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c7001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5.png)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展开,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认识其主要参战国,掌握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并理解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战争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深化对其起因、过程和结果的认识,理解战争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其主要参战国,认识战争的过程和结果,理解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痛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其主要参战国,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战争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战争的真实情况。
4.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从战争的历史中汲取教训,培养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战争过程的图片、地图和相关资料。
3.视频:准备相关战争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战争场景。
4.作业:准备相关作业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优质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优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3f857d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8.png)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经过和结果。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和数据,为学生展示了这场规模空前的战争的概况。
本课内容在历史学科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助于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的演变,认识战争的残酷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战争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停留在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战争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同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历史,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经过和结果,认识主要参战国家及重要战役,掌握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战争的残酷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
2.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及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等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和数据,引发学生对战争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经过和结果。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人物,分析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4.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
(2024年)教案部编历史九下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2024年)教案部编历史九下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https://img.taocdn.com/s3/m/135a372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7.png)
20
民族主义兴起和领土纷争问题
民族主义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思潮在欧 洲和世界各地兴起。各民族纷纷要求独 立和自主,导致了新的领土纷争和民族 矛盾。
VS
领土纷争问题
战后,由于《凡尔赛和约》等条约的不公 平性和不合理性,导致了许多领土纷争问 题。这些问题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 际局势紧张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 念和生活方式,使得和平、民主、自由等价值观深入人心。同时,战争 也促进了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22
05 反思第一次世界 大战教训与启示
2024/3/26
23
战争残酷性揭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01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 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破 坏,揭示了战争的残酷 性。
2024/3/26
6
各国备战情况与战争不可避免性
各国备战情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各国都在加紧备战,扩大军队规模,提高武器装备水 平,制定作战计划等。
战争不可避免性
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不断激化和军事同盟的形成,以及萨拉热窝事件等突 发事件的影响,使得第一次世界大后国际秩序调整与新格局形成
2024/3/26
国际秩序调整
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等国际会议,重新划分了世界领土和势力范围 ,调整了国际关系。
新格局形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的形成。这一体系暂时缓 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并未消除根本矛盾,因此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可避
2024/3/26
17
04 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果与影响
2024/3/26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3d481e5901020206409c3f.png)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师:从经济和殖民地的对比可以看出,这些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什么问题?点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和殖民地分配不平衡2、形成展示动态线形图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过程3、军备竞赛师: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局部冲突不断,大战一触即发。
展示各国为了各自利益争相开展军备竞赛的相关数据4、合作探究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点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促使帝国主义间的矛盾加剧二、大战的爆发1、导火线展示一段文字材料,提问学生什么是“火药桶”和“火星”2、课堂思考为什么一战前的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点拨:①、地理位置重要②、有丰富资源③、巴尔干各国之间纠纷不断④、欧洲列强势力介入3、大战的开始学生阅读课本进行思考学生: 火药桶是巴尔干半岛,火星是萨拉热窝事件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之间的串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教学分析论法或辩论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局和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战争给垄断资本家带来巨额利润,但给交战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引导学生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分析和评价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
法国郊外的华工墓地,100年来都在等待亲人的出现。
距离巴黎市中心200公里外的小村庄Ligny Thilloy,迎来了几个少见的中国面孔,他们最终停在了一处叫博朗库尔的公墓前。
50岁的程玲在丈夫和女儿的陪伴下来到这里,她被告知,这里就是爷爷毕粹德的安葬之处。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06cb73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f.png)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8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大战的经过,认识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和平、反对战争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战争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了解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此外,学生对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可能有较深刻的感受,但如何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树立和平观念,仍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认识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和平、反对战争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史料、图片等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
4.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大战前后的国际形势,加深对大战影响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素材。
3.网络资源,如历史论文、纪录片等。
4.课堂讨论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对大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教案: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教案: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https://img.taocdn.com/s3/m/fd0d6931581b6bd97e19ea25.png)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萨拉热窝事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
【学情分析】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相关内容,教师应从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即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矛盾加剧的角度引导学生归纳;对大战的爆发,教师应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两方面引导学生归纳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对大战的进程和结果,教师应结合图片、影像资料、数据、漫画、表格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史实。
【新课导入】教师幻灯片出示《西线无战事》的宣传海报并进行介绍,或播放《西线无战事》的电影片段。
由美国好莱坞拍摄的电影《西线无战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整个西线战争的一个小小缩影。
这部影片讲述了马恩河战役前后,一群德国少年兵对战争的态度由兴奋、憧憬到反感的过程。
主人公保尔及其同学们在老师的沙文主义思想的煽动下,怀着英雄理想投身到一战之中,可真正投入到战争中后,他们才体会到战争的可怕:那里炮声轰鸣,大地震撼,血肉横飞,尸骨遍野。
保尔开始怀疑过去的理想,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使他的英雄主义彻底破灭,他的内心发生了变化,开始对战争怀疑、厌恶甚至憎恨。
终于有一天,保尔爬出战壕去捕捉蝴蝶,结果被冷枪打中死亡。
然而同战争相比,个人的生命是微不足道的,在那一天前线司令部的报告中写道:“西线无战事”。
教师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深思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战的历史。
【讲授新课】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影响,然后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垄断集团要求在政治上瓜分世界,致使殖民侵略进入以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英国在世界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更加激烈,国际力量对比的格局发生变化。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a3ce16c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3.png)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九年级下册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认识帝国主义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重点关注战争本身,而对于战争背后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可能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这次战争,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掌握战争的主要战役、重要人物和战争结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背后的帝国主义矛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3.合作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战争的基本情况。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背后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源。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强调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8fb42490c69ec3d5bb7556.png)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了解萨拉热窝事件,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理解;运用图示法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及战争过程和结局;运用问题讨论或辩论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局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相互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教学重点】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大战的性质和大战结束的原因。
一、新课导入从公元前2800年到现在的4000多年间,没有战争记载的只有一年。
但1914年以前的战争都是局部的、区域性的,而1914年爆发的战争则是世界性的。
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又产生了哪些影响?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教师讲解: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
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与德国之间、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占有状况如何呢?呈现图表如下: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以及从表格中的数据所能说明的问题。
最后教师强调:帝国主义国家的权益总是和它的综合实力成正比的→新、老帝国主义之间的争端。
2.教师讲授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帝国主义国家根据自己的利害关系纷纷寻求同盟者,拉帮结派,不惜大动干戈。
帝国主义列强在建立军事同盟的同时,加紧了扩军备战活动。
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https://img.taocdn.com/s3/m/13731d4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f.png)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程标准】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知识与技能概括一战爆发的根源、经过和结果、性质、历史影响;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观看战争资料片,对战争的灾难性进行情境体验,激发对和平的热爱。
3.坚持“论从史出”的科学历史观,运用史实分析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充分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使学生牢固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导入新课展示:教师:每年的11月11日是什么节日?预设:抢购日。
教师:每年的11月11日不仅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还是英国的国殇纪念日。
国殇日的初始名称是Armistice Day,翻译过来也就是休战日。
这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时结束,1919年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就创立了这个节日。
后来随着又有战争的发生,这个日子就用来纪念所有在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他战争中牺牲的军人和平民,从而有了另一个名字Rememberance Day(阵亡战士纪念日)。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场灾难空前的战争。
●探究新知1.探究一战之因教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霸斗争愈演愈烈,欧洲大陆密布战争乌云。
展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项目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1234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34211913年殖民地面积位次1245设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德、美经济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预设:英国退居第三位,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德国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1b19dd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3.png)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九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教版的一部教材。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主要战役及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以时间为线索,详细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灾难,从而更加珍惜和平。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战争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对于战争的残酷性和影响可能缺乏深刻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战争,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和平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主要战役及影响,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平和意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平观。
四. 教学重难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及影响3.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灾难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的环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问题驱动法:设置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2.相关视频、图片、音频等教学资源3.课堂讨论材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战争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主要战役及影响,为学生提供一个整体的认识。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优秀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f367de941ea76e58fa0435.png)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索”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及战争过程和结局;运用问题讨论或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果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有这样一场战争,有人说它第一次突破了以往各国战争都不超出自己家门口范围的惯例,有人说它改变了世界之后100年的历史,有人说它使欧洲的灯火熄灭了,我们一辈子都见不到它再亮起来,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共同走近这段充满硝烟的岁月。
二、新课讲授(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教师讲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国家过渡。
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其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强烈,在欧洲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并引发了规模空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2.材料展示:材料一1871年,四分五裂的德国完成统一,为它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德国的工业本来落后于英、法、美三国,但后来居上。
同英国一样,德国发展工业也需要从海外获得原材料和市场,但是占有的殖民地相对较少,只有英国殖民地的1/10。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精品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5e3fef964bcf84b8d57b0e.png)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时间、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史料讲解、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2.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国的组成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结束的时间、导火索、凡尔登战役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及材料,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重点)目标3:阅读教材,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一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重点)目标4:分析一战爆发的性质和影响,体会战争的残酷。
(难点)三、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帅:一战导火线:奥匈皇储被杀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战”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1)目录(2)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国的组成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结束的时间、导火索、凡尔登战役等基本史实。
(3)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说出两次工业革命对欧洲国家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影响:在两次工业革命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欧洲成为世界的中心。
【合作探究】2.阅读材料及教材,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总结。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主要原因: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合作探究】3.阅读教材,理出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国家的矛盾。
学生回答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组成国,教师根据PPT图示讲解其中的矛盾一战前夕欧洲列强的主要矛盾教师总结一战爆发的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主要原因T *矛盾尖锐 两大军事集团出现萨拉热窝事件(1914 0& 28) 导火索出示任务:任务三【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学生梳理后回答,教师边讲解边出示图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https://img.taocdn.com/s3/m/56b7b37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8.png)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 教材分析本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内容。
教材从战争的背景、导火线、主要战役、战争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可能对战争的具体细节和战争的影响等方面存在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途径,了解战争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对战争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难点:战争的影响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对战争进行思考。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战争的背景、导火线、主要战役等内容。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战争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视频教学:观看相关战争视频,增强学生对战争的认识。
4.课堂讲解:教师对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讲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历史下册。
2.视频: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视频。
3.课件:战争图片、地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战争图片、地图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战争的背景和过程。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战争的导火线、主要战役等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战争知识的掌握情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78630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d.png)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设计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学习目标:①了解“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②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提高独立思考和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历史影响。
教学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历史影响。
导入:自从这个世界有了人类,就有了贪欲,也就有了战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的大规模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自主学习提纲: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交战双方、爆发、著名战役、结果。
(3分钟自学,3分钟后反馈,2分钟识记)出示表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讲解:由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法美德工业产量所占此位对比以及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的对比得出结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美经济发展超过英法但所占的殖民地却远不如英法,进而出现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再推出帝国主义国家出现矛盾会激烈争夺殖民地。
就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发展。
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出示材料:“世界是第一次被分割完了,所以将来只有重新分割,也就是从一个‘主人’转归另一个‘主人’。
”“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
----列宁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愿把任何人挤到阴暗的角落,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德国想要什么?再出示图片德国明信片宣传可以轻易打败英(左)、项目英德法美 19世纪中期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4 2 3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3 2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425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法(右下)、俄(右上),以及1913年,德军参谋总长小毛奇狂妄宣称:“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从这些材料都可以看出德国的目的即:争夺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优质教案(统编)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优质教案(统编)](https://img.taocdn.com/s3/m/524019a9be1e650e53ea992e.png)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两次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本课主要讲述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产生了巨大影响。
教学目标1.了解萨拉热窝事件出现的原因、经过及影响概述,凡尔登战役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及意义;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影响及启示。
2.探讨突发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提高独立思考和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阅读教材地图概括出萨拉热窝事件发生的原因、时间,对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能正确的认识,认识到恐怖行为的危害性;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树立学生珍爱和平,拒绝战争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分析。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教师:漫画中德国水兵在英国水兵面前挑衅似地挥扬着德国国旗。
那么,德国向英国挑战的“底气”来自何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今天的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设计意图)以漫画的形式导入生动直观,加上文字材料的解释说明,使学生产生了解德国为何如此做的冲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顺利引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境导入”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德国教师:介绍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概况① 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第一台煤气内燃机。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a2155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a.png)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材,主要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经过和结果。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文字、图片、地图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本课重点让学生掌握一战的过程和结果,了解一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历史事件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需要通过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战争的过程。
此外,学生对于战争的影响和启示可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理性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经过和结果,掌握一战的主要战役和关键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提高学生的历史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经过和结果。
2.难点:战争过程中的重要战役和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战争期间的图片、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战争的情况。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战役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3.讨论法:学生就战争的影响和启示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备课:教师事先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历史资料,备好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教具:图片、地图、多媒体设备等。
3.学生:提前分组,准备进行讨论和互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呈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经过和结果,引导学生关注战争的关键事件和战役。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以具体战役为例,让学生分析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fb177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9.png)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主要战役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历史事件可能了解不深。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应能结合已学知识,如近代列强的争夺、民族解放运动等,更好地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过程。
同时,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对战争的影响进行深入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主要战役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培养民族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主要战役及影响。
2.难点: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和影响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战争场景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比教学法:通过比较不同战役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战争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及相关资料。
2.战争场景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3.讨论题、练习题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战争场景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导学生进入战争情境,激发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兴趣。
提问:“你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什么了解?”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主要战役。
重点讲解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战争过程中各方的策略和战争的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35962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1.png)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它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材料,生动地展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画卷。
本课内容与学生之前学习的历史知识紧密相连,为后续学习现代史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局限于战争的基本事实,对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战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战争的主要战役、将领和武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战争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出发,认识和平的珍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难点: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营造战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战争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战争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准备教材和课件,确保内容完整、信息准确。
2.图片、音频、视频:收集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素材。
3.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拓展信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场面,引导学生关注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提问:“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规模空前的战争?”2.呈现(10分钟)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成员,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交战双方、战役及结果过程与方法掌握萨拉热窝事件的经过及影响,认识恐怖行为等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原三国同盟的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认识到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通过凡尔登战役感悟战争的残酷性,加深对大战给人类带来灾难的认识,旗帜鲜明地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萨拉热窝事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
【学情分析】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相关内容,教师应从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即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矛盾加剧的角度引导学生归纳;对大战的爆发,教师应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两方面引导学生归纳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对大战的进程和结果,教师应结合图片、影像资料、数据、漫画、表格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史实。
【新课导入】教师幻灯片出示《西线无战事》的宣传海报并进行介绍,或播放《西线无战事》的电影片段。
由美国好莱坞拍摄的电影《西线无战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整个西线战争的一个小小缩影。
这部影片讲述了马恩河战役前后,一群德国少年兵对战争的态度由兴奋、憧憬到反感的过程。
主人公保尔及其同学们在老师的沙文主义思想的煽动下,怀着英雄理想投身到一战之中,可真正投入到战争中后,他们才体会到战争的可怕:那里炮声轰鸣,大地震撼,血肉横飞,尸骨遍野。
保尔开始怀疑过去的理想,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使他的英雄主义彻底破灭,他的内心发生了变化,开始对战争怀疑、厌恶甚至憎恨。
终于有一天,保尔爬出战壕去捕捉蝴蝶,结果被冷枪打中死亡。
然而同战争相比,个人的生命是微不足道的,在那一天前线司令部的报告中写道:“西线无战事”。
教师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深思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战的历史。
【讲授新课】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影响,然后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垄断集团要求在政治上瓜分世界,致使殖民侵略进入以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英国在世界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更加激烈,国际力量对比的格局发生变化。
教师幻灯片出示漫画,并提出设问:问题:在漫画中找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立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并说出各自的成员。
这两大军事集团的成立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教师总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包括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三国协约包括英国、法国和俄国。
这两大军事集团成立后,疯狂扩军备战,展开激烈的争夺,战争危机日益严重,一场世界性战争如箭在弦。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师提出设问:(1)在漫画中可以看出哪一地区成了战争的“火药桶”?为什么这里会充满危机?(2)哪一事件的爆发,点燃了这一“火药桶”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5的内容进行分析解答。
教师总结:(1)巴尔干半岛。
(成为“火药桶”的原因可从地理位置、民族关系和宗教信仰、大国争夺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2)萨拉热窝事件。
教师多媒体播放萨拉热窝事件的视频片段,并提出一系列的探究问题。
问题一:萨拉热窝事件是怎么一回事?这一事件的爆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观看视频后结合教材P35的内容回答,教师总结: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首府。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在其吞并不久的波斯尼亚邻近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进行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
6月28日是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在1389年被土耳其军队打败的日子,演习选定在这一天是具有挑衅意味的。
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亲自检阅了这次演习,演习结束后,他返回萨拉热窝市区时,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击中毙命。
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立即以此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一事件遂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问题二:普林西普的本来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他的目的达到了吗?又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你如何看待他的行为?学生讨论后回答:非但没有挽救民族危机,反而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战争,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突发事件尤其是个人暗杀等恐怖行为对世界和平的威胁,要分清民族反抗侵略的正义性同暗杀恐怖主义活动的区别。
问题三:有人认为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不同意这种看法。
因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同盟国和协约国这两大军事集团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疯狂地扩军备战,必然会导致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的爆发。
萨拉热窝事件只不过是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借口而已。
教师总结:通过这一问题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而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教师幻灯片出示漫画,并提出设问:问题:(1)为什么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一场世界大战?这场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2)战争爆发后,同盟国和协约国的成员有了怎样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5和P36的内容进行解答:(1)萨拉热窝事件震动了全世界,德、奥两国把它看作战争的极好借口,决定挑起战争。
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国支持奥匈帝国,俄、英、法等国也很快参战,一场世界性的战争爆发了。
而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
(2)大战爆发后,日本为夺取德国在中国的租借地胶州湾和南太平洋的岛屿,宣布对德作战。
意大利由于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矛盾,在权衡利弊后退出同盟国保持中立,1915年,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参加同盟国方面作战。
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卷入战争的国家也越来越多,战争范围从欧洲扩展到亚洲和非洲。
教师出示图示理解交战双方及包括的主要国家:教师设问: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说明了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教师讲述:在这场战争中,形成了欧洲战场、亚洲战场和非洲战场,欧洲战场是一战的主战场。
提出设问:(1)欧洲战场形成了哪三条战线?请说出每条战线的地理位置及交战国家。
(2)从地图上看,哪一个国家处于不利的地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6和P37的内容进行回答。
教材总结:(1)形成了西、东、南三条战线。
西线从北海到瑞士边境,主要是英、法对德作战;东线从波罗的海到罗马尼亚,主要是俄国对德、奥作战;南线横贯巴尔干半岛,主要是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作战。
(2)德国。
德国在法、俄之间,面临着西线和东线两面作战。
教师设问:德国被协约国东西夹击,非常被动。
德国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各个击破,速战速决,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
教师补充:德国的战略思想是速战速决。
德国计划集中兵力在西线,4至6个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3个星期内打败俄国,全面结束战争。
德皇高估了自己的力量,他向整装待发的德国士兵夸下海口:“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
”事实是这样的吗?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西线著名的凡尔登战役。
教师简要讲述凡尔登战役的概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战役。
凡尔登是通往巴黎的门户,是法军战线的中枢,德军视它是“碾碎法军的石磨”。
从1916年2月至9月,德军数次向凡尔登要塞猛攻,想使“法国为了防御不得不投入一切兵力”,以致耗尽而亡。
由于法军凭借大纵深防御顽强抵抗,德军终未攻克凡尔登。
9月,德军攻势停止。
10—12月,法军多次发动反攻,重新夺回早先失去的要塞和领土,德军攻占凡尔登的计划最终落空。
这次战役异常惨烈,双方损失近百万人。
由于死亡人数太多,该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
凡尔登战役后,形势发展更有利于协约国方面,因此凡尔登战役也被一些人认为是一战的转折点。
教师过渡:除了刚才讲到的凡尔登战役,在西线,还有著名的索姆河战役等。
教师设问:学习完这些战役,你有何感受?学生回答:交战双方都投入了巨大兵力,耗费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但都没有将对方打败。
教师补充:几次战役的结果,双方不但消耗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且伤亡巨大。
德国的实力大损,准备扭转战局的希望成为泡影。
无论是前线的士兵,还是交战国的百姓,都厌倦了战争,心里只想着一个问题:战争什么时候结束?教师幻灯片出示漫画,并提出设问:设问:(1)从漫画中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对战争的态度如何?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态度?(2)这种态度在何时有了转变?分析转变的目的和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P37的内容后回答。
教师总结:(1)大战爆发后,美国保持“中立”,乘机同交战双方做生意,大发战争财。
(2)大战接近尾声时,美国以反对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为借口,于1917年4月,对德宣战。
目的:既可轻易获胜、捞取战利品,又有利于战后夺取世界霸权。
影响:美国的参战使协约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战争形势对同盟国更为不利,加速了大战的结束。
教师设问:除了美国参战外,还有哪一事件促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学生回答:俄国爆发革命并退出一战。
教师总结:这场战争经过四年的激战最后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教师幻灯片出示表格:战争历时4年零3个多月参战国家30多个战争范围14个国家的约40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卷入人口约15亿参战人员7000多万伤亡人员3000多万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设问: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并提出设问:说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规模大、损失大,带给人类空前的灾难。
这是一场怎样性质的战争?对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引导学生回顾一战西方列强参战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因此,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掠夺战争。
虽然,塞尔维亚反抗奥匈帝国侵略的战争,是捍卫主权和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但它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质。
拓展思考一:在这场战争中,坦克、飞机、毒气弹、远程大炮等新式武器被应用,请分析战争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并谈一谈你的感悟。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战争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战争需要新的科技来研制新的杀伤性武器,而新的杀伤性武器的使用,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也能有效地遏制战争或加快战争结束。
我们应该运用科技造福于人类,而不是应用于战争。
拓展思考二: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谈一谈带给你的启示。
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战争?启示: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从整个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应该学会用非军事手段解决国际事务中的纷争,热爱和平,远离战争,这才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