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中央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答案第三次作业

中央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答案第三次作业

第一次作业二、新教材试题材料1、在谈到美国金融机构一边领取纳税人的救助金,一边向部分高管人员发放巨额奖金时,美国总统奥巴马指责这是无耻的强盗行为。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2009年9月18日报道,美联储正在策划有关金融机构薪酬机制的新规定。

美联储将对其现有的监管对象---5000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800多家州政府注册的区域银行的总裁和其他高管、交易员、信贷员等的整体薪酬方案实施监督。

材料2、2008年以来,从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6600万元“天价”薪酬,到中海油高管千万元收入,再到上市国企公司的期权问题,国企高管的定价问题引发了社会一浪高过一浪的热议和决策高层的持续关注。

下面是中国部分金融业2007年高管人员报酬情况。

深圳发展银行董事长,2285万元;民生银行董事长,1749万元;中国银行首席风险官,987万元,招商银行行长,963万元。

材料3、2009年9月,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

据了解,《意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对央企负责人的基础薪酬、绩效薪酬和中长期激励收益等三部分收入做了限高限制,规定了一定的比例和系数。

国务院国资委很快就会就贯彻实施《意见》精神向下属中央企业发文,金融企业由财政部和银监会等部门共同研究实施细则。

随着各主管部门相关实施细则的出台,《意见》的深远影响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显现出来。

要求:请认真阅读所给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请说明经理人掠夺的主要表现方式。

经理人掠夺是指经理人凭借其管理权限和负责职能经理人掠夺是指经理人凭借其管理权限和负责职能,采用多种貌似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据更多财富为已有的行为,但经理人掠夺应该区分常规的经理人掠夺与金融危机时期的经理人掠夺,加以具体分析,其方式和手段有别。

(1)危机前的经理人掠夺方式,主要是通过不顾远期风险的扩张战略,以期提高其股权期权收益的方式来实现。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形成性考核册问题详解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形成性考核册问题详解

前沿课题A形考作业3.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是有关国际本位货币确定、国际储备货币选择、汇率及汇率制度选择以及国际收支不平衡调节的一整套规则和机制。

4.货币危机:货币危机,是指对某种货币汇兑价值的投机性冲击导致货币贬值(或币值急速下降),或迫使当局投放大量国际储备急剧提高利率来保护本币。

5动态相关性: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而且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这就是动态相关性6.VAR模型:又称向量自回归模型,不需要太多的经济理论假设,无需确定变量的内生性或外生性,根据KISS原则选取最优滞后阶数,估计简单,预测较好。

1.何谓红利掠夺方式与非红利掠夺方式?二者有哪些区别?(p1-9)红利掠夺方式和非红利掠夺方式的区别:(1) 非红利掠夺方式,主要是说通过掠夺利润分配之外的途径,获得超额收益,而给其他股东或者债权人带来损失。

在银行机构中,大股东可以通过贷款方式获得非红利性的掠夺收益,带来“坏账”性收益,这是非红利掠夺方式的主要方式。

而在上市公司中,操纵和控制上市公司,可以让“独大”的“一股”把上市公司变成自己的“金库”后者“提款机”,大股东通过占款,或者通过关联交易,可以侵占上市公司资源,给小股东带来的损失。

股票发行时的虚假或者误导性陈述、同业竞争、以不公开价格与上市公司进行关联交易,挤占挪用上市公司资金、有时通过合法程序掠夺总校投资者,比如管理层随意决策、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与关联企业进行资产替换、在企业管理职位上任人唯亲、过高地向管理层支付报酬等,实现额外的收益。

(2)红利掠夺方式,主要是利润、税收以及坏账三种财务指标的当期和后期的分配结构的不同时性来实现的。

利润是股东的,税收是股价的,下一期形成的“坏账”由谁承担?如果不能“利润冲抵”,那么只好由社会存款人和最后贷款人来承担。

此时,通过分配结构的会计制度,而股东留下了“利润”留下,“税收”给当期政府拿走,但“坏账”转嫁给社会存款人和作为最后贷款任人的国家。

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美元危机:2.经济数据偏差:3.核心通货膨胀:二、简答题4.货币危机的根源是什么?5.经济数据偏差对货币政策有什么影响?6.伯南克对信贷渠道作了哪些解释?7.简述财政部银行绩效外部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三、论述题8.简述金融危机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启示。

四、材料分析题(25分)9.材料1:列数当今全球范围内的顶级私募,百仕通集团绝不会排出前三。

而放眼金融危机风雨洗礼后的华尔街,在仍可挥斥方道的金融大鳄中,百仕通首席执行官(CEO)史蒂芬·施瓦茨曼亦是个中翘楚。

施瓦茨曼最近一次登上头条是因为其不菲的薪酬。

借助百仕通的成功上市,施瓦茨曼在2008年赚得了高达7亿多美元的薪金(包括工资和股权收益在内),一举摘得全美最高薪CEO的桂冠。

由于其持有的47亿美元百仕通股权收益权中,尚有75%的部分需在未来四年内分批解禁,机构预测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排在高薪CEO榜单的前列。

当然,若仅是以薪酬来衡量这位顶级私募掌门人对企业和行业的贡献度未免有些片面。

从百仕通24年的发展轨迹来看,这位驾驶着投资航母大举开进的领军人物最为人称道的,还是其精准独到的眼光和坚守原则的执着。

——摘自中国证券报一中证网 2009年8月20日材料2:大量事实表明,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必然诱发种种弊端,妨碍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由于一股独大,或者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合谋,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大股东非法掠夺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现象非常普遍。

尤其是国有股“一股独大”,对公司治理绩效损害很大,中小股东权益受损更为明显。

我国的上市公司,国有股基本上是第一大股东,由于国有股的行使主体——政府部门具有特殊的地位,往往导致政府与企业角色错位,国家作为“大股东”对企业的监督和控制,演变成为行政干预,而且第一大股东的持股份额远远高于其他股东的持股份额,使国有股一般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金融理论前沿课题》2028-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最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金融理论前沿课题》2028-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最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金融理论前沿课题? 2028-2029 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050〕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15 分〕1 .垄断优势理论: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理论中直接投资理论三大流派之- ,该理论认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特点,造成了跨国公司具有相应的垄断优势,如专有技术、办理经验、融资渠道和发卖能力等。

该理论无法解释z0 世纪60 年代以来兴旺国家许多无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和广阔开展中国家的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事实。

2.铸币税:在现代经济文献中,理解铸币税的概念有两个角度。

一是从归属的角度看,铸币税一般是指货币发行者由于具有必然程度的市场垄断权力,从货币发行中获得利润。

这里的货币既可以是金属铸币、商业银行货币、中央银行发行的根底货币,也可以是其他形态的货币如电子货币。

二是从来源的角度看,由于货币为商品经济开展提供了便当,货币的价值往往要高于原始的充任货币的商品的价值,超出跨越的这一局部价值就是货币铸币税。

只不外不同的货币形式铸币税的表示形式不同罢了。

3.赫芬达尔指数:衡量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一个指标,是指一个行业中各市场竞争主体占行业总收入或总产出百分比的平方和。

用来计量市场份额的变化,即市场中厂商规模的离散度,是财产市场集中度1950 年提出而得名。

测量指标中较好的一个;最早由赫芬达尔于二、简答题〔每题10 分,共40 分〕4.跨国银行主要有哪些组织形式?答:(1) 代表处,是一种较初级的海外分支形式,一般只有一名或数名工作人员,代表处机构比拟简单,职责比拟单一,经营范围狭窄,不设信贷,不处置任何形式的现金业务,不克不及在东道国境内从事真正的银行业务,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银行。

(2) 处事处,是一种介于代表处和分行之间的分支形式,经营范围较代表处广泛,但具有明显的专门性。

(3) 代办署理行,一般是东道国银行,外资银行对其拥有少数非控制性股权,母行一般承当代办署理行的局部国际业务,代办署理行那么负责处置母行在东道国的业务,联系较为松散。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作业三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作业三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随着金融创新的推进和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浪潮的兴起,金融市场的扩展和大量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货币政策框架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在货币供应量逐步失去作为中介目标的意义和以稳定汇率作为中介目标遭到失败的背景下,一些国家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替代目标,通货膨胀目标制应运而生了。

自1989年新西兰率先倡导并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以来,已经有加拿大英国瑞典芬兰等工业国家和以色列捷克共和国波兰等新兴市场国家的中央银行宣布并实质性地采纳了通货膨胀目标制。

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一个货币政策框架,其基本含义是:中央银行政府机构或者两者联合宣布一个通货膨胀目标,确定在未来某段或几段时期内取得并保持较低的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并明确宣布实现通货膨胀目标是货币政策唯一的压倒一切的目标。

我国当前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失效以及长期以来宏观经济在通胀与紧缩之间的交替循环对传统的货币政策框架提出挑战。

利率和汇率都不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应该是一个较优的选择。

(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前提国际经验表明,通货膨胀目标制建立在良好的财政状况稳定的宏观经济发达的金融体系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维持物价稳定的责任货币政策工具与通货膨胀之间具有明白易懂的传导机制有可靠的通货膨胀预测方法建立责任制和信誉所需要的货币政策透明度这些基础之上。

结合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笔者将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条件分为体制条件和经济条件。

其中体制条件主要包括:具有独立性的中央银行;透明度可信度与责任追究制;央行没有维持其他变量尤其是汇率目标的义务。

经济条件主要包括:良好的财政状况;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发展;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二)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有利条件1.经济快速增长,财政状况良好,金融稳定发展。

在1992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周期中,我国GDP增长率除个别年份有所下降以外,一路回升,2004年达到了10.1%。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三辑)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整理)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三辑)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整理)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三辑)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整理)篇一: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形成性考核册前沿课题A形考作业3.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是有关国际本位货币确定、国际储备货币选择、汇率及汇率制度选择以及国际收支不平衡调节的一整套规则和机制。

4.货币危机:货币危机,是指对某种货币汇兑价值的投机性冲击导致货币贬值(或币值急速下降),或迫使当局投放大量国际储备急剧提高利率来保护本币。

6.VAR模型:又称向量自回归模型,不需要太多的经济理论假设,无需确定变量的内生性或外生性,根据KISS原则选取最优滞后阶数,估计简单,预测较好。

1.何谓红利掠夺方式与非红利掠夺方式?二者有哪些区别?(p1-9)红利掠夺方式和非红利掠夺方式的区别:(1)非红利掠夺方式,主要是说通过掠夺利润分配之外的途径,获得超额收益,而给其他股东或者债权人带来损失。

在银行机构中,大股东可以通过贷款方式获得非红利性的掠夺收益,带来“坏账”性收益,这是非红利掠夺方式的主要方式。

而在上市公司中,操纵和控制上市公司,可以让“独大”的“一股”把上市公司变成自己的“金库”后者“提款机”,大股东通过占款,或者通过关联交易,可以侵占上市公司资源,给小股东带来的损失。

股票发行时的虚假或者误导性陈述、同业竞争、以不公开价格与上市公司进行关联交易,挤占挪用上市公司资金、有时通过合法程序掠夺总校投资者,比如管理层随意决策、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与关联企业进行资产替换、在企业管理职位上任人唯亲、过高地向管理层支付报酬等,实现额外的收益。

(2)红利掠夺方式,主要是利润、税收以及坏账三种财务指标的当期和后期的分配结构的不同时性来实现的。

利润是股东的,税收是股价的,下一期形成的“坏账”由谁承担?如果不能“利润冲抵”,那么只好由社会存款人和最后贷款人来承担。

此时,通过分配结构的会计制度,而股东留下了“利润”留下,“税收”给当期政府拿走,但“坏账”转嫁给社会存款人和作为最后贷款任人的国家。

2012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作业03

2012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作业03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作业03材料一: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新兴的货币政策框架。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随着金融创新的推进和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浪潮的兴起,金融市场的扩展和大量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货币政策框架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在货币供应量逐步失去作为中介目标的意义和以稳定汇率作为中介目标遭到失败的背景下,一些国家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替代目标,于是,通货膨胀目标制应运而生。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核心是以未来一段时间内确定的通货膨胀率目标或者目标区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并根据对未来中长期通货膨胀的预测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操作,以实现价格的长期稳定。

自1989年新西兰率先倡导并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以来,该制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采纳。

目前已经有加拿大、英国、瑞典、芬兰等工业国家和以色列、捷克、波兰等新兴市场国家的中央银行宣布并实质性地实施了通货膨胀目标制。

通胀目标制是否适合中国,还取决于多方面的条件和环境。

比如,在经济体制方面,需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包括市场化的金融体系,以保证货币政策有完善的传导机制;再比如,在操作条件方面,需要有一套齐全而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还有,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主体,需要央行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另外,还需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及其他政策有机的协调与配合,需要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等等。

基于这些方面的原因,特别是一些基本的条件目前在中国还不完全具备,所以就决定了当前我国还不宜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

一般而言,从静态或短期的视角来看,政府部门对通胀走势的表态将对公众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在通胀较高的时期,政府部门的“乐观论调”有助于暂时稳定通胀预期,缓解部分通胀压力;而从动态或长期的视角来看,稳定公众的通胀预期取决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即政府部门在解决通胀问题上的公信力,不仅是指政府部门对通胀预测能力的大小,还包括其反通胀决心和反通胀实际能力的大小,只有具有较强公信力的政府部门的表态,才有可能稳定和引导公众的通胀预期。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本)》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本)》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本)》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题库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资本收益率:2.经济数据偏差:3.美元刊机: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4.货币危机的根源是什么?5.红利掠夺方式与非红利掠夺方式有什么区别?6.伯南克对信贷渠道作了哪些解释?7.简述财政部银行绩效外部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三、论述题(共20分)8.简述金融危机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启示。

四、材料分析题(共25分)9.材料一:中新网4月4日电英国首相布朗表示,二十国集团G20今年九月将于纽约召开第三次金融峰会,讨论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议题。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布朗二日在金融峰会闭幕礼后,向记者解释设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提议,因未能取得与会国的具体共识,安排至秋天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三轮峰会上再讨论。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当日亦表示,俄罗斯赞成设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设想。

G20峰会落幕后,梅德韦杰失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发表演讲。

谈到国际储备货币问题时,梅德韦杰夫表示赞成设立一种超主权储备货币,并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是一个现成、可利用的选择”。

一摘自中国新闻网2009年4月4日材料二:系列标题新闻阿根廷支持中国关于国际储备货币提议印尼央行称将极力支持国际储备货币建议巴西称中国提的国际储备货币建议有效且恰当欧盟回应周小川:目前只能维持货币体系现状奥巴马回应周小川:没有必要设立新全球货币——摘自网络标题新闻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重建国际货币体系有什么必要性?(2)你认为国际货币体系重建应走什么路径?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资本收益率:反映银行业绩的指标,是指税前利润与平均总资本的比率,反映了银行对股东投资的回报率,也是常用的反映银行盈利性的指标,其比率越大,股东投入资本的回报率也就越高。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论述题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论述题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论述题题库及答案1. 试论经济数据修正的政策含义。

答: ⑴.由于数据偏差会导致货币政策的低效率,因此,对各种经济数据进行修正是提高货币政策实施效率的必要前提。

影响的重要方面是中介目标选择、制度框架和价格指标选择。

⑵.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中介目标是否选择货币供应量?实证结论是肯定的;对GDP数据修正可能也会改变货币口径的选择;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还涉及货币统计范围及其调整的问题。

(3-5分)⑶.制度框架。

中央银行根据GDP数据来制定货币政策,就会低估经济的波动性,从而延误货币政策时机或者减小货币政策力度;即使中央银行认识到GDP数据存在问题,试图及时采取适当力度的货币政策,但是由于GDP数据的官方性质和权威地位,中央银行将很难说服政府、人大和公众从而实施其货币政策意图,特别是在中央银行独立性不足的情形下更是如此。

(3-5分)⑷.价格指标选择。

价格指标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和观测变量,主要包括核心通货膨胀率、广义的价格指数、资产价格。

(3-5分)2. 简述中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战略。

答: ⑴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推动中国商业银行实施海外发展战略。

⑵跨国经营始于大国还是始于邻国。

向发达国家发展的“困境”;向邻国扩张是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优先发展战略。

⑶由邻国向“南方国家”的发展。

⑷跨国经营的路径选择。

⑸保持母国风格还是努力成为当地银行。

⑹国家应放松管制,采取实际政策推动商业银行走出去。

3. 试论利普斯曲线理论演变对货币政策实施的影响答: ⑴通货膨胀与失业两者之间短期内的替代关系取决于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当偏离公众预期时,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最大。

但是,如果中央银行为了系统地增加实际产出而不断地试图偏离公众预期,则公众的预期一定会随之改变。

因此公众的预期与中央银行以往的业绩密切相关。

中央银行的信誉度有助于以较低成本恢复到理想水平。

⑵对菲利普斯曲线具体形状的研究可以导致两种完全不同的货币政策策略。

电大金融本科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附题目

电大金融本科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附题目

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形考作业一答案:一、名词解释1.金融行为学:P1是行为理论与金融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它分析人的心理、行为以及情绪,对人的金融决策、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是心理学与金融学相结合的研究成果。

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P2人们新增收入中用于新增消费的比重,此比重趋于递减之中,也就是说,随人们收入的增加,增量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在减少。

3.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P2资本边际效率指新增单位的投资所带来的收益。

递减是说随着投入的增加,每单位投资的收益在减小4.流动性偏好:人们对现金具有特殊的偏好,是因为现金的流动性最强;偏好的理由在于提取现金为了交易,或投机或才防患于未然——谨慎。

5.选择性偏差:P5指人们常根据自己对特定事件的代表性观点,来估计某事件发生的概率。

6.锚定效应和调整:P5指人们的思维固定于某种方法,然后根据新情况进行调整,但调整对信息的反应是迟钝的。

7.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P12是解释投资者行为对新增信息反应程度的两个概念。

投资对收益的过度反应,是股票价格暂时偏离其基本价值的结果;投资者对极端收入的过度反应,是因为投资者不能认识到极端收入回复到平均水平的范围和程度。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当对新信息重视不够时,各种收入为正投资,当过度看重信息时,为负投资。

8.动量效应:P13市场价格的惯性趋势,是投资者在投资期内对信息反应不足够导致的投资行为惯性的结果。

9.魅力股与价值股:P14是LSV使用的两个描述股票特征的两个概念。

前者指过去业绩颇佳。

预计未来业绩也好的股票;后者指业绩相反的股票。

10.DHS模型:P16是Daniel;Hirshleifer和Subrahmanyam等1998年对于短期动量和长期反转问题提出的一种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在分析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程度时更强调过度自信和有偏差的自我归因。

11.可变性研究:P22行为金融学对可变性的形容主要指利率期限结构的可变性研究和股票市场的可变性研究。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任务3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任务3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任务 3一、我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货币政策框架,这一框架以价格稳定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目的是实现和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其主要内容应该包括 5 个方面的基本要素:(1)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2) 稳定价格的制度性承诺。

(3) 通货膨胀名义锚。

;(4) 货币政策透明度。

(5) 责任性。

这 5 个要素既是通货膨胀目标制所要求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二、西方各国货币当局选择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

从国家宏观管理的哲学来看,作为以市场机制立国的国家,西方各国政府虽然在提供社会保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经济增长方面依然主要崇尚以私有制为主的自由企业制度和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市场机制; 政府只是在认为必要的时候才会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在这种认识下,政府的职能自然就限定在为企业发展和市场机制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这个经济环境主要就是稳定的物价与汇率。

由于这些国家在利用联系汇率制或货币总量等作为主要中间目标来实施货币政策时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开始尝试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框架。

1990 年,新西兰率先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框架,此后,加拿大于1991 年,英国于1992 年,瑞典和芬兰于1993年,澳大利亚和西班牙于1994 年也纷纷采用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正如周晓娟(1999) 所言,将维护目标通货膨胀率与通货膨胀区间作为中央银行惟一目标的趋势正在不断增强。

而从市场绩效考察,这些国家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之后经济增长以及通货膨胀状况都要好于过去。

三、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可适用性分析( 一) 我国已初步具备相关条件1货币政策独立性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第三十条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但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除外”。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期末复习试题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期末复习试题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1.泡沫经济2. 通货膨胀惯性3. 金融危机的传染性4. 道德风险5. 金融脆弱性6. 风险价值7. 托宾的q理论8. 监管资本套利行为二、简答题1. 国际收支危机传染的渠道有哪些?2. 什么缘故要对银行进行监管?3. 什么是监管资本套利行为?监管资本套利的要紧方法有哪些?4. 群体行为是如何导致资产泡沫的?5. 利串自由化对金融部门的碍事是什么?6. 分不讲明什么是监管资本、经济资本和最正确资本。

三、论述题1.中心银行是否应该调控资产市场, 什么缘故?2.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 中国什么缘故能够抵御国际收支危机传染?请讲明理由。

四、材料分析题一材料1:我们要充分考虑人的行为, 尤其是心理因素的碍事, 要通过一些实验来考察人, 因为现在对投资者行为尚未完全了解, 心理上的框架效应对风险治理的碍事特不大。

过往一些理论, 比方讲有效市场理论, 随机闲逛理论, 还有泡沫理论, 在解释市场方面还有特别大的缺陷。

新技术, 包括互联网技术, 这些更加面向客户, 更加便利的信息技术的使用, 会使金融更加普及化, 换句话确实是根基使得群众, 更多的人能够更便利的运用金融那个工具。

那么我们如何吸取过往的教训, 将真正的理论用于金融创新那个方面, 不仅是美国的情况, 同样中国也面临如此的咨询题。

——资料来源:2003年2月25日上午,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希勒在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和梁晶工作室联合主办的“中国金融:走向理性繁华——建立开放条件下的金融新秩序〞主题会议上的发言。

材料2:莫文.金(英格兰银行副行长)是世界上最精明的中心银行家之一, 长期以来推祟通货膨胀目标, 他的瞧点值得关注。

莫文·金认为, 通货膨胀目标能够解决资产价格方面的政策咨询题, 即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瞧瞧通胀咨询题。

——资料来源:英国?经济学家?杂志, 2002年9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金融理论前沿课题》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05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金融理论前沿课题》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05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金融理论前沿课题》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050)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骆驼评级体系:是指通过考查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资产质量、管理、盈利性、流动性和市场风险敏感度6大要素,评价银行机构的整体财务实力、风险状况和经营管理状况的系统。

(5分)2.经济数据偏差:又称经济数据失真,是指因经济数据遭到扭曲而无法准确描述经济现实的情况。

(2分)造成经济数据偏差的原因主要是:国民经济统计体系木身的缺陷、地方政府GDP政绩冲动以及微观经济主体规避税收和管制的动机等。

(2分)经济数据偏差会对一国宏观经济政策产生误导,影响政策的有效性。

(1分)3.核心通货膨胀:是从标题通货膨胀指标中剔除暂时性价格变动的价格指数。

该指标反映通货膨胀率变化的长期趋势,是价格指数中与货币增长相联系的长期或持久的部分,并有助于预测短期和中期通货膨胀率。

(5分)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4.货币危机的根源是什么?答:(1)在美元本位制下,货币危机的根源是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无节制地供应美元。

(5分)(2)对资本跨境流动缺乏必要的监管。

一方面,美国可以从无节制投放美元中近乎免费的购买外国商品;另一方而,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欧美开放国内市场,盲目实行资本项目可兑换,对资本跨境流动缺乏监管。

(5分)5.跨国银行境外扩张主要采取什么途径?答:(1)新建投资。

是指一国银行根据具体情况在另一国设立形式各异、规模不一的海外分支机构,如代表处、分支行、子银行等。

(5分)(2)跨国并购。

是跨国收购和跨国兼并的统称,具体指一国银行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购人另一国的银行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

(5分)6.伯南克对信贷渠道作了哪些解释?答:(D伯南克认为仅仅采取货币渠道解释货币政策传导是不够的。

他发现在银行大面积破产过程中, 不仅货币数量大幅下降,信贷数量也大幅下降,究其原因,是银行破产和主动收缩信贷导致的。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简答题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简答题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简答题题库及答案1.跨国银行主要有哪些组织形式?答:(1)代表处,是一种较初级的海外分支形式,一般只有一名或数名工作人员,代表处机构比较简单,职责比较单一,经营范围狭窄,不设信贷,不处理任何形式的现金业务,不能在东道国境内从事真正的银行业务,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银行。

(2)办事处,是一种介于代表处和分行之间的分支形式,经营范围较代表处广泛,但具有明显的专门性。

(3)代理行,一般是东道国银行,外资银行对其拥有少数非控制性股权,母行一般承担代理行的部分国际业务,代理行则负责处理母行在东道国的业务,联系较为松散。

(4)分支行,是设在国外部门齐全的分支机构,是母银行在法律和功能上的全面延伸。

(5)附属行,是根据东道国的法律和规范组成的公司,有广泛的经营权利,母银行对其拥有简单多数权益。

2.如何测算银行的效率?答:(1)银行业效率可以分为规模效率、范围效率、技术效率、配置效率等。

(2)规模效率所研究的就是随着银行规模扩大,银行的单位成本会发生何种变化,即银行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的现象。

(3)技术效率所要决定的是产出水平。

(4)配置效率所要决定的是成本。

(5)实证研究中使用较多的是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

前者反映银行节约成本的潜力,后者反映银行进一步扩大盈利的能力。

3.如何认识和测算通货膨胀税?答:(1)通货膨胀税是指当政府增发中央银行纸币并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升时,经济单位持有的中央银行纸币购买力下降,如同政府对持有中央银行纸币者征收了税收。

(3)从本质上说,通货膨胀税是从宏观经济角度考虑的通货膨胀对货币持有者的影响,是中央银行纸币持有者由于一般物价上涨所遭受的损失。

4.金融危机爆发对传统金融理论带来哪些挑战?答:(1)金融危机使国际金融体系发生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变革,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路径和结构变迁,改变了金融体系自身的运行机制。

(2)在宏观政策层面改变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使得经济体系的稳定性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作业三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泡沫经济:理论价格蓬齐对策”道德风险:群体行为:金融危机:货币危机:8.银行危机:9.金融危机预警:10.预警指标11.FR概率模型:12.STV横界面模型:13.KLR信号分析法:14.非对称信息:15.逆向选择:16.道德风险:17.激励相容:18.风险偏好:19. 风险最优分担合同二、简答题:1.何谓泡沫?它是如何产生的?2.信息传播和交易的扩大为什么会产生泡沫?3.泡沫产生有哪些环境因素?4.什么是金融危机?简述金融危机的分类与特点。

5.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构成。

6.如何看待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效果 7.抵押在债务合同中的作用。

8.标准债务合同存在的原因。

9.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临界条件。

10.预警理论的优缺点。

一、名词解释1.泡沫经济:如果一个国民经济或区域出现了价格泡沫;泡沫资产总量在宏观总量中占到了相当的比重;泡沫资产与经济的各方面发生了系统性联系;泡沫资产使汇价潜伏着危机。

这时,国民经济处于泡沫经济之中。

2.理论价格:不出偏差时的定价,由经济基础条件决定的理论价格。

3.“蓬齐对策”:P229 指对待债务的一种对策,债务不是靠着将来某一时刻的实际偿还,而是靠将不的资债来偿还。

借款者将无限期的滚动负债,用所借款来偿还的利息与本金。

4.道德风险:P231 通常来描绘个人在获得保险公司的保险以后,减少预防风险的措施,甚至采取行动,导致发生风险的概率增大的现象。

实际上,道德风险的原意更准确的表述为风险概率大的更愿意投保。

5.群体行为:P238 所谓群体行为是一种行为模仿或者称之为观念传染,是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解释经济现象的一种方式,相近的概念是羊群效应。

6.金融危机:P245 金融风险大规模积聚爆发的结果。

是起始于一国或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或金融系统的动荡超出金融部门的控制能力,造成其金融制度混乱,进而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过程。

7.货币危机:P249 货币危机指一国货币遭受冲击,引发本币急剧贬值或导致国际储备货币大幅度减少的过程。

8.银行危机:P256 指大量实际存在的或潜在的银行挤兑和破产,导致银行取消债务的内部兑换性,或迫使政府提供大规模援助。

9.金融危机预警:是指对宏观经济金融领域未来可能出现的危险或危机提前发出警报的一种经济活动,目的在于减小或避免损失。

其系统是指运用某种统计方法预测某经济体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生货币危机、银行危机以及股市崩溃的可能性大小的宏观金融监测系统,除指标体系外,还包括主要的法律框架和组织结构等制约安排。

10.预警指标:P253 是指能够对金融危机发生提前警报的经济金融指标,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11.FR概率模型:P255 指Frankel和Rose在1996年以100个发展中国家在1978-1992年这段时间内发生的金融危机为研究对象,以各个国家的年度数据为样本数据,建立的可以统计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概率模型。

12.STV横界面模型:P261 Sachs Tornell 和Velasco,1996年采用的一种方法。

他们集中分析危机成因类似的一组国家,同时选择对危机形成有重要作用的一组变量。

从讲量经济学角度而言,由于其中使用的数据为模型面数据,然后用这些横界面数据回归而建立的模型,因此叫做STV横界面回归模型。

13.KLR信号分析法:P264 预警金融危机的一种方法。

Kaminsky,1:zonbo和Beinhart所建立。

他们选择一毓指标并根据其历史数据确定其临界值,是某个临界值在某个时间区间内突破,就意味着该指标发出了一个危机信号。

危机信号越多,危机的可能性越大。

14.非对称信息:P286 指市场交易者或者鉴定契约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这样一种状况。

信息不对称是市场机制发生问题主要原素之一。

15.逆向选择:买卖双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畅 市场会成为“柠檬”市畅16.道德风险:扩展意义的道德风险指在契约签订之后,由于信息不对称,契约的一方通过采取对自己有利又不至于被发现的行动,使得契约的另一方蒙受损失的行为。

17.激励相容:P288 在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按照契约的另一方(委托人)的意愿行动,从而使双方都能趋向于效用最大化。

18.风险偏好: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

19. 风险最优分担合同:根据不同的风险偏好来确定风险承担程度的信贷契约,这样的合同可使风险配置实现最优化。

二、简答题:1.何谓泡沫?它是如何产生的?P210 泡沫是一种经济失衡现象,可以定义为某种价格水平相对于经济基础条件决定的理论价格的非平稳性的向上偏移。

导致泡沫的原因很多: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与预期相关联的过度投机行为,幼稚投机者的交易行为、范规失灵、诈骗行为和道德风险等都有可能导致泡沫现象。

P210第二段有更详细的论述。

2.信息传播和交易的扩大为什么会产生泡沫?信息迅速、广泛传播和交易手段的便利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市场因为信息传播与交易而出现了投资狂热,就可能成为促成投机性资产泡沫膨胀的因素。

信息的迅速传播有时会误导市场,导致投资(机)者对经济的错误预期,从而吸引大量投资进入市场,促使资金价格脱离基本经济面而上升,其结果就形成投机性价格泡沫。

3.泡沫产生有哪些环境因素?①经济环境的变化可以通过改变预期的形式导致泡沫。

当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尤其在这种环境变化还存在许多想象窨时,就可能导致市场产生不合实际经济情况的预期。

一旦预期高估了环境变化对价格的影响,就可能引发泡沫现象。

②经济环境变化,可能导致原来的经哜活动规范失衡,从而成为导致泡沫形成的因素。

③经济形势的变化还会导致实行固定汇率制国家的本币被高估,出现制度失衡,形成泡沫。

4.什么是金融危机?简述金融危机的分类与特点。

①关于金融危机的概念copy名词解释题的“金融危机”内容答案。

②分类:不同标准有不同分类,我们按照金融危机发生的起始完成及其影响范围,将金融危机划分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资本市场危机。

③特点:突发性、可预测性、传染性。

5.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构成。

P251 ①如果是论述或者全面答案,要求回答定义:金融危机预警系统是指应用某种统计方法。

②系统主要由预警方法、预警指标、预警模型、制度安排与管理信息系统等多方面构成,此外还包括一些细节方面的事宜,如数据库、单个指标与指标体系的临界值、金融危机的判断标准、警报发出后的应对措施等。

6.如何看待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效果?三种预警系统对于经济危机的发生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本书介绍的三种系统都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建立的,因此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来看,他们的预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的,致其准确性遭受挑战。

7.抵押在债务合同中的作用。

抵押是借款合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存在抵押品时,银行的放款的安全性将提高,但同时借款者的成本也会增加,正因为这样,借款者愿意向银行支付的利息也会较低,对银行来说其收益未必增加。

8.标准债务合同存在的原因。

是因为非对称信息和检查成本的存在。

从理论上而言,风险最优分配原理是成名的,但是,由于信息是相对称的,银行对行业的实际风险并不甚了解,除非对行业进行严格的审计或者检查外,这将由银行承担风险,虽然能获得较高收益,但监管成本是非常巨大的。

这种情况下,标准债务合同有利于尽量减小银行防止企业虚假报告的审计成本。

9.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临界条件。

指在什么样的监管条件下,直接的资产可以满足激励相容条件,使得企业家选择对投资者有利的稳健经营的方案。

这是直接融资成功的关键,这时企业选择稳健经营的方案的收益要大于冒险经营的收益。

如果企业不能够取得直接融资,那么只要企业稳健经营的方式足以弥补银行的资金成本与监督成本之和,间接融资就能够成功。

但如果采取稳健经营的方式也不能弥补银行的资金成本,10.预警理论的优缺点。

COPY:P271页表8-3中的综合评价栏三、论述题1.在我国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必要性,着重阐述应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危机预警系统。

必要性:①是避免和降低损失的需要。

②是防止和降低国外金融危机传染和冲击的需要。

③防范和化解自身金融风险的需要。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危机预警系统,必须从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入手,步步为营,个个落实。

这些步骤包括①预警方法,即指导思想和出发点的确立;②在预警模型的选择上必须设计多指标结合模型,能够包括中国金融情况的指标体系就是选择预警模型的根本,不然就不能预警作用;③选择预警指标必须是能够使指标发生异样变化时,能够衡量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的指标,这即需要经验的总结,也需要超前思维的指导。

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④制度安排。

⑤建立信息系统。

2.试论泡沫经济的成因。

①市场经济是产生投机泡沫的必要条件。

②经济货币化、经济增长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涌现,如泡沫提供了资金等。

③金融全球一体化、自由化带来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价格波动和泡沫推波助澜。

④经济规范失衡可能成为泡沫经济的制度原因。

⑤对投资市场有具有影响的基金经理人对市场产生泡沫的示范效应,它也是泡沫破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⑥蓬阄政策、道德风险和群体行为可以作为多种价格泡沫成因的微观解释。

3.结合信贷配给分析我国银行的惜贷现象。

信贷配给现象是指在面临贷款的份额需求时,银行并不总是根据借款人愿意提供的贷款利率配置信贷资金,而是通过非利率方式实现信贷资金铁供求均衡。

我国的“惜贷”现象的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之一是由于经济衰退加大了企业风险后,银行为了避开风险而在监管控制强度提高时采取的措施,目标是避险,但并非产生于贷款的超额需求之时。

这一点与信贷配给是有区别的。

因为信贷配给尽管也是为了避免高的风险,但此时,信贷需求处于超量之中。

而借出少时,资金的需求者处于不足状态,因此我认为,信贷配给不能解释“惜贷”现象。

信贷配给是不以高利率贷款而“惜贷”,是干脆就不贷款,只要贷款人存在任何程度风险,二者都不给风险者贷款,但实质及条件都是不同的。

四、材料分析题材料1:十多年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将通胀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当时的货币政策一目了然:只要将消费物价通胀率长期保持在低水平,就能够达到经济与金融稳定的目标。

但十多年来的经验表明,物价稳定并不能确保金融稳定。

20世纪80-90年代的日美发生股市大崩盘时,两国物价都是处于低水平。

这一新问题促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转变观点,认为把保持通胀作为唯一目标还不充分。

他们认为,有时中央银行需要提高利率以遏止资产(如证券和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势头,以避免泡沫破灭时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

材料2:对于规模最大和业务较复杂的银行来说,1988年资本标准的缺陷造成大量监管资本的套利机会,这使得规范的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比率的实际意义越来越值得怀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