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方法与实践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方法与实践

标题: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方法与实践一、引言童话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叙事方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通过童话教学,孩子们不仅能够学到语言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方法与实践,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教学方法1.情境创设法情境创设法是童话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图片展示、音乐渲染等手段,创设出一个与童话故事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例如,在讲解《小红帽》这一童话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小红帽的故事背景音乐,然后再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童话中的人物和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故事中。

2.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让学生通过扮演童话中的角色,亲身感受故事情节,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内涵。

教师可以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设计相应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例如,在讲解《三只小猪》这一童话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猪妈妈、大灰狼和三只小猪,通过对话和动作表演,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所传达的道理。

3.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法是让学生在小组内对童话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童话故事的内容,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例如,在讲解《龟兔赛跑》这一童话时,教师可以提出“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怎么做?”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实践案例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实践案例来展示童话教学的方法与实践。

以《白雪公主》这一童话为例:1.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白雪公主》的动画片段,让学生感受故事中的情境和氛围。

同时,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对白雪公主的形象进行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角色扮演: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位学生扮演白雪公主,一位学生扮演小动物们,一位学生扮演邪恶的皇后。

低段童话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低段童话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低段童话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最感头疼的一件事,不少学生往往会走进“枯肠搜尽无所得,笔头咬烂难成文”的窘境,写来写去似流水帐。

究其原由,我觉得跟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大有关系,如果投其所好,给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反而能获取意外的惊喜。

去年,我参与了新教材的教学,我尝试从低段开始对我所担任的班级进行系列的写话练习,以提高写作能力。

但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对写话的兴趣始终不高,我开始留心他们的课外阅读情况,我发现,他们对童话类的书籍情有独钟。

这时,我脑中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能否借助童话来吸引孩子呢?是啊,童话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体,它借助想象把平凡的事物、现象编成一个个不寻常的故事,从而展现出一个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其实,儿童之于童话,犹如鱼之于水,他们喜欢以童话的方式来观察和解释世界,甚至可以说儿童本身就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的童话作家”,他们一旦进入这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就会陶醉其中,乐此不彼。

我好像是如获至宝,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我试着通过指导他们写童话来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效果确实还不错。

一、想象——为有源头活水来“异想天开”并非均不可取。

其实想象力是人类思考的原动力,是进行思维创造的可贵之源。

因此,我们要充分地让学生展开想象,发挥潜能,开发学生在童话写作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敢于欣赏学生的奇思妙想,甚至是妄想,敢于打破陈规,想人之不敢想。

实际上这是一种积极,科学的态度,更能体现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课堂上:滔滔不绝,议论纷纷放飞想象,我们应该持一种宽容,尊重的态度,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一个宽广的氛围。

不管他们怎么想,只要能开拓学生的创造性就行,而童话教育的落脚点就在课堂,为何不利用课堂这个小小的载体,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表现呢?学生在“童言无忌”的氛围中自由、大胆地表达,特别是自己的得意之处,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童话教学的心得体会

小学童话教学的心得体会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童话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童话作为一种富有想象力和教育意义的文学形式,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有幸参与了童话教学实践,以下是我对童话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童话教学的重要性1. 培养想象力童话故事中充满了奇幻的元素,如精灵、魔法、异国他乡等,这些元素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2. 培养创造力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品质,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勇于挑战,敢于创新。

通过学习童话,小学生可以学习到这种精神,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3. 培养审美能力童话故事中的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

通过学习童话,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艺术素养。

4. 传承文化童话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学习童话,小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童话教学的方法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创设童话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述《白雪公主》时,可以布置教室,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感受童话氛围。

2. 引导阅读,培养阅读习惯童话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童话的魅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 互动交流,分享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童话故事的感悟。

通过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创设实践,巩固知识童话教学不应只停留在课堂上,还应将知识延伸到课外。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童话表演、绘画、写作等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5. 结合生活,引发思考童话故事中的情节往往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将童话故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

三、童话教学中的注意事项1. 精选童话故事童话故事种类繁多,教师应精选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童话故事,确保故事内容健康、富有教育意义。

童话教学新实践(3篇)

童话教学新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童话作为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寓教于乐的文学形式,在儿童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童话教学逐渐成为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童话教学的新实践,以期为我国童话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二、童话教学新实践的背景1. 教育改革的需要教育改革要求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童话作为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文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2. 童话资源的丰富随着互联网和图书市场的繁荣,童话资源日益丰富。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童话教学活动。

3. 教师对童话教学的认识不断提高近年来,教师对童话教学的认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童话教学的新实践,积极探索童话教学的有效方法。

三、童话教学新实践的具体内容1. 创设童话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童话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童话世界的魅力。

例如,在讲解《白雪公主》时,教师可以布置教室,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2. 引导学生参与童话创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童话创作。

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童话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指导。

3.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童话教学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童话故事,让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

4. 开展童话主题班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童话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交流心得体会。

通过班会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举办童话角色扮演比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童话角色扮演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比赛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道德品质。

6. 创设童话主题课程教师可以将童话故事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创设童话主题课程。

童话教学的实践研究报告(3篇)

童话教学的实践研究报告(3篇)

第1篇摘要:童话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童话故事的教育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通过对童话教学实践的研究,分析了童话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引言童话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领域逐渐受到重视。

童话故事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通过对童话教学实践的研究,旨在为童话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童话教学的优势1.激发学生兴趣童话故事具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童话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深入理解童话故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培养想象力童话故事往往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提高思维能力童话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道理和智慧,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角色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传承优秀文化童话故事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童话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师对童话教学的认识不足部分教师对童话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童话教学只是让学生听故事、讲故事,忽视了童话教学的教育功能。

2.童话教学资源匮乏目前,童话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师难以找到适合学生的童话故事,影响了童话教学的效果。

3.童话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童话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童话学习成果。

四、童话教学改进措施1.加强教师培训加强对教师的童话教学培训,提高教师对童话教学的认识,使教师能够充分挖掘童话教学的教育价值。

2.丰富童话教学资源积极开发童话教学资源,包括童话故事、教学课件、教学活动等,为童话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3.构建童话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全面的童话教学评价体系,从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童话学习成果。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童话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现象,具有深远的文化底蕴和社会意义,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人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童话不仅能够拓宽孩子们的心灵视野,还能够锤炼孩子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探究欲望,从而使孩子们更好的成长。

本文就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目标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主要通过童话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思维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其具体目标如下:1、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增加阅读体验童话作为最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之一,其传阅范围广,深受小学生喜爱,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对于文化的兴趣和敏感度,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2、增强学生的价值观童话故事讲述的是善恶、正义、勇气和美好等价值观,通过童话故事的传递,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道德原则和文化传统,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品质。

3、培养学术思维童话故事有各种各样的隐喻和寓意,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从语言、结构、情节、象征等多方面分析童话故事,进而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和表达能力。

4、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在童话教学中,学生可以得到大量的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技巧的锤炼,通过对童话故事的剖析和表述,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技巧。

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策略1、创造宽松活泼的氛围在设计教学策略时,要注意营造宽松、活泼有趣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体验式教学童话教学最好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童话故事中的情节、人物特点和内在价值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剖析,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沉淀理解童话故事。

并以游戏、故事剧、手工、唱游、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童话教学。

3、以“人性”为中心童话教学要以“人性”为中心,从人的内在困惑、心理状态、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来深入剖析童话故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故事真谛,更深刻的领悟生命的意义。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童话是儿童最喜欢的阅读材料之一。

它以生动的情节、朴实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吸引着孩子们。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利用童话资源,通过对童话的艺术解读,加深孩子们对童话的理解,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本文将浅谈关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一、童话的定义和特点童话是一种以讲述故事为主要形式的文学作品,面向儿童读者。

它以想象力为基础,通常包含动物、物品或人物的擬人化,通过奇迹、魔法、神话等元素营造出幻想的世界。

童话具有以下特点。

1.语言简洁明了。

童话使用简单的语言,易于儿童理解。

它不涉及复杂的问题,注重情节讲述,使孩子们能够投入其中。

2.形象生动。

童话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鲜明,往往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刻画,向孩子们传递一些道德教育的内容。

3.情节吸引人。

童话情节曲折离奇,充满悬念,能够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1.培养阅读兴趣。

童话具有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通过童话故事的阅读,可以帮助孩子们形成阅读的习惯,增加对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的好奇心。

2.促进语言表达。

童话故事中的语言简单又朴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阅读童话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一些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还能够学习到一些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技巧。

3.增加想象力。

童话世界充满了奇妙的场景、人物和事件,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童话故事中的奇思妙想和幻想色彩,能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思维发散的能力。

三、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1.艺术解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对童话的艺术解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童话故事中的意义和寓意。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主题,人物关系,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的价值观念。

例如,针对《长鼻子大象》这个童话故事,可以通过解读大象长鼻子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一、引言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对培养儿童的语文素养、情感表达能力及思维逻辑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仅仅是将童话作为一种生动有趣的故事进行讲解,忽视了童话对学生语文素养的从深层次上的培养。

因此,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中,如何充分发挥童话故事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听故事、分享、创作、表演等多种方式中提升语文素养,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童话故事的力量1.启发想象力。

童话故事中充满着奇幻有趣的情节和形象,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2.引导情感表达。

童话故事中所包含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往往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学生通过倾听和分享故事,能够更好地理解、体验和表达情感。

3.培养价值观。

童话故事往往有明确的价值导向,能够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价值观教育,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提升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推理人物行为、探究道德问题等,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1.教学目标的设定。

将语文童话教学的目标从仅仅讲解故事,扩展到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2.教学内容的选择。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程要求,选择适合的童话故事文本,并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整体规划。

3.教学策略的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问答、讨论、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4.教学方法的创新。

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打破故事的界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5.教学评价的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包括听说读写等,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情况。

四、童话教学实践效果的评估对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的效果评估,可以从学生的语文素养、合作意识、创造力、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日常观察、作业评价、学生自评、家长反馈等方式,综合评估学生的童话教学实践效果。

五、实践案例分析通过对某小学一年级的语文童话教学实践案例分析,发现学生在听故事后,能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听故事的体验和感受,提高了语文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童话教学实践(3篇)

童话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童话,作为一种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寓意深刻的文学形式,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

童话教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童话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童话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二、童话教学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童话故事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情节,通过童话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想象的世界里尽情驰骋。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童话教学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对故事情节进行改编、续写,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童话故事中的美,包括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等,通过童话教学,让学生感受美的存在,提高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童话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寓意,通过童话教学,让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5.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童话教学要求学生复述、续写故事,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童话教学内容1. 优秀童话作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童话作品,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让学生在欣赏经典的同时,了解童话的特点。

2. 童话创作技巧:介绍童话创作的技巧,如夸张、拟人、象征等,让学生掌握童话创作的手法。

3. 童话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童话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生活认知能力。

4. 童话文化传承:介绍童话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传承,让学生了解童话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

四、童话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童话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童话的魅力。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童话故事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教学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欣赏童话故事的过程中,产生共鸣。

4. 活动教学法:开展童话角色扮演、童话续写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童话的魅力。

5.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童话教学手段。

小学低年段童话教学方法研究

小学低年段童话教学方法研究

小学低年段童话教学方法研究小学低年段童话教学方法研究引言:童话是小学低年段的重要教学资源。

通过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如何有效地使用童话进行教学,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

本文旨在对小学低年段童话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童话教学的目标和意义童话教学的最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故事中得到快乐和满足,并逐渐培养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此外,童话教育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发展;2)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4)促进幼儿的道德情感培养。

二、童话教学的基本原则1. 情境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让幼儿迅速进入故事情境,并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多元化呈现: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图片、音频等形式,给幼儿提供多样性的故事呈现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多个感官参与到故事中,提高其阅读的乐趣和理解能力。

3. 互动教学: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是童话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运用提问、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与幼儿积极互动,激发他们思考和表达的欲望。

4. 适应性教学:不同幼儿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兴趣有所不同,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

5. 评价和反馈:教师应及时对幼儿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通过评价和反馈,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策略。

三、童话教学的实施方法1. 教师朗读法: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经典童话,通过朗读方式将故事呈现给幼儿。

朗读时教师要注意语调、语速和节奏的把握,使幼儿能够沉浸在故事中。

2. 幼儿自主阅读法: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阅读能力,提供适合他们的童话故事书籍。

幼儿可以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且在阅读后进行相应的互动和讨论。

3. 绘本教学法:教师可以将经典的童话故事改编成绘本,通过插图和文字的结合,让幼儿更加直观地理解故事内容,并且可以通过绘本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故事情节。

童话教学综合实践(3篇)

童话教学综合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趣味性,对儿童的认知、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童话教学综合实践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将童话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从童话教学综合实践的意义、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童话教学综合实践的意义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童话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丰富的想象力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童话教学综合实践,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2.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童话教学综合实践涉及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绘画、音乐等多个领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等综合能力。

3. 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童话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往往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

通过童话教学综合实践,学生可以学会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 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童话故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通过童话教学综合实践,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

三、童话教学综合实践的实施策略1. 创设童话情境教师可以根据童话故事的主题和情节,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童话的魅力。

例如,在讲解《小红帽》时,可以布置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森林,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

2. 阅读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童话故事,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情节、人物、主题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创作与表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

学生可以绘画、写作、编排剧本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创作。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童话表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4. 跨学科教学将童话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音乐、美术、体育等,让学生在多领域学习知识。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和教学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一、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1.童话具有情感教育的作用童话通常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故事情节,能够引发学生对情感的体验和感受。

通过童话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冲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情感的表达和体验,培养自己的情感意识和情商。

2.童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童话故事中的奇幻情节和丰富多彩的描写,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童话故事,可以拓宽思维,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童话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童话故事通常以正义、善良和勇敢为主题,通过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学生在阅读童话故事时,能够通过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塑造,认识到善与恶、美与丑的区别,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能力。

二、童话教学实践的具体策略1.童话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兴趣的场所。

通过引入童话故事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同时,也需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童话作品,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2.多媒体辅助教学童话故事具有浓厚的视觉和想象力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语言输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对语文的感知和理解。

例如,可以通过播放童话故事的音频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教育的引导教师在童话教学中应注重情感教育的引导,通过组织学生的讨论、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与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情感交流和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和情感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故事中的情感变化,拓展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4.与生活经验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将童话故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关系,增加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知。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

童话故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文就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童话故事进行语文教学。

一、童话故事的特点及优势童话故事是一种文字形式的叙述,通常以幻想的情节、奇异的环境、神奇的人物为特色,具有浓厚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童话故事可以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并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其次,童话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寓意,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童话故事的阅读和讨论,可以让学生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亲情、爱情、信任等是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另外,童话故事往往能够揭示人性的缺点和优点,让学生了解到世界并不完美,人也不是完美的,从而培养他们的智慧和思考能力。

通过分析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学生可以思考为什么人物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为什么会出现冲突,从而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

二、童话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 语文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童话故事是重要的教材资源之一。

通过让学生阅读童话故事,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阅读水平选择适合的童话故事,让学生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增加词汇量、提升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读故事的方式展示优秀的语法句式、修辞手法等,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朗读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童话故事中的语言知识。

2. 写作教学童话故事也可以作为启发学生写作的工具。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童话故事作为写作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创作。

这样的写作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师批改作文时,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内心活动、冲突解决等方面的要点,提高他们的故事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小学生童话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生童话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有幸担任了童话教学的任务。

童话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想象力、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童话教学中,我不断探索、实践,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童话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激发兴趣,培养阅读习惯童话故事具有神奇的魅力,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爱上阅读童话。

1.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课堂上,我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开头,或者播放童话故事的视频、音频,让学生们产生好奇心,从而主动投入到童话学习中。

2. 互动交流,提高阅读兴趣。

在阅读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疑问,分享自己的感受。

通过互动交流,孩子们对童话故事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3. 丰富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我推荐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让学生们在课外阅读中,感受童话的魅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深入浅出,引导理解童话内涵童话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道理和价值观,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童话的内涵。

1. 注重故事情节分析。

在讲解童话故事时,我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性格特点。

2. 挖掘童话中的教育意义。

在教学中,我结合童话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童话故事,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和道理。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为了提高童话教学的效果,我尝试了以下教学方法:1. 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童话故事中的美丽画面,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童话的魅力。

2. 小组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童话故事,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创设游戏情境。

设计一些与童话故事相关的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四、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在童话教学中,我注重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童话教学的实践研究(3篇)

童话教学的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童话教学作为一种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童话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童话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探讨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引言童话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的想象力、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

童话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通过对童话教学的实践研究,旨在探讨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童话教学的理论基础1.童话的特点童话具有以下特点:想象丰富、情节生动、人物鲜明、寓意深刻。

童话中的想象具有无限可能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童话的情节往往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童话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个性特点;童话的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2.童话教学的意义童话教学具有以下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童话教学的实践策略1.选择合适的童话教材选择合适的童话教材是童话教学的前提。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学目标,选择具有教育意义、适合学生阅读的童话教材。

2.创设童话教学情境教师应充分利用童话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童话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音乐、图片、角色扮演等方式,将童话故事呈现在学生面前。

3.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童话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童话,关注童话中的情节、人物、主题等。

通过提问、讨论、总结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童话的内涵。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童话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续编童话、改编童话,或根据童话内容进行绘画、写作等。

5.结合生活实际,拓展童话教学教师应将童话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童话元素。

例如,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童话故事,了解童话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低年级童话教学心得体会

低年级童话教学心得体会

一、引言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的想象力、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形象,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

作为一名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我有幸参与到童话教学中,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和交流,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

以下是我对低年级童话教学的一些体会。

二、童话教学的意义1.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童话故事往往充满了奇幻的色彩,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童话故事中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通过学习童话,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童话故事中的形象和情节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童话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传承优秀文化童话故事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童话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童话教学的方法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讲述《小红帽》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小红帽、大灰狼等角色,让他们在角色扮演中感受童话的魅力。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续编故事童话故事往往具有开放性的结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续编故事。

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3.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童话故事中的情节往往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在讲述《灰姑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困难。

4.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在童话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童话的魅力。

四、童话教学的心得体会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都不同,教师在进行童话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则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提高。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童话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童话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浅谈,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意义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童话故事通常情节生动,故事情节简单,对学生来说容易理解。

通过引入童话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和积极性。

2.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童话故事中的语言常常具有情感化、形象化的特点。

通过学习童话故事,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童话故事中往往蕴含着深层次的思考和寓意。

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的设定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可以从语言表达、阅读理解、情感体验等方面进行设定,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2.教学内容和材料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选择合适的童话故事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故事的主题和情节创设一些情境,加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体验。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法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

4.课堂组织和管理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课堂组织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充分利用板书、多媒体等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教学手段1.状态演示法通过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的扮演,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

童话教学的实践研究报告

童话教学的实践研究报告

童话教学的实践研究报告童话教学的实践研究报告1. 引言童话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寓教于乐的特点,在学前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报告旨在探讨童话教学的实践效果,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2. 实践方法我们选择了一所拥有50名学生的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童话教学方法进行课堂实践。

每周开展一节童话故事阅读的课程,每次课程的时间约为30分钟。

在课堂上,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图书和听故事等方式,去感受和理解童话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3. 实践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故事讲解: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我们分别选择了适合的童话故事,并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读。

(2)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参与到故事中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互动游戏:设计了一些与故事相关的互动游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4. 实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对童话教学的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估。

结果显示,童话教学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学生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学生在听故事后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相关的讨论。

另外,童话教学也对学生的情感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孩子们对于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能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能够将其中的道德观念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非常重要。

5. 实践改进建议尽管童话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1) 教学内容选择不合理:有时候故事的主题和学生的年龄不太契合,导致学生理解困难。

(2) 活动设计欠缺创意:互动游戏的设计需要更具有创新性和趣味性,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

(3) 评估方式不全面:目前主要依靠教师的直观感受进行评估,缺乏科学和客观的评估手段。

基于以上问题和不足之处,我们提出了以下的改进建议:(1) 更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选择更有针对性和适合的童话故事。

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引言童话是儿童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富有想象力的人物形象吸引了无数小朋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不仅能够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更能帮助他们理解语言、培养情感和道德观念。

本文将探讨童话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中的有效策略。

一、童话教学的重要性1. 激发想象力童话故事往往充满幻想和魔法,使儿童在阅读中能够自由地遐想。

这种想象力的培养对于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至关重要。

2. 培养语言能力童话中的丰富词汇和多样句式为儿童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素材。

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能够从中学习到新的词汇、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

3. 传递道德教育许多童话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寓意,如诚实、友爱和勇敢等。

这些价值观的传递有助于孩子们的个体成长和社会适应。

4. 增强情感共鸣童话中的人物经历和情感波动能够引起儿童的共鸣,使他们在同情、理解他人情感的过程中,培养情感智力。

二、童话教学的实践策略1. 精选童话作品选择适合孩子们年龄段和心理发展的童话作品,如《小红帽》、《丑小鸭》等经典童话。

确保故事情节简单易懂,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

2. 创设情境在课堂上创造真实的故事情境,比如通过角色扮演或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童话故事中。

通过这种互动方式,学生会对故事产生更深的理解和记忆。

3. 讨论与分享在阅读完童话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你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这样的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4. 绘本结合结合绘本和插图进行教学,让孩子们在视觉上也能感受到故事的魅力。

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绘制童话角色,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创作欲望。

5. 延伸活动可以通过创作自己的小故事、进行童话改编等方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童话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结语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更能在潜移默化中传递重要的道德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年级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童话总能把孩子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孩子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童话课文以它所特有的幻想色彩吸引儿童,是伴随孩子成长的好伙伴。

组织好童话教学是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水平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那么如何根据低年级的儿童特点进行童话教学?一、立足童话——以儿童的视角解读童话的“童话味”。

童话是一个虚幻的世界,童话教学要真正让孩子入情入境,就必须做到以孩子的视角解读童话,让童话与孩子的生活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在孩子的心灵播下神奇浪漫的种子。

1.以儿童的视角发现童话的“神奇味”童话里的事物虽然来自日常生活,但却涂抹上了一层浪漫离奇的虚幻色彩,使之具有神奇味。

《笋芽儿》里的笋芽儿虽然来自作家对山中竹笋成长过程的认知,然而,笋芽儿的成长经历却被作家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渲染,写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没有时间的具象,由“笋芽儿被叫醒了”到“我长大啦”,整个过程,只有神奇。

一觉醒来就长大了,这在生活中,是成人不能接受的,但在童话中,儿童是乐于接受的,他们没有生活经验的约束,神奇给他们带来愉悦:春雨能弹奏乐曲,雷公有粗重的嗓音,桃花有红红的脸,柳树摇动长辫子……人格化的形象给儿童以非凡的魅力。

2、以儿童的视角开掘童话的“教育味”童话是写给孩子们的幻想故事,由于幻想性强的特点,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往往深藏于亦真亦幻,变幻莫测的童话境界之中,需要教师去开掘童话的真意。

如《小鹿的玫瑰花》这个童话,编者有一个提问: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这就提醒我们,不能用“形象”去掩盖“情理”。

一方面,小鹿的玫瑰带给“黄莺”、“微风”无比的快乐,并借它们带给更多人美的色彩和诱人香气,带给生活一抹美感,一种美的享受。

另一方面,“黄莺”、“微风”的行为表达又给小鹿带来了一种至高的心灵安慰。

由此,“情理”自然渗透到少儿的心理深处,影响他们品质的良性发展——学会给别人制造美,创造美;学会关心别人,安慰别人。

如果我们以“童话”就是“童话”的定势去看待作品中的形象,就不能激励儿童对作品形象的再创造,更不能体会到形象间的交往中所蕴涵的生活真谛。

3、以儿童的视角诠释童话的“生活味”教师面对童话,要保持一颗童心,保留一份童趣,像儿童般投人生命的感觉去领悟、去体验。

《小马过河》中小马固然有其不动脑筋的一面,也有其知错就改,待人礼貌等许多可爱的一面。

教学时,教师对小马进行全新的诠释,使学生感觉小马就像身边的哪一位同学一样亲切,小马的优点、缺点就是同学之间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从而学会多角度、多方位地看待一个人,并与教材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活化童话——以儿童的视角品味童话的“语文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在童话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引导和促成三者之间产生和谐共振,从而自然而然地与童话中的主人公“神会”,教出童话的“语文味”。

1、入境——感知语言。

在童话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尽量调动各种手段,为他们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情不自禁地化成童话中的角色,去想象,去体验。

①从故事入手。

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听故事,富有童话色彩的故事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活他们的心灵,使孩子们很快走进课文。

如教学《小松鼠找花生》一文,教师讲述着故事:大家爱吃花生吗?(出示带壳的花生)因为它特别香,所以我们都很喜欢吃它。

其实不仅我们喜欢它,小松鼠也很喜欢吃。

有一次,小松鼠发现一块地里种了很多花生,就打定主意,今年冬天要靠花生过冬。

可是它的愿望却没有实现,这是为什么呢?这个故事就是《小松鼠找花生》。

教师娓娓动听的一番讲述,不仅让孩子们感知了故事内容,而且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②从插图入手。

低年级的童话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

如教学《小猫钓鱼》一文时,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看后说说小猫起先为什么钓不着鱼,后来为什么钓着鱼了?由于这些插图就是一个故事情节的体现,所以学生会说得非常生动形象,并富有想像力,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就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这对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③从动画入手。

教师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在学生面前显现栩栩如生的画面和情景,能增加教学的情景性,也使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如教学《笋芽儿》一文时,教师播放一只只笋芽儿破土而出,成长为竹子的课件。

同时配有解说词:瞧!笋芽儿摇摇摆摆地从土里钻出来了。

你们知道吗?竹笋是竹子的孩子,从笋芽儿长成10多米高健壮的竹子只需两个月的时间,再经过六年的加固生长,就能长成有用的竹材。

那么,笋芽儿是在谁的帮助下长得这么快呢?现在就让我们来读读《笋芽儿》这篇课文吧。

生动的画面,引导性的语言,加之课文语言本身的特点,很容易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中。

教师接着创设:笋芽儿长得多快啊!你们想不想快快长大?让我们戴上笋芽儿的标志,也来当小笋芽儿吧。

学生把自己当作笋芽儿,学习起来定会很投入,会更有兴趣、更主动,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包括对字词印象都会更深刻些。

2、品悟——理解语言童话教学应当自始至终关注课文的语言表达形式,比较、揣摩、品味、鉴赏童话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段落,领悟如此言说的精妙、传神之处。

①由浅入深,激发童稚之心。

童话作为阅读内容契合学生阅读心理特点,因此童话教学应在这个基础上激发童稚之心,用他们的心理、眼光进行阅读理解。

如教学《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文时教师让学生读读课文第2、3、4段,想想:你读了小燕子对妈妈说的话后,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全班交流,学生首先发现:“冬瓜大,茄子小。

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

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接着发现:“小燕子观察得越来越仔细了。

”还发现:“小燕子观察冬瓜与茄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这三种发现其实是学生不同认识层面上的表现。

教师应当先肯定三种发现,然后由浅入深逐一引导体会第三种发现。

这种教法虽然多花了一些时间,却有助于学生清楚地理解故事内涵,效果远远胜于直接告诉学生一个正确的结论。

②寻空白处,开启心灵之门。

低年级孩子的想象力及其丰富,根据这一特点,让孩子们在文本的“空白”处展开想象,化抽象为具体,以好奇灵动的童心去想象,去体验,既发展了语言,又升华了情感。

如教学《风娃娃》一文时,教师设计了风娃娃的两封信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

在揭示课题后,出示风娃娃的求助信。

孩子们看到风娃娃这样伤心,非常想帮帮它,于是走进童话故事,走进风娃娃的内心世界,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做好事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很自然地出现在风娃娃写的感谢信中。

③抓住亮点,诱发真切体验。

所谓文本语言的亮点是指童话中写得精彩的地方,是童话的情理意趣之所在。

教师抓住这些亮点语言,充分挖掘文本的内涵,诱发学生的真切体验,引领他们进入童话所创设的境界。

如《小熊住山洞》一文的结尾处写道:“森林里的动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给他们送来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与这段文字相配的是动物们感激的笑脸,手中举起的一束束鲜花和小熊父子俩略带羞涩的幸福憨态。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饱满深情地说:“孩子们,小熊一家没舍得砍树,一直住在山洞里,森林里的动物们都很感激他们,给他们送来了一束束鲜花。

看看他们感激的笑脸,猜一猜,当他们把手里的鲜花送给小熊一家的时候,会说什么感激的话呢?”这时,孩子们思维活跃,把自己想象成林中的小鸟、小鹿、小兔子……小鸟说:谢谢你们不砍树,我们不会担心没有地方住了。

教师创设了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让“感激”说话,不仅是理解这个词语,还让孩子们在入情入境中体会到课文的内涵。

3、演练——体验语言。

从语言风格上来讲,童话的语言具有生动活泼的特点。

因此演活童话故事则是对课文精髓的深入体会。

孩子们在读活童话故事和想活童话故事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动作来再现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情节等,不仅锻炼了才能,还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①演活角色主要让学生深入研读“剧本”,深刻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生动的对话、形象的动作及人物细腻的神情变化等内容。

当然人物读活了,在“演”这一过程当中就可以得心应手,唯妙唯肖地加以表现。

②增添角色在童话故事中启发孩子增加一两个童话角色,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组织材料的能力。

《小猴子下山》就可以增加一个老猴子的角色。

下山时老猴子怎么吩咐小猴子,当它空着手回到家时,老猴子怎么说,小猴子又怎么说。

《小壁虎借尾巴》为了扩大儿童的知识面,还可以增加角色,比如加一个“小松鼠”就很有意思,还知道小松鼠的尾巴可以遮风避雨安稳睡觉的功能。

由于角色的增加,故事的情节更加曲折逗人,使原来的童话故事趣上添趣。

三、超越童话——以儿童的视角内化童话的“人文味”教师除了正确解读文本、深化文本外,还应该考虑如何使其主题思想与学生的思想“最近发展区”相吻合,与学生的思维相链接,最大限度地发挥童话的人文功能。

1、呵护“童心”,顺势引导。

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是学生独特个性的表现。

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善于运用课堂机智积极引导。

如教学《丑小鸭》一文时,读完课文后有学生突然问:“丑小鸭是从天鹅蛋里孵出来的,他本身就是一只天鹅。

这有什么值得欣喜的呢?”面对这节外之枝。

教师没有不置可否,更没有呵斥学生胡思乱想,而是问学生:“你觉得丑小鸭比其他的天鹅美吗?为什么?如果丑小鸭还跟在鸭妈妈的身后.对鸭子的欺负逆来顺受。

如果他仍和其他的鸭子一样在篱笆下寻找能填饱肚子的蚯蚓……请大家再想象一下,这会是一只怎样的天鹅?”这一问,激起了学生重新阅读课文的欲望。

2、倾听童言,留住“童趣”。

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把握有效信息,这种即时生成的课程资源会带给我们未曾预约的精彩。

童话教学要以儿童的视角透析童话,一定要教出“语文味”。

童话教学还要教出“人文味”,孩子们与文本融为一体,他们入文本,出文本,超文本,他们感悟着,又感化着,从而感动着。

童话教学更要教出“童话味”,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诠释“童话”的意蕴,使学生能在教师这个“引路人”的带领下,在童话的百花园里流连忘返,驻足观看,品花赏月,那才是真正的童话教学!让童话,犹如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照亮孩子们成长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