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骨骼结构(附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乳突部:颞骨的后份有一尖朝下的乳突,乳突外面粗涩,为胸锁乳突肌的附着处。乳突内 侧的深沟为乳突切迹,有二腹肌后腹起始。乳突切迹的内侧有一浅沟,称为枕动脉沟,有枕动脉 通过。乳突部的颅面光滑,有弯曲的浅沟,称为乙状窦沟,容纳乙状窦。 (三)岩部:呈锥体形,又称颞骨锥体,从外耳门斜行伸向前内,构成颅底的一部分。岩部的大 脑面有三叉神经压迹,容纳三叉神经节;小脑面有内耳门。岩部下面有颈动脉管外口,岩尖有颈 动脉管内口。岩部内有面神经管,起自内耳道底上部的面神经管口,初呈水平位向前外,再以直 角弯向后外,然后垂直下行,终于茎乳孔,管内有面神经通过。
面颅骨 上颌骨
上颌骨:是构成面中三分之一最大的骨骼,左右成对。它参与眼眶底、口腔顶、鼻腔底及侧壁、颞 下窝和翼腭窝、翼上颌裂及眶下裂的构成。上颌骨有一个体和四个突起。
上颌体:分为前外、后、上、内四面,体内的空腔称为上颌窦。
(1)前外面:上界眶下
缘,内界鼻切迹,下方移行于牙槽突,后方借颧突及颧牙槽嵴与后面分界。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cm 处有眶下孔,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眶下孔向后、上、外方通入眶下管,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时, 针尖应注意此方向。在眶下孔下方,前磨牙根尖的上方有一深窝,称尖牙窝(犬齿窝),有尖牙肌在
上述诸骨结合处或腔窦弥散消失;但在暴力作用下,常可造成上颌骨及其邻骨的同时破损,甚至
颅骨可分为脑颅(额骨、顶骨、枕骨、筛骨、蝶骨、颞骨)和面颅(鼻骨、颧骨、上颌骨、下颌骨) 两部分。脑颅位于后上部,保护脑;面颅位于前下部,构成颜面的基本轮廓。 脑颅骨包括成对的顶骨和颞骨以及不成对的筛骨、额骨、枕骨和蝶骨,共 8 块。 面颅骨是由 14 块骨组成,其中单一的有下颌骨及犁骨,其余均成双对称排列,有上颌骨、鼻骨、 泪骨、颧骨、腭骨及下鼻甲。 上述相邻诸骨互相连接,构成颌面部的基本轮廓,并作为软组织的支架。此外,一般解剖学所指
(四)鼓板:参与外耳门及外耳道的构成,鼓板后方与乳突之间的骨缝为鼓乳裂,鼓板前方与颞 鳞之间为鼓鳞裂,其内侧因有岩部嵌入,将鼓鳞裂分为前方的岩鳞裂和后方的岩鼓裂。鼓板后内 侧有细长的茎突,伸向前下方。茎突为茎突咽肌、茎突舌骨肌、茎突舌肌、茎突下颌韧带和茎突 舌骨韧带的起始处。茎突与乳突之间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出颅。
脱落、咀嚼功能和牙齿的移动均有关系。
上颌骨结构特点
1.上颌体内有上颌窦(maxillary sinus):上颌窦的下壁由前向后盖过8-5|5-8的根尖,与上述 根尖之间隔以较厚或较薄的骨质,甚至仅隔一层粘膜,其中上颌第一磨牙根尖距上颌窦下壁最近。 牙源性感染可由牙根尖蔓延至上颌窦,引起上颌窦化脓性炎症。拔除上述各牙时,应注意勿将窦 壁穿通,更要防止将断根推入上颌窦内。此外,作上颌窦根治术时,刮除窦壁应避免伤及根尖, 否则,将引起牙齿长期麻木,甚至导致牙髓坏死等后遗症。上颌窦上邻眶内结构,上颌窦的恶性 肿瘤若向上破坏眶底及眶下缘时,可出现眼球突出、移位、运动受限和视力障碍等症状。
3.颞下面:位于颞下嵴内侧,构成颞下窝的上壁;颞下面与颞下嵴均为翼外肌上头的起始 处 ,在颞下面亦可见卵圆孔和棘孔。颞下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后端有突向下方的蝶骨角棘(蝶嵴),为蝶下 颌韧带的起点。
4.眶面:构成眶的外侧壁,眶面下缘与上颌骨体眶面后缘之间的裂隙,为眶下裂的一部分。 翼腭窝借眶下裂与眶腔相通,主要有眶下动脉、上颌神经及眼下静脉经过。 蝶骨大、小翼 之 间的裂隙为眶上裂,有动眼、滑车、外展神经、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及眼上静脉通过。
枕骨/顶骨
枕骨:位于颅脑后部,与顶骨、颞骨及蝶骨相连接。在枕骨的前下部中央有一个大孔,叫枕 骨大孔,脑和脊髓在此处相续。以枕骨大孔为中心,枕骨可分为四个部分:后为鳞部,前为基底 部,两侧为侧部。
枕骨的内面:由枕骨大孔向 前上为斜坡,枕骨大孔的前外侧有舌下神经管的内口。在枕骨大孔后方有枕内嵴向后上延伸至枕 内隆凸,其上方有上矢状窦沟,两侧有横窦沟。在枕骨前外侧缘有颈静脉切迹,它和颞骨上的颈
其内有腭大血管及腭前神经通过。腭突后缘呈锯齿状与腭骨水平部相接,构成腭横缝。
(4)牙槽突:又称牙槽骨,自上颌体向下方突出,是上颌骨包围牙根周围的突起部分,厚而 质松。两侧牙槽突在正中线结合形成弓形的牙槽骨弓。牙槽突容纳牙根的深窝称牙槽窝。牙槽窝的 形态、大小、数目和深度与所容纳的牙根相适应。牙槽窝的游离缘称牙槽嵴。两牙之间的牙槽骨称 牙槽间隔。多根牙各牙根之间的牙槽骨称牙根间隔。牙槽骨内、外骨板均由骨密质构成,中间夹以 骨松质。牙槽突唇、颊侧骨板较薄,且有多数小孔通向其内的骨松质。因此,在施行上颌牙或牙槽
骨手术时,可在此处作局部浸润麻醉。
上颌骨牙槽突与腭骨水平部共同围成腭大孔。该孔一般位于上颌第三磨牙腭侧,在覆有粘骨膜 的硬腭上,其表面标志则为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缝连线的中外1/3的交点上,距硬腭后缘前 约0.5cm 处。 牙槽突为全身骨骼系统中变化最为显著的部分,其变化与牙齿的发育、萌出及恒牙的
下嵴上行达颧骨分为二支,一支经眶外侧缘至额骨;另一支向外后经颧弓而达颅底。
③翼突支柱:主要支持磨牙区的咀嚼压力,该支柱由蝶骨翼突与上颌骨牙槽突的后端相互连
接而构成,将咀嚼压力传至颅底。
此外,在上述支柱间还有横行的连接支架,诸如眶上弓、眶下弓及鼻骨弓等,与拱门结构的
原理颇为近似,故使上颌骨及其邻骨比较坚固且富于支持力。因此,一般轻微的创伤,力量常在
2.骨质增厚形成支柱及支架结构:上颌骨与咀嚼功能关系密切,在承受咀嚼压力较大的部位, 骨质特别增厚,在上颌骨牙槽突和颅底之间形成三对支柱:
①尖牙支柱:或称鼻额支柱,主要支持尖牙区的咀嚼压力,该支柱起于上颌尖牙区的牙槽突, 上行经眶内侧缘至额骨。
②颧突支柱:主要支持第一磨牙区的咀嚼压力,该支柱起于上颌第一磨牙区的牙槽突,沿颧
静脉窝共同围成颈静脉孔。
枕骨外面:在枕骨大孔两侧 有椭圆形隆起的关节面,叫枕骨髁,与寰椎的上关节窝组成寰枕关节。枕骨髁的前外上方有舌下 神经管的外口。大孔前方有隆起的咽结节,大孔后方有枕外嵴延伸至枕外隆凸,隆凸向两侧有上 项线,其下方有与之平行的下项线。 顶骨:位于颅顶中部两侧,为方形扁骨,中央隆起处叫顶结节。
翼突上部前面与上颌体后面间的裂隙称翼突上颌裂,颌内动脉的末段经此裂进入翼腭窝;翼 突下部前面与上颌骨体下部后面相接,形成翼突上颌缝,又称翼颌连接。
筛骨
筛骨:位于两眶之间,上接额骨鼻部并突入鼻腔内。全骨分为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三部, 大致呈“巾”字形。筛板为水平方向隔分颅与鼻腔的薄骨板,板的正中有向上突起的鸡冠,其两 侧有多数筛孔;垂直板呈矢状位,由筛板下面正中向下伸出,参加组成鼻中隔;筛骨迷路位于筛 板两侧的下方,大小不等的骨泡组成,每个骨泡称为筛窦,窦口通鼻腔。迷路外侧面为薄骨片, 参加组成眶的内侧壁,叫眶板。迷路的内侧面有两片向内下方卷曲的薄骨片,分别叫做上鼻甲和 中鼻甲。
形隆起,称上颌结节,为翼内肌浅头之起始处。 (3)上面:又称眶面,呈三角形,构成眶底。上颌窦即借此薄骨板与眼眶相隔,上颌窦肿瘤极 易破坏此骨板而侵入眶部。眶面后份中部有眶下沟,向前、内、下通眶下管,该管以眶下孔开口于 上颌体的前外侧面。眶下管的前段发出一牙槽管,沿上颌窦的前外侧骨壁向下至牙槽,其内有上牙 槽前血管、神经通过。管的后段亦发出一牙槽管,沿上颌窦的前外侧骨壁下降达牙槽,有上牙槽中 神经通过,故眶下管麻醉可同时麻醉上牙槽前、中神经及眶下神经。眶下管长约1.5cm,针尖刺入不 可太深,以免伤及眼球。
此起始,此处骨质甚薄,上颌窦手术常由此开窗进入窦内。
(2)(2)后面:又称颞下面,此面位于上颌骨颧突之后,参与颞下窝前壁及翼腭窝前壁的构成。 后面与前外侧面之间的分界为颧突及自该突至第一磨牙的颧下嵴(颧牙槽嵴)。颧下嵴为上牙槽后神 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后面中部有2~3个小孔,称牙槽孔,向下通入上颌窦后壁之牙槽管 ,其内 有上牙槽后神经、血管通过。上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麻药即注入此处。后面的下部,有粗糙的圆
颞骨
颞骨(temporal bones):左右成对,位于蝶骨、顶骨与枕骨之间,参与颅底和颅内侧面的构 成,分为颞鳞、乳突部、岩部和鼓板四部分。
(一)颞鳞:居外耳门上方,为鳞片状骨板,分为内、外两面。 1.外面:又称颞面,构成颞窝的主要部分,下部有伸向前方的颧突,与颧骨的颞突相接构成颧弓; 颧弓上缘较薄,附以颞深筋膜;下缘略厚,为咬肌起始处;颞鳞下面颧弓根部内侧、鼓部前方有 关节窝,为颞下颌关节的组成部分。关节窝顶部与颅中窝之间借一薄骨板相隔。关节窝前面的骨 隆起为关节结节。关节结节从侧面观为一个突起,底面观则呈自后内方略向前外方延伸的横嵴, 中间部稍有凹陷。关节结节后面向前下方倾斜,为关节结节后斜面。关节窝的后界为鼓鳞裂和岩 鳞裂。外耳道上壁也由颞鳞构成。 2.内面:又称大脑面,内面的下界为岩鳞裂。
颧下嵴,又称颧牙槽嵴。 (3)腭突:为水平骨板,在上颌体与牙槽突的移行处伸向内侧,与对侧腭突在正中线相接,
形成腭正中缝,参与构成口腔顶及鼻腔底。腭突下面略凹而粗糙,参与构成硬腭前3/4,该面有许多 小孔,以通血管,尚有多数凹陷容纳腭腺。腭突下面于上颌中切牙之腭侧、腭正中缝与两侧尖牙的 连线交点上有切牙孔(腭前孔),向上后通入两侧切牙管,有鼻腭神经及血管通过。鼻腭神经阻滞麻 醉时,麻药即注入切牙孔或切牙管内。腭突下面之后外近牙槽突处,有纵行之沟或管,称为腭沟(管),
(四)翼突:为一对从蝶骨体和大翼连接处伸向下方的突起,由翼突外侧板和翼突内侧板构成。 内、外侧板的前上部融合,下部分离形成翼切迹,与腭骨锥突连接。两板间窝称为翼突窝,为翼 内肌的起始处。
翼突外侧板宽而薄,其外侧面朝向前外侧,构成颞下窝的内侧壁,为翼外肌下头的起始处, 亦作为上、下颌神经阻滞麻醉定位的骨性标志。翼突内侧板窄而长,其下端较尖并弯向外下方, 形成翼钩(翼突钩),有腭帆张肌腱呈直角绕过。腭裂手术时,常将翼钩凿断以减少腭帆张肌的张 力,以利于组织减张缝合。
(4)内面:又称鼻面,参与鼻腔外侧壁(上颌窦的内侧壁)的构成。鼻面后上部有一不规则的裂孔, 称为上颌窦裂孔它是上颌窦与鼻腔之间的通道。上颌窦裂孔之后方,有斜向下前的沟与蝶骨翼突和 腭骨垂直部相接,构成翼腭管,管内有腭降动脉及腭神经通过。临床上可通过翼腭管,施行上颌神
经阻滞麻醉。
上颌骨四突
上颌骨的四突:分别称为额突、颧突、腭突和牙槽突。

(三)大翼:由蝶骨体向两侧伸出的较大三角形骨板,先向外然后转而向前上。大翼有四个面
1.大脑面:近体处的前内侧有圆孔,向前通翼腭窝,三叉神经的上颌神经由此出颅;圆孔的 后
外侧为卵圆孔,向下通颞下窝,为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出颅处;再向后外侧有棘孔,脑 膜中
动脉由此入颅。
2.颞面:构成颞窝的一部分,其下界为颞下嵴。
(1)额突:为细长的骨片,自上颌体突向后上放方。其上、前、后缘分别与额骨、鼻骨和泪骨连接。 额突与泪骨各有一浅沟,叫泪沟,两沟相合形成泪囊窝。额突后缘下端与上颌体眶面内侧缘前端之 间有一切迹,叫泪切迹。泪切迹与泪骨下端共同围成鼻泪管上口。若上颌骨骨折累及鼻腔及眶底时,
应仔细复位,以保证鼻泪管的通畅。 (2)颧突:粗短呈三角形,伸向外上与颧骨相接。颧突向下至第一磨牙部分所形成的骨嵴称为
的面颅骨还包括舌骨。
脑颅骨


额骨:位于前额处,可分为额鳞、眶部和鼻部三部分:额鳞是构成前额基础的部分(图3-49), 前面左右各有一隆起,称为额结节,额结节下方左右各有一弓状隆起,称为眉弓。眉弓下缘有眶 上缘。眶上缘外侧端移行于颧突;自颧突向后弯行的弓状线称为颞线;眶部是在眶和颅腔之间水
平伸出的薄骨板;鼻部位于左右眶部之间,呈马蹄铁形,与鼻骨、上颌骨、泪骨及筛骨连接,额 骨内有空腔叫额窦,开口于鼻腔。
蝶骨
蝶骨(sphenoid bone):位于颅底中部,由蝶骨体、小翼、大翼和翼突四部分构成。
(一)蝶骨体 居蝶骨中部,体内有空腔称为蝶窦。体上面为蝶鞍,蝶鞍中部有凹陷的垂体窝。(二)
小翼:为成对的三角形骨板,构成颅前窝的后部,也是眶顶的一部分,其外侧端尖细;

侧端以上、下两根与蝶骨体前上部相连,两根间为视神经孔,有视神经和眼动脉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