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表格式
比和比例这部分知识教材分别放在六年级的上下两个学期中,比例知识的生长点就是比,梳理教材就会发现这样一条线索:学生首先理解除法的意义,然后学习分数,包括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等知识,在此基础上来认识比,再研究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从而顺利
完成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教材把比的最基础的知识提前安排在上册分数除法这个单元中教学,既体现比与分数的密切联系,又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学习比例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分析学生易出现的问题,可以看出在教学中基本概念的教学十分重要。因为学习比例的相关知识以及比例的应用都有赖于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解答含正反比例关系的实际问题,首先要对两个量成何比例作出判断,然后依据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数量关系特点解答。再如,比例尺的应用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都要依据比例的意义进行相关计算。所以教学中要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明晰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同时通过应用,不断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43:8 1
4.5:2.7 10:6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国旗画面。
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
②、图中有什么相同之处?
三幅不同的场景,都有共同的标志——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这些国旗有大有小,你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师:说说教室里国旗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
(3)适当增加四至五课时,将引入一些稍复杂的正反比例实际应用,供学生合作探究。也增加一些比例尺选择的内容,会根据线段比例尺进行简单口算。而且适当画图、测量、设计比例尺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判断正反比例的量时,易犯的错误是找到了两个相关联的量,并且一种量变大,另一种量也变大,就下结论是正比例的量。比如认为长方形的宽一定,周长和长成正比例关系,如果进一步考察,就会发现它们的比值并不一定。再如学生在学习中有时感到困惑:当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底和高是否成正比例。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1/2,与标准式X×Y=K(一定)相比,多了一个乘1/2或除以2,那是否成正比例呢?对于这个问题要鼓励他们通过举例证明乘积一定,因此是成反比例的量。又如:圆的直径与周长,圆椎体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等等。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一)教学设计 表格式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一)教学设计 表格式

-7-
5、8、15 和 24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3:4 和 6:8 能不能组成比例。 3、 先应用比例的意义, 再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下面哪组中 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9 和 9:12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 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1.4:20 和 28:40 1 1 5 1 : 和 : 2 5 8 4
个性空间
-2-
(教师再强调:一定是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师:你还能从四面国旗中找出哪些比例? (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汇报。教师板书) 师 : 我们在学习比的时候 , 可以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 , 比 如:60:40=60/40,那比例也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吗?怎么写?(口答) 师:我们刚才一直在强调比和比例的联系,那么比就是比例吗? 从形式上区分:比由两个数组成;比例由四个数组成。 从意义上区分: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比例表示两 个比相等的式子。绿色圃 三、目标检测 1、下面哪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 6 :10 和 9 :15 1 1 : 和 6 :4 2 3 2、 20 :5 和 1 :4 0.6 :0.2 和 3 1 : 4 4
-6-
(2)师: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存在这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小组计算前 面判断过的比例。 (3)通过计算, 我们发现所有的比例都有这个样的特点, 谁能用 一句话把这个特点说出来?(可多让一些学生说,说得不完整也没关 系,让后说的同学在先说的同学的基础上说得更完整.) (4)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并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 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5)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的呢? 指名让学生改写 2.4:1.6=60:40 2.4 60 = 1.6 40 这个比例的外项是哪两个数呢?内项呢? 当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 的积怎么样?(边问边画出交叉线) (6)强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 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相等。以前我们是通过计算 它们的比值来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的。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 后,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三、目标检测 1、 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 (能写 成几组就写几组)

(六年级数学教案)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

(六年级数学教案)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

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

呈现例1图片在黑板上。

提问: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谈话导入:像刚才把一幅长方形画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二、教学例1。

1、认识图形的放大出示例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

提问: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组织学生先讨论,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幅图的长和宽的关系:第二幅图的长是第一幅的2倍,宽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等等。

指出: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

提问: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2、认识图形的缩小。

谈话:我们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

提问: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三、教学例21、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1)提问: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来的几倍?各应画几格?(2)学生画图,再展示、交流。

(3)让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长方形,再展示各自画的图形,并交流思考的方法。

重点指导学生说说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多少格。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集体备课教案13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集体备课教案13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课题比例的意义(教材第4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比例的意义组成比例。

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经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过程和运用过程,体验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1.认识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2.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引出新的知识。

教具情境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举例说明什么叫做比的前项、后项、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学生独立求出各比的比值。

教学过程教师小结: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

教师板书:比例。

【新课讲授】1.根据下面的问题自学例1。

①找出每面红旗长与宽的比。

②求出每个比的比值。

③哪几个比的比值相等?2.学生自学完以后,教师逐个问题指名学生回答,师: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

观察这些式子,你能说出什么叫做比例吗?教师用课件显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找比例。

教学过程【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40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订正。

2.完成教材第40页“做一做”第2题。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比”和“比例”这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吗?学生各抒己见,之后师生共同归纳。

【课后作业】1.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1、2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材第41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提高学生观察、计算、发现、验证和总结的能力。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统计》集体备课六年级数学备课组一、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会从统计图表中提取有关信息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会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简单判断或预测。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统计图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正确分析、判断或预测,但如果对统计图表不进行认真分析,可能会得到不准确的信息,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或判断。

因此我们应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以保证所得结论的真实性和判断正确性。

教材主要是结合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帮助学生体会的。

重点: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难点: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三、教学建议:1、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本单元所涉及的统计图(扇形、折线图等)都是学生以前学过的,故教学时应注意不要简单地重复旧知,应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使学生学会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对统计结果作出正确解释,并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准确的判断、预测等。

2、把握好教学要求。

本单元教学时应注意向学生阐明以下两点:第一,统计图在表述结果时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故统计活动中常用统计图来描述统计信息,展示统计结果。

第二,对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要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不要被一些表面信息迷惑、误导,要保证所得结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实际教学时则可分两步进行:先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谈谈直观感受和看法,再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统计图表达和包含的数据信息,得出正确结论。

3、本单元内容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

(完整版)集体备课记录表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完整版)集体备课记录表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三穗县城关一小单兀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记录表
年级学科备课组
六年级数学教研组
备课时间
2015年4月2日
备课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
课时数
15课时
出席教师
申先群、杨忠智、杨晓玲、杨绍学、欧政英、周荣智、罗明英、杨蕾
主备人
申先群
记录人申先群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 上,学习比例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比例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绘制地图需要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比例的知识还是进一步学习中学数 学、物理、化学等知识的基础。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习, 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之间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进行辩证唯物主义
1、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 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方法
及环节设计
教学方法:练习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 环节设计:尝试一一发现一一归纳一一运用。
教学中
应注意的冋题
1、教学时,要充分地创造性地利用这些资源,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 联系。
2、要注重问题的探索性,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本单兀(早节)
知识侧重点
观点的启家教育。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对数量关系掌握不牢,对单位间的相互转化不 够熟练,在教学时应该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例的意义,参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 的实例,参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 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格式)电子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格式)电子教案

第四单元教材备课说明及课时数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有许多灿若星辰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海明威安徒生泰戈尔契诃夫……他们创作的不朽作品,早已走出了国门,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

“外国名篇名著”的编排是和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一脉相承的,目的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学生读书的视野,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

本组选编的4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

4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

结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紧紧围绕《鲁滨孙漂流记》来安排内容,“回顾·拓展四”各个栏目从外国文学作品内容及阅读方法交流外国作家作品中的隽语集萃到外国作家趣味故事,无一不是和主题相互呼应步步深入的。

本组编排的目的,一是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程度的外国名篇名著;二是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心人物命运;三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本组教材的编排方式与众不同,特别是梗概加精彩片段应该如何教学,估计是教学的难点。

因此,教学本组教材,应从本组的编排特点出发,课堂教学与组织课内外阅读活动相结合,使学生从单篇作品走向长篇作品,在名著梗概和精彩片段引领下,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文学名著。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5~6课时,略读课文4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

板书设计14、卖火柴的小女孩作业设计课后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 表格式)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 表格式)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编写时间:2013年月日一、正数和负数二、用数轴表示正负数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知识回顾(二)教学例3 (一)知识回顾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10 5.6 +0.9 -+0 -45%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一天晚上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4.正负数的表示(1)足球比赛(进球与失球球用正负数表示)动画7 足球比赛(2)商场的营业额(某月的盈利与亏损情况用正负数表示)(3)股票的买卖(买进和卖出,赚钱与赔钱都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动画9 股票买卖(4)学生体育达标情况(与标准比较,超过标准与末达到标准的数据用正负数表示)动画10学生体育达标情况(二)教学例3 用数轴表示数1.出示例3:(1)说出同学们的运动情况。

用正负数表示出他们的运动情况。

他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请同学试着用一条直线出四位学生的运动情况三、正负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复习:读数,指出下列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8 5.6 +60 —8。

2 +20%—3/5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上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下2摄氏度下降了6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上的气温是()摄氏度。

4、读出我国去年3月份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北京: 6℃~10℃长春:—5℃~11℃拉萨: -6℃~8℃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出示教学例3师:下面是4名小朋友以大树为起点,分别运动的情况:小丽:我向西走了4米。

小伟:通过这一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什么是正负数。

并能够应用负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思考并交流:学生画图并交流.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编写时间:2013 年月日集体备课共性意见1.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计划表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计划表
1、经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针对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问题,能提出质疑和修改建议,提高制作统计图的技能。
2、在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
预计本单元教学各部分所需课时
2课时
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
学会看统计图表
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统计表回答问题
可采用的教学措施
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习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数学六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表
第四单元任教教师:制定时间:年月日
说说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统计
单元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掌握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与作用,能正确描述统计图中的数据。
2、使学生能正确地制作统计图,充分利用统计图的特征准确、合理、规范地反映出有关数据。
过程与方法:

【最新精品同步配套】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表格式(3课时)

【最新精品同步配套】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表格式(3课时)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

但这么辽阔的地域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画下来。

教师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并提问:想知道这些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

板书课题:比例尺
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学习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 比例尺
或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一幅中国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00,这是数值比例尺。


时也写成1
100000000。

又如:一副北京地图的比例尺是这样表示的:
这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地图上1cm的距离相当于地面
上50km的实际距离。

想一想:比例尺1:5000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
几?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几倍?
教师说明: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
的形式。

前项为1的比例尺属于缩小比例尺,而后项为1的比例尺
为放大比例尺。

3、学习例1
①、出示例1,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问: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
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
教学环节及师生互动个性空间。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节约用水带法制教育集体备课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节约用水带法制教育集体备课
(3)你家的每月用水量是( )立方米,一个滴水龙头一年浪费的水够你家用多久?
(4)学校有水龙头( )个,练塘镇水价每立方米( )元,如果学校里每个水龙头都按这个速度滴水,学校每年多支付( )元水费。
三、总结建议
1、有的同学认为,我们这里又不缺水,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你说对吗?
2、让学生介绍世界各国节水的措施;世界水日的有关知识。
单位和个人有节约用水的义务。
第九条 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5、展示课前实验
(1)各小组交流本组实验内容、方法及结果。
(2)算一算:照这样计算一个滴水龙头每小时浪费水( )毫升,一天浪费水( )毫升,也就是( )升,一年浪费水( )立方米。
四、课后延伸
1、你准备为节约水资源做些什么?在小组内先说一说。
2、以小组为单位,以“节约用水”为专题制作一份电脑小报。








4、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主要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8、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八条 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节约用水的管理,建立节约用水技术开发推广体系,培育和发展节约用水产业。
(1)观察统计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你发现了什么?反映了什么?
(3)你能预测今年的日均生活用水会有多少?
2、从统计图中我们发现,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用水量也迅速增长,但这些水有很大一部分是人们浪费掉的,请你说说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
(1)小组交流: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

第三单元比例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能够运用比例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4、能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原理,并能把简单的图形进行放大与缩小。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两个量的变化情况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2、能从比例知识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3、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判断正、反比例教学关键:理解正、反比例意义,认真分析两个量的变化情况教学时数:19课时课时安排: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3、比例的应用…………………………………….8课时4、整理和复习…………………………………….2课时5、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新隆中心校学校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使用人姓名:新隆中心校学校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使用人姓名:新隆中心校学校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使用人姓名:教学过程3、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二、旧知铺垫1.什么叫做比例?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3.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你用什么方法检验?9:10和3.6:41000:0.2和10:0.00231:41和61:8154和307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乘法等式.3∶8 = 15∶40 3 ×40 = 8 ×156.198.05.49 ×0.8=1.6×4.5X:4=1:2 2x=4学教自学课本第35页例2和例3.1、什么叫解比例?(1)比例中共有几个项? 有什么关系?(2)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能不能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2、从例2和例3中,可以看出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1.什么叫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人教版(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集体备课表格式

人教版(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集体备课表格式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XX学校六年级数学学科备课。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六单元 第四单元 主备人课题6.4.1 比例的意义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比例的意义组成比例。

2.通过引导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能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存在,并在实际生活中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构成比例。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构成比例。

教学方法PPT 课件、微课和学案等。

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预习教学步骤首次设计集备研讨 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举例说明什么叫做比的前项、后项、比值。

(答案提示: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学生自己试做。

3.小结。

通过练习,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以前学的知识掌握的很好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导入新课。

出示数据这些国旗有大有小,你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吗?课件出示国旗的长和宽,并提出问题。

天安门升旗仪式上的国旗:长5m ,宽310m 操场升旗仪式上的国旗:长2.4m ,宽1.6m 教室里的国旗:长60cm ,宽40cm. 这些国旗的大小不一,是不是国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呢?(不是的)每面国旗的大小不一样,但是它们的长和宽中却隐含着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结合国旗的知识来学习比例的意义。

老师板书课题。

2.揭示要研究问题。

看到课题,你想研究哪些内容呢?学生独立解答,组内订正。

2.用图中的4个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学生审题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对错误资源进行辨析。

3.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 )与 3 : 5 能组成比例。

A. 10:6 B.31:51C.30 : 50(2)( )与 5 : 8 能组成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老师:本单元中,比例尺以及应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等,都是比例知识的有效应用。在教案设计时,要多创设一些真实的应用情境,让学生体会比例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老师: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必须依赖于过程的经历,在教学设计时应关注到这一点。应该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观察提问——计算比值——发现规律——得到比例——类比拓展”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
2.让学生充分经历和体会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获比例尺以及正比例、反比例解决问题,都是比例知识的有效应用。在教学中,应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比例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分析的方法和解答的步骤,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思维的条理性。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与核心,是后续学习的有效支持。比例的意义是学习正比例、反比例知识和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基础,必须让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比例和进一步研究比例问题的基础,直接涉及解决问题的效率。正比例和反比例是重要的数学模型,体现了基本的函数思想,对学生代数思维的发展十分有益。比例的应用,是在更高水平上对一些特殊的实际问题以及原来遇到过的数学问题运用代数方法进行分析与解答,要求学生具备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在数学思想方法的层面上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价值。
××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时间
2023年3月25日
地点
六年级教师办公室
科目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课题
第四单元 比例
主持人
×××
记录整理
×××
主备教师
×××
参加人员
教育集团所有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及分管领导
讨论记录
一、教材分析

【最新精品同步配套】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表格式(2课时)

【最新精品同步配套】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表格式(2课时)
(16)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引导学生从比例的意义上来解。
2、教学例3
我们知道比例还有另一种表示形式,像 = 这样形式的时候,又该怎么解呢?
(1)、出示例3,问:这题与刚刚那个比例有哪些不同?
(2)、解这种比例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怎样解答?(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先转换成“1.5x=2.5×6”的形式,再解方程。)
(3)归纳反比例的意义。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三、目标检测
1、完成教材第48页的“做一做”和练习九的第1题。
2、独立完成练习第2题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科目
数学
主备
副备
班级
课题
解比例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个性空间
教学环节及师生互动
教学环节及师生互动
个性空间
(13)、对了,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改写成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4)、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那么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就叫做什么?(解方程)像这样,我们知道了任意三项,要求出其中的未知项的过程叫做解比例。
(15)、我们解出的答案对不对呢?怎么知道?可以怎样检验? (把结果代入题目中,看看对应的比的比值是不是能成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闫实验小学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使用人姓名:张站军
西闫实验小学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使用人姓名:张站军
西闫实验小学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使用人姓名:张站军
过程
6.1
9
8.0
5.4
9 ×0.8=1.6×4.5
X:4=1:2 24


自学课本第35页例2和例3.
1、什么叫解比例?
(1)比例中共有几个项? 有什么关系?
(2)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能不能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
外一个未知项?
2、从例2和例3中,可以看出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1.什么叫解比例?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教学例2。

(1)出示课文例题和情境图。

(2)根据题意,描述两个相等的比。

(3)指出其中的未知项,说一说你想怎样解答。

(4)汇报解答情况。

板书: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为X米。

X:320=1:10 或者:
320
x=
10
1
10320×1(根据什么?)10320×1(根据什么?)10
1
320⨯
10
1
320⨯
32 32
(6)小结。

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比例的,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西闫实验小学六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使用人姓名:张站军
西闫实验小学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使用人姓名:张站军
西闫实验小学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使用人姓名:张站军
西闫实验小学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使用人姓名:张站军
西闫实验小学六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使用人姓名:张站军
西闫实验小学六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使用人姓名:张站军
西闫实验小学 六 年级
数学 集体备课教案
使用人姓名: 张站军
西闫实验小学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使用人姓名:张站军
10:1:500000 (问:根据什么)
10×500000(问:根据什么?)
5000000
5000000㎝=50㎞
答:地铁1号线的实际长度是50千米。

算术解:
得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10÷
500000
1
=10×500000
=5000000()
500000050
答:地铁1号线的实际长度是50千米。


一、巩固练习
(1)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广州到深圳的距离是1.8厘米。

请你计算,广州到深圳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2)一个机器零件长3厘米,画在一张
比例尺为20:1的图纸上,应画多长?
二、拓展练习
一幅比例尺是的农田规划图上,量出一块三角形的地(如图)。

量出图上的底和高,你能算出实际面积吗?
三、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800 1
西闫实验小学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使用人姓名:张站军
西闫实验小学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使用人姓名:张站军
西闫实验小学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使用人姓名:张站军
西闫实验小学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使用人姓名:张站军
西闫实验小学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使用人姓名:张站军
西闫实验小学六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使用人姓名:张站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