在一起的重量最多也只能 达到人体重量的大约1%至3%。这意味着某个体重 2 0 0磅(约合9 1公斤)的人体内可能存在多达6磅 (2.73公斤)的细菌。
—巴斯德
人及动植物的体表及其外界相通的腔道 中也存在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 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 有些对人还有利,是正常微生物群,通称正 常菌群。
免疫作用
抗衰老作用
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球菌等产 生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消除自 由基(02-)毒性,抗氧化损伤,抗衰 老.
微生物细胞中几种主要元素的含量 (干重的百分数)
元素 碳 氮 氢 氧 磷 硫
细菌 50 15 8 20 3 1
酵母菌 49.8 12.4 6.7 31.1 — —
霉菌 47.9
5.2 6.7 40.2 — —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主要成分
水分 (占细胞鲜重的%)
蛋白质 占 细 碳水化合物 胞 干 脂肪 重 的 核酸 %
⑴ 形态微小,结构简单,比表面积大。
⑵ 代谢能力强,代谢类型多。
⑶ 生长繁殖快,容易培养。
⑷ 适应能力强,易发生变异。
⑸ 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酿酒微生物太空育种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Ⅱ)芝麻香型白酒酿造

酿酒微生物太空育种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Ⅱ)芝麻香型白酒酿造

Mu t a g t i n g S t r a i n s i n S p a c e o f Br e w Mi c r o o r g a n i s ms a n d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h e m
i n P r o d u c t i o n ( I I )
效的变异源 ,可引起飞行器 中的生物体发生遗传性 变异 , 且这种变异突变频率高 、 突变谱广 、 变异幅度 大、 突变后的变异性状稳定 , 从而使育种周期缩短 、 生物安全性提高。 因此 , 太空育种 已成为动植物及微
近些 年 微生 物航 天诱 变 的研 究进 展迅 速 ,利 用
生物育种技术称 作航天诱变育种 曲或空 间诱 变育
Ab s t r a c t: B y s p a c e mu t a t i n g ma i n F u n c t i o n a l mi c r o o r g a n i s ms o f S e s a me F l a v o r L i q u o r i n S h e n z h o u 8 s p a c e c r a f t ,w e g o t mu t a t e d B a c i l l a c e a e , mu t a t e d y e a s t a n d mu t a t e d Ha n o i Wh i t e S t a r t e r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 p r o t e a s e e n z y me a c t i v i t y o f mu t a t e d B a c i l l a c e a e w a s
船搭 栽 进 行 太 空诱 变 育种 , 芽孢 杆 菌 的蛋 白酶 活性 、 酵 母 茵 的产 酯 能 力及 河 内白曲 的糖 化 酶 活性 均 明显提 高 。

控制某种菌群在酿酒过程中的生长

控制某种菌群在酿酒过程中的生长

控制某种菌群在酿酒过程中的生长第一章:引言酿酒是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过程,其过程涉及了一系列微生物的生物学行为,其中包括许多菌类的生长和繁殖。

在酿酒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可以对酒的口感、质量和保存期限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控制菌群的生长在酿酒业中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章:酿酒中的微生物酿酒涉及到许多微生物,其中最基本的是酵母菌。

酵母菌是酿酒酵母的一种,是单细胞真菌。

在潜伏期后,酵母菌会分裂繁殖,生产大量的二氧化碳和酒精。

此外,有一些细菌也会出现在酿酒过程中,其中最常见的是乳酸菌和醋酸菌。

第三章:控制酵母菌的生长酿酒过程中,酵母菌是最重要的微生物之一。

酵母菌的生长速度和其生产的产量直接影响酿酒的质量。

虽然酵母菌需要一定的营养成分、温度和水分等因素,来实现其生长和繁殖,但过度的条件会导致其繁殖速度太快或太慢。

因此,在酿造过程中,控制酵母菌生长的关键在于控制其环境。

1. 温度酵母菌的生长速度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温度。

理想的酵母菌温度应在约20℃至25℃之间。

如果温度太高或太低,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

过热会导致酵母菌的代谢速率过快,从而影响酒的质量;过冷则会导致代谢反应减缓,从而影响发酵效果及成品品质。

2. pH值pH值是酵母菌能否正常生长和繁殖的关键因素之一。

酵母菌的最适pH值范围为4至5.5,此范围是其最适生长的环境。

如果pH值过高或过低,会导致酵母菌的繁殖速度减慢或死亡。

3. 酒精浓度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生产酒精。

而酒精浓度越高,酵母菌越难以生长和繁殖。

因此,在酿酒过程中,需要控制酒精浓度的上限,以保持酵母菌的正常生长状态。

4. 营养成分酵母菌的营养需要非常均衡,否则会导致酵母菌生长缓慢或者死亡。

在酿酒过程中,需要为酵母菌提供充足的足够的营养物质,以保持其良好的生长状态。

第四章:控制细菌的生长除了酵母菌之外,还有一些细菌在酿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有些细菌有益,但有些细菌则会导致麻烦,因为它们会使酒变得酸味和变质。

酿酒微生物

酿酒微生物

酿酒微生物中国传统固态法白酒的酿制离不开微生物,包括霉菌、酵母菌、细菌等,它们分工负责全程参与,没有这些微生物的参与,根本就酿不出香气复杂、风格各异的白酒。

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参与酿酒,有些微生物对酿酒十分有害的,不仅影响产量,还会影响质量,产生令人厌恶的气味等。

所以,一定要注意区分哪些微生物对酿酒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酿酒微生物分布非常广泛,从原料、用水、空气、酒曲、酒醅、酒糟到场地、工具、设备、窖池、人手、鞋、衣服上都有微生物,可谓无所不在。

历史悠久的酿酒地区经过多年的驯化和自然淘汰,培育了大量有益微生物种群,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地区能酿出好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微生物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也是生物,需要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环境。

微生物需要的营养包括:1、水分:微生物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低等生物,没有营养摄入器官,一切营养成分都要先溶解于水,才能通过它们的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细胞内酶的合成等生理生化反应,也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

2、碳源: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碳,凡是能给它们提供碳素营养的物质统称为碳源。

3、氮源: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氮,凡是能给它们提供氮素营养的物质统称为氮源。

4、无机盐类:无机盐是构成微生物菌体以及促进酶发生作用的重要成分。

5、生长素:生长素可以狭义地理解为维生素,微生物的生长也需要某些维生素。

适宜的环境包括:1、温度: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0-80摄氏度,某些微生物还能在更低的温度下生存。

每个菌株按其生长速度可分为三个温度区,即最低生长温度、最佳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

2、酸碱度:微生物的生长对环境的酸碱度要求很高,酸度太高或碱性太高都会影响它们的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3、氧供应状况:各个微生物种群的需要情况不同,有的是厌氧菌,有的需要微量的氧,有的需要较多的氧。

每种微生物在不同的供氧环境下表现也不同,比如酵母菌在供氧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快速繁殖,在无氧情况下可以将糖代谢成酒精;如果供氧持续充足,它们就会把糖代谢成水和二氧化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窖泥微生物经过长期的驯化和发展,慢慢形成了 自身独特的微生物群落,其代谢产生的呈香物质是浓 香型白酒窖香的基础。从数量上看,老窖泥中细菌总 数、嫌气性细菌数都多于新窖和中龄窖。随着窖龄的 增加,嫌气菌数量多于好气菌;嫌气芽孢菌数明显多 于好气芽孢菌。另外,窖壁中微生物多于窖底,黑色 内层的细菌数多于黄色外层。

3、假丝酵母
细胞呈圆形、卵形或长形,多边出芽繁殖,能形成假 菌丝、厚垣孢子。 能发酵葡萄糖、蔗糖、棉子糖;不能发酵麦芽糖、半 乳糖、乳糖、蜜二糖;不分解脂肪;能同化硝酸盐。“潮 火”前期最多,“大火阶段”经高温多数被淘汰。

4、汉逊酵母
汉逊酵母细胞为球形、卵形、圆柱形,常形成假菌丝, 孢子为帽子形或球形。 对糖有强的发酵作用,主要产物为乙酯乙酯。在液 体中繁殖,产生浮膜。异常汉逊酵母是酒和饮料的污染 菌,常在酒的表面生成白色干燥的菌醭。
第四章 酿酒微生物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酿酒微生物的概况 酿酒微生物主要种类 制曲微生物 窖泥微生物 环境微生物 大曲中的主要微生物 及其作用
第一节

酿酒微生物的概况
微生物是指那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 的一群微小生物。
微生物的特点: 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 生长旺,繁殖快;易变异,适应强;种类 多,分布广。

毛霉对甾醇化合物具有转化作用,能糖 化淀粉产生少量乙醇,能分解蛋白质、糖化 能力强。一般用于生产酒精、有机酸(乙酸、 草酸、琥珀酸等)等和豆腐乳等制品,也可 被用于制作酶制剂,少量存在有利。
2、根霉属



分布:土壤、空气中, 常见于淀粉食品上, 可引起食品腐烂、变 质。 特征:菌丝为白色, 无隔多核的单细胞真 菌,多呈絮状。 用途:是酿酒工业用 的糖化菌种,糖化能 力强,能转化甾醇族 化合物,产乳酸。

5、毕赤酵母
毕赤酵母细胞为筒形,可形成假菌丝,孢子为球形 或帽子形。 分解糖的能力弱,不产生酒精,能氧化酒精。能耐 高浓度的酒精,常使酒类和酱油产生变质并形成浮膜, 如粉状毕赤酵母菌。
3.3

曲药中的细菌
1、乳酸菌
乳酸菌是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 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 乳酸含量的多少是反映曲质量的一个方面。由于乳酸呈 现的味是馊、酸、涩等,特别是在含量大时又呈青草味,所 以在生产中应该注意。一般说来大曲酒中乳酸酯都偏多,所 以酒界提出了“增已降乳”论,但在实际做法中疏忽了大曲 的乳酸含量或乳酸含量的控制。从而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考虑 “降乳”问题。
风味物质 醇、醛、酸、酯
细菌、霉菌、 放线菌 有机酸、氨基酸、


酿酒微生物主要来源: 1、曲药微生物 2、窖泥微生物、糟醅微生物(千年窖、万 年糟) 3、环境微生物(空气、水、器具等)

酿酒微生物在酿酒中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 程,种类和数量都会不断发生变化,影响的 有环境、温度、湿度、时间、通风状况等等 因素。
根霉形态结构
3、曲霉属



分布:谷物、空气、土 壤和各种有机物品上。 特征:菌丝是有隔多细 胞菌丝,营养菌丝匍匐 生长,无假根有足细胞 等。 用途:有较强的蛋白分 解能力、糖化能力,多 用于制酱、酿酒、制醋 曲,已被利用的近60种。
曲霉形态结构
4、犁头霉属



分布:分布比较广以 及适应性较强,所以 几乎无处不有,是无 法避免的。 特征:有匍匐枝和假 根,但孢子囊梗在匍 匐枝中间,不与假根 对生。 用途:大曲中如这种 菌类太多,则对曲质 不利,因其糖化力、 液化力均不高

5、放线菌
窖泥中土壤放线菌以细菌、霉菌等利用掉窖泥 有机质中易分解部分后,残留下的难分解的复杂物 质作为养料。如木质素、单宁、纤维素以及一些腐 殖质。产生酶以及维生素和有机酸供有益微生物使 用。
第五节

环境微生物
环境微生物种类及数量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 生改变,但这些微生物大都是白酒生产中不可缺少的 有益微生物,也存在部分对白酒生产有害的微生物, 比如犁头霉、青霉、野生酵母等。
曲药、窖泥、窖外环境中都存在酿酒所必需 的各种类群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均直接或间 接的影响酒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保证白酒的产量,我们必须保证有益微 生物的繁殖,有害微生物被抵制而淘汰。

第二节 酿酒微生物主要种类
白酒生产中物质转化与微生物关系
酵母菌
淀粉质 原料
霉菌
可 发 酵 性 糖
酒精等醇 类
第四节

窖泥微生物
窖泥是微生物生长、繁殖和积累代谢产物的特殊环境, 主要微生物是嫌气芽孢菌和其他厌氧功能菌。

因窖泥是用黄泥搭成,呈微酸性,质地黏重,透气性 能差,缺乏磷和有机质,厌气条件好,适于厌氧微生物 的生长、繁殖。但在不同窖龄的窖泥中或在同一窖池的 窖泥不同部位上,微生物分布的多少和种类有差异。浓 香型白酒的生产是以窖池和酒醅为基础,通过发酵过程 中产生的黄水为介质,酒醅与窖泥之间不断进行微生物 和物质、能量的交换,既为酒醅的发酵提供了丰富的微 生物种群,又实现了窖泥自身的新陈代谢。

白酒整个生产都采用传统的自然发酵过程, 在长期的酿造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微生物区 系。 酿酒微生物是指生产过程和环境中微生物的 总称。 在这些微生物中,有益菌和有害菌良莠斑 杂;在酿酒过程中有众多的微生物先后交替、 共同作用,关系极其复杂;且在不同的生产 环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窖池,各微生物 盛衰不定,很难确定谁在起主导作用。
厌氧异养菌:老窖泥中的厌氧异养菌数量明 显多于新窖,一般随窖池上、中、下层顺序 而递增。 甲烷菌:老窖泥中的甲烷菌数量随窖池上、 中、下层顺序而递增。而新窖泥中未测出甲 烷菌 己酸菌:老窖泥中的己酸菌明显多于新窖, 并随窖池上、中、下层顺序而递增。 乳酸菌:新、老窖泥中的乳酸菌数量分布无 明显规律性。

硫酸盐还原菌:除个别窖外,老窖泥中 硫酸盐还原菌数量多于新窖泥 硝酸盐还原菌:新老窖泥中菌存在一定 数量的硝酸盐还原菌。


1、已酸菌
已酸菌属于革兰式阴性菌,成对或成串 生长,芽孢端生。兼性厌氧,与甲烷菌共栖 于窖泥中发酵乙醇和乙酸盐,产生已酸、丁 酸及少量乙酸;发酵葡萄糖产生乙酸、丁酸 和少量已酸;它以乙酸乙酯为承受体,合成 已酸乙酯,是合成型的发酵,发酵期较长。 由于具有土壤细菌的特性,栖息于窖泥 多而糟醅少的环境中,是产生浓香型大曲酒 香味的主要菌种。
犁头霉形态结构
3.2

曲药中的酵母菌
1、酿酒酵母
细胞呈圆型,卵圆型或椭 圆型;能发酵葡萄糖、蔗糖、 麦芽糖及半乳糖,不能发酵乳 糖及蜜二糖,对棉子糖只能发 酵1/3左右。 在氮源中能利用硫酸铵, 不能利用硝酸钾。 常用于传统发酵行业,如 啤酒、白酒、果酒、酒精等。
酿酒酵母形态

2、葡萄汁酵母
在麦芽汁中细胞呈圆形、卵形、椭圆形或长形。 能发酵除乳糖外的其它糖,全发酵棉子糖。供啤酒底 层发酵,或做饲料或者药用;也可作为维生素的测定菌。
四、曲的感官鉴定
1.香味 将曲折断后用鼻嗅之,应具有特殊的
曲香味,无酸臭味或其它异味。
2.外表颜色 应有灰白的斑点或菌丝,不应光滑
无衣或成絮状的灰黑色的菌丛。
3.曲皮厚度 曲皮越薄越好。
4.断面颜色 曲的断截面要有菌丝生长,且全为
白色,不应掺杂其它的颜色。

思考题:酿酒微生物主要有哪些组成?

微生物以三种状态存在于成熟大曲:一是固 定化死细胞(失去功能的死亡细胞);二是 固定化静息细胞(只生存不再繁殖的休眠状 态);三是固定化增殖细胞(当条件适合时, 可恢复其功能的状态)。
3.1

曲药中的霉菌
1、毛霉属
毛霉的分布:土壤、 空气中,也常见于水果、 蔬菜、各类淀粉食物、谷 物上。 特征:低等真菌、菌 丝发达、繁密,为白色、 无隔多核菌丝,为单细胞 菌丝。 代表种类:高大毛霉 、总状毛霉和犁型毛霉。
酵母菌
晾堂空气 微生物
细菌 霉菌(犁头 霉、曲霉)
环 境 微 生 物
酿造用水 微生物
酿酒酵母 青霉
窖皮泥微 生物
细菌
霉菌(青霉、 白地霉) 酿酒酵母
晾堂残留 物微生物
第六节大曲中的主要微生物及其作用

制品,是一种具有“活性”的物质。
1.中温曲中的主要微生物 (1)酵母菌 主要为酵母属、汉逊酵母属、假丝酵母属和 拟内孢霉属等。
第三节 曲药微生物
曲药中存在大量的有益的微生物,是乙 醇发酵和产酯生香的重要微生物。 霉菌是其中数量最多的菌种,其次是酵 母菌;在曲药中还存在着一定量的细菌。

曲霉 霉菌 根霉 毛霉 犁头霉 曲 药 微 生 物 酿酒酵母 酵母菌 产酯酵母 假丝酵母 乳酸菌 细菌 醋酸菌 枯草芽孢 杆菌 微球菌

2、丁酸菌
丁酸菌是窖泥中常见的细菌,其绝大多数种类可 以归入一个土壤特殊类群—嫌气固氮细菌群。它是梭 状芽孢杆菌,各类很多,属专性厌氧微生物,耐高温 、耐酸能力差。 它能利用简单的有机质或复杂的多糖产生丁酸 和乙酸等有机酸。 窖泥中的丁酸菌代谢产生丁酸和乙醇发生酯化 反应,产生酒中香味成分丁酸乙酯,使酒体协调丰满 。典型代表为巴斯德杆菌。

3、枯草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革兰氏阳性菌, 属需氧菌。 初时,大曲中芽孢杆菌不多,但其繁殖速度较快, 特别是在大曲的高温、高水分、曲块软的区域繁殖较快, 此时枯草芽孢杆菌得以大量生长。可利用蛋白质、多种 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它是生成酒体的芳香 类物质如双乙酰等的菌源,所以是大曲中不可少得的细 菌。可以说枯草芽孢杆菌于曲于酒都是有益菌。



互生关系
两种可单独生长的微生物,当共同生活在一起 时,可以相互有利或一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果, 为另一种微生物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