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新式教育的发端解读
专题22:新式教育的发端
专题22:新式教育的发端一、导学目标1、记住科举制度废除的主要原因和意义;2、了解近代新式教育体系形成的经过;3、记住: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4、知道蔡元培的教育理念;二、学习流程:自主突破一:科举制度的废除1、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有哪些?2、1905年,宣布停止科举考试;科举制度自隋朝创立到终结共历时年。
3、科举制的废除有什么历史意义?二、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1、新式教育体系形成的前提:2、新式教育体系形成的标志:3、中华民国成立后,对晚清学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主要是缩短了;在课程设置中更加强调。
4、1922年,中华民国参照(国家)的学制,再次对学制进行改革。
三、京师大学堂1、1898年7月,光绪帝发布上谕,开办,1912年改称。
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唯一保留下来的一项新政措施,1912年改称“北京大学”。
2、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3、北京大学在新文化运动中具有怎样的地位?4、简述蔡元培的教育改革过程。
变式练习题1、下列事件发生在1905年的是()A、科举制度的废除B、京师大学堂的开办C、京张铁路建成通车D、严复译著的《天演论》正式出版(高密市2003——200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2、颁布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制的政权是()A、太平天国B、清政府C、中华民国D、伪满洲国3、京师大学堂就是今天的()A、天津大学B、南开大学C、清华大学D、北京大学4、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是()A、李大钊B、蔡元培C、陈独秀D、鲁迅常考知识点及应用典型题一、科举制的废除应用举例:考法A:(制度名称)1、190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废除历时1300多年的()A、跪拜礼节B、缠足陋习C、包办婚姻D、科举制度(高密市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考法B:(废除原因)2、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原因不包括()A、考试内容不济实用B、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才智C、录取程序不利于选择才俊D、中国新式教育体系的冲击(高密市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考法C:(废除者)3、下令废除科举制的是()A、清政府B、南京国民政府C、孙中山D、广州国民政府(高密市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二、一次学制改革:应用举例:1922年,中华民国对学制进行改革,主要参照()A、美国B、日本C、英国D、法国(高密市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三、一所大学:北京大学应用举例:A考法:(创办时期)1、京师大学堂创办于()A、洋务运动时期B、新文化运动时期C、维新变法运动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高密市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B考法:(校长)2、在北京大学提倡“兼容并包”的校长是()A、蔡元培B、陈独秀C、陶行知 D 、李大钊(高密市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C考法:(运动中心)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京师大学堂B、北京大学C、京师同文馆D、清华大学(高密市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重点、难点突破及应用典型题科举制从创立到废除的几个重要时期:检验自我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的新式教育逐步形成。
课件1: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1、京师大学堂的设立与下列那位皇帝有关( A )
A.光绪帝 B.道光帝 C.同治帝
D.宣统帝
2、下列有关京师大学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B.洋务运动留下的唯一结果
C.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D.他的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中国科举考试被废止的是( C )
A.1900年 B.1901年
C.1905年
D.1912年
鲁迅诗稿之一
鲁迅--百草园
徐悲鸿: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主要作品有《愚公移山》《群马》等。徐悲鸿九方皋来自愚公移山群马图
奔马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溺水逝 世于日本,享年23岁。主要作品:《卖报歌》《义勇军进行曲》 《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等。
什么时间哪一首歌 被定为国歌?
冼星海(1905-1945)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 出生于贫苦渔民家庭。是中国近代影响巨大的作曲家之一。
作品:《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
谈谈你对清末为什么废除科举制的看法。
科举制的创立,使选官的范围更广,使一些平民子弟有机会做官。 但到了明清时代却发展为八股取士,从四书五经中选题,束缚了人 们的思想,考中的人只懂儒家经典,没有实际学问,培养出来的都 是忠实的奴仆,与社会发展也极 不相称。因而,1905年清政府宣布 废除科举考试。
废除科举
(1)背景 清政府拟定《奏请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中、高等三个学程的 新式教育体制。 (2)废除时间 1905年
考生看榜图
二、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五四运动使中华文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涌现出大批文学 家、艺术家和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
【华东师大版】八上历史:第22课《新式教育的发端》教案
第22课新式教育的发端而且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才近代新式教育体系中国社会人才观念的巨大变化和思想、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答后指出:至此,中国新式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国后大多从事教育工作,促进了新式教育体系的高的学府19除读书做官的思想。
②办学宗旨——本着兼迁:抗日战争期间。
、关第7课新文化运动新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斗争精神。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主要贡献。
科学地分析对传统文化的“革命”与“承继”问题。
教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凯为代表的国内外反动势力,妄图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借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掀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同群众运动相结合,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因而不能从根本)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观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力争实现名符其实的资产阶学思想的洗礼。
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如果老师让你查找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下列刊物中你应该首选的是(《民报》、陈独秀的《新青年》、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
…“中国废了君主”是指什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会主义革命刚刚兴起,作为新事物,它的发展必然遭到新文化运动的过程。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新式教育的开端教案华东师大版
新式教育的发端教学内容: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的废除,近代教育体系的形成及蔡元培的教育理念。
能力培养:1、通过对科举制的建立、废除的史实的回顾与介绍,使学生懂得科举制的建立和废除都是历史的进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与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较近现代课程设置,阅读蔡元培的教育主张,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使学生理解教育制度的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2、通过了解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使学生懂得一个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
教学重点:科举制度的废除教学难点:蔡元培的办学宗旨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讨论交流,讲述归纳教具准备:科举制发展简表、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发展历史简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898年12月17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它是戊戌维新时期光绪帝在筹办的我国最早的国立大学。
1912年民国成立后改称北京大学。
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我们仿佛也看到了中国新式教育的一个发展过程。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了解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板书课题)探究新知科举制的废除请学生回顾科举制建立的时间及其建立时有哪些进步性?然后提问交流。
思考:科举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学生交流后,教师点拨:科举制从隋朝创立时有打破世袭,广选人才的积极一面到明清时出现以八股取士的痼疾的发展过程。
学生浏览教材内容,思考:清末为什么要废除科举制度?它的废除有何意义?然后讨论交流。
激发思考:科举制的建立和废除都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这说明了什么?教师点拨:科举制的建立和废除都是历史的进步。
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近代教育体系的形成有哪些原因?学生讨论,指名交流,教师点拨:形成的前提:科举的废除形成的标志:第一个近代学制的颁布促进作用:留学生回国从教对照书中副文内容,简要介绍新式教育体系的内容和特点。
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教师补充说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是我国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第22课 新式教育的发端
你能说出新式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吗?
教学内容不同: 西学、自然科学
人才培养方向不同: 由重做官到重实践 教学方法不同
三、新式教育体系的典范
——北京大学
• 诞生 1898年 光绪帝 • 地位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 等学府,是全国的最高学府,也 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蔡元培的教育改革
4.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福州船政学堂 B.京师大学堂
B B
C.北京大学
D.北洋水师学堂
5.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是在 A.1903年 B.1905年 C.1911年 D.1912年
1、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 (1) 剪发辫、易服饰 (2) 改称谓、废跪拜 (3) 禁缠足、倡女权 2、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各大城市流行的 西服、中山装、长衫 女装是:旗袍 男装是: 3、“改称谓”具体怎么改?有什么意义? 4、民国成立后制订在怎样的“礼制”?有 什么意义? 5、各地展开大规模的放足运动是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以 后?女权运动的新时代的具体表现是?
第22课 新式教育的发端
1、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何时废除的? 2、科举制废除的意义? 3、中国新式教育体系是如何一步步得 以基本形成的? 4、京师大学堂建立的时间、历史地位、 改称北京大学的时间? 5、蔡元培的教育改革有哪些?有什么 影响呢?
一、科举制度的废除 1.原因: 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2.时间: 1905年,清政府宣布自次年起
停止科举考试
3.意义: 历时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遂告终
结。科举制的废除,断绝了人们 对科举功名的追求,最终促成了 近代新式教育体系的确立。
二、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
科举制的废除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
——《定国是诏》 材料二:“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 之义。” ——北京大学的办学原则 请回答: ①是谁在何时正式提出创办京师大学堂的? 光绪帝,1898年6月 ②材料二中的原则是谁提出来的? 蔡元培 ③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有何作用? 培养人才;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成为中国近代 传播新思潮的中心。
代表作:《狂人日记》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满本都写着两个字 是“吃人”! ——摘自《狂人日记》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批判封建礼教、封建道德
小说塑造了孔乙己这 位被封建文化毒害而迂腐 的知识分子形象。孔乙己 的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 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 运的写照,又是中国封建 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 质的表现。
(2)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 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 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请回答:“此事”指什么?与此同时,哪一出版机构以 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 (2分) 废科举;商务印书馆 (3)《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0年)》规定: “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 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请回答:在新文化运动中,谁最早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 言文?对此,陈独秀提出什么主张?结合“法令”内 容,指出这些主张对近代教育的作用。(3分) 胡适;文学革命;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4)综合上述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历程,你能得出哪 些认识?(2分) 认识:先进人物引领教育;社会变革(思想解放) 推动教育;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人教版
蔡元培
传统的私塾
科举制度创于隋朝,唐 代进一步完善。明代,形成 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文体 采用死板的八股文,考试内 容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 题,不允许考生有自己的见 解,是明清文化专制的集中体 现。它禁锢人们的思想,阻 碍科学文化的发展,其消极 作用已占主要方面。1905年 清光绪年间终被废止。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新式教育的开端 讴歌光明、鞭笞黑暗的文学家、 艺术家
阅读课本P117第一段内容,回忆 封建时代的教育制度、选官办法、教育 内容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新式教育在这个时候能迈 上新的开端?
古代科举制度 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 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 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
3.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
《李有才板话》
赵树理(1906—— 1970),原名赵树礼, 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 艺术家。1937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他的作品乡 土气息浓厚,有一种新 鲜活泼、为老百姓喜闻 乐见的大众化风格,形 成一个俗称“山药蛋派” 的文学流派。
4.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丁玲,现代女作家。原名 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 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 等。湖南临澧人。1948年完成 了反映土改运动的优秀长篇小 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 被译成多种外文。1951年获斯 大林文学奖。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 国文学、革命家和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 的奠基人之一。
2.郭沫若:
历史剧《屈原》
《女神》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 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 (因为他的家乡有两条河叫 “沫水”和“若水”)。四川 乐山人。中共党员,曾任中 国科学院院长,为现代著名 文学家、史学界权威人士, 蜚声国际,致力于世界和平 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 家、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 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 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和著 名的革命、社会活动家。
第22课新式教育的发端
三、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1、京师大学堂 ⑴诞生: 1898年 ⑵地位: 我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光绪帝
京师大学堂 成立时的门匾 (1898)
京师大学堂毕业文凭
1912年京师大学堂 改名北京大学
早期北京大学的先生
京师大学堂牌匾
大学堂原址
蔡元培整顿北大的措施:
1.要求学生戒除读书做官的思想.
特点:以西学为主,强调自然科学。
内容: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
第一阶段:仿西欧学制
普通教育 初等教育(初等小学5年+高等小学4年) 中等教育(中学5年) 高等教育(高等学堂3年,分科大学 3-4年,通儒院5年)
师范教育 初级师范(=中等教育) 优级师范(=高等教育) 实业教育 艺徒学堂(=初等小学) 初等实业(=高等小学) 中等实业(=中等教育)
2.本着兼容并包的精神聘任教师,活跃学术
氛围。
3.鼓励学术研究,砥砺道德.
4.民主办学,教授治校。
影响
北京大学很快成为新
文化运动的中心。
北大名人:
陈独秀: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蔡元培: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胡适:1917年任北京馆主任
茅盾:1913年考入北大预科班,由于贫困没再继 续读。 马寅初:1915年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
高度实业 (=高等教育)
第二阶段:改革了旧学制
时间:1912-1922年(民国时期)
特点:缩短了修业年限,更加强调自然科学,
加强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
第三阶段:仿美国学制
时间;1922年
内容:小学6年
初中3年
高中3年
大学4-6年
影响:标志中国新式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精品课件二]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一、新式教育的开端
2、新式教育体制确立的过程
(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中国 近代教育兴起,但未形成制度。 (2)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京师大学堂,为 近代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国近代 教育制度兴起,但未成体系。 (3)清末新政时期,中国近代教育体系形成 , 拟定《奏定学堂章程》。 (4)1905年废除科举制,促成近代教育体系 的最终确立。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二)
考生看榜图
古代科举制度
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
宋朝--科举制度的鼎盛
明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
一、新式教育的开端
1、新式教育体制确立的原因
清朝沿用明朝的教育制度,学校 以四书五经为教材,国家通过科举 考试选拔人才,这样培养的人才, 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一 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 改革教育。
冼星海(1905—1945年)中国作
曲家。广东番禺人。因家贫先后半工 半读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和法国 巴黎音乐学院。1935年毅然回国参加 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翌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赴苏联为在 延安拍摄的影片《延安与八路军》配 乐,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 作品有《黄河大合唱》合唱等四部,歌曲《到敌 人后方去》等约500首,交响曲《民族解放》等两部及 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等。他继聂耳之后,以更广泛 的题材、体裁,更丰富的艺术手法,表现中国人民的 解放斗争,对全国军民的抗日战争起了很大的鼓舞作 用。
2、新式教育体制确立的过程
(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中 国近代教育兴起,但未形成制度。
2、新式教育体制确立的过程
第22课 新式教育的发端 2
列举出中国近代教育领域发生重 大变化的史实
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设立 1904年颁布实施近代中国第一学制 建立各级新式学校 1905年宣布停止科举考试
3.中国新式教育体系是如何一步 步得以基本形成的?
科举制的废除成为新式教育体系的前提; 清政府颁布第一个近代学制,对国家教育 系统、教育对象、课程设置等作了详细的 规定,新式事教育体系的形成标志。 在心事教育发展的同时,大批学子出国留 学,回国后大多从事教育工作,,促进了 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
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
原因
内容
特点
科举学生回 国从事教育。
普通教育; 师范教育; 实业教育。
课程以西学 为主,强调 自然科学。
京师大学堂
诞生——1898年 光绪帝 地位——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 学校,是全国最高的学府,也是全国的最 高教育行政机关。 影响——他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 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平和平解放后,北京大学进入了新的发 展时期。 1952年院系调整,北大从沙滩迁到燕园, 成为一所侧重于基础科学和研究的文理科 综合大学。 “文化大革命”给北大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北大再次进入了 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如今北大已成为中国一流的高等学府。
蔡元培的教育改革有哪些?
① 要求学生戒除读书做官的思想(目的) ② 本着兼容并包的精神聘任教师,活跃学 术气氛(宗旨) ③ 鼓励学术研究,砥砺道德(氛围) ④ 民主办学,教授治校(方式)
影响:北大很快就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北京大学为什么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对北大 的办学目的、办学宗旨、办学氛围、 办学方式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最初基地。
7.22《新式教育的发端》课件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 (2)
谢谢大家!
新式教育的发端
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废除科举制度的原因及意义。
新式教育体系形成的过程。
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蔡元培校长
上任后做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及产生 的影响。
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到光绪31年
(1905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 学堂章程》,推行学校教育,科举 制度被废除,历时1300多年。
蔡元培也很重视劳动教育、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 他在北京大学办校役班和平民夜校,在上海创办爱 国女校。蔡元培对近现代中国教育、中国革命作出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主要是: 1.自蔡元培始,中国才形成了较完整的资产阶 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 2.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 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发生创造了条件。 3.为中华民族保护了一批思想先进、才华出众 的学者。 蔡老先生是为学生所深切爱戴的校长
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进行整顿:
1.要求学生戒除读书做官的思想.
2.本着兼容并包的精神聘任教师,活跃
学术氛围。 3.鼓励学术研究,砥砺道德. 4.民主办学,教授治校。
影响
北京大学很快成为新
文化运动的中心。
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自编练习题,小组间
相互检测
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蔡元培是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造者。他明确 提出废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教育宗旨。 倡导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 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资产阶级民 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体制。蔡 元培的教育实践多在高等教育方面。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 提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 民主。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将“学年制”改为 “学分制”,实行“选科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精简 课程,力主自学,校内实行学生自治, 教授治校。他的这 些主张和措施,在北京大学推行之后,影响全国,以至有人 称他自由主义教育家。
【华东师大版】八上历史:第22课《新式教育的发端》教案
八上历史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课件
一、新式教育的开端
京师大学堂
戊戌变法时期创办。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 国家建立的最高学 府,它的创办表明 中国教育改革迈出 了重要一步。
一、新式教育的开端
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 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2.戊戌变法时期,1898年创办京师大学堂。这是中 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3.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 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 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二、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1.文学巨匠鲁迅,及作家郭沫若、
赵树理和丁玲
2.美术大师徐悲鸿
3.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
鲁迅(1881-1936) 文学巨匠
鲁迅,原名周树人,
中国近代反封建斗争 中最彻底、影响最广 泛的思想家。1902年 赴日留学,原学医后 弃医从文,代表作有 《狂人日记》、《孔 乙己》。
冼星海(1905-1945) 代表作《黄河大合唱》
作品还有《生产大合唱》《游击队歌》《在太行山下》等
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姓名
文学巨匠
美术大师 人民音乐家 人民音乐家
代表作
《狂人日记》《孔乙己》
《愚公移山》,(擅长画马) 《义勇军进行曲》 《黄河大合唱》
鲁迅
徐悲鸿 聂耳 冼星海
历史剧
优秀小说 优秀小说
作者借屈原之口说出了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 怨愤,也表达了对光明和自由的渴望、追求。
赵树理(1906-1970)
小 二 黑 结 婚
丁玲(1904-1986)
中国女作家
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22.新式教育的发端
-导学案-
二.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
1.原因: 1904年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制
2.内容:普通教育 师范教育 实业教育
3.“新” 的特点体现在: 识记
以西学为主,强调自然科学
-导学案-
三.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1.创立: 1898年戊戌变法开办京师大学,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小结测评:
-导学案-
科举 制度 的废
除
时间、意义
新式教育的发端
新式教育体系
特点
教育改革
京师大学堂
-导学案-
22.新式教育的发端 一.科举制度的废除
1.历史:科举制度建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废除于清朝末期 2.根本目的: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以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3.时间:1905年,清政府宣布自次年起停止科举考试 4.意义: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追求,
②办学宗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③办学氛围:鼓励学术研究,砥砺道德
④办学方式:民主办学,教授治校
3.作用:北大很快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4.在教育改革中学生应该: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能力,做全面发展的学生
促成了近代新式教育体系
二.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
1.原因:1904年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制 2.内容:普通教育 师范教育 实业教育 3.“新” 的特点体现在:以西学为主,强调自然科学 三.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1.创立:1898年戊戌变法开办京师大学,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2.蔡元培教育改革内容: ①办学目的:要求学生戒除读书做官思想
-导学案-
22.新式教育的发端
学习目标:
1.知道科举制度被废除的时间、原因及意义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 1、1906年,废除科举制。 2、民国成立以后,修改。 3、1922年,基本形成。 作用:促进了中国近代教 育的发展。
北京大学
1、前身:
京师大学堂
2、1912年,
改称北京大学 3、成为新文化
运动中心
蔡元培
近代民主革命家、教 育家、科学家。是20世纪初 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 造者。也很重视劳动教育、 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 他 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 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为中华民族保护了一批思想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文学
作家 代表作 画家
美术
代表作 音乐家
音乐
代表作 作家
戏剧
代表作
国 统 区
解 放 区
五、巩固练习
1、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C、翰林院 D、清华大学 2、以反映解放区人民生活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是( ) ①《孔乙己》②《屈原》 ③《狂人日记》 ④《愚公移山》⑤《小二黑结婚⑥《李有才板话 》 ⑦《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A、①⑤⑥⑦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⑤⑥⑦ 3、科举制度在中国沿用了约( ) A、1 000年 B、1 300年 C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是谁说的?( ) A、聂耳 B、徐悲鸿 C、鲁迅 D、冼星海 5、下列文艺作品中,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抗战斗 志的是( ) A、《狂人日记》 B、《英雄交响曲》 C、《最后的晚餐》 D、《义勇军进行曲》 6、著名油画《愚公移山》的作者是( ) A、张大千 B、齐白石 C、徐悲鸿 D、茅盾 7、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产生于哪一时期(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3.
4.
5.
他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指导俯首甘为孺子牛。
文学巨匠——鲁迅
1. “山药蛋派”的代表人物。
2.
3.
作品具有新鲜朴素的民族形式、生动活泼的群语言, 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
代表作品《小二黑结婚现、当代女作家,原名蒋冰之。 2. 代表作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雷电颂》——《屈原》话剧第五场
1.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
2.
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 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性格,他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 化的方向。——毛泽东
他创作的小说,无情地批判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以杂 文为匕首,直刺帝国主义和反动派,深刻揭露了他们的黑暗 统治。 代表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
2
3
4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1
5
中山市沙溪中学
一、新式教育的开端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 戊戌变法时期。 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 大学。
京师大学堂原址
一、新式教育的开端
1、近代中国教育为什么要改革? 科举制已落后于时代,不 能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以洋 务大臣张之洞为代表的开明官 员对新式教育的发展。 2、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开端又经历了怎样一个历程?
这些文学、艺 术家能创造出这么好 的作品,你认为有哪 些原因?
2
3
4
1
5
丁玲
2
3
4
1
5
1.(2006山东)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太学 C、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D、北京大学
)
2.(2008青岛)创作了《愚公移山》,提出“人不可有傲气, 但不可无傲骨”的艺术家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代 科举制度的沿革
隋朝 创立科举制:设进士科
唐朝 发展科举制:设制举、常举(秀
才、明经、进士、明法等)
北宋 改革科举制
明朝 八股取士(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
,加强了封建君主统治)
清朝 进一步改革与废除科举制
为什么说科举制的建立和废除 都是历史的进步?
科举制的建立与废除都是历史发展 的产物。由强调门第到注重学识; 由追求功名到重视实践,反映了中 国社会人才观念的巨大变化和思想 观念不断解放的历史发展趋势。
各级新式学堂开办
《奏定学堂章程》
规定儿童七岁入学,对普通 中学培养目标确定为三个方面: 做官,升入高等学堂,从事实业。 章程中开始注意了大、中、小学 之间的衔接,但丛课程设置来看, 经学课时最多,还是立足于做官 和升学。
【近代教育发展】
新学制的实行
癸卯学制
新式教育体系形成过程
一、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初等阶段、中等阶段、高等阶段
3、影响——它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
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1912年改成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于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在北京设 立,1900年八国北京联大学军的侵发展占史 北京后,停办。1912 年改称“北京大学”。五四运动期间,北大成为 五四运动的发祥地。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最初基地。1937年抗战爆 发后,北大南迁长沙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 西南联合大学。抗战后迁回北京。北平解放后,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 助其为恶,无益也。” “未有学焉而不能知,习焉而不能熟 者,其能否成立,视体魄如何耳。”
素质教育
1、科举制度在中国存在了在约( ) a、8000年 b、1300多年
c、2000多年 d、2500多年 2、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制颁布实施于( ) a、1904年 b、1905年
新式教育体系形成
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成为近代新式教育体 系确立的前提。
新学制的制定——1904年清政府颁布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制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以教育法令的形式公布了新学制,并在全 国施行。该章程对国家的教学体制和新式 学堂做了比较全面、明确的规定。
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大
学
中西结合
蔡蔡元元培培反-对---把-清学朝术进与士政,治著名教育家,积极
参混加为辛一亥谈革,命只。要1是91学2术年上1月,任中华民国南 京的临权时威政,府不教论育其总持长何,种19观16年任北大校长。 北点大,之都所可以以有作优为良教的授学在风北,与蔡元培有密切 的关系。大蔡授元课培。先生出任校长后,在办学宗 旨,办学氛围,办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尤其在办学宗旨上,实行“兼容并包”的方 针,使北大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 “兼容并包”的民主办学方针,使许多“道 不同”、“意见不合”,甚至“势若水火”
第22课 新式教育的发端
一、科举制度的废除:
时间
标志
一、科举制度的废除:
意义
时间 标志
二、新式教育二体、新系式教意的育义体形系的成形成
新学制的颁布
新学制的颁布 修改学制
修改学制
三、北京大学 创建时间
三、北京大学 地位
创建时间 地位
近代社会为什么要废除科举 制度?
背景
清朝沿用明朝的教育制度, 学校以四书五经为教材,国家通 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这样培养 的人才,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 的需要,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 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
学校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学校管理等 二、修改新学制缩短修业年限
【近代教育发展】
京师大学堂
京遗京师存京师大师大学大学堂学堂分堂教科藏室大书楼学楼遗新存校舍文科楼建筑
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2、地位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
的高等学府,是全国的最高学府, 也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名 历史与现实的契合 家 的
学 子 的 天
摇
堂
篮
北京大学的校徽由鲁迅先生设计,是
“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 “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 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 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 人为本”。
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办学原则:
以传统学科为主体,
北 京
引进西方学科,
北大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952年经过院系调整逐渐成为一座 侧重于基础科学教学和研究的文理综 合大学。文化大革命给北大带来了深 重灾难,1977年恢复高考后,北大 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今的北大
已成为中国一流的高等学府。
一
、京
京
师 大
师
学 堂
大 学
旧 址
堂
的
开
办
北 京
大
学
西
门
京师
1、创办: 1898年创建 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的学者、大师都云集北大,北大真正成为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学府。
4、蔡元培的教育改革(1917年)
措施:
①办学目的 ——要求学生戒除读书做官 的思想。
②办学宗旨 ——本着兼容并包的精神聘任 教师,活跃学术氛围。
③办学氛围 ——鼓励学术研究,砥 砺道德。
④办学方式 ——民主办学,教授治校。
蔡元培的言论(摘录)
c、1912年 d、1922年 3、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是( ) a、北京大学 b、清华大学
c、京师大学堂 d、马礼逊学堂
4、1922年学制改革规定初中为( ) a、2年 b、3年 c、4年 d、4——6年 5、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在( ) a、北京大学 b、南开大学 c、西南联合大 学 d、天津大学 6、下列属于蔡元培教育改革内容的有( ) a、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b、鼓励学术研究, 砥励道德 c、戒除读书做官思想 d、民主 办学、教授治校 A、abc B、 acd C 、bcd D、 abcd
教育改革
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1862年 京师同文馆)
2、戊戌变法时,作为“新政”,创办京师大学堂。
3、废科举,兴学校。京师大学堂开办以后,科举 制仍然存在。维新变法失败后,科举考试又恢复 了八股文。大学堂的学生只有考取科举,才能取 得做官资格。每到科举试期,学生纷纷请假赴考。 这样,国家得不到急需的军事、外交、科技等人 才。洋务派大臣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 兴办学校。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 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 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 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