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1 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课件【83张PPT】

√C.0.3 g/mL蔗糖溶液处理实验材料,观察到的是图像乙
D.清水处理质壁分离的细胞,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由于外表皮细胞中含有紫色大液泡,而内表皮细胞中的大液泡内不 含颜色,所以用紫色洋葱外表皮做实验材料时更容易观察到实验结 果,B错误; 0.3 g/mL蔗糖溶液处理实验材料,会 由于细胞外液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 度使细胞失水,出现质壁分离,即观察到的是图像乙,C正确; 若质壁分离时大量失水或质壁分离时间过长,可能会使细胞死亡, 此时用清水处理质壁分离的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错误。
第1课时
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学习目标
1.理解渗透作用的条件及原理。 2.结合探究实验,分析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过程及原理的应用。
内容索引
一、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三、细胞质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
网络构建 课时对点练
一、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6)将同一成熟植物细胞依次浸入蒸馏水、0.3 mol/L的蔗糖溶液和0.4 mol/L的 KNO3溶液中,测得液泡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曲线A、 B、C分别代表细胞所处的溶液。
提示 A代表蒸馏水、B代表KNO3溶液、C代表蔗糖溶液。
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应用 细胞液中物质的浓度对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现提供紫色洋 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请设计实验,测定该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相当于多 少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写出你的实验思路,并分析其中的基本原理。 提示 可以配制出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 细胞置于配好的各种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适当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质壁分离情况。记录刚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所用的蔗糖溶液浓度,以 及刚好尚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所用的蔗糖溶液浓度,据此推算出细胞 液浓度应介于这两个浓度之间。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苏教版):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第6课时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课标要求阐明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考点一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渗透作用(1)概念:在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从溶质分子相对较少的区域向溶质分子相对较多的区域扩散,这一现象称为渗透作用。
(2)选择透过性膜:对物质进出具有选择作用的膜。
(3)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4)渗透作用现象分析A、B分别表示渗透作用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A图中渗透达到平衡,半透膜两侧有(填“有”或“没有”)水分子的进出。
②A图中Δh不变时,S1、S2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S1>S2(填“>”“<”或“=”;S1、S2中溶质不能通过半透膜)。
③在B图所示的U形玻璃管内,左右管内分别装入质量分数相等的葡萄糖、麦芽糖溶液。
初始时两管中液面相平,假设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a.一段时间后,两管中液面的变化为:左管液面升高,右管液面降低。
(均填“升高”“降低”或“不变”)b.液面高度稳定后再同时向两管内加入等量的麦芽糖酶,两管中液面的变化分别为:左管液面下降,右管液面上升,最后稳定在一定高度。
总结提升不同渗透装置中水分子运动情况及液面变化(1)溶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情况①若S1溶液浓度大于S2溶液浓度,则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由S1→S2的,表现为S1溶液液面上升。
②若S1溶液浓度小于S2溶液浓度,则情况相反,表现为S1溶液液面下降。
③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的液面差Δh,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溶液浓度。
(2)溶质能通过半透膜的情况①若S1溶液浓度大于S2溶液浓度,则最初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由S1→S2的,随着溶质的扩散,最终S1和S2溶液浓度相等,表现为S1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1和S2溶液液面持平。
②若S1溶液浓度小于S2溶液浓度,则情况相反。
2.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②现象(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成熟植物细胞为例)①原理②现象提醒当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细胞可能正在失水,可能正在吸水,可能处于平衡状态,也可能已死亡。
高中生物《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优质教学课件

质 膜 具 有 控 制 细 胞 与 其 Th 活 的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功
能
质膜类似于半透膜 。
具有质膜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能 不 能发Th渗透作用呢?
分析:植物细胞的结
构
外界溶液:细胞外的液体
。 细胞壁 具有全透
性 质膜
细胞质 液泡膜
原 Th 质 层
细胞液 存在于液泡中。
独立 学习
3 分钟独自阅读课本 P60 、 61 的实 验, 完 成 学 案 上 的 实 验 原 理 、 方 法 步 骤 。
合作学 小组内 10 分钟习完成 验操作。完
课本 61 页思实考讨 成 论
1 、为什么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为实验材
料洋?葱 的 外 表 皮 细 胞 是 成 熟 的 植 物 细 胞 而 且液泡是紫色的 , 便于观察
2 、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发Th质壁分离,什么 条 件下发Th质壁分离的复原?
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时发Th质壁分离;
清水或较低浓度溶液处理已经发Th质壁分离的细胞 时,发Th质壁分离的复原。
3 、如果用 50 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实验结果会怎 样细?胞 发 Th质 壁 分 离 严 重 , 再 加 清 水 , 不 会 发 Th质 壁 分离的复原。
硫酸铜通过玻 璃 纸扩散到烧 杯中
玻。璃 纸 是 一 种 半 透 膜。蒸馏水通过玻
璃纸扩散到 漏 斗中。 蒸馏水通过玻璃 纸扩散漏斗中。 蔗糖不能通过 玻 璃纸扩散烧 杯中 。
思考:渗透作用发Th需要什么条件?
由 A 、 B 两组实验对比 说明渗透作用发Th具备什么条件 ?
条件 1 :具有半透膜
由 B 、 C 两组实验对比说明渗透作用还必须具备什么条 件?
高中生物_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教学课件设计

2、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质壁分离,什么条件下 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时发生质壁分离;
清水或较低浓度溶液处理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时, 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3、如果用50%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实验结果会怎样?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严重,再加清水,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的复原。
4、质 壁分离 发生的 原因
内因: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 的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
资料 分析
1、水稻和番茄对3种离子的吸收有差异吗? 水稻吸收SO42-多,吸收Ca2+和Mg2+少, 番茄吸收SO42-少,吸收Ca2+和Mg2+多。 2、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很难吸收木糖说明什么? 小肠绒毛细胞吸收什么物质并不取决于物质 本身的大小,而是细胞是否需要这种物质。 3、这些事例说明质膜具有什么特性?
思考: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什么条件?
由A、B两组实验对比 说明渗透作用发生具备什么条件?
条件1:具有半透膜
由B、C两组实验对比说明渗透作用还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条件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质膜具有控制细胞与其生活的 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
质膜类似于半透膜。
具有质膜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能不能 发生渗透作用呢?
模拟探究膜的透性
1、实验仪器: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纸
2、实验过程
A组实验:漏斗中装的是15%的硫酸铜溶液,烧杯中是蒸馏水 B组实验:漏斗中是30%的蔗糖溶液,烧杯中是蒸馏水。 C组实验:漏斗中是30%的蔗糖溶液,烧杯中是30%的蔗糖溶液 实验开始时,漏斗中的液面与烧杯中液面相平。
3、观察实验现象: ①两组实验的漏斗中液面有说明变化? ②烧杯中蒸馏水的颜色发生说明变化?
2.3.1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苏教版必修1

在探究温度对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时,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A. 比较不同温度下红细胞的形态变化 B. 测定不同温度下红细胞内外蛋白质含量的差异 C. 检测不同温度下红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的变化 D.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观察质膜表面糖被的分布
【答案】C 【解析】温度是影响细胞质膜透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升高温度会增加质膜的流动性,使脂质分子和蛋 白质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导致质膜通透性增加;而降低温度则会使质膜通透性下降。为了探究温度对 质膜透性的影响,可以设计以下实验:选择葡萄糖等可以透过质膜的小分子物质,分别在不同温度条 件下,检测一定时间后红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的变化情况。如果温度升高导致质膜通透性增加,则葡 萄糖会沿浓度梯度加速进入红细胞内,使细胞内葡萄糖浓度上升;反之,温度降低会抑制葡萄糖跨膜 运输,使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异减小。因此,选项C是探究温度对质膜透性影响的可行方法。选项A 只能反映质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选项B和D与温度对质膜透性的影响关系不大。
若将一种膜蛋白标记上绿色荧光,再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可能会发现? A. 膜蛋白在质膜上均匀分布,不能发生位移 B. 膜蛋白在质膜上的分布随机且不断变化 C. 膜蛋白只能在质膜的外表面运动 D. 膜蛋白只能在质膜的内表面运动
小思考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有何区别?
提示:渗透作用必须有选择透过性膜(半透膜),扩散作用则不一定需要;扩散作用 适用于各种物质,渗透作用仅指溶剂分子。 点易错 1.水的运输特点:无论细胞吸水还是失水,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都是双向进 行的。 2.渗透平衡的实质: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移动到达平衡状态, 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绝对相等。
拓思维 烧苗
农民给庄稼一次性施肥过多造成“烧苗”,导致植物萎蔫现象的原因是土壤溶 液浓度过高,甚至超过了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导致根细胞不易吸水,甚至失水。
《选择透过性膜》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教学难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三、教学策略建议本节用两课时完成。
由“问题探讨”引入,可以从“扩散”迁移到“渗透”。
回忆细胞膜制备的实验,分析教材给出的“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认识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就不困难了。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重在做好引导。
在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问题上,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应该相近吗?如果相近,植物细胞又有什么与动物细胞的不同之处呢?这就需要探究活动来解决了。
探究活动顺利,得出结论也就不难。
要通过实验认识到水分子可以自由进出细胞膜,并且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行的,为第3节作铺垫。
资料分析提供的素材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
讨论题试图引导学生归纳出两点:一是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不一定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为第3节作铺垫);二是细胞吸收物质是有选择性的,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
组织好学生的讨论对于突出整节重点并突破难点非常关键。
可以先留一段时间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帮助引导和归纳。
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既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有较好的预见性和快速灵活的应变能力,又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课堂把握能力和归纳能力。
关于本节的“探究”,指导如下。
新鲜洋葱鳞茎外表皮(紫色洋葱最好)是进行此项实验的较理想材料。
它既容易被剥离而制成临时装片,又很容易在显微镜下观察。
实践证明: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很容易使洋葱鳞茎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短时间内对细胞的伤害很小;而清水又可使质壁分离得到复原。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证明水分子是可以出入细胞膜(在本实验中是原生质层,下同)的物质;而且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向取决于细胞膜两边溶液的浓度,细胞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进行跨膜运输的过程。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说课稿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高中生物必修 1《分子与细胞》中细胞膜这一章节的重要内容。
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其选择透过性对于细胞的生存和功能维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教材在本节内容中,首先介绍了细胞膜的成分,为理解其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做铺垫。
接着,通过实验探究和实例分析,阐述了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表现和作用。
这部分内容不仅与细胞的物质交换、代谢调节等知识紧密相连,也为后续学习细胞的其他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不过,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多媒体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究。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表现和作用。
(3)了解影响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因素。
2、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实例的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细胞膜选择透过性对于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概念和表现。
(2)影响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因素。
2、教学难点(1)理解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作用机制。
(2)设计实验探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相关概念和知识,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学历案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
3、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关系。
4、能够运用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概念和结构基础。
(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与选择透过性的联系。
2、难点(1)主动运输的过程和特点。
(2)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机制。
三、知识回顾在学习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其中,脂质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蛋白质镶嵌、贯穿或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上。
四、新课导入想象一下,我们的细胞就像一个小小的城市,细胞膜就像是城市的城墙和城门。
这座“城市”需要从外界获取有用的物质,同时又要防止有害物质的进入。
那么,细胞膜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这就涉及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五、知识讲解1、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概念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指细胞膜能够允许某些物质通过,而阻止其他物质通过的特性。
这种特性使得细胞能够有选择地吸收和排出物质,从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例如,细胞需要吸收氧气和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
细胞膜能够识别这些物质,并控制它们的进出。
2、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1)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其内部是疏水的,这使得一些水溶性物质难以直接通过细胞膜。
(2)蛋白质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其中一些蛋白质是物质运输的载体,它们能够与特定的物质结合,帮助这些物质跨膜运输。
不同的蛋白质载体对应着不同的物质,这就使得细胞膜能够对不同的物质进行选择性的运输。
(3)糖类细胞膜表面的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这些糖蛋白也参与了细胞与外界环境的识别和物质的运输。
高中生物 第2章 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 第3节 第1课时 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教高中生物教案

第1课时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1.选择透过性膜:对物质进出具有选择作用的膜,称为选择透过性膜。
2.原生质层:细胞质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与半透膜类似,能选择性地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细胞液,细胞液的渗透压能随外界溶液渗透压的变化而变化。
4.质壁分离现象:当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渗透压小于外界溶液渗透压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会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细胞不断失水,就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5.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当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处于渗透压小于细胞液渗透压的外界溶液中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会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细胞不断吸水,就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6.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原因(1)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2)细胞液和外界溶液之间的渗透压差。
(3)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伸缩性不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二、细胞质膜对不同物质有不同的通透性1.一般来说,气体分子(如O2、CO2、N2)、相对分子质量小的不带电的极性分子(如尿素、乙醇)、脂溶性分子等容易通过细胞质膜。
2.离子(如Na+、K+)因与水的结合而脂溶性大大降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不带电的极性分子(如葡萄糖)和各种带电的极性分子都难以自由通过细胞质膜。
3.细胞内的其他细胞器膜和细胞质膜一样,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三、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1.实验材料: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如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2.实验试剂: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清水。
3.实验过程(1)制作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玻片标本。
(2)用低倍镜观察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注意紫色大液泡的相对大小和细胞质的分布情况。
(3)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多次,使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4)用低倍镜和高倍镜及时观察,注意紫色大液泡的体积变化、细胞质膜的变化。
第2章课时11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学案-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苏教版(2020)高中生物必修1

课时11: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一、自主学习 1.渗透作用必需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2) 。
2.动物细胞在等渗溶液中形态保持正常,但在低渗溶液中由于吸水而 ,在高渗溶液中由于 皱缩。
3.植物细胞壁的特性是 ,原生质层由 构成,可以看作一种 ,液泡内的液体叫 ,当它和外界溶液存在溶液差时,会发生 。
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 而出现 现象,反之,细胞会 而出现 现象。
二、合作探究:活动一:讨论分析渗透装置 (1)液面高度差H 会不会一直升高,为什么?(2)当液面不再升高时,长颈漏斗内外液体的浓度相等吗?练一练:如图,甲、乙为两个渗透装置。
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时的初始状态,乙图是较长时间之后,根据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动态平衡时的状态。
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1.理解渗透作用的条件。
(重点、难点) 2、阐明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重点) 3.描述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
(重点、难点)1.说出细胞渗透吸水和失水的过程与其结构相适应的特点。
2.分析比较细胞在不同溶液中吸水失水情况,培养科学思维。
A.图甲中③为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B.图甲中溶液②的浓度大于溶液①的浓度C.图乙中溶液①的浓度与溶液②的浓度相等D.图甲中溶液①和②浓度差越大,则图乙中的水柱越高活动二:识别下图讨论:1、如果使用0.5 g/mL的蔗糖溶液做实验,则会观察到什么现象?2、如果使用1mol/LKNO3溶液做实验,又观察到什么现象?解释原因。
3、动物细胞在高浓度的外界溶液(高渗溶液)有与植物细胞中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形态变化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练一练:1.如图是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做“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②⑥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⑥处的浓度一定大于⑦处的浓度。
一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北师大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新)教案

一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北师大版必修1 分子与细胞(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细胞膜的不同通透性。
3.理解活性转运和被动扩散的区别。
4.理解渗透压和渗透调节的概念。
5.理解渗透压对细胞生理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细胞膜的不同通透性与渗透压的关系。
三、课堂教学3.1 导入通过观察图像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人工血液透析是如何进行的?•水龟带卵的时候,灰尘和杂物不能进入卵,是如何实现的?•吸烟后,人体内的尼古丁会对尿液产生影响,是通过什么途径发生的?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在生物体内具有何种作用,以及如何实现的?3.2 思路整理在导入的基础上,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一起探讨细胞膜的作用以及结构,以此为核心,展开本课程的教学。
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提问,引导学生迭代上一次的回答,逐渐深化学生对细胞膜的理解和认识。
3.3 讲解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通过幻灯片和课堂讲解的方式,教授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指的是,细胞膜对溶质和溶液的通透性是不一样的。
有些溶质可以轻易地通过细胞膜进入或离开细胞,但是有些溶质则不能,需要借助特定的通道或者转运蛋白来进行传输。
举例来说,氧气、二氧化碳和小的非极性分子可以透过细胞膜,而大的蛋白质、核酸和极性分子等,则需要通过转运蛋白或者通道蛋白才能进入或者离开细胞。
3.4 探究渗透压通过幻灯片和课堂讲解的方式,教授渗透压的概念。
渗透压是指细胞膜两侧浓度差引起的压力。
当两侧的溶液浓度不一致时,会形成浓度梯度,而随着大量水分子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形成的水分子的流动压就是渗透压。
如果在外部加入浓度更高的溶液,则本来在细胞内的水会向外面扩散,细胞内的渗透压就会降低。
而如果在细胞外的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则会出现水流向细胞内的情况,导致细胞内的渗透压升高。
3.5 渗透调节机制在讲解了渗透压的概念之后,就可以进一步探究渗透调节机制了。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学历案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
3、了解影响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因素。
4、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概念和特点。
(2)细胞膜的结构与选择透过性的关系。
2、难点(1)解释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机制。
(2)设计实验验证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三、知识链接1、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组成,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扩散和渗透作用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运动称为扩散。
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四、学习过程(一)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概念细胞膜是一层薄而具有弹性的膜,它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来。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指细胞膜能够有选择性地让某些物质通过,而阻止其他物质的通过。
这种特性对于细胞的生存和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例如,细胞需要吸收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同时排出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细胞膜能够识别并允许这些特定的物质进出细胞,而阻止有害物质或不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
(二)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1、脂质双分子层脂质分子形成双层结构,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脂质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使得细胞膜能够适应细胞的形态变化和物质交换。
2、蛋白质膜蛋白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分为整合蛋白和外周蛋白。
整合蛋白贯穿整个脂质双分子层,而外周蛋白则主要分布在细胞膜的内表面或外表面。
膜蛋白具有多种功能,其中一些作为运输蛋白,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
例如,载体蛋白能够与特定的物质结合,通过构象变化将物质转运过膜;通道蛋白则形成亲水性通道,允许特定的离子或小分子通过。
3、糖类糖类与脂质或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或糖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糖链在细胞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3章 第1节 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无答案

第1节 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一、生物膜的透性扩散:某物质从浓度 的地方向浓度 的地方移动的过程。
扩散使得分子或者离子分布均匀,直到平衡。
1、 实验:模拟探究膜的透性实验原理:半透膜是一种多孔性膜,一些物质可以通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通过。
玻璃纸是一种常用的半透膜,水分子可以通过,蔗糖分子不能通过。
实验步骤:取两个长颈漏斗,在漏斗口分别封一层玻璃纸,编号A B ;在A 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在B 中加入蔗糖溶液;将两个漏斗分别放入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使漏斗页面与烧杯的页面平齐;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个烧杯中蒸馏水的颜色及长颈漏斗液面的变化。
现象:小结:半透膜:像玻璃纸一样一些物质可以透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膜。
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产生条件 具有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质膜对物质的渗透性类似于半透膜,使许多物质不能自由进出,所以细胞也能发生渗透作用,并且其性质更加复杂。
因此,质膜具有 。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 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构成一个,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与外界溶液形成一定的浓度差。
注意区分吸胀吸水和渗透吸水条件和结果: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中央液泡体积变大,细胞坚挺;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中央液泡体积变小,发生;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与达到动态平衡。
应用:1)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对农作物的合理灌溉,降低了土壤溶液浓度,有利于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满足需要;盐碱地植物不易存活或者一次施肥过多容易造成烧苗现象;糖渍、盐渍食品不易变质的原因是浓度的外界溶液使微生物不能生存;医用生理盐水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2)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判断细胞的死活。
待测细胞+溶液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活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死细胞(2)测定细胞液的浓度范围。
待测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溶液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的浓度之间(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第一节 质膜》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第2课时【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1】

第一节《质膜》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知识目标】1.针对与细胞结构、功能相关的现象提出问题,对细胞的结构进行观察,并通过实验探究和资料收集来获得证据,分析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2.通过资料分析说出膜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
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建构质膜模型。
3.说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生理作用。
【核心素养】1.探讨质膜结构模型,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树立辩证唯主义观点。
2.学会通过实验探究和资料收集来获取证据。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质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1.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复习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二、讲授新课(二)质膜的功能质膜与细胞的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功能密切相关。
质膜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注意:质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实践应用:实验:验证酵母细胞质膜的功能实验原理:正常活细胞的质膜能够阻止台盼蓝染料进入细胞。
细胞损伤或死亡后,质膜的选择透过性丧失,台盼蓝可进入细胞,使细胞呈现蓝色。
实验步骤:培养酵母菌;分组并处理酵母菌;台盼蓝染色;显微镜观察染色结果。
思考讨论:(1)A组和B组酵母菌的染色结果有什么不同?据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A组酵母菌被染为蓝色,B组酵母菌未被染为蓝色。
活细胞的质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若A、B两组细胞均被染色,可能的原因是什么?(酵母菌培养过程中,酵母菌死亡了。
)2.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
(1)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质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相邻两个细胞的质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例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3)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课件】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苏教版(2019)必修1

半透膜 渗透作用的条件 浓度差
课
细 胞 质
细胞的吸 水和失水
吸水膨胀 动物细胞
失水皱缩
堂
膜
小
具 有
失水会发生质壁分离 植物细胞
吸水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结
选
择
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外 表皮细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
性
细胞质膜对不同的
缩性比原生质层小
物质通透性不同
1.4细胞质膜对不同的物质通透性不同
结论
☞脂溶性越强的物质,
越容易通过细胞质膜。
☞细胞质膜对不同的
物质通透性不同。
1.4细胞质膜对不同的物质通透性不同
小结: 容易通过细胞质膜的物质: ①气体分子(如O2、CO2、N2) ②相对分子质量小的不带电的极性分子(如尿素、乙醇) ③脂溶性分子 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质膜的物质: ①离子(如Na+、K+) ②相对分子质量大的不带电的极性分子(如葡萄糖) ③各种带电的极性分子
1.概念: 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 子通过半透膜进行的扩散。
半透膜 2.条件:
浓度差
选择透过性膜
3.方向:水分子相对含
量高的一侧
溶液浓度 低的一侧
水分子相对含 量低的一侧
溶液浓度 高的一侧
渗透现象
液面 平衡
液面 上升
1.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正常红细胞形态 等渗溶液中的红细胞 低渗溶液中的红细胞 高渗溶液中的红细胞
水是如何进出细胞的? 盐又起到了怎样的影响呢?
1.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1.1 渗透作用 1.2 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3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1.4 细胞质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
1.1渗透作用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说课稿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高中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的跨膜运输等知识体系中起着关键的衔接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一节。
教材首先介绍了细胞膜的成分,为理解其选择透过性奠定了基础。
然后通过一系列实验和实例,阐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一重要特性,以及这种特性对于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意义。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细胞膜的功能,尤其是选择透过性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化学知识,如分子的扩散和渗透作用,这有助于他们理解细胞膜的物质运输机制。
然而,对于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思考。
在能力方面,高中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但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学习态度上,学生对生物学充满好奇,愿意通过实验和探究来获取知识。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解释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含义。
(3)举例说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在物质进出细胞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设计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细胞膜对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概念和特点。
2.3.1 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学案(含答案)

2.3.1 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学案(含答案)第三节第三节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第第11课时课时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一.渗透作用1渗透现象的分析烧杯中是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溶质分子少水的相对含量高;漏斗中是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溶质分子多水的相对含量低;所以水分子从烧杯向漏斗中扩散。
2选择透过性膜又叫半透膜,对物质进出具有选择作用的膜。
3渗透作用在细胞质膜等结构的两侧,较多的水分子从溶质分子相对较少的区域向溶质分子相对较多的区域扩散,这一现象称为渗透作用。
1液面高度不再变化时,即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此时水分子不再进出半透膜2当达到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溶度一定相等3漏斗内液面升高的原因是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内的水分子多于通过半透膜进入烧杯中的水分子答案123易错警示有关渗透现象的两点提醒1两溶液间的水分子进行双向运动,实际观察到的只是水分子双向运动差异所导致的液面变化。
2当液面高度不再变化时,水分子仍进出半透膜,但进出达到平衡。
观察教材中的渗透示意图,思考下列问题1液面高度差会不会一直升高,为什么提示不会。
长颈漏斗中的液面升高时,液体产生的静水压也随之变大,当静水压增大到和渗透压相等时二者的方向相反,静水压向外.渗透压向内,通过半透膜进出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相等,因此,液面就不再升高了。
2当液面不再升高时,长颈漏斗内外液体的浓度相等吗提示不相等。
当水分子进出达到动态平衡时,长颈漏斗中溶液浓度仍高于烧杯中的液体浓度。
3如果烧杯中是10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提示漏斗中的液面将保持不变。
归纳总结渗透作用的对象.实质1渗透对象渗透作用的对象是指溶剂分子,而不是溶质分子。
2扩散方向渗透时溶剂分子的扩散是双向的。
3平衡实质渗透平衡是指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移动到达平衡状态。
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1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2条件过程条件吸水外界溶液的渗透压细胞液的渗透压失水外界溶液的渗透压细胞液的渗透压平衡外界溶液的渗透压细胞液的渗透压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1材料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为紫色,易于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第一节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新课程教学指导意见,本着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为宗旨,生物方面的核心价值观主要表现在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方面。
本节课主要通过两个实验和一个资料分析使学生在脑海中自然生成“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故把“阐明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设计思路
参、教学程序
教学进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教学活动一:模拟探究膜的特性(实验)利用海关是人和货物进出国
家的通道,类比得出质膜是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
给学生演示模拟探究膜的透
性的实验,展示实验现象并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实
学生在课间观看视频,
然后进行类比,得出质
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
作用。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
验现象出现的原因,通
过实验现象对比得出①
使学生直观了解质
膜的作用,引出质
膜发挥该作用时有
什么特性。
主动探究获得知识,
锻炼学生的实验分
析能力。
验现象,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玻璃纸是一种半透膜②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教学活动二:结合质膜的功能引出质膜类结合课本插图,回顾前充分利用课本插图,结合课本插图,似于半透膜,植物细胞含有面所学的细胞结构的知让学生直观、快速
学生自主学习植物细胞的结构
教学活动三:完成观察植物质膜,设问植物细胞能不能
发生渗透作用,引导学生主
动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
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
(1)用2 分钟独立完成学
识,自主学习成熟植物
细胞的结构,了解原生
质层的概念。
自主学习时,记实验原
理和实验步骤中的关键
获得知识。
使学生的熟练掌握
基础知识
细胞的质壁分案上的实验原理和步骤部分。
知识,为后面的实验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
离与复原的实验
教学活动四:细胞对其他物质的选择性吸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2)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
验操作,同时完成后面的思
考讨论。
通过课本62 页资料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上的思考
题,得出结论:质膜类似与
半透膜,但又不同于半透膜,
即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提供几个练习题。
利用板书对本节内容进行小
结。
作打下基础。
进行实验时,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及时改正出
现的错误,共同完成质
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
从资料中获得信息,得
出答案。
完成练习题。
跟老师对所学内容进行
整理及升华。
能力和合作意识,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讨论、归纳获得新
知识。
学生进一步理解
“ 质膜具有选择透
过性”。
巩固应用所学知识;
了解学生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