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概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刑事法律中,存在大量的“模糊概念”。所谓模糊概念,就是指其内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相对明确,但其外延却不明确的概念。

⏹例:《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任何”“从重处罚”“从轻处罚”“酌情”“罪行重大”“后果特别严重”等,这种有意模糊,为执法的审时度势、因案而异提供了条件。

一、对模糊概念的应用

⏹在《刑法》中直接对模糊概念加以解释,明确其外延。

⏹在司法解释中对模糊概念加以解释,明确其外延。

⏹《刑法》及其司法解释都没有对模糊概念加以解释,而把如何明确模糊概念的任务交给了司法实践。

⏹《刑法》第78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重大立功表现: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997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42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上述模糊概念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第三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下:

(一)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在人民币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刑法》第216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被告人黄××诈骗数额巨大,情节严重,依法应予从重处罚。¡±

⏹¡°被告人张×公然散播反动言论,并向海外敌特机关提供机密情报¡­¡­¡±

二、刑事法律与诉讼中存在模糊概念的意义

⏹法律现象无限,而法律语言有限

⏹有些法律现象本身外延模糊,范围不明,还有一些法律现象在人们的主观认识中也是模糊的。

⏹模糊概念在刑事法律与诉讼中具有精确概念无法替代的作用,可用以实现特殊的表达目的,完成特殊的表达任务,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

模糊概念在刑事法律与诉讼中的作用

⏹使法律表述既精练又周密

⏹便于表述外延不明确以及尚未命名的法律事物

⏹便于表述那些无须精确表述或者不便精确表述的法律事物

模糊概念在刑事法律与诉讼中的适用范围

⏹刑事法律和法律文书中某些表述涉及对象广泛,彼此间缺乏明确的界限,难以一一列举,可用模糊概念加以概括。

⏹为侦查刑事案件而制作的法律文书立案侦查报告、通缉令、寻人启事等,凡涉及预测的、推断的内容,可使用模糊概念笼统表述。

⏹在刑事案件审判过程中,凡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反动言论、污秽内容时,无论是审判活动中的口语表述还是法律文书如《起诉书》、《刑事判决书》的书面表述,都不宜使用精确概念,而应改用模糊概念一言以蔽之。

四、刑事法律与诉讼中忌用模糊概念的情况

⏹法律法规文件中关于行为主体等犯罪构成要件的表述切忌运用模糊概念。

⏹对法律法规的生效时间的表述切忌运用模糊概念

⏹凡涉及具有法律意义的时间、地点、标的、物品种类、型号、规格、数量等内容时,均不宜采用模糊概念

⏹刑事诉讼中,特别要求陈述犯罪的时间、空间、程度、范围、数量等都尽可能地运用精确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