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导考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第五章诗词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 浙江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 浙江](https://img.taocdn.com/s3/m/a7a7ed5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1c.png)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浙江)第一部分浙江地理与历史考试目的: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查考生对浙江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浙江历史文化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以提高考生对浙江整体概况横向综合与纵向发展的全面认识,为导游介绍浙江概况、讲解景点提供背景资料。
考试内容:一、浙江自然地理环境熟悉浙江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掌握浙江的地貌、水文、气候特征;了解浙江的生物资源情况。
二、浙江人文地理环境了解浙江的人口、民族、宗教概况;熟悉浙江行政区划、浙江交通情况;掌握畲族概况。
三、浙江历史概述熟悉浙江历史沿革;掌握各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科技文化成果及杰出人物。
第二部分浙江文学艺术考试目的: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查考生对浙江文学、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等文学艺术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丰富考生本土文学艺术知识,以提高考生对浙江文学、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的识别、欣赏能力和导游讲解能力。
考试内容:一、浙江文学了解浙江文学的发展脉络;熟悉历史上著名的作家及作品;掌握近现代作家及作品。
二、浙江艺术了解浙江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的历史发展;熟悉浙江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作品与事件。
第三部分浙江民俗与民间艺术考试目的: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查考生对浙江民俗、民间文艺、民间工艺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以提高考生对浙江民俗、民间文艺、民间工艺基本知识的认识、欣赏和宣讲能力。
考试内容:一、浙江民俗熟悉浙江生产民俗、节日民俗、游艺民俗、婚嫁民俗、民间信俗的主要代表性活动;掌握各主要代表性活动的特点与内涵;掌握节庆活动标志地。
二、浙江民间文艺熟悉浙江主要民间传说、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掌握浙江民间传说的主要内容;掌握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的代表作品及表演特点。
三、浙江民间工艺了解民间雕刻、民间编织、民间纸艺、纺织刺绣、手工技艺的历史;掌握民间雕刻、民间编织、民间纸艺、纺织刺绣、手工技艺的工艺特点、美誉及地位。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版个章知识点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版个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c6684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0.png)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版个章知识点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是导游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它涵盖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地理、民俗等多个方面。
第七版教材在继承前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内容和形式的更新,使得教材更加贴近实际,更具可读性和实用性。
本文将针对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版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实战应用建议。
一、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概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是对我国各地旅游资源的全面介绍,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要掌握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还要了解各地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亮点。
二、第七版教材的亮点与特点第七版教材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增加了新兴旅游景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使教材更具时代感。
同时,教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了可读性。
此外,教材还注重实践操作,加入了导游服务规范和技巧等内容,使学生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各个章节知识点梳理1.第一章:旅游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旅游的概念、类型、特点、发展历程等。
2.第二章:地理与自然资源介绍我国的地理分区、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3.第三章:历史与文化涵盖我国的历史演变、主要朝代、历史文化名人和名胜古迹等。
4.第四章:民俗与风情包括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节庆活动等。
5.第五章:旅游服务与管理涉及导游服务规范、旅行社业务、旅游市场监管等。
6.第六章:旅游产品与市场营销讲述旅游产品的开发、组合、定价策略、促销手段等。
7.第七章: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阐述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方法和措施等。
四、如何高效学习全国导游基础知识1.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
2.充分利用教材,做好笔记,强化记忆。
3.结合实际案例,深入理解和运用知识点。
4.参加实践活动,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五、实战应用与建议1.掌握各地旅游资源的特色,提高导游服务质量。
2.深入了解游客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3.注重团队协作,提高旅行社整体运营水平。
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历史文化章节练习试卷1(题后含
![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历史文化章节练习试卷1(题后含](https://img.taocdn.com/s3/m/05d1a64b6bec0975f565e274.png)
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历史文化章节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连中三元”之“三元”是指()。
A.解元、举人、贡士B.解元、会元、状元C.探花、榜眼、状元D.进士、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历史文化2.中国古代的“避讳”起源于()。
A.周朝B.秦朝C.春秋战国时期D.汉朝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历史文化3.“阴阳”最早见于(),原指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扩展引申为事物的对立统一,并由此产生了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
A.《尚书》B.《论语》C.《易经》D.《左传》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历史文化4.帝王死后,根据他在皇族中的世系,奉入祖庙祭祀,并追尊为某祖、某宗,这就是()。
A.谥号B.徽号C.年号D.庙号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历史文化5.1920年1月,浙江第一师范教员义乌人()翻译了《共产党宣言》,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全译本。
A.陈望道B.吴晗C.冯雪峰D.潘漠华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历史文化6.南宋时善画山水,常画“一角”之景的画家是()。
A.徐渭B.赵孟頫C.黄公望D.马远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历史文化7.东吴时,吴兴人()是我国佛画之祖。
A.谢灵运B.吴均C.沈约D.曹不兴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历史文化8.当代地质学家()创建了一门新兴的地质学科——地质力学。
A.李四光B.竺可桢C.茅以升D.钱学森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历史文化9.宋应星的()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A.《本草纲目》B.《农政全书》C.《徐霞客游记》D.《天工开物》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历史文化10.西藏是在()时成为我国版图内的一个正式行政区。
A.汉朝B.隋朝C.唐朝D.元朝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历史文化11.我国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发生在()年。
导游基础知识(53第五章第三节)
![导游基础知识(53第五章第三节)](https://img.taocdn.com/s3/m/9edcbb67f242336c1fb95e0c.png)
四、泉水景观
(一)泉水的类型 2.按功能划分 品茗泉 中国五大名泉是镇江中泠泉、无锡惠山泉、苏州虎丘 观音泉、杭州虎跑泉、济南趵突泉。
四、泉水景观
(一)泉水的类型 2.按功能划分 沐浴泉 著名的沐浴泉有:辽宁 汤岗子温泉、北京小汤山温 泉、南京汤山温泉、广东从 化温泉、内蒙阿尔山温泉、 台湾阳明山温泉等。
二、湖泊景观
(二)我国著名湖泊 1.镜泊湖
二、湖泊景观
(二)我国著名湖泊 2.大理洱海
二、湖泊景观
(二)我国著名湖泊 3.杭州西湖
二、湖泊景观
(二)我国著名湖泊 4.太湖 无锡的鼋[yuán]头渚[zhǔ]、梅园、蠢园,苏州的洞 庭西山、洞庭东山和石湖等,都是以太湖风光为依托形成 的著名景点。
二、湖泊景观
(一)湖泊的类型 6.河迹湖 如广东惠州西湖、湖北洪湖。
二、湖泊景观
(一)湖泊的类型 7.海迹湖 如杭州西湖、太湖。
二、湖泊景观
(一)湖泊的类型 8.人工湖 如广东万绿湖、北 京密云水库、安徽太平 湖、浙江千岛湖、三峡 水库等。
二、湖泊景观
(一)湖泊的类型 9.堰塞湖 黑龙江省的镜泊湖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堰塞湖。
(二)我国的名泉 2.五大历史名泉 (3)杭州虎跑泉 龙井茶、虎跑水被合称为“杭州双绝”。
四、泉水景观
(二)我国的名泉 2.五大历史名泉 (4)苏州虎丘泉
四、泉水景观
(二)我国的名泉 2.五大历史名泉 (5)济南趵突泉
五、湿地景观
(一)湿地的类型 大体上湿地可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
五、湿地景观
二、湖泊景观
(二)我国著名湖泊 5.新疆喀纳斯湖
三、瀑布景观
瀑布,是指水流从悬崖或陡坡上倾泻而下所形成的水 流,通常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水流、陡坎和深潭。
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点归纳8-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一)
![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点归纳8-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一)](https://img.taocdn.com/s3/m/8eb5db6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7.png)
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一)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概述第二节宫殿与坛庙建筑第三节古城、古镇古村与长城建筑第四节陵墓建筑第五节古楼阁、古塔和古桥建筑考试大纲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和基本特征。
熟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成与等级观念。
掌握:宫殿、坛庙、陵墓、古城、古长城、古镇古村、古楼阁、古塔和古桥的类型、布局、特点等相关知识。
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概述一、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简史原始社会至汉代,古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考工记》,木构架,瓦,大型工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古建筑体系的发展时:砖结构,登封嵩岳寺塔,佛教建筑。
隋唐时期,古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赵州桥,长安城,都料工,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唐代单体建筑的特点。
宋朝,古建筑体系的大转折时期:《营造法式》,现存宋代建筑,宋代建筑特征。
元朝,古建筑体系的又一发展时期: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现存元代建筑。
明清时期,古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园冶》、《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一、传统思想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1.敬天祭祖2.皇权至上3.以中为尊4.阴阳五行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1.巧妙而科学的木构架结构体系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3.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木构架的结构方式形式木构架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1)抬梁式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结构方式。
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可以使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加大,以满足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成了大型宫殿、坛庙、寺观、王府、宅第等豪华壮丽建筑物所采取的主要结构形式。
(2)穿斗式穿斗式又称立贴式,这种构架以柱直接承檩,没有梁,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
穿斗式构架是一种轻型构架,屋顶重量较轻,有优良的防震性能。
用料较少,具有省工、省料,便于施工。
这种结构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在长江中下游各省,保留了大量明清时代采用穿斗式构架的民居。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第5章jc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第5章jc](https://img.taocdn.com/s3/m/eb65a9f54028915f804dc293.png)
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基本构件,熟悉中国建筑的主要类型,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
2.了解古代宫殿的布局特征、内外陈设,熟悉古代庙与坛的功能,掌握古代著名庙坛的主要特点。
3.了解陵园的地面建筑布局,墓室用材和结构,墓中随葬品的内容,掌握古代著名的陵墓资源。
4.了解古代楼阁的基本知识,了解佛塔的主要分类;
5.了解古代城市的组成部分,掌握现存著名的古城垣,熟悉古代城防的特点。
6.了解古代的著名桥梁,掌握中国古代四大名桥。
二、教学重点
了解古代宫殿、陵园、楼阁、城市和著名桥梁的建筑基本知识。
三、教学难点
掌握古代建筑的建造和设计特点。
四、课时安排
8课时。
五、教学大纲
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四、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中国古代宫殿与坛庙
一、宫殿
二、坛
三、庙
第三节中国古代陵墓
一、陵墓的封土形式
二、陵园的地面建筑布局
三、墓室用材和结构
四、随葬品
五、中国现存的著名古代陵墓
第四节中国古代楼阁、佛塔和古桥
一、古代楼阁
二、佛塔
三、古桥
第五节古代城市
一、中国古代城市的组成部分
二、中国现存著名的古城
六、主要概念
楼阁、陵园、古代建筑、桥梁、古代城市、佛塔、随葬品七、实训。
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汇总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二)
![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汇总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二)](https://img.taocdn.com/s3/m/7aadc98db52acfc789ebc9fd.png)
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二)第三节古城、古镇古村与长城建筑一、古城二、古镇古村三、古长城建筑一、古城1.城池的含义城池指的是城和池两部分。
城,即城墙。
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城垣。
一般有两重,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城墙上有城楼、角楼、墙台、垛口等防御工事,构成了一整套坚固的防御体系。
池,即护城河,是城垣外的壕沟。
护城河是都邑的又一道防御屏障。
所以,我国古代城市有城郭、城池之称。
2.城池的主要组成部分自城市出现后,就产生了城防问题,古代上自都城,下至郡、州、府、县的治所,都有城墙和护城河围绕。
有城墙、城门、城楼、角楼、敌楼、垛口、瓮城、箭楼、千斤闸、吊桥、护城河等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构成了一整套坚固的防御设施。
3.我国现存著名的古代城市建筑(1)南京城墙建于明代,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城垣内侧周长33公里,不仅是全国第一,而且为世界第一。
聚宝门是我国现存最大、最为完整的堡垒瓮城,在我国城垣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西安城墙建于明代,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3)平遥古城位于山西平遥县,建于明洪武年间,是我国现存完好的古城之一。
平遥古城是研究我国明代县城建置的实物资料。
(4)丽江古城位于云南西北部,是融合纳西族民族传统建筑与外来建筑特色的城镇。
始建于南宋末年。
丽江古城未受中原建城礼制的影响,城中道路网不规则,没有城墙。
黑龙潭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潭水被分成众多的支流,形成水网,入墙绕户。
二、古镇古村古镇古村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记录了传统建筑风貌、优秀建筑艺术、传统民俗民风好人原始空间形态。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自20 年开始评选。
现有500多个,包括太湖流域水乡古镇群、皖南古村落群、川黔渝交界古村落群、晋中南古村落群、粤中古村落群等。
这些名镇名村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域历史文化村镇的的传统风貌。
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中国的古代建筑课件--第三节--宫殿与坛庙-2
![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中国的古代建筑课件--第三节--宫殿与坛庙-2](https://img.taocdn.com/s3/m/312a2b57767f5acfa1c7cd50.png)
社稷坛
位于天安门西,为明清两代 祭祀社、稷神祗的祭坛, 其位置是依周礼《考工 记》“左祖右社”的规定, 置于皇宫之右(西)。 祖与社都是封建政权的 象征。社稷是“太社” 和“太稷”的合称,社 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 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 的根基。不仅在京城有 国家的祭坛,地方各级 城市也都有祭祀社稷的 场所。社稷坛于1988年 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
宫殿
Leabharlann 一、宫殿的布局 (1)严格的中轴对称 为了表现君权受命于 天和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 观念,宫殿建筑采取严格 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 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 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低 小简单。这种明显反差, 体现了皇权至上; 中轴线纵长深远,更 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华 贵。
图一:故宫俯视图1
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南朝经历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的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公元493年,迁都洛阳,今 河南洛阳东; 东魏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西魏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西北; 北齐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周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西北。 隋朝(公元581年至618年)都城在大兴,今陕西西安。 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五代(公元907年至960年)梁、汉、周的都城在今河南开封;唐的 都城在今河南洛阳。 北宋(公元960年至1127年)都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公元1127年至1279年)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 元朝(公元1271年至1368年)都城在大都,今北京。 明朝(公元1368年至1644年)都城在应天,今江苏南京。后迁都京 师,今北京。 清朝(公元1644年至1911年)初期都城在盛京,今辽宁沈阳。公元 1644年清军入关后,顺治帝迁都京师,今北京。
导游基础知识(文化篇)课件
![导游基础知识(文化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806da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0.png)
自主学习与合 作学习相结合
03
04
知识传授与能 力培养相结合
02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文化定义与特点
文化定 义
文化是一个社会或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和风俗习惯的总和,它反映了该社会或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 方式。
文化特点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强 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注重道德伦理、家庭观念、礼仪 规范等方面的修养。
茶道与茶文化内涵
茶道
中国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通过 沏茶、赏茶、饮茶以增进友谊、美心修德、 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
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涵盖了茶叶的起源、制作、品饮、鉴赏以及 与茶相关的诗词、歌赋、书画等内容,体现 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08
中国酒文化
悬空寺
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建造在悬崖上, 具有险峻、神秘的特点,是中国古代 建筑的杰作。
传统建筑与园林的保护与传承
法律法规保护
修缮和维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传统建筑与园 林的保护,遏制破坏和非法拆迁行为。
对传统建筑与园林进行定期修缮和维护, 保持其历史风貌和完整性。
科学规划和管理
教育宣传
对传统建筑与园林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 合理利用资源,防止过度商业化和破坏。
提供启示和借鉴。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在继承 和发扬传统思想的基础上,结 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和需求,推
动文化创起源
茶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饮茶记录可以追 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巴蜀地区。
VS
茶的传播
随着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茶 文化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各国茶道、 茶艺、茶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5年导考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第五章诗词
![2015年导考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第五章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c1a1cbf8b8f67c1cfad6b85e.png)
第五章浙江著名景点诗词、楹联、游记选读判断题0.5分/题题型:一、对应朝代、诗文中出现的人物和景点、作者二、诗句翻译、作者思想表达三、题目、作者和诗句的对应四、出现错别字单选题0.5分/题题型:一、作者二、注释三、上下句多选题1分/题籍贯人物朝代代表作备注杭州林逋北宋《山园小梅》梅妻鹤子沈括北宋《雁荡山记》《梦溪笔谈》邓牧元《雪窦游志》“文行先生”,自号三教外人,《伯牙集》袁枚清《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随园老人绍兴陆游南宋《游山西村》《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徐渭明《杭州吴山江湖汇观亭联》《上虞曹娥庙联》袁宏道著有《徐文长传》张岱清《湖心亭看雪》《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寻梦》释兴慈《天台方广寺联》湖州吴均南朝《与宋元思书》吴均体赵孟頫南宋《岳鄂王墓》、《钱塘怀古》《杭州灵隐寺联》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吴康侯清《莫干山记》俞樾清《杭州九溪十八涧联叠字联》《春在堂全书》吴昌硕《杭州西湖西泠印社联》海上画派金华张志和唐《渔父》五首作品集《玄真子》嘉兴矛盾《杭州西湖西泠桥慕才亭联》《子夜》、《林家铺子》海宁徐志摩《月下雷锋》《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温州王十朋《温州江心屿江心寺联》叠音叠字描写西湖春题湖上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言有尽而情无穷,成为深受人喜爱的千古名句)白居易(唐),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陕西人。
曾任杭州、苏州刺史。
其诗通俗易懂,与元稹常唱和,世称“元白”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
此诗作于作者卸任杭州刺史前夕。
“一半勾留”其一是对西湖的童年情节,其二是白居易对做官自有看法,认为做隐士不好,做京官也不好,只有杭州刺史闲忙得当,正合其意。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忆江南·江南好(晚年在洛阳所作)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蓝,一种蓼科植物)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描写钱塘江景色)这是一首小令。
导游基础知识复习大纲
![导游基础知识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64502f958f5f61fb73666e8.png)
《导游基础知识》复习大纲第一章中国历史小常识内容繁杂,熟悉书上内容第二章中国旅游地理1、花岗岩名山、岩溶名山、丹霞风光、历史文化名山和其他名山的特点及主要代表;2、中国五大淡水湖3、天下第一泉、泉城代表?4、温泉的定义?5、中国三大瀑布风景区简介。
6、中国海岸类型特点及代表。
7、我国风景名胜区八大类型及典型代表。
8、至2009年6月,我国已纳入世界遗产的有哪些?第三章中国的民族民俗1、书上出现的基本概念2、汉族主要传统节日的民俗。
3、回族、蒙古族、苗族、壮族、黎族、藏族、纳西族的民俗文化(如分布范围、节日、礼仪禁忌等)第四章中国的四大宗教1、书上出现的基本概念2、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创立及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3、比较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的特征?(如标记、供奉的主要对象、礼仪、节日、教义、主要殿堂等)第五章中国的古代建筑1、基本概念2、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理念、造型、基本构件、屋顶类型。
3、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4、中国宫殿的布局特点和陈设5、中国古代陵园的建筑布局6、中西方建筑的特征比较。
第六章中国的古代园林1、基本概念2、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组成要素、构景手段、理水特点、最大园林、代表宋元明清的园林。
3、中西方园林的特征比较。
第七章中国烹饪主要菜系1、中国菜系划分,四大菜系、八大菜系、十大菜系地域分布。
2、八大菜系的分布、特点及主要代表。
第八章中国的风物特产1、各类特产分布、主要代表及特点。
2、陶、瓷的区别。
3、中国主要陶、瓷都分布、代表作品及特色。
4、景德镇四大名瓷及特点。
5、茶叶的分类、特点及主要代表。
6、《茶经》的作者、主要内容。
第九章熟悉中国台、港、澳门地区概况第十章熟悉中国亚太地区主要旅游客源国概况:如民俗等。
第十一章对联与古诗词1、中国对联的起源和发展2、对联的分类。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全套资料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全套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3d4661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b.png)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全套资料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5、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2、中国古代绘画4、中国古代科技成就1、中国古代书法3、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第二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1、楹联常识2、跟着诗词去旅行第三章中国古代建筑3、中国的古塔2、中国的古桥1、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第四章中国古典园林1、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3、皇家园林——颐和园2、江南园林——拙政园第五章中国饮食文化2、中国的名茶1、中国的四大菜系第六章中国工艺美术中国的文房四宝第七章中国民族民俗4、蒙古族3、藏族2、满族1、汉族第八章中国旅游景观2、花岗岩名山1、钙华景观4、京杭大运河3、丹霞地貌名山第九章中国港澳台地区和主要客源国概况2、澳门4、英国6、德国5、法国1、香港3、台湾参考资料1、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书目:《史记》、四大名著、《丝绸之路》文章:龙应台《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史哲》记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南宋》、《本草中国》、《河西走廊》、《神秘的西夏》、《大汉帝国》2、第二章、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书目:《唐诗中的旅游》、《宋词中的旅游》3、第三章、中国古代建筑纪录片:《故宫100》、《世界遗产在中国》、《法门寺地宫》4、第四章、中国古典园林书目:陈从周《说园》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5、第五章、中国饮食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寻味顺德》、《老广的味道》、《味道云南》6、第六章、中国工艺美术书目:《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纪录片:《台北故宫》、《了不起的匠人》、《中国文房四宝》7、第七章、中国民族民俗纪录片:《穿在身上的中国》8、第八章、中国旅游景观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隐秘中国》、《大黄山》、《长江》、《塔里木河》、《这里是西藏》、《第三极》9、第九章、中国港澳台地区和主要客源国概况书目:《菊与刀》纪录片:《走遍世界》、《鸟瞰世界》10、第十章、中国共产党发展简史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辉煌成就书目:《邓小平时代》、《苦难辉煌》纪录片:《大国崛起》、《辉煌中国》、《忘不了邓小平》。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中国古建代筑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中国古建代筑练习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56b83659eef8c75fbfb365.png)
第五章中国古建代筑1.【单选题】()的出现解决了屋顶防水问题。
A.砖B.瓦C.洒青D.油膏2.【单选题】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的是()。
A.中国现代建筑B.中国古代建筑C.中国古代书画D.中国现代书画3.【单选题】到了原始社会晚期,南方则出现了()木构建筑。
A.卷棚式B.井干式C.千栏式D.穿斗式4.【单选题】西周及春秋时期,营造了很多以()为中心的城市。
A.城镇B.村落C.集市D.宫市5.【单选题】在()代,已经有了较成熟的夯土技术,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宫室和陵墓。
A.夏 B.商 C.周 D.秦6.【单选题】中国古代原始人利用()作为居所。
A.天然崖洞B.木屋C.石屋D.人工窑洞7.【单选题】()朝建筑的规模一般比唐朝小。
A.宋B.元C.明D.清8.【单选题】()是北宋政府为了管理宫室、坛庙官署、府第等建筑工程,于北未崇宁二年(1103年)颁行的,是各种建筑的设计、结构、用料和鱼工的“规范”。
A.《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B.《梁思成全集》C.《营造法式》D.《清式营造则例》9.【单选题】隋唐时期,隋朝建造了规划产整的大兴减,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敞肩石拱桥()。
A.广济桥B.卢沟桥C.赵州桥D.洛阳桥10.【单选题】中国古代建筑中()就是皇权的象征。
A.皇帝B.玉玺C.皇宫D.龙椅11.【单选题】()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A.北京明清故宫B.承德避暑山庄C.布达拉宫D.沈阳故宫12.【单选题】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包括:巧妙而科学的木构架结构、庭院式的组群布局以及()。
A.工业发展给建筑业带来新型建筑材料B.结构科学的形成与发展C.建筑业的生产经营D.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13.【单选题】我国古代崇拜“中”的意识与古代人们对()的崇拜有关。
A.南极星B.北极星C.太阳D.月亮14.【单选题】我国古代人们由于对北极星的崇拜产生了()传统思想。
A.敬天祭祖B.皇权至上C.以中为尊D.阴阳五行15.【单选题】以下关于古建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导游基础第五章测试题
![导游基础第五章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144e6ce0975f46527d3e1f1.png)
D、松、竹、梅、菊
32、中国最早开发的著名海滨游览避暑胜地是( )。
A、北戴河海滨 B、青岛海滨 C、厦门海滨 D、大连—旅顺
口海滨
33、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标志是( )。
A、金丝猴
B、大熊猫
C、丹顶鹤
D、天鹅
34、具有青山、碧海、绿树、红墙之美景的海滨是( )。
A、北戴河海滨 B、青岛海滨 C、厦门海滨 D、大连—旅顺
C、百丈瀑布 D、黄果树瀑
布
29、具有“狂涛卷地,飞瀑撼天”气势的是指长江上的( )。
A、巫峡
B、西陵峡
C、瞿塘峡
D、虎跳峡
30、下列瀑布属于岩溶型瀑布的是( )。
A、黄果树瀑布 B、壶口瀑布
C、庐山瀑布
D、吊水楼瀑
布
31、被称为“花草四雅”的植物是( )。
A、梅、兰、竹、菊
B、牡丹、荷花、松、梅
C、水仙、菖蒲、兰、菊
口海滨
35、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是( )。
A、鄱阳湖
B、洞庭湖
C、青海湖
D、杭州西湖
36、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之誉的是( )。
A、湖南五盖山
B、黑龙江桃山 C、云南双西版纳 D、四川九
寨沟
3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是( )美丽风
光。
A、青藏高寒草原 B、天山草场 C、呼伦贝尔大草原 D、鄂尔多
D、牦牛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5小题30分。多少或少选均不得 分) 1、历史上曾被命名为“天下第一泉”的有( )。
A、江西谷帘泉
B、杭州虎跑泉 C、北京玉泉
D、无锡惠
山泉
2、下列属于丹霞地貌景观的有( )。
A、福建武夷山
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0aad6ec80722192e4436f6af.png)
▪ (2)角楼
▪ 位于城之四角,因为它双向迎敌,所以是城 防中的薄弱点,需要努力加强防卫。战时,一般 角楼中集中较多的兵力和武器。
▪
编辑ppt
(3)敌台
▪ 又称“马面”,敌台的防御作用是很大的,
因城墙正面不便俯射,将士若探身伸头射杀敌人,
容易遭到对方的射击,有了突出的城台,进逼城
墙脚下的登城者,就会遭到左右敌台上的射击,
编辑ppt
城市规划
编辑ppt
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仰韶文化)
编辑ppt
(一)新石器时代晚期
一些聚落遗址出 现规模较小的城堡
安徽蒙城尉迟寺史前聚落遗址 中心的大型广场
编辑ppt
(二)商周时期
1、商代早期
城堡发展成为规模 较大的、有防御设施的 都城。根据考古发掘, 可以确认的有河南偃师 尸乡沟商城、郑州商城 和安阳殷墟。
▪
1、城的防御意义
城,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城垣。一般有 两重: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中国古代,上 自天子王侯的都城,下至州郡府县的治所,都有 城墙围绕。城墙上有城楼、角楼、垛口等防御工 事,构成一整套坚固的防御体系。
编辑ppt
(1) 门楼
权力的象征,同 时也常是一个城的重 要标志,所以一般门 楼建得比较高大雄伟。 门楼在平时作隙望守 卫,储备粮食武器之 用,战时则是作战指 挥中心和守卫要地。
身的女墙,墙顶通道一般较宽,可五马并骑,十
人排行而走。地势陡峭处,路面筑成阶梯形的梯
道。为了排除下雨时的积水,在墙顶还有排水沟
等设施。在墙体内侧隔一定距离开有石砌或砖砌
的拱形券门,中修磴道,直通墙顶,以便战士们
上下。
▪
编辑ppt
▪ (7)瓮城
导游考试基础知识题库(6)
![导游考试基础知识题库(6)](https://img.taocdn.com/s3/m/e81906baf7ec4afe05a1dfd1.png)
2015年导游考试基础知识题库(6)1、导游员对待所有旅游者都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这在导游工作原则中是指( A )A、等距离交往原则B、“宾客至上“原则C、履行合同原则D、合理而可能原则2、某旅游团中有一名旅客不喜欢跟随团队一起活动,出于团队活动的整体性,导游人员对他说:“先生,大家很想听听您对这个景点的新发现,你过来给大家讲讲吧,也作为我导游讲解的补充。
”该导游人员运用的是( B )A、诱导式劝服B、迂回式劝服C、直接式劝服D、暗示式劝服3、在旅游车中导游人员要根据交通状况、道路宽容、噪音的大小等情况适当调整讲解内容的长短,导游人员不必在整个旅途不断的讲解,导游讲解时间一般占整个旅途时的( B )为最佳。
A、40%—50%B、60%—75%C、20%—30%D、80%—90%4、导游人员的身心健康是指(A、B)A、身体健康B、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C、具有高尚的情操D、爱岗敬业E、无烟酒嗜好5、导游工作集体协作共事的基础是(A、B、E)A、根本利益相同B、相互尊重、求同存异C、无任何利益冲突D、三方同属一家旅行社E、旅游协议6、全程陪同职责主要是(A、B、C、D、E)A、维护安全、处理问题B、实施旅游接待计划C、耐心解答旅游者的问询D、组织协调工作E、联络工作7、地陪和全陪是我国导游人员中最主要的两种,他们的具体条件有所不同,地陪的具体条件是(A、B、D)A、正直、热情、乐于助人B、善于与各有关单位配合,为旅游者提供方便满意的服务C、有一年以上景点导游的经验D、能向旅游者进行生动、风趣、得体的使人受益的讲解8、散客对旅游服务的要求与旅游团队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A、C、D)A、服务中文化含量的要求B、服务个性化的要求C、服务便利性的要求D、服务项目多样化的要求E、服务规范化的要求9、导游人员要搞好与领队的关系,需要注意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A、B、C、E)A、尊重领导权限,支持其工作B、多同领队协商,主动争取配合C、多给领队荣誉,调动其积极性D、一切以领队的意愿为转移E、坚持有理、有利、有节,避免正面冲突10、地陪导游员在首次带领旅游团前往饭店的途中,第一次在旅游者面前较为全面、正式地展示自己,因此这个环节十分重要,行车过程中,其主要任务是(A、B、C、E)A、致欢迎辞B、调理时间C、沿途景物讲解D、介绍将要游览的景点概况E、介绍下榻饭店概况11、在地陪接待服务程序中,准备工作阶段的计划准备内容包括(B、C、D、E)A、心理状况的准备B、组团社信息C、旅游团队信息D、团队成员信息E、详细计划和要求12、散客服务程序主要包括哪几个环节?(A、B、D)A、接站服务B、导游服务C、途中服务D、送站服务E、后续服务13、导游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导游人员在与景点景区接触时要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和配合,这要求导游人员(A、B、C、D)A、了解景区景点的主要特点B、了解景区景点的布局C、了解景区景点门票管理规定D、了解景区景点的管理机构的位置E、了解景区景点主要领导的兴趣爱好14、1984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从而使职业导游应运而生,该旅行社的创始人是( A )A、托马斯?库克B、托马斯?贝纳特C、卡尔?贝德克尔D、罗森布鲁斯15、在游览故宫时,在太和殿前,朱墙黄瓦,白石栏杆雕龙桥,两侧文化、武英两殿相对,面对此场面,导游人员着力介绍了皇帝登基时的盛况。
科目三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章
![科目三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章](https://img.taocdn.com/s3/m/781c805a50e2524de5187e87.png)
第六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五节、古楼阁、古塔和古石桥 三、古石桥
古石桥
类型
梁桥 拱桥 浮桥 索桥
布局
桥墩做承托 以拱做承重构件 数艘船连接一起 竹、藤、铁索悬吊
第六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三节 古城、古镇古村与古长城
三、古长城 1.长城的历史演变
组成
主体:城墙 敌台 :每隔30-100米建有 烽火台:报警的墩台建筑 关隘:长城沿线的重要据点
第六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三节 古城、古镇古村与古长城 古长城
著名城段
金山岭长城:被誉为“第二八达岭”,万里长城上构筑最复杂、楼台最密集的一段。 山海关:万里长城第一关 居庸关:居庸叠翠 嘉峪关:明长城西端终点,丝绸之路交通咽喉,“河西第一隘口”“天下第一雄关”
第六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二节 宫殿与坛庙 二、坛庙
北京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建筑群。以古柏著名,树龄数百年。
祖庙与社稷坛
坛
北京社稷坛:帝王祭祀土神与谷神的地方。
庙
天、地坛:中国礼制建筑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群——皇帝登基。
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建筑。以山东曲阜的孔庙规模最大。
第六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三节 古城、古镇古村与古长城 一、古城
殿 (3)日晷guǐ:显示时间
建 筑 (4)嘉量:含有统一度量衡的意义,
的
室
象征着国家统一和强盛
外
陈 (5)吉祥缸(门海):防火灾,吉祥 设
(6)鼎式香炉:有盖为鼎,无盖为炉
(7)铜龟铜鹤:象征长寿,庆贺享受天年
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汇总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二)
![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汇总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二)](https://img.taocdn.com/s3/m/7aadc98db52acfc789ebc9fd.png)
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二)第三节古城、古镇古村与长城建筑一、古城二、古镇古村三、古长城建筑一、古城1.城池的含义城池指的是城和池两部分。
城,即城墙。
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城垣。
一般有两重,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城墙上有城楼、角楼、墙台、垛口等防御工事,构成了一整套坚固的防御体系。
池,即护城河,是城垣外的壕沟。
护城河是都邑的又一道防御屏障。
所以,我国古代城市有城郭、城池之称。
2.城池的主要组成部分自城市出现后,就产生了城防问题,古代上自都城,下至郡、州、府、县的治所,都有城墙和护城河围绕。
有城墙、城门、城楼、角楼、敌楼、垛口、瓮城、箭楼、千斤闸、吊桥、护城河等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构成了一整套坚固的防御设施。
3.我国现存著名的古代城市建筑(1)南京城墙建于明代,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城垣内侧周长33公里,不仅是全国第一,而且为世界第一。
聚宝门是我国现存最大、最为完整的堡垒瓮城,在我国城垣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西安城墙建于明代,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3)平遥古城位于山西平遥县,建于明洪武年间,是我国现存完好的古城之一。
平遥古城是研究我国明代县城建置的实物资料。
(4)丽江古城位于云南西北部,是融合纳西族民族传统建筑与外来建筑特色的城镇。
始建于南宋末年。
丽江古城未受中原建城礼制的影响,城中道路网不规则,没有城墙。
黑龙潭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潭水被分成众多的支流,形成水网,入墙绕户。
二、古镇古村古镇古村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记录了传统建筑风貌、优秀建筑艺术、传统民俗民风好人原始空间形态。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自20 年开始评选。
现有500多个,包括太湖流域水乡古镇群、皖南古村落群、川黔渝交界古村落群、晋中南古村落群、粤中古村落群等。
这些名镇名村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域历史文化村镇的的传统风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浙江著名景点诗词、楹联、游记选读判断题0.5分/题题型:一、对应朝代、诗文中出现的人物和景点、作者二、诗句翻译、作者思想表达三、题目、作者和诗句的对应四、出现错别字单选题0.5分/题题型:一、作者二、注释三、上下句多选题1分/题描写西湖春题湖上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言有尽而情无穷,成为深受人喜爱的千古名句)白居易(唐),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陕西人。
曾任杭州、苏州刺史。
其诗通俗易懂,与元稹常唱和,世称“元白”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
此诗作于作者卸任杭州刺史前夕。
“一半勾留”其一是对西湖的童年情节,其二是白居易对做官自有看法,认为做隐士不好,做京官也不好,只有杭州刺史闲忙得当,正合其意。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忆江南·江南好(晚年在洛阳所作)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蓝,一种蓼科植物)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描写钱塘江景色)这是一首小令。
用到设问语气的肯定句,充分传达出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眷恋之情。
诗人对杭州非常熟悉,写过:荷花、柳树、西湖、钱塘潮、稻田等诗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园林造景中天景)杨万里(宋),字廷秀,号诚斋,江西人。
“南宋四家”(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杭州孤山西湖三潭映月联程云俶天赐湖上名园,绿野初开,十亩荷花三径竹;(三径:古时指归隐的田园)人在瀛洲仙境,红尘不到,四围潭水一房山。
(红尘:佛、道等称人世为红尘)房山:指山墙,这里借代为书房和僧舍。
上联描写此处的景物风光,下联所写为作者感受。
晚游六桥待月记袁宏道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袁宏道(明),湖北公安县人。
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创始人。
在文学上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绿烟:指西湖边如烟的柳树。
红雾:指西湖边如云的桃花午:地支的第七位(11点-下午1点)、未:地支的第八位(下午1点-下午3点)、申:地支的第九位(下午3点-下午5点)本文以审美感受为线索,按照游西湖的先后顺序,描绘了由白堤断桥至苏堤六桥一带的春日盛景,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怀。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白雨:白亮的雨点,说明雨大。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水如天:雨过天晴,水天一色)苏轼(北宋),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
文学家。
曾任杭州通判、知府。
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派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书法“苏黄米蔡”合称“宋四家”。
(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既写出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湖”由来)杭州孤山西湖湖心亭联郑烨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度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此联最大的特点就是巧妙地化用了苏轼的诗文。
上联是来自《饮湖上初晴后雨》,下联来自《后赤壁赋》。
联中“西子”与“东坡”,“雨奇晴好”与“月白风清”皆为妙对。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浙江绍兴人。
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更定:起更以,。
更,晚上八点左右击鼓报告初更开始,叫更定或定惟:同“唯”,只有本文堪称张岱也是晚明诗化小品文的代表作,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
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达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
杭州西湖平湖秋月联彭玉麟凭栏看云影波光,最好是红蓼花疏,白苹秋老。
把酒对琼楼玉宇,莫孤负天心月到,水面风来。
(孤负:即辜负,对不起)彭玉麟(清),湖南人,喜欢画梅和吟诗作联。
白萍:草本植物,生长在浅水中,叶浮水上,花白色。
上联为日景,描绘了西湖秋色图。
下联为夜景题临安邸林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讽喻诗中的杰作)邸:旅舍。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旅店墙壁上的政治讽刺诗。
针对黑暗现实而作的,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是指社会上的淫靡之风,把人们吹得如痴如醉。
游人: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杭州孤山西湖天下景亭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反复辞格)亭名取自苏轼诗句:“西湖天下景,游者无贤愚。
”回文读法: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奇奇好好,时时雨雨晴晴。
单字读法:水山处明秀,晴雨时好奇。
反复辞格:山处明,水处秀,山明水秀;晴时好,雨时奇,晴好雨奇。
西湖西泠印社联吴昌硕印岂无原,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领壁,一耕夫来自田间。
吴昌硕,安吉人。
中国篆刻家、书画家。
工书法,擅写石鼓文,为“海上画家”代表人物。
曾任西泠印社社长。
此联是1917年吴昌硕与上海所撰。
上联触及了印学及开创浙派源流的轮廓。
这段文字使大家领会到他不仅谦逊,而且重德敬业,砥砺学行,决不甘心做一个空头的艺术家。
浙派:著名的篆刻流派之一,由乾隆时杭州人丁敬开创。
西冷桥慕才亭联茅盾湖山此地曾埋玉;(玉:指苏小小)风月其人可铸金。
(铸金:典故来自吴越王为范蠡铸的像)茅盾,原名沈德鸿,浙江桐乡县乌镇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上联说秀丽的西湖边曾埋着苏小小这样如玉的骨骸。
下联说如花似玉的美人可以铸金像万世流芳月下雷锋徐志摩深深地黑夜,依依的塔影。
(塔影即雷峰塔)徐志摩,浙江海宁硖石人,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1923年中秋与胡适同游西湖。
此诗刚好写在雷峰塔倒塌的前一年。
1925年9月在雷峰塔倒掉的第二年又写了另一首《再不见雷峰塔》。
灵隐寺宋之问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古今诗话》认为此句为骆宾王代作。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传说在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秋爽时常有似豆的颗粒飘落)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石桥:石梁,位于天台山中方广寺前。
)宋之问(唐),字延清,山西人。
诗与沈佺期齐名,时号“沈宋”,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鹫岭:原指印度灵鹫山,此借指灵隐的飞来峰。
天香:此指祭神礼佛之香。
岧峣(tiao yao):形容山高。
“石梁飞瀑”为天台八景之一杭州灵隐寺联赵孟頫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龙涧:冷泉。
海气:指海风。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鹫峰:飞来峰。
桂月:月桂峰。
湖光,指西湖)白居易《冷泉亭记》中说:“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
冷泉亭记白居易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
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
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
(连用四个“可”字,说明冷泉亭景色之宜人。
)本文作于长庆三年(823年)秋杭州刺史任上。
寄情山水之外所流露出的佛道之气,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作者遭贬时的郁闷之情。
杭州飞来峰冷泉亭联董其昌泉自几时冷起?峰丛何处飞来?(此联上、下联均用设问句,紧扣冷泉和飞来峰。
)清代学者俞樾答联: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
杭州九溪十八涧联俞樾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此联为叠字联。
)俞樾(清),字荫甫,德清人。
晚年讲学于杭州诂经精舍。
有《春在堂全书》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千寻:言其极高。
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北宋),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人。
有《临川集》。
曾两度为相,实行变法。
晚年退居金陵(南京)。
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闻说鸡鸣见日升:《后汉志泰山记》“东南岩名曰日观,言鸡初鸣时见日出。
”浮云:暗喻奸佞小人。
汉陆贾《新语》“奸臣蔽贤,尤浮云之障白日也。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江郎山辛弃疾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千寻:言其极高。
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干:冒犯)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撑持:指高峻、直耸。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削”、“干”、“撑持”、“看”等字眼用得及有力度。
诗虽句句写景,却字字投射出诗人那种独立不羁、撑持江山社稷的英雄气度。
衢州江郎山霞客亭联访遍名山独尊江郎奇幻;长思伟著共仰霞客风流。
(伟著:《徐霞客游记》)黄进教授:江郎山不愧为“神州丹霞第一奇峰”。
明徐霞客三考江郎山,每次都留下游记。
游天台山记(节选)徐宏祖梁宽尺余,长三丈,架两山凹间。
两飞瀑从亭左来,至桥乃合流下坠,雷轰河隤,百丈不止徐宏祖(明),字振之,号霞客,江苏人。
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游记作家,著有《徐霞客游记》徐宏祖(1587-1641年)字振之,号霞客。
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游记作家。
著有《徐霞客游记》此文是徐霞客初游天台山时所记,时间是1613年,在1632年他又再次游览并另作一记。
莫干山记(节选)吴康侯环武康山以百数,而云泉窈窕,西北为最。
西北诸山,皆负奇崒屼,其角立而雄长,则莫干山又为最。
世传吴王阖闾使莫邪干将于此铸剑,淬以其池之水,则铦利异常,故以名山。
十余里始及其巅,山风吹人欲堕,徘徊四周,一日千里,东望沧海,北望吴兴,南瞻武林,西则宣歙天都,连峰奔赴,而属于天目。
巍巍盘盘,揽不盈掬。
山有古塔遗迹,俗呼塔山,实则莫干之顶矣。
吴康侯:生卒年不详,号定远,清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
窈窕:原指女子文静而美好,这里指风景秀美。
崒屼(zú wù):高峻陡峭。
铦(xiān)利:锋利。
吴兴:今为浙江省湖州市。
武林:旧时杭州的别称。
宣歙(shè):今安徽省宣城、歙县。
第一段文字概述莫干山在方圆数百群山中最为高峻陡峭;第二段文字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莫干山风景秀美与高大险峻之势。
莫干山纪游词(前三首)陈毅夹道万竿成绿海,风来凤尾罗拜忙。
写莫干山的竹景(遍地是修簧)、雾景(大雾常弥天)、夜景(夜景最深沉)温州雁荡一帆峰联康有为(广东南海人)一峰拔地起;有水从天来。
(反衬的手法)雁荡山记沈括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石,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