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包含计划进度)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三篇)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还是任三年级信息技术课,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电脑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对于文字输入我在上学的时候已经教授过,所以本学期在内容安排可以适当加快,加强学生的打字速度练习,增加学生的网络操作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求1、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学习汉字输入,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最少精通一种汉字输入法,特别是要正确的汉字的标点符号及其他一些常用符号。
3、学会上网浏览网页,从网上检索有用的资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4、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5、能够在他人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6、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1、了解计算机的用处,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2、养成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3、学会汉字输入,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
4、要正确的汉字的标点符号及其他一些常用符号。
5、学会上网浏览网页,从网上检索有用的资源。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认真组织教学,认真对学生进行辅导。
2、实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3、由于学校存在人多机少的情况,所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一节课的任务。
4、对课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解决一些突发事件,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学习。
5、尽可能地多安排上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熟悉软件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二)一、班级分析这个学期,我主要负责三年级(2)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情况和上个学期相适,我必须发扬上个学期总结的一些比较好的经验,把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上。
人教版小学信息科技(技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信息科技(技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A.教材内容概览本册教材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简单操作系统的使用、常用办公软件的初步操作、网络基础与安全以及多媒体的简单应用等内容。
教材通过趣味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信息意识,培养基本的信息技能。
B.知识点分布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课时,具体分布如下: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与操作第二单元:文档处理初步第三单元:网络基础与应用第四单元:多媒体的世界第五单元:信息安全与道德C.技能与能力培养目标教材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技能与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能够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简单的文字编辑和排版。
— 1 —- 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浏览器进行信息检索。
- 初步了解多媒体技术,能够使用简单的绘图和图像处理工具。
- 增强信息安全意识,了解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道德规范。
D.重点与难点识别重点:计算机基本操作、文档的创建和编辑、网络信息检索、多媒体工具的初步使用、信息安全常识。
难点: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抽象的网络概念、掌握文档编辑的格式设置以及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可能较为困难。
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操作来加深理解。
二、教学目标A. 知识性目标学生能够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并了解其功能。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如文件的创建、保存和管理。
学习并应用文字处理软件的基础功能,例如打字、修改、排版等。
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包括网页、网址、搜索引擎的使用。
了解常见多媒体工具的使用,如简单的图像编辑和视频播放。
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包括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礼仪。
B. 技能性目标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的开机、关机操作,熟练使用鼠标和键— 2 —盘。
能够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完成一篇简短文档的编辑和打印。
能够在网络上搜索信息,并判断信息的可靠性。
能够使用绘图软件进行简单图形的创作,并能够进行基本的图像处理。
(完整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

(完整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和
教学进度表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概念的理解。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
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
2. 常见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方法
3. 电脑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4. 常用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
5. 互联网和网络安全知识
6. 数字媒体的基本处理和编辑
7. 基本的计算机编程概念
教学进度表
注意:以上为初步计划,具体进度可能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调整。
教学方法
1. 授课讲解: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操作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 随堂测验:通过随堂测验检验学生的研究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评估方式
1.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态度和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准确性。
3. 小组合作项目: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项目中的贡献和合作能力。
4. 随堂测验成绩: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理解深度。
参考资料
1. 《信息技术教育与实践》
2.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
3. 互联网相关资料
以上为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的完整内容。
精选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四篇

精选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四篇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篇1第1课与新朋友见面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电脑在生活中的运用;2、初步掌握电脑各外观部件的名称;3、基本掌握电脑的开机、关机操作;4、熟悉电脑桌面;二、教学重点:掌握电脑的开关机工作;三、教学难点:电脑的关机操作;四、教学过程:(一)、了解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大名鼎鼎的电脑能帮我们做什么?1.学生自由发言;注:可行的话教师可在电脑上演示操作;2.教师补充说明绍电脑的常规用途;3.教师演示电脑的用途:如:查看资料、看电影、玩游戏、购物、聊天、学习等等。
(二)、了解电脑的各组成部分;教师提问:电脑竟然有那么大的威力,那到底电脑是什么样子的呢?他有哪些组成部分呢?1.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电脑,说说电脑有哪些组成部分?注:学生可口说也可手指。
教师拿出或指出相应的设备,介绍其名称并简单介绍其功用。
2.看谁识的快;教师任意指出设备,学生报出名称。
3.考一考;你们现在已认识了电脑,那你们还知道电脑还有哪些好朋友吗?他们和电脑一起又能帮我们做什么呢?1.学生自由讨论。
2.学生自问自答:方法:让一学生提出电脑的一位朋友,让其他的同学来回答,他能帮我们做些什么事教师一旁点拔,补充。
3.教师总结介绍:如:打印机、扫描仪、优盘、摄影(相)机、投影仪、写字板、刻录机等。
有条件的话可拿出展示介绍。
(三)、初试电脑教师提问:我们知道了电脑那无边的能力,那怎样来敲开他的大门,与他来个亲密接触呢?(教师提示与开电视机差不多)1.学生依据电视机的开关猜测。
2.教师讲解开机的方法。
A:打开显示器的开关。
B:打开主机上的开关。
注:为了电脑的寿命,一定要先开显示器的开关,后开主机的开关。
3.确定开关:A:教师指出显示器及主机上的开关。
B:学生互指显示器及主机上的开关。
4.开机A:教师开机。
注:应讲清电脑开机中有个启动画面并需有一定的时间,需耐心等待。
B:学生开机。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精)

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三年级共有学生210人左右,他们是第一次学习计算机,对计算机有着较浓厚的神秘感,这种神秘感容易转化为对计算机学科的兴趣,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运用计算机产生正面影响,但如果引导不当也容易转化为对计算机的畏惧,对他们以后学习和运用计算机产生负面影响。
三年级学生对事物有一定的观察、理解、想象、思维能力,学习态度一般比较端正,比较好的学习习惯。
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目的不够明确,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上课时较为活跃,不太遵守课堂纪律。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是云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单元:我们的新朋友(计算机;第二单元:童声童画;第三单元:看图“写”字。
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知识技能,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2.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的习惯。
3.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刻苦的学习精神、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
4.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运用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5.通过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运用,培养跨世纪人才,提高全民素质。
6.对学生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措施1.本教材知识范围涉及较广,教学中要避免求全求深而超出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2.计算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都很强的学科,教学中注意安排好学生的实践活动,合理安排好上机时间,保证一定的上机量。
3.重视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实践,避免对某一单项操作要求过高,注意分配好各个内容的合理的量。
4.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积极探求新知识,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操作指南”、“试一试”、“说一说”等内容启发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5.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特点制定教学方案,提高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册带目录)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册带目录)教学进度第一周第1课了解信息世界第二周第2课计算机的作用第三周第3课学会使用鼠标第四周第4课认识Windows XP第五周第5课认识Windows XP窗口第六周第6课认识键盘第七周第7课中文输入法第八周第8课特殊的标点符号第九周第9课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第十周期中巩固第十一周第10课初识“画图”软件第十二周第11课美丽的家园第十三周第12课我的亭桥第十四周第13课我设计的机器人第十五周第14课美化自己的画第十六周第15课我的五环旗第十七周第16课图像的变化第十八周第17课给画配上文字第十九周期末复习巩固第二十周期末复习巩固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今信息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甚至人们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生产为中心,促进政治和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社会。
”信息社会将会给每个人带来机遇和挑战。
“四、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以光导纤维(也叫光缆)为干线,集电脑、电视、电话为一体,以各种图、文、声、像等信息为‘货物’,覆盖面广(遍布全球)的高速传输的信息网。
”[利用电脑展示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第2课计算机的作用教学目的和要求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学生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4.通过介绍国产软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设备的作用。
2.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准备: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我们知道计算机又叫信息处理机,因为它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强。
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样高性能的机器它究竟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书P.4-P.7上半部分,边看书边思考:①计算机是由哪两部分组成?②计算机硬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③计算机软件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用途?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通用10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通用10篇)教学计划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总的结构,并对有关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等各方面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一定学校的学科设置、各门学科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以及各种活动等。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起来看一下吧。
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改变着周围的世界。
为了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确定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二、课程任务及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的用途。
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技能目标:3、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对程序窗口的简单操作。
4、学会输入汉字,加强指法练习。
情感目标:5、培养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道德观念。
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的用途。
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3、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难点:1、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对程序窗口的简单操作。
3、熟练输入汉字,正确运用指法。
四、改进教学、落实计划、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在受教育阶段尽可能多地接受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并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得到发展。
(一)课前准备1.深入了解学生教师课前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等,从学生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确定学生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期望形成的认知结构,找到“原有认知结构”与“期望认知结构”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教学起始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策略,为组织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024年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样本(3篇)

2024年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样本一、教学指导思想: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奠定坚实的计算机基础,掌握Windows操作技能,并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具体目标如下:1.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其基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能力。
2. 增进学生对电脑在各领域应用的认识,自小树立科学学习的意识,掌握信息处理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确保正确操作方法的应用。
4. 提升学生信息处理能力,锻炼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鼓励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本学期将围绕以下目标展开教学:1. 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掌握计算机鼠标的基本操作。
2. 深入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和内涵。
3. 熟悉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4. 认识键盘及其指法,并进行相关训练。
5. 掌握画图软件的基本功能,学习基本绘图工具的操作方法。
6. 学习使用适当工具进行图形编辑和加工。
7. 探索Internet资源,学习运用搜索引擎和分类查找方法,掌握电子邮件及博客的使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及要求如下:1. 教学内容:(1)综合运用键盘与指法训练,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2)熟练掌握基本绘图工具的使用,并能利用适当工具进行绘图。
2. 教学要求:使学生全面掌握“键盘与指法训练”和“画图软件绘图”的基础知识,通过上机操作深化理解,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事务处理,实现学以致用。
3. 教学重点与难点:(1)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
(2)各种基本概念和操作的熟练运用。
(3)实践训练和操作的有机结合与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与措施:1. 教学设想:以“键盘与指法训练”和“绘图工具的使用”为核心,通过游戏和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措施:A. 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导,教师辅导为辅助,确保学生充分实践。
B.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进度表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进度表
单元一:计算机基础
- 第一课: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
- 第二课: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 第三课: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 第四课:计算机的输入与输出设备
- 第五课: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应用
单元二:文字处理软件
- 第一课:认识文字处理软件
- 第二课: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 第三课:文字的输入和编辑
- 第四课:文字处理软件的格式设置
- 第五课:文字处理软件的表格功能
单元三:多媒体技术
- 第一课:认识多媒体技术
- 第二课: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三课: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 第四课: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
- 第五课:多媒体展示与分享
单元四:互联网与网络应用
- 第一课:互联网的概念和发展
- 第二课:互联网上的常用应用
- 第三课:网页浏览与搜索引擎
- 第四课:互联网安全与网络礼仪
- 第五课:网络素材的搜索和使用
单元五:电子邮件与即时通信- 第一课:电子邮件的定义和用途
- 第二课: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 第三课:电子邮件的附件和邮件管理- 第四课: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
- 第五课:网络聊天和视频通话
单元六:信息检索和处理技巧- 第一课: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
- 第二课:常用信息检索工具和技巧
- 第三课:信息的整理和归纳
- 第四课:信息处理和分析
- 第五课:信息评价和利用技巧
以上为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进度表,每个单元包括五节课。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计划教案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知道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计算机操作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互联网、移动设备等。
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鼠标、键盘的使用、桌面、文件管理等。
3. 互联网的基本应用:浏览网页、搜索信息、在线交流等。
4. 电子邮件的使用:发送、接收、管理电子邮件。
5. 移动设备的基本应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使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互联网的基本应用、电子邮件的使用。
2. 教学难点: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管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和应用。
2. 采用演示法,展示互联网的基本应用、电子邮件的使用。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互联网的应用。
五、教学安排:1. 第一周: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第二周:互联网的基本应用,浏览网页、搜索信息。
3. 第三周: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管理。
4. 第四周:移动设备的基本应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使用。
5. 第五周:综合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操作技能评价:通过实际操作练习,评估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
3. 解决问题能力评价:通过设定情景题,评价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信息技术基本概念、操作演示和应用实例的PPT。
2. 教学视频:准备互联网应用、电子邮件操作等相关的教学视频。
3. 练习题库:准备涵盖本单元主要内容的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导入新课。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计划教案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输入输出等。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鼠标的使用、键盘输入等。
3. 简单的学习软件的使用,如画图、文字处理等。
4. 网络安全及道德规范教育。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学生能运用学习软件进行简单的创作。
3. 学生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道德素养。
4. 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学习。
五、教学安排1. 教学时间:共20课时。
2.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内容,每课时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3. 教学实践:每课时安排15分钟实践操作时间,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2. 教学辅助软件:如画图、文字处理等。
3. 网络资源:相关安全教育和道德规范的资料。
4. 硬件设施: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等。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信息技术的概念。
2. 讲解知识点: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鼠标的使用、键盘输入等。
3. 演示操作: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学习软件进行简单的创作。
4.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反馈:教师点评学生的操作情况,指出不足之处,给予鼓励。
八、教学策略1.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
2.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鼠标使用、桌面图标操作等。
(2)培养学生熟练使用Microsoft Word进行文档编辑的基本技能。
(3)让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学会文明上网。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 学习开关机、鼠标的使用方法。
2. 熟悉桌面图标及基本应用程序的使用。
第二章:Microsoft Word的基本使用1. 学习Word的启动与退出。
2. 掌握文字输入、编辑、删除等基本操作。
3. 学习字体、字号、颜色等格式的设置。
第三章:网络安全与文明上网1. 学习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如病毒防治、个人信息保护等。
2. 引导学生学会文明上网,抵制不良信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Microsoft Word的基本使用、网络安全与文明上网。
2. 教学难点:Word中字体、字号、颜色等格式的设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2.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
2. 任务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速度等方面。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第四章:Microsoft Word的高级使用1. 学习插入图片、表格、形状等对象。
2. 掌握页面设置、打印预览等高级功能。
第五章:网络的基本使用1. 学习浏览器的使用,进行网上搜索。
2. 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知识,进行简单的邮件发送和接收。
三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

三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等。
(2)学会使用画图软件进行简单的绘画和编辑。
(3)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如创建文档、输入文字、插入图片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遵守信息技术的使用规范,注意信息安全。
二、教学内容第1课:计算机的认识与基本操作1. 认识计算机的各个部分及功能。
2. 学习开关机、使用鼠标等基本操作。
第2课:画图软件的使用1. 学习打开、关闭画图软件。
2. 学习使用画图工具进行绘画和编辑。
第3课:Word的基本操作1. 学习创建、打开、保存Word文档。
2. 学习输入文字、编辑文字、插入图片等操作。
三、教学资源1. 计算机教室。
2. 教学课件或教案。
3. 学生练习用的画图软件和Word软件。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操作技能。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给予个别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 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学生遵守信息技术的使用规范,注意信息安全。
六、教学计划第4课:Excel的基本操作1. 学习打开、关闭Excel软件。
2. 学习使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输入和简单计算。
第5课: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1. 学习创建、打开、保存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学习使用幻灯片编辑工具进行幻灯片制作。
七、教学活动设计第6课:网络的基本使用1. 学习打开网页、搜索信息。
2. 学习使用电子邮件进行简单通信。
第7课:信息素养与网络安全2. 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
计划(及进度表)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认识计算机
1. 掌握计算机的定义和功能
2. 研究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外设
3. 了解计算机的使用注意事项
4. 研究如何开机、关机和重启计算机
第二单元:操作系统与常用软件
1. 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研究掌握常见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功能
3. 研究使用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编辑和格式设置
4. 研究使用图片处理软件进行简单的图片编辑
第三单元:网络与通信
1. 研究了解网络的定义和作用
2. 了解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式
3. 研究使用浏览器进行简单的网络浏览
4. 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和预防措施
第四单元:计算与测量
1. 掌握基本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研究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基本方法
3. 了解时间、温度和重量的测量单位和换算关系
4. 研究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和图表制作第五单元:信息检索与处理
1. 研究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
2. 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研究使用信息处理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汇总
4. 研究如何使用邮件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
教学进度表
注:每个单元的课时安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的内容。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确保教学按计划有序进行。
2024年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例(二篇)

2024年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宗旨在于激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与认识,使学生系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实用技能,理解信息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获取、传输、处理及运用信息的能力,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评价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及社会问题,并负责任地利用信息技术。
课程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将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工具,为他们在信息社会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1.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熟练操作鼠标与键盘。
2. 认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及信息的表现形式。
3. 建立对计算机的直观感知,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各项工作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及使用计算机的热情和意识。
4. 学会与他人协作,共同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利用与其认知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5. 培养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形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材解析本册教材为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系列教材的第一册。
本册包含15课,核心内容是在金山画王软件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计算机绘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鼠标和键盘的操作技能,以实现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包含4课,以“与新朋友见面”为起点,介绍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并对电脑进行初步介绍。
随后,在“可爱的鼠标”一课中,引导学生学习鼠标的各种操作方法;在“鼠标陪我玩一玩”一课中,通过两个小游戏让学生练习鼠标操作;在“计算器帮你忙”一课中,让学生初步体验电脑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并学会使用小键盘。
第二单元包含7课,首先通过“小伙伴的作品”一课,让学生初步感知电脑绘画的特点。
在“小树苗快快长”、“整齐的教学楼”、“五彩的窗子”、“花香满园”、“我能画得更好”这5课中,重点介绍“画图”软件中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大部分学生家中配备了计算机,对计算机并不陌生,但操作并不规范,但用以玩游戏居多,所以要进行深一层次的辅导。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求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研究、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研究。
4、能够在他人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研究,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的技能,养成当好的计算机使用惯和责任意识。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利用的教材首要为XXX和XXX的《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手艺》讲义,教材的优点是一些本领方面介绍的比力详细,制作比力精美。
缺点是整合的内容比力少手艺方面介绍的过多。
所以,在教学进程中教师会适当的插入的《小学信息手艺》的教学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
四、教学重、难点1、了解计算机的用处,激发学生研究信息手艺的兴趣。
2、鼠标的指向、单击、双击、拖动操纵。
3、能通过关闭按钮关闭窗口。
4、通过游戏,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鼠标的基本操纵。
5、绘图工具的利用。
6、前景色、背景色的利用。
7、用不同绘图工具绘画。
8、文字工具的利用。
9、选定、填充工具的利用。
10、复制、粘贴的利用办法。
11、利用图库中的贴图进行创作。
12、认识图库中的动画并修改。
13、几何图形利用。
五、教学措施1、课前讲解电脑知识,认识各种设备和软件。
然后根据学生的表现分配好每人一台电脑进行操作。
在上机时,要求每位同学严格按照禁令。
详细制定机房纪律在班上宣布,如上机时不得下位、调位,不得大声喧哗,有问题时举手提出来等;如有违反则取消上机资格。
2、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注重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研究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方法,掌握使用鼠标和键盘的技能,以及学会使用“画图”软件和金山画王画画软件绘图,并掌握保存文件、复制、粘贴等基本操作技能。
2)思维与能力:通过研究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安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究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上机惯和信息伦理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懂得珍惜和保护信息资源,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为建设信息化社会做出贡献。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方法,熟练使用鼠标和键盘,学会使用“画图”软件和金山画王画画软件绘图,并掌握保存文件、复制、粘贴等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绘图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学期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和小组合作研究等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单元:和电脑交朋友(4课)第二单元:学用“画图”软件画图(7课)第三单元:学会使用金山画王画画(4课)总共15课时,每周2课时,共计7周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生: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等,而软件是人编写的程序,专为完成某一项任务而设计。
师:很好,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和鼠标的基本操作。
二、新授师:首先,我们要了解计算机系统的软件。
打开电脑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桌面,这就是计算机系统的软件——操作系统。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WINDOWS98操作系统。
教师操作电脑,展示WINDOWS98操作系统的桌面)师:接下来,我们要研究鼠标的基本操作。
2024年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学习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使用计算机、操作软件和互联网等;-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管理能力,包括信息获取、加工、分析和表达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共同完成信息技术项目。
2. 教学内容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学习计算机的启动和关机操作,了解计算机的常用外部设备,如键盘、鼠标等;- 操作系统与软件应用: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进行基本操作,如文字处理、制作幻灯片等;- 互联网与网络安全: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掌握网络安全意识和基本防护措施;- 多媒体应用:了解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基本概念,学习基本的图片编辑和音视频播放操作;- 编程思维与创客教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编程入门知识,通过编程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信息素养与信息管理: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加工、评价和利用能力,学习信息检索方法和信息评价标准,学习常用的信息管理工具和技巧。
3. 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个性化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实例,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4. 教学评价- 学习笔记和作品展示:学生用笔记记录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作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包括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讨论、合作学习等;-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 实际操作: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评价,测试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项目评价:对学生的项目作品进行评价,评估学生实际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计划课程名称:小学信息技术授课教师:执教班级:总学时数:20课时讲授:8课时上机操作:12课时书名:小学信息技术编者:出版社:教学内容及单元划分:本学期开设的内容是针对三年级刚接触信息技术开设的基础知识。
本册书共分为十六课,每课一个课时,每次课用十到十五分钟对新知识进行讲解,剩余的时候留给学生进行上机练习。
针对学生的知识现状,重难点比较分散,让三年级学生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阐述: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是针对三年级的学生开设的,因为学生是首次接触信息技术知识,所以目的是将信息技术的基础让学生有所了解掌握,如信息技术的概念、开关机、使用鼠标键盘等。
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第1、4、5、6、7、8、9、15、16课难点:第6、7课本书的重点比较分散,把每个点均匀的颁布到每一课,突出每一课的关键,让学生每学习一课都有一个收获,难点集中在中间的几课,让学生在熟悉了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再慢慢接受难点,效果较好。
学生认知情况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是首次接触信息技术知识。
但因为现在的家庭计算机已经很普及了,所以学生们对计算机并不陌生,因此对信息技术课的概念就定位在计算机课这个程度上。
对鼠标键盘学生们并不陌生,但正确的使用操作却不会。
所以要通过本书的学习让学生将理念改变过来,并且正确、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正确操作方法。
教学进度计划:安顺市实验学校课堂教学计划执教教师:执教班级:上课地点:第一课信息技术就在你身边(1)认识信息技术的含义。
(2)能指出身边的信息技术设备。
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知道什么叫信息技术三、课时安排一个课时四、教学过程1、什么是信息信息,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消息,信息包括声音、文字、图像、符号、数据等。
2、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3、信息与计算机的关系处理信息的最好工具就是计算机了,它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帮助我们处理大量的信息,这样人们就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4、计算机是怎样处理信息的计算机有一个聪明的“大脑”,而且它是依靠电流来工作的,电流速度像光线速度一样快,所以计算机在计算数学题目时比人类快很多。
计算机的大脑叫作CPU,中文意思中中央处理器。
5、布置练习:P5课后练习五、结束课程。
第二课计算机的飞速发展(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2)能认识各种各样的计算机;(3)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二、教学重、难点计算机网络三、课时安排一个课时四、教学过程1、世界第一台计算机(了解)1946年,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2、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从第一代计算机到现在,根据计算机使用的制作元件,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共四个时期。
3、各种类型的计算机计算机除了在组成的电子元件、外观、速度的不同以外,按照其体积大小以及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将它们分成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4、计算机与网络①计算机网络是通过网络连接线将全世界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通过网络交换机在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
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在同一个网络的多台计算机可以相互进行数据的通信,根据网络连接的范围我们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和因特两大类别。
③常见的上网方式目前使用的上网方式有电话线拔号上网,ADSL上网和小区局域网上网,这些属于有线上网,还有一种属于无线上网,例如手机上网、无线网卡上网等。
5、布置练习:P11课后练习五、结束课程。
第三课通讯技术的应用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认识通讯设备使用的重要意义;(2)能说出身边常见的通讯设备和名称;二、教学重、难点认识一些通讯工具三、课时安排一个课时四、教学过程1、介绍:电话、电视与雷达A、电话的发明: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B、无线移动电话:手机等C、电视和雷达:电视供人们欣赏,雷达主要作用是发射和接收信号。
2、空间技术(P15-P16简略介绍)3、布置练习:P16页课后练习。
五、结束课程。
第四课初识计算机(1)认识计算机的组成;(2)知道计算机各个主要部分的名称;二、教学重、难点认识计算机的各个主要部分三、课时安排一个课时四、教学过程1、认识计算机平时我们用的多指微型计算机,也叫PC机,CPU是负责运算的计算机“大脑”中央处理器。
2、计算机的硬件一台计算机基本的硬件部分通常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磁盘驱动器等部件。
(介绍P18-P20,并用实物展示介绍)3、计算机的软件要让计算机发挥强大的功能,光有计算机硬件还不行,还需要给计算机安装相应的软件,只有安装了软件的计算机才是我们的好帮手,如Windows操作系统,WORD 等。
4、布置练习:P21页课后练习。
五、结束课程。
第五课开机和关机(1)了解计算机的使用规范;(2)能正确地开启和关闭计算机;二、教学重、难点正确地开、关计算机。
三、课时安排一个课时四、教学过程1、使用计算机的要求①正确开关机,关闭电源前要关闭操作系统;②不能在计算机屏幕上乱画,不能随意拆下鼠标球;③轻拿轻放,轻敲键盘;④不许带零食、水等到机房;⑤不得私自在计算机上安装软件或下载软件2、启动计算机①打开显示器电源(开关按下);②打开主机箱上的电源按钮不同的操作系统启动会有不同的启动提示3、初识“桌面”桌面上有很多东西:“我的电脑”、“我的文档”、“网上邻居”等等,分为桌面图标、开始按钮、任务栏、系统信息区。
4、桌面图标的用途桌面上的图标多属快捷图标,直接双击图标即可进入该程序5、关机“开始”---“关闭系统”---“关闭计算机”---“是”。
等指示灯熄灭以后,表示计算机已经完全关闭,再关掉显示器电源即可。
6、完成课后作业,布置预习。
五、结束课程。
第六课认识鼠标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认识鼠标的组成;(2)会正确使用鼠标进行计算机操作;二、教学重、难点对鼠标的正确使用。
三、课时安排一个课时四、教学过程1、认识鼠标鼠标根据按键的不同分为两键和三健鼠标,根据工作原理不同还分为机械鼠标和光电鼠标。
2、握鼠标的正确方法大拇指在鼠标左侧,小拇指和无名指在鼠标右侧,食指放在鼠标左按钮上,中指放在鼠标右按钮上。
3、鼠标的几种显示状态箭头:常用状态下一般都显示箭头;十字:在画图、选择范围大小或定位时出现;字母I:在文字输入过程中出现;十字箭头:表该区域可以移动;手指:表有超级链接,可打开新内容4、鼠标的操作方法:有指向、单击、双击、拖移等5、打开、关闭程序打开方式有单击和双击两种。
6、完成课后作业,布置预习。
五、结束课程。
第七课认识键盘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键盘的作用和功能分区;(2)掌握键盘正确的操作方法;二、教学重、难点指法的正确掌握。
三、课时安排一个课时四、教学过程1、认识键盘标准的键盘大致分为四个区,分别是主键盘区、功能键区、编辑键区和数字键区。
A、主键盘区:主要是一些字母键B、功能键区:Esc F1-F12 Backspace Del Enter Caps LockNum Lock Ctrl Shift AltC、编辑键区:Insent Delete Home End Page Up Page DownD、数字键区:Num LockE、特殊功能键:Print Screen Scroll Lock Pause2、标准输入法和姿势A、坐姿要正确;B、键位要正确;C、指法(即手指分工)要正确键盘的正确使用指法分工是:左手小拇指:1 Q A Z左手无名指:2 W S X左手中指:3 E D C左手食指:4 R F V 5 T G B右手小拇指:0 P ; / - [ ’= ] \右手无名指:9 O L .右手中指:8 I K ,右手食指:7 U J M 6 Y H N双手大拇指:空格键基本键位:左手→A S D F 空格右手→J K L ; 空格3、让学生做P42页课后练习五、结束课程。
第八课多媒体计算机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道什么是多媒体计算机;(2)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和组成;二、教学重、难点无。
三、课时安排一个课时四、教学过程1、认识:什么是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就是指能够显示,播放和处理文字、声音、动画和视频影像等多种信息的全能计算机。
2、多媒体计算机的主要硬件A、声卡:是应用最广的多媒体硬件,有了它计算机才能播放美妙的音乐,发出各种声音效果;B、音箱或耳机:装上它们才能听到声音C、光盘驱动器:计算机要能播放这样的光盘,需要安装光驱,也叫CD-ROMD、扫描仪:可将所需要文字、图像扫描入计算机中;E、麦克风:输入声音到计算机中F、摄像头:它像计算机的眼睛,可将它看到的东西输入到计算机中G、数码相机:与6相似,但功能更强大H、打印机:可把图像打印出来3、多媒体软件:常用的有:Windows、ACDSee、Flash、超级解霸等4、布置练习和预习五、结束课程。
第九课用多媒体计算机画图在前面课堂教学设计中用的是这课第十课用多媒体计算机听音乐和看影片一、教学目标与要求让学生学会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音乐和看电影二、教学重、难点1、认识音乐文件的格式;2、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文件三、课时安排一个课时四、教学过程1、多媒体计算机的音乐播放声音文件的类型简介计算机中的声音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的,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类型,其中常见的有WAV MID MP3 WMA等格式,其中,WAV格式最常用但所占空间却最大,因此在计算机的操作中使用哪一种格式来保存声音需要根据你的具体需要和使用的播放软件来决定。
2、播放影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安装播放器。
常用的是超级解霸。
3、布置练习和预习五、结束课程。
第十一课玩纸牌游戏第十二课玩FLASH游戏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练习鼠标和键盘的灵活运用2、学会纸牌游戏的游戏规则和玩法;3、学会玩简单的FLASH小游戏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玩游戏将鼠标和键盘灵活的运用三、课时安排一个课时四、教学过程通过示范小游戏的玩法,让学生学会如何熟练的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让学生自己试着玩一下小游戏。
五、结束课程。
第十三课使用计算器做数学题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通过计算器的操作来熟悉数字键盘的使用二、教学重、难点如何清除结果和清除输入错误的内容三、课时安排一个课时四、教学过程1、启动计算器“开始”—“程序”—“附件”—“计算器”2、计算器的各按键/:除号 *:乘号 - :减号+:加号=:等号退格:退格号(用于删除错误内容)C:清除键CE:删除键3、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各用一例示范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机方法4、布置学生做课后练习五、结束课程。
第十四课查看日历和时间一、教学目标与要求让学生学会使用并调整计算机中的日历和时间如何修改时间三、课时安排一个课时四、教学过程1、打开日历、时间点击任务栏右下角的时间,双击就可以打开了2、查看根据自己要查看的时间选择年、月、日、时间就可以3、修改设置时间也是和上面的方法一样,一般将时间设为时时的时间4、布置学生做课后练习五、结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