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私募股权十大影响力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中国私募股权十大影响力事件
跌宕起伏的2008年已经过去,这一年,世界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我国私募股权市场如同过山车一样,由狂热滑入了低谷。金融街PE从2008年的一系列事件、政策中提取出了对中国PE/ VC市场最有影响力的十大事件,以此作为对本年度行业发展历程的整体回顾。
一、金融危机肆虐PE深受其害
以2008年9月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为标志,而早已融入全球经济的中国很难独善其身。而且这不仅仅是假设,最终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不仅仅让PE募集资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难度,随着国内外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和IPO市场的崩溃,PE也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流动性困境和回报率剧烈下滑的现实,陷入到前所未有的进退维谷的境地。
JRS点评:金融危机打击了投机和泡沫的同时,也打开了投资的机会之门。在经济最不景气的时候,资产价值往往最便宜,真正的投资者往往能在此时以较好的价格买到优质企业。中国PE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在国际市场疲软之时,可能正是国内PE快速发展的时机,国内PE应抓住金融动荡中的机会。
二、政府引导基金大跃进
2008年10月,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制订的《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指导意见》出台。根据《意见》,创业引导基金是由政府设立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主要通过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但引导基金本身不直接从事创业投资业务。《意见》出台后,各地政府推进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据预测,各级政府的引导基金总量级将达到1000亿元,按照1∶10的比例,将有10000亿元的社会资金砸向PE/VC市场。
JRS点评:《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指导意见》的出台再加上各地不断出台的对创业投资的鼓励政策,2008年已然成为政府引导基金的大跃进元年。引导基金在地方的蔚然成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地方政府希望籍此以少量资金引导所扶持的子基金挖掘当地初创期企业项目;而PE/VC的定位就是"利润回报".如果要把"引导放大"与"利润回报"嫁接,必然涉及到双方利益平衡问题。
三、金融机构竞相试点股权投资
2008年3月,8家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获准开展直投业务;4月,鼎晖和弘毅分别获得了社保基金20亿元的承诺出资;11月,保险机构获准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保险资金开始了投资金融企业和其他优质企业股权的试点;12月,随着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获准开办并购贷款业务,银行资金也逐步进入股权投资领域。
JRS点评:随着更多的金融机构获准涉足股权投资领域,饱受LP困扰的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有望获得庞大资金来源,这将给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注入一剂"强心针".因为这些资金来源稳定,是最适合成为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的LP之一。
四、中投海外淘金交出"巨额学费"
2007年,中投向正受次贷危机煎熬的华尔街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伸出援手,注资50亿美元,截至2008年12月,中投这笔投资浮亏近40亿美元。而在2008年9月16日,中投在美国历史最悠久的The Reserve货币市场基金管理的Primary Fund投资达54亿美元也被冻结。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弘力在近日表示,面对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以及世界经济步入衰退,中投公司审慎决策,已及时放缓了资产投资,目前是现金为王,尽可能地不进行投资。面对种种不确定的经济态势,中投的谨慎似乎已经是必然。
JRS点评:中国投资公司甫一成立,对黑石、摩根士丹利、Primary基金等的三项投资就备受关注。可是命运不济,恰遇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结果只能是承受责难。事实上,通过中投海外投资失利的教训,国内投资者应该意识到,跨海收购时不能盲目追求速度,不能仅仅重视被收购企业的风险,更要注重整体金融市场的风险,包括政策和政治风险。
五、奶业危机袭扰PE资本
2008年9月,三聚氰胺泛滥,问题奶粉遍布大江南北,由奶粉事件引起的行业危机已经波及到整个乳制品行业,消费者"谈奶色变",投资乳业的PE投资者们也深受其扰。奶品行业危墙最先压倒了太子奶。
最先掀起奶业危机的三鹿也与年底宣布破产,此前国内各家受冲击较小的奶企纷纷展开了三鹿争夺战,意欲抢夺去三鹿的"幼稚资产",但即使到现在也无定论。奶业仍然存在的危机让任何一家奶企都不得不重视目前市场潜在的危机,任何一次不恰当的出手都有可能成为目前国内奶业危机的牺牲品。而那些此前大肆投资奶业的PE则在此次危机中损失惨重。
JRS点评:因为看好中国乳品消费市场,近几年,国内外各大PE投资者携带巨额资本蜂拥而上,从太子奶、圣元、到优格等一系列的乳品业的募资背后,都有着PE资本的活跃身影。然而,"资本是挤不出奶的".相反,在想象着巨大市场空间带来高额回报的同时,忽视了巨额资本的热情参与而人为带来的产业扭曲和产业链条的自然瓶颈,盲目推动产业发展同时,也放大了产业的固有风险。而对于PE投资来说,除了静态的市场、企业经营、估值外,系统和产业的风险或许更大于单个企业的经营风险。
六、地产商身陷投行对赌陷阱
11月,昌盛中国拟出售中华广场项目以履行对赌协议。因负债率过高,昌盛中国不排除整体沽售公司资产,大股东清盘走人。令昌盛中国窘迫到如此田地的是与高盛旗下创投基金(GSSIA)签署的对赌协议:2006年12月18日,昌盛中国向创投基金发行2.5亿美元
的可赎回可转换债券,利率为7%,双方约定,若昌盛中国没有在债券的年期内进行IPO,高盛可要求昌盛中国按预定的价格购买其所持全部可赎回可转换债券。该债券的年期原为一年,高盛于2007年11月16日发出通知,把年期延长至2008年12月18日。按照协议,若昌盛中国未能在年期内偿还本金,该项可转债的利息便按每年21%计算。
其实何止昌盛中国,众多地产商体验了对赌协议在市场变化时带来的威力,甚至由此带来的企业方失去控制权。而在年底,众多的投行也开始对房产商的投资变得异常谨慎,那些在之前已经注资过房产商的PE,为了避免两败俱伤,大多都选择坐下来重新谈判,再次输血,不过这次大多以结构性融资、可转债的形式进行,以确保资金安全。
JRS点评:昌盛事件仅是房地产资本泡沫的冰山一角。恒大、恒盛、阳光100……一个个声称2008年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相继断送融资梦,为上市而大量囤积的土地储备与跌至冰点的销售业绩终在此时凝成命悬一线的资金链。这一场赌局没有赢家,只有相对的输家。
七、天交所"股权板"面世拓宽PE退出渠道
2008年12月26日,天津股权交易所正式迎来了第一批三家挂牌企业,意味着作为天津市政府批准设立、唯一被准许从事"两高两非"公司股权和私募基金份额交易的天津股权交易所正式开业。这里的"两高两非"指的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非上市非公众股份有限公司,私募股权基金指的是合伙型基金、信托型基金以及按照公司法组建的各类股权基金,包括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并购基金等。
而在挂牌企业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汉镒资产,该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吃螃蟹"的私募基金。按照天交所的业务范围设定,该基金将有望通过天交所的交易平台进行融资,该私募基金的份额也将通过天交所平台进行交易。
JRS点评:私募基金上市融资并进行份额交易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但在国际上已经大行其道。天交所是国内首家既能实现私募股权基金份额转让、又为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形成的公司股权提供交易的平台。它的成立与开业首先是为VC、PE等众多投资机构提供了更多的接触并投资高成长性公司的机会,同时也为投资机构所持股权的退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八、并购贷款开闸
2008年12月6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满足企业和市场日益增长的合理的并购融资需求。12月24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分别与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银行联合推出了总金额达10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并购贷款额度,这也是国内首批并购专项贷款。
JRS点评:经济低迷时的项目低估值对于投资者来说诱惑巨大,对于有充分准备的投资来说,这正是该他们出手,低成本扩张的良好时机。但仍然有许多并购案例因为资金缺口问题频频早夭。可以说,只要风险控制得当,这次并购贷款的开放可以为这些有扩张意愿的中国企业并购时提供强大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