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原卷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

(完整word版)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

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卷(附答案)一、积累应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论语〉七则》(2)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________》(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轻快与冷涩.2。

按要求选择。

(5分)(1)学校举办诗词大赛,为激励选手,需张贴标语,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A。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B。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C。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D。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任何一幅画,都有一个最佳的观赏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距离太近,美感就会减弱甚至消失.①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见着美②距离本身能美化事物③更为准确地说A.③①②B.②①③C。

②③① D.①②③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记忆与写作①我们一旦将“经验"区分为经历和对经历的体验,记忆在写作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就不难理解了。

经历是无法即时描述的,更无法使之客观化.我们所经历的事实,绝大部分转瞬即逝.我们无法做到一边经历某件事,一边将它书写出来。

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作家所描述的经历无一例外都是记忆中的经历。

②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经历与写作之间的“时间距离”,将这种距离的作用极端化和简单化。

看来也没什么道理。

有一种说法,作家将个人的经历在记忆中保存得越久,写作将会越客观,就如同封在坛子里的酒,时间越长,其味道越醇正。

如果情况果真如此,每位作家想必都应该在弥留之际才开始自己的创作。

不过这样的说法也提醒我们,将刚刚经历的事件立刻表达出来,的确更容易受到社会意识以及作家个人的偏见、习惯、写作目的的影响。

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上海市的春季即将迎来高考,高考语文的备考大家做好准备了吗?语文试卷的都做得差不多了吧?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题目一积累应用(l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家住吴门,________________。

(周邦彦《苏幕遮》)(2)蒹葭萋萋,白露未唏。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

(《诗经•________•蒹葭》)(3)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光的明暗写山的高大,王维《终南山》诗中运用了相似手法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适合用来激励他的一项是( )。

(2分)A.行百里者半九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班干部改选,小洁被选为班长后发表感言,以下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3分)A.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将翻开新的一页。

B.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C.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乐意为大家效犬马之劳。

D.很荣幸当选班长,我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

(16分)天开图画即江山王风①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天然”就是自然而然。

“天”与“人”是一组对举的概念,二者同为创造者。

“人”在创造,“天”更在创造。

大自然的自我创造,称为“天工”,与此相对的“人工”,通常认为是远远不及的。

而对于人的创造,最高贵的赞美就是“巧夺天工”。

与此相类,大自然的声响被称为“天籁”,对于人间的歌唱,其最高赞美也就是用这个词来形容。

②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人格在山水中获得共鸣,这种人与山水的关系延续至今。

音乐中大量的是对大自然的抒写,古代最著名的器乐曲,古琴演奏的《高山》《流水》,引发了千古的赞叹和惆怅。

2019上海春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

2019上海春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

1、考试前一天下午到所在的考点看考场:①计算从居住地到考点骑车或步行所需要的时间(按一般速度),要把”红灯“考虑进去;②到考点后要看好考场位置、厕所位置、洗手池位置、交通工具存放处和学校集合地点;③带少量钱以备急用,检查交通工具有无隐患。

2、考试前一天晚上:①准备好第二天考试用的物品:铅笔盒(不要杂物、去掉有字的纸片等)、钢笔(要灌好蓝黑钢笔水)、圆珠笔(0.5mm黑色笔芯)、铅笔(两头削好)、圆规、三角尺、手绢或纸巾、清凉油等。

②准考证要放在铅笔盒中,不要放在衣服口袋里或夹在课本中(每场考完后都要放到铅笔盒中)。

③晚饭后可将知识要点再温习一下。

3、考前生理准备:考试前一天晚上适当早点睡,考试当天不起特别早。

早晨一定要吃丰盛的早饭,但不能过于油腻。

饮食以清爽、可口、易消化吸收为原则。

4、考前心理准备:成绩优秀的考生应记住:”没有常胜将军“、”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成绩不太好的考生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5、中考当天早晨,应有良好的心理暗示:如”我很放松,今天一定能正常发挥“、”今天我很冷静,会考好的“等。

6、浏览笔记、公式、定理和知识结构:主要是浏览一下重要的概念、公式和定理,或记一些必须强记的数据。

7、自信地前往考点,要暗示自己有信心:如,全部科目我已做好复习;今天考试,我一定能正常发挥;对此我充满自信…8、进考场前10分钟:在考室外最好是一人平静地度过,可就近找个地方坐一会儿,或看一下笔记,再次浏览知识结构。

设法避开聊天。

9、入场前提醒自己作到”四心“:一是保持”静心“,二是增强”信心“,三是做题”专心“,四是考试”细心“。

10、见老师,问声好:以消除对监考老师的敬畏感,获得一种和谐的亲近感。

11、不要一心想得满分:特别是对平时成绩中等上下的同学来说,一心想得满分是大忌。

当然,应该得的分一定要得,该放弃的敢于放弃。

如果有时间再攻暂时放弃的题。

2019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2019上海春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9上海春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9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遥岑远目,,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孰能无惑?(韩愈《》)(3)卢纶《塞下曲》诗中通过写弓箭旗帜来表现军容的两句是“,”。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王遇到挫折,一蹶不振,朋友用一句话激励他,以下合适的一项是()。

(2分)A.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B.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C.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D.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2)下列选项中用语得体的一句是()。

(3分)A.赵老师晋升教授,同事发来短信:“恭喜赵老师,您这真是实至名归啊!”B.钱老师乔迁新居,学生发来短信:“恭喜钱老师,这真是篷筚生辉啊!C.孙老师新婚燕尔,学生发来短信:“恭喜孙老师,你们真是门当户对啊!”D.李老师新著出版,同事发来短信:“恭喜李老师,这真是大快人心啊!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幸福是相对的①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收入高的人,并不一定比收入低的人幸福;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并不一定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幸福;生活中积极事件多的人,并不一定比消极事件多的人幸福……②那么幸福究竟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似乎不存在那么一把尺子,可以帮我们确定怎样才算幸福。

当我们谈论幸福时,总在有意无意进行比较,是的,幸福来自比较。

③比较的标准是主观构建的。

没有哪个国家或者哪个社会机构曾经给出过一个统一的关于幸福的标准,但人们的心里似乎总有一个自己的标准,并凭借这个标准判断自己的生活幸福与否。

④比较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

这种标准会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那么比较的标准也会提高;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那么比较的标准也会下降。

⑤由此看来,比较的标准不具有客观性、稳定性。

同时,比较的标准是复杂的,按“与谁比”和“比什么可以分为比较的对象标准和内容标准。

2019上海春考语文考试卷及问题详解

2019上海春考语文考试卷及问题详解

2019年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遥岑远目,,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愈《》)(3)卢纶《塞下曲》诗过写弓箭旗帜来表现军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王遇到挫折,一蹶不振,朋友用一句话激励他,以下合适的一项是()。

(2分)A.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B.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C.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D.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鸣呃。

(2)下列选项中用语得体的一句是()。

(3分)A.老师晋升教授,同事发来短信:“恭喜老师,您这真是实至名归啊!”B.钱老师乔迁新居,学生发来短信:“恭喜钱老师,这真是篷筚生辉啊!C.老师新婚燕尔,学生发来短信:“恭喜老师,你们真是门当户对啊!”D.老师新著出版,同事发来短信:“恭喜老师,这真是大快人心啊!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幸福是相对的①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收入高的人,并不一定比收入低的人幸福;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并不一定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幸福;生活中积极事件多的人,并不一定比消极事件多的人幸福……②那么幸福究竟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似乎不存在那么一把尺子,可以帮我们确定怎样才算幸福。

当我们谈论幸福时,总在有意无意进行比较,是的,幸福来自比较。

③比较的标准是主观构建的。

没有哪个国家或者哪个社会机构曾经给出过一个统一的关于幸福的标准,但人们的心里似乎总有一个自己的标准,并凭借这个标准判断自己的生活幸福与否。

④比较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

这种标准会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那么比较的标准也会提高;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那么比较的标准也会下降。

⑤由此看来,比较的标准不具有客观性、稳定性。

2019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题详细解析

2019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题详细解析

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快阁东西倚晚晴。

(黄庭坚《登快阁》)(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____________。

(柳永《___________》)(3)王维《终南山》中描写山中云气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痴儿了却公家事(2)晓风残月雨霖铃(3)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明调皮贪玩,成绩严重滑坡,老师想用一句话来劝诫他,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D )。

(2分)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下面是在某公司年会上听到的四句话,其中用语正确的一句是(C)(3分)A.王总的讲话抛砖引玉,下面请其他人发言。

B.我的发言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各位的聆听。

C.一年来大家给了我许多帮助,我不胜感激。

D.公司的庆典活动将于下月举行,敬请期待。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艺术美的特殊价值①与现实美相比,艺术美具有特殊的价值。

我们不妨先比较一下两者的差异:首先,现实美带有分散性,艺术美具有集中性;其次,现实美带有芜杂性,艺术美具有□□□;再次,现实美带有易逝性,艺术美具有永恒性。

②正因为艺术美比起现实美来,在某些方面有其更为优越的品格,所以,人们并不以现实美为满足,而在享受现实美的同时还热烈地追求艺术美。

这正是艺术美具有特殊价值的原因。

③关干艺术美的价值问题,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认为,艺术的价值可以用一个向外扩展的十字坐标来表现,十字坐标的横轴由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组成,它的纵轴由创造--生产方面和反映--信息方面组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多种作用组成的环形图:④如图所示,艺术美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图中所列举的这些作用,不仅彼此界限不明,而且有些作用是非艺术品也具有的,因而很难使人准确地把握艺术的特殊价值在哪里。

(完整word)2019上海春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版),推荐文档

(完整word)2019上海春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版),推荐文档

2019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遥岑远目,,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孰能无惑?(韩愈《》)(3)卢纶《塞下曲》诗中通过写弓箭旗帜来表现军容的两句是“,”。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王遇到挫折,一蹶不振,朋友用一句话激励他,以下合适的一项是()。

(2分)A.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B.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C.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D.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2)下列选项中用语得体的一句是()。

(3分)A.赵老师晋升教授,同事发来短信:“恭喜赵老师,您这真是实至名归啊!”B.钱老师乔迁新居,学生发来短信:“恭喜钱老师,这真是篷筚生辉啊!C.孙老师新婚燕尔,学生发来短信:“恭喜孙老师,你们真是门当户对啊!”D.李老师新著出版,同事发来短信:“恭喜李老师,这真是大快人心啊!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幸福是相对的①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收入高的人,并不一定比收入低的人幸福;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并不一定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幸福;生活中积极事件多的人,并不一定比消极事件多的人幸福……②那么幸福究竟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似乎不存在那么一把尺子,可以帮我们确定怎样才算幸福。

当我们谈论幸福时,总在有意无意进行比较,是的,幸福来自比较。

③比较的标准是主观构建的。

没有哪个国家或者哪个社会机构曾经给出过一个统一的关于幸福的标准,但人们的心里似乎总有一个自己的标准,并凭借这个标准判断自己的生活幸福与否。

④比较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

这种标准会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那么比较的标准也会提高;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那么比较的标准也会下降。

⑤由此看来,比较的标准不具有客观性、稳定性。

同时,比较的标准是复杂的,按“与谁比”和“比什么可以分为比较的对象标准和内容标准。

【强烈推荐】2019上海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强烈推荐】2019上海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2019上海春季高考语文试卷xxxx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一、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①小小说在我国其实原来就有;外国也有。

但由于中国近些年来小小说比较流行;读者面很广;于是才把“小小说”当成一个新的概念。

这个概念包含一些什么内容;值得探索。

②小小说并非单指短小的小说。

短小;只是它的外部特征。

小小说仍然可以看作是短篇小说的一个分支。

短篇小说的一般特征;小小说都是应该具备的。

但是小小说和短篇小说在本质上既相近;又有所区别。

小小说是短小的;从里到外都是小的。

小小说作者所发现、所思索、所表现的只能是生活的一个小小的片断。

这个片断是别人没有表现过、没有思索过、没有发现过的。

最重要的是发现。

发现;必然就伴随着思索;并寻找合适的表现形式。

文学创作都需要发现;但是小小说的作者更需要有“慧眼”;因为引起小小说作者注意的;往往是平常人易于忽略的小事。

这种小事必须是天生得来的一块小小说的材料。

这样的材料并非俯拾皆是。

小小说材料的获得往往带有偶然性;邂逅相逢;不期而遇。

并且;往往要储存一段时间;作者才能大致弄清楚这件小事的意义。

写小小说确实需要一点“禅机”。

③小小说虽然不大可能有十分深刻的思想;但可以有一点哲理;不过不能在里面进行完整的哲学的思辨(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可以)。

小小说的特点是思想清浅。

半亩方塘;一湾溪水;浅而不露。

小小说应当有一定程度的朦胧性。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篇小小说发表了;创作过程并未结束。

作者还可以继续想下去;读者也愿意和作者一起继续想下去。

这样;读者才能既得到欣赏的快感;也得到思考的快感。

追求;就意味着还没有达到。

追求是作者的事;也是读者的事。

小小说不需要过多的热情;大喊大叫;指手画脚;是会叫读者厌烦的。

小小说的作者对于他所发现的生活片断;最好超然一些;保持一个客观者的态度;尽可能地不动声色。

小小说总是有个态度的;但是要尽量收敛。

可以对一个人表示欣赏;但不能夸成一朵花;可以对一件事加以讽刺;但不辛辣。

(完整版)2019上海春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版),推荐文档

(完整版)2019上海春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版),推荐文档

20.第④段中,作者是如何塑造石有恒形象的?请加以分析。

(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

(13分)答湖广巡按朱谨吾辞建亭(明)张居正①承示欲为不谷①作“三诏亭”,以彰天眷,垂有永,意甚厚。

但数年以来,建坊营作,损上储,劳乡民,日夜念之,寝食弗宁。

今幸诸务已就,庶几疲民少得休息,□无端又兴此大役,是重困乡人,益吾不德也。

②且古之所称不朽者三②,若夫恩宠之隆,阀阅之盛,乃流俗之所艳,非不朽之大业也。

吾平生学在师心,不祈人知,不但一时之毁誉,不关于虑,即万世之是非,亦所弗计也,况欲侈恩席宠以夸耀流俗乎?使后世诚有知我者,则所为不朽,固自有在,岂藉建亭而后传乎?③露台百金之费,中人十家之产,汉帝犹且惜之,况千金百家之产乎?当此岁饥民贫之时,计一金可活一人,千金当活人矣!何为举百家之产、千人之命,弃之道旁,为官使往来游憩之所乎?④且盛衰荣瘁,理之常也。

时异势殊,陵谷迁变,高台倾,曲池平,虽吾宅第且不能守,何有于亭?数十年后,此不过十里铺前一接官亭耳,乌睹所谓“三诏”者乎?此举比之建坊表宅,尤为无益。

已寄书敬修儿达意官府,即檄已行、工作已兴,亦必罢之。

万望俯谅。

[注]①不谷:张居正自称。

②不朽者三:古人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A.乃B.虽C.既D.亦22.依据文意,朱谨吾提请修建三诏亭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2分)A.“以彰天眷,垂有永”B.“诸务已就,庶几疲民少得休息”C.“侈恩席宠以夸耀流俗”D.“为官使往来游憩之所”23.对第④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一切亭台都会倒塌,没有建造的必要。

B.牌坊意义胜于官亭,倒有建造的必要。

C.更多官亭陆续修建,三诏亭并不出众。

D.即使修亭已经开始,也务必停止工程。

24.张居正拒绝修建三诏亭,语气严峻,请从用词和句式的角度各举一例加以分析。

(4分)25.综观全文,概括张居正辞建三诏亭的理由。

2019上海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9上海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⑤经历在记忆中的灵光重现虽然依赖于时间距离,但我要说的是,时间距离却并非是真正关键的因素。哪些记忆内容在时间的长河里沉渣泛起,取决于作家的召唤。这种召唤的契机多种多样,但经历的“重复”也许最为常见。“重复”所引发的回忆究竟要将我们的意识导向何方,我们事先并不知晓。
⑥促使你回忆起与父亲去河边钓鱼情形的契机,也许是你再次回到那条河边,也许是你再次见到一朵金银花或闻到一缕花香。此时,你是否会回忆起二十年前河边的金银花丛那醉人的幽香?回忆起温暖的阳光下植物卷曲的叶子?在这里,现实境遇的真实感让位于回忆中感觉的真实感。这些被感觉所唤起的内容,可能是已经被我们“遗忘”的记忆,这些内容其实仍然存在,只不过暂时沉睡在记忆之中,因此有人称之为“非意愿性记忆”。
2.按要求选择。(5分)
(1)学校举办诗词大赛,为激励选手,需张贴标语,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A.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任何一幅画,都有一个最佳的观赏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距离太近,美感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①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见着美
②距离本身能美化事物
③更为准确地说
A.③①②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②③
二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⑦我们的理智总是希望将记忆简化成可以把握的内容加以储存、识别和归类,可实际上,写作有时就是要敞开一个理性无能为力的世界,呈现那些曾被省略的非意愿性记忆。构成文学作品真正质地的,也许不是可以被理智归类的现实“经验”,而是有待完成的诸多可能性。

2019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遥岑远目,,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 ,孰能无惑?(韩愈《》)(3)卢纶《塞下曲》诗中通过写弓箭旗帜来表现军容的两句是“,。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王遇到挫折,一蹶不振,朋友用一句话激励他,以下合适的一项是()(2分)A.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B.当断不断,反受其乱C.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D.少年心事当挚云,谁念幽寒坐鸣呃。

(2)下列选项中用语得体的一句是()(3分)A.赵老师晋升教授,同事发来短信:“恭喜赵老师,您这真是实至名归啊!”B.钱老师乔迁新居,学生发来短信:“恭喜钱老师,这真是蓬荜生辉啊!”C.孙老师新婚燕尔,学生发来短信:“恭喜孙老师,你们真是门当户对啊!”D.李老师新著出版,同事发来短信:“恭喜李老师,这真是大快人心啊!”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幸福是相对的①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收入高的人,并不一定比收入低的人幸福;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并不一定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幸福;生活中积极事件多的人,并不一定比消极事件多的人幸福……②那么幸福究竟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似乎不存在那么一把尺子,可以帮我们确定怎样才算幸福。

当我们谈论幸福时,总在有意无意进行比较,是的,幸福来自比较。

③比较的标准是主观构建的。

没有哪个国家或者哪个社会机构曾经给出过一个统一的关于幸福的标准,但人们的心里似乎总有一个自己的标准,并凭借这个标准判断自己的生活幸福与否。

④比较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

这种标准会随着实际变化而不断变化。

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那么比较的标准也会提高;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那么比较的标准也会下降。

⑤由此看来,比较的标准不具有客观性、稳定性。

同时比较的标准是复杂的。

按“与谁比”和“比什么”可以分为比较的对象标准和内容标准。

比较的对象有哪些呢?⑥一种标准是自己以往的生活。

完整word版2019上海春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版

完整word版2019上海春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版

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2019分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遥岑远目,(1》),孰能无惑?(韩愈《(2)”。

,)卢纶《塞下曲》诗中通过写弓箭旗帜来表现军容的两句是“(35分)2.按要求选择。

(2分))。

(1()小王遇到挫折,一蹶不振,朋友用一句话激励他,以下合适的一项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B. A.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3 (2)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D. C.分))。

下列选项中用语得体的一句是(赵老师晋升教授,同事发来短信:“恭喜赵老师,您这真是实至名归啊!”A.钱老师乔迁新居,学生发来短信:“恭喜钱老师,这真是篷筚生辉啊!B.孙老师新婚燕尔,学生发来短信:“恭喜孙老师,你们真是门当户对啊!”C.李老师新著出版,同事发来短信:“恭喜李老师,这真是大快人心啊!D.70分二、阅读16分)—7题。

(3(一)阅读下文,完成第幸福是相对的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并不一定比收入低的人幸福;①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收入高的人,并不一定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幸福;生活中积极事件多的人,并不一定比消极事件多的人幸福……②那么幸福究竟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似乎不存在那么一把尺子,可以帮我们确定怎样才算幸福。

当我们谈论幸福时,总在有意无意进行比较,是的,幸福来自比较。

③比较的标准是主观构建的。

没有哪个国家或者哪个社会机构曾经给出过一个统一的关于幸福的标准,但人们的心里似乎总有一个自己的标准,并凭借这个标准判断自己的生活幸福与否。

④比较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

这种标准会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那么比较的标准也会提高;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那么比较的标准也会下降。

⑤由此看来,比较的标准不具有客观性、稳定性。

同时,比较的标准是复杂的,按“与谁比”和“比什么可以分为比较的对象标准和内容标准。

2019上海春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上海春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遥岑远目,,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韩愈《》)(3)卢纶《塞下曲》诗中通过写弓箭旗帜来表现军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王遇到挫折,一蹶不振,朋友用一句话激励他,以下合适的一项是()。

(2分)A.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B.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C.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D.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鸣呃。

(2)下列选项中用语得体的一句是()。

(3分)A.赵老师晋升教授,同事发来短信:“恭喜赵老师,您这真是实至名归啊!”B.钱老师乔迁新居,学生发来短信:“恭喜钱老师,这真是篷筚生辉啊!C.孙老师新婚燕尔,学生发来短信:“恭喜孙老师,你们真是门当户对啊!”D.李老师新著出版,同事发来短信:“恭喜李老师,这真是大快人心啊!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幸福是相对的①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收入高的人,并不一定比收入低的人幸福;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并不一定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幸福;生活中积极事件多的人,并不一定比消极事件多的人幸福……②那么幸福究竟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似乎不存在那么一把尺子,可以帮我们确定怎样才算幸福。

当我们谈论幸福时,总在有意无意进行比较,是的,幸福来自比较。

③比较的标准是主观构建的。

没有哪个国家或者哪个社会机构曾经给出过一个统一的关于幸福的标准,但人们的心里似乎总有一个自己的标准,并凭借这个标准判断自己的生活幸福与否。

④比较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

这种标准会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那么比较的标准也会提高;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那么比较的标准也会下降。

高三语文上海市春季招生考试.doc

高三语文上海市春季招生考试.doc

高三语文上海市春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6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①小小说在我国其实原来就有,外国也有。

但由于中国近些年来小小说比较流行,读者面很广,于是才把“小小说”当成一个新的概念。

这个概念包含一些什么内容,值得探索。

②小小说并非单指短小的小说。

短小,只是它的外部特征。

小小说仍然可以看作是短篇小说的一个分支。

短篇小说的一般特征,小小说都是应该具备的。

但是小小说和短篇小说在本质上既相近,又有所区别。

小小说是短小的,从里到外都是小的。

小小说作者所发现、所思索、所表现的只能是生活的一个小小的片断。

这个片断是别人没有表现过、没有思索过、没有发现过的。

最重要的是发现。

发现,必然就伴随着思索,并寻找合适的表现形式。

文学创作都需要发现,但是小小说的作者更需要有“慧眼”,因为引起小小说作者注意的,往往是平常人易于忽略的小事。

这种小事必须是天生得来的一块小小说的材料。

这样的材料并非俯拾皆是。

小小说材料的获得往往带有偶然性,邂逅相逢,不期而遇。

并且,往往要储存一段时间,作者才能大致弄清楚这件小事的意义。

写小小说确实需要一点“禅机”。

③小小说虽然不大可能有十分深刻的思想,但可以有一点哲理,不过不能在里面进行完整的哲学的思辨(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可以)。

小小说的特点是思想清浅。

半亩方塘,一湾溪水,浅而不露。

小小说应当有一定程度的朦胧性。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篇小小说发表了,创作过程并未结束。

作者还可以继续想下去,读者也愿意和作者一起继续想下去。

这样,读者才能既得到欣赏的快感,也得到思考的快感。

追求,就意味着还没有达到。

追求是作者的事,也是读者的事。

小小说不需要过多的热情,大喊大叫,指手画脚,是会叫读者厌烦的。

2019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2019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2019上海高考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七则》(2),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3)《琵琶行》中,“,”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轻快与冷涩。

2.按要求选择。

(5分)(1)学校举办诗词大赛,为激励选手,需张贴标语,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A.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任何一幅画,都有一个最佳的观赏距离。

,,,距离太近,美感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①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见着美②距离本身能美化事物③更为准确地说A.③①②B.②①③C.②③①D.①②③二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记忆与写作①我们一旦将“经验”区分为经历和对经历的体验,记忆在写作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就不难理解了。

经历是无法即时描述的,更无法使之客观化。

我们所经历的事实,绝大部分转瞬即逝。

我们无法做到一边经历某件事,一边将它书写出来。

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作家所描述的经历无一例外都是记忆中的经历。

②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经历与写作之间的“时间距离”,将这种距离的作用极端化和简单化。

看来也没什么道理。

有一种说法,作家将个人的经历在记忆中保存得越久,写作将会越客观,就如同封在坛子里的酒,时间越长,其味道越醇正。

如果情况果真如此,每位作家想必都应该在弥留之际才开始自己的创作。

不过这样的说法也提醒我们,将刚刚经历的事件立刻表达出来,的确更容易受到社会意识以及作家个人的偏见、习惯、写作目的的影响。

另外,经历在记忆中的发酵..,也可以使经历的性质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时间距离确实起到了某种作用。

③有人十分形象的将写作比喻为反刍:草料进入牛腹,只是储存,未及消化,营养尚未被吸收,而写作则是对记忆中的经历进行反刍。

最新-2019上海春季高考试卷及答案 精品

最新-2019上海春季高考试卷及答案 精品

2019上海春季高考试卷及答案2019上海春季高考试卷及答案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8分扇,自古以来为引风纳凉之物。

千百年来除使用价值之外,小小的扇中还孕育着中华文化艺术的智慧,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的精华,是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

扇面的丹青墨宝值得珍藏,扇骨的精工细雕成为艺术。

舞台上,演员一扇在手,或进或退,或开或合,瞬息万变,活灵活现。

建筑中,扇这种独特的艺术造型,还被古典园林的漏窗所吸收,成为移步换景、美不胜收的花墙小景,表现出耐人寻味的文化魅力。

我国的扇具有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

目前所发现的最早实物扇应该是楚地出土的春秋、战国时的扇子,有竹扇和羽扇两种。

虽然出土的竹扇是2000多年前的遗物,但其制作已相当精良。

中国的扇仅从材料而言,就有羽扇、竹扇、纨扇、蒲葵扇等。

传统的扇多为圆形,故称团扇。

扇面上采用书法,据文献记载,以羲之书扇流传最早。

唐代在扇面上的绘画,已有实物出土,而且在唐代绘画中也有所反映。

到了宋代,文人与绘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扇面成为画师创作的天地,加之皇帝对书画扇面的重视,扇面艺术得到飞速发展,臻于顶峰。

仅以《宋人画册》中百幅小品为例,其中纨扇面就有60余幅,而且这些扇面,题材广泛,构思精巧,开创了将绘画艺术融于方寸的小中见大的新局面,咫尺千里,雄浑壮阔。

后来,又有以突出某一局部来代替全景的边角之景,如夏硅的《烟岫林居图》。

取材中也有小至花鸟画中的野草闲花,昆虫禽鱼,它们纤毫毕现,栩栩如生,如宋徽宗赵佶的《枇杷山鸟图》,运以精心,出以妙笔,具有一种独特的情趣。

因此,宋代的扇面,已成为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瑰宝。

扇面作为绘画的一种形式被继承、发扬、光大,实际上已脱离了扇的实用功能,而创作出艺术化的扇面形状的绘画作品,被历代书画爱好者作为精品珍藏。

元、明、清时期,很多画家也热衷于扇面书画,直至今日,扇面书画还受到一些画家的青昧。

(完整word版)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完整word版)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2019上海高考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

《〈论语〉七则》(2)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________》(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轻快与冷涩。

2.按要求选择。

(5分)(1)学校举办诗词大赛,为激励选手,需张贴标语,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A.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任何一幅画,都有一个最佳的观赏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距离太近,美感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①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见着美②距离本身能美化事物③更为准确地说A.③①②B.②①③C.②③①D.①②③二阅读 70分1(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记忆与写作①我们一旦将“经验”区分为经历和对经历的体验,记忆在写作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就不难理解了。

经历是无法即时描述的,更无法使之客观化。

我们所经历的事实,绝大部分转瞬即逝。

我们无法做到一边经历某件事,一边将它书写出来。

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作家所描述的经历无一例外都是记忆中的经历。

②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经历与写作之间的“时间距离”,将这种距离的作用极端化和简单化。

看来也没什么道理。

有一种说法,作家将个人的经历在记忆中保存得越久,写作将会越客观,就如同封在坛子里的酒,时间越长,其味道越醇正。

如果情况果真如此,每位作家想必都应该在弥留之际才开始自己的创作。

不过这样的说法也提醒我们,将刚刚经历的事件立刻表达出来,的确更容易受到社会意识以及作家个人的偏见、习惯、写作目的的影响。

2019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原卷版)

2019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原卷版)

2019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3)卢纶《塞下曲》诗中通过写弓箭旗帜来表现军容的两句是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王遇到挫折,一蹶不振,朋友用一句话激励他,以下合适的一项是()(2分)A.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B.当断不断,反受其乱C.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D.少年心事当挚云,谁念幽寒坐鸣呃。

(2)下列选项中用语得体的一句是()(3分)A.赵老师晋升教授,同事发来短信:“恭喜赵老师,您这真是实至名归啊!”B.钱老师乔迁新居,学生发来短信:“恭喜钱老师,这真是蓬荜生辉啊!”C.孙老师新婚燕尔,学生发来短信:“恭喜孙老师,你们真是门当户对啊!”D.李老师新著出版,同事发来短信:“恭喜李老师,这真是大快人心啊!”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幸福是相对的①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收入高的人,并不一定比收入低的人幸福;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并不一定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幸福;生活中积极事件多的人,并不一定比消极事件多的人幸福……②那么幸福究竟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似乎不存在那么一把尺子,可以帮我们确定怎样才算幸福。

当我们谈论幸福时,总在有意无意进行比较,是的,幸福来自比较。

③比较的标准是主观构建的。

没有哪个国家或者哪个社会机构曾经给出过一个统一的关于幸福的标准,但人们的心里似乎总有一个自己的标准,并凭借这个标准判断自己的生活幸福与否。

④比较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

这种标准会随着实际变化而不断变化。

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那么比较的标准也会提高;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那么比较的标准也会下降。

⑤由此看来,比较的标准不具有客观性、稳定性。

同时比较的标准是复杂的。

按“与谁比”和“比什么”可以分为比较的对象标准和内容标准。

比较的对象有哪些呢?⑥一种标准是自己以往的生活。

很多时候,人追求的就是比过去生活得更好。

以往的生活是最直接的比较对象,如果个体现在的状况要明显优于过去的自己,则感觉更幸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3)卢纶《塞下曲》诗中通过写弓箭旗帜来表现军容的两句是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王遇到挫折,一蹶不振,朋友用一句话激励他,以下合适的一项是()(2分)A.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B.当断不断,反受其乱C.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D.少年心事当挚云,谁念幽寒坐鸣呃。

(2)下列选项中用语得体的一句是()(3分)A.赵老师晋升教授,同事发来短信:“恭喜赵老师,您这真是实至名归啊!”B.钱老师乔迁新居,学生发来短信:“恭喜钱老师,这真是蓬荜生辉啊!”C.孙老师新婚燕尔,学生发来短信:“恭喜孙老师,你们真是门当户对啊!”D.李老师新著出版,同事发来短信:“恭喜李老师,这真是大快人心啊!”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幸福是相对的①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收入高的人,并不一定比收入低的人幸福;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并不一定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幸福;生活中积极事件多的人,并不一定比消极事件多的人幸福……②那么幸福究竟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似乎不存在那么一把尺子,可以帮我们确定怎样才算幸福。

当我们谈论幸福时,总在有意无意进行比较,是的,幸福来自比较。

③比较的标准是主观构建的。

没有哪个国家或者哪个社会机构曾经给出过一个统一的关于幸福的标准,但人们的心里似乎总有一个自己的标准,并凭借这个标准判断自己的生活幸福与否。

④比较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

这种标准会随着实际变化而不断变化。

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那么比较的标准也会提高;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那么比较的标准也会下降。

⑤由此看来,比较的标准不具有客观性、稳定性。

同时比较的标准是复杂的。

按“与谁比”和“比什么”可以分为比较的对象标准和内容标准。

比较的对象有哪些呢?⑥一种标准是自己以往的生活。

很多时候,人追求的就是比过去生活得更好。

以往的生活是最直接的比较对象,如果个体现在的状况要明显优于过去的自己,则感觉更幸福。

⑦自己的理想及期待的生活,是另一种比较对象。

一般而言,个体总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对生活的期待。

即使个体达到了一种看上去比较完善的生活状态,还是有可能不会感到幸福,因为尚未达到自己的目标。

即使暂时达到了某个目标,但他的理想和期待还会可能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便会继续追求理想,追求更大的幸福。

⑧第三种常见的比较对象,是他人的状况。

个体生活在社会关系中,会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感受到幸福或不幸福。

比较时,可能会先选择同一社会群体或年龄层次的人进行比较。

个体可以通过与自己以往或理想生活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幸福,但个体的幸福更多、更广泛地还是来自与他人的比较。

⑨除了对象标准之外,还有内容标准。

有这样两个家庭:一个家庭看上去过得比较“潦倒”,一家三口挤在一个五六平方米的房间里,房间的一半被床占据着,但父亲常常陪着孩子在床上做游戏,孩子在父母身边爬来爬去,玩得非常开心;别一个家庭看上去很“幸福”,住在宽敞的房子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但父母却忙于工作事业,孩子在冷清的房间里孤独地玩着。

那么,哪个家庭更幸福呢?这个例子涉及比较的内容标准。

⑩比较的内容标准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

在与他人进行比较的时候,人们会首先考虑物质的内容。

就像《小王子》里所描述的:“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见一幢有玫瑰色砖墙的房子,窗前长满了天竺葵,屋顶栖息着鸽子……’,他们却始终无法想象这幢房子。

你必须对他们这么说‘我看见一幢十万法郎的房子。

’于是他们就会惊呼:‘多美啊!’。

”不过,当社会的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人们便会越来越重视精神内容。

就个体而言,认知能力越强。

越会更多地进行精神层面的比较,即使拥有非常好的物质条件,他还是会因为精神内容的缺失而感到不够幸福。

⑾究竟怎样才是幸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幸福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我们生活在不断拥有失去和追求幸福的过程中。

正因为有了不懈的追求,人类才会不断进步。

(节选自《儿童的幸福感》,有删改)3、第②段加点词语“一把尺子”在文中指的是。

(2分)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放在第②段结尾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2分)①当自己的生活更加符合某种标准,人们就会觉得更幸福。

②人们对自己生活的评价是将自己的生活与某种标准进行比较。

③有来自个体期望的,也有来自社会他人的,还有来自个体过去经历的。

④那么这种标准的依据又是什么呢?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D.①④②③5、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3分)A.难以判断幸福与否是因为人们没有标准。

B.幸福和看上去完美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

C.一个人生活得比过去更好可能仍感到不幸福。

D.人们更多地进行精神层面的比较就会感到更幸福。

6、第⑩段用《小王子》中的话来证明观点,你认为论证是否充分?请具体分析。

(5分)7、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把河流蹬在身后①退休前,父亲是个货运司机,跑长途。

他总是喜欢跟我炫耀自己的光辉岁月,总说是他轰隆隆地把母亲和我拉进了新世纪。

②父亲一辈子只会开车,也没有培养什么业余爱好。

母亲去世后,他独自一人打发晚年生活。

我把他从乡下接到城里,在运河边买了一套公寓。

60岁那年,医生检查出父亲的脊椎变形、增生,于是就教他倒着走路来锻炼锻炼脊椎,减轻疼痛。

他很快喜欢上了这项运动,一日两次,在运河边的马路上往往复复,服药般定时定量。

只见他双手握拳,双臂前后摆动,就像胸前摆着一只方向盘,倒车般一步步朝后退去。

③这个爱好终结于一次有预谋的“碰瓷”。

几个游荡于马路上、专门挑老人下手的江湖骗子,让父亲遭遇了一次少有的挫败。

这是一场不太高明的骗局,往往一眼就能识破,父亲为什么轻易上当了呢?父亲真的老了,已经搞不掂这个时代了,我的心里一阵疼痛。

④父亲再不乐意在路面上倒行了。

在运河边散散步,木呼呼的,找僻静的一截河岸,坐在椅子上,晒晒太阳。

我劝他再学点什么,他却兴致不高。

⑤有一天上午,我接到父亲的电话,他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他决定练习游泳,他打算到运河里游一游。

我当即警告他,千万别做这事,这条河看起来平缓,实际上太危险了。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从不会游泳。

可父亲却很兴奋,向我说起老家乡下的那条河,他说他从小就是泡着这条河水长大的,电话里,我听到了一声清脆的船鸣,我猜父亲正站在河边,羡慕地看着那艘船,仿佛运河是他即将启航的另一条公路。

⑥父亲为运河游做足了准备。

他到小区的游泳馆,请了个游泳教练,一对一地教他,并且只教一个动作———仰泳。

父亲觉得仰泳这个姿势太优雅了。

人像睡觉般仰卧在水里,头枕在水面上,双臂在身体两侧轮流滑水,双腿夹着水往后蹬,一往后蹬,人就往前飙出几米。

⑦除了每天到游泳馆,他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自行练习。

他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和棉裤,仰卧在客厅的木地板上,双手在身体两侧划着地面,双脚则配合地往后蹬。

他先是在原地滑动,反复练习之后,他开始尝试着在地板上游。

父亲的方向感很强,他的脑袋就像一个舵,能准确地判断出,前方十点钟的位置是房门,左边九点的位置是一张茶几,右边四点的位置是一只拖鞋……父亲摆着舵,轻易地绕开了这些障碍物。

没多久,父亲已经可以仰躺在水面上,周游游泳池了。

即使池子里人再多,父亲都不会撞到他们,像一条无声无息的鱼,优雅地从大块头身边掠过。

⑧终于,在一个午后,父亲从一场充足的午睡中醒来。

他开始行动了。

精神抖擞地往河边走去……他平躺在河面上,顺着流水的方向,不紧不慢地,两手划水,两脚蹬水,脑袋顶水,那丛大背头被浸湿了,坍塌下来,藤蔓般稀稀拉拉地攀在他头上。

父亲惊讶地发现,在这里游泳根本不费力气,比在木地板上,游泳池里省力多了。

他开始放松身体,快乐地、轻盈地向前浮游,并不时扭头看两岸风景。

⑨父亲优雅的游泳逐渐吸引了两岸的观众,其中有几个人,还迈起了碎步,一路跟着父亲,跟了一会儿,他们看到货船驶过来了。

岸上的人开始揪起了心,好像父亲很快就会被卷到船底下,有的人还甚至朝父亲呼叫起来。

⑩父亲却丝毫不理会那喊声,他慢条斯理地继续直线朝前游,仿佛脚掌上安着两后视镜。

在人们还没叫喊之前,他就先看到了船,并且完全掌握了它跟自己的距离,游着游着,他索性停下来,身体静止在水面上,很享受地朝天空打个呵欠,远远望去,那样子真像是睡着了。

⑾货船越驶越近,岸上的人仍在叫喊,甚至朝父亲打起手势——他们以为父亲是个聋子,喊声未落,只见父亲双腿一蜷,身体一个侧翻,沉入水里,几秒之后,又浮出了水面,他脑袋朝下,背朝天空,张开四肢,像一只敏捷的青蛙,迅速地朝岸边游去,给货船让出了路来……⑿货船朝远方开远了,风平浪静。

父亲又回到了河中央,他安详地仰躺着,闭着眼睛。

父亲不需要感知方向,他驶向了远方,他的脚一用力,运河被他蹬在了身后,再一用力,整个城市都被他蹬在了身后。

8、第①-⑤段中出现的“我”,从第⑥段开始不再直接出现,这样处理有何作用?(3分)9、第⑩段中“仿佛脚掌上安着两只后视镜”一句,体现了作者的巧妙构思,请加赏析。

(4分)10、第⑩段画线部分描写父亲游泳,语言生动形象,请加以分析。

(4分)11、赏析作品塑造的父亲形象。

(4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8分)和程员外春日东郊即事唐包何郎官休浣怜迟日,野老欢娱为有年。

几处折花惊蝶梦,数家留叶待蚕眠。

藤垂宛地萦朱履,泉迸侵阶浸绿钱。

直到闭关朝谒去,莺声不散柳如烟。

注解:①郎官休浣怜迟日:郎官,指程员外;休浣,官吏按例休假;迟日,指春日。

②有年:丰年。

③绿钱,青苔。

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几处折花惊蝶梦”承上“郎官休浣怜迟日”句。

B.“数家留叶待蚕眠”承上“野老欢娱为有年”句。

C.颔联中“惊”“待”两字,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D.颈联中写到藤蔓“萦朱履”,融入了人的情感。

13、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贴切的一项是()(2分)A.雄浑悲壮B.闲适清雅C.哀怨凄婉D.平淡自然14、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画线句。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石有恒传①石有恒,字伯常,湖广黄梅人。

性高洁,以文章名。

万历三十四年,举于乡。

四十七年,始成进士。

与邹元标最善,尝持其书来东林,纳交于诸君子。

②初授浙江遂安知县,下车以避劳、邀利、畏祸三事自誓,以程朱正学课士训民。

输运不任里甲,羡缗,公贮之充运费。

督僮仆种园蔬,躬自灌溉,不用民一物。

士绅馈遗,悉数不受。

岁灾,亲履荒瘠地,问民疾苦。

监司檄郡县遏籴,抗议力争,出帑金市粟,民赖以济。

调长兴县,再调常熟,长兴民吁请得留。

③时巨豪叶朗生。

吴野樵等结岛寇为乱,剽掠无虚日。

抚按檄有恒讨之,有恒以隔属辞,不允,乃设方略擒其魁。

贼稍稍戢,而余众散处湖荡,伺间为出入。

有恒请驰檄各属分兵搜捕当事韪之未果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