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与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1. 组织学(Histology)组织学是研究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它涉及到对生物体的组织进行显微解剖学的研究,通过观察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在不同组织内的排列和连接方式,来揭示组织的结构、功能和发育过程。
组织学通过显微镜下的观察和染色技术,可以揭示组织的细胞类型、结构、组分和相互关系。
组织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动物和植物组织,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组织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并为医学诊断和治疗等领域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医学中,组织学被广泛应用于病理学、内科学和外科学等领域,通过观察组织的异常变化,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 胚胎学(Embryology)胚胎学是研究生物个体从受精卵到胚胎形成以及胚胎发育过程的学科。
胚胎学主要涉及受精、分化、发育和器官形成等一系列与胚胎相关的过程。
研究对象可以是动物、植物,甚至人类胚胎。
胚胎学的研究对于了解生命起源和发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和实验,胚胎学可以揭示个体的发育规律、器官形成以及发育异常的原因。
胚胎学在医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如辅助生殖技术、胚胎移植和基因编辑等。
3.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关系组织学和胚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补充、相互支持。
在组织学中,我们可以观察和研究已经形成的各种组织,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而在胚胎学中,我们则可以研究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并观察和揭示组织形成和器官发育的过程。
组织学和胚胎学的研究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倚重于显微观察和组织染色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的运用,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和组织的结构细节,并了解组织的分化和发育过程。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成果对医学、生物学和生医科技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它们是现代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基础,也为人类对生命起源和发展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组织学和胚胎学是两个相互关联的学科,它们通过对组织和胚胎进行观察和研究,揭示了生物体内部结构和发育的奥秘,为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整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一二绪论,细胞)1组织学研究机体细微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2组织由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的3 HE染色苏木精(素)—伊红染色,苏木素是碱性染料可使酸性物质着色;伊红为酸性染料可使碱性物质着色HE染色后细胞核被染成紫蓝色细胞质一般被染成红色4 嗜酸性易于被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5嗜碱性5、易于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三上皮组织)1连接复合体(定义、作用)两种或种以上的细胞连接紧挨在一起称连接复合体,可加强细胞间的连接,封闭细胞间隙起屏障作用,或可允许细胞间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
2.质膜内褶(位置、电镜结构、功能)上皮细胞的基底面,细胞膜向胞质内折叠,其附近的胞质内含较多的线粒体,它扩大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物质的转运四.结缔组织1.间充质(组成、功能)1是由间充质细胞和基质构成,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低,分化形成多种结缔组织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等。
2.巨噬细胞(光镜和电镜结构、功能)2.巨噬细胞形态多样,通常有圆钝形突起,胞核小,深染,胞质嗜酸性,含空泡和异物颗粒。
电镜下表面有皱褶、微绒毛,胞质内有初级、次级容酶体、吞噬体、吞饮小泡和残余体。
功能:作趋化性定向运动;吞噬;参与和调节免疫应答,并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3.血浆(组成)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内的细胞间质,其中90%是水,其余为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无机盐、酶、激素、维生素和各种代谢产物。
血液凝固时,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细丝状的纤维蛋白,析出的淡黄色液体为血清4.中性粒细胞(正常值、形态特征、功能)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胞核杆状或分2~5叶。
胞质内含嗜天青颗粒(浅紫色)和特殊颗粒(浅红色)。
中性粒细胞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有重要的防御功能。
5.红细胞(形态、结构特点、功能)红细胞双凹圆盘状,无细胞核和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
功能为携带氧和二氧化碳五肌组织1.闰盘(定义、结构) 闰盘是相邻两心肌细胞的连接结构,位于Z线水平。
组织学与胚胎学高频考点总结(名词解释简答填空单选)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总结名词解释:1.HE染色:苏木素和伊红染色法。
2.异染性:改变染料自身颜色的现象称为异染性。
3.内皮:分布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内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4.间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等处的单层扁平上皮。
5.微绒毛:一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
6.纤毛: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能摆动的突起,较微绒毛粗且长。
7.基膜:位于上皮细胞的基底面与其下方结缔组织之间的薄膜。
8.半桥粒:位于某些上皮细胞的基底面与基膜之间,在上皮细胞一侧具有桥粒一半的结构。
9.质膜内褶: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回细胞质形成许多内褶。
10.基质:一种无色透明的无定形胶体,即可由溶胶到凝胶态互相转变。
11.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1/2 I带+A带+1/2 I带)。
12.横桥:M线两侧的肌球蛋白分子对称排列,杆部均朝向粗肌丝的中段,头部则朝向粗肌丝的两端并露出表面。
13.横小管:也称为T小管,是由肌膜向计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垂直于肌膜表面。
14.终池:在横小管两侧,肌浆网汇合为环行扁囊。
15.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共同构成三联体。
16.闰盘:心肌纤维之间的连接称为闰盘。
17.尼氏体:光镜下,尼氏体呈嗜碱性斑块或细颗粒状。
电镜下,为密集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表明细胞体具有旺盛的合成蛋白质功能。
18.轴丘:细胞体发出轴突的起始部有一圆锥状浅染区。
19.突触: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话的细胞连接,是传递神经信息的功能结构。
20.轴索:神经元的长突起构成神经纤维的中轴。
21.郎飞结:相邻施万细胞之间没有髓鞘,轴膜裸露。
22.运动终板:神经-肌突触。
23.血-脑屏障:由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外基膜,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构成。
24.周细胞:内皮细胞基膜外,某些部位还有一种扁平,有突起的细胞称为周细胞。
25.心房钠尿肽:电镜下,部分心房肌纤维含心房特殊颗粒,颗粒内含有肽类物质,称为心房钠尿肽。
组织与胚胎学重点知识归纳
组织与胚胎学重点知识归纳一、组织学基础知识1. 组织学的定义:组织学是研究动植物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的学科。
2. 组织的定义:由一定类型的细胞和其外细胞间质所组成的结构。
3. 组织学的分类:包括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4. 组织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常规组织学染色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
二、胚胎学基础知识1. 胚胎学的定义:胚胎学是研究生物个体从受精卵到胚胎成熟的发育过程的学科。
2. 受精卵的形成:受精卵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为胚胎。
3. 胚胎发育的阶段:包括受精、分裂、囊胚形成、胚胎形成等阶段。
4. 胚胎发育的调控:包括基因调控、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分化等过程。
5. 胚胎发育的异常:包括胚胎畸形、胚胎停止发育等异常情况。
三、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关系1.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联系:组织学研究的是成体组织的结构与功能,而胚胎学研究的是胚胎发育的过程,两者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生物学的基础。
2.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应用:组织学和胚胎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
例如,组织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胚胎学的研究有助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
四、组织学与胚胎学的重要概念1.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的组织,具有覆盖和保护作用。
2. 结缔组织: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组成的组织,具有支持和连接作用。
3. 肌肉组织:由肌纤维构成的组织,具有收缩和运动作用。
4. 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组织,具有传递和调节神经信号的作用。
5. 受精卵: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的初级胚胎。
6. 分裂: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细胞的不断分裂和增殖过程。
7. 囊胚:受精卵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囊状结构。
8. 胚胎形成:囊胚进一步发育,形成具有器官结构的胚胎。
五、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进展1. 组织工程学:利用细胞和生物支架等材料重建组织和器官的方法,为组织修复和再生提供新途径。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大全
组织学和胚胎学是生物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主要研究生命的起源、发育和结构。
在组织学中,研究人员主要关注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而在胚胎学中,则主要研究胚胎的形态、发育过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在组织学中,常见的名词包括:
1. 细胞: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信息传递、代谢、运动等多种功能。
2. 组织:由多个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
3. 器官:由多个组织构成的结构,具有特定的功能。
4. 系统:由多个器官组成的结构,具有共同的功能。
5. 血管:输送血液的管道。
6. 神经:传递信息的神经网络。
7. 骨骼: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结构。
8. 肌肉:收缩产生力量的组织。
在胚胎学中,常见的名词包括:
1. 胚层:组成胚胎的三个层次,分别是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
2. 器官发生:器官形成的过程。
3. 器官系统:由多个器官组成的结构,具有共同的功能。
4. 原始消化管:胚胎消化系统的早期形态。
5. 原始心脏:胚胎心血管系统的早期形态。
6. 原始四肢:胚胎肢体的早期形态。
总之,组织学和胚胎学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分支,它们为我们深入了解生命的奥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名词解释150个
1.HE染色(染料与效果)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的简称,是最常用的组织学染色方法。
染料——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2.内皮(本质、分布)分布——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本质——单层扁平上皮,属被覆上皮。
3.内分泌腺(组成、结构特点、分泌物、排除途径)组成——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
结构特点——没有导管,分泌物(主要是激素)直接注入血液。
4.浆液性细胞(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分泌物)光镜结构——浆液性细胞的核为圆形,位于细胞偏基底部;基底部胞质呈强嗜碱性染色,顶部胞质含许多嗜酸性的酶原颗粒;电镜结构——电镜下可见胞质内有密集的粗面内质网,在核上区可见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丰富的分泌颗粒。
浆液性细胞分泌物含较多的酶类。
5.微绒毛(位置、形态、组成、作用)位置——细胞游离面;形态——微小的指状突起:组成——细胞膜、细胞质、微丝;作用——增加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6.杯状细胞(分布、形态、内容、作用)分布——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形态——形如高脚酒杯;内容物——黏原颗粒(黏蛋白);作用——润滑保护。
7.浆半月分布——外分泌腺的一种腺泡即混合性腺泡的底部;组成——少量浆液性细胞,在切片中呈半月形结构。
8.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至一种广泛存在的细胞连接形式。
在缝隙连接处的胞膜中有许多规律分布的柱状颗粒,称连接小体,两相邻细胞之间的连接小体对接,管腔也相连,成为细胞间直接交通的管道,功能是交换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借以传递化学信息9.基膜上皮细胞基底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共同形成的薄膜,电镜下分基板和网板两部分,有支持、连接、固着和半透膜的作用。
10.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cell)位于腺细胞外方的扁平多突起细胞,胞质内含肌动蛋白丝,其收缩有助于分泌物的排出。
11.巨噬细胞使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免疫细胞,主要分布在疏松结缔组织内。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组胚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组织:组织是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体。
据形态结构和功能,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4种基本类型。
2.H-E染色法:是组织学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使用苏木精和伊红;苏木精是碱性染料,将细胞核染成蓝紫色;伊红是酸性染料,将细胞质染成红色。
3.组织化学术:是应用化学反应、物理反应或免疫学反应等原理,在组织、细胞原位检测组织或细胞内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定位、定量及相关功能研究的实验技术。
凡是组织、细胞内的糖类、脂类、蛋白质、酶类和核酸等都可与相应试剂反应,最终形成有色反应终产物或电子致密物,应用光镜或电镜进行观察。
广义的组织化学术还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术、原位杂交术等。
4.PAS反应:即过碘酸-希夫反应,是显示多糖的一种组织化学反应。
根据反应产物的多少、颜色的深浅、光密度可对多糖进行半定量。
第二章上皮组织1.内皮:铺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一层单层扁平上皮,其表面光滑,利于血液或淋巴流动。
2.间皮:覆盖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主要功能是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器官间的摩擦。
3.间充质:是胚胎时期,由间充质细胞和无定形基质组成。
间充质细胞:呈星形,细胞核较大,核仁明显,胞质弱嗜碱性,细胞间以突起相互连接成网。
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很低,但增殖和分化能力很强。
4.基膜:是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共同形成的薄膜。
在HE染色的标本一般不易分辨。
电镜下,基膜分为两部分,靠近基底面的部分为基板,与结缔组织相接的部分为网板。
基膜具有支持、连接和固定作用;还是半透膜,有利于上皮细胞与深部结缔组织进行物质交换;还能引导上皮细胞移动,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5.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在电镜下,微绒毛的胞质中有许多纵行的微丝。
微绒毛使细胞的表面积显著增大。
第三章结缔组织1.细胞外基质:即细胞间质,由基质、纤维和组织液组成。
细胞外基质由细胞产生,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有支持、联系、保护和营养细胞的作用,对细胞增殖、分化、迁移以及信息传导有重要影响。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1、组织(tissue):由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的人体结构单位称为组织。
人体的基本组织有四大类型,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细胞外基质又称细胞间质,由细胞产生,主要由生物大分子构成,如蛋白多糖和糖蛋白等,是细胞生存的微环境,对细胞有支持、保护和营养等作用,对细胞的增殖分化、运动和信息传导也有重要影响。
3、免疫组织化学术(immunohistochemistry):根据免疫学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检测组织和细胞中多肽和蛋白质等抗原物质的一种技术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术,这种方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应用广泛。
4、内皮(endothelium):铺衬与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内皮,其表面光滑,利于血液和淋巴流动。
5、间皮(mesothelium):覆盖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间皮,其主要功能是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器官间的摩擦。
6、微绒毛(microvillus):微绒毛是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向外突出而形成的微细指状突起,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扩大细胞的表面积。
7、纤毛(cilium):纤毛是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外伸出粗而长的突起,中轴有“9+2”规则排列的微管。
纤毛可定向摆动,从而将粘附于上皮表面的分泌物及有害物排出。
8、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单层柱状上皮中的紧密连接位于相邻细胞间隙的顶端,呈箍状环绕细胞顶端,该处相邻细胞膜呈间断融合,融合处细胞间隙消失,未融合处有极狭窄的细胞间隙存在。
紧密连接除有连接作用外,尚有屏障作用,可防止物质穿过细胞间隙。
9、中间连接(intermediate junction):中间连接又称黏着小带,多位于单层柱状上皮紧密连接的下方,呈带状环绕上皮细胞,此处相邻细胞间有15-20nm宽的间隙,间隙内充满细丝状物质,横向连接相邻细胞膜。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名词解释
组胚重点名词解释1.H-E染色是组织学中最常用的染色法;“H”代表苏木精,为蓝色碱性染料,能使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等酸性物质染为蓝色;“E”代表伊红,为红色酸性染料,能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碱性物质染为红色,用苏木精伊红联合染色的方法称为H-E染色法。
2.基膜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的均质状嗜酸性薄膜,电镜下由基板和网版组成,具有支持、营养、连接上皮的作用。
3.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是肌原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化学性突触定义:以化学性物质(神经递质)为传递媒介的突触。
组成:LM-银染下棕黑色圆形颗粒,称突触小体。
EM下分三部分:突触前成分【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线粒体】,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含相应递质的受体)功能:单向传递神经冲动。
5.胸腺小体定义:胸腺髓质内由胸腺上皮细胞呈同心圆排列而成的圆球性的嗜酸性小体。
意义:是胸腺的特征性标志。
功能:未明,但缺乏胸腺小体的胸腺不能培育出T细胞。
6.小肠绒毛定义:上皮和固有层共同向肠腔形成的指状、叶状突起。
组成:表面-单柱上皮,中轴-固有层的C.T(含:中央乳糜管、丰富的毛细血管、少量平滑肌及各种免疫细胞)。
意义: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吸收。
7.胰岛定义:散在分布在胰腺外分泌部之间着色浅的球形内分泌细胞团。
形态:胰岛细胞聚集成团索状,细胞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
胰岛主要有A、B、D、PP四种细胞。
功能:A细胞:分泌高血糖素,升高血糖。
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
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作用于A、B或PP 细胞,抑制其分泌。
PP细胞:分泌胰多肽。
8.滤过屏障(滤过膜)定义:从肾血管球毛细血管腔到肾小囊腔所经过的结构。
滤入肾小囊腔的滤液称原尿。
组成:a.有孔毛细血管的内皮b.基膜(内皮与足细胞共同的)c.足细胞次级突起之间的裂孔膜功能:选择性的滤过。
9.气-血屏障定义:从肺泡腔到肺泡隔内毛细血管腔所经过的结构。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H.E染色:是最常用的组织切片染色方法。
是用苏木精和伊红染料进行染色,简称HE染色。
苏木精是碱性染料,能和苏木精结合的称嗜碱性,呈蓝色;伊红是酸性染料,能和伊红结合的称嗜酸性,呈红色。
PAS反应:又称过碘酸-Schiff反应,简称PAS 反应,是组织化学方法中的一种,用于显示多糖和粘多糖。
PAS反应阳性时呈红色,表示有糖原和多糖的存在。
第二章细胞第三章上皮组织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的胞质和胞膜共同向外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其内含有许多纵行微丝。
在光镜下为所见的纹状缘或刷状缘。
其功能是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
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胞质和胞膜共同向外伸出的能摆动的细长突起,其内含有纵行排列的微管。
纤毛比微绒毛粗而长,光镜下可见。
其功能是能快速、定向和有节律地摆动,把粘附在上皮表面的分泌物和颗粒物等向一定方向推送。
缝隙连接:又叫通讯连接。
呈斑状,相邻细胞膜上有许多柱状颗粒,每个颗粒由6个亚单位围成,中央有小管。
相邻颗粒对接,小管相通。
缝隙连接的功能是传递化学信息。
连接复合体:如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胞连接同时出现,则称连接复合体。
基膜:是介于上皮细胞基底面与结缔组织间的一层薄膜。
PAS反应呈阳性。
电镜下基膜分为基板(由上皮细胞产生)和网板(由成纤维细胞产生),具支持、连接作用及半透膜性质。
第四章固有结缔组织浆细胞:形态:光镜——圆形或卵圆形,核小而圆,偏位,染色质呈车轮状,胞质嗜碱性;电镜——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丰富。
功能: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考的可能性不大)分子筛:是由透明质酸借蛋白质与其他糖胺多糖结合而构成有许多微小空隙的网状结构。
小于空隙的水、营养物、代谢产物、激素、气体分子等可以通过;大于空隙的大分子物质、细菌和肿瘤细胞等则不能通过,构成局部可限制性扩散的防御屏障,可防止细菌蔓延。
第五章软骨和骨骨单位:位于骨密质的内、外环骨板之间的纵行圆筒状结构域,又称哈弗斯系统(Haversian system),为长骨干的基本结构单位,由以中央管为轴心,10-20层骨单位骨板呈同心圆环绕;内含组织液、血管和神经,并有骨小管相互通连等。
组胚名词解释
医考组织与胚胎学的重点名词解释1.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主要分布于红骨髓中,约占骨髓有核细胞的0.5%,在脾、淋巴结、外周血也有分布。
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多向分化能力和自我复制能力。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网织红细胞是一种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胞质经煌焦油蓝染色后可看到染成蓝色的细网状结构,为残留的核蛋白体。
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的数量可作为了解骨髓造血功能的一种指标。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
细胞核常呈分叶核,或为杆状。
胞质内含有两种颗粒:特殊颗粒较小,占80%,中性,染为淡红色,内含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吞噬素等;嗜天青颗粒是溶酶体,较大,占20%,染为淡紫色。
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可吞噬和杀灭细菌。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5%~3%。
核多为2叶,胞质内充满粗大、分布均匀的嗜酸性颗粒,染成橘红色。
电镜下,颗粒呈圆或椭圆形,有膜包被,内含长方形结晶体。
颗粒属溶酶体,内含酸性磷酸酶、芳香硫酸酯酶、过氧化物酶和组胺酶。
嗜酸性粒细胞可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具有抗过敏和抗寄生虫等作用。
2.胰岛(pancreatic islet):胰腺的外分泌部内散在的细胞团,称为胰岛。
胰岛大小不一,人胰岛主要有A、B、D、PP四型细胞。
A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20%,细胞体积较大,多分布在胰岛的外周部,分泌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
B细胞数量较多,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70%,细胞较小,多位于胰岛的中央部,分泌胰岛素,使血糖降低。
D 细胞数量较少,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5%,分泌生长抑素,可调节邻近的A、B、PP等细胞的分泌功能。
PP细胞数量很少,分泌胰多肽,可抑制胰液分泌、胃肠运动及胆囊收缩。
门管区(portal area):在相邻肝小叶之间的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结缔组织中,汇集着从肝门进出的门静脉、肝动脉、肝管的分支,即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故这个小区称门管区。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
1什么是桥粒?桥粒又称黏着斑,常位于中间连接的深部。
桥粒呈大小不等的斑状;连接处相邻细胞之间细胞间隙稍宽,约20~30 nm,内有电子密度较低的丝状物,细胞间隙中央有与细胞膜平行的致密的中间线;细胞膜的胞质侧有致密物质沉积形成的附着板;附着板上连有张力丝,并呈袢状返回细胞质;另外还有一些跨膜细丝连接附着板与中间线.桥粒是一种很牢固的细胞连接,常见于易受牵拉和摩擦的组织,如复层扁平上皮。
2。
试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特点。
上皮组织由许多紧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部分上皮组织覆盖于身体表面,或趁贴在有腔器官的腔面,称为被覆上皮。
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为腺上皮.分类:被覆上皮、腺上皮.被覆上皮可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两种。
单层上皮:A:单层扁平上皮:如血管管腔面的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如甲状腺滤泡上皮C:单层柱状上皮:如胃粘膜上皮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如呼吸道上皮复层上皮:A:复层扁平上皮,如皮肤的表皮B:复层柱状上皮,如眼部睑结膜C:变移上皮,如膀胱、输尿管粘膜上皮,变移上皮可随其所覆盖器官的胀、缩程度而改变其形态与层次.功能: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功能。
分布于身体不同部位和器官的上皮常以某种功能为主,例如身体表面上皮的功能主要为保护作用,消化管腔面的上皮除具有保护作用外,还有吸收和分泌的功能,腺上皮的功能主要是分泌。
一、选择题(一)A型题1.对于间充质细胞的错误描述是 DA。
呈星状,细胞间以突起相互连接成细胞网B。
细胞核大,染色浅,核仁明显C。
分化程度很低,有很强的分裂分化能力D.在胚胎时期能分化成多种结缔组织细胞、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等E。
成体的结缔组织内仍含大量间充质细胞2。
巨噬细胞的前身细胞是 CA.淋巴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
单核细胞D。
嗜碱性粒细胞E。
中性粒细胞3.以下哪一种细胞产生纤维和基质? DA。
巨噬细胞B。
肥大细胞C。
浆细胞D。
成纤维细胞E。
脂肪细胞(二)简答题.试述肥大细胞的来源、光镜、分布和功能。
组织学与胚胎学 名词解释
组织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HE染色法:又名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或粉红色。
PAS反应:又名过碘酸希夫反应。
显示多糖和糖蛋白的糖链。
糖被强氧化剂过碘酸氧化后,形成多醛,后者再与无色的品红硫酸复合物(即希夫试剂)结合,形成紫红色反应产物第二章上皮组织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
微绒毛:是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向外突出而形成的微细指状突起,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扩大细胞的表面积。
纤毛:是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外伸出粗而长的突起,中央有两条单独的微管。
纤毛可定向摆动,从而将粘附于上皮表面的分泌物及有害物排出。
质膜内褶: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向胞质所形成的许多内褶,内褶间含有与其平行的长杆状线粒体,扩大了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转运。
第三章结缔组织分子筛:由氨基聚糖与蛋白质共价键结合而成的聚合体。
大量蛋白多糖聚合体形成有许多微孔的筛状结构,称为分子筛。
小于微孔的营养物、代谢产物、激素等可通过;而大于孔隙的大分子物质,细菌等则被阻挡。
趋化性:当受细菌产物,炎症变性蛋白等物质刺激后,细胞伸出伪足,沿这些化学物质的浓度梯度朝浓度高的部分定向移动,聚集到产生和释放这些化学物质的部位。
这种特性称趋化性。
第四章血液血象:血象是检查血细胞形态、数量、比例及血红蛋白数量的总称。
网织红细胞:新生的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是从骨髓进入血液。
细胞内残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细网状,故称网织红细胞,其数量代表骨髓的造血功能。
溶血:红细胞膜破裂,血红蛋白溢出,称溶血。
第五章软骨和骨同源细胞群:靠近软骨中心软骨细胞越成熟,体积渐大,圆形或椭圆形,成群分布(多为2~6个聚集)它们由同一个幼稚软骨细胞分裂而来称为同源细胞群。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位置,结构(光镜、电镜),功能,时间,原因上皮组织内皮:衬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上皮:衬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细胞膜和部分胞质共同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
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的胞膜和部分胞质共同伸向腔面,形成能摆动的细长突起。
紧密连接:常见于单层柱状上皮相邻细胞的侧面顶端的细胞连接,封闭细胞间隙,具有屏障作用,防止细菌或大分子物质进入深部组织,并阻止组织液外溢。
连接复合体:上皮细胞侧面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连接方式。
浆半月:少量浆液细胞位于混合型腺泡的远端并在切片上呈现新月状排列的结构。
固有结缔组织间充质:由间充质细胞和无定形基质构成。
肥大细胞:来源于骨髓祖细胞且是结缔组织中体积最大的细胞,常沿小血管分布。
胶原纤维:新鲜时呈白色,HE染色下呈粉红色条带状,波浪状走行并交织成网,由一型和三型胶原蛋白构成。
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
分子筛:小分子糖胺聚糖与核心蛋白分子连接,构成蛋白聚糖亚单位,亚单位借助结合蛋白连接在透明质酸分子长链上,形成的蛋白聚糖聚合体,因其立体结构包含许多微小孔隙而得名。
组织液:毛细血管动脉端内的水和电解质、单糖、氧气分子等小分子物质穿过毛细血管并在基质内形成的液体环境。
软骨和骨同源细胞群:由一个幼稚的软骨细胞分裂增殖而来的多个软骨细胞。
软骨囊:软骨细胞所在的陷窝周围的基质,含有较多硫酸软骨素。
骨板:在板层骨的骨基质中,胶原纤维较细,有规律地成层排列,并与骨盐晶体和基质紧密结合形成的结构。
骨质和类骨质:骨密质和骨松质;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有机基质形成的未钙化的细胞外基质。
骨单位:骨密质的结构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又称哈弗斯系统。
血液和淋巴血象:血液中血细胞形态、数量、比例与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
红细胞膜骨架:红细胞膜所固定的能变形的圆盘状网架结构。
网织红细胞:刚从骨髓释放进入外周血的少量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煌焦油蓝染色中胞质有蓝色的细网或颗粒,故得名。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名词解释1. 肥大细胞:起源于骨髓,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含有粗大的颗粒和白三烯、组胺、肝素等物质,常见于疏松结缔组织内2.浆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是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转化而来的。
胞质嗜碱性,核偏向细胞的一侧,内含大量的RER和Glogi复合体3. 致密结缔组织:一种以纤维成分为主的固有结缔组织,可分为不规则和规则两种4.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单核细胞和其分化而来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组成的系统,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破骨细胞、小胶质细胞、肝巨噬细胞、尘细胞5. 网织红细胞:细胞内尚残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洗网状,故称网织红细胞6. 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细胞的原始细胞,又称多能干细胞,起源于人的胚第3周初的卵黄囊血岛,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与红骨髓,其次是脾和淋巴结,外周血也有少量7. 造血组织:主要由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组成8. 骨单位:是长骨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多,长筒状,其方向与骨干长轴一致9. 骨板:骨质的结构呈板层状,称骨板10. 间骨板:位于骨单位之间或骨单位与环骨板之间,是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平行板,是骨生长和改建过程中哈弗斯骨板或环骨板未被吸收的残留部分11. 同源细胞群:靠近软骨中央,细胞较成熟,体积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而且多为2-8个聚集在一起,它们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故称同源细胞群12. 软骨陷窝:基质内的小腔称软骨陷窝13. 软骨囊:糖胺多糖在基质中的分布不均匀,紧靠软骨陷窝的部位硫酸软骨素较多,此处呈强嗜酸性,形似囊状包围软骨细胞,故此区域称软骨囊14. 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15. 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16. 闰盘:心肌纤维呈不规则的短圆柱状,有分支,互连成网,连接处染色较深,称闰盘17.肌浆网: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18. 横小管: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T小管19.终池:纵小管两端扩大呈扁囊状,称终池20. 血脑屏障:有些星形胶质细胞末端扩大形成脚板,在脑和脊髓表面形成胶质界膜,或贴附在毛细血管壁上,构成血-脑屏障的神经胶质膜21. 运动终板:躯体运动神经末梢的分支形成葡萄状终末,并与骨骼肌纤维建立突起连接,此连接区域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22. 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实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23. 尼氏体:尼氏体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24. 运动终板: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与骨骼肌纤维共同形成的效应器,分布于骨骼肌内,支配肌纤维的收缩。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织学知识点总结
组胚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间皮(endothelium):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内皮(mesothelium):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3.微绒毛(microvillus):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
功能:使细胞的表面积显著增大,有利于扩大细胞的吸收面积。
4.纤毛(cilium):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较长突起,并具有向一定方向节律性摆动的能力。
5.连接复合体(junctional complex):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存在时则称为连接复合体。
6.缝隙连接(了解):呈斑状,位于柱状上皮深部。
功能:可供细胞相互间交换某些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借以传递化学信息,调节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7.质膜内褶(了解):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向细胞质所形成的许多内褶。
内褶与细胞基底面垂直,光镜下称为基底纵纹。
电镜下,内褶间含有与其平行的长线粒体。
功能:扩大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转运。
8.组织液:是指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到基质中的液体。
9.同源细胞群(isogenous group):在软骨组织中部,由同一个幼稚软骨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的一群软骨细胞,通常为2~8个,称同源细胞群。
10.骨单位(osteon):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以中央管为中心,同心圆状排列的数十层骨板组成,是长骨骨干内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单位。
11.血象:血细胞的形态、数量、比例和血红蛋白的含量的测定结果。
12.骨髓象:临床上将骨髓涂片的细胞学检查,即观察各系血细胞在不同阶段的形态结构特征并分类计数,称为骨髓象。
13.闰盘(intercalated disc):连接心肌纤维的结构。
光镜下为深染的粗线,电镜下,横向有中间连接和桥粒,纵向有缝隙连接。
14.肌节(sarcomere):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由1/2 I带+A带+1/2 I带组成。
《组织学与胚胎学》背诵重点
《组织学与胚胎学》背诵重点(一)名词解释1、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是在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相对机体进行的研究。
2、HE 染色:用苏木精和伊红的染色方法为HE染色。
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主要使细胞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3、微绒毛(microvillus):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EM 下可见绒毛轴心的胞质中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微丝向下连于胞质顶部的终末网;在某些细胞,大量微绒毛整齐排列,形成光镜下的纹状缘或刷状缘。
微绒毛可以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4、纤毛(cilium):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较粗长的突起,能节律性定向摆动,EM下可见纤毛中央为两条单独的微管,周围有9组双联微管。
纤毛主要分布在呼吸道,能节律性定向摆动,可把被吸入的灰尘和细菌等排出。
5、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紧密连接除有机械连接作用外,还可阻挡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经细胞间隙进入组织内,具有屏障作用。
又称闭锁小带。
这种连接呈点状、斑状或带状,位于相连细胞间隙的顶端侧面。
6、中间连接(intermediate junction):中间连接又称黏着小带,多位于单层柱状上皮紧密连接的下方,呈带状环绕上皮细胞,此处相邻细胞间有15-20nm宽的间隙,间隙内充满细丝状物质,横向连接相邻细胞膜。
细胞膜的胞质面上有薄层致密物质和微丝附着,微丝构成终末网。
中间连接除有黏着和连接相邻细胞的作用外,还有保持细胞形态和传递细胞收缩力的作用。
7、桥粒(desmosome):又称粘着斑。
主要存在于上皮细胞间,呈斑状链接,细胞间隙宽约20-30nm,其中含有低密度的丝状物,中央有致密的中间线,细胞膜的胞质面有附着板,上附角蛋白丝。
桥粒是一种很牢固的细胞连接。
8、缝隙连接(gap junction):又称通讯连接,这种连接呈斑状。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名词解释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名词解释内皮(endothelium):分布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表面光滑,利于血液、淋巴液的流动。
间皮(mesothelium):分布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表面光滑,利于内脏的运动。
微绒毛(microvillus):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微绒毛在小肠上皮细胞游离面紧密排列成纹状缘,在近曲小管处为刷状缘;在电镜下,其胞质中可见纵行排列的微丝。
微绒毛可扩大细胞表面积,利于物质的吸收。
基膜(basement membrane):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与结缔组织间的一层均质状薄膜,电镜下分为基板和网板。
浆细胞(plasma cell):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核圆,常偏位,染色质常呈粗块状,在核膜下排列成车轮状,胞质丰富,呈嗜碱性,核旁有一浅染区;电镜下,浆细胞胞质内可见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及中心体位于核旁浅染区。
由B淋巴细胞分化而成,能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
分子筛(molecular sieve):许多蛋白多糖分子立体构型构成许多微孔隙的结构,以透明质酸为主链,侧面有许多蛋白多糖亚单位,具有防御功能。
微孔能限制大分子物质通过,使基层有屏障作用;但却能让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起到物质交换的作用。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是外周血中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0.5%-1.5%。
熿焦油蓝染色可见其内有蓝色的细网或颗粒,为细胞内残留的核糖体,主要合成血红蛋白。
它既是判断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贫血疗效的指标。
贫血(anemia):红细胞少于 3.0×10^12/L,血红蛋白少于100g/L即为贫血。
骨板(bone lamella):骨质结构呈板层状,同层骨板的纤维平行排列,相邻骨板的纤维垂直排列。
软骨陷窝(cartilage lacuna):软骨细胞在软骨基质中所占据的腔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大论坛_沟通你我
表肾单位与髓旁肾单位。(2)集合小管系 的光,电镜结构 及功能(3)球旁 复合体的价 格,球旁细胞的光,电镜 结构及功能。致 密斑的光,电镜 结构及功能。球外 系膜细胞。 (4)肾的间质及间质细胞(5)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3. 排尿管道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的一般结构
名词解释
1 胰腺泡 2 纹状管 3 肝巨噬细胞 4 胆小管 5 贮脂细胞 6 肝门管区
第十四章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1.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气管,支气管光,电镜结构与功能 3. 呼吸管道上皮细胞的组成 4. 肺 1) 导气管管壁结构变化特点 2) 呼吸部的结构与功能 3) I 型肺泡细胞和 II 型肺泡细胞的光,电镜结构与功能 4) 气-血屏障定义与组成;肺巨噬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5) 肺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名词解释
1 微绒毛 2 纤毛 3 紧密连接 4 缝隙连接 5 桥粒 6 基膜 7 连接复合体
第 三章.结缔组织
1.结缔组织的特点及分类,间充质 2 固有结缔组织 1) 固有结缔组织的特征与分类 2) 疏松结缔组织 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的光,电镜形态结构与功能,未分化 间充质细胞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的光,电镜的结构,基质 3) 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的结构特点 4) 网状组织的结构与分布
名词解释
1 软骨陷窝 2 软骨囊 3 同源细胞群 4 类骨质 5 哈弗系统 6 膜内成骨(定义,部位)7 软骨内 成骨(定义,部位)
第五章;血液和血细胞发生 Blood and Hemopoiesis
1.血液 1)血液的组成,功能 2)红细胞,形态结构,大小,功能,寿命,正常值。正常结构的保持与 ATP 功能的关系 3)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各 类白细胞的形态结构,大小,功能,正常值,及各类白细胞的百分率 4)血小板,结构,功能及正常值 2.血细胞的发生 1)概述。造血器官。红骨髓的组织结构,功能。造血诱导微环境的概念 2)细胞发育过程及形态变化的一般规律,红细胞系及粒细胞系发生的形态变化为重点 3)造血干细胞(定义,特征)
1) 胃粘膜上皮(表面粘液细胞,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0 2) 胃腺的分类,幽门腺的形态结构,胃底腺(主细胞,壁细胞,颈粘液细胞,干
细胞) 4.小肠环行皱襞,小肠黏膜的结构与功能(肠绒毛,肠腺) 5.结肠,阑尾,的组合字结构特点与功能
苏大论坛_沟通你我
6 消化管内分泌细胞结构功能分类及分布
名词解释
1 周细胞(位置,特点)2 静脉瓣(结构,功能)3 浦肯野纤维(定义。结构,功能)4 毛细淋 巴管(定义与结构)
第九章免疫系统 Immune System
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淋巴组织的分类和结构 2.中枢淋巴器官 胸腺皮质和髓质的结构特点。血胸腺屏障 3.周围淋巴器官 1)淋巴结皮质和髓质(淋巴小结,弥散淋巴组织,淋巴索,淋巴窦)淋巴结内的淋巴通路,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结的功能 2)脾的白髓(动脉周围淋巴鞘,脾小结)边缘区和红髓(脾索和脾窦)脾的血液循环,脾 的功能 3)扁桃体的结构与功能 4.单核吞噬细胞系的概念,细胞来源,组成,分布与功能
苏大论坛_沟通你我
第一章,The cell
1.细胞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1)细胞膜;细胞膜的电镜结构,液态镶嵌模型学说和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 2)细胞质,细胞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溶酶 体,微丝和微管,中间丝和中心体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核,核膜,染色质和核仁的结构和功能 2.细胞周期 1)掌握细胞周期的概念和各期的主要活动特征 2)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Tissue
苏大论坛_沟通你我
1、神经组织的组成,功能,分布 2.神经元的结构(细胞体,轴突,树突的光,电镜结构特点) 3.神经元的分类 4.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突触的部位,作用,分类,化学突触的光,电镜结构和功能。电突触 的结构 5.神经胶质细胞,分类,分布,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 6.神经纤维分类,结构。特点和功能 7.神经末梢 ,分类,分布,结构特点和功能
名词解释
1 淋巴小结 2 胸腺小体 3 血胸腺屏障 4 副皮质区 5 皮质淋巴窦 6 淋巴细胞再循环 7 毛细血管 后微静脉 8 动脉周围淋巴鞘 9 脾边缘区 10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第十章 皮肤
1、皮肤的组成,功能,皮肤的附属器
苏大论坛_沟通你我
2.皮肤的结构 1)表皮,厚薄表皮的结构特点,角质形成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表皮的分层与角化,基 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非角质形成细胞的分类,分布及功能(黑素细胞, 朗格汉斯细胞,梅格尔细胞) 2)真皮的组织结构(乳头层,网织层) 3 皮下组织 4 皮肤的附属器 1) 毛发的结构(毛干,毛根,毛囊,毛球,毛乳头)生长与更新。立毛肌的结构与功
名词解释
1, 肾单位 2 髓袢 3 血管系膜 4 滤过膜 5 足细胞
第十六章男性生殖系统
1. 男性生殖器官的组成,功能 2. 睾丸 1) 睾丸的鞘膜,白膜,睾丸纵隔。睾丸小叶 2) 生殖小管的组织结构,生精上皮,基膜,肌样细胞,支持细胞的光,电镜形态结构及功
能,生殖细胞,各级生殖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和排列规律,精子的形态及超微结构的特 点,精子的发生,血-生精小管屏障及精子发生的内环境 3) 直精小管及睾丸网 4) 睾丸的间质,间质细胞光,电镜结构与功能 3. 附睾 输出小管,附睾管的结构与功能 4. 输精管的组织结构 5. 前列腺的组织结构 6. 精液的组成
的组成及作用 2) 颌下腺,舌下腺,腮腺的结构与功能的差异 2. 胰腺 1) 胰腺外分泌部腺泡(腺上皮细胞,泡心细胞)导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 胰腺内分泌部-胰岛的细胞组成,结构,分泌激素的名称肌与疾病的关系 3. 肝脏 1) 肝小叶的组成及相互间的关系 2) 肝细胞,肝血窦,胆小管,窦周隙和中央静脉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 肝血液循环的特点及与肝脏功能的关系 4) 门管区的位置及结构特点
点及超微结构,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的机理 3) 子宫颈粘膜的结构特点 4) 卵巢和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4、输卵管的组织结构 5.乳腺 1)静止期乳腺的组织学结构特点 2)活动期乳腺的组合自学结构特点 6 阴道
名词解释
1 尼氏体 2 神经元纤维 3 轴丘 4 神经纤维 5 施万细胞 6 小胶质细胞 7 血脑屏障 8 郎飞结 9 突 触小泡
第八章 循环系统 Circulatory System
1.循环系统的组成,功能 2.循环系统管壁结构的共同点 3.毛细血管的光镜下结构特点。毛细血管电镜下分类(连续毛血管,有孔毛血管 ,血窦)的 结构与分布 4 大,中,小动脉的结构与功能 5 各种静脉的结构与特点 6.心脏 心脏壁的组织结构(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心瓣膜的组织结构。心脏传导系的 结构特点
名词解释
1 血象 2 溶血 3 网组织细胞 4 血小板 5 造血诱导微环境 6 造血干细胞
第六章 肌组织 Muscle Tissue
1.骨 luo 肌的光镜结构(肌原纤维,肌节) 2.骨 luo 肌的电镜结构(肌丝,横小管,肌浆网,三联体) 3,心肌的光,电镜结构,与骨 luo 肌的不同点 4.闰盘的超微结构 5.平滑肌的光电结构 6 平滑肌的电镜结构
名词解释
1 肺小泡 2 肺泡隔 3 肺泡孔 4 肺泡巨噬细胞 5II 型肺泡细胞 6 气-血屏障
第十五章泌尿系统 Urinary System
1. 概述 泌尿系统的组成,功能 2. 肾 1) 肾的一般结构;被膜;实质与间质,皮质与髓质。肾冠状剖面形态与微细结构的关系;
皮质,肾柱的结构,髓质,髓放线的结构。 2) 肾的组织结构,(1)肾单位;肾小体,血管球,肾小囊的光,电镜结构与功能;滤过屏
名词解释
苏大论坛_沟通你我
1 趋化性 2 组织液 3 糖胺多糖 4 分子筛 5 组织细胞
第 四章;软骨和骨
1.软骨 1)软骨组织的结构;软骨细胞的光。电镜结构,软骨的细胞间质 2)软骨的分类,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的结构特点,分布。 3)软骨的生长方式(外加生长,间质生长)软骨膜的结构,功能 2.骨 1)骨组织的结构,骨细胞的光。电镜的结构。骨的细胞间质(有机成分,无机成分、 2)骨(作为器官)的结构,长骨的结构。骨板,骨板在骨松质与骨 密质的排列。(骨干,环 骨板,骨单位,间骨板)骨膜的结构与功能 3)骨组织发生的基本过程,成骨细胞的光,电镜结构与功能。类骨质 4)骨的发生,膜内成骨与软骨内成骨的过程 5)骨的改建,破骨细胞光,电镜结构,功能与来源 6)构软骨。构板与构线
能 2) 局泌汗腺的形态,结构,(分泌部,导管部)分泌方式。顶泌汗腺的特点,分布 3) 皮脂腺的结构(分泌部,导管部)分泌方式
名词解释
1 透明角质颗粒 2 棘细胞 3 黑素颗粒 4 立毛肌 5 毛母质细胞 6 毛球
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 Endocrine System
1. 内分泌腺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激素的靶细胞或靶器官的含义 2. 甲状腺 1) 甲状腺滤泡的组成,滤泡上皮细胞光,电镜下形态结构与功能 2) 滤泡旁细胞的分布,结构与功能 3. 甲状旁腺主细胞的分布,光电镜下形态结构及其分泌的激素 4. 肾上腺 1) 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光,电镜下的结构及其分泌的激素 2) 髓质细胞的光,电镜下结构及其分泌的激素 5. 垂体的组成 1) 腺垂体,远侧部细胞的分类,结构及其分泌的激素;中间部,结节部的组织结构 2) 神经垂体的结构与功能 6.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 1)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关系。下丘脑神经垂体束 2)垂体门脉系统的结构,下丘脑腺垂体系
名词解释
1 神经丛 2 牙本质 3 杯状细胞 4 潘氏细胞 5 胃小凹 6 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7 胃底腺 8 小肠皱襞 9 小肠绒毛 10 中央乳糜池 11 胃肠内分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