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自考题-3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古代汉语自考题-3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古代汉语自考题-3(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______A.南冥者,天池也。

B.夫戰,勇氣也。

C.南方有烏焉,名曰蒙鳩。

D.蟹六跪而二螯。

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D本题主要是考查对判断句的理解把握。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的一类句子。

判断句的格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语+谓语;主语+谓语+“也”;主语+“者”,谓语;主语+“者”,谓语+“也”。

D项中“蟹六跪而二螯”是用“而”连接的两个并列的名词性偏正词组,充当“蟹”的谓语,但这个谓语是描写主语的,不表示判断,因此不是判断句。

2.下列各句中,是被动句的一项是______A.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B.君子創業垂統,爲可繼也。

C.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D.業精於勤,荒於嬉。

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C本题主要是考查对被动句的理解把握。

C项是用“见……于……”的结构来表示被动的,A、B、D均不是。

3.下列选项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______A.卻克傷於矢。

B.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C.潁考叔爲潁谷封人。

D.身死人手,爲天下笑者,何也?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C本题主要是考查对被动句的理解把握。

C项属于叙述句。

4.下列选项中,“是”用作谓语的一项是______A.是社稷之臣也。

B.湯之問棘也是已。

C.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D.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B本题主要是考查对“是”的语法功能的理解把握。

“是”是一个指示代词,意思相当于“此(这),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或谓语。

“是”在句中有复指前面所述事情的作用。

A项“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C、D两项的“是”用来复指前面提到的事,B项的“是”字用作谓语,“湯之問棘”是主语。

古代汉语(00536)2018年4月真题及答案解析_1

古代汉语(00536)2018年4月真题及答案解析_1

古代汉语(00536)2018 年 4 月真题及答案解析1、下列各组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A、大莫灾獲B、眉亦名歡C、其刃息逐D、向日哀佞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A 选项的结构类型分别是象形、会意、会意、形声。

B 选项的结构类型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C 选项的结构类型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会意。

D 选项的结构类型分别是象形、象形、形声、会意。

2、下列各组字中,义符相同的一组是()A、溪谿B、游遊C、猶猷D、腾勝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A 选项中溪(从氵、奚声),谿(从水,奚声)。

B 选项中游(从?,汓聲),遊(从?、汓聲)。

C 选项中猶(从犬,酋聲),猷(从犬,酋聲)。

D 选项中腾(从马,朕( zhèn)声),勝(从力,朕聲)。

3、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A、共——供B、村——邨C、管——館D、咳——孩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A 选项属于分化关系,“共”原本指共同、供给等四个意义,由于共的意义过多,会造成表义的模糊,后来人们造出了“供”来承担供给的意义。

共是源字,供是分化字。

B 选项是一对异体字。

C 选项是一对通假字。

D 选项原本是一对异体字,后来发生分化,成为了完全不同的两个字。

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异体字关系的一句是()A、王如知此,則(毋)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B、北(溟)有魚,其名曰鲲。

C、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粗)。

D、寡助之至,親戚(叛)之。

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异体字是在某一历史时期音义完全相同、记词职能也完全一样,只是形体不同的字。

麤同“粗”,它们的音义相同,职能相同。

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通假字关系的一句是()A、堯舜(肢)解人,從何軀始?B、小(智)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自考古代汉语重点知识(全国)

自考古代汉语重点知识(全国)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目录第一章汉字的结构与演变 (2)第二章汉字的结构与词义的探索 (3)第三章古书的用字 (4)第四章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4)第五章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 (5)第六章多义词和词义引申 (6)第七章词义关系 (6)第八章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 (7)第九章动词、形容词、名词 (8)第十章数词及数量表示法 (8)第十一章副词 (9)第十二章代词 (9)第十三章介词 (9)第十四章连词 (10)第十五章语气词 (12)第十六章判断句 (14)第十七章被动句和被动表示法 (14)第十八章语序和省略 (15)第十九章古代文献的阅读 (16)第二十章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 (16)第一章汉字的结构与演变第二章汉字的结构与词义的探索季氏将伐颛臾★★★★★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為?(翻译题)为: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

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翻译题)于: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地点,到、在。

解释划线词的词义。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翻译题)相:扶助盲人走路的人,即助手。

解释划线词的词义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

(翻译题)固:城墙坚固。

子适卫★解释划线词的词义子曰:“庶矣哉!”(翻译题)庶:众,指人多。

阳货欲见孔子★★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

(翻译题)诸:“之于”的合音。

之,代词,代指阳货。

于,介词,引进动作发生的地点。

第三章古书的用字第五章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第二节复合词复合词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以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部分为例,说明如何从意义的角度辨别是两个单音词连用还是复合词。

(1)A.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B.且陛下春秋高,法令無常。

(2)A.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

B.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爲?(分析题)(1)中,A 句的“春秋”指春天和秋天,是两个单音词连用;B 句的“春秋”指年龄,是一个复合词。

2010古代汉语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古代汉语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古代汉语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1.下列各组字,全部都是会意字的一组是【B】A.眉高舂 B.息牧臭C.星莫从 D.亦祝折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

主要考察汉字的结构分析。

2.下列各组字,全部属于义符居于一角的一组是【B】A.佞贏徒 B.勝脩穎C.弑旗疆 D.隨賴衷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

主要考察形声字的结构分析。

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假借字的一句是【C】A.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

B.舉公義,辟.私怨,此若言之謂也。

C.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幸而至於旦,請敬易之。

D.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和排除法。

主要考察古书的用字,重点考察本字与假借字的关系。

4.下列各组字,属于造字方法不同而形成异体字的一组是【D】A.污——汙 B.秋——秌 C.達——达 D.岳——嶽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和排除法。

主要考察古书的用字,重点考察异体字的类型。

5.“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中的“親戚”词义发展成今义,词义变化属于【A】A.词义范围缩小B.词义范围扩大C.词义感情色彩由褒义变为贬义D.词义感情色彩由贬义变为褒义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

主要考察词义发展变化的类型。

6.下列各组词中,全部属于双声联绵词的一组是【D】A .饑饉 伶俐 仓促B .玄黃 憔悴从容C .狐狸 参差 忐忑D .流连 踌躇 仿佛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

主要考察连绵词的类型。

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复合词的一句是 【D 】A .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B .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

” C .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

D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無常。

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

主要考察连绵词的类型。

古汉语词的构成,双音短语和复合词的差异。

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 【B 】A .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第一篇:《古代汉语》一、古代汉语的定义、分期及它的两大系统等1、古代汉语,就是指我们的祖先长期使用的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

2、古代汉语的历史分期: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从有文字记载到五四运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一般可以把古代汉语分为:远古汉语(殷商甲骨文时期)-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代以后至五四运动前期)-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注:近古汉语,宋元至鸦片战争战争时期;早期现代汉语,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3、古代汉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大致说来它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形成的古白话。

4、清废除科举制后设立小学,小学分为文字、音韵、训诂,隋唐以后分此三类。

二、汉字的构造(一)汉字的历史1、汉字的形体演变:甲骨文(卜辞)-金文(钟鼎文)-战国文字—大篆(籀文)—小篆(秦篆)—隶书—草书、楷书(真书、正书)行书(1)汉字起源于图画。

(2)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又叫卜辞、殷墟卜辞,是我们发现最早的文字,具有很强的图画性。

它是殷商王朝用来记载占卜吉凶之事的文字,已具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等结构,也有一些借用表义的假借字,是最早的成系统的古文字。

(3)金石文字:较甲骨文,字形比较稳定,传达的文字信息更丰富,展示的社会面更开阔。

①金文,又叫钟鼎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器本是奴隶主贵族的日常生活用具,后来主要用来祭祀、宴请上面以记载典祀、歌颂战功、订立盟约等。

②石文:可在石头上的文字。

(4)篆:①大篆,又叫籀文、篆籀,秦代建立以前秦地区使用的文字。

②小篆,被成为中国汉字的第一次革命,基本上脱离了图画抽象,较规范;笔画趋向简单,圆润。

(5)隶书:又叫八分书,有美感,很舒展,据说是秦朝狱隶陈邈发明,有古隶在(或叫秦隶)和今隶(或叫汉隶)之分,向方块字迈进了一大步,笔画简单,明了,是中国汉字的第二次革命。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教案(王宁)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教案(王宁)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教案(王宁)-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古代汉语导言教学目标:讲解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介绍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和主要内容,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学习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一、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古代汉语课的性质:( 1 )基础理论课——理论性(体现在通论);( 2 )工具课——实践性(体现在文献阅读)。

在本科学习中,二者是相融汇贯通的。

学习文选时要运用通论知论,学习通论时要结合文选语料。

二、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和内容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 (1) 文言文; (2) 古白话。

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即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

内容包括两大方面:( 1 )原始文献材料,即文选;( 2 )有关语言文字规律的理论,即通论。

上古汉语书面语言,是用汉字记录、保存下来的。

要读懂古汉语,首先遇到的是一个个的词,而词是用汉字记录的,所以,首先要通过汉字认识词。

词有音和义两部分。

汉字有形、音、义三部分。

形是书写形体;字音,也是单音词的音;字义,与词义关系密切。

因此首先就有了学习与此相应的汉字、音韵、词汇三部分理论知识的必要。

汉字部分:古人总结的“六书”就是关于汉字造字方法的理论,要了解造字的几种基本类型。

根据文字形体,按造字方法而推求它所记录的意义,就是“因形求义”。

汉字属表意文字系统,古文字的形体能够反映造字时的词义——本义;词的其它意义,又都跟本义有关系,是本义的引申——引申义。

字所记录的意义,如果找不到与本义的关系,那就是假借——假借义。

一个字记录意义过多,造出新字来分担其职能,就是分字分化——分化字。

音韵部分:如果文字用的是假借义,就要考求这个假借字记录的是哪个词,那就要根据声音的线索。

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

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

四、曲指 所谓曲指,就是在表达时不直接指称 对象,或不直接说出某事物,而换一 种曲折的说法,让人明白其所指。 曲指的原因:或因避尊长之名,或
谦述自身之事,或避免忌讳之言 辞。
• 【礼记】:“君使士射,不能则辞 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 孔颖达疏曰:“不直云疾而云负薪 者,若直云疾则傲慢,故陈疾之所 由,明非假也。”
•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 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 周。 (《礼记》) 【疏】“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 徵,成也,明也。孔子言:我欲明说夏代 之礼,须行夏礼之国赞而成之。杞虽行夏 礼,其君暗弱,不足赞而成之。○‚吾学 殷礼,有宋存焉‛者,宋行殷礼,故云 ‚有宋存焉‛。但宋君暗弱,欲其赞明殷 礼,亦不足可成。故《论语》云:‚宋不 足徵也。‛此云‚杞不足徵‛,即宋亦不 足徵。此云‚有宋存焉‛,则杞亦存焉。 互文见义。
• 【战国策】:“一旦山陵崩,长安君 何以自托于赵?”高诱注云:“山陵喻 尊高也,崩喻死也。” (此处不敢明 斥,故改云山陵;讳言死,故曰崩。) • 【战国策】:“愿及未填沟壑而托 之。”
“死”的婉称
• 《礼记· 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 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 皇帝:驾崩、大薨、山陵崩、大行 • 佛教:圆寂、涅盘、坐化 、示寂、示灭、升天
请找出文中的变文现象:
• 邹忌修八尺有余,身体昳丽。朝服衣冠 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 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 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 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 (《战国策》)
•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论语· 宪问》)

古代汉语【梳理】

古代汉语【梳理】

《古代汉语》梳理导言一、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古代汉语课的性质:(1)基础理论课——理论性(体现在通论);(2)工具课——实践性(体现在文献阅读)。

在本科学习中,二者是相融汇贯通的。

学习文选时要运用通论知论,学习通论时要结合文选语料。

二、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和内容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1) 文言文;(2)古白话。

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即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

内容包括两大方面:(1)原始文献材料,即文选;(2)有关语言文字规律的理论,即通论。

上古汉语书面语言,是用汉字记录、保存下来的。

要读懂古汉语,首先遇到的是一个个的词,而词是用汉字记录的,所以,首先要通过汉字认识词。

词有音和义两部分。

汉字有形、音、义三部分。

形是书写形体;字音,也是单音词的音;字义,与词义关系密切。

因此首先就有了学习与此相应的汉字、音韵、词汇三部分理论知识的必要。

汉字部分:古人总结的“六书”就是关于汉字造字方法的理论,要了解造字的几种基本类型。

根据文字形体,按造字方法而推求它所记录的意义,就是“因形求义”。

汉字属表意文字系统,古文字的形体能够反映造字时的词义——本义;词的其它意义,又都跟本义有关系,是本义的引申——引申义。

字所记录的意义,如果找不到与本义的关系,那就是假借——假借义。

一个字记录意义过多,造出新字来分担其职能,就是分字分化——分化字。

音韵部分:如果文字用的是假借义,就要考求这个假借字记录的是哪个词,那就要根据声音的线索。

同源词的系联,理解古诗的押韵、韵律,也需要语音知识。

古代的语音与现在的语音不同,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同一时期的各个方音也不同。

所以,要解决上述的问题就要有古音学知识。

而作为对语音史的研究,本身也是语言学史的一个重要部分。

词汇方面:汉字一章涉及意义问题,词汇一章也涉及意义问题,因为在古汉语中,字与词既有区别而又关系密切。

2010古代汉语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古代汉语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古代汉语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1.下列各组字,全部都是会意字的一组是【B】A.眉高舂B.息牧臭C.星莫从D.亦祝折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

主要考察汉字的结构分析。

2.下列各组字,全部属于义符居于一角的一组是【B】A.佞贏徒B.勝脩穎C.弑旗疆D.隨賴衷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

主要考察形声字的结构分析。

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假借字的一句是【C】A.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

B.舉公義,辟.私怨,此若言之謂也。

C.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幸而至於旦,請敬易之。

D.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和排除法。

主要考察古书的用字,重点考察本字与假借字的关系。

4.下列各组字,属于造字方法不同而形成异体字的一组是【D】A.污——汙B.秋——秌C.達——达D.岳——嶽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和排除法。

主要考察古书的用字,重点考察异体字的类型。

5.“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中的“親戚”词义发展成今义,词义变化属于【A】A.词义范围缩小B.词义范围扩大C.词义感情色彩由褒义变为贬义D.词义感情色彩由贬义变为褒义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

主要考察词义发展变化的类型。

6.下列各组词中,全部属于双声联绵词的一组是【D】A.饑饉伶俐仓促B.玄黃憔悴从容C.狐狸参差忐忑D.流连踌躇仿佛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

主要考察连绵词的类型。

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复合词的一句是【D】A.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B.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

”C.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

高,法令無常。

D.且陛下春秋..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

主要考察连绵词的类型。

古汉语词的构成,双音短语和复合词的差异。

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B】A.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B.執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君之惠也。

00536《古代汉语》201804真题(含解析)

00536《古代汉语》201804真题(含解析)

2018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古代汉语试卷(课程代码00536)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部分选择题(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组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A.大莫灾獲B.眉亦名歡C.其刃息逐D.向日哀佞2.下列各组字中,义符相同的一组是【】A.溪谿B.游遊C.猶猷D.騰勝3.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A.共一供B.村一邨C.管一館D.咳一孩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异体字关系的一句是【】A.王如知此,則無.(毋)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B.北冥.(溟)有魚,其名曰鲲。

C.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粗)。

D.寡助之至,親戚畔.(叛)之。

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通假字关系的一句是【】A.堯舜支.(肢)解人,從何軀始?B.小知.(智)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C.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牀.(床)下。

D.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又)五日而後反。

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A.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

B.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

C.今有一人,人人園圃..,竊其桃李。

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義。

7.下列句中的“亡“与“亡不越竟,反不討贼”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此亡秦之續耳。

竊爲大王不取也!B.湯有七年之早,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C.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

D.離桓之罪,以亡於楚。

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意义变化属于色彩褒贬差异的一句是【】A.厲王虐,國人謗.王。

B.故子.生三月則父名之。

C.匪来貿絲,来即.我謀。

D.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古代汉语自考题模拟6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古代汉语自考题模拟6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古代汉语自考题模拟6(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本無其字,依聲託事”解释的汉字结构类型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指事B 轉注C 假借D 會意分值: 1答案:C2.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______ SSS_SINGLE_SELA 月上圓飄B 子休問刃C 衆旦編樹D 臭從婆材分值: 1答案:B[考点] 本题主要是考查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的掌握运用。

B项“子”是象形字;“休”是会意字,从人从木,人依傍大树休息;“問”是形声字,从口、门声;“刃”是指事字,在刀上加一点,表示刀锋所在。

A 项“月”是象形字;“上”是指事字;“圓”是形声字,从口、员声;“飄”是形声字,从风、票声。

C项“泉”是会意字,从三人;“旦”是指事字,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編”是形声宇,从糸、扁声;“樹”是形声字,从木、封声。

D项“臭”是会意字,从自从犬;“從”是会意字,从二人相随;“婆”是形声字。

从女、波声;“材”是形声字,从木、才声,3.下列各句中,“亡”用本义的一句是______A.昔者所進,今日不知其亡也。

B.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C.亡之!命矣夫!D.人皆有兄弟,我亡。

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A[考点] 本题主要是考查对“亡”的本义和引申义的理解运用。

“亡”的本义是逃跑。

A项中“亡”字的意思是“逃跑”,使用的是本义。

B项中“亡”字的意思是“灭亡”。

C项中“亡”字的意思是“死”。

D项中“亡”通“无”,没有。

B、C项皆用的是“亡”的引申义。

4.下列各项中,不是异体字的一组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柏—栢B 冰—氷C 床—牀D 置—寘分值: 1答案:D[考点] 本题主要是考查对异体字的掌握运用。

D项置—宾只是在“放置”义上相通,但是在其他意义上,二者不能换用,二者不是异体字。

古代汉语自考题-3

古代汉语自考题-3

古代汉语自考题-3(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下列选项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______A.南冥者,天池也。

B.夫戰,勇氣也。

C.南方有烏焉,名曰蒙鳩。

D.蟹六跪而二螯。

(分数:1.00)A.B.C.D.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判断句的理解把握。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的一类句子。

判断句的格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语+谓语;主语+谓语+“也”;主语+“者”,谓语;主语+“者”,谓语+“也”。

D项中“蟹六跪而二螯”是用“而”连接的两个并列的名词性偏正词组,充当“蟹”的谓语,但这个谓语是描写主语的,不表示判断,因此不是判断句。

2.下列各句中,是被动句的一项是______A.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B.君子創業垂統,爲可繼也。

C.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D.業精於勤,荒於嬉。

(分数:1.00)A.B.C. √D.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被动句的理解把握。

C项是用“见……于……”的结构来表示被动的,A、B、D均不是。

3.下列选项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______A.卻克傷於矢。

B.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C.潁考叔爲潁谷封人。

D.身死人手,爲天下笑者,何也?(分数:1.00)A.B.C. √D.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被动句的理解把握。

C项属于叙述句。

4.下列选项中,“是”用作谓语的一项是______A.是社稷之臣也。

B.湯之問棘也是已。

C.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D.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分数:1.00)A.B. √C.D.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是”的语法功能的理解把握。

“是”是一个指示代词,意思相当于“此(这),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或谓语。

“是”在句中有复指前面所述事情的作用。

A项“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C、D两项的“是”用来复指前面提到的事,B项的“是”字用作谓语,“湯之問棘”是主语。

古代汉语之修辞方式

古代汉语之修辞方式

古代汉语之修辞方式一、引用借助典籍中的言论、定型的熟语以及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修辞方式叫“引用"。

1.修辞效果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可信性。

可使内容的表达含蓄、典雅。

2.引用的分类A.引言:引用不见于书面的熟语,如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

如: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书经·盘庚上》)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B.引事:利用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如: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司马迁《报任安书》)C.引文:引用见于典籍的书面文字.如:《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二、譬喻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种事物或情境的修辞方式。

1.修辞效果使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使表达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2.譬喻的分类A.明喻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孟子·梁惠王上》)B。

暗喻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C。

借喻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王安石《木末诗》)D。

博喻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苏轼《百步洪》)练习:说明下列文言语句的修辞方式。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陆游《诉衷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曹操《短歌行》)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霸》)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三、代称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关系的词语来称谓该事物的修辞方式。

1.修辞效果突出事物特征,引发读者联想。

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与幽默感2.代称的分类A用该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乘坚驱良逐狡兔.(《史记·越王勾践世家》B.用泛称代特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古代汉语的修辞

古代汉语的修辞

古代汉语的修辞-古代汉语的修辞,也有它明显的特点。

与古书阅读关系较大的几种辞格有:一、引用。

援引古人的言论、事迹,援引古代的诗文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稽古,引经引言:引用民间的谚谣俗语,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干宝《搜神记》卷一)-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水经注巫山巫峡》)引事:在文章中引用历史故事。

-这些引用的历史故事,有明有暗,有详有略。

明的直提其名其事,暗的只提其事。

在古书中是常见的修辞手段,特别是在汉赋、骈文中,更是俯拾皆是。

-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用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的故事抒发时运不齐,命运多舛的感概。

汉文帝时,冯唐很老还只做一个郎中署长的小官。

西汉李广功虽大但未得封侯。

贾谊遭权贵反对不得封为公卿而为长沙太傅。

梁鸿因作《五噫歌》躲避汉章帝到齐鲁间。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用两件古事来表达作者想要乐天知命、自我安慰的思想感情。

《晋书吴隐之传》晋吴隐之到广州石门贪泉,赋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庄子》庄周与鲋鱼的故事,要激西江之水而不愿以斗升之水来救涸辙之鱼。

-在文章中用这种修辞手法,使在较短的篇幅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对于现代人来说,则要查找很多书才能彻底明白其中的意思。

引文:引用史籍中的文字。

援引古代圣贤、著作的言辞。

-易曰,诗曰,书曰:战国时代,引经成为风气,“引经据典”。

《孟子》引《诗经》二十六次,《荀子》引《诗经》七十次。

-到了后代,可引用的作品越来越多。

引用别人的著作、言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一般学术论文都有这样做。

但要注明出处,否则就是剽窃。

-古书中,明引、暗引或化用。

碰到读了半懂不懂的,要养成勤查书的习惯。

二、代称。

临时借用与要指称的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来称谓事物。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古代汉语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古代汉语

1310-全国-古代汉语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下列各组字,全都是指事字的一组是()(1分)A:高亦心B:厷止力C:上血刃D:末下甘2、“斗”本义是“酌酒的器皿”,引申指“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类型是()(1分) A:动静关系B:时空关系C:礼俗关系D:相似关系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1分)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B:至杀不辜人也,祂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羲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C: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D: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今历下凡发地皆是水。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1分)A: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覆:覆盖)B:畜老犹惮杀之,而况君乎?(惮:怨恨)C:夫古者聚货不妨民衣食之利,聚马不害民之财用。

(货:财物)D: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来:前往)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的变化属于广度宽窄差异的一句是()(1分)A: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6、下列句中,用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1分)A: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方术不用,为人所疑。

D:业精於勤,荒於嬉。

7、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通假字的一句是()(1分)A:天下之民皆引領望之矣。

B: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

C: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

D: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8、下列句中,含有名词使动用法的一句是()(1分)A:将不腾其忿而蚁附之。

B:而後乃今将图南。

C:築室百堵,西南其户。

D:天雨雪,武卧啮雪。

9、下列句中,“而”连接主语和谓语的一句是()(1分)A:昌以氂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B:相鼠有皮,人而无义。

C:顺流而东行,至於北海。

D: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10、下列句中,“为”是介词的一句是()(1分)A:夫执舆者为谁B: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C: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1分)A: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古书的注释和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ppt

古书的注释和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ppt
9
《诗经· 周南· 关雎》:“窈窕淑女,君 子好逑。”毛传:“窈窕,幽闲也。 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 德,是幽闲专贞之善女,宜为君子之 好匹。” 朱熹注:“窈窕,幽闲之意。淑,善 也。女者,未嫁之称。”
根据《毛传》和朱熹注,得知“窈窕”本来的含 义是幽闲、娴静的意思,后来才引伸出美好、漂 亮这一义项。
《礼记· 乐记》:“《诗》云:‘肃雍和鸣, 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 夫敬以和,何事不行。” 《孟子· 梁惠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 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谷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水北为阳,山 南为阳。”
17
(2)注释多补充事实史料、阐发 微言大义
10
古注并非都正确,其中也存在着错误,所以, 既要重视古注,又不能盲目相信古注。 例如: 《左传· 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 杜预注:“寐寤而庄公已生,故惊而恶之。” “寤生”之“寤”实是 “牾”的通假字,本 是逆的意思,杜预释“寤”为“寐寤”显然 是不合情理的。
11
《左传· 桓公四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 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杜预注:‚色美曰艳。‛按照这一解释, ‚美‛与‚艳‛的意思重复。实‚艳‛的 含义是高大魁梧。 《说文》:‚艳,好而长也。从丰,丰, 大也。‛ 又《左传〃文公十六年》:‚公子鲍美而 艳。‛公子鲍是男子,这里的‚艳‛显然 不是妖艳的意思。
12
3、旧注教给我们注解古书的方法
形音义、典故、典章制度、时代习俗、人物 背景、章旨等。
1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旧注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学和其 他学科的理论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诗经· 周南· 汝坟》) 唐· 孔颖达《毛诗正义》:“‘不我遐弃’者, 犹云‘不遐弃我’也。古人之语多倒,《诗》 之此类众矣。”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全国《古代汉语》考试真题10【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全国《古代汉语》考试真题10【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全国《古代汉语》考试真题10【附答案】总分:99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下列句中,加了下划线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1分)A:厲王虐,國人謗王B:故子生三月,則父名之C:匪來貿絲,來即我謀D: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2、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1分)A:共供B:村邨C:管館D:咳孩3、下列句中,有介词宾语省略的一句是()(1分)A:人皆有兄弟,我獨亡.B: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C:晏子為齊相.D: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4、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的一句是()(1分)A:伯夷死名于首陽之下.B:方術不用,為人所疑.C:冉有季路見於孔子.D: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5、下列句中有介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1分)A:臣實不才,又誰敢怨B: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C: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D: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6、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部分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1分)A: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B:天高地迴,覺宇宙之無窮.C: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D:謹庠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7、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1分)A: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理:治玉)B: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綏:領導)C: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加:增加)D:業精於勤而荒于嬉.(嬉:荒淫)8、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属于同义连用的一句是()(1分)A: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B:荆人尚猶循表而導之.C: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D: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9、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1分)A: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B: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斵之.C:善張網者引其綱.D: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10、下列句中的“亡”與“亡不越竟,反不討賊”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句是()(1分)A: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B: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C: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誅塗.D:離桓之罪,以亡於楚.11、下列各组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1分)A:大漠災禍B:眉亦明歡C:其刃息逐D:向日哀倭12、古书旧注中除了释词,还有串讲文意,指明一章主题意旨的注释类型是()(1分)A:傅注B:集解C:義疏D:章句13、下列句中有双宾语的一句是()(1分)A: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B:吾日三省吾身C:欲潔其身,而亂大倫D:甚矣,汝之不惠14、《诗经·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毛傅“天谓文也”说明诗句采用的古书特殊表达方式是()(1分)A:誇張B:互文C:變文D:連類而及15、下列各组字中,义符相同的一组是()(1分)A:溪、谿B:游、遊C:猶、猷D:腾、勝16、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通假关系的是()(1分)A:王如知此,则無(毋)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北冥(溟)有魚,其名為鯤.C: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粗)D:寡助之至,親戚畔(叛)之.17、下列句中数词“三”作谓语的一句是()(1分)A:誦三遍而請習之.B: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C:三進及溜,而后視之.D:晏子數之日:“尔罪有三”.18、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通假关系的是()(1分)A:堯舜支(肢)解人,從向軀始B:小知(智)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C: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牀(床)下D: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又)五日而後反19、下列句中的“是”作系词的一句是()(1分)A:臣聞七十里為政于天下者,湯是也B: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C:此是何種也?D: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20、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是情态副词的一句是()(1分)A:王侯將相寧有種乎?B:己所不欲,勿施於人C: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徙以有先生也D: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21、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 ,善之善者也.(1分)22、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 ,皆喪寶也.(1分)23、是以聖人方而不割, ,直而不肆,光而不燿.(1分)24、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 .(1分)25、 ,則為之計深遠.(1分)26、六十而耳順, ,不踰矩.(1分)三、文字题(共13题,共36分)27、给下面这段话加上标点.(12分)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國人盡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飾者裂其衣斷其帶裂衣斷帶相望而不止晏子見公問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飾裂斷其衣帶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對曰君使服之於內而禁之於外猶懸牛首於門而賣馬肉於內也公何以不使內勿服則外莫敢為也公曰善使內勿服不逾月而國莫之服28、解释下划线字的词性和意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之:(1分)29、指出下列汉字哪些是会意字,哪些是形声字并以这些字为例说明会意与形声的区别.武、穎、旗、秉、惑、休(6分)30、结合下列例句,说明古代汉语,普通名词做状语的主要类型.(8分)(1)童子隅坐而執燭.(2)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3)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4)家人车载欲往就医.31、解释划线字的意义.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疾:(1分)32、解释划线字的意义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勝:(1分)33、解释划线字的意义.景公使晏子為東阿宰,三年,毀聞于國.毀:(1分)34、解释划线字的意义.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濟:(1分)35、说明加下划线的字的词性和作用.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也:(1分)36、说明加下划线的字的词性和作用.故務民於農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廩.以:(1分)37、说明加下划线的字的词性和意义.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殊:(1分)38、解释划线字的意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篤:(1分)39、说明加点字的词性和作用.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為:(1分)四、综合题(共3题,共37分)40、晏子沒,十有七年,景公飲諸大夫酒,公射出質,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於今十年有七,未嘗聞吾不善,今射出質,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對曰:“此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顏色,然而有一焉.臣聞之,君好之,則臣服之;君嗜之,則臣食之.夫尺蠖食黃則身黃,食蒼則其身蒼.君其猶有諂人言乎?”公曰:“善.今日之言,章為君,我為臣.”是時海人入魚,公以五十乘賜弦章.弦章歸,魚乘塞塗,撫其禦之手曰:“曩之唱善者,皆欲若魚者也.昔者晏子辭以正君,故過失不掩.今諸臣諂諛以幹利,故出質而唱善,如出一口.今所輔於君未見於眾,而受若魚,是反晏子之義而順諂諛之欲也.”固辭魚不受.君子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遺行也.”(19分)(1)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字.晏子沒,十有七年.沒:(1分)(2)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字.晏子沒,十有七年.有:(1分)(3)解释句中下划线的字.景公飲諸大夫酒.飲:(1分)(4)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字.公作色太息,播弓矢.色:(1分)(5)解析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固辭魚不受.固:(1分)(6)指出下列句中“其”的詞性和用法.夫尺蠖食黃則其身黃.(2分)(7)指出下列句中“其”的詞性和用法.君其猶有諂人言乎.(2分)(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顏色.(2分)(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今諸臣諂諛以干利,故出質而唱善,若出一口.(2分)(10)弦章为什么不而接受景公赏赐的鱼?请用现代汉语陈述.(3分)(11)请解释“今日之言,章為君,我為臣”的意义,并说明景公为什么这样说?(3分)41、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稱解狐,其讎也.將立之而卒.又問焉.對曰:“午也可.”於是羊舌職死矣,晉侯曰:“孰可以代之?”對曰:“赤也可.”於是使祁午為中軍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謂祁奚於是能舉善矣.稱其讎,不為諂;立其子,不為比;舉其偏,不為黨.《商書》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其祁奚之謂矣!解狐得舉,祁午得位,伯華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舉善也.夫唯善,故能舉其類.《詩》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12分)(1)翻译: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2分)(2)翻译:稱解狐,其讎也(2分)(3)翻译:君子謂祁奚於是能舉善矣(2分)(4)翻译:舉其偏,不為黨(2分)(5)翻译:建一官而三物成(2分)(6)翻译:夫唯善,故能舉其類.(2分)42、解释下列三组句中下划线的意义,并说明其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类型.(6分)(1)酌以大斗,以祈黃耇.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2分)(2)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強本而節用,則天下不能貧.(2分)(3)有自门間射阳越,杀之.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2分)1804-全国-古代汉语总分:99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考点】上古之世答案:D解析:D项,走,《说文·走部》:“走,趋也,从夭、止”,此处用本义,义为跑.2、【主考点】分化字的定义【副考点】分化本义答案:A解析:B项村邨是异体字,C项管館是通假字,D项咳孩是是两个不同的字,A项共与供是分化字的关系.“共”在上古兼有多个记词职务,字的兼职过多,就会造成表义的模糊.为了增强表义的明确性,后来人们造了“供”“拱”“恭”三个新字来分别承担“供给”“拱揖”“恭顺”这三个字义,这样“共”字就只承担“共同”这个意义了.在这个文字职能的分化过程中,“共”是源字,“供”“拱”“恭”是分化字.3、【主考点】鸿门宴【副考点】介词宾语的省略答案:D解析:“為所虜”:被他俘虏.被动句式,介词“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沛公”.4、【考点】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被动句式,“为……所……”式答案:B解析:“為人所疑”是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被动句式,固定结构是“为……所……”式.5、【考点】齐桓公伐楚答案:C解析:C项中“方城”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汉水”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故本题选C项.6、【主考点】北冥有鱼【副考点】联绵词的语音特点答案:A解析:A项“莽苍”:叠韵联绵词,郊野的颜色,这里代近郊.B、C、D项都是复合词.7、【考点】和氏之璧答案:A解析:A项“理”:《说文·玉部》:“理,治玉也.从玉,里声”此处用本义,义为治玉.加工玉石.故本题选A项.B项綏:安抚.C项加:副词,更.D项嬉:游戏,玩耍.8、【考点】连用答案:B解析:B项“尚”和“犹”都是副词,在“仍然”的义项上同义.9、【主考点】运斤成风【副考点1】词的本义与引申义【副考点2】相似关系答案:B解析:A项相:扶助盲人走路的人,助手.本义是察看;仔细看.用的不是本义.B项斤:《说文·斤部》:“斤,斫木也,象形.”此处用本义,义为“横刃斧”.C项引:拉着.本义是张开弓弦,用的不是本义.D项习是复习,本义是鸟数飞,用的不是本义.10、【考点】叔向贺贫答案:D解析:“亡不越竟,反不討賊”中的亡是逃走的意思.A项亡是灭亡,B项亡与“无”通用.C 项亡是外出.D项的亡是逃跑的意思.11、【主考点】象形【副考点1】指事【副考点2】会意答案:B解析:B项,眉是象形字,亦是指事字,明是从日从月的会意字,歡是从欠雚声的形声字.故本题选B项.12、【考点】古注的类别答案:D解析:章句类:是指用分章析句的方式来解释古书的一种古注类型.它与传注类不同的是,传注类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章句类除了释词外,还要串讲文意,指明一章的主题意旨.13、【主考点】和氏之璧【副考点】双宾语答案:A解析:A项“獻之厲王”是双宾语句,代词“之”是直接宾语,“厉王”是间接宾语.故本题选A项.14、【考点】第三节变文答案:C解析:(1)变文,是指有变化的使用同义词,以避免用词的重复啰嗦、单调乏味.如:雷霆不作,风雨不兴.(2)变文为求协韵,如:母也天只,不谅人只.(3)变文为了显示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异.如: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15、【主考点】形声字的类型【副考点1】形声字义符的表义特点【副考点2】义符和声符在形声字中的位置分布答案:C解析:A项溪的义符色氵,谿的义符是谷,义符不同;B项游的义符的氵,遊的义符是辵,义符不同;C项猶的义符是犬,猷的义符也是犬,所以义符相同;D项腾的义符是马,勝的义符是力,义符不同.16、【考点】通假字的声音关系答案:D解析:“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的本义是“田地的界限”,这里是“叛”的借字,义为“背叛”.在上古“畔”和“叛”都属双声叠韵通假.故本题选D项.17、【主考点】动量表示法【副考点】鸿门宴答案:B解析:有时为了强调动作的数量,可以把表示动量的数词放在句尾,并在数词前面用“者”字.这样,“者”字词组就充当了全句的主语,放在句尾的数词成了全句的谓语.B项句中的代词“者”和前面“举所佩玉玦以示之”结合成名词性成分,充当句子的主语,数词“三”充当谓语.这是古代汉语表示动量的一种形式.18、【主考点】北冥有鱼【副考点】通假字的定义答案:D解析:通假字是借来记录同音词的字,简称借字.D项“有”:“又”的借字.上古称数,正数与零散之间往往加“有”.故本题选D项.A项“支”:后作“肢”,是古今字的关系;B项“知”:智慧,后作“智”,是古今字的关系;C项“牀”和“床”是异体字的关系.19、【考点】“为”答案:C解析:“此是何種也?”的“是”前面出现了判断句的主项“此”,说明这个“是”已经不是句子的主语,而是系词.故本题选C项.20、【考点】表示反问的情态副词有“岂”“宁”“独”“庸”等答案:A解析:A项“宁”是表示反问的情态副词.B项“勿”是否定副词,C项“徒”是范围副词,D项“既”是时间副词.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21、【考点】上兵伐谋答案:不战而屈人之兵解析: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选自《上兵伐谋》)22、【考点】宋人献玉答案:若以与我解析:我以不貪爲寶,爾以玉爲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选自《宋人献玉》)23、【考点】其政闷闷答案:廉而不刿解析: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燿.(选自《其政闷闷》)24、【考点】北冥有鱼答案:其翼若垂天之云解析: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选自《北冥有鱼》)25、【考点】触龙说赵太后答案:父母之爱子解析: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选自《触龙说赵太后》)26、【考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答案:七十而从心所欲解析: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选自《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文字题(共13题,共36分)27、【考点】第二节古书的标点答案: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國人盡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飾者,裂其衣,斷其帶.”裂衣斷帶,相望而不止.晏子見,公問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飾,裂斷其衣帶,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對曰:“君使服之於內,而禁之於外,猶懸牛首於門,而賣馬肉於內也.公何以不使內勿服?則外莫敢為也.”公曰:“善!”使內勿服,不逾月,而國莫之服.28、【主考点】之连接主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主谓结构变为名词性偏正结构在句子中充当主宾状和判断句谓语或充当复句的分句【副考点】大同与小康答案:之: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而成的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充当状语,主要是表示时间上的修饰,可译为“……的时候”.29、【主考点】会意【副考点1】形声字的类型【副考点2】义符和声符在形声字中的位置分布答案:(1)会意字:武、秉、休;(2)形声字:穎、旗、惑.(3)会意与形声的区别:会意字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构成新字.形声字是根据词的意义类别而选取一个义符,再取一个与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声符,构成新字.解析:(1)会意字:武、秉、休;(2)形声字:穎、旗、惑.(3)会意与形声的区别:会意字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构成新字.形声字是根据词的意义类别而选取一个义符,再取一个与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声符,构成新字.30、【主考点】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方位或处所,有“在……”“到……”或“由……”等意思.【副考点1】表示动作进行时所用的工具或依据,有“用……”或“拿……”等意思【副考点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有“把……当作……”“像对待……一样的”等意思答案:(1)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方位或处所,有“在……”“到……”“由……”等意思.隅,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有“把……当作……”“像对待……一样的”等意思.客,名词作状语,把……当作客人对待.(3)表示动作进行时的状态,多用比喻的方式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有“像……一样的”“像……似的”等意思.蚁,名词作状语,像蚂蚁一样.(4)表示动作进行时所用的工具和依据,有“用……”或“拿……”等意思.车,名词作状语,用车…….31、【考点】季氏将伐颛臾答案:疾:厌恶,讨厌.32、【考点】寡人之于国也答案:勝:尽.33、【考点】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答案:毀:恶名,坏名声.34、【考点】潮州韩文公庙碑答案:濟:振救.35、【考点】也答案:也:句中语气词,常用在主语之后,起提顿作用,使全句的语气变得舒缓.36、【考点】论贵粟疏答案:以:连词,表目的,可译作“来”.37、【考点】触龙说赵太后答案:殊:程度副词,特别.38、【考点】博学答案:篤:专一.39、【考点】季氏将伐颛臾答案:為: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四、综合题(共3题,共37分)40、(1)【考点】动词答案:沒:通“殁”,去世(2)【考点】动词答案:有:通“又”(3)【考点】使动关系答案:飲:动词的使用用法,使……饮酒.(4)【考点】名词答案:色:脸色.(5)【考点】古代汉语中表示肯定的情态副词有“固”“必”“诚”“乃”“果”等答案:固:副词,坚决.(6)【考点】第二节指示代词答案:“其”是指示代词,作定语.解析:“其”是指示代词,作定语.(7)【考点】其答案:“其”是句中语气词,表示一种委婉语气.(8)【考点】动词答案:(臣子们的)知识不足以知道你(齐景公)的不对,(臣子们的)勇气不足以触犯你(齐景公)的脾气.(9)【考点】表示动作进行时的状态,多用比喻的方式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有“像……一样的”“像……似的”等意思答案:现在大臣们向大王谄媚是为了谋取利益,所以大王脱靶,他们也叫好,像同一张嘴说的一样.(10)【考点】动词答案:因为接受赏赐将违反晏子的道义,顺从阿谀奉承的欲望.(11)【考点】动词答案:是对弦章的高度赞扬,赞扬弦章奉行晏子的道义,不阿谀奉承的品质.解析:是对弦章的高度赞扬,赞扬弦章奉行晏子的道义,不阿谀奉承的品质.41、(1)【考点】祁奚荐贤答案:祁奚请求退休,晋悼公问祁奚谁可接任.(2)【考点】祁奚荐贤答案:祁奚推荐仇人解狐.(3)【考点】祁奚荐贤答案:有德行的人称赞祁奚,说这件事足可说明他很能推荐贤人.(4)【考点】祁奚荐贤答案:推荐直属的下级,不是为了袒护.(5)【考点】祁奚荐贤答案:立了一个中军尉而作成了三件好事.(6)【考点】祁奚荐贤答案:正因为自己为善,所以能举荐与自己一样的人.42、(1)【考点】相似关系答案:第一个“斗”用的是本义,指酌酒的器皿.第二个“斗”用的是引申义,指斗星.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类型是相似关系.(2)【考点】动静关系答案:第一个“節”用的是本义,指竹节.第二个“節”用的是引申义,指节制、约束.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类型是动静关系.(3)【考点】时空关系答案:第一个“間”用的是本义,指缝隙.第二个“間”用的是引申义,指一会儿,表示时间的间隔.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类型是时空关系.。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十种修辞方式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十种修辞方式

古代汉语里的修辞方式很多。

我们这里只能介绍一些比较重要的,有助于提高阅读古书能力的修辞手段来谈,目的只是帮助读者了解这些修辞手段,从而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

(一)稽古;(二)引经;(三)代称;(四)倒置;(五)隐喻;(六)迂回;(七)委婉;(八)夸饰;(九)并提;(十)互文。

(一)稽古《文心雕龙·事类》谈到“引用”的目的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就是根据具体的事例来比照抽象的义理,引用古代来验证现代。

“引用”可分为三种:引言、引文、引事。

引言就是引用口头流传的话语,如《庄子·秋水》:“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水经注·巫山·巫峡》:“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引文即引经,即引用见于书面的文字。

详下。

引事就是稽古,即是援引古人的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论点。

稽古在古代作品里是一种颇为常见的修辞手段。

例如: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

(韩非子·五蠹)(二)引经引经与稽古的分别,主要在于:①稽古是叙述一些历史事实,引经则是援引古代圣贤的言辞;②稽古可以有正面的,有反面的,而引经则一律是正面的言论。

例略。

(三)代称代称也叫“借代”,就是不把事物的名称直接说出,而另外换一个与该事物有某些内在联系的名称。

代称与比喻的区别在于代称只涉及同一事物,而比喻则涉及两种事物。

即用于代称的词语与被代称者实际上指同一事物,是一种直接代替,如“乘奔御风”中的“奔”,与被代称者“马”是同一事物,而比喻是说甲事物好比乙事物,但不等于就是乙事物。

如说“曹公,豺虎也。

”并不等于说曹操就是豺虎。

代称的范围很广,下面分作八个方面来叙述:1.以事物的性状特征或标志来指代该事物。

2.以部分代全体。

有时候是以事物的主要部分指代该事物的全体,例如国风和大小雅是《诗经》的主要部分,所以“风雅”可作为《诗经》的代称;《离骚》是《楚辞》的主要部分,所以“风骚”可作为《诗经》《楚辞》的代称。

古代汉语——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

古代汉语——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
6.“乃古人之文”句:古人行文有把表示事物大类的名称放到表示事物小类的名称前,以成一个组合单位的情况。
7.“如《礼记》言‘鱼鲔’”句:例如《礼记》中的“鱼鲔”,其中的“鱼”是表示大类的名称,“鲔”是表示小类的名称。
11.皆其例也:都是大名冠小名的例子。其,指示代词,指大名冠小名。
12.孟夏:指夏季的第一月,古以孟、仲、季表示一个季节三个月的顺序,孟夏则是指农历的四月。行春令:是说到了初夏还出现春季的物侯现象。
《国语?晋语》:“吾观晋公子,贤人也。其从者,皆国相也。以相一人,必得晋国。”按:僖二十三年《左转》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疑此文“一人”二字乃“夫”字之误。“以相”绝句,即《左传》所谓“若以相”也。“夫必得晋国”绝句,即《左传》所谓“夫子必反其国”也。“夫”者指目其人之辞,说详襄二十三年《左传正义》。今误作“一人”二字,义不可通矣。
11.用:介词,相当于“以”。之:连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2.殊:程度副词,很。了:明了。
13.徒:范围副词,祇。清言:玄言。达:到达,这里指明了。
2.《荀子?正名》篇是论述名称与实物关系的一篇文章,主张名定而实辨,制名以指实,接触到语言的起源问题,有些观点如“约定俗成”论对今人影响很大。大共名:相当于今天说的总称。
3.大别名: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大类概念,也就是表示事物大类的名称。
4.正名百物:为万物制定好的名称。
5.共名:相当于种概念。别名:相当于属概念。
4.今误作“一人”二字,义不可通矣:今行本《国语》把“夫”字误拆成“一人”,意思上就读不通了。“夫”字误拆成“一人”,而不是“二人”,当还有脱落致误的原因,“二”字脱落一横,就成“一”字。
二字误为一字例

古代汉语自考题-2

古代汉语自考题-2

古代汉语自考题-2(总分:100.04,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下列各项中,各组字都是异体字关系的一项是______A.迹—蹟脩—修解—懈 B.磊—磥塵—尘妆—粧C.秕—粃歸—饋够—夠 D.知—智蚤—早暖—煖(分数:1.00)A.B. √C.D.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异体字定义的理解和对常见异体字的掌握。

A项“脩”与“修”是通假字关系,“解”与“懈”是分化字关系。

C项“秕”与“粃”、“够”与“夠”是异体字关系,“歸”与“饋”是通假字关系。

D项“知”与“智”是分化字关系,“蚤”与“早”是通假字关系,“暖”与“煖”是异体字关系。

2.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______A.血手病企 B.取雨牧紡C.井伐本剪 D.圓趕望雲(分数:1.00)A.B.C. √D.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的掌握运用。

C项井是象形字。

伐是会意字,从人从戈,会砍杀之义。

本是指事字,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

剪是形声字,从刀、前声。

A项血和手是象形字,病是形声字,企是会意字。

B项取是会意字。

雨是象形字。

牧是会意字,从攴从牛,表示手执鞭放牧。

“紡”是形声字,从糸、方声。

D项“圓”和“趕”是形声字,前者从口、员声,后者从走、干声。

望是会意字,从人竖目眺望远方。

“雲”是象形字。

3.下列各句中,“共”用本义的一句是______A.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B.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C.民不知禮,未生其共。

D.父之仇,弗與共戴天。

(分数:1.00)A.B.C.D.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常见词本义和引申义的理解运用。

D项“共”的意思是共同,用其本义。

《说文解字》:“共,同也。

”A项“共”的意思是供给。

B项“共”的意思是环绕。

C项“共”的意思是恭顺。

A、B、C项皆用的是“共”的引申义。

4.以下加着重号词语的古今词义的差异,属于感情色彩变化的一项是______A.不知戒,後必有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礼记?檀弓》篇是孔子和弟子讨论古代丧葬礼仪等的言行记录。
6.从母:姨母。从母之夫,指的是姨父。
7.衍文:校勘学术语,指典籍传抄过程中误增的字,这里是说“夫”字不当有,是多余的文字。
8.“二人”两字误合为“夫”字:是说由于古书竖排的关系,“二”和“人”上下相连,就容易误合成“夫”字。
9.“学者旁识”句:是说有学识渊博的读书人,知此“夫”字为“二人”误合,就在旁边批注“二人”两字以纠正版本的文字讹误,引起别人的注意。学者,读书的人。旁识,在旁边加批注。识,作标记。
《中孚》传曰:“乘木舟虚也。”按《正义》引郑《注》曰:“空大木为之曰虚,总名皆曰舟。”然则舟、虚并言,舟其大名,虚其小名也。王注曰:“乘木于用舟之虚。”此说殊不了,辅嗣徒习清言,未达古义也。
5.《中孚》:《易经》六十四卦的卦名。传:指《彖》传。
6.乘木舟虚也:这是《彖》传解释《中孚》卦辞“利涉大川”的一句话。
11.皆足以相国:都可以成为国相。
1.绝句:就是句子在这里点断。《国语》的“以相”就相当于《左传》所说“若以相”,因此,句读的时候,要在“相”字后断句。
2.《国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夫必得晋国”就相当于《左传》所说的“夫子必反其国”,因此,要在
“夫必得其国”这里断句。
3.“夫”者指目其人之辞:“夫”是用来指称特定人的词。
二、互文
互文,又叫“互辞”“互言”,一般是指前后文句或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参互见义。
三、变文
变文,是指有变化地使用同义词,以避免用词的重复啰嗦、单调乏味。
四、连类而及
连类而及:也省称为“连及”,清代俞樾称为两事连类而并称例(见《古书疑义举例》卷一之七),是指两事物同类或相关,行文取用一事物时,将另一事物也连带提出,连带提及的事物在文中并无实际表达作用,这种辞例,就称为连类而及。
2.《荀子?正名》篇是论述名称与实物关系的一篇文章,主张名定而实辨,制名以指实,接触到语言的起源问题,有些观点如“约定俗成”论对今人影响很大。大共名:相当于今天说的总称。
3.大别名: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大类概念,也就是表示事物大类的名称。
4.正名百物:为万物制定好的名称。
5.共名:相当于种概念。别名:相当于属概念。
《礼记?月令》篇:“孟夏行春令,则蝗虫为灾;仲冬行春令,则蝗虫为败。”王氏引之曰:“‘蝗虫’皆当为‘虫蝗’。此言‘虫蝗’,犹上言‘虫螟’,后人不知而改为‘蝗虫’,谬矣。”按:上言“虫”而下言“蝗”,上言“虫”而下言“螟”;虫,其大名也;蝗、螟,其小名也。
1.俞氏这几段文字揭示了古人大名冠(加于)小名的行文条例。
4.今误作“一人”二字,义不可通矣:今行本《国语》把“夫”字误拆成“一人”,意思上就读不通了。“夫”字误拆成“一人”,而不是“二人”,当还有脱落致误的原因,“二”字脱落一横,就成“一”字。
二字误为一字例
《礼记?檀弓》篇:“从母之夫,舅之妻,二夫人相为服。”按:“夫”字衍文也。“二人”两字误合为“夫”字,学者旁识“二人”两字以正其误,而传写误合之,遂成“二夫人”矣。《国语》“夫”字误分为“一人”二字,《檀弓》“二人”字误合为“夫”字,甚矣古书之难读也。
11.用:介词,相当于“以”。之:连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2.殊:程度副词,很。了:明了。
13.徒:范围副词,祇。清言:玄言。达:到达,这里指明了。
《国语?晋语》:“吾观晋公子,贤人也。其从者,皆国相也。以相一人,必得晋国。”按:僖二十三年《左转》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疑此文“一人”二字乃“夫”字之误。“以相”绝句,即《左传》所谓“若以相”也。“夫必得晋国”绝句,即《左传》所谓“夫子必反其国”也。“夫”者指目其人之辞,说详襄二十三年《左传正义》。今误作“一人”二字,义不可通矣。
7.《正义》:指唐代孔颖达等奉召撰定的《周易正义》。
8.空大木为之曰虚:挖空整棵大树做成的船就叫虚。空,动词,挖空。为,动词,做。之,代词,指船。
9.“然则舟、虚并言”句:这样的话,那么舟虚一起出现,舟是表示大类的名称,虚是表示小类的名称。
10.王:指王弼(226年-249年),三国时魏国玄学家,字辅嗣。着有《周易注》《周易略例》等。
第二十课 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
需要掌握教材中所举的例子。
例:
下列句中,不属于互文这一表达方式的一句是( )。
A.秦时明月汉时关。
B.夫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
C.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D.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一、婉曲
中国古代社会重礼仪,讲修身,尤其在专制的王权制度下,说话不便、不宜或愿过于直白,时常用迂曲的表达来陈述己意。
1.《古书疑义举例》是一部古书校读的名著,作者为清代俞樾。
2.《礼记?缁衣》这里为小戴《礼记》四十九篇本。《缁衣》为第三十三篇。
3.信:诚信。倍:背叛。
4.莅:临,到,后作“莅”。
6.当作:校勘学术语,用来指出文献中误字的正字。
7.书:《尚书》。
《尚书?多方》篇:“我有周惟其大介赉尔。”按:枚氏因“大介”连文,而以“大大赐汝”释之,不词甚矣。《说文?大部》“大也。从大,介声。读若盖。”凡经传训大之介,皆其叚字也。此经疑用本字。其文曰:“我有周惟其赉尔。”“赉”,即“大赉”也。后人罕见“”字,遂误分为“大介”二字。
6.“乃古人之文”句:古人行文有把表示事物大类的名称放到表示事物小类的名称前,以成一个组合单位的情况。
7.“如《礼记》言‘鱼鲔’”句:例如《礼记》中的“鱼鲔”,其中的“鱼”是表示大类的名称,“鲔”是表示小类的名称。
11.皆其例也:都是大名冠小名的例子。其,指示代词,指大名冠小名。
12.孟夏:指夏季的第一月,古以孟、仲、季表示一个季节三个月的顺序,孟夏则是指农历的四月。行春令:是说到了初夏还出现春季的物侯现象。
五、用曲
所谓典故,是指旧典故实为后代袭用而具有典面之外的内在涵义的典例故实。
《古书疑义举例》三则
一字误为二字例
《礼记?缁衣》篇:“信以结之,则民不倍;恭以莅之,则民有孙心。”惠氏栋《九经古义》谓:“孙心”当作“愻”。《说文》:“愻,顺也。《书》云:‘五品不愻’”今文《尚书》作“训”,古文《上书》作“愻”,今孔氏本作“孙”,卫包又改作“逊”,古字亡矣,《缁衣》犹存古字耳。
1.“此言‘虫蝗’”句:大意是说,上文讲“虫螟”,是大名冠于小名之例,这是古人行文的正常格式,而这里改变了这种格式变成了“蝗虫”,则是今人行文的正常格式。今行本“蝗虫”是后来的人不知古人有大名冠小名的行文格式而乱改的。这种改动是错误的。
2.按:这是训释用语,表示下面的话是俞樾的分析。
4.“虫,其大名也”句:虫是表示物体大类的名称,蝗、螟是表示物体小类的名称。
10而传写误合之:传写的人却将批注性文字和误合的“夫”字一起刻入到版本中。
11.甚矣古书之难读也:古书难读是很显然的了。这是倒装句,谓语“甚矣”前置。矣,句尾语气词,这里由于倒装,放到了句中。之,连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大名冠小名例
《荀子?正名》篇曰:“物也者,大共名也;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是正名百物,有共名别名之殊。乃古人之文,则有举大名而合之于小名,使二字成文者。如《礼记》言“鱼鲔”,鱼其大名,鲔其小名也。《左传》言“鸟乌”,鸟其大名,乌其小名也。《孟子》言“草芥”,草其大名,芥其小名也。《荀子》言“禽犊”,禽其大名,犊其小名也。皆其例也。
13.“蝗虫为灾”与下文“蝗虫为败”意思相同,都是指在当年出现蝗虫肆虐成灾的自然灾害。
14.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王氏引之:即王念孙之子王引之,王氏父子为干嘉学派的领军人物。
16.“蝗虫”皆当为“虫蝗”:是说《礼记?月令》篇中的“蝗虫”都应该是“虫蝗”。当为,校勘术语,专用于纠正版本文字错讹现象。
2.犹:副词,用于动词之前,表示既成事实的持续,可译作“还”。古字:古本文字,即反映版本原貌的文字。
3.有:词头,用于名词前,无实义,可不译。赉:赐予。
4.连文:指两字相连成义的情况。
5.不词:不成词义,也就是平时口语和书面语中都没有这种说法。
7.介,本义为身披铠甲的人,由这个意义可引申出疆界等义,但不能引申出大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