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课例 (2)
从平凡到超越——“《红高粱》之罗汉大爷”课例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课例分析撒等愿職趣—“《红高梁》之罗汉大爷”课例杨帆(邢台市第19中学,河北邢台054000)关键词:中学语文;原生态阅读;思辨式阅读;拓展式阅读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10X(2021 )11-0060-05教学设想: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求学生阅 读整本书、大部头,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师生 都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 要带领学生品读重要名著节选,贴近文本细致 分析,层层递进深人阅读,以达到窥一斑而见全 豹的效果。
本课教学设计旨在立足原生态阅读 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在思辨式阅读中把握人物 形象,在拓展式阅读中丰富阅读体验,进而帮助 学生增进对整部作品主题的把握。
本课是髙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小说欣赏》第九单元“烽火岁月”中的一篇小说节选。
选自 莫言的小说《红高粱》。
—、导入新课师:这张照片上的四个人是谁,大家知道吗?这张照片拍摄于1987年,在山东高密也就是莫 言的家乡拍摄电影《红高粱》。
拍摄间隙,莫言作为东道主请张艺谋、巩俐、姜文去他家吃饼。
在 莫言家的院子里,三位男士和巩俐一起留下了 这张珍贵的合影。
据说吃饭当天姜文一不小心 把莫言家里唯一一个暖水壶踢爆了。
莫言情商 很高,赶忙打趣说道:“这电影肯定会爆!”果不 其然,这个电影火爆至极,获得了 1988年柏林 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金熊奖!那一年,电影在国内 公映卖出票房4000万,你可要知道,当时的电 影票四毛五一张,1988年的4000万是什么概 念?大约相当于电影观影人次超过了 4亿!那么 我们不禁想问,电影、著作《红高粱》为什么如此 吸引人呢?百闻不如一见,今天,我们就一起走 进原著《红高粱》,体验文字的力量,感受作品的 魅力。
二、学习过程第一部分:原生态阅读(一) 初读体验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红高粱》这部作品的 内容梗概。
有“法”可依经典可注整本书阅读课例——《乡土中国》之《乡土本色》批读指导课
有“法”可依经典可注整本书阅读课例——《乡土中国》之《乡土本色》批读指导课发布时间:2022-05-10T01:12:42.15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1月第2期作者:高丰[导读] 梳理《乡土本色》的逻辑论证思路,画出本章节的思维导图。
高丰秦皇岛市山海关第一中学河北秦皇岛 066200【学习目标】1.梳理《乡土本色》的逻辑论证思路,画出本章节的思维导图。
2.掌握常用的批读方式并能综合运用,进而深入阅读整本书。
【学习情境】经典书籍就像百年美酒,越品越感觉到醇香,要想透过经典喝到这杯美酒,就要有一种把经典读懂、读通、读透、读深的方法,这种阅读方法可称为批注式阅读方法。
也就是边阅读边勾画或写小感的阅读方法,我们尚可简称为“批读”。
这种“批读”在古代早已有之,那时称“评点”,例如唐代出现诗的评点,宋代出现词、文的评点,明清时代有小说的评点;近现代毛主席批读《二十四史》堪称典范;当代就更不必细说,会有不同作家对不同文体的经典做出的批注。
思考: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又有哪些新兴的批注方式呢?预设:1.华春莹在推特上连续三次为丁真打call(丁真出生在四川理塘县,这个自带流量的男孩凭借自己的力量使家乡的热搜度提高了60%)。
2.弹幕主题词云图(不同性质、形态的事物把用关键词或主题词的形式表达特定的意思的集中图形)。
3.微博(张继科评价中国的女排—牛牛牛)。
4.视频号(中宣部授予扎根在云南边缘地区的张桂梅老师时代楷模的称号。
点击量达到8000多次,评论次数200多次)。
这些都可以称广义的批读。
这节课就进行《乡土本色》批读方法的探究。
出示课题——有“法”可依经典可注【学习过程】出示学习目标:1.梳理《乡土本色》的逻辑论证思路,画出本章节的思维导图。
2.掌握常用的批读方式并能综合运用,进而深入阅读整本书。
为什么批读《乡土本色》?(费孝通老先生说:“乡土本色是《乡土中国》的总章”抓住了总章就会抓住这本书的根与魂。
三位教师教整本书阅读——以《西游记》为例
三位教师教整本书阅读——以《西游记》为例发布时间:2021-12-09T06:24:49.033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1月下作者:陈春[导读] 新一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整本书阅读的落实。
如何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使其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另一方面呈现语文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基于三位教师的课例,尝试以《西游记》阅读教学为例,构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模式。
安徽省阜阳市阜阳师范大学西湖校区陈春摘要:新一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整本书阅读的落实。
如何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使其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另一方面呈现语文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基于三位教师的课例,尝试以《西游记》阅读教学为例,构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课例分析20世纪40年代,语文教育界的前辈叶圣陶先生提出了“读整本书”的思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学习任务群1明确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整本书阅读是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运用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围绕整部经典作品展开的与作者、文本、教师、同伴对话的过程。
”既如此,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应如何有效开展呢?笔者通过分析三位教师教《西游记》的课例,以期提取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模式。
一、课例分析1.郑宁玲老师郑老师在教学《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时,过程如下:第一,“声影激趣,乐读原著”。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整本书阅读开始的基础。
学生很喜欢找不同版本中的影视剧人物图片做PPT,郑老师会组织学生找出原著中对人物的相关描写,让学生比一比哪个版本的人物塑造更接近原著,更符合他们心目中的想象。
第二,“趣读质疑,享读原著”。
在阅读过程中,郑老师设置了课前演讲环节,组织学生按照章回与同学们进行共读分享。
第三,“趣仿范例,精读原著”。
《麦田里的守望者》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麦田里的守望者》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作者:杨周杰来源:《课外语文·上》2021年第11期【摘要】本文旨在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要求,针对《麦田里的守望者》进行专题阅读教学设计。
研究表明,整本书阅读已经受到了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广泛重视,但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探索和实践操作仍在起步阶段。
本文在紧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选取了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小说成长主题的探究、叙述视角的变化等角度作为整本书阅读教学重点。
最后,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理论结合《麦田里的守望者》文本特色,尝试开发适合中学阅读教学的课例。
研究過程是从整体到局部,以现阶段公认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定义为起点,规划课程板块整体教学设计,结合文本特色确定再现重构、经验代入、捕捉细节的教学策略。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注重读写结合的同时,通过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长文本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技巧。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教学;麦田里的守望者;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31-070-03【本文著录格式】杨周杰.《麦田里的守望者》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J].课外语文,2021,20(31):70-72.一、《麦田里的守望者》整本书阅读教学价值《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大卫·塞林格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展现主人公霍尔顿离开潘西中学后,在纽约游荡的奥德修斯式的三天经历,在全世界青少年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内心的孤独以及青少年心灵成长的历程。
通过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深入解读,发现该小说对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的培养具有较高的价值,其中的内容十分适合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
(一)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赏析象征主义与“少年侃”讽刺《麦田里的守望者》象征主义的运用与独特的“少年侃”讽刺风格对高中生核心素养中的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课例
1.文末说“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那么“文字和语言的基础”指什么?
2.“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可能包括需要考虑哪些内容?
三、。
成果二:
产生乡土社会与城市社会差异的,是农村与城市观念的不一样
城市人以现代化角度看待农村,具有新意,但农村是一种不变的常态,遵从旧秩序和旧规矩。我们认为文字可以传达新意,可对于农村人来说,一切事物是熟悉的,与平常毫无差异,甚至可以利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来传达所要表达的想法,于是文字这种不完善的工具也便失去了意义。因此乡村与城市就形成了差异
《乡土中国》是高中语文课程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必读书目。它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更是我们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下面,我就自己执教的一堂阅读实践课交流如下。
一、回顾批读
批读的方法:
按位置:眉批旁批夹批脚批
按形态:文字式图表式提纲式符号式编号式
按意义:阐释型赏析型质疑型感悟型
批注的对象:
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
论证思路
表达技巧
精彩语句或段落
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不理解的词句和感兴趣的问题
二、结合具体课例《文字下乡》进行阅读成果分享交流。
成果一:
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
文字的诞生是为了传情达意(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受到了时间、空间障碍),能传的情意有限。而且在直接接触的乡土社会,间接接触说话的文字就略显多余了。在彼此熟悉的乡土社会中象征体系远不止声音一种,在面对面时,表情动作可能会更利于传情达意。因此,需讲究文法、艺术,并配合表情动作等其他象征体系原料,以减少文字走样。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情境教学策略探究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情境教学策略探究摘要:“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这一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发展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整本书阅读”单元的必读书目。
本文主要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探究情境教学策略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中的实施与运用,提出创设数字化情境、思辨情境、整合情境和实践情境,以促进学生深度阅读,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情境教学新课程改革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
高中语文课程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下,既要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又要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提升综合素养。
统编教材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编排设置,从不同的维度践行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我国社会学发展历程中的一部代表性著作,是我们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的权威文献。
《乡土中国》进入高中统编教材,体现了国家对社会学研究的重视,也说明《乡土中国》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还蕴含着十分珍贵的教育资源。
如何开发这个资源宝藏,成为有待研究的一个课题。
尤其是在“双减”的教育大环境下,优化课堂教学刻不容缓。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更好地落实《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提升综合素养,是语文工作者必须面对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目的及方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上册第五单元“阅读指导”板块为学生初次阅读学术著作指明了阅读的方向和目的,即“阅读《乡土中国》,总的要求是读通、读懂,理解基本内容,并力求触类旁通,掌握学术著作的一般读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引我们,阅读整本书要结合自己的体验和认知,融会贯通,从而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对此,权威专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作了进一步指导:温儒敏先生在《年轻时有意识读些“深”一点的书——〈乡土中国〉导读》中提出“书的‘类型’决定‘读法’”的阅读观点,并指出“学术著作类整本书阅读主要是普通的非专业阅读”。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课例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课例如何指导高中生阅读《红楼梦》整本书?今天我们呈现王晓军老师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指导课例,以及针对课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燕玲教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材发展研究中心朱传世老师的精彩点评。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与阅读策略关注一个核心问题,撬动整本书阅读,积累阅读方法,纠正阅读偏差,逐步深入地理解人物。
教学目标1.研读经典文段,撬动整本书阅读,逐步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2.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学习积累名著阅读方法,纠正阅读偏差。
教学重难点重点: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学习积累名著阅读方法。
难点:整体把握,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如何认识宝钗对宝玉的感情宝玉挨打,在第33-34回,是《红楼梦》中作者着力描写的大事件。
上节课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了研读文本的发现,以王焕同学为代表的18名同学的发言中都提到,来探视宝玉伤情的宝钗好像在完成一次礼节探视,和黛玉的真情流露相比,作秀的痕迹明显,认为她对宝玉是虚情假意。
以辛玉聪同学为代表的20个同学认为宝钗是真心爱宝玉,心疼宝玉的。
两派意见的同学都拿出了文本依据。
认为宝钗是在演戏、无有真情的文本信息有:1.神态:和黛玉“哭”不同,宝钗是“笑”着和袭人告别的不难过2.动作: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有沽名钓誉、收买人心之嫌3.语言:像医生给病人开药、查房、下医嘱一样,没有深情厚谊4.侧面描写:宝玉也用非真之语答复曰:"好些了”,以假对假认为宝钗是真情流露的相关文本信息有:1.神态: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与平时端庄不同2.语言: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心疼宝玉真情流露3.侧面描写:宝玉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宝玉因宝钗之情忘疼真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我们阅读大部头的作品,阅读中有了疑难问题或者和别的读者意见不一致时,请大家不要简单机械地给人物贴标签。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分享交流课教学案例活着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分享交流课教学案例活着一、理论支撑《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内容”部分“(一)学习任务群”中的“学习任务群1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目标与内容:(1)在阅读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
重视学习前人的阅读经验,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读懂文本,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
(2)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
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
(3)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
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
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
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
(4)利用书中的目录、序跋、注释等,学习检索作者信息、作品背景、相关评价等资料,深入研读作家作品。
(5)联系个人经验,深入理解作品,享受读书的愉悦,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用自己的语言撰写全书梗概或提要、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价,通过口头、书面形式或其他媒介与他人分享。
二、模式探究(一)选择文本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需要对书籍进行细致甄选。
它既要符合教师的审美意识,还要符合学生的审美需要,更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斟酌再三,笔者与学生共同选择了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
整本书阅读课例展示《安徒生童话》交流课教学设计
整本书阅读课例展示《安徒生童话》交流课教学设计文本解读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等经典童话集,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走进更加广阔的童话世界,养成课外持续阅读童话的习惯。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第二学段的要求中就指出:阅读儿童文学作品,需感受作品传达的真善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故事大意。
《安徒生童话》语言生动幽默、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对于这样经典的文学作品,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深度阅读《安徒生童话》,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独特意义与价值。
童话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文本资源与学习内容,教材童话文体在第二学段占有很大比重。
通过课内的学习,学生对童话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已初步感受到阅读童话故事的乐趣。
本册“快乐读书吧”是在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以及本册“童话世界”单元基础上的提升。
教材还以小贴士的形式介绍了阅读童话的两个重要方法。
教学目标1.在阅读推进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在学生掌握阅读童话基本策略的基础上体验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更多童话的兴趣。
2.乐于展示阅读成果,能简要复述童话情节,与同伴交流阅读经验,分享阅读感受,提高审美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能把自己融入故事中,边读边想象,感受童话想象奇妙、情节曲折的特点。
4.聚焦创编童话“小妙招”,尝试自己创作童话故事。
教学重、难点1.乐于展示阅读成果,能简要复述童话情节,与同伴交流阅读经验,分享阅读感受,提高审美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能聚焦创编童话“小妙招”,尝试自己创作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同学们,老师前段时间听了一首歌,特别好听,老师今天想分享给大家。
学生听歌。
2.师:这首歌是出自哪呢?学生说出自哪首歌。
整本书阅读教学课例——如何阅读_平凡的世界_
制定明确的任务和目标。
忍受病痛坚持创作。
02
我们应该怎样阅读 《平凡的世界》?
推荐用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1月出版
初读
通读全书,整体感知
梳理人物关系图,为你喜欢的人物设计人物名片
家庭
成员
家庭成员人物关系表
家庭成员树状图
姓名: 外貌特点 主要经历 性格特征
经典语句摘抄 一句话点评
如何阅读《平凡的世界》
名师指导
我们为什么要读《平凡的世界》
目
录
我们应该怎样阅读《平凡的世界》
阅读《平凡的世界》我们会有哪些收获
01
我们为什么要读 《平凡的世界》?
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变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
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
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
(2018年北京,23,10分)微写作。
性别:
职业:
家庭背景:
人物名片
再读
任务推进,局部精读
爱情面面观(完成影响爱情因素表格): 孙少安—田润叶 孙少安—贺秀莲 孙少平—田晓霞 李向前—田润叶 田润生—郝红梅
人物家庭Βιβλιοθήκη 出身生活 环境文化 程度
职业
对待爱情 的态度
追求谁/被 是否 谁追求 结婚
和谁 结婚的 婚后 结婚 原因 生活
三读
多种媒介,比较阅读
影视音乐
1989年版电视剧片头曲《就恋这把土》 2015年版电视剧片尾曲《神仙挡不住人想人 》
03
阅读《平凡的世界》 我们会有哪些收获?
讨论一:
《平凡的世界》平凡吗?
A.《走向大世界》(《黄土》《黑金》《大城市》) B.《普通人的道路》 C.《平凡的世界》
整本书阅读怎么教——郭初阳《动物庄园》教学课例
、
I喇泼 领域 .养 成 终 身 f 惯 ¨ f
肚 IIti 问 f{1『,山能 好 地 贯 fcu、) 悠 埘 人
念 、培 育 0 义核心 素养 郭 }』J… 帅
为 、 1今讲 史教 育 的 新 锐 ,川 例 找
I性 观 J 他埘 整 夺书 阅渎 教 :的 解
现 住 .我 ¨ 不 妨 一 起 来 荇郭 f』J 老
汁 仃设 的 敦 、 :,J 案 , 实 袍过 III’敦 帅
《l 』 、 :1一进 i {僻 f¨评 价 .坪 构 广1已
的 心 维 懒八 这 些 M 题 ,找 仃I J ‘个=… l{J小
、 :讲 义敦 帅 创 新 K j核 心 采 讨 会 ”
f‘找 刮 ·些 粹 案 小编 卡¨大 家 分 火 f Ifl
7q
师 :时的 ,他开 完 动 物 会 议后 住 一 次 睡 境 ,这 时候抛 出一个略带发散性的问题 ,让
七 、拓展 :观看 电影 片段《动物庄 园》。
觉 中安静地死去。他在死之前 的动物会议 学生进一步深化 自己的阅读体验。
浅谈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教育文档
浅谈“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课外阅读提出明确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
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为了进一步推动名著阅读,并真正落实“新课标”的相关精神,北京市已将《平凡的世界》《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老人与海》等十二部名著正式纳入2017年高考必考范围。
应该说,这一举措是回归语文教育之本,对于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非常重要。
因为文学名著是人类的艺术瑰宝,是人类思想智慧和语言艺术的结晶,阅读文学名著不仅可以获得无尽的知识矿藏,还能体会到阅读带来的无穷乐趣,让我们视野大开,尽情体验不同的人生,领悟更为丰富的人生经验。
然而,文学名著的“整本书阅读”,不同于传统语文学习的篇章阅读或片断式阅读,无论从阅读量还是阅读的难度上都极具挑战。
特别是名著往往年代久远,学生无法真正理解特定时期的背景,有些作品文字过于隐晦、主题内涵难以一时把握,这些都对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产生障碍。
所以,要想有效地实施“整本书阅读”,首先必须制定有效的阅读策略和阅读计划。
这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重大课题。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先生呕心沥血才得以完成的长篇巨著,这部作品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陕北黄土高原的时代变迁为社会背景,以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的爱恨情仇、矛盾纠葛为故事线索,以恢弘的气势和史诗般的格调真实地展示了当时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风貌。
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路遥塑造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如孙少安、孙少平、田润叶、贺秀莲等,展示一种不平凡的“人性美”,给读者带来精神的震撼和心灵的涤荡。
以下是笔者带领高一学生进行《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时的若干教学体会。
一、依托多媒体技术,激发阅读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读书者才能读好书。
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课程设计课例研究报告
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课程设计课例研究报告一、关于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概述1、目标“整本书”阅读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良好途径之一,从本课题组开题以来,我们按照开题报告里的安排,以期学生在读完一整本书之后,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有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的提升。
2、核心概念名著导读中“整本书阅读”的涉及两个基本层面:一方面是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积累、阅读的速度、阅读的方法等,以及学生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如何指导学生具体实施“整本书”阅读,采取的学法指导、活动设计、交流汇报成果展示等。
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研究过程及成效1、前期准备明确书目,初中语文统编本教材各册中名著导读推荐的十二部精读名著为“整本书阅读”的读本;保证书籍,每学期指导学生确定一本名著作为学期的“整本书阅读”读本,从多渠道解决读本,争取人手一部名著。
课题组研究是以年级试点进行,对学生进行研究前的问卷调查,弄清楚学生的名著“整本书阅读”现状及存在问题:兴趣不浓,没有合适的阅读方法,只读不动笔等。
2、课题研究内容(1)强化学生阅读文本的主体意识名著导读“整本书阅读”的研究真正做到了以学生阅读为中心,随时关注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起点、生长点,以及学生的能力培养,在学生已有的阅读基础上,致力于解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学生阅读的综合素养。
每周至少用一到两节自习课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并关注学生的圈点勾画批注,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收获。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让他们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2)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探究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对名著精读篇目的方法进行指导,明确具体的操作步骤,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名著阅读的习惯。
比如精读、跳读,选择性阅读、摘抄做笔记等方法,让学生在边读的过程中边读边圈点勾画批注,掌握科学的名著阅读方法。
“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 学习任务:从催催、傩送、天保、祖父、顺 顺这五个人物之中任选一个人物,以他(她) 的口吻,在不同的时间节点给另外一个人物 写三封信。
• 课段五:专题研究
• 学习任务:反复阅读《边城》,从情节、 环境、人物、主题、语言风格等任意一个 方面,选定一个研究视角,提出一个研究 选题,查找若干研究文献,撰写一篇2000 字左右的研究论文。
• 关于“多”的第二种问题出现在课堂进行时, 信息容量太大,造成囫囵吞枣的尴尬。想一想 就能明白,一本书的信息那么多,课堂中什么 都呈现,学生自然吃不下,无法消化。四十分 钟,即便什么都不想,仅接受信息,也是有限 的。而很多老师希望把一本书中零零总总的好 处都让孩子感受,真的是“败坏胃口”的做法。 再想一想,每次导读总不断重复几样,学生自 然吃不香,没胃口。太多的课,一上就让孩子 看封面、看目录、看作者、看名人推荐……每 次都这么上,上两次学生就烦。
(五)专题教学与整合式主题教学的比较
• 整合式主题教学实施过程的五个原则: • 信任:没有来自教师或同伴的威胁 • 有选择:对课程、作业、学习环境、学习资
源都有选择权。 • 充足的时间: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获取信息,
自行建构学习心理图式。 • 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学生主动建构相关知识。 • 资源丰富的环境:教室应该包含各种各样的
• 学习任务:选择《朝花夕拾》中最难的三 篇学习。
• 课段三:比较研读
• 学习任务:从《朝花夕拾》中另选一篇做 比较阅读
`
• 课段四:专题研读 • 学习任务:结合前三个课段所学内容,每
个学生申报两个研究选题,撰写一份整本 书专题研究报告。 • 课段五:学习总结 • 学习任务:汇报成果,梳理成果,反思经 验。
• 2.整本书阅读丰富着我们,也界定了我们。 • 3.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经典阅读史。
关于学生问题的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以《红楼梦》阅读为例
04理论•学术/课题荟萃关于学生问题的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以《红楼梦》阅读为例张晓毓(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021)摘要:整本书阅读要读得扎实深入,可以开展基于学生问题的专题教学。
本文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实践为例,通过自读、调查、引导,设计导读专题课;通过聚焦、诊断、深读,提炼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设计人物专题课;通过调研、探究、展示,设计文化专题课。
教学过程重在解学生读书之惑,引导学生获得读书之趣,领悟读书之道。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学生问题;《红楼梦》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2155(2020)12 -0004 -02整本书阅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传授经典名著的阅读方法为重心,以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为途径,以构建学生自己的阅读经验,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
整本书阅读要读得扎实深人,可以开展基于学生问题的专题教学。
在阅读的不同阶段,教师激发并广泛了解学生的疑问,确定切实可行的课题,围绕课题指导学生开展文本整合、收集整理、分析比较、归纳演绎、写作演说等阅读任务,将文本初读与深度阅读相结合,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本文仅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实践为例,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自读、调查、引导:导读专题课整本书阅读要上好导读课,导读课如何导?于学生有疑处人手导读,将会极大地点燃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课堂也更为高效。
在展开阅读前,笔者做了学情调査,全班学生都没有读过《红楼梦》,个别女生看过几集电视剧,只知道小说写的是爱情故事,甚 至还有同学认为这是一本关于梦想的书。
众多的人物头绪、充满距离感的内容、舒缓琐细的情节及厚重的篇幅令学生心生畏惧,刚接触文本,学生就普遍反映“读不懂”,阅读任务难以推进。
从结构上看,《红楼梦》的前五回相当于整部书的“序幕”,它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全书情节的必要背景,更是对未来情节走向的预示和对小说主题的有力揭示。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策略探究——以《乡土中国》为例
周刊166教材教法|精品课例摘 要:阅读策略作为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重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高中阶段施行整本书的阅读策略,而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学习必将要贯穿必修、选择与选修这三个方面,整本书阅读也成为了当前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任务之一。
对此,本文就将以《乡土中国》阅读为例,全面探讨整本书的阅读策略,并希望以此种教学方式来有效的激发高中学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兴趣,提高于都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策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当前,整本书阅读更加符合高中阶段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与阅读学习的需求,因此很多的教育工作者也十分的重视整本书阅读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下,整本书的阅读策略逐渐被大范围应用,但在很多地区仍然没有队整本书阅读策略展开实质性的规划与应用,以至于阅读教学的效果依旧不佳。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也很大,语文课时变得紧张,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带领学生阅读,在这样的状态下,整本书的阅读策略能够从兴趣、思考以及效率方面带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习。
一、高中学生的阅读现状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繁重,面临高考,很多学生都紧绷着注意力,一头埋在学习环境中,然而语文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之一,无论是教材内容的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能够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提升学习进度,然而因为环境和学习压力的影响,针对某高中高一到高三学生的课外阅读调查下能够发现,从不进行阅读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详见表1。
表1某校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由此,我们能够发现,高中的阶段的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偶尔进行阅读的学生群体占据最多,而从不进行阅读的学生群体数量也很多,这也说明在环境和学习压力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如果没有教师的引领就不会进行任何的阅读学习。
二、阅读策略在高中整本阅读中的意义1.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当整本书阅读的策略施行的同时,不能忽视的就是学生的阅读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课例
黄伟艳
如何指导高中生阅读《红楼梦》整本书?今天我们呈现王晓军老师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指导课例,以及针对课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燕玲教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材发展研究中心朱传世老师的精彩点评。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与阅读策略
关注一个核心问题,撬动整本书阅读,积累阅读方法,纠正阅读偏差,逐步深入地理解人物。
教学目标
1.研读经典文段,撬动整本书阅读,逐步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2.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学习积累名著阅读方法,纠正阅读偏差。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学习积累名著阅读方法。
难点:整体把握,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如何认识宝钗对宝玉的感情
宝玉挨打,在第33-34回,是《红楼梦》中作者着力描写的大事件。
上节课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了研读文本的发现,以王焕同学为代表的18名同学的发言中都提到,来探视宝玉伤情的宝钗好像在完成一次礼节探视,和黛玉的真情流露相比,作秀的痕迹明显,认为她对宝玉是虚情假意。
以辛玉聪同学为代表的20个同学认为宝钗是真心爱宝玉,心疼宝玉的。
两派意见的同学都拿出了文本依据。
认为宝钗是在演戏、无有真情的文本信息有:
1.神态:和黛玉“哭”不同,宝钗是“笑”着和袭人告别的不难过
2.动作: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有沽名钓誉、收买人心之嫌
3.语言:像医生给病人开药、查房、下医嘱一样,没有深情厚谊
4.侧面描写:宝玉也用非真之语答复曰:"好些了”,以假对假
认为宝钗是真情流露的相关文本信息有:
1.神态: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与平时端庄不同
2.语言: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心疼宝玉真情流露
3.侧面描写:宝玉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宝玉因宝钗之情忘疼
真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我们阅读大部头的作品,阅读中有了疑难问题或者和别的读者意见不一致时,请大家不要简单机械地给人物贴标签。
可以尝试运用“前后勾连,整体把握”(板书)的方法。
例如:34回,宝钗的哥哥薛蟠说宝钗的话。
又如48回,贾琏被父亲打得走不了路,平儿向宝钗去讨药。
33回,宝玉挨打后母亲、祖母等无人想到给他敷药止疼,宝钗第一时间给他送药上门。
另外,给平儿拿走的是两丸药,给宝玉的送是一丸药,是宝钗给自己第二天再去看视宝玉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
我们如果把这些情节放到一起来分析,是不是就能更客观地理解人物形象了?大家再扩大阅读区间,是不是还能有其他的发现呢?希望大家在多读中继续发现真正的“薛宝钗”吧。
宝钗和黛玉对宝玉的感情表达完全不同,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差别也很大,大家考虑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这个关于“为什么不同”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我们留一个课后作业,希望大家结合《红楼梦》的阅读,能谈谈自己的见解。
二、认识袭人和宝玉的关系
昨天同学还发表了对袭人和宝玉关系的看法,而且认识基本相同:袭人对宝玉很忠诚,爱护关心备至,而宝玉对袭人很信任,不避讳他们之间毫无秘密,亲密无间。
请大家课下运用“前后勾连、整体把握”的方法,看看是否有新的理解。
教师提示:34回,袭人主动去见王夫人,提建议,让宝玉搬出园子,这是袭人“想宝玉之所想,爱宝玉之所爱”吗?34回,宝玉要派人去看看黛玉,传达对黛玉的真情时却把袭人支开,派晴雯去。
三、理解分析宝黛真情
1.黛玉探视宝玉,哭着来,哭着走的,只跟宝玉说了一句话“你可从此都改了吧”,大家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明确:这是黛玉违心的话。
再问:为何黛玉要说违心的话?明确:环境险恶,力量孤单弱小,心疼宝玉。
追问:从哪里能看出来黛玉说的是违心之语?
明确:黛玉心疼挨打的宝玉,满面泪痕,眼睛肿的像桃;她说“你从此都改了吧”“都”就是不管对错是非,不分青红皂白,不区分,这与贾政教训、痛打宝玉的初衷完全不同。
宝玉显然听懂了黛玉这句话传达出来的意思,回答黛玉说“你放心”。
这就是宝黛之间心心相印的爱情。
阅读《红楼梦》,请同学们注意“品味人物语言中的深层意蕴”(板书)。
2.34回中,还有什么地方表现宝黛的心心相印的呢?
明确:宝玉惦念哭着离开的黛玉,派晴雯去看看黛玉,于是就让晴雯送两条旧手帕给黛玉,晴雯不懂何意,但是黛玉懂宝玉的心。
再问:同学们懂宝玉送手帕之心吗?
明确:宝玉料想黛玉还会哭个不停,必然会用手帕,自己去不了,就让自己的手帕陪着黛玉。
而且,晴雯去的时候看见黛玉的丫头春纤正在晾手帕,说明黛玉哭湿的手帕太多了,宝玉送的手帕太及时了。
两条手帕还有成双成对的意思。
另外,之所以送旧手帕,是因为黛玉最大的心结是宝玉喜欢新来的有金锁的宝姐姐,宝玉用旧手帕安慰黛玉,传达自己爱黛玉不变之旧情。
从黛玉在手帕上题的诗可以看出,此帕为丝帕,横竖都是丝(谐音“思”)。
3.纵观全书,不难发现,手帕是宝黛爱情发展阶段的标志物。
初期:第28回,黛玉拿手帕扔在宝玉脸上(猜忌、妒忌、不信任)。
第30回,黛玉扔一条手帕给宝玉(有分歧、不理解、闹矛盾)。
成熟期:第34回,宝玉送两条旧帕给黛玉(知心、知音)。
结局:第97回,黛玉焚稿断痴情,把题诗的爱情信物也烧了(心事终虚化)。
4.读懂手帕,才能理解作者高明的写作技巧(板书)。
手帕的两个要素:泪与诗。
诗中有泪,泪中有诗泪,是黛玉生命的标志,前世受雨露之惠,今生黛玉泪尽而亡。
诗,是黛玉灵魂的写照,她是大观园的首席诗人。
四、小结本课
《红楼梦》阅读的三种方法,继续探究名著精髓,滋养我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