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新《职工薪酬准则》设定受益计划会计与税务处理逐词逐句详解——对新准则的响应(二)介绍
“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详解
“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详解作者:杨文杰来源:《会计之友》2017年第20期【摘要】 2014年1月我国公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引入设定受益计划会计规范。
由于设定受益计划下的会计处理本身非常复杂,并涉及到保险精算方面的知识运用,相关企业如何做到对新政策和新规定的把握和成熟运用也就迫在眉睫。
通过对东方宾馆实施设定受益计划的案例分析,把握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发现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方面是精算假设不够全面,另一方面是计划资产没有在表外进行披露。
最后提出了解决和改进问题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精算假设【中图分类号】 F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20-0032-06一、引言2014年1月,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修订版)(以下简称“新9号准则”)。
新9号准则对职工薪酬的范围进行进一步的扩大,对短期薪酬及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同时新增了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内容,并首次提出了“离职后福利”的定义及会计核算规范,将原准则中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医疗保险调整至离职后福利中进行核算。
与原职工薪酬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最大的亮点是引入了设定受益计划。
新9号准则对职工离职后福利进行区分,拟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并对设定受益计划的确认、计量与披露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规范,而原准则中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仍属于离职后福利中的设定提存计划范围。
设定提存计划是指企业只承担按一定提存比例向独立的基金上缴固定金额的义务,在支付离职后福利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补偿义务的福利计划,企业不用对未来的提取金额做出保证。
而受益计划则是指企业在职工退休离职后,采取分期或一次性支付的方式,给予一定金额的补助,在提存时,是否按时提存及提存多少都由企业自行决定,提存金额不固定,而未来的提取金额是一定的。
2014年新修订(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变化及要点归纳介绍
2014年新修订(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变化及要点归纳自2014年初以来,财政部陆续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共七个会计准则,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其中新修订了CAS2、CAS9、CAS30和CAS33四个准则,新颁布了CAS39、CAS40、CAS41三个准则,通过对比原准则及对新颁布准则的梳理,其变化及要求归纳如下:一、《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主要变化(一)适用范围变化明确规范权益性投资,即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
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其他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不再适用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相关规定。
同时明确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权益投资:1、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以及类似主体持有的、在初始确认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投资性主体对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子公司的权益性投资;3、《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未予规范的其他权益性投资,即原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范的企业持有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其他投资。
(二)基本概念修订后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以及新发布的合营安排准则,对“控制”、“共同控制”和“合营企业”的定义进行了重新修订,因此,明确在判断“控制”、“共同控制”和“合营企业”时,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进行判断,《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仅对“重大影响”的判断进行了规范。
新准则下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解析
新准则下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解析作者:郑天娇叶明李经彩周振李浩举来源:《会计之友》2016年第06期【摘要】 2014年我国财政部修订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引入了离职后福利概念,增加了对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规定。
文章在介绍设定受益计划相关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梳理会计核算框架以及举例说明的方式,进一步解析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方法,以期对设定受益计划的理解与会计实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设定受益计划;设定提存计划;会计核算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6-0064-04c一、引言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企业职工薪酬会计核算与披露,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2014年1月27日,财政部会计司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基础上,对《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进行了修订,并规定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
修订后的准则与旧准则相比有较大变化,其一即是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引入了离职后福利概念,明确规定将离职后福利区分为设定提存计划与设定受益计划两类,并新增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的规定。
目前,设定受益计划的应用在我国尚处于起步期,虽然新准则及应用指南对设定受益计划的概念及会计处理进行了说明,但其会计处理方法较为复杂,对于会计人员来说相关内容仍然晦涩难懂。
为更好地理解设定受益计划,本文将从相关概念及特点出发,通过系统梳理会计核算框架以及举例说明的方式,进一步解析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方法。
二、设定受益计划相关概念及特点离职后福利,是除短期薪酬与辞退福利之外,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
新准则将离职后福利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两类:(1)设定提存计划,是指企业向一个基金等独立主体缴存固定费用后,无论该基金未来能否拥有足够的资产支付当前及过往期间所有职工的福利,企业不需要再承担进一步的支付义务;(2)设定受益计划,为设定提存计划之外的离职后福利,是企业根据职工服务年限、工资水平等一定标准,确定职工退休后每期年金收益水平,并推算出企业每期应为职工缴费的金额。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2014)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2014)一、总体要求《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以下简称“本准则”)明确界定了职工和职工薪酬的含义,规范了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以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发生的人工成本。
本准则规定,职工薪酬应当分类为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本准则的规定,根据职工薪酬的性质,对职工薪酬进行合理分类,作为职工薪酬会计处理的基础。
对于短期薪酬,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者相关资产成本。
企业存在带薪缺勤的,应当将带薪缺勤分类为累积带薪缺勤和非累积带薪缺勤。
对于累积带薪缺勤,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
对于非累积带薪缺勤,企业应当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的会计期间确认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
长期带薪缺勤则应当作为其他长期职工福利进行会计处理。
对于离职后福利,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对于设定提存计划,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根据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者相关资产成本。
对于设定受益计划,企业应当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确定设定受益计划福利义务,并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因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服务成本、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相关资产成本;因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且在后续会计期间不允许转回至损益。
对于辞退福利,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辞退计划条款的规定,合理预计和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本准则规定,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包括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和辞退福利以外的所有职工薪酬,具体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或长期奖金计划)等。
2014年最新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修订)
(三)职工薪酬的披露
设定受益计划:
1、设定受益计划的特征及与之相关的风险。 2、设定受益计划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金额及其变动。 3、设定受益计划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金额、时间和不 确定性的影响。
职工薪酬
讲 解 人:乔红玉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主要内容
(一)职工薪酬的定义及分类
(二)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三)职工薪酬的披露 (四)衔接规定
(一)定义及分类
主要内容
1、职工的范围
2、职工薪酬的定义
3、职工薪酬的分类
(一)定义及分类
1、职工的范围
职工至少应当包括
签订劳动合同 √ 正式任命 提供类似服务
甲公司2014年年初制定一项短期利润分享计划。该计划规定,公司全年净利润 指标为1000万元,如果在公司管理层的努力下,净利润超过1000万元,公司管 理层将可以分享超过1000万元部分的10%作为额外报酬。 2014年,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 不考虑离职:2014年12月31日,确认50万薪酬。(1500-1000)*10%=50
4、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所依赖的重大精算假设及有
关敏感性分析的结果。 参照境内外同时上市提前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公司附注。
(四)衔接规定
• • 短期薪酬不需要追溯 离职后福利计划、辞退福利、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应
当进行追溯调整。
(二)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1、短期薪酬 总体要求: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按受益 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的成本。 提示:非货币性福利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及案例解析-课后练习
题号:Qhx011452 所属课程: 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2014)及案 例解析 1. 职工偶尔的带薪缺勤属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A、 对 B、 错正确答案:B 解析: 短期带薪缺勤属于短期薪酬,长期带薪缺勤属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题号:Qhx011455 所属课程: 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2014)及案 例解析 2. 职工薪酬义务的确认是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不是款项应付或者实际 支付期间。
A、 对 B、 错正确答案:A 解析: 职工薪酬应当在职工服务的期间内进行确认。
题号:Qhx011449 所属课程: 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2014)及案 例解析 3. 2014 年新修订的职工薪酬准则针对我国薪酬制度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同 国际会计准则的主导思想不同。
A、 对 B、 错正确答案:B 解析: 新修订的职工薪酬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
题号:Qhx011463 所属课程: 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2014)及案 例解析 4. 辞退福利应当于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时进行确认。
A、 对 B、 错正确答案:B 解析: 企业向职工提供辞退福利的,应当在以下两者孰早日确认辞退福利产生 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一)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 划或裁减建议所提供的辞退福利。
(二)企业确认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 的成本或费用。
题号:Qhx011451 所属课程: 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2014)及案 例解析 5. 职工不包括雇佣的临时工。
A、 对 B、 错正确答案:B 解析: 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
题号:Qhx011456 所属课程: 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2014)及案 例解析 6.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不属于职工薪酬的范围,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 科目核算。
2014年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分析
近 年来 , 我 国企 业 为职 工 提 供 形 式 多样 的福 利 , 并 且 先很 多没有 予以确 认和计量 的表 外职工 福利 负债 ,进 而在 严 重影 Ⅱ 向 国有和 国有控股企 业 的报表 。 不 断完 善离职 后 福利计 划 。 但是 , 在执 行过 程 中 , 现 行 的准 定 程度上 , 综上 所 述 ,修 改后 的准 则更 加 明确 地 界定 了薪 酬 , 其 则缺 乏相 应 的针 对性 、 可操作 性 。 包含 的范 围 更大 , 应 用 起来更 加 灵活。当然 , 准则修 改后 同 2 修订 后新 准则 亮点 时也 就 意味着 会计 规 范和 监 管等 呈现 出趋严 的趋势 , 在 这 2 . 1 职 工 范 围 明 确 种情 况下 , 企 业 自我 界定 薪酬 和任 意调 节 的空 间就 会 不断 企 业 在经 营过 程 中 , 其职 工 范 围 通 常 情 况下 , 包括 与 企业 签订 劳 动合 同的所 有人 员 , 以及 没 有与企 业订 立相 应 缩小 。
我 国 的会计 准则 体 系与 国 际体 系进行 接 轨。 对于 《 国际 会 并没 有建 立职 工 福利机 制。 对于这 些内容 , 在 现在 新准 计 准则 第 1 9号 —— 雇 员福 利》 , 国 际会计 准 则理 事会 早在 提 , 则 中进 行 了不断地 完善 , 同时建 立 了常 态化机制 , 对这 些事 2 0 1 1年就进 行 了相应 的修 改。 项进行 了确认和计 量 。 在 这种情 况下 , 在表 内逐渐纳入 了原 1 . 3 准则 规范 的完 整性 需要
2 0 1 4年修订《 企业会计准则第 9号——职工薪酬》 分析
姜忠敏 ( 南 通市广 播电 视大学)
摘要: 2 0 0 6年颁布 的 《 企业会计; 隹则第 9号——职 工薪酬》 被
浅析2014新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的变化及其影响
浅析2014新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的变化及其影响【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旧的会计准则已经不太适应经济坏境的变化。
财政部于2014年出台了一系列新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一一职工薪酬》是其中一个亮点。
此次新准则的颁布是对2006年2月发布的旧准则的修订和完善,旨在进一步规范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推动职工薪酬会计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职工薪酬会计准则修订的背景,阐述了新会计准则的变化以及职工薪酬的核算与运用,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新职工薪酬准则修订对企业和职工的影响。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职工薪酬分析一、职工薪酬准则修订的背景2014年初起,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规范会计计量的方法,财政部先后发布了多项会计准则的增补或修订版,要求企业自2014年7月1日起执行。
虽然在2006年新准则颁布后,财政部曾发布六项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五个年报通知及若干会计处理规定和复函,但对会计准则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修订和增补尚属首次。
对我国会计准则职工薪酬方面的修订与增改是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发展与变化的要求。
(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全面改革和修订。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了稳定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要求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等机构响应领导人峰会的呼吁,承诺将加倍努力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进入了新一轮的剧变期。
于是,2011年,IASB发布了4项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4项修改后的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进行了重大修改,取消了区间法,要求全额确认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简化了设定受益计划的列报模式。
修订内容还涉及单独财务报表、联营与合营、金融工具等多项内容,自2013年1月1日起开始适用。
(二)国际投融资的增加推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2014年新修订(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变化及要点归纳
2014年新修订(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变化及要点归纳自2014年初以来,财政部陆续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共七个会计准则,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其中新修订了CAS2、CAS9、CAS30和CAS33四个准则,新颁布了CAS39、CAS40、CAS41三个准则,通过对比原准则及对新颁布准则的梳理,其变化及要求归纳如下:一、《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主要变化(一)适用范围变化明确规范权益性投资,即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
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其他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不再适用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相关规定。
同时明确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权益投资:1、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以及类似主体持有的、在初始确认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投资性主体对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子公司的权益性投资;3、《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未予规范的其他权益性投资,即原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范的企业持有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其他投资。
(二)基本概念修订后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以及新发布的合营安排准则,对“控制”、“共同控制”和“合营企业”的定义进行了重新修订,因此,明确在判断“控制”、“共同控制”和“合营企业”时,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进行判断,《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仅对“重大影响”的判断进行了规范。
2014年新企业会计准则职工薪酬讲解
二、修订内容
1.将现行应用指南和讲解中关于带薪缺勤, 利润分享计划的有关会计处理规定,纳入准 则正文。这主要是对准则体例的调整,将具 有规范性的条文尽可能纳入准则的正文。
二、修订内容
2.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 险费,实质上向职工提供了离职后福利,属 于设定提存计划,将这部分内容调整至离职 后福利。这主要是引入离职后福利计划后, 对准则内容结构所作的调整;
二、修订内容
3.企业向职工提供的非货币性福利统一采用 公允价值计量,但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获得时 ,可以采用成本计量。这主要是解决现行准 则中非货币性福利计量不一致的问题,并提 高准则的可操作性。
非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缺勤权利不
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 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 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
我国企业职工休婚丧假、产假、探亲假、病 假等通常属于非累积带薪缺勤。
利润分享计划
利润分享计划:是指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与职工达成 的基于利润或其他经营成果提供薪酬的协议。
贷:管理费用 800
累积带薪缺勤
累积带薪缺勤福利需要在职工提供服务并行 使带薪缺勤权利的当期确认为生产成本或者 计入当期损益,并非到企业实际支付现金或 银行存款时才确认。
如果职工在离开企业时能够获得现金支付, 企业就应当确认必须支付给职工的全部累积 未行使权利的补偿金额。
非累积带薪缺勤
利润分享计划按照时间长短将小于 12 个月的划分 为短期薪酬,超过 12 个月的划分为长期职工福利 。这是此次修订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我国会计准 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表现之一。
职工薪酬准则讲解--2014.10.6
13
4、短期带薪缺勤
(4)累积带薪缺勤会计处理的案例 【例1】根据上述资料,乙公司职工2014年已休带薪年休的,由于在 休假期间照发工资,因此相应的薪酬已经计入公司每月确认的薪酬 金额中(同非累积带薪缺勤处理)。与此同时,公司还需要预计职 工2014年享有但未使用、预期将在下一年度使用的累积带薪缺勤, 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者相关生产成本。 在本例中,乙公司在2014年12月31日预计由于职工累积未使用的带 薪年休假权利而导致预期将支付的工资负债即 50 *1.5天=75天 的 年休假工资金额为500元*75天=37500元,并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 管理费用 37500 37500
支付方式每月固定发放终身支付至去世福利补贴金额护理休养费公用经费取暖降温费水电费补贴过节费劳模津贴交通费体检费电话费离休干部津贴补贴书报费误餐费旅游费独生子女费支付方式按年或月固定支付发放终身支付企业负担的统筹外医疗费用报销金额各分公司依据当地政策按照比例为离退休人员报销支付方式实报实销统筹外的丧葬费补贴及一次性抚恤金金额各分公司支付标准及金额各有不同支付方式死亡时一次性支付20212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
该主要变化将在后面进行讲解。
3
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主要规范了短期职 工薪酬和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实施至今已逾5年,对于规范企业职
工薪酬的会计核算,加强企业职工薪酬相关信息的披露,以及保护
企业职工权益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法律体系逐渐完善,企业向
职工提供福利的形式不断丰富,对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 披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4
现行准则在执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
新职工薪酬准则之“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探讨
价值 , 把未来 支付 给职工的退休金 , 计人提供服务 当期 的 但对 于存 在 计 划资 产 的设 定受 益计 划 的账 务 处 按 国家规定的缴存 比例计算确定 的金额 , 向独立 主体如社 成 本 费用 。 会保 险机构 缴存提 存金 ,职工退 休后每月能领取的退休 理 , C A S 9 应用指南 中, 只是对服务成本( 当期 服 务成 本 、 过 金 ,取决于之前企业 向社会保 险机构缴存的提存金的金 去服务成本 ) 、 结算利得或损失 ; 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
酬 对 企业 财务 状 况 、经 营成 果 和 现 金流 量 的影 响 , 2 0 1 4 年 属 设 定受 益计 划 。
二、 设定 受 益计 划 的账 务处 理 设计
修订的 《 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一 职工薪酬》 ( 以下 简称C A S 9 ) 在离职后福利会计规范中引入“ 设定受益计划 ” 的概念 。
‘ 技术探索 I T e c h n i c a l P r o b e
新职工薪酬准则之“ 设定受益计划” 会计处理探讨
广 东海洋大学寸金 学院 韩 冰 单 昭祥
摘要 : 本 文就 设 定提 存计 划 与设 定 受益 计 划进 行辨 析 , 梳 理 出设 定 受益 计 划账 务 处理 的整 体框
个人承担 , 这就是典型的设定提存计划 。 相对地 , 设定受益计划 , 属待遇承诺型 的福利计划 , 企
业 的 义务 是 为 现 在和 以前 的职 工 提 供 约定 的福 利 , 该计 划 可 能不 注 资 , 也 可能 部 分 或全 部 由企 业 或职 工 向独 立 主体
式, 对相关的概念进行解读并设计其账务处理方案。
入资金 , 那 么会计处理应 分别 两种情形各有不 同, 不存 在 产 ,其账务处理则简化为设定受益计划负债 的核算问题 ,
新职工薪酬准则中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探讨
新职工薪酬准则中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探讨【摘要】2011年6月16日,IASB正式发布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其中对于雇员福利中的设定受益计划规范进行了较大的修改。
在此背景下,2014年1月27日,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发布了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我国原准则只规范了设定提存计划,增加设定受益计划的确认计量规范是此次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之一。
文章在相关确认计量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了相关账务处理方案。
在我国目前的会计实务中,企业的养老金基本是设定提存计划,采用设定受益计划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企业很少。
基于这种情况,修订准则引入设定受益计划会计规范从整体上看不会对目前的会计实务产生大的影响,同时还可以促使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采用设定受益计划会计规范的方法进行操作,并使得目前已经采用设定受益计划的企业的会计处理更为合理,从而有利于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离职后福利;设定受益计划;设定提存计划;账务处理2014年1月27日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在此之前,201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进行了重大修改,取消了区间法,要求全额确认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简化了设定受益计划的列报模式。
为近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会计处理,2012年9月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修订)(征求意见稿)》,其中涉及了大量的有关职工离职后福利的设定受益计划相关会计处理规范。
此次正式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有一定的变化。
整体来看,此次《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修订增加设定受益计划是其主要变化内容之一,变化将会给我国相关会计实务带来一定的影响,因而非常值得关注。
一、设定提存计划与设定受益计划(一)设定提存计划设定提存计划是企业职工离职后福利计划的一种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职工薪酬准则》设定受益计划会计与税务处理解读——对新准则的响应(二)文/陈文新目录一、引言 (2)二、基本概念解读——什么是设定受益计划? (2)(一)【案例一】——设定提存计划 (2)(二)【案例二】——设定受益计划 (3)三、设定受益计划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结合单个案例与综合案例的说明 (6)(一)对精算事项的说明 (6)(二)对准则及应用指南会计处理疑难点的单案例解释——兼解释疑难概念与句子 (6)1.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的整体框架 (6)2.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详细解读 (7)(1)如何理解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等相关概念及其会计处理 (7)1)解读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计算方式 (8)2)预期福利累计单位法确认的当期服务成本会计处理方式 (9)3)如何准确界定“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 (9)(2)如何理解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与净资产及其会计处理? (11)1)怎么理解计划资产? (11)2)怎样理解资产上限? (13)3)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或净负债会计处理与列报 (15)(3)如何理解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以及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及其会计处理 (18)1)【综合案例】——对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核心准则条文的解读 (21)2)对其他综合收益处理的一个解释 (25)四、设定受益计划税务处理说明 (26)(一)企业所得税处理 (26)(二)个人所得税处理 (26)一、引言设定受益计划在目前国内还不多见,实务中财务人员见过、处理过的还很少。
但是既然准则已经明文规定,作为财务人员还是应该搞明白、弄清楚。
而且现实中,多家上市公司已经出现了设定受益计划并已经按照新准则进行了处理(包括中兴通讯、中国中铁股份、中国东方航空、淮柴动力、上海电气集团等多家公司都推出了设定受益计划),现实的变化也要求我们必须掌握此处的处理。
这里,笔者将对准则条文中的疑难点,通过结合案例的形式,逐词、逐句、逐条分析解读,最后将通过一个完整案例全面展示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流程与报表列示。
二、基本概念解读——什么是设定受益计划?关于离职后福利的准则是从第十一条开始的,下面从第十一条开始逐条详细分析这些准则,力图把“官话”翻译成接地气、好理解的“白话”。
在下文中,准则以及应用指南原文用楷体表示,其余部分用宋体。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离职后福利计划,是指企业与职工就离职后福利达成的协议,或者企业为向职工提供离职后福利制定的规章或办法等。
其中,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解读】:如果从来没有接触过设定受益计划,看到准则这段话的感觉必定是满头雾水的,因为其表述过于抽象且不着边际(这也不能怪财政部,IFRS也是如此表达的:Defined benefit plans are post-employment benefit plans other than 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s.)。
按其表达,对设定受益计划的理解是跟设定提存计划的对比进行的,这种表述方式其实是非常不利于理解的。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计划是设定提存计划,什么样的计划是设定受益计划?下面通过案例进行比较形象且具体的说明:(一)【案例一】——设定提存计划A企业与公司员工约定:从员工入职当天起,每个月按照政府规定的缴存比例,向当地的社会保险机构缴存养老保险费。
缴存后,就企业而言,没有后续的义务了,该缴存金额就到了员工的个人账户。
为简化理解,假设该企业每年为甲员工缴纳12000元基本养老保险,该12000元缴存在甲员工的个人养老账户。
甲员工今年30岁,预计工作到60岁退休,假设员工从现在开始工作到退休,企业为其账户将缴纳的名义养老保险金数额是12000*31=372000元。
企业从员工30岁到60岁期间,把这372000元缴纳完毕,企业的义务履行完毕。
这些钱缴纳到员工个人账户后,就是员工个人资产,其投资产生的损益即投资风险将完全由员工个人承担,而由于员工的寿命等因素也是不确定的,退休后的每个期间员工能够获得的收入是不确定的。
折现率统一假定为5%。
怎么理解呢?通过四种情形对比说明该问题:情形一:假设甲员工把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产全部存入银行定期,收益非常稳定,年利率5%(复利),假设甲员工寿命是70岁,那么其退休后每年能够获得的退休金计算过程为:从30岁到60岁每年缴纳的12000元,到60岁时的终值为12000*(P/F,5%,31)=849,129.48。
假定70岁逝世,那么这849,129.48按年金平摊到这10年,每年可以领取的金额为:849,129.48/(P/A,5%,10)= 109,966.2元。
情形二:其他条件相比情形一不变,只改变预期寿命,假设甲员工预期寿命80岁,那么其退休后每年能够获得退休金就是:849,129.48/(P/A,5%,20)= 68,136.35元。
对比情形一与情形二可以发现,甲员工退休后可以领取的养老金现值总额为849,129.48是已经确定的,是企业前期缴纳的结果,如果甲员工活的越长,其退休后每年能够领取的退休金就越少,情形一甲员工70岁寿命时每年领取的退休金为109,966.2元,显著大于甲员工预期寿命为80岁时每年能够领取的68,136.35元。
这是由于员工自身长寿带来的风险,该风险企业不用承担,而是员工自己承担的。
情形三:前面假定甲员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钱全部存入银行做定期存款,可是其实可以选择其他更加丰富多元的投资渠道获取更高的收益,然而自然就伴随更高的风险。
假设甲员工将其养老金投资于股票市场(此处仅为说明问题,现实中养老金购买股票资产风险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在大陆,养老金入市问题一直争议非常大),假设该员工是股神级别,非常善于投资,投资股市的年化收益率高达30%。
那么,该养老金退休时的终值是:12000*(P/F,30%,31)=136,199,773.47,可以发现该数字极其庞大,也充分说明了复利的伟大,虽然现实中不太可能发生,但是作为理论案例,可以说明问题。
那么假设甲员工的预期寿命是70岁,那么退休后每年可以领取的金额为:136,199,773.47/(P/A,5%,10)= 17,638,573.56元,衣食无忧,颐养天年没有问题(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理论上养老金账户的资产时个人理财管理,但是在大陆,目前是由专门机构统一管理的,但是投资管理的投资损益仍然由员工个人承担,相当于员工全权委托专门机构管理,本质上还是员工自己承担管理责任与风险,此处为了举例说明理论问题,设定为甲员工自己进行投资,不影响对问题的分析讨论)。
情形四:相比情形三其他条件不变,但是甲员工是个典型中国小散户,投资一塌糊涂,幸好由于股市由熊市转牛市,万幸没有亏损,小赚一点。
假设最终该笔投资的收益率仅为0.5%,那么该养老金退休时的终值是:12000*(P/F,0.5%,31)=401,297.00元,那么退休后每年可以领取的金额为:401,297.00/(P/A,5%,10)= 51,970.03,明显低于存银行定期存款(存银行定期存款退休后每年可以拿到109,966.2元)以及具备股神级的投资收益时可以领取的金额(136,199,773.47)。
那么可以发现,该笔养老金的投资风险其实是由员工笔者承担了。
因此,在案例一的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支付义务已经发生且确定,而未来的精算风险(例如这里的预期寿命)以及投资风险都由员工笔者承担,这就是典型的设定提存计划。
目前大陆的养老金基本上是设定提存计划。
准则应用指南中这段话表达的就是前面案例的意思:在设定提存计划下,企业的义务以企业应向独立主体【解读:该独立主体指的即前面的社保机构】缴存的提存金金额【解读:即前面的每年12000】为限,职工未来所能取得的离职后福利金额【解读:即案例一中109,966.2、68,136.35等金额】取决于向独立主体支付的提存金金额,以及提存金所产生的投资回报,从而精算风险【解读:即前面的预期寿命变动】和投资风险【解读:即前面的投资收益变动】实质上要由职工来承担(见职工薪酬准则应用指南P31,下面的PXX页,都指职工薪酬应用指南一书,不再赘述)。
而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也很简单,此处每年企业的会计处理就是:借:管理费用12000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提存计划12000(二)【案例二】——设定受益计划而为了激励员工并留住员工,A企业与公司甲员工约定:除了案例一缴纳的养老保险外,企业还将提供额外的补充退休金。
只要甲员工从入职后一直给企业干到退休,甲员工在退休后每年可以额外获得12万元的退休金,直到去世,该计划从此时开始(假设是2014年1月1日)实施,在员工退休前,该笔款项并不支付到员工的个人养老金账户,而是设定一个独立基金B基金(该基金为结构化主体且与企业之间构建了破产隔离墙,并且引入了第三方担保机构进行保险信用增级。
至于何为结构化主体、何为破产隔离墙,何为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进行信用增级后面详细解释),企业每年将2万元提存金缴纳给B基金,由B基金进行管理,如果最后B基金经营的资产超出支付需要,扣除一定费用开支后将返回给A企业,如果B基金的资金状况无法支付时,A企业将额外给予补偿。
折现率统一假定为5%。
情形一:A企业预计甲员工未来的寿命是70岁,那么A企业需要支付10年额外退休金,那么A企业未来将给甲员工支付的名义金额将会是120000*10=120万元(至于这120万元怎么折现,怎样分配到甲员工提供服务的当期,怎样会计处理后续详细说明,此处先理清设定受益计划的概念)。
那么假定A企业考虑了比较稳妥的方法,B基金将收到的A企业的钱全部存入银行做定期(5%复利),那么A企业在甲员工服务的30年间,每年实际上只需要往银行存入的钱为:13,946.78元(其每年确定的提存金额2万是独立确定的,13,946.78元是事后计算得知的实际上企业每年需要承担的费用,与实际提存金额无关,下同)计算过程如下:首先计算出退休后十年,每年支付12万,在退休第一年年初的现值是多少:120000*(P/A,10,5%)=926,608.19那么A企业每年需要确认的费用为:926,608.19/(P/A,30,5%)=13,946.78。
(说明:此金额经过年金化处理,实际准则采用的是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每年确认的职工薪酬并非等额的,什么是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以及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的具体计算后面会详细说明,此处年金化处理是为了说明设定受益计划的概念以及其跟设定提存计划的区别)情形二:其他条件不变,假设预期甲员工的寿命变成了80岁,A企业需要额外支付20年退休金,那么A企业未来将给甲员工支付的名义金额将会是120000*20=2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