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蓝耳病研究进展PPT课件
ABCD
生物安全措施
加强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防止病毒传入和传播, 包括定期消毒、隔离、检疫等措施。
监测与预警
建立蓝耳病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疫情,采 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控制措施
扑杀与无害化处理
对患病动物和疑似感染动物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毒传播。
限制移动
对患病动物及其相关物品进行限制移动,防止病毒扩散。
流行病学研究
疾病分布情况
01
调查蓝耳病在全球和国内的分布情况,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和
传播途径。
传播方式研究
02
研究蓝耳病的传播方式和影响因素,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
据。
流行病学特征
03
分析蓝耳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如发病季节、易感动物种类和年
龄等,为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疫苗研究
01
疫苗种类及特点
繁殖障碍
蓝耳病可导致母猪流产、死胎和早产,降低 繁殖率。
呼吸道症状
患病猪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流涕等症状, 影响生长发育。
免疫抑制
蓝耳病病毒可导致猪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 使其他疾病更容易感染。
继发感染
蓝耳病可引起其他细菌和病毒的继发感染, 如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
02 蓝耳病研究现状
病原学研究
需要加强蓝耳病与其他猪病的相互作用研究,为 综合防控提供依据。
需要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蓝耳病等跨国动物 疫病。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对现有的蓝耳病疫苗进行比较和 分析,了解各种疫苗的优缺点和 适用范围。
02
新型疫苗研发
03
疫苗接种策略
研究新型的蓝耳病疫苗,如基因 工程疫苗、亚单位疫苗等,提高 疫苗的保护效果和安全性。
动物检疫学—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pt课件
兽医药品监察所已成功研制出高致病性
猪蓝耳病病毒的ELISA专用诊断试剂。
整理版课件
25
5、PT-PCR法
✓能直接检测出细胞培养物中和精液中的
PRRSV。
整理版课件
26
荷兰提出了简易诊断方法: 即以母 猪80%以上发生流产,20%以上发生死 胎,25%以上仔猪死亡为指标。若三项 指标中有2项符合就可以确诊为本病。
整理版课件
20
2、电镜观察
透射电镜可见典型的以球形或卵圆 形为主的具囊膜的病毒粒子,直径大小 为50~80nm,核心直径为20~40nm。
整理版课件
21
3、病原检查
✓ 将上述处理好的病料再经0.45µm滤膜,取 滤液接种猪肺泡巨噬细胞培养,培养5d后, 用免疫过氧化酶法染色,检查肺泡巨噬细 胞中PRRSV抗原;
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
• 心衰、心肌出血、坏死;
• 淋巴结出血;
• 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整理版课件
16
整理版课件
17
整理版课件
18
间质性肺炎
整理版课件
19
实验室检疫
1、采样
采取病猪的肺、流产胎儿、死亡胎儿或新 生仔猪的肺、脾、支气管淋巴结、胎儿血清、 母猪血液、鼻拭子和粪便等病料。
整理版课件
14
哺乳仔猪,呈现虚弱,无法吸乳,共济失 调,耳潮红或发紫
整理版课件
15
2 、病理变化
• 肺出血、淤血或灶性暗红色实变为该病的主 要病理特征。局限性间质性肺炎,病灶散在
分布于肺脏四周,肺泡壁增厚,单核细胞浸 润,肺泡中常有蛋白质碎片及变性细胞。
• 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
猪蓝耳病简介和防治课件PPT
生产性能恢复情况
观察治疗后的猪只生产性能恢复情 况,如采食量、增重速度等,以评 估预后效果。
免疫状态改善情况
检测治疗后的猪只免疫状态改善情 况,如抗体水平、细胞免疫功能等, 以评估预后效果和免疫保护水平。
03 预防措施与养殖管理优化
疫苗接种策略及注意事项
疫苗接种种类选择
针对猪蓝耳病的高危地区或养殖 场,应选用高效、安全的疫苗进
新型疫苗研发进展介绍
灭活疫苗
通过灭活病毒制备的疫苗,安全性高,但免疫效果相对较弱。
弱毒疫苗
利用致弱毒株制备的疫苗,免疫效果较好,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基因工程疫苗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疫苗,具有高效、安全、可大规模生产等 优点,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挑战和机遇并存局面剖析
挑战
猪蓝耳病病毒的变异和进化使得疫苗 研发面临巨大挑战,同时疫情监测和 防控体系也需不断完善。
和充足。
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 入,如鱼、肉、蛋、奶、新鲜
蔬菜和水果等。
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刺 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
担。
对于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的患 者,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
以保证营养摄入。
后续监测和随访计划
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包括定期测量 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 进行必要的血液检测和影像学检查。
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猪传染病,主要通 过空气传播,病毒可在猪体内长期存在并不断排 毒。
流行病学及危害
猪蓝耳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对养猪业造成 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繁殖和免 疫功能。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猪蓝耳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耳朵发蓝、 皮肤发红等,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肺部炎症和间 质性肺炎。
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ppt
4 疫情处置 4.2 确认疫情的处置 4.2.1 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划定疫点、疫 区、受威胁区。 疫点:为发病猪所在的地点。规模化养殖场/户, 以病猪所在的相对独立的养殖圈舍为疫点;散养猪以病 猪所在的自然村为疫点;在运输过程中,以运载工具为 疫点;在市场发现疫情,以市场为疫点;在屠宰加工过 程中发现疫情,以屠宰加工厂/场为疫点。
3 疫情报告 3.3 判定为疑似疫情时,应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 诊断,必要时送省级动物疫控机构或国家指定实验室。 3.4 确认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时,应在2个小 时内将情况逐级报至省级动物疫控机构和同级兽医行 政管理部门。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动物疫控机构 按有关规定向农业部报告疫情。 3.5 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确诊结果,按 规定公布疫情。
第五部分:规定了疫情处置的程 序和方法。
4 疫情处置 4.2 确认疫情的处置 4.2.5 受威胁区应采取的措施 对受威胁区所有生猪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 进行紧急强化免疫,并加强疫情监测。
第五部分:规定了疫情处置的程 序和方法。
4 疫情处置 4.2 确认疫情的处置 4.2.6 疫源分析与追踪调查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病原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对疫情进行溯源和扩散风险评估。
第六部分:提出了预防疫情发生 的技术措施。
5 预防控制 5.1 监测 5.1.3 监测范围 5.1.3.1 养殖场/户,交易市场、屠宰厂/场、跨县 调运的生猪。 5.1.3.2 对种猪场、隔离场、边境、近期发生疫情 及疫情频发等高风险区域的生猪进行重点监测。
第六部分:提出了预防疫情发生 的技术措施。
第二部分:规定了本《规程》的 内容和适用范围。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诊断、疫情报告、 疫情处置、预防控制、检疫监督的操作程序与技术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与高致病性猪蓝 耳病防治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3 疫情报告 3.3 判定为疑似疫情时,应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 诊断,必要时送省级动物疫控机构或国家指定实验室。 3.4 确认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时,应在2个小 时内将情况逐级报至省级动物疫控机构和同级兽医行 政管理部门。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动物疫控机构 按有关规定向农业部报告疫情。 3.5 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确诊结果,按 规定公布疫情。
第五部分:规定了疫情处置的程 序和方法。
4 疫情处置 4.2 确认疫情的处置 4.2.5 受威胁区应采取的措施 对受威胁区所有生猪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 进行紧急强化免疫,并加强疫情监测。
第五部分:规定了疫情处置的程 序和方法。
4 疫情处置 4.2 确认疫情的处置 4.2.6 疫源分析与追踪调查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病原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对疫情进行溯源和扩散风险评估。
第六部分:提出了预防疫情发生 的技术措施。
5 预防控制 5.1 监测 5.1.3 监测范围 5.1.3.1 养殖场/户,交易市场、屠宰厂/场、跨县 调运的生猪。 5.1.3.2 对种猪场、隔离场、边境、近期发生疫情 及疫情频发等高风险区域的生猪进行重点监测。
第六部分:提出了预防疫情发生 的技术措施。
第二部分:规定了本《规程》的 内容和适用范围。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诊断、疫情报告、 疫情处置、预防控制、检疫监督的操作程序与技术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与高致病性猪蓝 耳病防治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高致病性蓝耳病》课件
总结词
忽视预防、应对不力
详细描述
该猪场在蓝耳病防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生物安全措施执行不力、缺乏有效的检测和 隔离措施、养殖人员防控意识淡薄等。这些问题导致了蓝耳病在该猪场的传播和扩散, 最终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案例提醒养殖户要重视蓝耳病的预防和控制,采取有效
的措施降低疫情发生的风险。
06
结论与展望
05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预防与控制案 例分析
成功案例一:某规模化猪场的防控措施
总结词
科学管理、严格执行
详细描述
该猪场采用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洗和消毒,实施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并对新引进的猪 只进行隔离和检疫。同时,定期对猪群进行抗体检测,及时发现并隔离阳性猪只。通过这些措施,该猪场有效地 控制了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爆发。
饲料和水源传播
被病毒污染的饲料和水源 也是传播途径之一,病毒 可附着在饲料和水源中存 活一段时间。
02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特征
临床症状
01
02
03
04
发热
病猪体温升高至40-42℃,并 持续数天。
食欲减退
病猪食欲明显下降,甚至完全 废绝。
呼吸困难
病猪表现出呼吸困难,呼吸急 促,有时呈腹式呼吸。
皮肤发红
研究结论
高致病性蓝耳病是一种由猪繁殖与呼 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传 染病,其特征是高热、呼吸困难和死 亡。
疫苗是防控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重要手 段,但现有的疫苗存在免疫保护力不 足、免疫期短等问题。
该病毒具有高度的变异性和遗传多样 性,给防控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
综合防控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提 高生物安全水平、实施免疫接种等, 对于控制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忽视预防、应对不力
详细描述
该猪场在蓝耳病防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生物安全措施执行不力、缺乏有效的检测和 隔离措施、养殖人员防控意识淡薄等。这些问题导致了蓝耳病在该猪场的传播和扩散, 最终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案例提醒养殖户要重视蓝耳病的预防和控制,采取有效
的措施降低疫情发生的风险。
06
结论与展望
05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预防与控制案 例分析
成功案例一:某规模化猪场的防控措施
总结词
科学管理、严格执行
详细描述
该猪场采用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洗和消毒,实施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并对新引进的猪 只进行隔离和检疫。同时,定期对猪群进行抗体检测,及时发现并隔离阳性猪只。通过这些措施,该猪场有效地 控制了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爆发。
饲料和水源传播
被病毒污染的饲料和水源 也是传播途径之一,病毒 可附着在饲料和水源中存 活一段时间。
02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特征
临床症状
01
02
03
04
发热
病猪体温升高至40-42℃,并 持续数天。
食欲减退
病猪食欲明显下降,甚至完全 废绝。
呼吸困难
病猪表现出呼吸困难,呼吸急 促,有时呈腹式呼吸。
皮肤发红
研究结论
高致病性蓝耳病是一种由猪繁殖与呼 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传 染病,其特征是高热、呼吸困难和死 亡。
疫苗是防控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重要手 段,但现有的疫苗存在免疫保护力不 足、免疫期短等问题。
该病毒具有高度的变异性和遗传多样 性,给防控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
综合防控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提 高生物安全水平、实施免疫接种等, 对于控制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课堂PPT
8
2010 年老挝HP-PRRS 疫情
2010年6月老挝首都万象发生猪病疫情,发病生猪 以发热、皮肤和内脏出血、呼吸困难、神经麻痹以 及怀孕母猪流产为特征性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 率高。对发病的8个养殖场(户)和1个屠宰场进行 流行病学调查和样品采集,经实验室检测为HPPRRSV阳性。对分别采集自不同养殖场的7份病料 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并与美 洲型PRRSV 经典代表毒株VR2332和HP-PRRSV代 表毒株JXA1进行序列比对。
法国LSI公司生产的PRRSV ELISA试剂盒,检
测糖蛋白抗体,阳性值出现较晚,持续时间可
达5个月以上。因此,可用于疫苗免疫后的效果
评价。
3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从2009~2010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走势来看,疫情范围显 著缩小,流行强度明显减弱,但病毒毒力依然很强,污染面 仍然很广;2009~2010分离的30株HP-PRRSV经全基因序列测 定和致病性实验证明,与2006年HP-PRRSV分离株JXA1株相 比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且均为高致病性毒株;2010年高致病 性猪蓝耳病疫情在一些地区可能呈点状爆发和散发,因此仍 然是防控的重点。实验证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JXA1R株)免疫后能抵御2009年流行的HP-PRRSV强毒株的攻击, 因此,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可防、可控的。
母猪平均死亡率为31.9%、最高达53.3%; 育肥猪平均死亡率为58.7%、最高达64.5%; 仔猪平均死亡率为91.3%、最高达100%; 公猪平均死亡率为6.3%、最高达50.0%。
16
疫苗及诊断 试剂捐赠仪式
万象时报等老挝 新闻媒体报道中 国政府援助情况
17
周边其他国家的流行情况
2010 年老挝HP-PRRS 疫情
2010年6月老挝首都万象发生猪病疫情,发病生猪 以发热、皮肤和内脏出血、呼吸困难、神经麻痹以 及怀孕母猪流产为特征性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 率高。对发病的8个养殖场(户)和1个屠宰场进行 流行病学调查和样品采集,经实验室检测为HPPRRSV阳性。对分别采集自不同养殖场的7份病料 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并与美 洲型PRRSV 经典代表毒株VR2332和HP-PRRSV代 表毒株JXA1进行序列比对。
法国LSI公司生产的PRRSV ELISA试剂盒,检
测糖蛋白抗体,阳性值出现较晚,持续时间可
达5个月以上。因此,可用于疫苗免疫后的效果
评价。
3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从2009~2010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走势来看,疫情范围显 著缩小,流行强度明显减弱,但病毒毒力依然很强,污染面 仍然很广;2009~2010分离的30株HP-PRRSV经全基因序列测 定和致病性实验证明,与2006年HP-PRRSV分离株JXA1株相 比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且均为高致病性毒株;2010年高致病 性猪蓝耳病疫情在一些地区可能呈点状爆发和散发,因此仍 然是防控的重点。实验证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JXA1R株)免疫后能抵御2009年流行的HP-PRRSV强毒株的攻击, 因此,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可防、可控的。
母猪平均死亡率为31.9%、最高达53.3%; 育肥猪平均死亡率为58.7%、最高达64.5%; 仔猪平均死亡率为91.3%、最高达100%; 公猪平均死亡率为6.3%、最高达50.0%。
16
疫苗及诊断 试剂捐赠仪式
万象时报等老挝 新闻媒体报道中 国政府援助情况
17
周边其他国家的流行情况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pt课件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
► 2:农业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 ► 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
上 ► 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 ► 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 ► 3:用常规的方法治疗病猪效果不佳 ► 4:本病一旦在保育猪群中流行之后,一时难 以消灭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
► 5:带来灾难性的损失,严重地打击了养猪的
Mhyo
SIV/PRV
2o = App, A. suis, Pm, Bb, Hp, A. pyogenes, S. cholerasuis, Strep. suis
App Pm A. suis Bb
Hp A. p
S. Chsuis Strep
PRDC
蓝耳病(PRRS)病原
► PRRS的病原是一种动脉炎病毒 ► PRRS病毒有许多种不同的毒株 ► 在各个猪场所致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差别
► 4:多数呼吸困难,有的腹泻,有的四肢关节肿胀
► 5:皮肤发红,后期耳尖、臀部皮肤发紫 ► 6:结膜炎、有泪斑,迅速消瘦,多数死亡或成僵
猪,少数康复
►
我们观察到的病症
PRRS在仔猪上的主要病症
仔猪表现为体温升高,拒食,嗜睡,被毛粗乱, 震颤 呼吸困难,“腹式呼吸”,日龄越小猪呼吸道症 状越严重,在呼吸困难中见到呃逆现象 流涕,咳嗽 有些仔猪发生腹泻,采食量降低 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可达80% 断奶后腹泻、急性死亡和易继发感染 断奶后仔猪的增重降低,生长迟缓,日增重可下 降50%~75%,死亡率升高(10%~25%)
► 支原体 ► 副嗜血杆菌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 大肠杆菌 ► 链球菌 ► 巴氏杆菌 ► 波氏杆菌 ► 葡萄球菌 ► 沙门氏菌
猪蓝耳病图片幻灯片课件
猪蓝耳病图片
猪蓝耳病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 合症、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蓝 色流产病等。本病是由猪繁殖和呼吸综 合症病毒引起的猪的传染病,主要危害 繁殖母猪和仔猪,可导致妊娠母猪的繁 殖和呼吸症状,早产、流产、死胎、木 乃伊及弱胎。
防治方法
没有特效潜治疗药物,只能靠疫苗 预防,同时加强卫生消毒管理。
老子的哲学思想以”道“为核心:
①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老子对天的信念已经动摇。
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于是他提出了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 母。”
: 有一个物质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 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不 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
二 朴素辩证法思想
①老子学说的精髓:辩证法的思想:老子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关于 矛盾转化的思想。 他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一个普遍现象,是绝对 的。
《老子》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②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在其运动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地变化,向对立面转化。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处理方法同猪瘟。
(荷兰提出3个临床诊断指标,只要其中2项 符合要求,即可判为蓝耳病。怀孕母猪临床表现 明显,每窝有20%以上的死胎;8%以上的母猪 流产;哺乳仔猪死亡26%。 )
防治方法 • 科学的预防保健
种猪群的科学药物保健 定期保健,净化病原(1000斤料) 1、(夏、秋季节)隔2个月保健一次,(冬、春季节)隔3个月保健一次,防控 原虫病和细菌病: 德利米先1000克+欣迪克/艾莫先1000克(附红细胞体、弓形体、支原体、衣原 体、链球菌、萎鼻、副嗜血、传胸、肺疫、猪丹毒等) ; 2、每季度保健一次,防控病毒病和细菌病(猪病三剑客): 替米先500克+瑞特奇500克+普诺康500克(蓝耳病、圆环病毒、支原体、链球 菌、萎鼻、副嗜血、传胸、肺疫等) 备注:每次药物保健结束3天后,再使用7天微生态产品:母仔保500克(调节猪 肠道健康及猪舍环境菌群平衡) ;
猪蓝耳病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 合症、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蓝 色流产病等。本病是由猪繁殖和呼吸综 合症病毒引起的猪的传染病,主要危害 繁殖母猪和仔猪,可导致妊娠母猪的繁 殖和呼吸症状,早产、流产、死胎、木 乃伊及弱胎。
防治方法
没有特效潜治疗药物,只能靠疫苗 预防,同时加强卫生消毒管理。
老子的哲学思想以”道“为核心:
①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老子对天的信念已经动摇。
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于是他提出了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 母。”
: 有一个物质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 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不 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
二 朴素辩证法思想
①老子学说的精髓:辩证法的思想:老子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关于 矛盾转化的思想。 他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一个普遍现象,是绝对 的。
《老子》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②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在其运动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地变化,向对立面转化。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处理方法同猪瘟。
(荷兰提出3个临床诊断指标,只要其中2项 符合要求,即可判为蓝耳病。怀孕母猪临床表现 明显,每窝有20%以上的死胎;8%以上的母猪 流产;哺乳仔猪死亡26%。 )
防治方法 • 科学的预防保健
种猪群的科学药物保健 定期保健,净化病原(1000斤料) 1、(夏、秋季节)隔2个月保健一次,(冬、春季节)隔3个月保健一次,防控 原虫病和细菌病: 德利米先1000克+欣迪克/艾莫先1000克(附红细胞体、弓形体、支原体、衣原 体、链球菌、萎鼻、副嗜血、传胸、肺疫、猪丹毒等) ; 2、每季度保健一次,防控病毒病和细菌病(猪病三剑客): 替米先500克+瑞特奇500克+普诺康500克(蓝耳病、圆环病毒、支原体、链球 菌、萎鼻、副嗜血、传胸、肺疫等) 备注:每次药物保健结束3天后,再使用7天微生态产品:母仔保500克(调节猪 肠道健康及猪舍环境菌群平衡) ;
猪病诊断及防治考试ppt课件
现又出现:隐性性,温和性。
25
流行特点
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 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 均可发生。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排泄 物和分泌物,病死猪和脏器及尸体、急宰 病猪的血、肉、内脏、废水、废料污染的 饲料,饮水都可散播病毒,猪瘟的传播主 要通过接触,经消化道感染。此外,患病 和弱毒株感染的母猪也可以经胎盘垂直感 染胎儿,产生弱仔猪、死胎、伊胎等。
4
5
PRRS 哺乳 仔猪 的临 床症 状
6
临 床 表 现 与 肺 部 病 变
7
8
9
主要病变
主要病变在肺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充血、 出血、气肿、实变等。此外淋巴结肿大, 尤以鼠溪淋巴明显。 若有并发或继发感染,则病变各有差异, 常见的有气喘病、胸膜肺炎、副嗜血杆菌 病等病变,病程较大久肝、心,肾、脾、 膀胱、肠道等脏器也有病变。
23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预防措施
1,搞好主要疫病的免疫接种 ◆猪瘟 ◆高致病性猪兰耳病 ◆伪狂犬病 ◆气喘病 ◆萎缩性鼻炎等
2、生物安全 3、加强管理 4、蓝环瘟毒灭拌料
24
二、猪瘟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 性疫病,是威胁养猪业是主要的一种传染 病,其特征是:急性,呈败血性变化,实 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 性坏死性肠炎,后期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 菌病继发。
29
慢性型:主要表现消瘦、贫血、衰弱、步态不稳、 食欲不振、便秘和腹泻交替进行, 死前体温降至正常以下,病程一个月以上,不死 者长期发育不良而成为僵猪。 繁殖障碍型:(隐性型)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 母猪早产、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或产出弱小 仔猪,先天性头部和四肢颤抖,数天后死亡。 温和型:生长缓慢,反复发烧。
25
流行特点
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 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 均可发生。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排泄 物和分泌物,病死猪和脏器及尸体、急宰 病猪的血、肉、内脏、废水、废料污染的 饲料,饮水都可散播病毒,猪瘟的传播主 要通过接触,经消化道感染。此外,患病 和弱毒株感染的母猪也可以经胎盘垂直感 染胎儿,产生弱仔猪、死胎、伊胎等。
4
5
PRRS 哺乳 仔猪 的临 床症 状
6
临 床 表 现 与 肺 部 病 变
7
8
9
主要病变
主要病变在肺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充血、 出血、气肿、实变等。此外淋巴结肿大, 尤以鼠溪淋巴明显。 若有并发或继发感染,则病变各有差异, 常见的有气喘病、胸膜肺炎、副嗜血杆菌 病等病变,病程较大久肝、心,肾、脾、 膀胱、肠道等脏器也有病变。
23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预防措施
1,搞好主要疫病的免疫接种 ◆猪瘟 ◆高致病性猪兰耳病 ◆伪狂犬病 ◆气喘病 ◆萎缩性鼻炎等
2、生物安全 3、加强管理 4、蓝环瘟毒灭拌料
24
二、猪瘟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 性疫病,是威胁养猪业是主要的一种传染 病,其特征是:急性,呈败血性变化,实 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 性坏死性肠炎,后期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 菌病继发。
29
慢性型:主要表现消瘦、贫血、衰弱、步态不稳、 食欲不振、便秘和腹泻交替进行, 死前体温降至正常以下,病程一个月以上,不死 者长期发育不良而成为僵猪。 繁殖障碍型:(隐性型)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 母猪早产、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或产出弱小 仔猪,先天性头部和四肢颤抖,数天后死亡。 温和型:生长缓慢,反复发烧。
猪蓝耳病ppt课件
病毒为主要病原,并定名为“高致病性 猪蓝耳病”。今年前五月,中国有二十
二个省份先后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 情。疫情县市一百九十四个、疫点二百 八十九个,发病猪四万五千八百五十八 头,死亡一万八千五百九十七头,扑杀 五千七百七十八头。
中国当前处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高 发期,大部分生猪没有进行免疫,加之 病毒污染面较大,生猪大范围调运增大 疫情传播可能性等因素,疫情防控形势 严峻。而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专用 新型疫苗已于今日正式投入使用,将在 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猪蓝耳病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任凯莎
2006年5月底以来,许多地区猪场爆发以高 烧持续不退、呼吸急促、全身发红为主要临床症 状的猪病疫情,该病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 率10~30%,部分猪场达100%,给猪场及养 猪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此次流行疾病以高热持 续不退为主要特点。
通过分析,专家锁定了新变异猪蓝耳病
母猪:体温升高、便秘严重,可导致 流产,肺炎。
病情会蔓延,大群表现为厌食病态。 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肺 炎、体温升高和厌食,并迅速扩散, 之后繁殖系统受到影响。
母猪断乳后,发情天数延长,假怀孕的 母猪增多(个别猪场返情率高达50%), 流产率升高,尤其是晚期流产。
死产率和分娩过程时间延长情况增多。 产木乃伊胎数量增多,产后母猪缺乳、 体温升高,诱发其他疾病,如血液原虫 病、链球菌。
2. 发病猪有母猪、育肥猪、断奶仔猪,但20~ 40公斤的育肥猪为多。整个过程持续2周左右, 任何日龄的猪都可发病,一般从中大猪发病。依 管理情况和采取的措施的不同而表现出30-90% 的全群死亡率;母猪流产率为60-100%,母猪 死亡率为20%左右。
三、病因分析
1、农业部公布引起猪高热病的主要病原体是高 致病性蓝耳病(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
二个省份先后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 情。疫情县市一百九十四个、疫点二百 八十九个,发病猪四万五千八百五十八 头,死亡一万八千五百九十七头,扑杀 五千七百七十八头。
中国当前处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高 发期,大部分生猪没有进行免疫,加之 病毒污染面较大,生猪大范围调运增大 疫情传播可能性等因素,疫情防控形势 严峻。而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专用 新型疫苗已于今日正式投入使用,将在 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猪蓝耳病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任凯莎
2006年5月底以来,许多地区猪场爆发以高 烧持续不退、呼吸急促、全身发红为主要临床症 状的猪病疫情,该病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 率10~30%,部分猪场达100%,给猪场及养 猪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此次流行疾病以高热持 续不退为主要特点。
通过分析,专家锁定了新变异猪蓝耳病
母猪:体温升高、便秘严重,可导致 流产,肺炎。
病情会蔓延,大群表现为厌食病态。 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肺 炎、体温升高和厌食,并迅速扩散, 之后繁殖系统受到影响。
母猪断乳后,发情天数延长,假怀孕的 母猪增多(个别猪场返情率高达50%), 流产率升高,尤其是晚期流产。
死产率和分娩过程时间延长情况增多。 产木乃伊胎数量增多,产后母猪缺乳、 体温升高,诱发其他疾病,如血液原虫 病、链球菌。
2. 发病猪有母猪、育肥猪、断奶仔猪,但20~ 40公斤的育肥猪为多。整个过程持续2周左右, 任何日龄的猪都可发病,一般从中大猪发病。依 管理情况和采取的措施的不同而表现出30-90% 的全群死亡率;母猪流产率为60-100%,母猪 死亡率为20%左右。
三、病因分析
1、农业部公布引起猪高热病的主要病原体是高 致病性蓝耳病(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
猪蓝耳病PRRSV(猪病学第十版读书笔记)PPT课件
• 实验室中,1型PRRSV易在猪肺巨噬细胞中生长。 2型PRRSV在猪肺巨 噬细胞中生长更好,但盲传几代后,也能适应猴细胞培养,而适应细 胞培养后的疫苗毒最好从MARC-145细胞分离。
5/20/2021
3、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
• PRRSV不感染人或者人源细胞,因此,对公共卫生没有影 响。
• 持续感染: • 猪感染PRRSV后表现为慢性、持续感染;
病毒感染后100-165d即可检测到感染性 病毒粒子,扁桃体和淋巴组织中含量甚 高;持续感染与猪被感染时的大小无关; 持续感染动物体内PRRSV的变异率
5/20/2021
4、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传播途径:
主要经鼻腔、肌肉内、口腔、子宫和阴道 等途径传播;相同的感染剂量、不同的感 染途径对猪的感染力不同;也可经胃肠道 外感染途径,包括剪耳、断尾、修牙、打 烙印、注射药物和生物制品等标准饲养操 作感染;和病猪撕咬;间接传播:污物、
经胎盘传染给胎儿的繁殖障碍; ➢ 感染未免疫猪群时,则全群猪都会受到感染; ➢ 毒株抗原发生大的变异时,地方性流行变为暴发
5/20/2021
6、临床症状clinical signs
➢ 流行性传播Epeidemic infection;
✓ 母猪Sows ✓ 公猪Boars ✓ 哺乳仔猪Suckling Pigs ✓ 断奶和生长猪Weanling and Grower Pigs
➢ 新生仔猪病变 ➢ 胎儿病理变化 ➢ 亚洲的特有病变
5/20/2021
8、诊断diagnosis
5/20/2021
➢ 病理学评价
✓ 间质性肺炎; ✓ 淋巴结肿大;
8、诊断diagnosis
➢ 病毒分离
5/20/2021
3、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
• PRRSV不感染人或者人源细胞,因此,对公共卫生没有影 响。
• 持续感染: • 猪感染PRRSV后表现为慢性、持续感染;
病毒感染后100-165d即可检测到感染性 病毒粒子,扁桃体和淋巴组织中含量甚 高;持续感染与猪被感染时的大小无关; 持续感染动物体内PRRSV的变异率
5/20/2021
4、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传播途径:
主要经鼻腔、肌肉内、口腔、子宫和阴道 等途径传播;相同的感染剂量、不同的感 染途径对猪的感染力不同;也可经胃肠道 外感染途径,包括剪耳、断尾、修牙、打 烙印、注射药物和生物制品等标准饲养操 作感染;和病猪撕咬;间接传播:污物、
经胎盘传染给胎儿的繁殖障碍; ➢ 感染未免疫猪群时,则全群猪都会受到感染; ➢ 毒株抗原发生大的变异时,地方性流行变为暴发
5/20/2021
6、临床症状clinical signs
➢ 流行性传播Epeidemic infection;
✓ 母猪Sows ✓ 公猪Boars ✓ 哺乳仔猪Suckling Pigs ✓ 断奶和生长猪Weanling and Grower Pigs
➢ 新生仔猪病变 ➢ 胎儿病理变化 ➢ 亚洲的特有病变
5/20/2021
8、诊断diagnosis
5/20/2021
➢ 病理学评价
✓ 间质性肺炎; ✓ 淋巴结肿大;
8、诊断diagnosis
➢ 病毒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4
5
6
7
2、病理变化
可见肺有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脾脏边缘或表 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下见出血性梗死;肾 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 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 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部分病例可见 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猪蓝耳病的发病及流行特点
猪蓝耳病的发生与生猪的年龄和性别没有很高的相关 性,是否与品种有关尚待研究。
1、猪蓝耳病的传播途径
PRRSV感染猪体的途径很多,包括口腔、鼻腔、 肌肉、腹腔和生殖道。传染常常发生于猪只之间的密 切接触。猪只直接接触极易造成PRRSV的传播,因 此猪场内和猪场间猪只的移动成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虽然存在非猪宿主(比如禽类),但他们在PRRSV 流行病学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24
4、鉴别普通猪蓝耳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 病 与普通猪蓝耳病相比,高致病性猪蓝耳 病表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母猪流产 率更高,育肥猪也可发病,病猪体温升 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 肿,后肢无力等。确诊必须经实验室检 测。
21
(2)含氯消毒剂: 包括无机含氯消毒剂和有机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取 决于有效氯的含量,含量越高,消毒能力越强。可用 5%漂白粉溶液喷洒动物圈舍、笼架、饲槽及车辆等进 行消毒。 (3)碱类制剂: 主要有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等,消毒用的氢氧化钠制剂 大部分是含有94%氢氧化钠的粗制碱液,使用时常加 热配成1%-2%的水溶液,用于被病毒污染的禽舍地面、 墙壁、运动场和污物等的消毒,也用于屠宰场、食品厂 等地面以及运输车船等的消毒。喷洒6-12小时后用 清水冲洗干净。
从母猪到仔猪的传播,主要是在子宫中或出生后发 生,或者是易感仔猪与感染猪混群,使病毒持续循环 传播。
19
2、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时,要追踪疫 源
发病猪是PRRS的最主要的传染源,感染猪通过与易 感猪密切接触将病毒传播,从而引起易感猪感染发病。 通过对感染猪的追踪,及时对疫源进行控制,防止病 毒向健康猪群和清洁地区扩散,对该病的防控具有重 要意义。
2
1、临床症状 猪蓝耳病主要侵袭繁殖和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 碍、仔猪断奶前高死亡率、育成猪的呼吸道疾病三大症状。 经产和初产母猪多表现为高热(40-41℃)、精神沉郁、厌食、 呼吸困难,少数母猪(1-5%)耳朵、乳头、外阴、腹部、尾 部发绀,以耳尖最为常见。出现这些症状后,大量怀孕母猪 流产或早产,产下木乃伊、死胎和病弱仔猪,死产率可达80100%。早产母猪分娩不顺,少奶或无奶。 仔猪特别是吃奶猪,死亡率很高,可达80%以上。临床症状 与日龄有关,早产的仔猪出生时或数天内死亡。大多数新生 仔猪出现呼吸困难(腹式呼吸)、肌肉震颤、后躯麻痹、共 济失调、打喷嚏、嗜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断奶仔猪感 染后大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肺炎症状,有些下痢、关节 炎、皮肤有斑点。 育肥猪体温可升高至41℃左右,食欲明显减少或废绝,多数 全身发红,呼吸加快,咳嗽明显,个别病猪流少量黏鼻液。 无继发感染的病猪死亡率较低。种公猪发病时症状轻微,持 续时间短,但精液品质下降,死精增多。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王红天
1
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概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PRRS)是由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 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 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该病 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 难、败血症、高死亡率等为主要特征。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 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仔猪发病率可达 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 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养殖场/户必须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 构报检。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接到报检后必须及时派员到场/户实 施检疫。检疫合格后,出具合格证明;对运载工具进行消毒,出具 消毒证明,对检疫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屠宰检疫是动物 卫生监督机构的检疫人员对生猪进行验证查物,合格后方可入厂 /场屠宰。检疫合格并加盖(封)检疫标志后方可出厂/场,不合 格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20
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的消毒及灭活。消 毒剂的使用方法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力较差,只要消毒措 施得当,养猪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消毒剂,如醛类、含氯消毒剂、酚 类、氧化剂、碱类等均能杀灭环境中的病毒。场舍环境采用下列 消毒剂消毒效果比较好:
(1)醛类消毒剂: 有甲醛、聚甲醛等,其中以甲醛的熏蒸消毒最为常用。密闭的圈 舍可按每立方米7~21克高锰酸钾加入14~42毫升福尔马林进行 熏蒸消毒。熏蒸消毒时,室温一般不应低于15℃,相对湿度应为 60%-80%,可先在容器中加入高锰酸钾后再加入福尔马林,密闭 门窗7小时以上便可达到消毒目的,然后敞开门窗通风换气,消除 残余的气味。
23
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诊断方法和程序
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和检查病理变化,初步判定猪群是否疑似高 致病性猪蓝耳病。如果判断为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立即采 集肺脏、脑组织等组织送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或进行高致 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确 诊猪群是否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22
三、诊断方法
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疫病鉴定和疫病诊断方式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疫病鉴定和疫病诊断方式包括: (1)临床指标: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 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躯无力、 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 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 猪也可发病死亡。 (2)病理指标: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 下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 粒大出血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 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显微镜下见肾间质性炎,心 脏、肝脏和膀胱出血性、渗出性炎等病变;部分病例可 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4
5
6
7
2、病理变化
可见肺有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脾脏边缘或表 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下见出血性梗死;肾 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 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 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部分病例可见 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猪蓝耳病的发病及流行特点
猪蓝耳病的发生与生猪的年龄和性别没有很高的相关 性,是否与品种有关尚待研究。
1、猪蓝耳病的传播途径
PRRSV感染猪体的途径很多,包括口腔、鼻腔、 肌肉、腹腔和生殖道。传染常常发生于猪只之间的密 切接触。猪只直接接触极易造成PRRSV的传播,因 此猪场内和猪场间猪只的移动成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虽然存在非猪宿主(比如禽类),但他们在PRRSV 流行病学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24
4、鉴别普通猪蓝耳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 病 与普通猪蓝耳病相比,高致病性猪蓝耳 病表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母猪流产 率更高,育肥猪也可发病,病猪体温升 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 肿,后肢无力等。确诊必须经实验室检 测。
21
(2)含氯消毒剂: 包括无机含氯消毒剂和有机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取 决于有效氯的含量,含量越高,消毒能力越强。可用 5%漂白粉溶液喷洒动物圈舍、笼架、饲槽及车辆等进 行消毒。 (3)碱类制剂: 主要有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等,消毒用的氢氧化钠制剂 大部分是含有94%氢氧化钠的粗制碱液,使用时常加 热配成1%-2%的水溶液,用于被病毒污染的禽舍地面、 墙壁、运动场和污物等的消毒,也用于屠宰场、食品厂 等地面以及运输车船等的消毒。喷洒6-12小时后用 清水冲洗干净。
从母猪到仔猪的传播,主要是在子宫中或出生后发 生,或者是易感仔猪与感染猪混群,使病毒持续循环 传播。
19
2、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时,要追踪疫 源
发病猪是PRRS的最主要的传染源,感染猪通过与易 感猪密切接触将病毒传播,从而引起易感猪感染发病。 通过对感染猪的追踪,及时对疫源进行控制,防止病 毒向健康猪群和清洁地区扩散,对该病的防控具有重 要意义。
2
1、临床症状 猪蓝耳病主要侵袭繁殖和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 碍、仔猪断奶前高死亡率、育成猪的呼吸道疾病三大症状。 经产和初产母猪多表现为高热(40-41℃)、精神沉郁、厌食、 呼吸困难,少数母猪(1-5%)耳朵、乳头、外阴、腹部、尾 部发绀,以耳尖最为常见。出现这些症状后,大量怀孕母猪 流产或早产,产下木乃伊、死胎和病弱仔猪,死产率可达80100%。早产母猪分娩不顺,少奶或无奶。 仔猪特别是吃奶猪,死亡率很高,可达80%以上。临床症状 与日龄有关,早产的仔猪出生时或数天内死亡。大多数新生 仔猪出现呼吸困难(腹式呼吸)、肌肉震颤、后躯麻痹、共 济失调、打喷嚏、嗜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断奶仔猪感 染后大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肺炎症状,有些下痢、关节 炎、皮肤有斑点。 育肥猪体温可升高至41℃左右,食欲明显减少或废绝,多数 全身发红,呼吸加快,咳嗽明显,个别病猪流少量黏鼻液。 无继发感染的病猪死亡率较低。种公猪发病时症状轻微,持 续时间短,但精液品质下降,死精增多。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王红天
1
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概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PRRS)是由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 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 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该病 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 难、败血症、高死亡率等为主要特征。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 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仔猪发病率可达 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 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养殖场/户必须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 构报检。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接到报检后必须及时派员到场/户实 施检疫。检疫合格后,出具合格证明;对运载工具进行消毒,出具 消毒证明,对检疫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屠宰检疫是动物 卫生监督机构的检疫人员对生猪进行验证查物,合格后方可入厂 /场屠宰。检疫合格并加盖(封)检疫标志后方可出厂/场,不合 格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20
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的消毒及灭活。消 毒剂的使用方法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力较差,只要消毒措 施得当,养猪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消毒剂,如醛类、含氯消毒剂、酚 类、氧化剂、碱类等均能杀灭环境中的病毒。场舍环境采用下列 消毒剂消毒效果比较好:
(1)醛类消毒剂: 有甲醛、聚甲醛等,其中以甲醛的熏蒸消毒最为常用。密闭的圈 舍可按每立方米7~21克高锰酸钾加入14~42毫升福尔马林进行 熏蒸消毒。熏蒸消毒时,室温一般不应低于15℃,相对湿度应为 60%-80%,可先在容器中加入高锰酸钾后再加入福尔马林,密闭 门窗7小时以上便可达到消毒目的,然后敞开门窗通风换气,消除 残余的气味。
23
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诊断方法和程序
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和检查病理变化,初步判定猪群是否疑似高 致病性猪蓝耳病。如果判断为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立即采 集肺脏、脑组织等组织送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或进行高致 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确 诊猪群是否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22
三、诊断方法
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疫病鉴定和疫病诊断方式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疫病鉴定和疫病诊断方式包括: (1)临床指标: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 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躯无力、 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 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 猪也可发病死亡。 (2)病理指标: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 下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 粒大出血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 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显微镜下见肾间质性炎,心 脏、肝脏和膀胱出血性、渗出性炎等病变;部分病例可 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