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发酵工程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工程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习题11.未培养微生物:指迄今所采用的微生物纯培养分离、培养方法还未获得纯培养的微生物。
这类微生物在自然环境微生物群落中占有非常高的百分比(约为99%)。
2.微生物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是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的基本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学科,是一门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生产人们所需的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
其主体是利用微生物生长代谢活动产生的各种生理活性物质来生产商业产品,由于它是在酵母发酵生产饮料酒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又称发酵工程。
3.菌种:通常指工业发酵所用的微生物,是实现工业发酵的关键所在。
发酵生产所用的菌种都来自于自然界,但又都带上了人类遗传操作的痕迹。
4.菌种分离:人们从各类微生物广泛存在的土壤、空气、水和各种动植物表面和部分器官的自然界中直接分离那些为适应环境而建立了非常完善的或特殊的代谢调控能力的微生物,通过进一步筛选,用于工业生产,或作为出发菌株,选育高产或特殊代谢产物的菌种,即称为菌种分离。
常规步骤为:采样、富集、培养、筛选和产物分析。
5.富集培养:指样品中目的微生物含量较少时,根据该微生物的生理特点,人为创建一种培养条件,使样品中的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的环境下生长繁殖,相对数量快速增加,以利于菌株分离的手段。
主要通过控制微生物正常生长所要求的生理及环境条件(碳源、氮源、酸碱度、温度等)达到目的。
6.诱变育种:是最早实施也是最为有效的育种手段。
是以人工诱变手段诱发微生物基因突变,改变其遗传结构和功能,从多种多样的变异体中筛选出产量与性能符合工业化生产的突变株的专门技术。
是工业微生物优良菌种选育的重要途径。
7.原生质体:指采用人为的手段(机械法、非酶分离法、酶法)对具壁细胞去除细胞壁后形成的仅由细胞膜包裹着细胞质的单细胞结构。
8.原生质体融合: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基因重组技术。
用水解酶除去遗传物质转移的最大障碍——细胞壁,制成由原生质膜包被的裸细胞,然后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诱导遗传特性不同的两亲本原生质体融合,经染色体交换、重组而达到杂交的目的,经筛选获得集双亲优良性状于一体的稳定融合子。
发酵工程的名词解释解释
发酵工程的名词解释解释发酵工程是一门研究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科学与技术。
发酵工程可以追溯到人类历史中早期的食品制作和酿酒过程。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微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发酵工程也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包括药物、食品、化工等各个领域。
发酵可以定义为微生物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制备过程。
而发酵工程则是将发酵过程可控化、高效化、工艺化的一门学科,涵盖了微生物学、生物工程、化学工程、食品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技术。
发酵工程的研究对象包括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发酵过程的调控、代谢产物的优化和提取等。
在发酵工程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酵工程需要选择适宜的微生物菌种,这些微生物能够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有效的发酵。
常见的微生物菌种包括酵母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等。
这些微生物能够通过奈米级的代谢改变原料,产生各种有用的代谢产物,如酒精、酸类、酶等。
因此,选择适宜的微生物菌种对于发酵工程的成功至关重要。
发酵过程的调控也是发酵工程中的关键环节。
为了获得高产、高效的代谢产物,需要对发酵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调节。
控制发酵过程的一种常见方法是调节培养基的成分和条件。
合理的选择基质成分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性,提高发酵过程的产量和效率。
此外,调节温度、氧气供应、pH值等操作参数也对发酵过程的效果起到重要作用,需要根据具体微生物和发酵产物的特点进行精确的调控。
发酵工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代谢产物的优化和提取。
代谢产物的优化是指通过调节发酵条件和菌种的选择,使得目标产物在发酵过程中的产量和纯度达到最佳状态。
而代谢产物的提取则是指从发酵液中将目标产物分离出来,以便进一步的利用和加工。
不同的发酵产物可能需要不同的提取方法,包括离心、超滤、浓缩、溶剂萃取等。
还可以利用生物技术手段从微生物中提取基因,用于进一步改良和优化发酵产物。
除了食品和饮料领域的应用,发酵工程在医学、药物、环保和能源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发酵工程可以用于生产抗生素、酶、生物燃料等,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的便利和效益。
2011年江南发酵考研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1年发酵微生物真题公共部分一、名词解释(2×10=20)1.同型乳酸发酵:从EMP途径出发,只产生乳酸的发酵。
2.荚膜:是细菌外成型的厚度不定的一层多糖或多肽类物质。
3.质粒:有利于原核生物染色体外,具有对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分子。
4.BOD5:5日生物需氧量,生物需氧量一般指1L污水,当微生物对其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氧的毫克数。
一般规定条件为20°C5昼夜,此即为BOD5。
5.CFU:将稀释后的微生物菌样通过涂布或浇注的方法让其内的微生物单细胞一一分散开,培养后,每一个单细胞形成一个单细胞菌落,即CFU。
6.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即在体外改变温度使DNA链解链,并在Taq酶的作用下及引物存在时以两条链为模板合成新的DNA链的反应。
7.拮抗:指由某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抑制它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甚至杀死他们的一种相互关系。
比如:某些微生物产生抗生素如青霉素可抑制或杀死它种微生物。
8.选择性培养基: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广泛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
9.巴斯德效应:在有氧情况下,由于呼吸作用,酒精产量大大下降,糖的消耗速率大幅减慢,氧的吸收抑制发酵的想象。
对酵母菌而言,乙醇发酵属于厌氧发酵,如果将厌氧条件改为好氧条件,葡萄糖分解效率降低,发酵停止的现象。
10.溶源转变:当温和噬菌体使宿主溶源化时,使宿主获得了除免疫性外的新遗传形状的现象。
二问答题(6×5=30)1.什么是芽孢?芽孢有什么特性?芽孢在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的意义指某些细菌的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圆形、椭圆、壁厚、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不具有繁殖能力。
由芽孢囊、孢外壁、芽孢衣、皮层和核心构成。
在抗热、抗化学药物和抗辐射等方面表现十分突出。
意义:①有利于提高菌种的筛选效率②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重要形态学指标③有利于菌种的长期保存④有利于对各种消毒、杀菌措施优劣的判断。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的基础名词解释(I)
微生物学的基础名词解释微生物(Microbe): 微观的生物机体。
(细小的肉眼看不见的生物) 微生物(Microorgamism): 微观的生命形式。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科学。
微米(Micrometer): 一种测量单位:1/1,000mm,缩写为um。
原核微生物(prokaryotic microbe):指核质和细胞质之间不存在明显核膜,其染色体由单一核酸组成的一类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procaryotic cell microbe):指没有真正细胞核(即核质和细胞质之间没有明显核膜)的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eukaryotic cell microbe):指具有真正细胞核(即核质和细胞质之间存在明显核膜)的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fungi):有真正细胞核,没有叶绿素的生物,它们一般都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能产生孢子,它们的营养体通常是丝状的且有分枝结构,具有甲壳质和纤维质的细胞壁,并且常常是进行吸收营养的生物。
霉菌(Mold): 具有丝状结构特征的真菌。
细菌(bacterium):单或多细胞的微小原核生物。
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但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大分子生物。
是比细菌更小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大多数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放线菌(actionomycetes):一目形成真的菌丝成分枝丝状体的细菌。
蓝细菌(cyanobacterium):是光合微生物,蓝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微生物。
原生生物(protistan):指比较简单的具有真核的生物。
原生动物(protozoa):单细胞的原生生物。
免疫学(immunology):研究利用预防接种法治疗疾病的科学。
立克次氏体(Richettsia):节肢动物专性细胞内寄生物,它的许多类型对人和其它动物是致病的微生物。
感染(Infection): 宿主由于微生物生长的病理学状况。
发酵工程名词解释
1、发酵:酵母菌用于果汁或麦芽汁等产生气泡、沸腾的现象。
2、发酵工程:应用微生物等相关的自然科学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服务的一门科学。
3、未培养微生物:指迄今所采用的微生物纯培养分离、培养方法还没有获得纯培养的微生物。
4、种龄:种子罐中培养的菌体从开始移入下一级种子罐或发酵罐时的培养时间。
5、接种量:移入的种子液体积和接种后培养液体的体积的比例。
6、双种:两个种子罐接种到一个发酵罐中。
7、倒种:一部分种子来源于种子罐,一部分来源于发酵罐。
8、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
9、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在微生物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
10、促进剂:在发酵培养基中,加进某些对发酵起一定促进作用的物质。
11、灭菌方法类型:培养基的加热灭菌、空气的过滤除菌、紫外线或电离辐射、化学药物灭菌。
12、微生物热阻:指微生物对热的抵抗能力。
13、致死时间:在致死温度下,杀死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
14、致死温度:杀死微生物的极限温度。
15、发酵机制:微生物通过其代谢活动,利用基质合成人们所需要产物的内在规律。
16、巴斯特效应:在好气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能力下降,不仅存在于酵母中,也存在于具有呼吸和发酵能力的其他细胞中。
17、呼吸强度:单位重量干菌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吸取的氧量。
Qo218、耗氧速率(摄氧率):单位体积培养液在单位时间内的吸氧量。
r19、临界氧浓度:微生物的耗氧速率和呼吸强度受发酵液中溶解氧的浓度的影响。
20、Kla: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体积溶氧系数。
21、双模理论:氧首先由气相扩散到气液两相的接触界面,再进入液相,界面的一侧是气膜,另一侧是液膜,氧由气相扩散到液相必须穿过这两层膜。
22、发酵热: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
23、萃取:用一种溶剂将产物自另一种溶剂中提取出来,达到浓缩和提纯的目的。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总结
江南⼤学微⽣物学总结Chapt.11什么是微⽣物?微⽣物有哪⼏⼤类?微⽣物(microbe, microorganism) 不是⽣物分类学上的专⽤名词,⽽是对所有个体微⼩、构造简单的⾁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低等⽣物的总称。
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原体、⾐原体、⽴克次⽒体和蓝细菌,属于真核类的真菌、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以及属于⾮细胞⽣物的病毒和类病毒.2⽐较真核⽣物与原核⽣物。
原核⽣物:细胞核很原始,⽆核膜,只有DNA⾼度折叠形成的⼀个核区,没有细胞器,也不进⾏有丝分裂。
真核⽣物:细胞核发育完全,是⼀个由双层膜包裹的核区,有分化的细胞器,可以进⾏有丝分裂。
3微⽣物是如何命名的?举例说明命名原则。
请说出下列微⽣物名称中各部分的含义⽬前国际通⽤的是林奈的双命名法,1.学名=属名+种名+(⾸次定名⼈)+现定名⼈+定名年份 2.学名=属名+种名+菌株(⽤字母、符号、数字等表⽰) 3.学名=属名+sp.(或spp.) 4.学名=属名+种名+Var.+变种名4微⽣物有哪些特点? 如何在污染物治理中加以应⽤?微⽣物的特点:1个体⼩,种类多,可供选择的种类也多2分布⼴,代谢类型多样,3繁殖快,代谢强度⼤,是微⽣物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利⽤环境中的营养物质,迅速降解污染物质4数量多,易变异。
由于微⽣物的这些特点,是微⽣物在环境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
5微⽣物分类有哪⼏种⽅法?各⾃的特点是什么?(1)经典分类法:进⾏微⽣物分类的传统⽅法,是⼀种根据少数⼏种特征进⾏分类的⽅法,主要以形态特征和⽣理⽣化特征为分类依据,在分类中将特征分为主次地位,最后采⽤双歧法整理实验结果,排列出⼀个个的分类群。
(2)数值分类法:根据较多的特征进⾏分类,每⼀个特性的地位是完全等同的,即被看成是同样重要的,通常是以⽣理⽣化特征、对环境的反应和忍受性以及⽣态特性为依据,最后,将所测菌株两两进⾏⽐较,并借⽤电⼦计算机计算出菌株间的总类似值,再结合主观上的判断(如≥85%者为同种,≥65%为同属等),排列出⼀个个分类类群。
江南大学微生物思考题
第一章的复习思考题1,发酵及发酵工程的定义狭义“发酵”的定义在生物化学或生理学上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各种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或者更严格地说,发酵是以有机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产能反应。
如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利用产生酒精并放出二氧化碳。
同时获得能量,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而获得能量等等。
广义“发酵”的定义工业上所称的发酵是泛指利用生物细胞制造某些产品或净化环境的过程。
它包括厌氧培养的生产过程,如酒精、丙酮丁醇、乳酸等,以及通气(有氧)培养的生产过程,如抗生素、氨基酸、酶制剂等的生产。
产品有菌体细胞、酶,细胞代谢产物,生物转化产品等。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
2,发酵工程的特点发酵和其他化学工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生物体所进行的化学反应。
1,发酵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反应安全,要求条件也比较简单。
2,发酵所用的原料简单粗放。
通常以淀粉、糖蜜或其他农副产品为主,只要加入少量的有机和无机氮源就可进行反应。
微生物因不同的类别可以有选择地去利用它所需要的营养。
基于这一特性,可以利用废水和废物等作为发酵的原料进行生物资源的改造和更新。
3,发酵过程是通过生物体的自动调节方式来完成的,反应的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单一的代谢产物。
4,发酵过程中对杂菌污染的防治至关重要。
除了必须对设备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和空气过滤外,反应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5,由于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反应机制,能够专一性地和高度选择性地对某些较为复杂的化合物进行特定部位地氧化、还原等化学转化反应,也可以产生比较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6,微生物菌种是进行发酵的根本因素,通过变异和菌种筛选,可以获得高产的优良良菌株并使生产设备得到充分利用,也可以因此获得按常规方法难以生产的产品。
发酵工程名词解释(修改版)
1.发酵:通过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产生和积累人们所需代谢产物的一切微生物培养过程。
2.发酵工程:是发酵原理与工程学的结合,是研究由生物细胞(包括动植物、微生物)参与的工艺过程的原理和科学,是研究利用生物材料生产有用物质,服务于人类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3.生物工程: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
4.生物催化剂:指传统发酵所利用的微生物外,还包括现在生物技术所利用的动植物细胞或细胞中的酶。
5.菌种分离:根据生产要求和菌种特征性采用各种不同的筛选方法从众多的杂菌中分离出所需的性能良好的纯种。
6.菌种选育:从分离筛选获得的有价值菌种中经过人工选育出各种突变体以大幅提高了菌种产生有价值的代谢产物的水平,改进产品质量,去除不需要的代谢产物或产生新代谢产物。
7.自然选育: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
8.诱变育种:利用各种被称为诱变剂的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试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基因突变率,再通过适当的筛选方法获得所需的高产优质植株。
9.杂交育种:通过杂交方法,将不同植株的遗传物质进行交换、重组,使不同菌株的优良性状集中在重组体中,克服长期诱变引起的生活力下降等缺陷。
10.菌种保取:根据菌种的生理生化特点,人为创造条件使孢子或菌体的生长代谢活动尽量降低,以减少其变异。
11.生长因子:具有刺激细胞生长活性的因子。
一类通过与特异的、高亲和的细胞膜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生长与其他细胞功能等多效应的多肽类物质。
12.产物促进剂:一类能影响微生物的正常代谢,或促进中间代谢产物的积累,或提高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的物质。
13.抑制剂:一类能抑制某些代谢途径的进行,同时刺激另一代谢途径。
以致可以改变微生物的代谢物的产量的物质。
14.灭菌: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或除去物料、空气、容器、器具等环境中所有微生物,包括营养细胞、细菌芽孢和孢子。
发酵工程名词简答
发酵工程名词解释与简答一.名词解释:1.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运用微生物旳某些特定功能,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为人类生产有用产品旳一种技术。
2.代谢控制发酵:人为地变化微生物旳代谢调控机制,使有用中间代谢产物过量积累,这种发酵称为代谢控制发酵。
3.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物质,合成某些对微生物旳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旳物质过程,这一过程旳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
4.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指某一菌株丧失了合成某种营养物质旳能力,在培养基中若不外加这种营养成分就不能正常生长旳变异菌株。
5.酶活性调整:通过变化酶分子旳活性来调整代谢速度旳调整方式称为酶活性旳调整,是发生在蛋白质水平上旳调整。
6.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从外界吸取多种营养物质,通过度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旳物质和能量旳过程。
这一过程旳产物即为初级代谢产物。
7.产物增进剂:是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旳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旳添加剂。
8.DE值(葡萄糖值):体现淀粉水解程度及糖化程度,指葡萄糖(所有测定旳还原糖都当作葡萄糖来计算)占干物质旳百分率。
9.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彼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旳构造并没有多大变化,不过产物旳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旳提高。
9.培养基:广义上讲培养基是指一切可供微生物细胞生长繁殖所需旳一组营养物质和原料。
同步培养基也为微生物培养提供除营养外旳其他所必须旳条件。
10.发酵生长因子:从广义上讲,但凡微生物生长不可缺乏旳微量旳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11.临界氧浓度:微生物旳耗氧速率受发酵液中氧旳浓度旳影响,多种微生物对发酵液中溶氧浓度有一种最低规定,这一溶氧浓度叫做临界氧浓度。
12.介质过滤除菌:是使空气通过经高温灭菌旳介质过滤层,将空气中旳微生物等颗粒阻截13.发酵热:引起发酵过程温度变化旳原因是发酵过程所产生旳热量,称为发酵热。
江南大学发酵工程微生物名词解释
局限性转导:指通过部分缺陷的温和噬菌体把供体菌的少数特定基因(供体细菌染色体上原噬菌体整合位点附近少数基因)携带到受体菌中,并与后者的基因组整合、重组形成转导子的现象。
P227B移码突变:当基因突变时,在DNA序列中由于一对或少数几对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不是三的倍数)而使其后的全部遗传密码的阅读框架发挥僧移动,进而引起转录或翻译错误的突变,它一般只引起一个基因的表达出现错误。
P313 P208B准性生殖:(霉菌的基因重组)是一种类似于有性生殖,但比它更为原始的一种两性生殖方式,这是一种在同种而不同君主的体细胞见发生的融合,他可不借减数分裂而导致低频率的基因重组并产生重组子。
因此,可以认为准性生殖是在自然条件下,真核微生物体细胞见的一种自发性的原生质体融合现象,它是某些真菌尤其在还未发现有性生殖的半知菌类中常见。
P234B巴斯德灭菌法(Pasteurization):在一控制温度给液体食物或饮料加热以提高保藏质量,同时也消毀有害的微生物。
一种用于对牛奶啤酒等不宜进行高温灭菌的也太风味食品和调料的低温消毒方法,他得名于首次用该法控制葡萄酒变质的巴斯德。
一般将待消毒的液体食品在63-65°保持30分钟,后迅速冷却,以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保持食品的营养和风味,延长食品的保持时间。
P289连续灭菌:是指让培养基连续通过高温蒸汽灭菌塔,维持和冷却,然后流进发酵罐,培养基一般加热至135-340°下维持5-15S,连续灭菌采用高温瞬时灭菌,既彻底地灭了菌,有有效地减少营养成分的破坏,从而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P291Hfr菌株:(高频重组菌株)含有整合态F因子的菌株叫Hfr菌株。
F因子在供体菌中有两种存在状态,游离态和整合态,所谓整合态是指F因子通过其插入序列IS与染色体DNA之间发生重组而将F因子嵌入染色体DNA中,形成一个大的环状DNA分子,含有整合态F因子的菌株叫Hfr菌株。
P230B对数生长期:繁殖或芽殖单细胞微生物经过对新环境的适应阶段后,生长非常旺盛,细胞数以几何级数增长的阶段,细菌在这个生长期的生长就接近于数学方法描述的理想生长状态,因此对数期是生长曲线中趋于直线状的集合级数增长时期。
微生物工程名词解释重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微生物工程又叫发酵工程主要指在最适发酵条件下,发酵罐中大量培养细胞和生产代谢产物的工艺技术。
就是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来生产有用物质,或者把微生物直接应用于生物反应器的技术。
它是在发酵工艺基础上吸收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以及其他技术的成果而形成的。
•微生物的生物转化是利用生物细胞对一些化合物某一特定部位(基团)的作用,使它转变成结构相类似但具有更潜在经济价值的化合物。
最终产物是由微生物细胞的酶或酶系对底物某一特定部位进行化学反应而形成的。
•微生物的纯培养•纯培养:微生物学中把从一个细胞或一群相同的细胞经过培养繁殖而得到的后代,称纯培养。
在进行菌种鉴定时,所用的微生物一般均要求为纯的培养物。
得到纯培养的过程称为分离纯化。
•是指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纯种获得培养物(群体)。
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称为菌落。
一个菌落是一个纯种,也是一个纯培养。
纯培养只允许生产菌,不允许其它微生物(即“杂菌”)存在。
•微生物的深层培养•深层培养法:是以微生物细胞生长于液体培养基深层(厌氧或好氧)中进行培养的方法。
•液体深层培养:用液体深层发酵罐从罐底部通气,送入的空气由搅拌桨叶分散成微小气泡以促进氧的溶解。
这种由罐底部通气搅拌的培养方法,相对于由气液界面靠自然扩散使氧溶解的表面培养法来讲,称为深层培养法。
特点是容易按照生产菌种对于代谢的营养要求以及不同生理时期的通气、搅拌、温度、与培养基中氢离子浓度等条件,选择最佳培养条件。
•自然选育在生产过程中,不经过人工处理,利用菌种的自发突变,从而选育出优良菌种的过程,叫做自然选育。
•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处理微生物,使它们发生突变,再从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突变菌株,供生产和科学实验用。
诱变育种与其他育种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速度快和收效大的优点。
诱变育种包括出发菌种选择、诱变处理和筛选突变株三个部分。
江南大学微生物(发酵)笔记
江南大学微生物(发酵)笔记本科笔记绪论第一节: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微生物”的含义(什么是微生物)非分类学上名词,来自法语“Microbe”一词。
是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甚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插入)二、生物分界(微生物在生物界的位置)1、两界系统(亚里斯多德)动物界 Animalia:不具细胞壁,可运动,不行光合作用。
植物界 Plantae:具有细胞壁,不运动,可行光合作用。
三界:原生生物界 Protista:(E. H. Haeckel, 1866年提出)2、五界系统R. H. Whitakker, Science, 163: 150-160, 1969原核生物界 Monera:细菌、放线菌等原生生物界 Protista:藻类、原生动物、粘菌等真菌界 Fungi:酵母、霉菌动物界 Animalia:植物界 Plantae:五界系统是以细胞结构分化的等级以及和光合、吸收、摄食这三种主要营养方式有关的组织类型为基础的。
六界:加上病毒界。
3、三界(域)系统Woese用寡核苷酸序列编目分析法对60多株细菌的16SrRNA序列进行比较后,惊奇地发现:产甲烷细菌完全没有作为细菌特征的那些序列,于是提出了生命的第三种形式--古细菌(archaebacteria)。
随后他又对包括某些真核生物在内的大量菌株进行了16Sr RNA(18SrRNA)序列的分析比较,又发现极端嗜盐菌和极端嗜酸嗜热菌也和产甲烷细菌一样,具有既不同其他细菌也不同于其核生物的序列特征,而它们之间则具有许多共同的序列特征。
于是提出将生物分成为三界(Kingdom)(后来改称三个域):古细菌、真细菌( Eubacteria)和真核生物(Eukaryotes)。
1990年,他为了避免把古细菌也看作是细菌的一类,他又把三界(域)改称为:Bacteria(细菌)、Archaea(古生菌)和Eukarya(真核生物)。
发酵工程名词解释
发酵工程名词解释发酵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学科,主要研究微生物在特定培养条件下进行生长和代谢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包括工艺设计、操作控制、产品提取和分离纯化等方面。
下面将对发酵工程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
1. 发酵发酵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学活性,通过特定的菌种和底物进行代谢反应,产生目标物质的过程。
发酵工程主要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来生产药物、食品、化工原料等。
2. 微生物微生物是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包括细菌、酵母菌、霉菌等。
它们具有分解有机物质和产生有用代谢产物的能力,是发酵过程中的生物催化剂。
3. 菌种培养菌种培养是指将微生物菌株通过无菌培养基或发酵培养基进行培养,以获得大量的微生物种子液体。
培养条件包括温度、PH值、氧气供给、培养基成分等,必须保证菌种的良好生长。
4. 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基是提供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所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通常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和生长因子等。
不同的发酵工艺需要不同的培养基配方。
5. 发酵罐发酵罐是进行发酵反应的设备,用于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和代谢条件。
发酵罐可以分为批式发酵罐、连续发酵罐和半连续发酵罐等,具体根据不同的发酵过程选择合适的罐型。
6. 发酵过程控制发酵过程控制是指通过调控发酵罐中的温度、PH值、氧气供给、搅拌速度等参数,以达到稳定的生长环境和最佳的代谢条件。
发酵过程控制对于提高产量和产物纯度具有重要意义。
7. 发酵产物提取与分离纯化发酵产物提取与分离纯化是指将发酵罐中产生的目标物质从发酵液中提取出来,并进行纯化处理。
常用的方法包括离心、过滤、色谱、膜分离等,以获得高纯度的发酵产物。
8. 污染控制污染控制是指在发酵过程中防止杂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入侵,保证发酵罐内的微生物培养纯度。
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无菌操作、空气过滤、消毒等。
发酵工程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涉及药品、食品、饲料、环保等诸多领域。
通过研究发酵工程相关的名词和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工业发展。
江南大学微生物考研(发酵真题)-08微生物
江南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微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6*5)
1、孢囊孢子与囊孢子
2、PFU与CFU
3、斜面保藏法与冷冻干燥法
4、基因文库和cDNA文库
5、活性污泥与生物膜
二、简答题(35,可以用图、表、文字来表达)
1、试述Escherichia coli和Staphylococcus aureus细胞壁肽聚糖构成(9)
2、比较营养物质跨膜输送的方式(9)
3、什么是抗药性?细胞产生抗药性的生化机制有那些?(8)
4、比较原核生物三种遗传物质转移的方式(9)
三、问答题(85)
1、什么是细胞微生物的群体生长曲线,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细胞数变化规律和细胞的生理特点如何?在科研和生产上有何应用?(28)
2、某药厂以细胞为生产菌种进行抗生素发酵,在夏季生产时其中有几罐出现异常,请设计实验分析确证是出现杂菌污染还是感染了噬菌体,并给出应采取哪些整治和预防措施?(30)
3、请设计一个完整的实验,从土壤中分离筛选放线菌,以获得对真菌有拮抗作用的抗生素产生菌。
(27)。
江南大学微生物思考题
第一章的复习思考题1,发酵及发酵工程的定义狭义“发酵”的定义在生物化学或生理学上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各种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或者更严格地说,发酵是以有机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产能反应。
如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利用产生酒精并放出二氧化碳。
同时获得能量,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而获得能量等等。
广义“发酵”的定义工业上所称的发酵是泛指利用生物细胞制造某些产品或净化环境的过程。
它包括厌氧培养的生产过程,如酒精、丙酮丁醇、乳酸等,以及通气(有氧)培养的生产过程,如抗生素、氨基酸、酶制剂等的生产。
产品有菌体细胞、酶,细胞代谢产物,生物转化产品等。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
2,发酵工程的特点发酵和其他化学工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生物体所进行的化学反应。
1,发酵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反应安全,要求条件也比较简单。
2,发酵所用的原料简单粗放。
通常以淀粉、糖蜜或其他农副产品为主,只要加入少量的有机和无机氮源就可进行反应。
微生物因不同的类别可以有选择地去利用它所需要的营养。
基于这一特性,可以利用废水和废物等作为发酵的原料进行生物资源的改造和更新。
3,发酵过程是通过生物体的自动调节方式来完成的,反应的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单一的代谢产物。
4,发酵过程中对杂菌污染的防治至关重要。
除了必须对设备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和空气过滤外,反应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5,由于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反应机制,能够专一性地和高度选择性地对某些较为复杂的化合物进行特定部位地氧化、还原等化学转化反应,也可以产生比较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6,微生物菌种是进行发酵的根本因素,通过变异和菌种筛选,可以获得高产的优良良菌株并使生产设备得到充分利用,也可以因此获得按常规方法难以生产的产品。
微生物发酵名词解释
微生物发酵名词解释
微生物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酵母等)进行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通过代谢产生酶,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有用的产物。
以下是几个与微生物发酵相关的名词解释:
1. 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包括细菌、真菌、酵母和病毒等。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在许多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 发酵:发酵是一种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微生物在此过程中将有机物质分解或转化为其他化合物。
发酵可以产生酒精、酢酸、乳酸、氨基酸等物质,应用广泛,例如在食品、药品和饲料工业中。
3. 代谢:代谢是生物体中进行化学反应的总体过程。
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通过代谢产生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
这些代谢过程涉及能量的产生与消耗,以及物质的合成与降解。
4. 酶: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自身本身。
在微生物发酵中,微生物通过产生酶,催化底物的转化,促进发酵过程的进行。
5. 产物: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物是指由底物经过微生物代谢转化而成的物质。
这些产物可以是食品添加剂、药品、化学品等,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理解以上名词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微生物发酵的过程和其中涉及的关键概念。
微生物发酵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许多便利与可能性。
2010江南大学发酵微生物(回忆版)
江南大学微生物(发酵)
第一题是判断,记不清了,说第2题
二.名词解释(10个一个三分)
1.转道噬菌体
2.巴斯德效应
3.移码突变
4.生物膜(英文的)
5.生长因子
6.
记不清了,想想我再来补充
三.问答题(90分)
1.简述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红曲霉,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并丛微生物的繁殖方式角度阐述你对微生物多样性的了解(20分)
2.简述营养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并丛运输方向,运输动力,载体,是否耗能,有无竞争性,运输前后是否变化,输送物质类别(举例)等方面比较各种运输方式(20分)
3.什么叫基因工程?为什么说基因工程的操作离不开微生物(15分)
4.简述斜面培养基的配制步骤?并说明每步的注意事项(15分)
5.以赖氨酸高产菌株为出发菌株,筛选菌种的题,记不清了(20分)
微生物问答
1实验室内五种常用的消毒,灭菌,除菌方法
2.紫外线对氨基酸缺陷型的诱变过程,氨基酸缺陷型的定义及在工业微生物上的应用
3.霉菌,细菌,病毒,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4微生物相互之间的作用类型,并举例说明。
微生物名词解释.doc
名词解释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活动来生产各种有用生物化学产品的技术过程。
代谢调节:是指在代谢途径水平上酶活性和酶合成(酶量)的调节。
组成酶:细胞内总是适量存在的,不依赖于酶底物或底物结构类似物的存在而合成的酶。
诱导酶:依赖于酶底物或底物结构类似物的存在而合成的酶。
其基因以隐性状态存在于染色体中。
分解代谢物阻遏:微生物与容易同化的碳源或氮源相接触,使有些酶的合成速率相对降低的作用。
反馈阻遏:生物合成途径的终点代谢产物极其衍生物在转录的水平上抑制该途径的所有酶的生物合成。
反馈抑制:是微生物细胞中变构调节的典型方式,因此非常重要,应用广泛。
概念:生物合成途径的最终代谢产物抑制该途径的前面第一或第二个酶的催化活性。
通过变构调节进行抑制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为菌体生长所必须的小分子化合物,包括单糖、氨基酸、核苷酸维生素以及用来合成这些物质的小分子物质。
次级代谢产物:又称次生代谢产物或分化代谢物,是由微生物在生长后期产生的,为菌体生长非必须但对产生菌的生存具有一定价值的,分子结构相对复杂的小分子化合物。
操纵子:指启动基因、操纵基因和一系列紧密连锁的结构基因的总称。
转录的功能单位。
很多功能上相关的基因前后相连成串,由一个共同的控制区进行转录的控制,包括结构基因以及调节基因的整个DNA序列。
操纵基因:操纵子中与阻遏物结合的一段特定核苷酸序列。
对相邻的结构基因的转录活动有控制作用。
代谢控制发酵:用人工诱变的方法,有意识地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最大限度地积累产物,这种发酵形象地称为代谢控制发酵,最早在氨基酸发酵中得到成功应用。
原生质体:在高渗溶液中出去细胞壁的细胞。
培养基:选用各种营养物质,经配制成适合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糖化:在工业生产上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过程,得到的水解糖液叫淀粉糖。
前体物质:最终所需的代谢产物的前身或其结构中的一部分。
在生物合成中直接结合到产物分子中,自身结构变化不大,能显著提高产量的小分子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限性转导:指通过部分缺陷的温和噬菌体把供体菌的少数特定基因(供体细菌染色体上原噬菌体整合位点附近少数基因)携带到受体菌中,并与后者的基因组整合、重组形成转导子的现象。
P227B移码突变:当基因突变时,在DNA序列中由于一对或少数几对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不是三的倍数)而使其后的全部遗传密码的阅读框架发挥僧移动,进而引起转录或翻译错误的突变,它一般只引起一个基因的表达出现错误。
P313 P208B准性生殖:(霉菌的基因重组)是一种类似于有性生殖,但比它更为原始的一种两性生殖方式,这是一种在同种而不同君主的体细胞见发生的融合,他可不借减数分裂而导致低频率的基因重组并产生重组子。
因此,可以认为准性生殖是在自然条件下,真核微生物体细胞见的一种自发性的原生质体融合现象,它是某些真菌尤其在还未发现有性生殖的半知菌类中常见。
P234B巴斯德灭菌法(Pasteurization):在一控制温度给液体食物或饮料加热以提高保藏质量,同时也消毀有害的微生物。
一种用于对牛奶啤酒等不宜进行高温灭菌的也太风味食品和调料的低温消毒方法,他得名于首次用该法控制葡萄酒变质的巴斯德。
一般将待消毒的液体食品在63-65°保持30分钟,后迅速冷却,以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保持食品的营养和风味,延长食品的保持时间。
P289连续灭菌:是指让培养基连续通过高温蒸汽灭菌塔,维持和冷却,然后流进发酵罐,培养基一般加热至135-340°下维持5-15S,连续灭菌采用高温瞬时灭菌,既彻底地灭了菌,有有效地减少营养成分的破坏,从而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P291Hfr菌株:(高频重组菌株)含有整合态F因子的菌株叫Hfr菌株。
F因子在供体菌中有两种存在状态,游离态和整合态,所谓整合态是指F因子通过其插入序列IS与染色体DNA之间发生重组而将F因子嵌入染色体DNA中,形成一个大的环状DNA分子,含有整合态F因子的菌株叫Hfr菌株。
P230B对数生长期:繁殖或芽殖单细胞微生物经过对新环境的适应阶段后,生长非常旺盛,细胞数以几何级数增长的阶段,细菌在这个生长期的生长就接近于数学方法描述的理想生长状态,因此对数期是生长曲线中趋于直线状的集合级数增长时期。
P207Prophage(前噬菌体)是温和噬菌体的一种存在形式,指已经整合到寄主DNA上的噬菌体。
可随寄主细胞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一般不引起寄主细胞裂解。
P159Prototroph:(原养型微生物。
一般指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经回复突变或重组产生的菌株,其营养要求在表型上与野生型相同,遗传性均用(A+ B+)表示。
P221BPCR:聚合酶链式反应,这是一种体外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通过两条人工合成的单链引物的一条而扩增模板DNA分子上两引物间DNA片段的方法。
包括变性、退火、延伸三步。
生物膜(biofilm):是指生长在潮湿、同期固体便面上的一层有多种活微生物构成的具有分解有机物和毒物能力的薄膜。
P442光复活作用:(Protorestoration)将对紫外线照射后的细胞立即暴露于可见光下,其存活率可大幅度提高,突变率相应降低。
由于在和暗中形成的光解酶。
结合经紫外线照射后带有嘧啶二聚体的DNA分子,此酶会因获得光能而激活,并使二聚体重新分解成单体。
P212B暗修复(dark repair,dark reactivation): 是指照射过紫外线的细胞的DNA,不需要可见光的反应而修复,使细胞的增殖能力恢复的过程。
共生关系(symbiosis):两种不能单独生活的微生物生活在一起时,相互依赖,彼此有利,甚至形成了新的结构,两种生物间这种“相依为命”的关系称为共生。
定位诱变:是用合成的DNA和重组DNA技术在基因精确限定的位点引入突变,包括删除、插入和置换特定的碱基序列、是体外特异改变克隆基因或DNA序列的一种方法。
菌种退化:是指由于自发突变的结果,而是某些物种原有的一系列生物学形状发生量变和质变的现象,包括:原有形态性状变得不典型;生长速度变慢;代谢产物的生产能力下降;致病菌对宿主的侵染能力下降;对外界不良条件包括低温、高温或噬菌体侵染等的提抗力下降等。
化能营养型(chemlithotroph):能容纳后利用无机化合物如NH3、NO2、H2、H2S、s、Fe等氧化时释放的能量,把唯一或者主要碳源CO2中的碳还原成细胞有机物中的碳的一种微生物营养类型。
拟核(Nucleiod):又叫核质体,是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包裹,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
DNA贮存和传递遗传物质的场所。
恒化器(chemostat):是一种设法使营养液的流速保持不变,并使为微生物始终在低于其最高声场速率的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的连续培养装置。
横浊器:是一种根据哦诶氧气内为啥呢过的升值那个密度,并接光电控制系统来控制培养液流速,以缺的菌体密度高,生长速度很定的微生物细胞的连续培养器。
双命名法:是有林萘建立的双名制的学名,他包括属名和种名加词,属名在前,首字母大写,种名在后,字母小写,有时在种名后还有附加部分,属名规定了微生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而种名往往补充说明微生物的颜色、形状和用途等次要特征学名=属名+种名加词+ (首次定名人)+现名定名人+现名定名年份后部分一般省略细菌的异常形态:细菌在未衰老前和适宜的培养条件下,一般表现正常的细胞形态和排列,但在衰老或培养条件有较大改变后,就常引起变化,异常形态可按其生理机能的差异分为畸形和衰退型两种。
衰退型:由于培养时间过长,营养缺乏,代谢抑制物浓度积累过高,是细胞衰老而引起异常形态;畸形:由于化学的或物理的因素刺激,阻碍了细胞的发育,从而引起其形态的异常变化。
细胞的生长曲线:在微生物分批培养过程中定时取样,测定单位体积里的细胞数和重量,以单位体积里的细胞数或数量的对数为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作图,就可以得到微生物的繁殖或生长曲线。
一般有迟滞期、对数期、恒定期和衰亡期组成。
高压蒸汽灭菌法:这是一种利用高温而非压力进行湿法灭菌的方法,其原理是将待灭菌的物件放置在有适量水的专用加压灭菌锅内,盖上锅盖,并打开排气阀,通过加热煮沸,让锅内蒸汽驱尽原有的空气,然后关闭锅上阀门,继续加热是锅内的蒸汽压和温度均上升,为带到良好的效果,一般在0.1M帕的蒸汽压(一般121)处理15-30分钟,达到灭菌效果。
转导噬菌体:是指携带有细菌染色体基因的噬菌体颗粒。
转导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可以使部分噬菌体基因组和细菌染色体DNA的个别基因(如局限性转导噬菌体),也可以全部是细菌染色体DNA而不含油噬菌体基因组。
(如普通性转导噬菌体)转导:是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一个细胞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另一个细胞的过程,于转化一样,转导也无需供体于受体细菌细胞间的直接接触。
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是指有活细菌、原生动物和其他微生物于污废水中有机和无机固形物混凝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絮状体,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吸附和分解有机物和毒物的能力。
营养缺陷型(auxotyoph):野生型菌株经过人工诱变或自然突变失去横撑某一种和多种组成细胞所必须的营养物质(氨基酸、微生物、核酸等)的能力,只能在完全培养基或补充了相应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中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株。
组成型酶突变株:如果获得一个突变株,在没有诱导底物存在时,也能产生像有诱导物事一样多的酶,或者也不受末端产物或不受快速里弄的碳源的分解代谢产物所阻遏,这就是具有组成型酶的突变株。
该突变株在生产上具有很大的优点,获得这类突变株主要是用除去诱导物的方法进行筛选。
BOD5(生化需氧量):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温度下,微生物氧化每升废水中的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
由于通常测定BOD的条件规定为20℃培养五天,所以用BOD5表示。
他是衡量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常用指标。
COD(化学需氧量):是指水中可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被强氧化剂氧化所消耗的氧量。
一般COD>BOD,更常用。
MPN:没100ML(g)检样内大肠杆菌的最可能属,是测定大肠杆菌菌群细菌数的主要方法。
CFU:(菌落形成单位)在进行平板菌落级数是,其主要操作是把稀释的定量俊扬通过浇注或涂布的方法,让期内的微生物单细胞分散在琼脂平板上,待培养后,没一活下拨就形成一个单菌落。
温度敏感突变株:是一类典型的条件致死型突变型,突变后的基因产物(酶蛋白)对温度的稳定性降低,以致会在某特定温度下具有正常的功能,而在另一温度(一般为较高的温度)下则失活导致细胞不能生长繁殖的突变株。
感受态:在一个生长过程中的细菌培养物中,只有某一阶段的细胞才能作为转化的受体,细胞能接受转化的生理状态叫感受态,处于感受态的细胞表面存在DNA受体蛋白和一些其他的转化特异性蛋白,他的出现与菌株的遗传特性和培养条件等因素有关。
是转化所必需,分为自然感受态和诱导感受态。
冷冻干燥保藏法:用保护剂制备均菌悬液,然后将菌悬液快速降温时菌悬液冻结,通过减压抽真空使冻结物中的水分升华成水蒸气排出,从而使含菌样品脱水干燥,在真空下立即密封瓶口隔绝空气,造成管内无氧的正空环境,然后置低温下保藏(低温、缺氧、干燥P402)大肠菌群Coliform:是指位于肠道中一群需氧和兼性厌氧的,37℃培养24H内能使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的总称,一般包括大肠杆菌埃希氏杆菌、产气杆菌、柠檬酸盐杆菌和副大肠杆菌等几种细菌。
(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经典分类法:在微生物学发展的早期,主要的分类、鉴定指标尚局限于利用常规的方法鉴定微生物细胞的形态、构造和习性等表型特征水平上,原生质体融合育种:将双亲株先经酶法破壁制备原生质体,然后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促进两亲株原生质体融合,经染色体交换、重组而达到杂交目的,通过筛选获得集两种优良形状于一体的稳定融合子。
基因工程育种: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而达到定向地改变菌种遗传特性或创造新菌种之目的的一种育种技术。
Stationary phase of bacerial growth curve细菌生长曲线恒定期:在微生物分批培养过程中,由于营养物质(包括限制性营养物质)的逐渐消耗和有生理毒性的代谢物质在培养基中的积累,以及其他条件(如PH和氧化还原电位等)对微生物生长不利的变化,到对数末期,微生物生长速度降低,繁殖率于死亡率逐渐趋于平衡,活菌属基本保持稳定,从而进入恒定期,该时期可以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半保留复制模型:在DNA分子上的每一条连都含有合成套的互补链所必须的全部遗传信息,在复制过程中,首先是双链解旋并分开,之后每条链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新的互补链,其结果是有一条链可以形成互补的两条链,这样新形成的两条双链DNA分子与原来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在此过程中,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则是新合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