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船舶设计概要
船舶生产设计
![船舶生产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126ed090c69ec3d4bb7580.png)
第一章船舶生产设计概论1 船舶工程特点及造船市场竞争需要2 造船技术进步和造船模式改革的需要3 铆接,焊接,区域造船时代进步及新问题------------------------------------------------- 14 船舶生产设计的基本概念5 我国过去和现在船舶设计阶段的划分6 现代船舶设计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作用7 船舶生产设计的性质、含义、目的和推行生产设计的意义8 船舶生产设计的实施要求9 生产设计中设计部门与施工部门的配合关系10 生产设计与原船舶设计体制中施工设计的区别【课堂提问】1. 过去和现代船舶设计分别可分为哪几个阶段?2. 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是属于什么性质的设计?3. 生产设计是属于什么性质的设计?4. 过去的施工设计和现在的生产设计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 311 生产设计内容分类(两种分类方法)12 船体生产设计主要工作13 舾装生产设计的主要内容------------------------------------------------------------ 514 生产设计事前准备工作及作用 ------- 生产技术准备,计划准备,工程控制准备15 建造方针书内容作用16 生产设计图表---工作图—管理表17 生产设计主要流程,搞好生产设计的工作要求【课堂提问】18. 生产设计事前准备的作用是什么?19. 生产设计事前准备的内容包括哪些?20. ----------------------------------------------------------------------------------------------------- 生产设计最终会产生哪些图表?--------------------------------------------------------------- 621 船舶设计规范流程------------------------------------------------------------- 7 ——1422 我国现行的船舶设计体制三种23 生产设计组织形式的两大类型,五种形式 ------------------------------------------------- 15 25 管理组,船体组,机装组,船装组,电装组和电算组的各自职能24 生产设计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 --- 16【课堂提问】1. 我国现行的船舶设计体制有哪三种类型?这三种体制分别适用于什么类型的船厂?2. 生产设计的组织形式归纳起来有那两大类?3. 生产设计室内的管理组的职能是什么工作任务是什么?------------------------------- 1725 推广生产设计的基础和条件(5 条)26. 生产设计对人员素质的要求27. 生产设计的人员大致分三层使用28. -------------------------------------------------------------------------------------------------------------------------- 标准的含义以及.制定、执行统一设计标准的重要性---------------------------------------------- 21 第二章船舶生产设计的事前准备工作1. 生产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含义2. 生产设计准备工作的开展时间3. 生产设计前准备工作的作用及必要4,生产设计前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5,什么是工程控制6,船舶建造原则工艺说明书7,建造方针书定义8,建造方针书的编制要求9,建造方针书与原则工艺说明书的比较----------------------------------------------------- 21 10,建造方针书的主要内容两部分11,。
船舶设计原理_01_船舶设计概要_0101_船舶设计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要求
![船舶设计原理_01_船舶设计概要_0101_船舶设计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dbfba0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9.png)
111.1船舶设计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船舶设计概要1.1 船舶设计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要求一、船舶设计的基本特点系统集成母型改造逐步逼近系统集成轴隧舵机舱轴隧平台救生艇吊杆柱艇甲板废气锅炉上桥楼甲板雷达天线桅桥楼救生艇谷物舱口桅柱起货机舱口盖首楼甲板起锚机首尖舱第一货舱第二货舱(A)上甲板下甲板下甲板舱口盖第二货舱(B)第三货舱第四货舱第五货舱内底板双底层燃油舱燃油柜燃油舱滑油贮存柜主机柴油发电机贮气柜机舱舱底板船舶设计必须贯彻系统工程的思想。
考虑问题时,要全面周到;做出决定时,要统筹兼顾。
要处理好局部与全局、专业与总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1.1 船舶设计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要求一、船舶设计的基本特点船舶设计应当充分利用人们已有的造船和用船经验。
采用母型船时,要视野开阔、力诫教条、僵化。
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继承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设计船●与设计船同类型船的●与设计船同类型船的●与设计船同类型船的1.1 船舶设计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要求一、船舶设计的基本特点母型改造船舶设计过程是设计者对所设计船舶的一个认识过程。
这是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要处理好肯定与否定、重复与变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设计要求主要要素航速、功率估算型线静水力总布置干舷舱容、吨位重量、重心阻力、推进破舱稳性经济性估算船舶设计涉及到多方利益和诸多因素,它们彼此交织、相互影响。
因此,船舶设计可以抽象地看作是求解一个多参数、多目标、多约束、多学科的高度非线性问题。
这就决定了船舶设计工作必然是一个逐步逼近的过程。
1.1 船舶设计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要求一、船舶设计的基本特点逐步逼近1.1 船舶设计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要求二、船舶设计的基本要求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绿色智能安全可靠是船舶设计的一项首要要求。
1.1 船舶设计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要求二、船舶设计的基本要求船舶的投资巨大、载货量大、且营运环境复杂。
一旦发生事故,通常会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
船舶设计
![船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286a6758fafab069dc023a.png)
第一章船舶设计第一课简介1.1定义基本设计是指确定那些会影响船的成本和性能的主要特征。
因而基本设计包括选择船的规格,船体形状,动力(功率大小和类型),对船体,机械和主要结构进行初步的安排。
合理的选择将会保证航行要求的实现,如良好的耐波性能,操纵性,想要达到的速度,续航性,承载能力以及最大载重量。
此外,船的基本设计还包括所需要的的货物装卸能力,住舱,宾馆服务,分舱及稳定级别,干舷及吨位测量;所有这些设计都将把船作为一个盈利的交通运输,工业以及服务系统来考量。
基本设计包括概念设计和初步设计两部分。
基本设计要达到的目的是确定船舶的主要特征,并能估算出基本建设费。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基本设计是合同设计和细节设计的基础。
合同设计如其名所示,主要用于制作用于造船所投标以及合同签署的计划书和说明书。
制作良好的合同计划书和说明书条目清楚,细节充分以规避损失且使投标人能清晰而充分地描述所要求的细节。
而细节设计则要求造船所对合同计划书进一步完善,即按照要求准备将用于实际建造船舶的设计草图。
对于任何想要做基础设计的人来说,有必要了解整个设计过程。
其中所涉及到的四个步骤在Evans于1959年所做的设计螺旋循环方式图中,把从任务要求到细节设计的工作以迭代过程展示出来,如图1.1所示。
这些步骤在下面将做详细阐述:1.概念设计第一步工作是概念设计,即把任务要求转换成造船学和工程学特性。
实质上来说,这项工作即是收录所有技术可行性研究来决定拟造船舶的基本要素如长度,宽度,船深,吃水,丰满度,功率,或其他各项可选特征,上述特征需满足所要求的速度,范围,货舱容量及总载重量。
概念设计也包含空船重量预估,这个数值通常从曲线,公式计算以及经验中取得。
在这个阶段通常在参量研究会做比较设计,用以确定最经济的设计方案或其他任何至关重要的参数。
被选中的概念设计接下来将被呈现于书面用以估算建造成本,这将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的开发工作,即初步设计。
2.初步设计船舶的初步设计进一步细化了影响船的成本和性能的主要特征。
船舶设计手册总体分册
![船舶设计手册总体分册](https://img.taocdn.com/s3/m/b0c63e7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f.png)
船舶设计手册总体分册第一卷:船舶设计概述1.1 船舶设计基础1.2 船舶设计原则1.3 船舶设计流程1.4 船舶设计软件及工具第二卷:船体结构设计2.1 船体结构基本原理2.2 船体结构类型及比较2.3 船体结构材料选择2.4 船体结构设计计算第三卷:船舶动力系统与动力配置3.1 船舶动力系统概述3.2 主机、螺旋桨及舵机选择3.3 船舶动力系统布局3.4 船舶动力系统安全设计第四卷:船舶电气与自动化系统设计4.1 船舶电气系统概述4.2 船舶电气系统组成及原理4.3 船舶自动化系统设计4.4 船舶电力系统安全性设计第五卷:舾装系统设计5.1 舾装系统概述5.2 舾装系统组成及功能5.3 舾装系统关键设计要点5.4 舾装系统性能计算及验证第六卷:船舶舱室布局与设计 6.1 船舶舱室布局原则6.2 船舶舱室功能划分6.3 船舶舱室设计要求及标准 6.4 船舶舱室安全设计第七卷:船舶辅助系统设计 7.1 船舶辅助系统综述7.2 船舶辅助系统组成及原理 7.3 船舶辅助系统布局设计7.4 船舶辅助系统性能保障第八卷:船舶安全与环保设计 8.1 船舶安全设计原则8.2 船舶平台安全设计8.3 船舶环保设计及配置8.4 船舶紧急事故处理预案第九卷:船舶建造与试航9.1 船舶建造工艺流程9.2 船舶建造材料与工艺选择 9.3 船舶试航及验收测试9.4 船舶建造质量管理第十卷:船舶维护与修理10.1 船舶维护保养要点10.2 船舶常见故障问题及解决办法10.3 船舶修理工艺及原则10.4 船舶维护与修理安全管理总结:船舶设计手册编写的目的,应用范围及对于船舶设计工程师的指导意义。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内容编写。
船舶设计原理船舶设计概要
![船舶设计原理船舶设计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d403763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6.png)
船舶设计原理船舶设计概要在船舶设计中,首先需要确定船舶的用途和任务,这将直接影响到船舶的设计要求和规格。
根据用途的不同,船舶可以分为货船、客船、油船、渔船等多种类型。
而任务的不同需要考虑载重量、航行速度、船舶尺寸和船舶能耗等因素。
在确定船舶用途和任务后,设计师需要进行船舶的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包括船舶的主要尺寸、船体形状和船舶的排列布局。
船舶的主要尺寸包括船体长度、宽度和高度等。
这些尺寸决定了船舶的外形和船舶的有效载荷。
设计师需要根据船舶用途和任务的要求,合理确定船舶主尺寸,以满足设计要求。
船体形状是船舶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
船体形状直接影响到船舶的阻力、稳定性和航行性能。
优秀的船体形状可以降低船舶的阻力、提高船舶的航行速度和降低燃料消耗。
因此,船舶设计师需要通过数学模型和流体力学计算来确定最佳的船体形状。
船舶的排列布局是指各个船舱、货仓和机舱等船体内部空间的布局和组织。
船舶的排列布局需要考虑船舶的载重量分布、船舶的稳定性和乘客舒适性等因素。
合理的排列布局可以提高船舶的载重能力、提高船舶的稳定性和乘客舒适度。
在船舶总体设计完成后,设计师需要详细设计船舶的各个部分。
这包括船舶的船体结构、推进装置、动力系统和操纵系统等。
船舶的船体结构需要满足船舶的强度要求和安全要求。
推进装置、动力系统和操纵系统需要考虑船舶的航行性能和操纵性能。
船舶的稳定性是船舶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船舶稳定性包括静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
静态稳定性是指船舶在平静的海面上保持平衡的能力。
动态稳定性则是指船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的能力。
设计师需要根据船舶的用途和任务,合理设计船舶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船舶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船舶时需要考虑的基本原则和概念。
船舶设计师需要根据船舶的用途和任务,确定船舶的主要尺寸、船体形状和船舶的排列布局。
在详细设计阶段,需要设计船舶的船体结构、推进装置、动力系统和操纵系统。
在设计船舶过程中,船舶的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第01章 总论概述
![第01章 总论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6a4d312e3968011ca300919c.png)
g(m/s2): 重力加速度。
与重力有关的现象都是由Fr决定的。例如,波浪运动, 船舶的兴波阻力等。Fr数大,表示重力的影响较小;反之 则大。
1/4
傅汝德定律
根据相似定理船体兴波引起的兴波阻力系数:
Cw Rw f ( Fr ) 1 2S v 2
(1-10)
一定船型的兴波阻力系数仅是傅汝德数Fr的函数,当 两形似船的Fr相等时,兴波阻力系数Cw必相等,这称为傅 汝德定律。 如用下标s和m分别表示实船和船模参数,α=Ls/Lm是 实船与船模间的缩尺比。为保持傅汝德数Fr相同,则它们 的速度必须满足关系: v v vs v 由 s m 得到v m s 可以实现 gLs gLm Ls / Lm Ls=100m, Vs=20kn=10.28m/s;
等。
1/2
实船试验
实船试验的目的是鉴定船舶的快速性是否达到设计要
求,同时最后验证理论研究、试验研究成果的准确性。而 实船长期使用的结果则是衡量快速性的最后标准。
实船试验的环境不容易控制,试验结果处理非常复杂, 耗费大量人力,试验费用昂贵。
2/2
3.数值模拟方法
近年来,由于高速计算机的发展和数值方法的进步,
1/3
雷诺定律
根据相似定理物体受到的粘性阻力系数:
Cv Rv f ( Re ) 1 2 v S 2
(1-7)
可见一定形状的物体,粘性阻力系数仅与雷诺数有关。 当雷诺数Re=Lv/υ相同时,两个形状相似物体的粘性阻力 系数必相等。 作为特例,深水中顺着平面本身运动的极薄平板受到 的阻力仅为摩擦阻力Rf,平板的无量纲阻力系数表示为:
1/1
2.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包括船模试验和实船试验。
船模试验是按照相似理论(因次分析)制做小尺度的船 模和桨模,在拖拽水池中进行试验,用试验数据预报实船 阻力。许多优良船型或重要船舶几乎都要进行船模试验。 在船舶快速性研究史上,船模试验一直是最主要的方
第1章船舶设计概要
![第1章船舶设计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10fe031dff00bed5b9f31d29.png)
船舶设计的基本要求
总之,船舶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守法规和规范的规定,满足 法规和规范的要求,这是保证船舶安全的最基本的措施, 应该指出,在船舶设计和建造的实践中船东为了降低造价, 往往希望减少或免除某些安全方面的设备。设计者在设计 中,既要考虑造价的因素,又要保证船舶的安全性,一般 来说,至少应满足法规和规范的最低要求。因此设计人员 对法规和规范必须认真研究,熟悉、掌握各项规定,此外, 船舶设计中的可靠性问题也必须加以重视。船舶使用周期 长,船上重要设备和部件的可靠性对安全性和经济性影响 很大。某些设计或设备虽然能满足有关规定,但其可靠性 仍可能有很大差别。因此在设计方案的优选和设备的选用 2 - 12 中对可靠性问题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调查研究搜集资料设计工作的许多经验教训证明不重视调查研究没有正确领会用船部门的意图和要求不能掌握有关的实际情况设计工作常常徒劳无功甚至失败船舶设计如果没有262626足够的技术资料工作将很难开展即使勉强地去做了也很难设计出一艘成功的好船口因此深人地调查研究全面地搜集资料是做好设计工作的基础
第一章船舶设计概要
船东的要求― 设计技术任务书
④ 客船的乘客人数和客舱等级标准,以及公共处所的面 积及设备标准; ⑤ 危险品货物的危险品等级或品名; ⑥ 特大件货物的尺寸及其特点;等等。
2 - 18
船东的要求― 设计技术任务书
4 .船级和船籍 船级是指新船准备人哪个船级社,要求取得什么船级标志 ,确定设计应满足的规范。船籍是指在哪国登记注册的船 舶,确定新船应遵守的船籍国政府颁布的法定检验规则。 例如悬挂我国国旗的海船(即在中国登记注册),无论人 哪个船级社,都应遵守我国政府主管当局颁布的《 船舶 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 。 5 .动力装值 给出主机和发电机组的类型、台数、燃油品质和推进方式 。
船舶设计原理第1章
![船舶设计原理第1章](https://img.taocdn.com/s3/m/4fb5de63caaedd3383c4d330.png)
§1-3 设计工作方法
二 在借鉴与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在新船设计时,设计者常采用一种行之有效的 方法—母型改造法。所谓母型,即与新船在主要方 面相近的实船或已设计好的船,将其各项要素按 设计船的要求用适当的方法加以改造变换,即可得 到新船的相应要素。这是一种既方便又可靠的设计 新船的办法,至今仍披人们广泛应用。 但是.借鉴并不是不加分析地生搬硬套,继承 也只能继承过去的精华。要结合新船的特点,考虑 到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在新船上的应 用,做到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1-2 设计技术任务书
3. 船型 这是指船的建筑持征,包括上层建筑、 机舱部位、货舱划分、甲板层数、甲板间高 等。 4. 船级 这是指按什么规范、哪一级设计新船。 要注意不同规范从不同角度提出的要求。走 国际航线的船舶、还应符合有关的国际规则 与公约,以及有关国家、地区、运河等颁布 的待殊规则。
1.运输类型的论证 1.运输类型的论证 运输有五种形式:水运、铁路、公路、航 空、管道等。要完成所需的运输任务,首先 要研究采用哪一种运输形式或哪几种联运的 形式、使得投资最少,经济效益最好。这一 论证涉及的面比较广,一般由国家某部门或 某地区才能完成。
§1-2 设计技术任务书
2. 船型论证 承担某一运输任务,如货运,可供选择的 船型有:货舱、集装箱船、顶推分节驳、载 驳船等。在具体选取时要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如果确定用普通货船来承运,还要探讨船 舶的大小、航速的高低。要以最适用最经济 的方案作为制定任务书的基础。
§1-1 船舶设计阶段的划分
1. 报价设计 根据船东提出的技术要求或招标说明书 进行设计。其主要内容为:初步确定新船的 技术条件和形状、提供总布置简图、主要设 备清单、简要说明书、估算造价。报价设计 的目的是设计方向船东提出报价,力争中标, 并使船东了解新船概貌及船价,挑选中标单 位。报价设计是商谈定船合同之前的一项设 计环节,它不作为最终签订造船合同的技术 附件。
船舶生产设计第一章船舶生产设计概论
![船舶生产设计第一章船舶生产设计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8dd3073eb8f67c1cfbd6b80b.png)
项目对比
两类造船模式特征简要归纳如下
传统造船模式
现代造船模式
建模特征
传统导向型(按功能/系统/专业)
产品导向型(按区域/类型/阶段)
设计方式
按施工设计,分别由工艺、计划、生产部 按详细设计由生产设计部门集中进行区
门分专业,按系统进行工艺性设计。
域性设计。
特点:设计、工艺、管理3者分离
第一阶段 按功能系统组织生产的造船模式是组织造船的初级模式。
船舶生产设计第一章船舶生产设计 概论
第二阶段:按区域 / 系统组织生产的造船模式。 特点: (1)产品作业任务分解与组合,船体建造是按结构区域进行的;舾装作业除
部分分段预舾装外,主要按使用功能 / 系统组织生产;
(2)船舶设计、制造工艺、生产管理是各自独立的;
2)生产设计通过舾装综合布置图,把区域内所有块、舾装件间不发生干涉合理布置。
3)生产设计通过托盘管理表来组织生产、计划、资材物流配送;因每个 托盘是在同一区域、同一阶段作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4)生产设计通过标准化、编码化、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来解决大量信 息,以达到提高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因此,生产设计是现代造船模式 的基础之一
船舶生产设计第一章船舶生产设计
概论
造船模式综合: (1)4 种模式从本质上可分为两大类别
系统导向型造船模式——传统造船模式(前两种) 产品导向型造船模式——现代造船模式(后两种) (2)未来的造船模式是以中间产品模块化为特征的模块化总组(装)造船模 式。
注:作为中间产品造船模块应具有: (1)标准尺寸和标准件; (2)主要部件具有可选择性的最终产品单元(船体结构单元和舾装功能单
船舶生产设计第一章船舶生产设计概论
![船舶生产设计第一章船舶生产设计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3b70221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1.png)
船舶生产设计的目标
提高船舶建造效率
通过合理的生产设计,优化建 造流程,减少重复作业和资源 浪费,从而提高船舶建造效率
。
降低建造成本
有效的生产设计有助于降低材 料、人工和时间的成本,从而 降低整船的建造成本。
质量问题,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03
船舶生产设计的原则
标准化原则
标准化原则是船舶生产设计的基础,它要求在船舶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遵循统一的 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标准化原则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 安全性。
标准化原则还涉及到对生产设备的标准化要求,以确保设备的互换性和通用性,方 便维修和替换。
模块化原则
模块化原则是船舶生产设计的重要思想,它通 过将船舶整体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模块,实现 并行设计和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模块化原则的应用可以简化生产流程,降低生 产难度,同时便于模块的维修和升级。
模块化原则还要求对各个模块进行统一规划和 布局,以确保整体结构的协调性和美观性。
信息化原则
01
船舶生产设计第一章 船舶生产设计概论
目录
• 船舶生产设计概述 • 船舶生产设计的重要性 • 船舶生产设计的原则 • 船舶生产设计的未来发展
01
船舶生产设计概述
船舶生产设计的定义
船舶生产设计是指根据船舶的建造要 求和规范,对船舶的各个生产阶段进 行系统的规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以确保船舶建造过程的顺利进行。
信息化原则是现代船舶生产设计的必然趋势,它通过引入信息 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船舶设计手册总体分册
![船舶设计手册总体分册](https://img.taocdn.com/s3/m/c6a278e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5.png)
船舶设计手册总体分册船舶设计手册总体分册是一本关于船舶设计的手册,它包含了船舶结构、布局、系统设计以及船舶性能等方面的内容。
本分册将对船舶设计手册总体分册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章:船舶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了船舶的基本概念、船舶分类、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船舶设计的发展历程等内容。
通过了解船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船舶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思路。
第二章:船舶结构设计本章主要介绍了船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船舶结构的荷载计算、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材料选型、结构强度计算和结构应力分析等方面。
读者可以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船舶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第三章:船舶布局设计本章主要介绍了船舶的布局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船舶功能区划、船舶主要设备的布置、船舶操作区域的设计等方面。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读者可以掌握船舶布局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实际船舶的布局设计提供参考。
第四章:船舶系统设计本章主要介绍了船舶的主要系统设计,包括船舶动力系统、船舶电气系统、船舶供水系统、船舶通风系统等方面。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读者可以了解船舶主要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实际船舶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第五章:船舶性能设计本章主要介绍了船舶的性能设计,包括船舶的航行性能、操纵性能、稳性和浮力性能等方面。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读者可以了解船舶性能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实际船舶的性能设计提供参考。
第六章:船舶设计案例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了一些经典的船舶设计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读者可以了解船舶设计的实际应用和设计思路,为实际船舶设计提供参考。
第七章:船舶设计软件应用本章主要介绍了一些船舶设计软件的应用,包括船舶结构设计软件、船舶布局设计软件、船舶系统设计软件等方面。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读者可以了解船舶设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应用方法。
总结船舶设计手册总体分册是一本关于船舶设计的手册,它包含了船舶结构、布局、系统设计以及船舶性能等方面的内容。
船舶设计原理_01_船舶设计概要_0105_船舶设计的工作方法
![船舶设计原理_01_船舶设计概要_0105_船舶设计的工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29a723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3.png)
111.5船舶设计的工作方法第一章船舶设计概要1.5 船舶设计的工作方法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及其变化规律。
设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则是造物。
人类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便是造物。
设计是一种预先计划的造物活动,是一种把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并以各种感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
因此,设计工作者必须首先理解用户的期望、需要和动机,以及业务、技术和行业上的需求和限制;然后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对产品的规划,使得产品的形式、内容和行为变得有用、能用,令人向往,并且在经济和技术上可行。
1.5船舶设计的工作方法1.5 船舶设计的工作方法对于船舶设计而言,基本任务则是造船。
这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创造性活动。
船舶设计工作者,除了需要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进行必要的专业训练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和工程素养。
1.5 船舶设计的工作方法船舶设计的工作方法可以归纳为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分工协同、综合解决与时俱进、创新发展1.5 船舶设计的工作方法一、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深入地调查研究,全面地搜集资料,是做好船舶设计工作的基本要素。
1.5 船舶设计的工作方法一、调查研究、搜集资料船舶设计的许多教训表明,没有正确领会用船部门的意图和要求,不能掌握有关的实际情况,设计工作常常徒劳无功,甚至失败。
调查研究,通常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主要内容●用船部门的意图和要求●船舶的限制条件和市场信息1.5 船舶设计的工作方法一、调查研究、搜集资料船舶设计的许多经验表明,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资料,工作将很难开展。
即使勉强地去做了,也很难设计出一艘成功的好船。
搜集资料,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来自母型船的直接数据资料●来自同类船的统计数据资料1.5 船舶设计的工作方法二、分工协同、综合解决有效的分工协同,客观的综合解决,是做好船舶设计工作的关键要素。
1.5 船舶设计的工作方法首先,船舶是一个由多个系统组成的结构物,涉及诸多专业。
舰船设计与船舶制造技术
![舰船设计与船舶制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ef0024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7.png)
舰船设计与船舶制造技术第一章舰船设计概述舰船设计是指将规定的舰船任务要求,通过科学的分析、计算和实验,确定舰船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总体布局,进行各部分系统的设计和构造,从而获得满足任务要求的可行方案的一项工作。
舰船设计涉及到船体结构、动力、推进、船载设备、电气自控、防护装置和辅助设备等方面。
舰船设计可以根据航海水域能力进行分类。
例如,根据航行范围,可分为近海舰船、远洋舰船、沿海舰船、内河舰船等;根据任务性质,可分为军用舰船、运输舰船、科考舰船等;根据应用领域,可分为船舶工程用船、海洋资源勘探和开发用船、海洋环境调查用船等。
舰船设计是一个高度复杂和专业的工程,需要设计者具有扎实的相关知识和经验,掌握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发展方向,同时需要与广泛的船舶制造、技术、科研单位进行紧密合作,不断引入新技术,提高和改进现有技术。
第二章船舶制造技术船舶制造技术是指对舰船设计方案进行实施的一系列技术工艺和方法。
船舶制造技术是舰船制造的重要环节,它包括船体制造、模块化建造、装配调试、试航等诸多方面。
具体来说,船舶制造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船体制造技术船体制造是整个船舶制造的核心,包括船板制造、船体组立、内部设备制造和安装、船体检验等。
船体制造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舰船质量和船舶性能。
目前,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船体制造,为提高船体质量和生产效率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2. 模块化建造技术模块化建造是目前流行的一种高效率的船舶制造技术,它通过将船体分成若干个独立的模块,由不同的制造商分步完成,最后装配成一艘完整的船。
该技术在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3. 装配调试技术装配调试是指将各种零部件和设备按照设计方案装配到船体上,并进行相应的试验和调试。
装配调试技术的先进水平不仅可以确保船舶制造的质量,还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4. 试航技术试航是舰船制造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验收船体性能的关键环节。
船舶设计原理_01_船舶设计概要_0104_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
![船舶设计原理_01_船舶设计概要_0104_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94cbd41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3.png)
111.4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第一章船舶设计概要1.4 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根据现代造船的特点,船舶设计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完工文件1.4 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在深入分析任务书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全局出发,提出船体、轮机、电气不同专业方面的各种可行性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一个能满足船东要求的合理的设计方案。
一、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确定船舶主要要素;●在总布置、主机选型、船体型线、主要性能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工作;●通过计算、绘图、必要的模型试验及分析论证等技术于段,得出决定全船技术形态的总体方案;●在船体基本结构、主要舾装设备、机舱布置、电力负荷及电站配置、机电设备选型等方面开展初步设计。
1.4 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一、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的关键工作内容是总体设计(1)船体说明书;(2)总布置图;(3)型线图;(4)中剖面结构图及构件计算书;(5)航速、稳性、舱容、干舷等估算书或计算书;(6)机舱布置图;(7)电力负荷估算书;(8)主要设备规格和厂商表。
初步设计应当形成的主要技术文件1.4 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一、初步设计显然,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是初步的。
但是,涉及全船主要技术形态的参数和指标应当是可靠的,技术和措施应当是合理的。
在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所完成的工作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1.4 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一、初步设计主要图纸和技术文件应取得船东认可,作为下一阶段设计的依据。
1.4 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二、详细设计在初步设计所形成的总体设计的基础上,依据造船详细设计合同和经审查通过的初步设计技术文件,对各个局部的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开展各个分项目的详细设计和计算,调整和解决船、机、电各方面具体的问题和矛盾。
最终确定有关设计船的全部技术性能和船体结构,对重要设备和材料提出选型订货的技术要求,等等。
●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送法定检验机构和所入船级社进行审查。
●审查通过后,还需根据审图意见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
船舶的设计原理课件4
![船舶的设计原理课件4](https://img.taocdn.com/s3/m/5e1462247fd5360cbb1adb0e.png)
l-2 船舶设计阶段
1.制定设计技术任务书 2.报价设计 3.初步设计 4.详细设计 5.生产设计 6.完工设计
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
制定设计技术任务书
航运公司以设计技术任务书形式对船的设计要求,对船级 、订购艘数和交船期等提出要求。
设计任务书也可由设计单位提供咨询服务协助编制,但需 有关航运公司审批确认。
船舶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局部设计两个方面。
船舶总体设计:
船舶设计原理
总体设计解决设计中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诸如确定 设计船的建筑与结构形式,决定设计船主要尺度及船 型参数,确定航速和所需主机功率,进行总体布置, 设计船体型线,进行船舶性能计算等。
局部设计是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完成船舶每个局部的 设计,诸如船体结构分段设计、螺旋桨设计、舵设计 、设备及系统的设计等。
船舶设计原理
7. 结构 这是指船体与上层建筑材料、船体结构形式、甲板
负荷、特殊加强等的要求。 8. 设备
这是指起货设备的形式及能力.如锚和锚机、舵和舵 机、减格装置、通风、空调、导航等方面的要求。 9. 性能
这是指性能要求,如稳性要求、浮态要求、分舱及破 舱稳性的要求、耐波性及操纵性的要求等。
船舶设计原理
在主要尺度的确定,型线的选择,建筑形式及总布置的考 虑,起货设备的配置等方面,首先应围绕上述因素进行分 析,以保证和提高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
船舶设计原理
安全:
国际海事组织(IMO)、船检局、船级社颁布了各种技术 法规,对建造、载重线、稳性、分舱、消防、救生、起重 、信号设备、通讯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设计人员在 船舶设计中必须贯彻执行,以保证船舶符合各种规范及公 约的技术要求(第二章中介绍)。
船舶设计原理总复习
![船舶设计原理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0025524482fb4daa58d4b65.png)
第一章船舶设计概要1.船舶设计工作具有哪些特点?答:(1)必须贯彻系统工程的思想,考虑问题要全面,决策时要统筹兼顾;在总体设计中一定要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要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既要使船舶的各部分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又要是相互关系达到最佳的配合。
(2)船舶设计的另一个特点是:设计工作是由粗到细、逐步近似、反复迭代完成的。
船舶设计也可以说是一个多参数、多目标、多约束的求解和优化问题。
2.船舶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1)适用、经济(2)安全、可靠(3)先进、美观3.新船设计的基本依据是“设计技术任务书”,它反映了船东对新船的主要要求。
请问设计技术任务书通常是如何制定的?运输船舶的设计技术任务书一般包括哪些基本内容?答:(1)设计技术任务书是用船部门根据需要和可能,经船型的技术经济论证后得出的。
船型的技术经济论证是对不同船型方案的投资规模、经济效益和技术上的可行性进行比较和分析。
(2)一般运输船舶的设计技术任务书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航区和航线海船航区是根据航线离岸距离和风浪情况来划分的。
航区不同,对船舶的安全性和配备配置要求不同。
我国法规对非国际航行海船的航区划分为远海航区、近海航区、沿海航区、遮蔽航区。
内河船的航区根据不同水系或湖泊的风浪情况划分为A级、B级、C级等。
2)船型这里的船型是指船舶的类型、甲板层数、机舱部位、首尾形状和其他特征。
3)用途新船的使用要求,通常给出货运的货物种类和数量以及货物的理化性质和其他要求。
4)船籍和船级船级是指新船准备入哪个船级社,要求取得什么船级标志,确定设计应满足的规范。
船籍是指在哪国登记注册的船舶,确定新船应遵守的船籍国政府颁布的法定检验规则。
5)动力装置给出主机和发电机组的类型、台数、燃油品质和推进方式。
6)航速和功率储备对航速一般给出服务航速(kn,节,海里/小时)。
服务航速是指在一定的功率储备下新船满载能够达到的航速。
对拖船通常提出拖带航速下拖力的要求或自由航速的要求。
船舶设计手册总体分册
![船舶设计手册总体分册](https://img.taocdn.com/s3/m/ebd3176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2.png)
船舶设计手册总体分册第一章:船舶基础知识1.1 船舶类型和分类1.2 船体结构和船舶主要部件1.3 船舶设计基本原理第二章:船舶外形设计2.1 船舶外形设计原理2.2 船型系数和船舶性能2.3 船舶稳性设计2.4 船舶阻力计算及优化设计第三章:船舶结构设计3.1 船舶结构设计基本原理3.2 船舶结构材料及加工工艺3.3 船舶结构设计标准和规范第四章:船舶动力系统设计4.1 船舶动力系统概述4.2 船舶主机选择和布置4.3 船舶推进系统设计4.4 船舶动力系统控制与调校第五章:船舶电气与自动化系统设计5.1 船舶电气系统设计原理5.2 船舶自动化系统设计与集成5.3 船舶电气设备选型及配电系统设计5.4 船舶电气系统安全和维护第六章:船舶舾装设计6.1 船舶舾装设计原理6.2 船舶甲板设备布置6.3 船舶舱舱布置和内部装修设计 6.4 船舶舾装材料选择和使用第七章:船舶安全设计与规范7.1 船舶安全设计理念和原则7.2 船舶结构和设备的安全设计要求 7.3 船舶消防与逃生系统设计7.4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及应急预案第八章:船舶环境保护与节能设计 8.1 船舶环保设计原则8.2 船舶排放控制技术及设备选择 8.3 船舶节能设计与技术应用8.4 船舶环保与节能管理系统第九章:船舶施工与验收9.1 船舶施工工艺概述9.2 船舶施工组织与管理9.3 船舶验收检测标准及流程9.4 船舶交付与验收程序第十章:船舶维护与修理管理10.1 船舶维护管理体系10.2 船舶日常维护和保养10.3 船舶定期检测与维修计划10.4 船舶事故与紧急维修处理第十一章:船舶设计创新与前沿技术11.1 船舶设计创新理念与方法11.2 船舶数字化设计与虚拟仿真技术11.3 船舶智能化技术应用11.4 船舶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通过以上分册内容,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船舶设计的理论、原则和技术,掌握船舶设计的全流程知识,有助于提高船舶设计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船舶设计工作,并为行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船舶设计概述范文
![船舶设计概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84efd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5.png)
船舶设计概述范文船舶设计是指通过对船舶的形状、尺寸、结构、机械设备和系统等的科学研究和设计,确定船舶的整体布局、外形和内部结构,以及各系统的配置和相互关系,为造船厂提供制造船舶的依据。
船舶设计是船舶建造的前期环节,对于确保船舶的外观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船舶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客船设计:客船设计主要关注舒适性和安全性。
船舶设计师需要考虑旅客的舒适度,例如舱室设计、座位布局、空调系统和减振设备等。
此外,船舶设计师还需要根据船舶的使用环境和航线对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逃生通道、消防设备和救生设备等。
2.货船设计:货船设计主要关注有效的货物容量和输送效率。
船舶设计师需要考虑货舱和货舱设备的布局,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载货量和装卸效率。
此外,船舶设计师还需要考虑货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航行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3.油船设计:油船设计主要关注油品的运输和储存安全。
船舶设计师需要考虑油舱的结构和设备布局,以及防止泄漏和爆炸的安全措施。
此外,船舶设计师还需要考虑油船与码头之间的无缝接驳和操纵性。
4.战舰设计:战舰设计主要关注军事功能和作战效能。
船舶设计师需要考虑战斗系统的布局,包括雷达、武器系统和通信系统等。
此外,船舶设计师还需要考虑战舰的隐身性、速度和操纵性。
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安全性:船舶设计必须确保船舶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船员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2.航行性能:船舶设计必须确保船舶具有适应不同航线和海况的航行性能,包括速度、操纵性、稳定性和航行舒适度等。
3.经济性:船舶设计必须确保船舶的建造成本、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的合理性,以提高船舶的经济效益。
4.生态可持续性:船舶设计必须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废弃物和排放物的产生,提高船舶的能源利用效率。
船舶设计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需求分析:根据客户或用户的需求和要求,确定船舶的基本参数和规格,例如船舶类型、尺寸、载重量和航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船舶设计概要1.1 船舶设计的特点和要求1.1.1 船舶设计特点船舶是一种水上建筑物,具有环境条件特殊、类型多、系统复杂、技术含量高、投资巨大、使用周期长的特点。
因此,船舶设计必须持认真、慎重的态度。
船舶的种类很多,就民用船舶而言,有运输类船舶、工程类船舶、观光旅游类船舶以及特种用途类船舶。
其中运输类船舶有:散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运木船、多用途货船、冷藏船、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体船、客船、渡车、高速船、双体船、拖船、驳船等各型船舶。
每种船舶的设计都有各自的特点。
每艘船舶都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一个大系统。
通常,自航运输船舶至少有以下各部分组成:船体与结构——具有支持全船重量的浮力;满足装载和安装各种设备所需的容积和地位;有优良的各项性能(如稳性、快速性、分舱破舱稳性性、耐波性等);其结构能保证水密完整性和必要的强度、刚度以及能避免发生有害的振动。
主机与控制——推动和控制船舶以不同的航速航行。
舵装置——控制船舶的航向。
电站——发电和配电,向船上各种用电设备供电。
助航和通信——确定船位,避免碰撞,保持对内和对外的通信联络。
船体开口的关闭装置——保证船体开口能处于关闭状态,以确保船舶和货物及人员的安全。
货物装卸和配载——把货物高效、合理地装进或卸出货舱。
消防——限制火灾蔓延的防火分隔,探知火灾发生和报警以及灭火。
救生——船舶遇难时船上人员自救和营救落水人员。
锚泊和系泊——保持船舶在锚地和码头边停泊时的船位。
防污染——控制油类和其他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生活设施——保护和维护船上人员生活的舱室和设备。
以上各部分的设计涉及多门专业。
船舶设计是分专业,分部门协调完成的。
通常,船舶设计分为船体、轮机、电气三大专业(不包括各种通用设备产品的设计),其中船体又分为总体、结构和舾装设计三大部分。
以上各专业和部分的设计工作相互间的关系如图1.1.1所示,其中总体设计与其他各部分的设计都有密切的关系。
总体设计的工作主要表示有密切的关系 表示有一定的关系图 1.1.1 船舶设计关系框图结 构设 计电 气设 计总 体设 计舾 装设 计轮 机设 计包括:主要尺度和船型参数的确定、总布置设计、型线设计、各项性能的计算和保证。
根据以上所述可知:一艘船是由许多不同功能的部分所组成,各部分即是一个独立的系统,相互间又有密切的联系;设计工作是由多种专业合作协调完成的。
因此,船舶设计的一个特点是:必须贯彻系统工程的思想,考虑问题要全面,决策时要统筹兼顾;在总体设计中一定要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要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既要使船舶的各部分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又要使相互关系达到最佳的配合。
船舶设计的另一个特点是:设计工作是由粗到细,逐步近似,反复迭代完成的。
船舶设计也可以说是一个多参数,多目标,多约束的求解和优化问题。
例如,最初粗估的船舶主尺度完全可能是不能符合各项要求的,只有通过反复迭代,逐步近似的设计过程来校验和修正,才能得到最终的可靠结果。
1.1.2 船舶设计的基本要求船舶设计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复杂工作,对设计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
下面从一般意义上归纳一下船舶设计的一些基本要求:(1) 适用、经济所谓适用是指船舶能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
对运输船舶而言,主要是保证运输能力和提高运输质量,如装载能力、航速、装卸效率等;对于专用的作业船舶和海洋平台,要能具备完成特定的施工或作业的能力,并能保证作业质量。
此外,船舶的航海性能、操作、船员的生活设施等也是影响适用性的重要因素。
保证新船的适用性是设计中处理各种矛盾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提高船舶的经济性是设计工作的重要目标。
船舶的经济性涉及三个基本要素,即建造成本、营运开支和营运收入。
设计中的技术措施是否恰当,决策是否正确,对船舶的经济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设计工作中必须把经济性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来考虑。
有时,一项好的技术措施可能会节约大笔的投资。
但是,一般来说,设计中经常遇到的是技术性能和经济性相互矛盾的情况,这就需要进行技术与经济的综合评估或论证,使之得到合理的统一。
综观现代船舶的发展、新船型的出现和新技术的采用,无一不是受经济因素的刺激。
经济是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技术是实现经济目的的手段和工具,两者相互渗透,相互推动。
(2) 安全、可靠船舶的安全是关系到人命和财产以及环境污染的重大问题。
因此,安全性是船舶的一项基本质量指标。
为保证船舶的安全,政府主管机关制定了船舶设计和建造的法规,国际组织(例如IMO——国际海事组织)通过政府间的协定,制订了各种国际公约和规则。
这些法规、公约和规则对船舶的安全措施提出了全面的要求。
政府法规是强制执行的,凡是船籍国政府接受、承认或加入的国际公约和规则都纳入在法规之中,船舶设计必须满足这些法规的要求。
此外,入级船舶还要满足船级社制订的入级与建造规范,规范的规定主要也是基于船舶安全方面的考虑。
总之,船舶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守法规和规范的规定,满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这是保证船舶安全的最基本的措施。
应该指出,在实践中船东为了降低造价,往往希望减少或免除某些安全方面的设备。
设计者在设计中,既要考虑造价的因素,又要保证船舶的安全性,一般来说,至少应满足法规和规范的最低要求。
因此设计人员对法规和规范必须认真研究,熟悉、掌握各项规定,对这些规定的基本精神也要加深理解。
此外,船舶设计中的可靠性问题也必须加以重视。
船舶使用周期长,船上重要设备和部件的可靠性对安全性和经济性影响很大。
某些设计或设备虽然能满足有关规定,但其可靠性仍可能有很大差别。
因此在设计方案的优选和设备的选用中对可靠性问题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3)先进、美观设计的船舶要具有先进性,设计的结果要追求完美性。
先进是指性能优良、技术和装备先进;完美是指矛盾处理恰当、问题考虑周到、布置有序、造型美观。
在船舶设计中,结合船型特点,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可以改善性能,提高船舶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例如,采用优秀的船体型线和有效的节能装置可以提高船舶的快速性,达到节能的效果;先进的控制设备可以提高船舶的自动化程度;等等。
当然,先进设备的采用有一个性能价格比的问题,选用中要综合考虑。
总体的布置除了要考虑功能以外,造型美观也是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修养的提高,对美观和舒适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要求新求美。
有人说“看上去好的船才是好船。
”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但在评价一项设计时,直觉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项完美的设计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总之,设计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和创新,吸取各种新的技术和科研成果,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推陈出新,才能设计出一艘优秀的船。
1.1.3 船东的要求——设计技术任务书船东对设计的要求是通过设计技术任务书的形式给出的,主要规定新船的使用任务,主要技术指标和主要装备以及设计的限制条件等。
一般运输船舶的设计技术任务书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航区和航线规定新船的航行区域和具体航线。
对于不固定航线的船舶通常只给出航区,定线航行的船舶需要给出停靠的港口。
海船航区是根据航线离岸距离和风浪情况划分的。
航区不同,对船舶的安全性和设备配置要求不同。
我国法规对非国际航行海船的航区划分为以下四类:①远海航区:系指非国际航行超出近海航区的海域。
②近海航区:系指中国渤海、黄海及东海距岸不超过200 n mile(海里)的海域;台湾海峡;南海距海岸不超过120 n mile(台湾岛东海岸、海南岛东海岸及南海岸距岸不超过50 n mile)的海域。
③沿海航区:系指台湾岛东海岸、台湾海峡东西海岸、海南岛东海岸及南海岸距岸不超过10 n mile的海域和除上述海域外距岸不超过20 n mile的海域;距有避风条件且有施救能力的沿海岛屿不超过20 n mile的海域,但对距海岸超过20 n mile的上述岛屿,主管当局将按实际情况适当缩小该岛屿周围海域的距岸范围。
④遮蔽航区:系指在沿海航区内,由海岸与岛屿、岛屿与岛屿围成的遮蔽条件较好、波浪较小的海域。
在该海域内岛屿之间、岛屿与海岸之间的横跨距离应不超过10 n mile。
内河航行船舶根据不同水系或湖泊的风浪情况划分为A级、B级、C级、等航区。
(2)船型这里的船型是指船舶的类型、甲板层数、机舱部位、首尾形状和其他特征。
(3)用途提出新船的使用要求,通常给出载运的货物种类和数量以及货物的理化性质和其他要求。
例如:①散货船的载货种类、载重量( t )或载货量( t )、货舱容积( m3 )、积载因数( m3 / t );②集装箱船的载箱数(TEU,20英尺标准箱)、平均箱重( t / TEU )和冷藏集装箱数;③液货船的液货种类、货舱容积( m3 )和液货的密度( t / m3 );④客船的乘客人数和客舱等级标准,以及公共处所的面积及设备标准;⑤危险品货物的危险品等级或品名;⑥特大件货物的尺寸及其特点;等等。
(4)船级和船籍提出新船准备入哪个船级社,要求取得什么船级标志,确定设计应满足的规范。
船籍是指在哪国登记注册的船舶,确定新船应遵守的船籍国政府颁布的法定检验规则。
例如悬挂我国国旗的海船,无论入哪个船级社,都应遵守我国政府主管当局颁布的“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
(5)动力装置给出主机和发电机组的类型、台数、燃油品质和推进方式。
(6)航速和功率储备航速一般给出服务航速(kn ,节, 海里/小时),服务航速是指在一定的功率储备下新船满载能达到的航速。
拖船常提出拖带航速下拖力的要求或自由航速的要求。
功率储备是指主机最大持续功率的某一百分数,通常低速机取10%,中速机取15%。
如果主机已确定,则不应提出与主机功率相矛盾的航速要求,否则如航速要求过高,船势必设计得瘦而长,这对船舶的经济性很可能是不利的。
(7)续航力和自持力续航力是指在规定的航速(通常为服务航速)或主机功率下,船上所带的燃料储备量可供连续航行的距离(n mile)。
自持力是指船上所带淡水和食品可供使用的天数。
运输船舶不给出自持力时,淡水和食品的储备数量根据续航力和航速来计算。
(8)船体结构提出有关船体材料、结构形式、冰区加强等级、双层底和甲板负载(t / m2)的要求。
(9)总体布置提出新船在建筑型式、舱室划分、货舱数量等方面应满足的要求或希望。
(10)设备规定船上主要设备的要求,例如:①甲板起货设备类型和起重能力;②油船的货油泵类型及泵送能力;③特殊设备的类型、规格等要求。
(11)生活设施给出船员人数,起居处所以及服务处所的标准等要求。
(12)限制条件因船闸、港口、航道以及码头装卸设备等因素对船舶主尺度(如吃水、船宽、船长)的限制,船过桥梁时船舶水上建筑高度的限制,以及其他特殊要求。
设计技术任务书内容的详细程度与船舶类型、复杂程度以及前期工作的深度有关,如果在编制任务书时已进行了充分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甚至完成了方案设计,那么提出的任务书往往详细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