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 期末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它受到了一个向前的推力C.甲用力把乙推倒,只是甲对乙有力,而乙对甲没有力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3、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6.25m/s C.6.75m/s D.7.5m/s4、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A.B.C.D.5、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D.无法确定6、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7、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高度、质量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8、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约为()A.20次B.40次C.70次D.140次9、如图所示,管中液体处于静止状态,外界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测量准确无误,则下面能反映大气压值的是()A.B.C.D.10、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11、在排球比赛中,小明把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在运动中动能E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最接近的是()A.B.C.D.12、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13、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四川省宜宾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年秋期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物理(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务必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务必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两大题,共42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序号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1.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二胡和小提琴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B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在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或隔音板,都是为了减弱噪声D .相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等2.小南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分别为、、、,则这本书的宽度是()A .B .C .D .3.在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树荫下形成的光斑B .潜望镜C .水面“折”枝D .日全食4.如图是小燕找了四个空啤酒瓶子,分别装上不同量的水后,往里面吹气,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则音调由低到高的序号是()18.21cm 18.22cm 18.23cm 18.43cm 18.2725cm18.22cm18.27cm18.23cmA .丙、乙、甲、丁B .乙、丙、甲、丁C .丁、甲、乙、丙D .丁、丙、乙、甲5.2020年6月23日,中国“北斗系统”的收官之星“北斗3号”顺利升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太空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观测到某颗星球的运动速度接近1光年B .在卫星发射过程中,火箭加速上升时,火箭与北斗卫星之间是运动的C .在卫星发射过程中,火箭与北斗卫星之间是相对静止的D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给人们提供导航工作的6.下列估测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B .人正常呼吸次的时间约为1分钟C .医用外科口罩的长度约为D .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7.我国自主研发的造雪机为北京冬奥会营造完美雪道。
物理八年级上册 期末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原理是_____.(2)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 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_____cm/s;(3)由实验看出,下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选填“慢”“快”).(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5)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s AB/t BC,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6)聪明的小杜发现AB段和BC段路程的特点,算出了AC段平均速度v,AB段的平均速度v1,觉得还可以用公式直接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v2,则v2=_____(用v、v1).【来源】重庆八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答案】 v=s/t 25 50 快小不正确112vvv v-【解析】(1)该实验原理是:vst= .(2)s ABBCs==40.00cm,t AC=2.4s,t AB=1.6s,tBC 2.4s 1.6s0.8sAC ABt t=-=-=,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4025cm/s1.6ABABs cmt===,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4050/0.8BCBCs cmcm st s===.(3)由BC ABv v>可以看出,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量时间偏大,故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小。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材料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挂在杠杆A、B两端,O为支点(OA<OB),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甲、乙物体(不溶于水)浸没于水中,杠杆将会A.A端下沉B.B端下沉C.仍保持平衡D.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维码时,成缩小的实像.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其相同的是()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显微镜3、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4、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乙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5、某实习护士用两支体温计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读数都是38.5℃,因病人多,护士一时粗心,忘记将该体温计甩一甩,紧接着用酒精擦拭后便直接用于测量另外两人的体温,如果后两位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5℃和39.5℃,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为()A.36.5℃、39.5℃B.都是38.5℃C.都是39.5℃D.38.5℃、39.5℃6、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7、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必须注意的几点中不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零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得超过它的量程8、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9、(2016·威海卷)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 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L甲<L丙L乙>L丁B.L甲= L丙L乙=L丁C.L甲<L丙L乙= L丁D.L甲= L丙L乙>L丁10、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1、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D.无法确定12、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王爷爷推着失去动力的汽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汽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汽车对王爷爷的推力与地面对王爷爷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2、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4、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5.3cm B.5.25cm C.3.25cm D.3.3cm5、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6、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托盘C.餐桌D.墙壁7、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力的作用点B.力的大小C.力的方向D.力的单位8、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A.上升的电梯 B.地面 C.商场内的收银员 D.货架上的商品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都是由铁制成的实心物体,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1、P2和 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P1 = P2= P3B.P1<P2<P3C.P1>P2>P3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10、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带答案)(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3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7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第Ⅱ卷要求用0.5mm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图时可用2B 铅笔,不得超出预留范围。
5.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小华同学尝试估测了与自己身体相关的一些物理量,其中不合理的是()A.脉搏跳动约为68次/sB.质量约为50kgC.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103kg/m3D.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2.声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A.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m/sD.“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3.用拉伸的塑料尺测物体长度时,测量结果将()A.比真实值偏大B.比真实值偏小C.与真实值相等D.无法判断4.南朝诗人萧绎在《早发龙巢》中写到“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其中“唯看远树来”选取的参照物是()A.河岸B.行舫C.岸边的房屋D.远处的树5.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凸透镜将光会聚到一点B.小孔成像C.看见不发光的物体D.玻璃板成像6.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7.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A.被“神六”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C.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人冰箱冻成冰D.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8.如图,甲、乙是常见的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像示意图,现要进行视力矫正,则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佩戴凹透镜矫正B.乙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佩戴凸透镜矫正C.甲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佩戴凹透镜矫正9.照集体照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A.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向里缩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D.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10.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A.乙,丙,甲B.甲,丙,乙C.甲,乙,丙D.丙,乙,甲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1)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2)如图②所示,从左向右敲击瓶子时,各瓶发音的音调变化是:________.(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3)如图③所示,用手指轻叩课桌,使正坐在对面的同学刚好听不到叩击声,再让对面的同学将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同样的力度轻叩课桌,这时对面的同学则能听到叩击声.这个实验表明:________(4)如图④所示,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将瓶内的空气不断抽出时,手机铃声逐渐变小.由这个实验事实得到的推论是:________.(5)如图⑤所示,我们把水倒入瓶中时,通常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瓶中水的多少.【答案】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由高变低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好真空不能传声音调变化【解析】【详解】(1)小纸片的跳动是由于扬声器振动造成的,扬声器发出声音的原因正是由于里边纸盆的振动;所以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2)敲击瓶子时,声音主要是瓶身和水柱振动发出的,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因此从左向右敲打瓶子,音调由高变低;(3)敲课桌的另一端的时候,耳朵贴在桌面上是靠固体传播声音;耳朵离开桌子的时候靠空气传播声音,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所以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同样的力度轻叩课桌,这时对面的同学则能听到叩击声.(4)当用抽气机不断抽气时,手机播放的音乐声逐渐减弱,经过科学推理可得:真空不能传声;(5)往暖水瓶中灌水时,是由暖水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音调越高.所以可以通过发出声音的音调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2.小玉所在物理实验小组首先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实验一:用手摸喉头,发声时,喉头在振动。
实验二: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动,发声时,感觉梳子在振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5)[6]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小车的质量不变,小车所处的高度逐渐降低,速度越来越快,因此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越来越大,故该过程小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了动能。
(6)[7]由图知,女同学追赶并超过了男同学,女同学的速度比男同学的速度大;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二人的v﹣t图象:
(1)在探究活动中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
(2)小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这是为了_____.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3][4]由图可知,从A到B的路程sAB=4.00dm=40.0cm;从B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tBC=1s;
[5]从A到C的路程sAB=9.00dm=90.0cm,对应的时间tAB=3s,所以从A到C的平均速度
(4)[6]如果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那么实际测得的从A到C的时间会偏小,但sAB保持不变,所以对应的平均速度vAC偏大。
(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4)vAB________(选填“>”“<”或“=”)vBC。
(5)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其主要能量转化情况是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填“大、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AB=_____cm,tBC=_____s,vAC=_____cm/s。
物理八年级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物体所含叫做物体的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2.周末小明和爸爸来到友兰湿地公园玩,他们坐上脚踏船在河中徜徉,小明用力蹬螺旋桨脚踏板,小船的运动速度变快,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在这个过程中,小船的质量(选填“变大”或“不变”).3.晚上小明家楼上的孩子正在拉小提琴,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产生的.琴声影响了小明的学习,他关上窗户,这是在控制噪声.4.如图所示,电视屏幕上正播放出一幅美丽的彩虹图象,彩虹是光的现象形成的,屏幕上呈现出来的多彩画面,是由(选填“红黄蓝”或“红绿蓝”)三基色光混合而成的.5.小明站在平面镜前看见镜中的自己,感叹由于长期没有注意健康用眼,早早就戴上了近视眼镜,她戴的眼镜对光起(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小明在镜中能成像,是因为光从他身上向镜面后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6.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侧.7.神州十一号返回舱下降到离地面只有一米时,”舱底的反推发动机点火,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燃气,返回舱下降的速度进一步降低”,这个现象说明了.返回舱落地后把地面砸了个坑,这说明力能使物体的.8.把一物体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如图所示,稳定后测力计的示数为N,则该物体的质量为g.(g=10N/kg)9.铅笔和圆珠笔是好朋友,都爱在纸上“玩”,不同的是,铅笔在纸上“滑”,圆珠笔在纸上“滚”.(选填“铅笔”或“圆珠笔”)与纸面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把它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选填“受”或“不受”)摩擦力的作用.10.重力是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假如失去了重力,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请写出一个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现象:.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A.18nm B.18mm C.18cm D.18dm1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45cm B.12.34cm C.12.35cm D.12.36cm13.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教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A.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B.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较低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14.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C.超声波清洗机D.真空罩中的闹钟15.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16.自然界中有许多有趣的光学现象,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束来引导掘进机B.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C.空游泳池中注水后,看起来变浅了D.海市蜃楼17.一瓶矿泉水被小华喝了一半,则剩下部分水的密度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18.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给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B.汽车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C.缝衣针的表面做得很光滑D.为了移动重物,在它下面垫上圆柱形钢管19.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照相机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上移动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20.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了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2~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5~7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21.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22.请你画出图中乒乓球此时所受力的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4分)23.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如图甲小明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接着她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乙),在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得出的结论.在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如果让光沿FO方向射到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24.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的玻璃板做实验;同时选用两节相同的干电池,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关系.(2)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电池A,移动玻璃板后的电池B,直到看上去电池B与电池A的像.(3)将光屏放在电池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4)将电池A朝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电池A的像的大小将.25.某中学环保小组在唐河边取适量河水样品,分别进行了河水密度的测量:(1)小明把样品带回学校,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①将天平放在台上,把游码移到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直至天平平衡;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河水样品,测出烧杯和河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g,然后再将烧杯中的河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河水的密度为g/cm3.③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河水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2)小亮把样品带回家,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如图丁所示)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1,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2;③把河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和河水的总质量为m3;④则河水的密度表达式ρ=(纯净水的密度用ρ0表示);⑤小亮测算河水的体积使用了下列三种物理方法中的A.控制变量法B.等量代替法C.类比法.26.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选用以下能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形状相同的木块和铁块、表面平整的长木板、弹簧测力计等.小明做的部分实验如表所示(实验时,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序实验方法图示号1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2把铁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铁块,使铁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3木块在下,铁块在上叠放在一起后放到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们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小明发现,三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均不相同,即F1≠F2≠F3,且F1<F3.(1)比较1、3两次实验,由F1<F3得出的结论是;(2)比较1、2两次实验,根据F1≠F2,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小明得出这个错误结论的原因是.(3)实验中运用了转换法,把摩擦力的大小转换为.为了保证转换的正确性,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4)小明想:木块表面粗糙还是铁块表面粗糙?请你利用现有器材增加一次实验,解决小明的问题.写出实验方法和结论:方法;结论.五、综合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27.小明暑假到三门峡旅游,给酷爱书法艺术的爷爷买了一个澄砚台,如图所示,他听说澄砚台是用黄河泥陶制成的,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测出砚盖的质量为88.8g,再把砚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29.6g,求:(1)这个砚盖的体积是多少?(2)请你帮小明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3)若测得整个澄泥砚的质量是318g,则该澄泥砚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4)小明发现在操作过程无误、测量方法正确,所用测量器材完好的情况下,测得澄泥砚所用材料的密度总是偏大,你认为的原因是.28.大明开车在某段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进入某超声测速区域,如图1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370m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超声波信号,2s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则:(1)以汽车为参照物,测速仪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该测速仪(选填“能”或“不能”)探测“天宫二号”在太空中的运行速度.(2)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km/h?(3)汽车以此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为多少km?(4)若大明乘车行至某隧道前,看到路边有如图2所示信息,据此可知,根据交通规则,车(车长可忽略)通过隧道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分钟?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考点】22:质量及其特性.【分析】本题弄清质量的定义、单位,明确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就能轻松解题.【解答】解: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故答案为:物质的多少;千克(kg).2.周末小明和爸爸来到友兰湿地公园玩,他们坐上脚踏船在河中徜徉,小明用力蹬螺旋桨脚踏板,小船的运动速度变快,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在这个过程中,小船的质量不变(选填“变大”或“不变”).【考点】6G:力的三要素;22:质量及其特性.【分析】①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②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解答】解:小明用力蹬螺旋桨脚踏板,小明用的力变大,小船的运动速度变快,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在这个过程中,小船的质量不变.故答案为:大小;不变.3.晚上小明家楼上的孩子正在拉小提琴,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琴声影响了小明的学习,他关上窗户,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考点】91:声音的产生;9L: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①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②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人耳处、传播过程中和在声源处进行减弱.【解答】解: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优美的琴声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小明为减小噪声关上窗户,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答案为:振动;传播过程中.4.如图所示,电视屏幕上正播放出一幅美丽的彩虹图象,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屏幕上呈现出来的多彩画面,是由红绿蓝(选填“红黄蓝”或“红绿蓝”)三基色光混合而成的.【考点】AP:光的色散;AQ: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分析】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是按照三原色的不同比例合成各种色光.【解答】解:彩虹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色彩是有光的三原色按不同的比例合成的.故答案为:色散;红绿蓝.5.小明站在平面镜前看见镜中的自己,感叹由于长期没有注意健康用眼,早早就戴上了近视眼镜,她戴的眼镜对光起发散(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小明在镜中能成像,是因为光从他身上向镜面后发生了镜面(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考点】BA: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A9:镜面反射.【分析】(1)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平面镜表面光滑,可使反射光线射向集中的方向,属于镜面反射.【解答】解:近视眼是由于眼睛的晶状体会聚能力变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要想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为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小明能在镜中能成像,是因为光从他身上向镜面后发生了镜面反射,光线射向比较集中的方向.故答案为:发散;镜面.6.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右侧.【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其构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即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相当于将铅笔放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能看到铅笔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即当铅笔大于该“凸透镜”的1倍焦距后,即成倒立的像(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处于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你会看到笔尖指向会改变,即指向右侧.故答案为:放大;右.7.神州十一号返回舱下降到离地面只有一米时,”舱底的反推发动机点火,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燃气,返回舱下降的速度进一步降低”,这个现象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返回舱落地后把地面砸了个坑,这说明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改变.【考点】6I:力作用的相互性;6F:力的作用效果.【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必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反作用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解答】解:(1)返回舱内发动机向下喷气,对空气施加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会对返回舱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加而减速下降.(2)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落地形成的大坑,发生了形变,是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故答案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形状改变.8.把一物体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如图所示,稳定后测力计的示数为 1.6N,则该物体的质量为160g.(g=10N/kg)【考点】7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78:重力的计算.【分析】(1)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2)在得出物体的重力后,再利用公式G=mg,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解答】解:读数可知,弹簧测力计将1N分成了5份,其分度值就是0.2N,故其示数为1N+0.2N×3=1.6N;根据G=mg得,m===0.16kg=160g.故答案为:1.6,160.9.铅笔和圆珠笔是好朋友,都爱在纸上“玩”,不同的是,铅笔在纸上“滑”,圆珠笔在纸上“滚”.铅笔(选填“铅笔”或“圆珠笔”)与纸面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把它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不受(选填“受”或“不受”)摩擦力的作用.【考点】7H:摩擦力的种类.【分析】根据摩擦力的种类和物体与接触面的关系对摩擦力进行分类.【解答】解:因为铅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发生相对滑动,因此笔尖与纸面的摩擦是滑动摩擦;而圆珠笔在纸上写字时,是利用圆珠在纸上滚动,因此圆珠笔在纸上写字时的摩擦是滚动摩擦.把它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故不受摩擦.故答案为:铅笔;不受.10.重力是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假如失去了重力,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请写出一个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现象:人就会漂浮在空中.【考点】76:重力.【分析】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正是因为有了重力,我们才可以在地上走、在床上睡,正是因为有了重力,月球才会以一定的距离围绕地球转动,如果没了重力,那么原来一些现象就会乱了套.【解答】解:据课本知识可知,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人能在地面上行走,是因为人受到重力的作用,如果地球上没有了重力,则人就会漂浮在空中;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受到重力的作用,如果地球上没有了重力,则水就不会向低处流了,而是漂浮在空中;地球周围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裹着地球,这是由于大气受到地球重力的缘故,如果地球上没有了重力,则空气就会逃离地球,地面附近没有人类和动物赖以生存的大气层了.故答案为:地球;人就会漂浮在空中.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A.18nm B.18mm C.18cm D.18dm【考点】63:长度的估测.【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1.8dm=180mm=1.8×108nm左右.故选C.1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45cm B.12.34cm C.12.35cm D.12.36cm【考点】64:长度的测量.【分析】(1)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3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值即为测量结果.(2)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只要计算出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可,但是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解答】解:从题干中提供数据可知,12.75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12.75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L==12.35cm.故选:C.13.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教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A.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B.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较低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考点】9F:响度.【分析】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就越大.【解答】解:体育老师发出指令声音后,由于近处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大,所以听得清楚些;而远处的同学听得的声音响度小,所以听的不清楚;故选B.14.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C.超声波清洗机D.真空罩中的闹钟【考点】92: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①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从而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回声;②声音能够传递能量;③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A、蝙蝠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不符合题意;B、倒车雷达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不符合题意;C、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D、当逐渐抽掉罩内空气时,闹钟声音减小,由此可以推论,当罩内是真空时,声音将完全消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符合题意.故选D.15.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考点】A6:光的反射;AM: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不同点:(1)成因不同,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2)像的正倒不一样,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来分析此题.【解答】解:①针孔照相机属于小孔成像原理,因此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②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③用放大镜看物体,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中成虚像的情况;④看幻灯机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综上所述,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属于虚像的是②③;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故只有选项C正确.故选C.16.自然界中有许多有趣的光学现象,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束来引导掘进机B.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C.空游泳池中注水后,看起来变浅了D.海市蜃楼【考点】A3: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A、开凿隧道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故A正确;B、平静的水面能形成岸上景物清晰的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故B错误;C、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故C错误;D、海市蜃楼是由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A.17.一瓶矿泉水被小华喝了一半,则剩下部分水的密度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考点】28:密度及其特性.【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体积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只有气体在膨胀和被压缩时,密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解答】解: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余下半瓶,含有的物质变少了,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但仍是水,所以密度不变.故选C.18.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给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B.汽车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C.缝衣针的表面做得很光滑D.为了移动重物,在它下面垫上圆柱形钢管【考点】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答】解:A、给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B、汽车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C、缝衣针的表面做得很光滑,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D、为了移动重物,在它下面垫上圆柱形钢管,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
八年级上册郑州物理期末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郑州物理期末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____的关系;同组的小明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_____(选填“能”或“不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该实验主要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2)小明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____(填写编号)的三根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钢琴弦J,它的长度应该为________cm、横截面积为________mm2。
(4)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三根琴弦进行实验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琴弦长短能控制变量法 A、B、C 80 1.02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得出结论比较可靠【解析】【分析】【详解】(1)[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相同,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2]选用A、D、F三根琴弦,它们的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相同,也可以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3]实验中应用的实验方法为控制变量法。
(2)[4]选用A、B、C三根琴弦,它们的材料相同,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相同,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包含答案).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班级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 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列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A. 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B.在教学楼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D.在教室里安装噪声监测装置2. 一辆汽车以30m/s 的速度从A 地开往B 地,然后立即返回,速度是20m/s 。
则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A. 24m/sB. 25 m/sC. 26 m/sD.无法判断3. 一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 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A.无法呈现清晰的像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4.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一江春水向东流B.心潮澎湃C.海水奔腾D.流星赶月5. 深秋季节,我们在教室窗户的内侧会看到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A.液化B.汽化C.凝华D.升华6. 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些,这是因为( )A.肉中的水会结冰B.库中的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了C.肉中的冰会熔化D.肉中的水会蒸发7. 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A.将游码向左移动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将游码向右移动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平面镜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1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A. 10 : 21B. 21 : 10C. 10 : 51D. 12 : 019. 甲、乙两名同学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先跑得慢后跑得快C. 8s 内,甲跑的路程更长D. 8s 内,乙的速度是5m / s10. 甲、乙两块金属,它们的质量之比是2 : 5,体积之比是1: 2,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是A. 2 : 5B. 1 : 2C. 4 : 5D. 5 : 4H.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12. 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 追上了它前方450m 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 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A. 5m/sB. 10m/sC. 15m/sD. 20m/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3. 吹奏竖笛时,竖笛内的空气柱就会子 ____ 发出声音,按住不同的笛孔,声音的 ______ 就会改变。
物理八年级上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以下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 D.枯叶飘落2.以下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为37℃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1m/sC.正常成人午餐吃米饭约4kg D.手指甲的宽度约1.0mm3.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回、锁紧四个步骤,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如图所示,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那么,对接后的“神舟八号”飞船相对下列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A.月球 B.地球C.太阳 D.“天宫一号”飞行器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5.用同样的力弹钢琴的C调音符4和手风琴的C调音符4,声音不同的是()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6.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B.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的原因C.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D.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升华现象7.下列关于成像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针孔照相机能得到倒立的像B.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物体,其实都是物体的虚像C.有时摄影师让我们离他近些,是想让底片中的像更大D.平面镜能使房间看起来更宽敞,是因为像比物体离镜子更远8.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 D.9.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逐断放掉容器中的水,器底的光斑将()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保持不动 D.无法判断10.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A.10:21 B.21:10 C.12:01 D.10:5111.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1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13.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此时液面恰好相平,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判断14.用同种金属制成的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球,其中有一种是实心的,有一种是空心的.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放3个甲球,在天平的右盘放5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金属球是空心的B.甲、乙两种金属球的质量之比为5:3C.空心的金属球中空心部分体积与整个球的体积之比为2:3D.空心的金属球中空心部分体积与整个球的体积之比为2:5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5.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团,敲击鼓面使其发出声音,纸团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这是用法来说明鼓面在振动.16.听到铃声我们自信地走进考场,说明声可以传递;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可以传递.17.晶晶站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当她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如图1中物体A的长度是cm,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是℃.19.如图所示是一个彩色的手机屏幕,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到了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水滴相当于,当水滴滴到图中(选填“红色”、“绿色”、“蓝色”或“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20.西昌邛海是我省第二大淡水湖泊,邛海海湿地公园更是一处集休闲和防护相结合的超级湿地景点,邛海“水清鉴人”,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而形成人的(选填“实像”或“虚像”);漫步河畔,看到湖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的的缘故,秋日的清晨河面浮着缕缕薄雾,雾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该过程要(选填“吸热”或“放热”);夏天雨后的天空在彩虹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妖娆,彩虹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21.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成像.22.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页面上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折射角的大小为.23.体积为100c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g(冰的密度为0.9×103kg/m3)24.用质量均为1千克的水和甲液体(甲液体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配制密度为0.9×103千克/米3的乙液体.则最多能配成乙液体千克.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6分)25.如图所示,OB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6.请根据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光路.27.如图为一辆轿车的俯视示意图.O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右侧的后视镜AB(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c点.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司机眼睛看到C点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9分)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由图1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若实验中发现光屏上像的位置如图2所示,应将光屏向(填“上”或“下”)调整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3)当蜡烛距凸透镜18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立、的实像,(填光学仪器)就是根据这个成像规律工作的.(4)当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的大小将变.29.如图,是小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小玮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不论怎样移动蜡烛,像和物都不能完全重合,则原因可能是:.(4)小玮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确定像的位置后测出了一组物距和像距的数值,即得出实验结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你认为小玮的做法是否合理?.理由是:.30.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1)锡的熔点是,凝固点是.(2)在BC段,锡处于状态;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锡处于态;(3)锡的熔化用了min,它熔化过程中要热,但温度.31.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g(2)因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cm3.(3)矿石的密度是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五、计算题(共2小题,32题5分,33题6分,共11分)32.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前20s内通过的路程是240m,后40s内通过的路程为640m.求:(1)汽车在前20s、后40s平均速度为多少?(2)汽车通过全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1位小数)33.某人从江南玛瑙市场拾到一块原石,他找来一个装满水后总质量为250克的烧杯;把该原石放入烧杯中,溢出部分水,这时总质量为350克,取出石块后总质量变为220克.求:(1)溢出部分水的质量;(2)原石的密度.2015-2016学年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以下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 D.枯叶飘落【考点】机械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而机械运动就是宇宙间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之一,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解答】解:“行星转动”、“骏马奔腾”、“枯叶飘落”存在物体位置之间的变化,属于机械运动;“鲜花怒放”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间存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机械运动.故选B.【点评】此题重点对机械运动的概念进行考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关键是要看它的位置是否在发生变化.2.以下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为37℃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1m/sC.正常成人午餐吃米饭约4kg D.手指甲的宽度约1.0mm【考点】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C、正常成年人午餐吃米饭不超过400g=0.4k g.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手指甲的宽度在1cm=10m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3.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回、锁紧四个步骤,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如图所示,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那么,对接后的“神舟八号”飞船相对下列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A.月球 B.地球C.太阳 D.“天宫一号”飞行器【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推理法.【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参照物相比,物体位置有变化,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运动方向和快慢都相同的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解答】解:“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州八号”是静止的.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参照物的选择,不仅考查基本知识,还渗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植树造林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②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响度不但与振幅有关,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正常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解答】解: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故A错误.B、道路旁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故B正确.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而不是20Hz~2000Hz.故C错误.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不一定相同,因为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学一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综合题.也是中招的热点.5.用同样的力弹钢琴的C调音符4和手风琴的C调音符4,声音不同的是()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考点】音色.【专题】声现象.【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用同样的力弹钢琴的C调音符4和手风琴的C调音符4;同样的力说明声音的响度相同,同是C调音符4,说明音调也相同;但钢琴声和手风琴声在音色上有很大的区别;即音色不同;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6.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B.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的原因C.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D.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升华现象【考点】蒸发及其现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解答】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正确,不合题意.B、电风扇转动时,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使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加快,从而加快吸收人体更多的热量.正确,不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错误,符合题意.D、冰冻的衣物变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决此题要求掌握六种物态变化,以及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会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现象.7.下列关于成像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针孔照相机能得到倒立的像B.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物体,其实都是物体的虚像C.有时摄影师让我们离他近些,是想让底片中的像更大D.平面镜能使房间看起来更宽敞,是因为像比物体离镜子更远【考点】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A、根据小孔成像的特点,知道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我们看到水里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成实像时,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大.D、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解答】解:A、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利用针孔照相机能得到倒立的实像,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站在岸边我们看到的水里的物体,是由从水中折射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摄影师让我们走得离他近些,物距减小,所以成的像更大.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故本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成像的不同情况,平时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规律,并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8.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 D.【考点】蒸发及其现象.【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能使温度下降;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解答】解: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物体温度下降,低于25℃.随着酒精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相同时,不再上升.即温度计的示数会从25℃下降,然后又上升到25℃.故A、B、C不合题意,D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通过图象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考查了蒸发特点和现象,要注意分析;大部分学生知道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温度降低,没有考虑酒精蒸发完毕后温度的回升,从而错选了B,因此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再做题.9.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逐断放掉容器中的水,器底的光斑将()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保持不动 D.无法判断【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解答此题应掌握:光发生折射时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光线会靠近法线.当打开阀门,容器里的水逐渐流出的过程中,但入射点逐渐降低且向左移动,折射光线照射在容器底的光斑会逐渐向左移动.【解答】解:当水位在a时,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在容器底部形成一个光斑在P点,当打开阀门,容器里的水逐渐流出的过程中,但入射点逐渐降低到b时,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在容器底部形成的光斑在P′点,所以在水逐渐流出的过程中,光斑将向左移动,如图所示: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规律,注意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是靠近法线的,折射光线向下偏折.10.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A.10:21 B.21:10 C.12:01 D.10:51【考点】平面镜的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由像再做出物,还原实际图象后再读时间.【解答】解:根据平面镜中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规律,可以通过对称性由像做出物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因此实际时间为:10.51,故C正确.也可以利用对称性规律,从像的背面去直接读取.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平面镜成像规律﹣﹣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性,对于给出钟表在镜面中的像,来读取时间问题可以把试卷反过来直接去读.11.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解答】解:由题干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招的热点.1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考点】匀速直线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t成正比,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根据图象的形状判断甲、乙的运动性质;由图象找出甲乙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根据甲乙的速度关系判断两物体的位置关系,然后以甲或乙为参照物,判断乙或甲的运动状态.【解答】解:A、由图象知甲乙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知v甲===0.2m/s,乙的速度v乙===0.1m/s,v甲>v乙,故A正确.B、读图可知,经过6s,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0.6m,为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时甲在乙前面1.2m﹣0.6m=0.6m处,故B错误;CD、因为v甲>v乙,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在乙车的前面向东运动,两物体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是向东运动的,故C 错误、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找出两物体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是解题的关键;应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与t成正比,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当然,具体分析时应细心找准对应关系.13.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此时液面恰好相平,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判断【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先根据图判断两液体的体积关系,再根据ρ=判断两液体的密度关系.【解答】解:由示意图知,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液面相平时,乙试管中液体的体积较大,已知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由公式ρ=可知:乙液体的密度较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图得出两者的体积关系.14.用同种金属制成的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球,其中有一种是实心的,有一种是空心的.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放3个甲球,在天平的右盘放5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金属球是空心的B.甲、乙两种金属球的质量之比为5:3C.空心的金属球中空心部分体积与整个球的体积之比为2:3D.空心的金属球中空心部分体积与整个球的体积之比为2:5【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天平的使用.【专题】推理法.【分析】(1)根据“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放3个甲球,在天平的右盘放5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可知3个甲球的质量正好等于5个乙球的质量,由此可得则甲球是实心的,乙球是空心的,进而可对选项AB作出判断.(2)求出总体积等于甲球的体积V,乙球的实心部分体积V2=V2=,则空心部分V3=V﹣V2,然后求出空心金属球中空心部分体积与整个球的体积比,即可对选项CD做出判断.【解答】解:“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放3个甲球,在天平的右盘放5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可得3m甲=5m乙,即=,因m甲重,二者体积相等,所以甲球是实心的,乙球是空心的;总体积等于甲球的体积V=乙球的实心部分体积V2=,空心部分V3=V﹣V2=﹣=,空心金属球中实心部分体积与空心部分的体积比:==.空心金属球中空心部分体积与整个球的体积比:==.综上分析,选项ABD正确.故选ABD.。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材料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挂在杠杆A、B两端,O为支点(OA<OB),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甲、乙物体(不溶于水)浸没于水中,杠杆将会A.A端下沉B.B端下沉C.仍保持平衡D.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时,设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吊线突然断开的同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C.保持原来静止状态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4、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5、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甲中装的是冰水混合物,乙中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 ℃).现在把它们放在20 ℃的同一房间中,一段时间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霜,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B.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水,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C.甲的内壁M侧有水珠,乙的内壁P侧有一层霜D.甲的外壁N侧有水珠,乙的外壁Q侧有一层霜6、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C.鸡蛋对石头的没有作用力 D.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7、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 8、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9、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高度、质量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0、有一位同学用天平称一块矿石的质量,把天平调好后,把矿石和砝码放反了位置,而且他选用50g、20g砝码各一个,又把游码拨至标尺4g处,达到平衡。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30分)1、如图所示, 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 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B. 甲、乙两图中物体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C. 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 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D. 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2、如图所示, 一个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 弹簧一端接A, 另一端固定在墙壁上, 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 现使水平拉力F逐渐增大, 当水平拉力增大到15牛时, 弹簧恰好开始变长, 当拉力F为20牛时, 弹簧长度不再增加, 并且此时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运动, 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 当拉力为10牛时, 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牛B. 当拉力为20牛时, 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大小为5牛C. 当拉力为25牛时, 长木板B开始加速运动, 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0牛D. 若木块A的质量增加, 则水平拉力F要大于15牛, 弹簧才会恰好开始变长3、课外活动时, 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 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前2s内, 小刚跑得较快B. 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全程中, 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4.对下列四幅图阐述不正确的是()A. 甲图: 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 用凹透镜矫正B. 乙图: 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 用凹透镜矫正C. 丙图: 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D. 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5.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 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 这些圆形光斑是()A. 树叶的虚像B. 树叶的实像C. 太阳的虚像D. 太阳的实像6.下列水中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是()A. 水面戏水的鸭子B. 水中游弋的小鱼C. 水中大桥的桥墩D. 海底水草的叶子7、以下物理规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B. 欧姆定律C. 光的反射定律D. 焦耳定律8、如图所示, 有一圆柱体PQ, 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 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A. B. C. D.9、通过理想斜面实验, 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A. 亚里士多德B. 伽利略C. 笛卡尔D. 牛顿10、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 6m/s,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 6m/sB. 6.25m/sC. 6.75m/sD. 7.5m/s11、如图所示, 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 则该桌面()A. 右面高, 左面低B. 左面高, 右面低C. 左右相平, 前高后低D. 左右相平, 前低后高12、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B. 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C. 沸腾时, 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 这些“白气”是水蒸气D. 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 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13、如图所示, 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 甲试管竖直放置, 乙试管倾斜放置, 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 甲和p乙,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p甲>p乙B. p甲=p乙C. p甲<p乙D. 无法确定14.如图所示电路中, 开关能够同时控制两盏灯, 且两灯发光情况互不影响的电路是()A. B.C. D.15、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 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 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 凸面镜B. 凹面镜C. 凸透镜D. 凹透镜二、填空题(每题2分, 共10分)1.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 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到达终点时, 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 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________.2.一个杯里装有200mL牛奶, 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g, 那么牛奶的密度是______g/cm3;小聪喝了半杯, 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 演奏二胡时, 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 可改变二胡发声的________特征;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 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________特征.4、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 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 会聚在感光晶片上, 形成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 需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 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5.在一列匀速行驶的列车内, 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 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落在车厢内原来的起跳点。
2024年全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2024年全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无关2. 下列关于力的测量,正确的是()A.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胡克定律B.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是先调零,再测量C.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指弹簧测力计所能测量的最大力D.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平行3. 下列关于二力平衡的条件,正确的是()A. 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B. 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一条直线上C. 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D. 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4. 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压强是指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B. 压强是指物体受到的压力作用效果C. 压强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D. 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F/A5. 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托力B.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C.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D. 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6. 下列关于浮沉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液体中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B. 物体在液体中浮沉取决于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的大小关系C. 物体在液体中浮沉取决于物体的形状与液体的形状的大小关系D. 物体在液体中浮沉取决于物体的体积与液体的体积的大小关系7. 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功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的大小B. 功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的效果C. 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D. 功的计算公式是W=Fs8. 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快慢B. 功率的单位是焦耳/秒,符号是J/sC. 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W/tD. 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Fv9. 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B.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差值C.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和D.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乘积10. 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A.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省力或省距离B.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C. 杠杆的分类包括等臂杠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D. 杠杆的分类包括等臂杠杆、省力杠杆和省距离杠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力的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关于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可能会改变B.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拔河比赛中甲队获胜,但比赛中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D.跳水运动员蹬跳板时,他对跳板的力和跳板对他的力是一对平衡力2、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如图所示,将高度和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B放在水平桌面上.A、B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压强分别为pA、pB,下列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 A<F B,p A<p B B.F A>F B,p A=p BC.F A>F B,p A<p B D.F A>F B,p A>p B4、如图所示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车内悬挂的小球和杯中水面在某一瞬间的情况,其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A.B.C. D.5、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A.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 B.挂在天花板上的小球C.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D.被细线拉住的氢气球6、如图所示,将鸡蛋浸入容器里的盐水中,鸡蛋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A.盐水B.鸡蛋C.容器D.地球7、右图是电阻甲和乙的图像,小明对图像信息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B.当乙两端电压为2.5V时,其电阻值为10Ω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为2VD.将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4A8、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9、以下物理规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 B.欧姆定律 C.光的反射定律D.焦耳定律10、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 >FB>FCB.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 >ρB>ρC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D.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11、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12、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D.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片13、小明和小王站在路边等校车,小王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灯 B.路边的树木 C.小明D.驶来的校车14、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透镜成的是虚像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15、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节日放飞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B.潜水艇是通过排水、吸水改变自身重力,从而达到上浮和下沉的目的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D.相同质量的木船和钢船在水面漂浮,钢船所受浮力大于木船所受浮力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现有一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 ℃,放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 ℃,现用这支温度计测室温,读数是31 ℃,则室温实际是________℃2、一个杯里装有200mL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g,那么牛奶的密度是______g/cm3;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_______N。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某高校研制的水下机器人在海面下作业,若它一直下潜,在此过程中()A.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小C.所受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D.所受浮力不变,压强不变2、人用手抓住绳子将水桶提起,水桶受到绳子的拉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A.水桶B.地球C.绳子D.手3、小云家卫生间安装了换气扇和照明灯,换气扇和照明灯的电路连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换气扇和照明灯不能同时工作B.换气扇和照明灯只能同时工作C.换气扇和照明灯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一定相等D.换气扇和照明灯工作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4、对下列四幅图阐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5、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A.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B.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C.图(丙)用吸管喝饮料时,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D.图(丁)洗手盘下方弯管的水密封利用了连通器原理6、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A.将游码向左移动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将游码向右移动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7、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A.只有重力B.重力和空气阻力C.重力和手的推力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8、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A.春天,柳枝吐芽B.夏天,山涧瀑布C.秋天,菊香满园D.冬天,雪花飘飘9、如图所示,小丽用力F把一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现有以下受力分析,下述受力分析正确的是()①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②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④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对小丽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10、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甲、乙两车都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D.甲、乙两车经过5 s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11、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A. B.B.C. D.12、两支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等量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将看到()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13、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在学校周围植树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1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①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③和④1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______(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2、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说明________能够传声.3、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________处减弱噪声.4、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________产生的倒车雷达利用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5、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是的“低”指的是________;“高”指的是________.成语“震耳欲聋”,从声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________的大小.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1、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杠杆OA的动力臂l.2、如图所示,请画出两条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1、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 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完整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完整答案(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30分)1.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①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②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③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④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力;⑤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 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A. ①②③B. ①④⑤C. ③④⑤D. ①③⑤2、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 如图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 换用质量大的重锤B. 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C. 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D. 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3.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对“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确的是()A.粽子温度升高, 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内能B. 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C. “粽子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 水温升高, 水的比热容变大4、如图所示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 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A. 会聚作用B. 发散作用C. 既不会聚也不发散D. 无法判断5、如图所示, 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 此后, 小球的运动情况是()A. 匀速直线下落B. 匀速直线上升C. 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D. 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6.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 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B. 鱼翔浅底一一光的直线传播C. 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D. 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7、小云家卫生间安装了换气扇和照明灯, 换气扇和照明灯的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换气扇和照明灯不能同时工作B. 换气扇和照明灯只能同时工作C. 换气扇和照明灯工作时, 通过它们的电流一定相等D.换气扇和照明灯工作时, 它们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8、下列物体重力约为1N的是()A. 一枚大头针B. 两个鸡蛋C. 一头奶牛D. 一个篮球9、如图所示, 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 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 A、B 两点, 已知 A、B 两点压强相等, 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 P 甲、P 乙大小关系为()A. P 甲<P 乙B. P 甲>P 乙C.P 甲= P 乙D.条件不足, 无法判断.10、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A. 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 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C. 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 乙车速度不变11、如图, 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 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力的作用点B. 力的大小C. 力的方向D. 力的单位12、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 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的, 光路图如图所示.当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 表示液面()A. 下降B. 上升C. 不变D. 先下降后上升13.如图所示, 管中液体处于静止状态, 外界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 测量准确无误, 则下面能反映大气压值的是()A. B.C. D.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 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 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光屏应靠近透镜A. 只有①和③B. 只有②和④C. 只有②和③D. 只有①和④15、如图所示, C是水平地面, 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 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 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 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 正确的是()A. F1=0, F2=0B. F1=0, F2≠0C. F1≠0, F2=0D. F1≠0, F2≠0二、填空题(每题2分, 共10分)1.小欣打开冰箱门, 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 这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 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 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 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2.把图钉帽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 图钉帽热得烫手, 这是用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把瓶装水放在冰箱里, 一会儿变凉了, 这是用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3、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 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 这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 这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这说明甲醛分子在做________运动, 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________(选填: “加剧”或“减缓”).4.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 ____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 因为它在________过程中要________热量.5、小李同学在百米赛跑时, 在前8 s内加速跑完了36 m, 接着保持8 m/s的速度跑完全程, 则他百米赛跑的成绩是________s, 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三、作图题(每题5分, 共10分)1、踢出去的足球在操场上慢慢滚动后停下来, 在图乙中请画出在操场上向左滚动的足球受力的示意图.2.请画出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 共30分)1、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 小龙和小柳测量小明跑40m的速度.(1)小龙和小柳用_____(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40m的路程.(2)小柳担任计时员, 他用_____(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小明跑步的时间, 他应站在_____处(选填“起点”或“40m”).(3)小龙担任发令员, 发令后, 小明跑完40m的路程, 小柳计时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小明跑40m所用的时间为_____s.(4)小明跑40m的速度是_____m/s.2、小致同学在测固体密度时, 操作步骤如下:(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将游码移至左端零刻线处, 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 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_____(选填“左”或“右”)使天平横梁平衡.(2)小纹选用了一块小矿石, 用调好的天平测它的质量, 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天平恢复平衡, 则测得的矿石质量为_____.(3)如图乙,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 将系了细线的矿石轻放入量筒, 测得矿石的体积是_____cm3(4)实验后, 小致发现使用的20g砝码破损了, 由此得知测得的矿石密度会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个变”)(5)实验中, 另一名同学使用一个溢水杯和小烧杯也测量出了小矿石的体积, 如图丙, 其步骤如下:A. 用天平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m1;B.将溢水杯装满水后, 将小矿石放入溢水杯中, 并用小烧杯盛按溢出的水C. 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m2则小矿石的体积V石=_____(用所测物理量和ρ水表示).五、计算题(每题10分, 共20分)1、如图所示, 斜面长s=1.5m, 高h=0.3m.建筑工人将重G=500N的货物箱, 用绳子从地面匀速拉到顶端时, 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50N, 忽略绳子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____的关系;同组的小明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_____(选填“能”或“不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该实验主要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2)小明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____(填写编号)的三根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钢琴弦J,它的长度应该为________cm、横截面积为________mm2。
(4)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三根琴弦进行实验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琴弦长短能控制变量法 A、B、C 80 1.02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得出结论比较可靠【解析】【分析】【详解】(1)[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相同,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2]选用A、D、F三根琴弦,它们的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相同,也可以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3]实验中应用的实验方法为控制变量法。
(2)[4]选用A、B、C三根琴弦,它们的材料相同,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相同,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
(3)[5][6]因为要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所以要求三根琴弦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DHJ符合条件,所以添加这根铜琴弦J,它的长度也为80cm和横截面积为1.02mm2。
(4)[7]一次实验,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因此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应采用三根琴弦实验。
2.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具体数据如下表: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甲钢丝10cm0.2mm2紧乙钢丝10cm0.1mm2紧丙钢丝5cm0.1mm2紧丁钢丝5cm0.1mm2松(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______钢丝时的音调高。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___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______和________钢丝。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答案】乙粗细乙丙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详解】(1)[1][2]因为甲、乙两根钢丝的长度、松紧度一样,甲比乙粗,乙振动的频率大音调高,该过程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发声体的音调与其粗细的关系;(2)[3] [4]如果探究发声体音调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必须控制两根钢丝的粗细、松紧度一样符合条件的是乙和丙两根钢丝;(3)[5]由图可以知道钢丝丙和丁长度、粗细相同,钢丝的松紧不同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拔动丙和丁两根钢丝,丙钢丝发出的音调高丁钢丝发出音调低,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
3.小华和小刚用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以下是他们对“土电话”的探究.()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2两人位置不变,以相同的响度讲话,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3小华和小刚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如图中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系:a c d b()4①若他们想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应选择琴弦_____(从“a”、“b”、“c”或“d”中选两根).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的关系.【答案】固体能够传声金属的传声效果好a、c材料粗细【解析】【分析】【详解】(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是因为固体能够传声,即这表明固体能够传声.()2两人位置不变,以相同的响度讲话,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金属的传声效果好.()4①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若他们想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应选择粗细相同,而材料不同的两根琴弦,即选择a和c;②若选择琴弦a和b,长度和材料相同,粗细不同,所以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材料粗细的关系.4.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四: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表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_____,应选编号A,C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_____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3)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_____.(4)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选编号B,C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同组同学说不能证明以上猜想,其理论依据是没有采用_____的研究方法..(5)综上分析,同样用力时,琴弦的长短,横截面积,材料和松紧都影响弦振动的_____,因此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不同.【答案】二 A、B 55 控制变量法频率【解析】(1)因A、C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选编号A,C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2)为验证猜想一,应选择长度和材料都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的琴弦A. B进行研究.(3)如果验证猜想三,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琴弦的材料不同,故应选B. D进行探究,则表格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55;(4)本实验中有三个变量,应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即控制两个变量相同,研究与第三个变量的关系,编号B,C的两种规格的琴弦,材料相同,长度和横截面积都不同,三个变量中有两个不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故不能证明以上猜想.(5)综上分析,同样用力时,琴弦的长短,横截面积,材料和松紧都影响弦振动的频率,因此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不同.点睛:解决此类多因素问题时,常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当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其他因素不变.5.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
同学们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一只手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发现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该兴趣小组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A: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B: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猜想C: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为了验证猜想A,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 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______的。
(选填“有关”或“无关”)(2)为了验证猜想B,同学们选择横截面积均为2.9×10-5m2的铝棒,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学们从表中前两列数据很难得出频率f与长度l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画出了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1l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发生频率f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__________。
(3)同学们又通过实验探究了铝棒发声的频率和手捏铝棒部位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_________现象,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无关反比例水花四溅振幅减小,响度减小【解析】【分析】【详解】(1)[1]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当铝棒长度都为0.71m时,横截面积不同,频率为3500Hz和3530Hz,由于这两个频率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以内),故频率是相同的,故结论为: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无关的。
(2)[2]由图可知,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1l的关系是一条直线,即成正比,故发生频率f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成反比。
(3)[3]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铝棒振动,故可以看到水花四溅。
[4]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铝棒的振幅减小,响度减小。
二、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6.宁宁对有关光学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1)如图甲所示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在白纸上画出一条垂直于镜面的法线ON,用激光笔沿着白纸表面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①让光沿着白纸的表面照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②让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面镜的O点,a图能观察到反射光OB,而b图却看不到反射光OB,这说明________.(2)如图乙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①宁宁将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________,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②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③排除了上述情况的干扰后,他继续进行实验,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④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⑤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40cm处,现以5cm/s的水平速度向玻璃板匀速靠近,则经过2s后蜡烛A与像的距离为________ cm,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将玻璃板放置成与水平面成45°角,将会观察到蜡烛A运动的方向与像运动的方向互相________.【答案】显示出光的路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三者不在同一平面内像的位置大小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等效替代法不能 60 不变垂直【解析】【分析】(1)①白色物体能够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②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三线在同一平面上,是通过光屏展现在眼前的;(2)①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确定像的位置是关键,像的位置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来确定,实验中既能看到物体A的像,又能看到蜡烛B,要采用透明的玻璃板,研究物像的大小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把蜡烛A像的大小用蜡烛B来代替;②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使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蜡烛的像不能完全重合;③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④虚像光屏接收不到,实像光屏能接收到;⑤利用svt计算出2s蜡烛A移动的距离,求出其距离平面镜的距离,利用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计算经过2s后蜡烛A与像的距离;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且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作图解答.【详解】(1)①为了更好的观察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实验中采用了白色硬纸板,光线在白色纸板上的轨迹就容易观察到了,也方便观察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②让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面镜的O点,a图能观察到反射光OB,而b图却看不到反射光OB,这说明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2)①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选用大小相同的两个蜡烛,是为了用蜡烛B代替蜡烛A的像,来比较物、像的大小;②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像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所以如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则原因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③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④光屏能接收到实像,但接收不到虚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⑤根据svt=可得2s蜡烛A移动的距离5cm/s2s10cms vt==⨯=,蜡烛A此时距离平面镜的距离为40cm−10cm=30cm,则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30cm,所以,经过2s后蜡烛A与像的距离为30cm+30cm=60cm;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像等大,故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不变;若将玻璃板放置成与水平面成45°角,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且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当蜡烛A沿桌面由A位置运动到B位置时,分别作出蜡烛在两个位置所成的像,将会观察到蜡烛运动的方向与像运动的方向互相垂直,如图所示:7.如图所示,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下器材:各种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烛若干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白纸、火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