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合集下载

第六章遗传的分子基础[可修改版ppt]

第六章遗传的分子基础[可修改版ppt]

3.肺炎双球菌的转化
S型(光滑型):多糖组成荚膜,分SI, SII, SIII,有毒性; R型(粗糙型):无荚膜,分RI, RII, RIII,无毒性。加热杀死 的SIII能使不致病的RII变成能致病的SIII,这种现象叫转化 (transformation);把SIII死菌中能转化RII的物质叫转化因 子,分别用RNA酶、DNA酶和蛋白酶处理加热杀死的SIII的提取物, 发现只有经DNA酶处理的才无转能力,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3) tRNA的二级结构: 三叶草形状可分为:氨基酸接受区、 反密码区、二氢尿嘧啶(DHU)区、假尿苷 TΨC区和可变区。 除氨基酸接受区外,其余每个区都含有一个突环和一个臂。
3.tRNA的三级结构:倒“L”形,所有的tRNA折叠后形成大小 相似及三维构象相似的三级结构,这有利于携带的氨基酸的 tRNA进入核糖体的特定部位。在翻译过程中转运各种氨基酸至 核糖体,按mRNA的密码顺序合成蛋白质的作用。
rRNA二级结构
tRNA的二级结构(三叶草形状)
tRNA的三级结构
第二节 遗传物质体内的复制
一、DNA在活体中的自我复制 (一)DNA复制学说
2.烟草花叶病毒拆合试验
烟草花叶病毒(TMV)是由RNA与蛋白质构成的管状微粒, 中心是单链螺旋RNA、外部是蛋白质外壳。拆分感染试 验:将TMV的RNA与蛋白质分离、提纯;分别接种烟叶, 发现RNA能使烟叶致病,而蛋白质不能;用RNA酶处理 RNA后接种烟叶也不能致病,表明RNA可能就是TMV的遗 传物质。
第六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1
(二)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1.噬菌体侵染与繁殖试验
P是DNA的组成部分,但不存在于蛋白质中;S存在于蛋 白质中,但DNA中没有。Hershey和Chase分别用放射性 同位系P32和S35标记,发现主要是由于DNA进入细胞内才 产生完整的噬菌体,可见DNA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生物高考专题知识点复习及试题讲练测(含解析):06 遗传的分子基础(练)

生物高考专题知识点复习及试题讲练测(含解析):06 遗传的分子基础(练)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1.(2019·海南卷)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有控制性状的基因B.大肠杆菌中DNA分子数目与基因数目相同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大肠杆菌的核糖体D.大肠杆菌分泌的蛋白,需要经过内质网加工2.(2019·海南卷)某种抗生素可以阻止tRNA与mRNA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生长。

据此判断,这种抗生素可直接影响细菌的()A.多糖合成B.RNA合成C.DNA复制D.蛋白质合成3.(2019·海南卷)下列关于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合成通常从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B.携带肽链tRNA会先后占据核糖体的2个tRNA结合位点C.携带氨基酸的tRNA都与核糖体的同一个tRNA结合位点结合D.最先进入核糖体的携带氨基酸的tRNA在肽键形成时脱掉氨基酸4.(2019·天津卷)用3H标记胸腺嘧啶后合成脱氧核苷酸,注入真核细胞,可用于研究()A.DNA复制的场所B.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C.分泌蛋白的运输D.细胞膜脂质的流动5.(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关于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DNA分子转录一次,可形成一个或多个合成多肽链的模板B.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没有解开DNA双螺旋结构的功能C.多个核糖体可结合在一个mRNA分子上共同合成一条多肽链D.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由mRNA上3个相邻的脱氧核苷酸组成1.(2020·淮安第一次调研)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双螺旋结构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B.DNA分子一条链中相邻两个碱基通过氢键连接C.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第n次复制时需要m·2n-1个胸腺嘧啶D.把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2代,子代DNA中只含15N的占3/42.大肠杆菌的拟核内有一个含有470万个碱基对的环状DNA,内含大约4 288个基因。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学生版)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学生版)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1.(2021·湖南高考真题)细胞内不同基因的表达效率存在差异,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能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调控基因表达,图中基因A的表达效率高于基因BB.真校生物核基因表达的①和②过程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C.人的mRNA、rRNA和tRNA都是以DNA为模板进行转录的产物D.②过程中,rRNA中含有与mRNA上密码子互补配对的反密码子2.(2021·河北高考真题)许多抗肿瘤药物通过干扰DNA合成及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下表为三种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药物名称作用机理羟基脲阻止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放线菌素D 抑制DNA的模板功能阿糖胞苷抑制DNA聚合酶活性A.羟基脲处理后,肿瘤细胞中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出现原料匮乏B.放线菌素D处理后,肿瘤细胞中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受到抑制C.阿糖胞苷处理后,肿瘤细胞DNA复制过程中子链无法正常延伸D.将三种药物精准导入肿瘤细胞的技术可减弱它们对正常细胞的不利影响3.(2021·1浙江选考)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上4个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B.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D.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4.(2021·全国乙卷高考真题)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5.(2021·广东高考真题)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六遗传的分子基次件2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六遗传的分子基次件2

遗传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1重温考纲考点2构建思维脑图3考向梳理4复习练案重温考纲考点考点考情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 3.DNA分子的复制(Ⅱ)4.基因的概念(Ⅱ)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 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1.考查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2.呈现形式:文字题、曲线题、流程图题等。

3.(1)选择题:借助某种传染病考查遗传的物质基础,常考生物学史、遗传学研究方法、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非选择题:基因的位置。

构建思维脑图•(1)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标记法区分蛋白质与DNA ,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3)32P 标记的噬菌体和35S 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说明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4)噬菌体能以宿主菌的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 。

( )•(5)用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 )√ × × × √•(6)沃森和克里克以DNA 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X 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

( )•(7)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 的基本骨架。

( )•(8)转录和翻译都是以mRNA 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

( )•(9)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都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 )× √ × ×考向梳理•1.(2017·全国卷Ⅱ)在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 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 .T 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 和蛋白质•C .培养基中的32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 2噬菌体的核酸中•D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 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考向一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C•[解析] T2噬菌体的核酸是DNA,DNA的元素组成为C、H、O、N、P,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大肠杆菌)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C项正确。

考点6 遗传的分子基础人教版高考生物会考纲要考点PPT

考点6 遗传的分子基础人教版高考生物会考纲要考点PPT
(2019·河南八市调研)下列关于DNA分子的结
构和DNA分子复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DNA分子能准确地复制与DNA分子的结构有 密切的关系 B.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有氢键的断裂和重新 形成 C.DNA分子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 酶的参与
D.含有2n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碱基对的 排列方式最多有n4种
考点6 遗传的分子基础人教版高考生物会考 纲要考 点ppt【 公开课 课件】
考点6 遗传的分子基础人教版高考生物会考 纲要考 点ppt【 公开课 课件】
基因在转录形成mRNA时,有时会形成难以分
离的RNA—DNA杂交区段,这种结构会影响DNA
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D )
A.DNA复制和转录的场所只在细胞核中
B.RNA—DNA杂交区段最多存在5种核苷酸
C.正常基因转录时不能形成RNA—DNA杂交区

D.mRNA难以从DNA上分离可能跟碱基的种类
和比例有关
考点6 遗传的分子基础人教版高考生物会考 纲要考 点ppt【 公开课 课件】
考点6 遗传的分子基础人教版高考生物会考 纲要考 点ppt【 公开课 课件】
B.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C.DNA分子的复制需要引物,且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是相
反的
D.因为DNA分子在复制时需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所以新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是完全一致的
考点6 遗传的分子基础人教版高考生物会考 纲要考 点ppt【 公开课 课件】
考点6 遗传的分子基础人教版高考生物会考 纲要考 点ppt【 公开课 课件】
DNA
信息传递 DNA→DNA
转录
细胞核(主要)

遗传的分子基础-PPT课件.ppt

遗传的分子基础-PPT课件.ppt
(1)稀有性 (2)重演性 (3)可逆性 (4)多向性 (5)有害性和有利性 (6)突变的时期
稀有性
突变率(mutation rate):指在特定的条件下一
个细胞的某一基因在一个世代中发生突变的概
率。
表3-1人类中某些遗传病的基因突变频率
遗传病
突变频率
白化病 苯丙酮尿症
血友病 色盲 鱼鳞病 肌肉退化症 小眼球症
三、基因突变的类型和遗传效应
(一)碱基替换
➢ 碱基替换发生在编码区可出现的效应: 同义突变(same sense mutation) 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 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
例:DNA ——ATG → ATT m RNA——UAC → UAA (酪氨酸)(终止信号)
➢ 短分散序列 ➢ 长分散序列
短分散序列
DNA序列长度300-500bp,拷贝数可达105 以上,但无编码作用,散在分布于人类 基因组中,平均间隔距离约2.2kb。
如:Alu家族(Alu family)
Alu家族
长达300bp,在一个基因组中重复30万~50万次。
长分散序列 DNA序列长5-7kb,拷贝数在102-104之间。 如:KpnⅠ家族(KpnⅠ family)
“基因”概念的发展
19世纪60年代初,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genetic factor) 1909年,Johansen提出了“基因”(gene) 1910年,摩尔根等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呈直线排列。基 因既是一个结构单位,又是一个功能单位(重组单位和突变单 位)——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1941年,Beadle和Tatum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学说 1944年,Avery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明确了 DNA在活体内的复制方式 1957年,Crick提出中心法则,并于1961年提出三联遗传密码

高考 生物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含答案解析)

高考 生物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含答案解析)

[重温考纲]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Ⅱ)。

2.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Ⅱ)。

3.基因的概念(Ⅱ)。

4.DNA 分子的复制(Ⅱ)。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

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核心考点 1遗传物质的探究1.理清两个经典实验的探索过程(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DNADNA 是遗传物质S 型细菌荚膜多糖蛋白质+R 型细菌――→相互对照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DNA +DNA 酶(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提醒(1)格里菲思转化实验没有具体证明哪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实现了基因重组。

(3)S型活细菌才具毒性,切不可认为S型细菌的DNA使小鼠致死。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5)用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352.“两看法”解答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同位素标记问题3.比较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1)相同点:都营寄生生活,遗传物质均为DNA。

(2)不同点①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具有独立的物质和能量供应系统。

②噬菌体:为非细胞结构的细菌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增殖。

设计1围绕遗传物质的探索考查理解能力1.(2017·全国Ⅱ,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2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T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2B.T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2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噬菌体的核酸中2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2答案C解析T噬菌体只能侵染大肠杆菌,不能侵染肺炎双球菌,所以不可以在肺炎双球菌2中复制和增殖,A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在T噬菌体病毒颗2粒内不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需要借助宿主细胞来合成mRNA和蛋白质,B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复制及表达需大肠杆菌提供原料、酶和ATP,所以培养基中的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噬菌322体的核酸中,C正确;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不相同,2前者是RNA病毒,后者是DNA病毒,D错误。

新高考生物专题训练3—遗传: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学生版含答案详解)

新高考生物专题训练3—遗传: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学生版含答案详解)

训练(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湖南省娄底模拟)从格里菲思到艾弗里再到赫尔希和蔡斯,前后历经24年,人们才确信DNA是遗传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认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B.若将S型细菌的蛋白质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只能得到一种菌落C.艾弗里的实验思路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思路相同D.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时,检测到沉淀物中具有较高的放射性,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2.(2021广东省广州综合测试)下列有关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双链DNA分子中,腺嘌呤与尿嘧啶的数量相等B.在脱氧核苷酸长链中,连接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是氢键C.在骨骼肌细胞中,DNA分子数随线粒体数增加而增加D.饥饿时,人体肝脏细胞中的胰高血糖素基因大量表达3.(2021河北省模拟)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分子晶体衍射图谱,解析出经典的DNA 双螺旋类型(B-DNA),后续人们又解析了两种不同的DNA双螺旋类型(A-DNA和Z-DNA),它们的螺旋直径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Z-DNAB.不同的双螺旋类型中,基因的转录活跃程度不同C.三种双螺旋类型DNA双链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推测在生物体内DNA双螺旋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4.(2021山东省聊城一模)2020年2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揭示了一种精细的DNA 复制起始位点的识别调控机制。

该研究发现,含有组蛋白变体H2A.Z的核小体(染色体的基本组成单位)能够通过直接结合甲基化酶SUV420H1,促进核小体上的组蛋白H4的第二十位氨基酸发生二甲基化修饰。

而带有二甲基化修饰的H2A.Z核小体能进一步招募复制起始位点识别蛋白ORC1,从而帮助DNA复制起始位点的识别。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核小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一个DNA分子上只可能含有一个组蛋白变体H2A.Z的核小体C.开发抑制甲基化酶SUV420H1活性的药物,可以用作肿瘤的治疗D.在T细胞中破坏该调控机制后,T细胞的免疫激活也会受到抑制5.(2021山东省百师联盟二轮联考)如图所示为DNA分子进行半保留复制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是4条脱氧核苷酸链,DNA聚合酶只能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核苷酸链的3′端,不能将脱氧核苷酸片段进行连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据图分析可知,DNA复制过程需要引物、DNA连接酶B.若图中脱氧核苷酸甲链中(A+G)/(T+C)=m,则丙链中(T+C)/(A+G)=1/mC.如图过程中可以体现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T2噬菌体、肺炎双球菌体内可进行图示过程和转录、翻译过程6.(2021湖北省大联考)某植物细胞中有关物质合成如下图,①~⑤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结构或物质。

《遗传的分子基础》PPT课件

《遗传的分子基础》PPT课件

三、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
1.烟草花叶病毒对烟草叶细胞的感染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
蛋白质 感染 烟草叶不出现病斑 烟草
烟草花 提 叶病毒 取
RNA 感染 烟草叶出现病斑 烟草
(2)结论:
RNA+RNA酶 感染 烟草叶不出现病斑 烟草
__R_N_A_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_蛋__白_质__不是遗传物质。
放射性同位素 标记对象
_3_5_S _
噬菌体
被标记物 蛋白质
放射性的出现 位置
_悬__浮__液__中__
_3_2_P_
噬菌体
_D_N_A__
_沉__淀__中___
4.实验结论:__D_N_A_是__遗__传__物__质___ 由于噬菌体营寄生生活,标记噬菌体时不能用含标记物的培养 基直接培养噬菌体,需先标记细菌,然后用不含标记物的噬菌 体去侵染被标记的细菌。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活体和离体转化实验的比较
活体转化实验
离体转化实验
培养细菌
用小鼠(体内)
用培养基(体外)
实验结论 联系
S型菌体内有“转化 因子”
S型菌的DNA是遗 传物质
(1)所用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2)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活体转化实验注射R型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菌后,小鼠体内分离 出的细菌和“离体S型菌DNA+R型活菌”培养基上生存的细菌都 是R型和S型都有,但是R型多。
3.结果及分析
分组
结果
结果分析
含32P噬 悬浮液中无32P,32P主要
菌体+细 分布在宿主细胞内,在

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32P

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学基础课件)

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学基础课件)
转录(transcription):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 的反编码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TPs为原料合成RNA的过程。
编码链:5' - ATG AAA CGA GTC TTA TGA -
反编码链: 3'- TAC TTT GCT CAG AAT ACT mRNA: 5'- AUG AAA CGA GUC UUA UGA -
2、侧翼序列与调控序列
每个结构基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外显子的 侧,都有一段不被转录的非编码区,称为侧翼序 (Flanking sequence)。
它是基因的调控序列,对基因的有效表达起调 作用,包括:启动子、增强子、终止子等。
二、基因复制
1. 复制子(replicon) 2.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3. 半不连续复制
的分子机制。
第三节、基因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一、基因的结构
enhancer CAAT box TATA box
exon
GC box
intron
HGCAoCgAbnToesxbsobxGoGxGGTTCG—GACTGTAGCAGAlATaAwATATC A
AATA
1、外显子和内含子
• 在结构基因中,编码序列称为外显子(exon), 多肽链部分。非编码序列称为内含子(Intron 称插入序列。
授课提纲
第一节: 基因的概述 概念;类别;一般特性;DNA结构。
第二节:人类基因组DNA 单一序列;重复序列;多基因家族,假基因。
第三节: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的结构;基因的复制,基因表达。
第四节:基因突变 概念;特性;突变的结构;诱发突变的因素;
突变的分子机制。

遗传的分子基础

遗传的分子基础

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生物个体特征的传递和变化。

遗传现象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它影响着我们生命的每一个方面。

要理解遗传的原理,就需要了解遗传的分子基础。

本文将探讨遗传的分子基础,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

DNA:遗传的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主要是DNA(脱氧核糖核酸)。

DNA是一种大分子,在细胞质内形成双螺旋结构。

它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胞嘧啶)组成,通过不同碱基的排列组合,构成了基因。

基因是控制遗传信息的单位,它携带着决定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的遗传信息。

遗传物质的传递遗传物质的传递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分别是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个个体的性细胞结合来完成遗传物质的交流,这个过程中,从父母亲身上获取到的基因会进行重组,形成一个独特的个体。

而无性生殖是指通过个体自身的分裂、生殖器官的增殖等方式繁殖后代,这个过程中,遗传物质传递的方式与父母亲的遗传物质完全一样。

基因的表达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在生物体内得到实际展现的过程。

基因表达的实质是基因信息转录成RNA(核糖核酸)分子的过程,然后进一步转化成蛋白质分子。

这些蛋白质分子构成了生物体内各种各样的结构和功能。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指的是基因在传递过程中发生的改变,它是遗传的重要特征之一。

遗传变异可以分为两类: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内部发生某种突发性改变,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变异通常是不可逆转的。

而基因重组则是指基因之间发生某种形式的交换,这种遗传变异通常是可逆转的。

遗传的调控遗传的调控是指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表达和控制过程。

遗传调控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分子机制实现,包括DNA的甲基化、转录因子的结合与活化、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等。

这些调控机制决定了基因的表达水平和时机,进而影响到生物体的发育、生长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遗传疾病遗传疾病是由于个体遗传物质的突变或缺陷引起的一类疾病。

遗传疾病可以是单基因遗传的,也可以是多基因遗传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遗传的分子基础【紧扣考纲】【知识再现】型细菌,小鼠死亡。

二.DNA 分子的结构1、DNA的组成元素:C、H、O、N、P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3、DNA的结构: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 =T;G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特点①稳定性: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②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主要的)、碱基的数目和碱基的比例不同③特异性:DNA分子中每个DNA都有自己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三.DNA的复制1.场所:细胞核 2.时间:细胞分裂间期。

(即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3.基本条件:①模板:开始解旋的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即亲代DNA的两条链);②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③能量;④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4.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5.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四.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RNA的结构:1、组成元素:C、H、O、N、P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二)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主要在染色体上(三)、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1、转录:(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2)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模板链);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能量:ATP;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5)产物: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2、翻译:(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2)条件:模板:mRNA;原料:氨基酸(20种);能量:ATP;酶:多种酶;搬运工具:tRNA;场所:核糖体(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5)产物:多肽链3、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计算基因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 6:3:14、密码子: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五.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中心法则(克里克)2、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1)间接控制: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等。

(2)直接控制: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如囊性纤维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等。

注: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与环境之间多种因素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地精细的调控生物体的性状。

【挑战真题】(07)14.在人类探究遗传物质的过程中,科学家以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在此实验中,用35S、32P分别标记的是噬菌体的A.DNA、蛋白质 B.蛋白质、蛋白质 C.DNA、DNA D.蛋白质、DNA (07)15.在双链DNA分子结构中,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下列碱基配对正确的是A.A - T B.A - G C.T – G D.T - C(07)16.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准确地复制 B.能够存储遗传信息C.是20种氨基酸的有序排列 D.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07)17.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信使RNA的过程称为A.逆转录 B.转录 C.复制 D.翻译(08)11.一个DNA分子经连续3次复制后,可以得到的DNA分子数目是A.2 B.6 C.8 D.16(08)13.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C.碱基对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08)37.(6分)下面表示蜘蛛的丝腺细胞合成蛛丝蛋白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该图表示的过程称为,图中①的结构名称是。

(2)决定②的密码子是,连接②与③的化学键称为。

(3)在物质④合成过程中,与其DNA模板链上碱基A相配对的碱基是。

(4)在丝腺细胞中,与蛛丝蛋白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

(09)14.研究表明,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是S型细菌的A.RNA B.DNA C.蛋白质 D.多糖(09)15.已知某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A有4 000个,碱基C有5 000个,则在其互补链中碱基G和碱基T的个数分别是A.4 000、4 000 B.5 000、5 000 C.4 000、5 000 D.5 000、4 000 (09)16.下列关于DNA和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DNA分子具有特异性 B.DNA分子具有多样性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基因中磷酸和脱氧核糖形成的序列蕴含着遗传信息(09)17.用32P标记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让该DNA分子在31P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4次,则含32P的子代DNA分子个数是A.1 B.2 C.8 D.16(09)18.下图为遗传学中的中心法则图解,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的过程是A.复制、转录、翻译 B.转录、复制、翻译C.转录、翻译、复制 D.翻译、复制、转录13. (2010年江苏)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A DNAB 蛋白质C 多糖D RNA14. (2010年江苏)某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C占该链碱基是比例为36%,则在以其为模版转录而成的mRNA中碱基G所占比例为A 18%B 36%C 50%D 64%15. (2010年江苏)胰岛B细胞中的胰岛素转录的场所是A.核糖体B.中心体C.高尔基体D.细胞核16. (2010年江苏)真核生物的形状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A.tR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B.mR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C.D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D.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18. (2010年江苏)下列有关细胞中基因、DNA、染色体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每个DNA分子上都只有一个基因C.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D.基因在每个染色体上都成对存在19. (2010年江苏)下列物质中与DNA复制无关的是A.ATPB.DNA的两条模板链C.解旋酶D.尿嘧啶核糖核苷酸(11)14、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32P和35S分别标记T2 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B.用35S标记T2 噬菌体,侵染、离心后35S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C.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所需原料和能量均由细菌提供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1)16、tRAN具有转运氨基酸的功能,下图tRAN携带的氨基酸是(各选项括号中内容为相应氨基酸的密码子)A.精氨酸(CGC)B.丙氨酸(GCG)C.甘氨酸(GGC)D.脯氨酸(CCG)(11)18、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DNA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半保留复制B.主要在细胞质中完成C.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D.DNA分子完成解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11)20、某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为…–C –C–A–T–G–C…,若以该链为模板,经转录后得到的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A.–G –G–T–A–C–G… B.…–C –C–A–U–G–C…C.–C –C–A–T–G–C…D.…–G –G–U–A–C–G…(12)14.下列有关细胞中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是染色体的主要载体B.基因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12)21.下列有关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转基因食品只能用作牲畜饲料B.目前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仍然存在争议C.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的营养物质种类差别很大D.目前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和试验尚未作出具体规定(12)29.创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A.达尔文B.孟德尔C.格里菲思D.沃森和克里克(12)37.(6分)下图为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病因图解。

请据图回答:(1)过程①发生了碱基对的(填“替换”或“增添”或“缺失”)而导致基因突变。

(2)图中②③表示的过程分别是。

(3)由图可知,决定缬氨酸的密码子是。

(4)该病例表明,基因能通过控制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5)图中含有碱基A的核苷酸的名称是。

(13)18.细胞中的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不.需要的物质或结构是A.转运RNA B.核糖体C.氨基酸D.脱氧核苷酸(13)22.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下列有关细胞中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能够存储生物的遗传信息B.等位基因位于同一个DNA分子上C.基因中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D.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决定(13)37.(6分)下图为真核细胞中方生的一项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此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2)该过程首先需要在▲酶作用下把两条链解开;若图中虚线框内的碱基对“A - T”替换为“T - A”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则这种变异属于▲。

(3)已知一个亲代DNA分子有P个碱基,其中腺嘌呤Q个,连续进行此项生理过程n 次,共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个。

(14)15.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表明A.DNA是遗传物质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C.噬菌体不含有蛋白质D.噬菌体不含有DNA(14)16.DNA复制是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C.DNA复制只以亲代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D.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复制的准确性(14)17.下图是人体细胞内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中的一个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表示转录B.该过程表示翻译C.该过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D.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14)18.下列关于真核生物中基因、染色体和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C.染色体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生物体性状的表现不受环境影响【你来猜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