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启蒙思想家——严复

合集下载

严复简介

严复简介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代表作品:译亚当·斯密《原富》、斯宾塞《群学肆言》、孟德斯鸠《法意》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存。

译文简练,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

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穆勒名学》、《名学浅说》、《法意》、《美术通诠》等西洋学术名著,成为近代中国开启民智的一代严复作品及评传(5张)宗师。

离开北洋水师学堂后,严复先后出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复旦公学和北京大学等校校长,以教育救国为任。

辛亥革命后,他一度党附袁世凯,卷入洪宪帝制,为世人诟病。

基于对国情民性的独特把握,严复终身反对革命共和,时持犯众之论,既不获解於当时,更致聚讼于后世。

虽然如此,其立身行且秉持特立独行的操守,学术政见有其一以贯之的原则,在翻译学上更是为一时之先,其风格思想影响了后期一大批著名翻译家。

其众多译著更是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

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

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

“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才,文字典雅。

这条[1]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很大,20世纪的中国译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个字影响的。

在翻译理论方面,严复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在《天演论·译例言》中,将三国时支谦《法句经序》中提到过的“信”、“达”、“雅”三字,按译事的内在规律排列组合,明确地将其作为“译事楷模”,成为“我国译界倡导系统而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

中国国学大师

中国国学大师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严复从海军界转入思想界,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

他的译著既区别于赫胥黎的原著,又不同于斯宾塞的普遍进化观。

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存。

译文简练,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

主办《国闻报》。

“与天交胜”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

他的著名译著还有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等,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

天演论序《论世变之亟》,《直报》,1895年《原强》,《直报》,1895年《辟韩》,《直报》,1895年《救亡决论》,《直报》,1895年《天演论》,赫胥黎,1896年~1898年《原富》(即《国富论》),亚当·斯密,1901年《群学肄言》,斯宾塞,1903年《群己权界论》,约翰·穆勒,1903年《穆勒名学》,约翰·穆勒,1903年《社会通诠》,甄克斯,1903年《法意》(即《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1904年~1909年《名学浅说》,耶方斯,1909年《严几道诗文钞》《愈野堂诗集》《严几道文集》《严译名著丛刊》《侯官严氏丛刊》《侯官严氏丛刻》《严侯官先生全集》《严复集》,中华书局,王栻主编,北京,1986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

清末秀才。

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哲学辨惑》《静安文集》《王国维遗书》《王观堂先生全集》《宋元戏曲考》《曲录》《人间词话》《殷周制度论》《王国维诗词全编》《<红楼梦>评论》《流沙坠简》《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人间词、人间词话》治学三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经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严复的生平事迹

严复的生平事迹

严复的生平事迹严复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国家将他称为“放眼看世界”的开拓者。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严复的生平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严复的生平事迹严复,出生在一八五四年的福建侯官县的一个中药世家的家庭中。

在严复十二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病逝。

当时正在学馆上学的严复中途辍学,放弃了旧时代的科举之路。

后来他进入到福建船政学堂进行驾驶学习,在一八七一年顺利毕业,是福建船政学堂的第一批学员。

在光绪三年二月,严复只身前往英国学习海军,期间结识中国派往英国的大臣郭嵩焘。

两年后学成回国,任职福建船政学堂的教习。

而后严复在光绪十六年获得候选道的官衔。

在甲午战争后,严复深深感受到国家陷入沉陷,留学过的他看过资本社会西方国家的好。

于是开始在报上发表一系列唤醒国家改革的文章,如《救亡决论》、《论世变之亟》等文章。

在一八九五年到一八九八年对赫胥写的《天演论》进行了翻译,更向国人喊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为激起消沉的世人。

而后严复又翻译了《原富》、《群己权界论》、《名学浅说》等文章,是中国史上第一个将西方文化引入中国的思想家和翻译家。

严复信达雅的故事严复最著名的思想主张是摘自他本人翻译的赫胥《天演论》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社会准则。

严复还是一个有名的翻译家,严复信达雅便是他的翻译之道。

严复信达雅也是他从《天演论》中摘出的。

《天演论》这本译作,不仅阐述了严复的思想主张,也提到了严复翻译时的翻译准则。

“信、达、雅”是严复在翻译生涯中总结出的金玉良言。

信字指的是相信原来的,不和本身的意思相违背,不过度夹杂译者个人的主观意识。

达字则是不过度依赖以及拘泥于本来文章的表达形式,只要达到文章意思通顺,有逻辑即可。

后人对雅字的解释有很多种看法,从字面上来说雅指的是译文时要选择词语较为得体的。

严复信达雅被后人成为是翻译界的三难说,虽然只有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但是总结了翻译的必要准则,让翻译这件事情也有一句可循。

在最大限度上还原原来作者的思想,不让译者过多的带入自己的思想观点影响读者对原著的判断。

高二历史选修1_课文注释:严复

高二历史选修1_课文注释:严复

课文注释:严复1854—1921,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西学翻译家。

原名传初,后改名宗光,字又陵,后改为几道,福建侯官(今闽侯)人。

少年时代在私塾受教。

1866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英语和轮船驾驶技术,初步接触到西方一些自然科学。

1877年他被保送到英国朴次茅斯大学和格林威治海军大学学习,亲身观察英国的社会制度,研究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并开始深入思考中国为什么会落后的问题。

1879年5月,他从英国学成回国后,先后在福州船政学堂和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担任教习、总教习、总办,达20年,他在中法战争至甲午战争前十年间,曾捐监生,四次参加乡试,但都未考中。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严复在天津《直报》先后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一系列论文,评论历史,针砭时事,主张学习西方,实行维新变法。

1897年11月,严复和夏曾佑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和《国闻汇编》,鼓吹学习西方国家的“民主”和“西学”,以解救民族危机。

翻译《天演论》,介绍西方近代进化论思想。

在所发表的政论中,严复利用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文化思想和社会政治学说,尖锐批判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倡民主、新学,主张变法图强。

他主张“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君主立宪制度。

他还积极宣传和介绍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当时和后来都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影响。

维新运动失败后,他的兴趣逐渐移到学术研究上来,继续翻译了西方近代一些逻辑学、社会学、政治学著作。

辛亥革命后,他于1912年2月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监督。

5月改任校长。

但他的思想渐趋保守。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成立“筹安会”,他名列其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对西学深感失望,将希望寄托在中国传统文化,1921年病逝于乡里。

严复致力于翻译著述,通过介绍西方学术文化思想和政治学说以“警世”。

严复的著作除一些政治和学术文章之外,基本上是翻译著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天演论》(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原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群己权界论》(约翰·穆勒的《自由论》)《群学肄言》(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社会通诠》(甄克思的《社会进化简史》)《法意》(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穆勒名学》(穆勒的《逻辑学原理》上半部)《名学浅说》(耶芳斯的《逻辑学初步》),通常被称为“严译八种”。

严复.doc

严复.doc

严复
严复(1854—1921年),字几道,又字又陵,福建侯官人,他是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也是系统地在中国传播西学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

他是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生,后留学英国海军学校。

188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总办。

甲午中日战争后,他发表《原强》《救亡决论》和《辟韩》等一系列政治文章,发出爱国救亡的强烈呼声,主张维新变法,并着手译述英国自然科学家赫胥黎的著作,取名《天演论》。

该书系统介绍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论点,号召人们救亡图存,“与天争胜”,对当时思想界起了很大影响。

戊戌变法前,他曾主办《国闻报》。

戊戌变法后,他翻译《原富》《群学肄言》《法意》等,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思想和逻辑学。

辛亥革命后,他思想日趋保守,1915年列名“筹安会”。

其著译编为《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丛刊》。

《天演论》
《天演论》,清代严复译自英国赫胥黎所著《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

“天演”即进化之意,“天演论”即进化论。

严复不赞成把自然规律(进化论)与人类关系(伦理学)加以分割,译述时只取前面“进化论”(即天演论)命书名。

严译《天演论》只包括赫胥黎原著中“序论”与“本论”两篇。

甲午战后,严复始译此书,1898年正式出版,为中国近代较早的一本直接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理论著作的书。

严译《天演论》的特点不在于简单地转述赫胥黎原著,而是创造性地“取便发挥”,以求服务
于当时中国社会的需要。

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对打击封建势力、宣传变法维新起过积极作用。

中国历史故事-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简介 严复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故事-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简介 严复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故事-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简介严复是怎么死的?人物档案姓名:严复初名:传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几道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间:中国近代出生地:福建侯官出生时间:公元1854年去世时间:公元1921年信仰:资产阶级思想职业:翻译家、教育家毕业院校: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代表作品:译亚当·斯密《原富》孟德斯鸠《法意》赫胥黎《天演论》严复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著名翻译家,新法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在他有生之年,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等多本著作,系统而全面的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对当时的中国影响巨大。

公元1854年,严复出生在福建侯官一个名医世家,乳名体干,初名严传出,后改名严宗光,最后又名严复,字又龄,又字几道,晚年号野老人。

公元1866年,严复考入马尾船政后学堂,学习驾驶专业,毕业后到军舰工作。

公元1877年公派英国留学,先在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

也就是在两年的留学时间里,严复接触到了大量的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这才有了后来将资产阶级各方面著作翻译到中国的事情发生。

留学归国之后,先后到福州船厂船政学堂及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任教习。

公元1889年捐官得选用知府衔,并升为会办、总办,先后任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

辛亥革命之后,于公元1921年受袁世凯邀请,任北京大学校长。

这个时候严复的思想由最初的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的适者生存观点,渐趋成熟,进入反省阶段,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复归。

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

”也正是因此,他曾经一度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结合。

在任各高校校长期间,严复的思想受到许多人的推崇,可谓声名显赫。

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

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

立君主立宪制。 在《 救亡决论》 中严复对科举制 度加 以抨击后 , 又将锋 芒转 向传统 旧学 。 实践 中, 严 复 为 了实 现 他 开 民力 、 民智 、 民德 的愿 望 , 不 断投身 到教 育事 业 中 。 他 曾经 是复旦 大学校长 , 还 是京师 大学堂改名 北京大 学后 的第一任校长 。严复真正执掌北京 大学 的 时 间只有8 个多月 , 然 而这8 个 月却关 系着北京 大学的生死存亡。 翻开当时严复的公私信件 , 全都 围绕 着一 个 “ 钱” 字, 严 复不 是市 侩小 人 , 但 是办教 育不能没有 经济基 础 , 无奈此 时 民国 政府新立 , 国库一贫如洗 , 严复只有尽其所能 自筹 。 袁世凯政府彼 时正筹措 经费大搞军事建 设, 以巩 固他那 不牢 固的统治 基 础 , 不仅 缩减 教师薪水 , 还在 1 9 1 2 年7 月下 达 结束 北 京大学 的命 令 , 同时颁行“ 北京大学结束办法 ” , 决定学 生提 前毕业 , 不授予学位 , 一律不招新生 。 为挽 救北 大 , 严复 写下 《 论北 京 大学 校不 可停办说 帖》直呈当局并向社会吁请支持北 京大学办学 。 在北 大师 生 的强 烈反对 下 , 同年7 月1 0日, 政府 撤销 了拟将 北京大学停办 的原决 议, 并参照严复的意见 , 提 出九 条解决 办法 。为 了解 决财政的困窘局 面 , 严复再次为筹 款奔波 , 终 于从 华 北 银行 借 得 2 0 万 两银 子 , 使北 大渡 过难关 。 从严 复 的言行 来看 , 他 以文 章开 民智 , 以 学 校 育 民智 , 教 材 中称之 为 “ 最重 要 的启蒙 思 想家” 一 点也不 过誉 。
历史 史 海拾 贝
我 国 近 代 启 蒙 思 想 家

近代史的人物严复

近代史的人物严复

谢谢!
1916年袁世凯死后,国会要求惩办祸首 及筹安会六君子,他因此避祸于天津。 1921年10月27日在福州郎官巷住宅与世长 辞,终年69岁。
他是谁呢?
他 是 严 复
•严复先后出任安徽高 等学堂监督、复旦公学 和北京大学等校校长, 以教育救国为任。辛亥 革命后,他一度党附袁 世凯,卷入洪宪帝制, 为世人诟病。基于对国 情民性的独特把握,严 复终身反对革命共和, 时持犯众之论,既不获 解於当时,更致聚讼于 后世。
清末很有影响 的资产阶级启蒙思 想家, 想家,翻译家和教 育家, 育家,是中国近代 史上向西方国家寻 找真理的“ 找真理的“先进的 中国人”之一。 中国人”之一。
1854年1月8日(咸丰三年十二月十日)出生于 福州南台的中医世家。 1879年6月(光绪五年五月)毕业于格林 尼茨皇家海军学院(TheRoyal Naval College,Greenwich),回国后,被聘 为福州船政学堂后学堂教习。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任复旦公 学校长,为该校第二任校长。 1915年5月 被袁世凯聘为宪法起草员。 8 月23日筹安会宣布成立,他列名为筹安 会的发起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虽然如此,其立身行且秉持特 立独行的操守,学术政见有其一 以贯之的原则,在翻译学上更是 为一时之先,其风格思想影响了 后期一大批著名翻译家。其众多 译著更是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 他的功过是非与成败得失,值得 后世用心研究总结。虽然研究严 复的论著已为数不少,但相对于 他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显赫地 位而言,还远远不够,尚待学界 进一步挖掘材料、变换视角、革 新思维,做出更为全面公正的评 判。

介绍严复的故事

介绍严复的故事

介绍严复的故事: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男,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

1877年3月(光绪三年二月),赴英国学习海军,与出使英国大臣郭嵩焘结为忘年交。

1879年6月(光绪五年五月)毕业于伦敦格林威治的皇家海军学院(Royal Naval College)。

毕业后放弃了当将军的梦想,主张教育救国,试图从法律、政教、意识形态等方面激发学生的斗志。

严复任总办的北洋水师学堂曾被时人推崇为“实开北方风气之先,立中国兵舰之本”。

作为一所新式海军学校,该校20年间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人才,如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以及北洋大学教务提调王劭廉(同时兼任直隶学务公所议长、直隶咨议局议长)、著名翻译家伍光建等。

倒是严复自己,对弟子们的评价可以说有些苛刻:“复管理十余年北洋学堂,质实言之,其中弟子无得意者。

伍昭扆(光建)有学识,而性情乖张;王少泉(劭廉)笃实,而过于拘谨。

二者之外,余虽名位煊赫,皆庸才也。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严复倾注了20年心血的北洋水师学堂毁于炮火之中。

这给了严复以极大的思想打击,他被迫离开天津迁居上海。

中国近现代启蒙思想家——严复

中国近现代启蒙思想家——严复

第二,与政治变革相适应,近代中国在文 化思想领域中也存在着资产阶级的新文化 与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他运用科学 方法对陆王心学、佛教禅宗所作的批判, 鞭辟入里,从思想上终结了中国古典哲学 的进程;他将中西方哲学联系起来加以考 察、融合的方法与观点,开启了中国思想 史从理论基础到思维模式的全新框架,为 资产阶级世界观体系奠定了基础;他对封 建旧学的批判,有着摧陷廓清的作用,对 西学的引进与倡导,则有着筚路蓝缕之功。
社会背景 鸦片战争之后,广州、厦 门、上海、福州、宁波等通 商口岸先后开市,大量的鸦 片和洋货涌入了中国,在禁 烟运动前的严重的白银外流、 银贵钱贱的老问题日趋严重。 清政府没有吸取鸦片战争失 败的教训,依旧维持着腐朽 的专制制度。面对危局,身 处时代前沿的敏锐官绅们开 始放眼看世界,积极思考着 应变方略
其历史地位
严复以极大的爱国热 情,比较系统地把西方 资产阶级的学术文化介 绍到中国来,满足了渴 望向西方学习救国真理 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要求, 丰富和扩大了中国的文 化知识领域。 严复是中国近代思想 史上起了划时代作用的 思想家之一;他的著述 与思想,也有着承前启 后的历史地位。
谢谢大家
(二)黜伪崇真的学术思想 第一,在哲学思想方面,严复的历史功绩主要在于 两个方面:一是宣传进化论,二是提倡唯物论。 第二,在经济学方面,严复是介绍资产阶级古典学 派经济理论到中国来的第一人,也是介绍资产阶级 庸俗经济学到中国来的第一人。 第三,在学术研究的方法上,严复对于西方逻辑学 最为着意,这就是他所谓“于学术则黜伪而存真” 的科学方法。
时代背景:
身世背景: 严复出身于中医世家,接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 但家中常常“囊无余钱、家无恒产”,适逢洋务 运动,严复才有机会在福州船政学堂读书,改变 了这位思想家的命运。他在船政学堂接受了自然 科学教育,使他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 而之后留学英伦的经历,更使他亲身感受了英国 先进的政治体制和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这便为 他日后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严复个人简介

严复个人简介
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原富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的群学肆言推崇他的庸俗进化论认为这合乎中国社会救亡图存的需要群己权界论论法的精神名学社会通诠天演论等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
严复(1854.1.8—1921.10.27)
• 原名宗光,字又陵, 福州南台人。1871年 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 曾作为中国第一批留 学生留学英国。 • 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 想家、教育家、翻译 家(近代中国第一译 手,翻译大量西方名 学著作,)
严复的书法欣赏
楷书条幅(回首、洛阳)
信札行书团扇(桃李)• 严复返国之后,官场失意、考试受挫,加上家庭 生活不睦,使他染上鸦片烟瘾,后来又因为生理 的病痛,持续吸食鸦片长达三十余年。这些经验 使他认识到要改革中国时所要面对的各种困难, 尤其是早婚、鸦片、八股文等,也使他深刻体认 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严复提倡禁绝鸦片以 强国强种,自己却身陷烟瘾无法自拔,为此一落 差的最佳例证。 • 我们很难想象这位翻译大师早上以典雅的文言文 翻译《天演论》,鼓励国人发愤图强,而下午则 躺在床上吸食鸦片的情景;然而,严复主要的作 品都是在鸦片提供身心舒缓状况之下所写出来的。 同时因为鸦片吸食的经验使他深刻地体认到要挽 救“中国者,固病夫也”的困难。
福州船政学堂的学生
1866年(同治5年)的冬天,福州一个刚创办的海军学堂招生,闽 广一带许多家道比较困难人家的孩子都去投考。 揭榜了,孩子们聚集在船政局前。只见榜首赫然三个大字:严崇光 (后改名严复)。这个十四岁叫严宗光的少年。父亲原是乡里间一位 儒医,母亲是一个“布衣”的女儿,家道本不宽裕。不幸,父亲在这 一年死了,母亲、两个妹妹和他的生计,只能靠母亲作女红维持。这 时,福州船政局开张,学堂招生,食宿全免,每月有四两白银补贴, 每三个月考试一次,成绩列为一等,可领赏银十元。 考试题目是由新任船政大臣沈葆桢所出,也许因为丧亲丁忧的缘 故,出了《大孝终身慕父母论》的考题。它使丧父不久,刚经历了与 亲人生离死别的严复,不免触题生情,有感于怀,笔端流露了对亡父 的哀思,对母亲含辛茹苦的感情,挥笔成章,写下了几百字的一篇声 情并茂的文章。此文很得沈葆桢的击赏。 严复格外珍惜进学堂的机会,特别刻苦勤奋,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同治十年,在理论课结业大考中,严复考了最优等。

严复简介

严复简介

严复(1854-1921)初名体乾、传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又易名复,字几道,晚号愈野老人,别号尊疑,又署天演哲学家。

福建福州人。

特赐文科进士出身,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

1866年以第一名考入马尾船政学堂,5年后以最佳成绩毕业后上军舰实习。

1877年作为首批海军留学生入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在英国期间除学习海军专业外,还精心研读西方哲学、社会政治学著作,并到英国法庭考察审判过程,作中西异同比较。

学成归国后任福建船政学堂教习,翌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会办、总办。

甲午战败后严复感于时事弥艰,开始致力译著,并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政论,斥责历代帝王是“大盗窃国者”,力主变法图强,以西方科学取代八股文章。

二十二年帮助张元济在北京创办通艺学堂,次年又与王修植、夏曾佑等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和《国闻汇编》。

二十四年九月,又撰《上光绪皇帝万言书》,极力倡导维新变法;同年,他翻译的第一部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天演论》正式出版。

至1909年,先后又译出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穆勒名学》、甄克斯的《社会通诠》、孟德斯鸠的《法意》和耶方斯的《名学浅说》等西方名著,达160多万字。

他是近代中国系统翻译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第一人。

通过翻译《天演论》,将科学进化论带到中国,并便之超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范畴而具有了世界观的意义。

又通过翻译《穆勒名学》和《名学浅说》,将逻辑归纳法和演绎法介绍到中国,其中对培根的经验归纳法尤为重视,并猛烈抨击陆、王学派主观唯心主义的“心成之说”。

因此,严复是将中国哲学建立在近代科学基础之上、使中国近代哲学真正摆脱古代“经学”形式的划时代人物。

除译著外,他还倾心于教育事业。

光绪二十八年(1902)受聘为京师大学堂编译局总办;三十一年参与创办复旦公学,并于次年一度任校长;三十二年赴任安徽省师范学堂监督;1912年又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兼文科学长。

严复和他的翻译理论

严复和他的翻译理论
中国教育译》以后。译作不多, 晚期: 年译 中国教育译》以后。译作不多, 仅有《中国教育译》 支那教案论》 欧战源起》 仅有《中国教育译》、《支那教案论》、《欧战源起》 等作品,译作“更为随便” 等作品,译作“更为随便”。
译文真的是很难找喏。。。 译文真的是很难找喏。。。 就不举例了。 就不举例了。 T^T
严复八大名著
天演论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 (Henry Huxley,1897) 群己权界说 On Liberty (J. Stuart Mill, 1899) 穆勒名学 System of Logic (J. Stuart Mill, 1902) 群学肄言 Study of Sociology (H. Spenser,1902) 原富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the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Adam Smith,1902) ) 法意 Spirit of Law (C.D.S Montesquien,1903) 社会通诠 History of Politics (E.Jenks,1903) 名学浅说 Logic (W.S Jevons,1908) , )
总括严复的一生,其主要事业和集大成者在于翻译事业。 总括严复的一生,其主要事业和集大成者在于翻译事业。 他首创的信、 雅翻译标准,具有承前启后、 他首创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 来的意义。故一直受到学术界和翻译界的重视, 来的意义。故一直受到学术界和翻译界的重视,并被奉 翻译界的金科玉律” 为“翻译界的金科玉律”。
严复早期偏重意译,略亏于信,尤其是《天演论》 严复早期偏重意译,略亏于信,尤其是《天演论》,翻 偏重意译 译时“不斤斤于字比句次” 时有所颠倒附益” 译时“不斤斤于字比句次”,”时有所颠倒附益”,就 连他自己都承认“实非正法” 天演论》题曰达旨 达旨, 连他自己都承认“实非正法”:《天演论》题曰达旨, 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 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

严复

严复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严复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里。

1866年,严复考入了家乡的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英文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

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

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1879年毕业回国,到福州船厂船政学任教习,次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教务长),后升为总办(校长)。

严复还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等职。

回国后,严复从海军界转入思想界,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

他的译著既区别于赫胥黎的原著,又不同于斯宾塞的普遍进化观。

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存。

译文简练,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

主办《国闻报》。

“与天交胜”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

他的著名译著还有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等,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1912年严复受袁世凯命担任北大校长之职,这也说明严复在思想界和学术界的令人信服的显赫地位。

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

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

严复进化论

严复进化论

严复进化论严复(1854-1921),原名传初,字又陵,福建福州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

他留学英国,学习西方科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等,致力于传播先进的思想,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

严复进化论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正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

严复认为,要救国必须借鉴西方的先进思想。

在他的一系列著作中,严复倡导进化论,提倡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力图激发国人的民族意识。

严复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包括: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严复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存在激烈的竞争,只有适应环境、不断进步的生物才能生存下来。

这一观点揭示了生物进化的规律,也为当时的中国提供了变革图强的理论依据。

2.强调民族自强。

严复指出,中华民族要想摆脱任人宰割的命运,就必须自力更生、求富求强。

他倡导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民族精英,推动国家进步。

3.批判封建礼教。

严复认为,封建礼教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

他提倡摒弃封建迷信,崇尚实事求是,鼓励人们追求真理、独立思考。

4.主张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

严复认为,民主、自由、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他呼吁废除封建君主制度,实行民主政治,让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

严复进化论的影响及意义在于:1.激发了民族自强意识。

严复进化论使当时的中国人认识到,民族复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民族自强提供了理论支撑。

2.推动社会变革。

严复进化论为辛亥革命埋下了伏笔,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重要思想武器。

3.启迪民智。

严复进化论强调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为后世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严复

严复

严复著作
《论世变之亟》,《直报》,1895年 《原强》,《直报》,1895年 《辟韩》,《直报》,1895年 《救亡决论》,《直报》,1895年 《天演论》 ,赫胥黎,1896年~1898年 《原富》(即《国富论》),亚当· 斯密,1901年 《群学肄言》,斯宾塞,1903年 《群己权界论》,约翰· 穆勒,1903年 《穆勒名学》,约翰· 穆勒,1903年 《社会通诠》,甄克斯,1903年 《法意》(即《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1904年~1909年 《名学浅说》,耶方斯,1909年 《严几道诗文钞》 《愈野堂诗集》 《严几道文集》 《严译名著丛刊》 《侯官严氏丛刊》 《侯官严氏丛刻》 《严侯官先生全集》 《严复集》,中华书局,王栻主编,北京,1986年。
《天演论》序
• 中国近代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 --------严复
主要思想
• 维新思想 • 提倡科学思想 • 自由
维新思想
• • • • 以西方进化论为思想 抨击封建社会 以中西文化对比为张本 振兴国家
自由思想
• • • • 物竞天择 渐进变革论 道德 方法论
影响
•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敲响了人民心中的 警钟,为后来国家趋势做出一定西人之学,多吾所未闻,欲瀹民智[17],莫善于译书。吾则 以谓今西书之流入吾国,适当吾文学靡敝之时,士大夫相矜尚以为学 者,时文耳、公牍耳、说部耳[18]。舍此三者,几无所为书。而是三 者,固不足与于文学之事。今西书虽多新学,顾吾之士以其时文、公 牍、说部之词译而传之,有识者方鄙夷而不之顾,民智之瀹何由?此 无他,文不足焉故也。 • 文如几道,可与言译书矣。往者释氏之入中国,中学未衰也,能 者笔受[19],前后相望,顾其自为一类,不与中国同。今赫胥氏之道, 未知释氏何如,然欲侪其书于太史氏、扬氏之列[20],吾知其难也; 即欲侪之唐宋作者,吾亦知其难也。严子一文之,而其书乃骎骎与晚 周诸子相上下[21],然则文顾不重耶? • 抑严子之译是书,不惟自传其文而已。盖谓赫胥氏以人持天,以 人治之日卫其种族之说,其义富,其辞危[22],使读焉者怵然知变, 于国论殆有助乎[23]?是旨也,予又惑焉。凡为书,必与其时之学者 相入,而后其效明。今学者方以时文、公牍、说部为学,而严子乃欲 进之以可久之词,与晚周诸子相上下之书,吾惧其舛驰而不相入也 [24]。虽然,严子之意盖将有待也。待而得其人,则吾民之智瀹矣。 是又赫胥氏以人治归天演之一义也欤? • 光绪戊戌孟夏桐城吴汝纶叙[25]。

赞扬严复的句子

赞扬严复的句子

赞扬严复的句子
以下是一些赞扬严复的句子:
1.严复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他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进程,翻译了许多西方的著作,对于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严复的翻译工作非常出色,他不仅准确地翻译了西方的著作,还注入了自
己的理解和思考,使得他的翻译作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3.严复的思想非常先进,他倡导科学、民主、自由等现代理念,对于推动中
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严复的人格魅力也非常值得称赞,他一生清廉正直,不畏权势,始终坚持
自己的信仰和理念,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总之,严复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翻译家,他的贡献和成就值得我们铭记和赞扬。

严复家风家训

严复家风家训

严复家风家训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翻译家和启蒙思想家,他的家风家训对后世影响深远。

以下是严复家风家训的主要内容:1. 重视读书严复认为读书是开启智慧、增长知识、提高修养的重要途径。

他教育子女要热爱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 严谨治学严复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著称,他强调做学问要认真、扎实、有深度。

他教育子女要遵循学术规范,注重学术道德,不抄袭、不作弊,做到诚实守信。

3. 勤俭持家严复认为勤俭是家庭兴旺之本,他教育子女要勤劳节俭,不奢侈浪费。

在生活中要学会节约,不浪费食物、不乱花钱,保持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4. 爱国爱民严复是一位具有强烈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的学者,他强调爱国爱民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他教育子女要热爱祖国,关注民生,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5. 诚信待人严复认为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他教育子女要诚实守信,不撒谎、不欺骗。

在与人交往中要言行一致,信守承诺,做到以诚待人、以信取人。

6. 尊老爱幼严复非常注重家庭伦理道德,他教育子女要尊老爱幼,尊敬长辈,关爱晚辈。

在生活中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决定,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做到孝顺懂事。

7. 传承文化严复认为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鼓励子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同时也要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做到中西合璧,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以上是严复家风家训的主要内容,这些家训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学习严复的治学精神和生活态度,传承优秀家风文化传统美德和价值观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严复的翻译理论

严复的翻译理论

严复的翻译理论霍家晖陈学瑜20111204102袁雅汶20111204082鲁迪飞20111204080背景简介翻译理念“信,达,雅”&其他主要翻译作品不同时期理念及举例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

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

参考:《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沈苏儒著严复在翻译理论上的最伟大的贡献是他提出了“信达雅”学说,把“信”、“达”、“雅”作为翻译的原则。

“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采,文字典雅(“信达雅”说由来—《天演论·译例言》)。

严复的“信达雅”说再我国文化界翻译界流传至今,无处不在,可以说直到现在还没有一种有关翻译的学说(不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能够具有如此持久、广泛的影响力。

“信达雅”要旨(一)翻译要做到“信”“达”“雅”。

(“求其信“求达”“求其尔雅”)这是翻译的原则和标准。

(二)“信”是最重要的。

(“求其信已大难矣”“为达即所以为信也”“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严复用这个字显然就是着重在忠实于原文的意思。

由于用中文来表达西文的意义有时候会很困难,所以译文“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信”,目的是为了表达原文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背景 鸦片战争之后,广州、厦 门、上海、福州、宁波等通 商口岸先后开市,大量的鸦 片和洋货涌入了中国,在禁 烟运动前的严重的白银外流、 银贵钱贱的老问题日趋严重。 清政府没有吸取鸦片战争失 败的教训,依旧维持着腐朽 的专制制度。面对危局,身 处时代前沿的敏锐官绅们开 始放眼看世界,积极思考着 应变方略
严复思想
(一)维新以救国的政治主张 他在《原富》译事例言中指出:“夫计学者,切而 言之,则关于中国之贫富,远而论之,则系乎黄种之 盛衰。故不佞每见斯密之言,于时事有关合者,或于 己意有所枨触,辄为案论。丁宁反复,不自学其言之 长,而辞之激也。”从他对所译西方著作的取舍中, 更能看出他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意图。 概括: 第一,主张变法维新; 第二,强烈抨击封建专制主义; 第三,与反对专制相应,严复对民权问题给予了充分 的关注。
同学们将课本合上
启蒙思想家——严复
判断题 1、17岁那年,严复从最早的海军学校读书 [×]是错的,是毕业于17岁 2、他翻译了英国的哲学著作《天演论》 [√]是对的 3、他创办了《国文报》 [×]是错的,是他与友人创办的
启蒙思想家——严复
判断题 4、此后,严复主要精力集中在于学习西方哲 学著作 [×]是错的,是翻译西方哲学著作 5、严复的思想影响了陈独秀、胡适、毛泽东 等人 [×]是错的,还影响了鲁迅
其历史地位
严复以极大的爱国热 情,比较系统地把西方 资产阶级的学术文化介 绍到中国来,满足了渴 望向西方学习救国真理 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要求, 丰富和扩大了中国的文 化知识领域。 严复是中国近代思想 史上起了划时代作用的 思想家之一;他的著述 与思想,也有着承前启 后的历史地位。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阅读加油站
第二,与政治变革相适应,近代中国在文 化思想领域中也存在着资产阶级的新文化 与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他运用科学 方法对陆王心学、佛教禅宗所作的批判, 鞭辟入里,从思想上终结了中国古典哲学 的进程;他将中西方哲学联系起来加以考 察、融合的方法与观点,开启了中国思想 史从理论基础到思维模式的全新框架,为 资产阶级世界观体系奠定了基础;他对封 建旧学的批判,有着摧陷廓清的作用,对 西学的引进与倡导,则有复出身于中医世家,接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 但家中常常“囊无余钱、家无恒产”,适逢洋务 运动,严复才有机会在福州船政学堂读书,改变 了这位思想家的命运。他在船政学堂接受了自然 科学教育,使他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 而之后留学英伦的经历,更使他亲身感受了英国 先进的政治体制和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这便为 他日后思想的形成奠[dian]定了基础。
中国近现代启蒙思想家——严复
“天演者,西方格物 家言也。其学以天择、 物竟二义,综万汇之 本源,考动植之蕃耗。 言治者取焉。因物变 递嬗,深揅呼质力聚 散之几,推极乎古今 万国盛衰兴坏之由, 而大归以任天为 治”——《天演论》
简介:
严复(1854.1.8— 1921.10.27)原名宗光, 字又陵,后改名复,字 几道,汉族,福建侯官 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 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 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 国人”之一。
严复以他在哲学、政 治、经济、伦理等方面 的广泛著述,有效地批 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及洋 务派的新政,同时开启 了介绍资本主义文明的 一个新阶段。他的思想 成分包含着“黜伪崇 真”、“更革心思”的 宝贵精神,亦有着提倡 民主自由以反对君主专 制的改革因素。
其它 在法律、教育、史学诸方面,也都有自己 的看法,这些认识来源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营 养,又体现着严复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今 天看来,这些看法仍有其学术价值。比如他强 调法治以及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控制人口增长, 注重人口素质,彻底解放妇女,维护思想自由 和言论自由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严复对中 西文化交流的功绩是巨大的。
其思想的意义
第一,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严 复以其反对封建专制、提倡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 度的著述与译著,大激发了人们反对帝国主义侵 略、反对封建专制政治以维护民族利益的热情; 开启了一代人的思维,从世界观上重新武装了人 们的思维,使他们从此具有了向西方学习的观念, 从而起到了重要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作用从当 时来看,这些思想为戊戌维新运动提供了不可或 缺的理论依据;而从历史的整体观念来看,它们 对于其后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也不乏积极的 影响。
(二)黜伪崇真的学术思想 第一,在哲学思想方面,严复的历史功绩主要在于 两个方面:一是宣传进化论,二是提倡唯物论。 第二,在经济学方面,严复是介绍资产阶级古典学 派经济理论到中国来的第一人,也是介绍资产阶级 庸俗经济学到中国来的第一人。 第三,在学术研究的方法上,严复对于西方逻辑学 最为着意,这就是他所谓“于学术则黜伪而存真” 的科学方法。
阅读加油站-教育家严复
问答题 1、严复以他的努力,考上了什么学校? 马尾船政学堂 2、严复认为的学校教育因分为哪三个阶段,两个[小 学堂、中学堂]阶段又有什么要求? 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小学堂:16岁以下,中 学堂:16-21岁 3、1906年,严复在哪一个学校担任校长 安徽高等师范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