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分析化学课件—11 红外分光光度法

合集下载

红外分光光度法培训PPT课件

红外分光光度法培训PPT课件

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光谱
讨论典型光谱,可熟悉各种官能团的特征峰和相关峰及 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便于解析,进行结构分析。
一、脂肪烃类
1 .烷烃 主要特征峰有: C-H: -CH3 as 2962±10cm-1(S) s 2872±10cm-1 (S) -CH2 as 2926±10cm-1(S) s 2853±10cm-1 (S) -CH 2890 ±10cm-1(m) 常被掩盖 C-H: -CH3 as 1450±20cm-1(S) s 1380~1370cm-1 (S) -CH2 1465±20cm-1(m) ~722cm-1 (m)(n4)
特征峰: C=O 1715cm-1 (基准值) 改变羰基周围环境,峰位变化(共轭1685~1665) 环酮随环张力增加频率升高。
例2:线型分子---CO2 振理动论自上由产度生=3四3个-5吸=4收说峰明,C但O实2分际子产有生四2个种,振原动因形?式,
CO2分子的四种振动形式:
O=C=O

+- + O=C=O
后二种振动形式虽不同,但振
动频率相等,基频峰在图谱 同一位置出现,合并为一个 峰,这种现象称为简并。简 并是使基频峰数小于振动自 由度的原因之一。
影响峰位的因素
1.分子内部结构因素 (1)电子效应
诱导效应---吸电子基团的诱导效应使吸收峰向高 频方向移动。例:
共轭效应---使吸收峰向低频方向移动。例:
(2)空间效应
环张力效应---当环有张力时,环内双键被消弱,其 伸缩振动频率降低; 而环外双键被增强,其伸缩振 动频率增加,峰强也增加。例:
三、醇、酚、醚
1.醇和酚 R-OH Ar-OH
都有OH 、 C-O 、 OH (但OH 的特征性差) 区别: 酚有芳环特征。

第三章红外分光光度法

第三章红外分光光度法

44
缺点
Huaihua University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gineering Department
✓色散型仪器的分辨率低,灵敏度低,不适于 弱辐射的研究。
✓不用于水溶液及含水物质的分析。
✓不适于某些物质:如振动时无偶极矩变化的 物质;复杂化合物的光谱极复杂,难以作出准 确的结构判断,需与其它方法配合。
22
Huaihua University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gineering Department
➢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比较
相同点:都是分子吸收光谱,都反映分子结构的特性
不同点:
不同点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红外吸收光谱
光源
紫外可见光
红外光
起源
电子能级跃迁
振动能级跃迁
22,,2…)1+。
2,…差
倍频峰、组频峰统称为泛频峰。
第In三str章um红en外ta分l 光An光al度ysi法s
18
Huaihua University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gineering Department
➢分子中基团的振动形式
伸缩振动 对称伸缩振动(VS) (键长变化) 非对称伸缩振动(Vas)
66
Huaihua University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gineering Department
➢红外光谱的表示方式
T~曲线或T~ 波数曲线 A 纵坐标:百分透射比T%,
坐标:波长(µm ),或
λ
波数(cm-1)。
波数:频率,1cm中所含 T
第In三str章um红en外ta分l 光An光al度ysi法s

红外分光光度法课件

红外分光光度法课件
大的定性功能。
红外分光光度法课件
二、红外光谱图 T-或T-曲线
波数:cm-1,线性波数表示法
透 射 比
波长、波数
红外分光光度法课件
波长:m,线性波长表示法
(cm-1)=104/ (m)
红外分光光度法课件
第二节 红外吸收基本理论
一、分子的振动
分子简谐振动方程式
红外分光光度法课件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 Science
2、只有能使偶极矩发生变化的振动才能吸收红外 辐射。
红外分光光度法课件
红外活性与非红外活性
• 不对称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当发 生振动时,偶极矩发生有规则的波动,产生的 振动电磁场,与红外辐射的电磁场发生相互作 用,如果二者频率相同,则红外辐射被吸收, 发生振动能级跃迁——红外活性
• 非极性的同核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原子 振动不能引起偶极矩的改变——非红外活性
红外分光光度法课件
化学键两端所连接的原子电负性差别越大, 分子的对称性越差,振动时偶极矩的变化就 越大,吸收就越强。
伸缩振动的吸收强于弯曲振动,非对称振动 的吸收强于对称振动。
红外分光光度法课件
极性较强的基团(如C=O,C-X等)振动, 吸收强度较大; 极性较弱的基团(如C=C、 C-H、C=N等) 振动,吸收较弱。
< 1
极弱(vw)
红外分光光度法课件
三、基团振动与红外光谱区域
• 基频区(特征区或官能团区)4000-1350cm-1
• 化学键和基团的特征振动频率区,吸收光谱反 映分子中特征基团的振动,特征吸收峰可作为 鉴定基团的依据。

红外分光光度法

红外分光光度法

二、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自旋量子数I≠0旳原子核具有自旋现象,称自旋核。
氢原子核旳自旋量子数I=1/2,可看成电荷均匀分布旳球体, 绕自旋轴转动时,产生磁场,类似一种小磁铁。
当氢原子核置于外加磁场B0中时,相对于外加磁场,可有 (2I+1)种取向。氢核I=1/2,故有两种取向(两个能级):
(1)与外磁场平行,能量稍低,磁量子数m=+1/2
1385cm1和
1375cm1双峰
s C
(CH3
不等强度裂分为
)3
1395cm1和
1365cm1双峰
3. C-C骨架振动
CC 1250 ~ 1140cm(1 弱 中)
(二)烯烃 1.C-H振动
CH 3100 ~ 3000cm(1 弱 中强) CH 1010 ~ 650cm(1 强)
CCH (顺式) ~ 960cm(1 中 强)
实际上氢核周围有运动旳电子,在外磁场作用下,运动旳电 子产生相对于外磁场方向旳感应磁场,起到屏蔽作用,使氢核
实际受外磁场作用减小 即:B=(1 )B0
式中:σ为屏蔽常数,σ越大,屏蔽效应越大。
所以,共振条件修正为: =[ B0 / 2 ] (1 )
因为屏蔽作用旳存在,氢核产生共振需更大旳外磁场强度, 来抵消屏蔽影响
C
(芳环)
C
~
1600
,~
1580,~ 1500

~
1450cm(1 四峰)
Hale Waihona Puke 、醇、酚、醚(一)醇、酚1.O-H伸缩振动: OH 3650 ~ 3200cm(1 强) O(H 游离)3650 ~ 3600cm(1 较强 变,锐峰) O(H 缔合)3500 ~ 3200cm(1 强 中强,宽、钝峰)

红外分光光度法

红外分光光度法

红外吸收光Infrared Spectroscopy (IR)红外吸收光谱法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原理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光谱 第四节 红外光谱仪及试样制备 第五节 红外光谱解析第一节 概述太阳γ射线 x 射线 紫外 可见 红外 微波 无线电波 0.2µm 0.4µm 0.76µm 1000µm原子内电子跃迁 分子内电子跃迁 振动跃迁 转动 原子核自转 跃迁频率、能量升高一 红外光的划分红外光 近红外 中红外 远红外波长λ波数 σ光谱类型0.76-2.5 µm2.5-25 µm25-1000 µm400-4000 cm-1—OH和—NH倍频吸收 区振动光谱,伴随转动 光谱转动光谱二 红外光谱的跃迁类型AB平衡位置 平衡位置UV-Vis— IR—三 红外吸收光谱法入射光A检测器B 出射光使用红外连续光谱的光源,照射样品,用检测 器记录波数400-4000cm-1范围内入射光和出射 光变化的情况,得到含有分子结构信息的红外 吸收曲线1四 红外光谱图的表示方法(1)T-λ 纵轴——透光率 T 横轴——波长(2)T- σσ五 红外光谱的特点信息量丰富,用于化合物结构鉴定 不太适合定量分析 适用样品种类多 各种状态样品均适用第二节 基本原理 一 振动能级和振动形式(一)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能级A、B视为两个刚性小球 化学键视为质量忽略不计的弹簧 A、B间的振动视为简谐振动谐振子非谐振子分子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辐射后,可以由基态跃 迁至激发态,所吸收的红外辐射能量必须等于分 子振动能级差。

∆E = hυ ⋅ ∆V(二) 振动频率 简谐振动的振动频率可由虎克定律和牛顿定律推导υ= 1 K 2π uσ= 1 2π cK = 1302 uK u′V-化学键的振动频率 K-化学键力常数 u-折合质量 u’-折合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u = mA • mB mA + mB例题: 已知C=C键的K=9.5 ∼ 9.9 ,令其为9.6, 计算波数 值。

第八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ppt

第八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ppt

900~650 cm-1:C-H弯曲振动吸收。确定化合物的顺
反构型或苯环的取代类型。
2019/11/15
上页 下页 回主目录 结束 返回上一级
28
第二节
二、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
内部因素
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使共轭体系中电子云密度平均化,双
键强度,键力常数,双键的基团频率向低 波数方向移动
增大,谱带变宽。
RCOOH(游离) 1 760cm-1
O......H O
RC
C R(二聚体)
O H......O
1 700cm-1
2019/11/15
上页 下页 回主目录 结束
31
第二节
二、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
空间位阻:
空间位阻使共轭体系的共平面被偏离或破坏, 共轭效应强度降低,吸收频率向高波数移动
第八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上页 下页 回主目录 结束
第七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学习要求
掌握红外吸收光谱法原理(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多 原子分子的振动;基团频率与振动的关系)
理解红外吸收光谱的特征吸收频率及其与分子结构的 关系
理解红外吸收光谱仪(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傅里 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
变形振动 (弯曲振动 或变角振动) (键长变化)
面内变形 面外变形
剪式振动( ) 面内摇摆振动( ρ )
面外摇摆振动( ω )
扭曲振动( τ )
2019/11/15
上页 下页 回主目录 结束
14
第一节
二、红外吸收的基本原理
分子中基团的振动形式
2019/11/15
上页 下页 回主目录 结束
波数:频率,1cm中所含 T

中国药科大学分析化学课件—11 红外分光光度法65页PPT

中国药科大学分析化学课件—11 红外分光光度法65页PPT
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取代( 个相邻H 对取代(2个相邻H)
γ φ −H 860 ~ 800cm−1 (强,单峰)
图示
3. 多取代
示例
νC=C 1600,1500 双峰
νφ−H > 3000
γ φ −H (邻)~ 743cm−1 (单峰)
γ φ −H (间) ,692 767
~ 900太弱
γ φ −H 792 (单峰)
(一)酮、醛、酰氯 ν C=O (酮)~ 1715cm−1 (极强) 1.酮
• •
共轭效应使吸收峰→ 共轭效应使吸收峰→低波数区 环酮:环张力↑ 吸收峰→ 环酮:环张力↑,吸收峰→高波数区
2.醛
• •
ν C=O (醛)~ 1725cm (强,尖锐)
ν CH (O) ~ 2820 和 2720cm−1 (双峰)
1 ν= 2π K m折
K ⇒σ =1302 m折
m1 ⋅ m2 其中 m折 = m1 + m2
注:σ 与K 和m折有关
讨论: 讨论:
1) 相近, K m折 ↑⇒σ ↓,ν ↓ (光谱区右端) 例:ν C−H >ν C−C >ν C−O 2) 同类原子: 折一定, ↑⇒σ ↑,ν ↑,(光谱区左端) m K
νC=(酰氯)1800 O
νC−C=O 900
续前 二)羧酸、酯、酸酐 羧酸、 (
ν OH (羧酸) 3400 ~ 2500cm−1 (强、宽峰) ν C−O (羧酸) 1320 ~ 1200cm−1(中强) 2.酯 ν C=O (酯)~ 1735cm−1 (强) ν C−O (酯) 1280 ~ 1100cm−1 −O s as −1 νC−O 1150 ~ 1000cm−1 (弱) νC−O 1280 ~ 1100cm(强)
ν N−H (单)
νC−(仲)中强 N
νφ−H > 3000
ν N−H (强单)
νC=C 1600,1500 (双)
续前
(二)酰胺
ν C=O (酰胺) 1680 ~ 1630cm−1(强)
ν NH (酰胺) 3500 ~ 3100cm (强)
γ C=CH (顺式) ~ 960cm−1 →强) (中 −1 γ C=CH (反式) ~ 690cm(中→强) −1 ν C=C ~ 1650cm−1 (弱→不定) 2.C=C骨架振动 C=C骨架振动
• •
顺式> 顺式>反式 取代基完全对称时, 取代基完全对称时,峰消失
3.发生π-π共轭或n-π共轭——共轭效应将使 发生π 共轭或n 共轭——共轭效应将使 吸收峰位移向低波数区10~30cm 吸收峰位移向低波数区10~30cm-1
一、脂肪烃类化合物
(一)烷烃 1. C-H伸缩振动
ν
as CH3 as CH2
νC−H (饱和)3000 ~ 2850cm−1 (强) −1 s −1 ~ 2960cm (很强) ν CH3 ~ 2870cm (很强)
~ 2925cm (强)
−1
ν
ν
s CH2
~ 2850cm (强)
−1
ν CH ~ 2890cm−1 (中强,易淹没)
ν
as C−O
1275 ~ 1200cm
−1
~ 1250cm (强)
−1
ν
s C−O(φ )
~ 1040cm (中 )
−1
示例
νO−H ~ 3200
νC−O ~ 1050
νC−O ~ 1100
四、羰基化合物
ν C=O 1900 ~ 1600cm−1 (强)
峰位排序: 羧酸(游离) 峰位排序:酸酐 > 酰卤 > 羧酸(游离)> 酯类 > 醛 > 酮 > 酰胺
2.芳环骨架伸缩振动——确定苯环存在 芳环骨架伸缩振动——确定苯环存在
νC=(芳环)~ 1600 和~ 1500cm(强) 双峰 → =C C
νC=(芳环)~ 1600 , 1580 和~ 1500cm−1 ~ (三峰) C
−1
νC=(芳环)~ 1600 , 1580, 1500 和~ 1450cm−1 ~ ~ (四峰) C
续前
(三)炔烃 1.C-H振动
ν ≡CH
~ 3300cm−1 (强) ~ 1300cm−1 (强) ~ 630cm−1 (强)
β≡CH
γ ≡CH
2.C≡C骨架振动 C≡C骨架振动
ν C≡C ~ 2200cm−1 (中→强)

取代基完全对称时, 取代基完全对称时,峰消失
示例
as as ν CH3 2960 ν CH2 2925 s s ν CH3 2870 ν CH2 2850
as δCH3 1460 δCH2 1465
s δCH3 1390
ρCH2 723
ν =CH > 3000
νC=C ~ 1650
γ =CH 1010
γ =CH2 912
ν ≡CH 3300
νC≡C ~ 2200
β≡CH 1238
二、芳香族化合物
1.芳氢伸缩振动
νφ −H 3100 ~ 3000cm−1 (弱→中)
−1 −1
续前
2. 双取代 邻取代( 个相邻H • 邻取代(4个相邻H)
1000cm−1
667cm−1
γ φ −H ~ 750cm−1 (强,单峰)
→与单取代峰位重叠

间取代( 个相邻H 间取代(3个相邻H,1个孤立H) 个孤立H γ φ −H(三峰)
810 ~ 750cm−1 (强) 725 ~ 680cm−1 (较强) 900 ~ 860cm−1 (中强)
−1
共轭效应使吸收峰→ 共轭效应使吸收峰→低波数区 δCH (O)二倍频峰与 CH (O) 2850cm−1 ν 双峰原因→ 双峰原因→费米共振
接近⇒分裂成双峰
−1
(酰氯)~ 1800cm 3.酰氯 ν C=O • 诱导效应使吸收峰→高波数区 诱导效应使吸收峰→
示例
νC=(酮) 1715 O
νC=(醛) 1725 O
叔胺:无 NH 峰 ν
−1
δ NH 1650 ~ 1560cm (中,单峰) −1 δ 伯胺: −NH2 1650 ~ 1590cm(弱)
仲胺: −NH − 1650 ~ 1550cm(中强) δ
−1
−1
ν C−N (胺) 1300 ~ 1100cm−1 (中)
示例
ν N−H (双)
νC−(伯)弱 N
二、吸收峰强度
(一)吸收峰强的表示方法
• • • •
强峰 ε=20~100 ε=20~ 中强峰 ε=10~20 ε=10~ 弱峰 ε=1~10 ε=1 极弱峰 ε<1 ε<1
(二)影响峰强度的因素 振动过程中偶极矩的变化 跃迁几率:激发态分子占所有分子的百分数 注: ∆µ↑,跃迁几率↑, ε ↑ ∆µ↑,跃迁几率↑
νC=(羧酸) 1718 O
ν C−O 1248
νC=(酯) 1744 O
ν C−O 1190
νC=(酸酐) ,1757 1824 (双) O
νC−O 1042 (强)
五、含氮化合物
(一)胺
ν NH (胺) 3500 ~ 3300cm (强度不定)
脂肪胺→峰弱;芳香胺→峰强 伯胺:双峰 特征区分→ 特征区分→ 仲胺: 单峰
续前
(5)分子互变结构
(6)振动偶合
费米共振
续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外部因素: 受溶剂的极性和仪器色散元件性能影响 溶剂极性↑ 极性基团的伸缩振动频率↓ 溶剂极性↑,极性基团的伸缩振动频率↓ 色散元件性能优劣影响相邻峰的分辨率
(三)特征区与指纹区
1.特征区(特征频谱区):4000~1250cm-1的高频区 特征区(特征频谱区) 4000~1250cm 包含H的各种单键、 包含H的各种单键、双键和三键的伸缩振动及面内 弯曲振动 特点:吸收峰稀疏、较强, 特点:吸收峰稀疏、较强,易辨认 注:特征峰常出现在特征区 2.指纹区: 1250~400cm-1的低频区 1250~400cm 包含C 包含C—X(X:O,H,N)单键的伸缩振动及各种 面内弯曲振动 特点:吸收峰密集、难辨认→ 特点:吸收峰密集、难辨认→指纹 注:相关峰常出现在指纹区
图示
续前
注:影响偶极矩大小的因素 1)化学键连有原子电负性的大小 电负性差别↑ 电负性差别↑, Δμ ↑,峰↑ 2)分子的对称性 完全对称的结构,Δμ=0 完全对称的结构,Δμ=0,产生红外非活性振动 不对称的结构,Δμ≠0 不对称的结构,Δμ≠0,产生红外活性振动
第二节
各种化合物的典型光谱
一、脂肪烃类化合物 二、芳香族化合物 三、醇、酚、醚 四、羰基化合物 五、含氮化合物
2
3. C-C骨架振动
ν C−C 1250 ~ 1140cm−1 (弱→中)
续前 4)甲基与芳环或杂原子相连:
诱导效应:吸电子的诱导效应使吸收峰位移向高波数区 斥电子的诱导效应使吸收峰位移向低波数区
续前
(二)烯烃 1.C-H振动 ν =CH 3100 ~ 3000cm−1 (弱→中强)
γ =CH 1010 ~ 650cm−1 (强)
−1
ν C−O (仲醇)~ 1100cm
−1
ν C−O (叔醇)~ 1150cm−1
注:酚还具有苯环特征
续前
(二)醚
ν C−O 1300 ~ 1000cm−1
1.链醚和环醚
ν
as −1 1150 ~ 1060cm (强) C−O−(链) C
ν
ν
s (链) →消失 弱 C−O −O
2.芳醚和烯醚
as C−O(φ )
(酸酐) 双峰 → 3.酸酐 ν C=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