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全册)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4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4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14ecd7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b.png)
说课稿尊敬的评委们: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
我将从教材解读、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文本进行阐述。
一、教材解读(首先来讲讲我对教材的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体)。
主要讲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文章大意)。
读完全文,会为祖国有如此辉煌美丽的圆明园而骄傲自豪,更会为如此辉煌美丽的圆明园被毁灭而痛心疾首,为英法联军的残暴、贪婪、野蛮而义愤填膺。
学习本篇文章的目的:一是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情感)。
二是学习作者用对举的写法把事物写具体。
(方法)。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正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不难,但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细细推敲,揣摩藏在文字背后的精气神却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教学理念(可以和文章结合)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解读,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理念:理念之一:以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故而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在课堂教学中,我将创设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去探究,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理念之二:以读为本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读是阅读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应该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体验与感悟,获得审美乐趣,真正实现“有创意的阅读”。
三、教学目标(3-4条,对应4个环节)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运用自主预学,分类学习(图文结合,联系上下文,工具书)等方法,学会本课生字词,初步感受情感。
借助作业本的导学练习,(自读自悟,对比阅读,小标题法),梳理文章脉络,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研读圆明园的辉煌,通过重组,圈画关键词,补充资料,在对比品读中感受作者运用对举的写法写出了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和文物的珍贵,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3、通过仿写,学习第3自然段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过程本文是(精读)课文,需要用(二)课时完成。
[最新]2020五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人教部编(统编版).doc
![[最新]2020五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人教部编(统编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947c76879563c1ec4da715b.png)
说课稿第一篇《落花生》说课稿一、说教材《落花生》是部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二课,这是一篇叙事散文。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一花一鸟总关情”。
《落花生》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文章。
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许地山先生很有影响的一篇文章。
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本文围绕“落花生”展开叙述,略写种花生、收花生,详写吃花生、议花生。
议花生作为主要内容,写得较详细。
从花生的品格领悟出做人应该不求虚名、默默奉献。
文章主次分明,条理清楚。
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寻味的道理。
文章朴实无华,但主题深刻;小中见大,且富有生活情趣。
在结构剪裁上,作者独具匠心,叙事完整,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在语言表达上,简洁明白,鞭辟入里,借物抒情,由物及人,以物喻人,耐人寻味。
编者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思考、积累,从中感悟生活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迪。
同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涵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
二、说课标和学情(一)说课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要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会读书。
(二)说学情:五年级学生语文知识、生活经验都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本篇课文中父亲说的话含义深刻,理解起来稍有难度,所以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重点要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
另外,高年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花生的品格中领悟出做人应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已亥杂诗》说课稿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已亥杂诗》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40954b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5.png)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已亥杂诗》说课稿一、说教材《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
本单元主题为“爱国情怀”,旨在通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仁人志士的爱国精神。
龚自珍生活在晚清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
这首诗是他在己亥年辞官南归途中创作的,共315首,这是其中一首极具代表性的诗作。
诗中“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以形象的比喻描绘出当时社会沉闷压抑、缺乏生机的现状;“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则表达了诗人对变革的强烈渴望以及对人才辈出以挽救国家危亡的殷切期望。
诗歌语言精炼,寓意深刻,情感激昂,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能够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但对于晚清时期复杂的社会背景以及诗人隐晦而深沉的情感,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他们对新奇的知识充满好奇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不过,在诗歌鉴赏和情感把握方面,还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深入体会诗歌的魅力。
三、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己亥杂诗》。
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诗歌创作背景,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学习从诗歌意象、语言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人关心国家命运、期待社会变革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感悟诗人借诗歌所表达的爱国情感和变革愿望。
(二)教学难点领会诗歌中象征、比喻等手法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以及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一)教法情境创设法通过播放晚清时期社会状况的视频片段、展示相关图片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引导法设计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汇编(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汇编(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b49fbb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b.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汇编(全册)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汇编(全册)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汇编(全册)《落花生》说课稿一、教材浅析(1)主要内容:《落花生》一文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都是作者通过由生活中事物领悟到的人生哲理。
五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培养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期。
研究上,他们也具有一些研究能力,掌握一些研究方法,这更需教师进一步引导,循循善诱,让学生在研究中生活,在生活中研究。
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以引导学生“领悟人生、了解写法、关注生活”为主线,进一步领导学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领悟生活。
《落花生》这篇课文通过介绍作者一家人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让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四点: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了解课文中寄义深刻的句子,研究花生不求虚名、默默贡献的风致,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他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4.开端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研究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3)教学重、难点:1.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寄义,研究花生的风致,从中体味做人的道理。
2.文章表达上详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性需要同学们了解并掌握3、背诵课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汇编(全册)文的重点句及重点段落。
二、教学方法:教学这篇课文,我采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
主要是情景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
①使用情景教学法是由于课文采用到借物喻人的写法。
为了让学生经由过程研究花生外形不美却很实用的认识,我特意采用这一教学方法。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新内容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稿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稿](https://img.taocdn.com/s3/m/4619283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16.png)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稿一、教学内容本学期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单元至第八单元。
其中,第一单元为《草原》、《枫桥夜泊》、《古朗月行》、《村晚》;第二单元为《桥》、《穷人》、《在牛肚子里旅行》、《月光曲》;第三单元为《故宫博物院》、《古诗三首》、《草原》、《枫桥夜泊》;第四单元为《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只有一个地球》、《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第五单元为《长江之歌》、《父爱之舟》、《古诗词三首》、《鸟的天堂》;第六单元为《夏天里的成长》、《古人谈读书》、《落花生》、《时代广场的蟋蟀》;第七单元为《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海滨小城》、《大自然的声音》;第八单元为《司马光》、《秋天的雨》、《卖火柴的小女孩》、《荷叶母亲》。
二、教学目标1.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个单元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部分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各个单元的生字词,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PPT、黑板、粉笔、教材、作业本等。
2. 学具:学生教材、作业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与学生互动,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讲解生字词的意思,让学生跟读并书写。
3. 课文阅读: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堂练习: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写作训练: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布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本节课的课题。
2. 板书生字词:本节课的重点生字词。
3. 板书课文内容:本节课的课文重点内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4b1fa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a.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说课稿第【1】篇〗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科普童话,通过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故事,告诉小学生花生是在地下结果的。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以小松鼠找花生果为线索:花生开花了——小松鼠想摘花生果过冬——小松鼠始终没见一个花生果——小松鼠怀疑花生果被人摘走了——蚯蚓告诉小松鼠花生果全在泥土里。
教材配有两幅插图,再现了课文内容,可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感知生活的情感,以及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生在情景的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训练学生的阅读。
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结果的特点。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小松鼠喜欢花生果!可他到花生地里却没有找到花生果,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6课。
小松鼠找花生果齐读课题二、新授1、自读第一自然段。
理解“绿油油、黄灿灿”写的是什么意思?同学们观察图画,体会“真好看”的美丽景象。
指导朗读2、这么好看的花是什么呢?(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小松鼠“很高兴”的心情?“一个美好的打算——等花生结了果,留下来冬天吃”。
3、松鼠的打算破裂了,果子没找到(自读第三、四自然段)先写“找”的做法,“每天”、“都”是关键词。
再写“找”的结果,关键词是“直到……也……”。
最后写小松鼠的疑惑,主要通过表情和话语表现的,关键词是“睁大眼睛”和“奇怪”。
指导朗读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并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把课文语言变成小松鼠的动作、语言和神态。
在此基础上,还要让学生一边读一边跟着小松鼠去找花生果,去产生疑惑,使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对小松鼠找花生果的动作和疑惑的心理有真切的体验。
4、花生去哪里了(学生齐读第五自然段)出示课件(花生在泥土里)5、保存趣味,拓展延伸你还知道这些东西长在哪儿呢?(土豆、芋艿、红薯、藕、丝瓜、青菜、桃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说课稿第【2】篇〗《小松鼠找花生》是小学教科版第二册第13课这一单元以“益智”为主题,编选了有趣、又有道理的主体课文和扩展阅读课文,激发学生遇事要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506b3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4.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说课稿第【1】篇〗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一篇精读课文《搭石》。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搭石》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本组课文旨在让学生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从而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搭石》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平凡的镜头:如上了年岁的人“修”搭石,一行人“走”搭石,背老人“过”搭石,赞美了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本课分2个课时展开教学,我主要说第二课时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设计理念以及本课教材语言美、情感美的特色,对于本课教学我拟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理解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3、体会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难点: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二、说教法为了更好地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一)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播放视频,情景表演,引导学生进入搭石的情境中,以拉近搭石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
(二)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通过默读、齐读、自由读、分组读、想像读等形式的朗读,以读促悟,感悟课文。
(三)提问教学法——通过提问,唤起学生的注意,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求。
三、说学法阅读教学必须摆脱以情节分析为主线,以提问应答为载体的低效模式。
新课标强调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采用“读——思——议——练”的方法,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朗读、思考、交流、练习,从而解读课文,感悟课文。
四、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创设情境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上课一开始,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搭石,然后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刘章爷爷家乡的搭石,知道了搭石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6ac22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6.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落花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这个单元的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节性比较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
《落花生》是两篇精读课文当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节,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二、说学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这样的,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已不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和感悟,思想也逐步的走向成熟。
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知是非,培养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时期。
在学习上,他们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但是就这篇课文而言,需要老师进一步的循循善诱,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文本架起学生学习跟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们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学会体会生活当中蕴含的哲理。
三、说教学目标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赏析文中重点字词,掌握本词的炼字艺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品味关键词语,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分析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感悟课文蕴含的道理为我的教学重点,体会文章详略分明,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则为我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品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说课稿(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6c371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7.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说课稿第1篇】【教材分析】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勤劳善良的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丽的姑娘织女,并且相识和结婚的故事。
他们男耕女织,过着美满的生活。
课文共21个自然段。
第一部分(第一和第二自然段)交代了牛郎的身世:哥嫂待他不好。
第二部分(第三和第四自然段)讲述了与牛相处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九至十三自然段)写了老牛牵线,结识仙女。
第四部分(第十四至二十一自然段)写牛郎织女互诉身世并结婚。
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揣摩神话故事所蕴含的作者思想感情,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悟人物的情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同怒,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引领学生树立强烈的正义感的;还要帮助学生从神话到科学的理解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意图。
【学习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等方法,读准“勤勤恳恳、好歹、稀罕、梭子、亲密、游泳”等词,写对“嫂子、床铺、剩饭、相依为命”等词语,掌握“落”的读音。
2.通过默读,指名读以及合作读等方式,了解故事梗概,并且说出自己的感受。
3.以牛郎与老牛相处、与织女认识为主线,通过关键语句以及联系上下文感受牛郎、织女等人物的性格,有感情朗读。
4.通过想象,能把文章的故事情节说的更具体和形象。
5.学习复述课文,建立兴趣。
6.感受故事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善良勤劳的品的美以及人们对于自由、幸福的追求。
【重点、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的复述课文,感受人物特点。
2.难点:感受故事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善良勤劳的品的美以及人们对于自由、幸福的追求。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
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闪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动人传说。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板书:牛郎织女)二、检查词语,巩固基础(落实目标1)1.出示“嫂子、剩饭、床铺、亲密、成家立业、落在后面......”等词语,检查学生的词语掌握情况,及时纠正读音。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58753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12.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说课稿第1篇】一、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材六年制第11课《将相和》。
二、教材简析:本课是第12册教材第四组“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这一重点训练项目中的课文。
《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一篇历史故事课文。
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他们两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品质。
三个小故事叙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
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密相关。
文章篇幅较长,语言简练,人物个性鲜明。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编排意图、课文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特作以下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一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学习掌握“廉颇、璧、侮辱”等7个词语。
2、操作目标:一是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二是品味“完璧归赵、绝口不提、理亏、示弱、能耐”等重点词语的意思;三是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四是复述“负荆请罪”的故事;五是弄清第一自然段和下面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六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
▲教学重点:1、抓关键词句,品味人物言行,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训练学生语感及其它语文能力。
2、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1、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2、搞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教法、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自能阅读”的教学方法。
即引导学生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具准备:借助挂图、投影仪、课本剧等辅助教学。
三、教学程序:(一)、设疑导入,整体感知教师出示课题《将相和》,通过预习让学生了解:1、课题中的“将”指谁?(相机教学生字“廉颇”)“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教师介绍时代背景。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a9b9f1e482fb4daa58d4bfb.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第一篇《落花生》说课稿第二篇:《搭石》说课稿第三篇《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第四篇《慈母情深》说课稿第一篇《落花生》说课稿一、说教材《落花生》是部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二课,这是一篇叙事散文。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一花一鸟总关情”。
《落花生》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文章。
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许地山先生很有影响的一篇文章。
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本文围绕“落花生”展开叙述,略写种花生、收花生,详写吃花生、议花生。
议花生作为主要内容,写得较详细。
从花生的品格领悟出做人应该不求虚名、默默奉献。
文章主次分明,条理清楚。
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寻味的道理。
文章朴实无华,但主题深刻;小中见大,且富有生活情趣。
在结构剪裁上,作者独具匠心,叙事完整,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在语言表达上,简洁明白,鞭辟入里,借物抒情,由物及人,以物喻人,耐人寻味。
编者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思考、积累,从中感悟生活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迪。
同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涵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
二、说课标和学情(一)说课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要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会读书。
(二)说学情:五年级学生语文知识、生活经验都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本篇课文中父亲说的话含义深刻,理解起来稍有难度,所以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重点要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ba3ae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6.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2、了解这个民间故事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赞颂了牛郎、织女的美好情感,鞭挞了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
说课时安排:1课时说教学过程:一、复述《牛郎织女》(一),导入新课: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第26课《牛郎织女》(一),知道了这一课是以牛郎的童年、成人、结为夫妻为线索写的。
大家可能很想知道他们结婚后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7课《牛郎织女》(二),[板书课题:27牛郎织女(二)]二、齐读课文,思考变化:1、师:带着这个问题,师生共同齐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语气,读出感情。
2、师:大家读了这篇课文,你们认为主要是以谁为线索写的?生:织女。
(板书:织女)3、师:那么他们结婚后首先发生了什么变化?①生:首先是他们婚后生活挺美满。
(板书:婚后生活挺美满)师:“挺”是什么意思?生:很。
②师:是从哪几自然段中看出来的?生:(从)第1、2自然段(可以看出来)。
(要求学生必须把话说完整。
)③师:齐读第1、2自然段。
④师: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或:可以提出哪几个问题?)生:怎样“美满”(或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得出“美满”?)生讨论:(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相互讨论。
)生归纳:从五个“喜欢”,可以看得出牛郎织女结婚后生活美满,这五个“喜欢”具体是:a、喜欢人间的生活;b、跟爸爸一块儿干活,她也喜欢;c、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d、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e、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
⑤师:比赛读这五个“喜欢”,赛一赛谁能读出“美满”。
可以分小组读、分男女读,或指名读等。
⑥师:读得真好!这美满的生活是人间生活,是自由的生活,那么天上的生活又是怎样?生:“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以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⑦师:所以……生:所以织女有时也发愁?⑧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生:发什么愁?生:(愁的是)怕失去自由的人间生活。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59ad7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7.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说课稿第【1】篇〗《示儿》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四课《古诗两首》其中的一首:《示儿》。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示儿》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
当时的南宋金兵不断入侵、宋军节节败退,国家山河破碎,不复统一。
陆游悲愤交加,临终前立下遗嘱,既有对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愤,更有对祖国山河统一必成的坚定信念。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本学段学生的要求,我从三个维度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自学生字,理解“元、同”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反复诵读,领悟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说教学重难点诗歌的意境作为本节课的重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我主要采用朗读指导法、谈话法等,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创设情境,领悟诗歌意境。
在学法上,采用读、想、说、写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明诗意、悟诗情。
五、说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了解陆游(二)解诗题(三)明诗意(四)悟诗情具体如下:(一)创设情境,了解陆游生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和战乱后人民流离失所的。
将学生引入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情境中。
接着出示陆游的和生平简介。
了解其生活的历史背景后,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解诗题”,让学生明白本诗是作者林中前写给儿子的遗嘱。
出示全诗,进入第三个环节:明诗意。
首先让学生自读故事,做到字正腔圆,在引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在学生整体把握诗歌朗读基调后,进入第四个环节:悟诗情。
出事前两句,让学生理解“元、同”的意思,再指名说诗句意思,随后抛出过渡句:死去了什么都是空的,但有一件事,作者始终放不下,有谁知道是什么事吗?导学生理解陆游因何而悲,指导学生朗读。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说课稿(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1d7c0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b.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说课稿第1篇】目标:1、生字词教学,课文朗读,理清文章脉络,感受父爱之情。
2、研读第九自然段,通过抓背影、小船描写等细节感受父爱之浓。
3、初步理解课文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两幅油画。
出示第一幅,咱们就画论画,你看到什么?是的,小桥流水人家白墙黛瓦,好一幅江南水乡风景画。
)再出示第二幅(又看到什么?)沿着这流水,展开想象,你还能看到什么?江南水乡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小船2、师:这两幅画的作者叫吴冠中,他画的是自己的家乡,江南水乡。
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PPT出示作者简介。
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3、今天学的课文也是他写的,这篇文章也跟小船有关系,不仅有关系,这小船已经烙印在作者心里,成了永恒的记忆,因为这一切记忆都跟父亲有关。
4、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你怎么理解这个课题。
很好,随着我们阅读不断深入,你对父爱之舟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入。
想开始读课文了吗?二、初读课文,感受父爱之情。
1、打开课文,利用我们第二单元学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快速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这篇课文里有很多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可以和同桌讨论。
2、学习生字词。
我来检查一下生字掌握情况。
逐步出示,但要节约时间。
3、出示第一自然段与最后自然段,明确文章感情基调。
师:江南水乡孕育出来的作家情感都特别细腻,有时候一个标点符号,一个字一个词都能蕴含浓浓的情感。
我请一个同学读读这两句话。
PPT出示: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
……醒来,枕边一片湿。
指导读出(忧伤、悲伤)4、师:是呀,子欲孝而亲不在,每次和父亲的相见都只能在梦中,往事一幕幕都在梦中。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9自然段,说说在“我”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PPT出示学习要求,明确要求开始读。
边读边完成课堂作业第三题。
计时三分钟再一起交流答案。
PPT出示正确答案再进行梳理,突出父亲。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052ba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6.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第【1】篇〗《慈母情深》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慈母情深》,我现按以下程序进行说课:一说教学分析;二说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策略;四说教学流程;五说板书设计。
说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以“情"立意,以“感受亲情”为人文主题,以“有感情的朗读和琢磨课文语言文字,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亲情”为语言训练目标。
《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行文中透露出一股朴素而浓烈的母子情。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虽然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但由于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裕,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难以深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需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加以引导、点拨。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1、重点:以读为本,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母亲艰辛,从而感受慈母情深.2、难点:感受亲情无价,懂得珍惜、回报母爱。
依据以上的两个分析和重、难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重点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塞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标:以读为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剖析课文,培养理解、感悟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亲情无价,懂得珍惜、回报母爱。
为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准备采取如下教学策略.三、说教学策略1。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以读为本、以读促学、以读悟情.以朗读为突破口,让学生自读自悟,潜心会文;细读品味,突破难点;感情朗读,突出重点;读写结合,升华情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说课(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说课(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8ae0c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0.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说课第【1】篇〗8.《冀中的地道战》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我说课的内容是国家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课《冀中的地道战》,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从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作用、地道的样式结构及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并对冀中的地道战作了高度评价,热情颂扬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顽强斗志。
这篇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前一部分说明冀中的地道战出现的原因和作用;后一部分对地道战作出了高度的评价;中间的重点部分则主要介绍地道的样式及特点。
课文中间的重点部分按由总到分的顺序和空间转换顺序,先介绍冀中地道的总体结构,再分别介绍各种具体的设计样式及其保护自己、打击敌人、防止破坏和传递信息的功用,体现了它设计周密、易守能攻、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地道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认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引导学生在了解了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及地道的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感受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并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2、难点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全文的叙述顺序和具体描写地道式样及特点的叙述顺序)二、说教法、学法1、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决定不采用从段到到篇的程序教学,而是抓住教材内容,运用“以读代讲”、“点拨议论”的方法,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说课稿(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567ae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5.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读懂课文,感受人物特点,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一、说激情导入(复习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个流传千古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这个故事已经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指生谈谈。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故事的字里行间,去细细品味人物以及故事所要表达的感情。
二、说民主导学任务一:品味人物性格,感受织女之决1、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课文1至7自然段,边读边用词概括人物性格特点,划出“织女之决”最能打动你的一句话,然后想:这儿的“决心”何意?织女为什么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假如你是仙女们中的一位,你会怎样劝织女?先自学,再小组交流,做好交流准备。
2、出示:“织女见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你读出了什么?(织女要留在人间的决心很大。
“决心”变红)3、“决心”在字典上的意思是:“拿定主意。
”(出示:拿定主意。
)织女为什么要拿定主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板书:心地善良)4、我们来看前文“交谈中,牛郎明白了织女的身份,织女也知道了牛郎的遭遇。
”织女是什么身份?(王母娘娘的外孙女,高贵的公主)牛郎又有什么遭遇?(父母早逝,贫穷困苦)5、一个高贵的公主嫁给一个身份卑微、穷困潦倒的放牛郎意味着什么?会有什么后果?(贫穷、劳苦、卑微、惩罚、甚至付出生的代价)6、姐妹们,好好劝劝织女吧。
(练习说话)(1)织女啊,我们私自下凡,已经违反了天规,你若私嫁凡人那可是死罪,王母娘娘可是心狠手辣呀,她决不会饶你,说不定还会丢了性命呢,还是跟我们回去吧。
(2)你看牛郎那么穷那么苦,没爹没娘,哥哥嫂嫂待他又不好,你嫁给她会过上好日子吗?我们还是回天庭享受荣华富贵吧!(3)你也要替我们想想。
你被发现了没关系,我们也会被你连累的呀。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b47ef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2.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说课稿第【1】篇〗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忆读书》。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讲述:说教材:本篇课文是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中的第一课。
依据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单元要求、本课特点及学生的特点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及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梳理记叙的顺序。
现在重点说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提取的要点,并通过品味、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充溢其中的真情实感;2.培养学生提炼并体会中心句的能力;3.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
教学重点:1.提取的主要信息;2.品味语言把握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语言的品评入手,去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
教具: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温故知新切入)我们小学学习过冰心的作品《寄小读者》,其中包含了冰心怎样的思想呢?(对青少年一代的关心热爱)。
冰心此种思想亦可表现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忆读书》之中。
请你明确告诉我们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谈,读书好,要我们学会读书。
“忆”说明本章的哪些信息?叙述以往的经历。
冰心写作时89岁老人,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用原文回答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课标依据:“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二、走进课文,提炼要点1.结合作品内容深入体会理解此中心句,要求学生勾画出文中的关键词,并在充分思索的基础上,相互交流。
2.请学生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三方面结合作品自由谈:(1)“读书好”即读书的优点,(此点学生从作品之中可以较容易地找出)①(受到感动)得到享受②丰富知识③写作方面知识④做人处世道理(2)“多读书”即让学生谈冰心读书的特点:①数量多②内容广博,(体裁上)有小说、诗歌;(时间地域上)有中、外、古作品此处学生可能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缺少现代的作品,可让学生从作品(12段)中找出依据并体会冰心读书观(学生在文中圈出冰心读过哪些书)⑶读好书:分析:是不是“读书好”就是什么书都不加选择地去读呢?冰心读书的标准是什么呢?(请学生从文中找出依据)在冰心的心里什么样的是好书?并稍作概括。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说课稿(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d7172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8.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松鼠,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一打开课文,一只漂亮、乖巧、驯良、可爱的小松鼠就向我们走来。
它那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活动时间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
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
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储备食物过冬、及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的乖巧,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最后在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教学时,一是要继续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感情,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是要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法国作家布丰写的科学小品文《松鼠》安排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略读课文中的重点篇目,起着引领仿写小动物的作用。
(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心理特点,把握教材,运用教材,因此,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二、说目标鉴于以上分析,我把这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11个生字。
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了解松鼠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比较《鲸》的说明方法,明白异同点,并充分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2、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优质教案全册完整稿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优质教案全册完整稿](https://img.taocdn.com/s3/m/0132a39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f.png)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优质教案全册完整稿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大自然的语言(第14课)课文:《春》、《雨霖铃》、《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山居秋暝》语文园地:词语盘点、日积月累、我的发现2. 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第58课)课文:《秋天的雨》、《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麻雀》语文园地:词语盘点、日积月累、趣味阅读3.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912课)课文:《太阳》、《蝙蝠和雷达》、《鲸》、《风向袋的制作》语文园地:词语盘点、日积月累、我的发现4. 第四单元:童心稚趣(第1316课)课文:《牛郎织女》、《猎人海力布》、《略》、《狐狸和葡萄》语文园地:词语盘点、日积月累、趣味阅读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语,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词语的积累与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预习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语。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例题讲解。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按要求完成句子仿写写一段话,表达你对某篇课文的理解与感悟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
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观察大自然、制作风向袋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全册)1.《白鹭》说课稿一、说教材《白鹭》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是著名学者郭沫若。
课文以诗一般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白鹭的外形美、和谐美、神态美和动感美。
揭示了白鹭平凡、朴素而高洁的美感,表达了作者热爱白鹭,赞美白鹭的思想感情。
本课是本年级的第一课,紧扣单元主题:借具体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本课优美的句子和表现手法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准确把握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主旨,学习课文语言的优美性和作者对白鹭外貌描写的手法。
4.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能力,丰富人生内涵。
三、说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词,背诵课文。
2.正确理解课文主旨,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
3.加深对生活的感悟,加强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能发现生活中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能力,丰富人生内涵。
四、说教法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朗读法本课语句优美,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朗读充分感受课文的句子之美,感受课文句子所呈现出的画面美。
主要采用学生跟随范读录音朗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
2.发现点拔教学法本课的语言比较抽象,情感比较含蓄,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分析重点语句,带领学生品味课文所呈现出白鹭的外形美,和谐美,神态美和动感美。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诗歌导入,出示图片。
清清的水田里,两只水鸟正在垂钓。
它们就是——(学生齐读课题)然后小黑板出示古诗《白鹭》,老师有感情地朗读:“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这是大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
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赏读这篇如诗如画的美文。
(二)学习生字词师: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标出本课的生字和不熟悉的词语。
1.课件出示生字词。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读完之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强调书写规范。
让学生自行临写,教师检查书写情况。
(三)学习课文内容1.整体感知。
让学生通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
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
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提示: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2-10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第11自然段为第三部分2.学习第1自然段。
思考第一自然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提示:总起下文。
第二课时(一)学习第2—10自然段1.学习第2-5自然段的内容。
2-5段描写是白鹭的外形之美。
请大家在文中找出白鹭的外形特点。
(点明学生回答)第5段重点描绘了白鹭的外貌特征。
作者从颜色,外形两个方面对白鹭的进行了描述。
注意词语: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
让学生注意特殊句式: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试着用这个句式造句。
这一部分讲述的是白鹭的外形特点,作者表现出对白鹭美丽外表的高度赞美。
2.学习第6-10自然段的内容。
先齐读第6-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画面。
第6自然段描绘的是白鹭在清水田中钓鱼的情景-钓鱼图,展现了白鹭优雅,和谐之美,这种美是很容易被忽视的。
作者却敏锐的发现了;第7自然段描绘的是清晨白鹭在小树的绝顶瞭望的情景-瞭望图,这一段展现的白鹭的神态美;第8自然段描绘的是黄昏白鹭在天空中低飞的画面-飞行图,画面传递出一种动感美。
第9-10自然段表达了出作者对白鹭的赞美。
作者认为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白鹭是一种很美丽的动物,然而这种美常常被大家所忽视,所以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心去感受,发现蕴含在平常事物中的美。
(二)学习第11自然段请同学说一说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
提示:照应开头,点明中心。
请大家再次齐读课文,仔细体会作者所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内涵。
引导学生体会这样结尾的好处。
(三)拓展延伸1.让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说一说这些段落好在哪里。
2.教师对作者的表现手法进行点拨。
美的事物还要作者采用高妙的艺术手法加以描绘展示。
想一想作者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些事物的形象和美的。
本文也是一篇优美的咏物散文,在状物抒情方面作者采用的是写意手法,即抓住事物的神韵作粗线条的勾勒。
(四)课文主旨归纳。
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
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六、说板书设计外形美1.白鹭→诗和谐美韵在骨子里的诗(平凡的事物,不一样的感受)神态美动感美2.《落花生》说课稿一、说教材《落花生》是部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二课,这是一篇叙事散文。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一花一鸟总关情”。
《落花生》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文章。
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许地山先生很有影响的一篇文章。
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本文围绕“落花生”展开叙述,略写种花生、收花生,详写吃花生、议花生。
议花生作为主要内容,写得较详细。
从花生的品格领悟出做人应该不求虚名、默默奉献。
文章主次分明,条理清楚。
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寻味的道理。
文章朴实无华,但主题深刻;小中见大,且富有生活情趣。
在结构剪裁上,作者独具匠心,叙事完整,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在语言表达上,简洁明白,鞭辟入里,借物抒情,由物及人,以物喻人,耐人寻味。
编者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思考、积累,从中感悟生活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迪。
同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涵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6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理解课文主旨。
感悟要做一个有用的人的道理,能根据课文主旨写一写身边的例子。
三、说教学重、难点1.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2.文章表达上详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点。
四、说教法、学法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朗读法本课在课文朗读上有两个侧重点。
一是分角色朗读,本课人物对话较多,通过分角色朗读了解课文内容。
二是重点朗读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主旨。
2.发现点拔教学法本课语言平实朴素,容易理解,但是从句子中提炼出作者所呈现的道理还是有难度,要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拨。
3.练习法练习能够及时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采用仿写句子、词语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准备了同步教学多媒体课件。
包括作者简介,课文生字和课文讲解内容,配有适量插图,图文结合,避免枯燥说教形式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和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一)多媒体直观教学法: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这是什么?你们喜欢吃吗?它为什么又叫落花生呢?2.多媒体出示花生的生长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落花生的由来。
普通通的花生居然能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之心,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落花生》。
(二)学习生字词1.让学生朗读课文,标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课件出示生字词。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引导学生注意读音准确。
4.教师范写生字,让学生注意笔顺,书写规范。
让学生自行临写,教师指导纠正。
(三)整体感知,给课文划分层次1.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这个题目写了哪些内容?2.让学生标出自然段,给课文内容划分层次。
点名学生回答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理由。
提示:这篇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种花生收花生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尝花生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议花生(四)读中感悟、突破难点1.本文围绕题目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哪个是重点?(议花生)2.有哪些人议花生?怎么谈的?谁谈的重要?(我们谈、父亲谈)3.指名读,父亲的谈话内容。
思考:父亲的话有几方面意思?(赞花生、学花生)哪方面是重点?(学花生)4.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画出觉得印象最深的重点句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然后在小组里合作学习,边读边议、感悟体会。
(五)精读课文,突破难点1.读父亲的话,然后体会:“花生的好处很多”。
都有什么?引导学生读出花生显而易见,尽人皆知的好处:美味、榨油、便宜。
2.进一步品味:花生的好处很多,它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出示花生与桃子、苹果、石榴的投影片)3.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明确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桃子、苹果、石榴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的挂在枝头上,体会父亲这样相比,突出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让学生将自己觉得父亲话中最能表现花生品质的词读出来,教给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要抓住关键词的方法。
努力思考应读好哪个词,很容易地就明白了父亲在这里赞花生的品格。
4.“我”在父亲的启发教育下说“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什么叫有用?(有真才实学。
)对谁有用?(别人、社会、国家。
)体面什么意思?概括这句话的意思。
(做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人。
)齐读这句话。
5.在我们的身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不求虚名的人有很多,他们就是落花生那样的人。
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落花生那样的人呢?举例说明。
(六)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这篇课文以议花生的可贵之处,来说明做人的道理,是什么道理? (本文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作者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他父亲的教诲和希望,后来就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终于成为一个著名作家。
(七)总结写法、课外拓展1.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议花生,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内容略写,但它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写。
我们在写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2.课文运用“借物喻理”的写法,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
你能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吗?(如:粉笔这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东西,为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然后结合课后的“小练笔”,写一写3.小结:“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也印在了我们大家的心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要有真才实学,有本领,将来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八)布置作业:1.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2.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小练笔:用一段话写写身边那些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做贡献的不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