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运动规律最新版最新版
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的科学规律
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的科学规律
侧向挤压形成褶皱
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的科学规律
2、受到水平的拉伸就会形成裂谷(如红海东非大裂谷)或正断层
正断层
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的科学规律
3、受到水平方向的剪切、扭为就会形成 平移断层及各种扭动构造。
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的科学规律
第二节、板块构造学说简介
• 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受南美和非洲大陆海 岸线形态极其相似启发,再结合在古生物、地层、 地貌和构造等方面的对应证据,提出了“大陆漂 移”假说,但由于未能阐明大动漂移的动力学机 制而未被重视;
地震,也是由于
该断层错动引起
的。
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的科学规律
三、 地壳的垂直运动主要标志
1、沉积相(岩相)及其变化
岩相(岩性特征和古生物化石特征的综合)在横向和纵向 上的变化与地壳运动关系密切。
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的科学规律
2、超过沉积环境的厚度
利用沉积物或沉积岩的厚度资料 可以反映地壳升降运动的速度和幅度。 如浅海的水深不超过200m,故浅海沉积 物厚度按理要少于200m,北京西山中元 古代浅海相白云岩厚度达3000-4000m, 远远超过浅海的水深,说明当时是一边 沉积,地壳一边下降。
2、将地壳的稳定区称为“地台区”,典型地台区(又 称克拉通)在经历了早期地槽活动阶段之后,再 转入长期的、相对稳定的构造演化过程。地台区 具有双层结构,下部为地槽期形成的结晶基底,上 部为地台期形成地的壳运沉动与板积块构盖造的科层学规。律
五、地壳水平运动的主要证据
1、岩层受到水平侧向挤压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褶皱或逆断层
大陆漂移有那些证据?
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的科学规律
1.大陆拼合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地壳运动规律课件(新课标)精编版
块碰撞挤压而形成,与板块作用边界一致,故 C 项正确。
答案:C
[命题方向] 以热点事件或地质景观图、示意图为背 景,结合工程建设、能源问题等,考查岩石的类型及相 互转化。
[押题 1] 图甲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Ⅲ为变 质岩;在图乙、图丙中,A 为石灰岩,C 为页岩,B、D 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 A、C 两种岩石发生变化,形成的 新岩石。据此回答(1)~(3)题。(导学号 53490015)
答案:AD
命题角度二 板块运动与地貌 2.(2015·江苏卷)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
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解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和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可
知,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是两大板
专题三 水体运动与地壳运动
学案 2 地壳运动规律
[最新考纲] 1.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 外力因素。
考点一 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构造理论
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 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 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 的是( )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解析:图中①②所示箭头均指向沉积岩,表示的是水
圈、岩石圈中的各种沉积物经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作用
变为沉积岩的过程,故 A 项正确,B 项错误。
③所示箭头由变质岩指向沉积物,应是对岩石的风化 侵蚀作用,故 C 项错误。④表示岩浆中的物质进入大气 圈,应指火山喷发作用,故 D 项正确。
最新专题六:地壳物质运动规律ppt课件
成谷地 形成山岭 河平原、汾河谷地
【高考必备知识】 —— 逐条回顾,自我检测
7.右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形成
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
A. 断裂上升 B. 褶皱弯曲 C. 冰川堆积 D. 火山喷发
峨眉山万佛顶
(2)主要地质构造的应用:
构造 实践意义
原因或依据
石油、天然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最 气埋藏区 上为天然气,中为石油,下为水
岩石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 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
重点三: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重难迷点集中攻坚——提知能] 1.外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 结成岩。其中以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的影响最为 普遍和常见。
流水侵蚀―形―成→黄沟土谷高、原瀑的布千、沟峡万谷壑、支离破碎
沈阳:12 月 1 日起出租房屋必须登记备案
从 12 月 1 日起,市民出租房屋必须到房产部门进行登记备 案,房屋租赁备案费每笔 80 元。
11 月 28 日,沈阳房产租赁网正式开通;未来一两年,
市民可以通过这个网站实现网上租住房屋。记者当天从房 产部门获悉:从 12 月 1 日起,市民出租房屋必须到房产部 门进行登记备案,出租住宅登记备案费为 80 元/笔。
地质构造
褶皱
背斜
向斜
断层
形态 向上拱起
判 断
岩层新 老关系
中心岩层较 老,两翼较 新
方
法 图示
向下弯曲
中心岩层较
岩层受力破裂并 沿断裂面有明显
新,两翼较 的相对位移
老
地质构造
褶皱
背斜
向斜
断层
常规 常形成 常形成谷地 断层处形成裂谷,
高中课件 地壳的运动规律 主干知识再现
(1)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D )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2)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C )
(2014·浙江文综)
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 纬38.5°所作的地质 构造、地貌剖面图。 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 下水埋藏越深。读图, 完成(1)~(2)题。
考点三 外力作用与地貌
(1)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 的是( C ) A.①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
B.②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沙砾洪积
C.③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
D.④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
(2)图中城市历史上曾是某王朝的都城,该王朝一般会选择 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皇家陵墓。图中较为理 想的地方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系
翼岩层较新
岩层一般向
下弯曲
岩层受力破裂并沿
中心部分岩 层较新,两
断裂面有明显的相 对位移
翼岩层较老
地质构造
褶皱
背斜
向斜
未侵蚀 常形成山 常形成谷
地貌 岭
地或盆地
构
造
背斜顶部
地 貌
侵蚀后 地貌
受到张 力,常被 侵蚀成谷
地
向斜轴部 岩性坚硬 不易被侵 蚀,常形 成山岭
断层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 陡崖,如东非大裂谷。 断层一侧上升的岩体, 常成为山岭或高地,如 华山、庐山、泰山;另 一侧相对下降的岩体, 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 谷,有时有泉、湖泊
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地壳运动详细收藏版
地壳运动折叠编辑本段运动分类折叠按照方向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地壳运动示意图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也称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
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
垂直运动,又称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
地壳运动控制着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影响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形成各种构造形态,改变岩层的原始状态,所以有人也把地壳运动称构造运动。
按运动规律来讲,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有些升降运动是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一种现象。
水平和垂直运动比较地壳运动运动方向岩层表现运动结果水平运动地壳物质水平位移岩层弯曲隆起,或断裂张开巨大的皱褶山脉、裂谷、海洋垂直运动垂直于地球表面地壳抬升或下降高低起伏,海陆变迁。
二者关系:1、对立统一关系2、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3、不同地点或不同时期,以某一种运动为主折叠按照速度地壳运动按运动的速度可分为两类:①长期缓慢的构造运动。
例如大陆和海洋的形成,古大陆的分裂和漂地壳运动移,形成山脉和盆地的造山运动,以及地球自转速率和地球扁率的长期变化等,它们经历的时间尺度以百万年计。
另如冰期消失、地面冰块融化引起的地面升降,也属以万年计的缓慢运动。
②较快速的运动。
这种运动以年或小时为计算单位,如地极的张德勒摆动,能引起地壳的微小变形;日、月引潮力不但造成海水涨落,也使固体地球部分形成固体潮,一昼夜地面最大可有几十厘米的起伏;较大的地震可引起地球自由振荡,它既有径向的振动,也有切向的扭转振动。
地壳运动的分类,还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下表所示:地壳运动分类表序号分类依据地壳运动类型1参照物1、以黄道面为参照物的地壳运动;2、以地轴为参照物的地壳运动;3、以地理坐标为参照物的地壳运动;4、以地表物体为参照物的地壳运动。
地球运动规律PPT 人教课标版
5、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计算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 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
若α为倾角,H为正午太阳高度,则α+H=90°。
2、利用晨昏线确定地方时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是6时;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是18时; ③昼弧中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是12时; ④夜弧中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是0时。
3、利用晨昏线确定日期和季节 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
为3.21或9.23。 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为6.22;
结合时事新闻,考查地方时、区时和时区的计算及季节的
判断;
•
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光照图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
相关计算;
•
结合经纬网图,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读图分析
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地理计算能力,并且结合光照图的
变式图、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等知识点,考查地
理思维方式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专题归纳
1、太阳直射赤道时,即3.21和9.23,全球各地正东方日出 ,正西方日落;
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东北日出 ,西北日落;
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东南日出 ,西南日落;
4、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日出,正北日落;南半球正南 日出,正南日落。
(七)日影朝向变化规律
二、与地球运动有关的计算
1、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1)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
(2)所求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差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A.a 点海拔较高,线速度较大 B.a 点海拔较低,线速度较小 C.b 点海拔较低,线速度较小 D.b 点海拔较高,线速度较小
2.图中区域位于(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高纬度 D.低纬度 解析:第 1 题,如果只考虑纬度因素,同一纬度两 点的线速度是相同的。图示 a、b 两点纬度相同,但是 a 点线速度低于 b 点。根据纬度相同,海拔越高,线速度 越大的规律,可判断 a 点海拔较低。B 项叙述正确。第 2 题,根据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规律,可 判读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答案:1.B 2.B
(2)地轴倾向法。(连线法)
①连接日心和地心,将该线作为太阳光线。 ②该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太阳直射点(因为太阳光 线与该点的地球表面垂直)。 ③观察该点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若在北半球则为 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在南半球则为北半 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3)垂线法。(晨昏线法)
1.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及影响因素总结 (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 0。 (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线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 情况下)。 (3)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 的角速度相同,均为 15°/h,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 对应点的线速度。
探究点一 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毛泽东同志一生共创作了 100 多首诗词,而“关注人 民群众生活,以人民为主体”是毛泽东诗词的核心理念。 当毛泽东得知江西余江县消灭了危害极广的血吸虫病时, 他激动不已,彻夜难眠,感慨和欣喜之情化作了不朽诗句: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 一样悲欢逐逝波。”
专题三地壳运动规律
岩浆来源、成分和演化规律
岩浆来源
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和地壳深 部的部分熔融,其形成与地球内 部的热状态和物质组成密切相关。
成分特征
岩浆的成分复杂多样,主要由硅 酸盐矿物组成,同时含有挥发分、
金属元素和放射性元素等。
演化规律
随着岩浆的上升和冷却,其成分 和性质会发生变化,包括矿物结 晶、温度降低、压力减小等,这 些变化会影响岩浆的流动性和喷
火山灾害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灾害类型
火山灾害主要包括火山喷发、火山碎屑流、火山泥流、火山气体灾 害等。
风险评估
通过对火山活动历史、现状监测和未来趋势的分析,可以评估火山 灾害的风险等级和影响范围。
应对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的火山灾害,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建立监测 系统、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公众教育和避灾演练等。
显。
地震活动性评价指标与方法
地震频度与震级
一定时间内地震发生的次数和 震级大小,反映地震活动强弱
。
地震能量释放
通过震级-频度关系计算地震能 量释放,评估地震活动水平。
地震活动周期性
分析地震活动时间序列,探讨 地震活动周期性变化规律。
地震活动性综合评价
结合多种指标和方法,对地震 活动性进行综合评价。
地震危险性评估与防范措施
地震危险性评估
地震防范措施
基于地震活动性、地震带分布和地质构造 等因素,评估区域地震危险性。
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 系统建设,提高公众地震防范意识和自救 互救能力。
工程抗震设防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
针对重要工程和生命线工程进行抗震设防 ,采取隔震、减震等技术措施提高工程抗 震能力。
发方式。
岩浆侵入、喷出和结晶过程
地壳运动变化规律总结(全)
地壳运动变化规律总结(全)岩⽯圈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构成地貌、⼟壤的物质基础,是⽣命赖以⽣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提供各种矿产资源。
注意:岩⽯圈≠地壳1、基本概念、分类及成因A.⼏个概念: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常见的造岩矿物有⽯英、长⽯、云母、⽅解⽯。
矿产:岩⽯形成过程中有⽤矿物在地壳中或在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农业利⽤的要求。
矿⽯:含矿产的岩⽯,优劣常⽤品位表⽰,有些岩⽯本⾝就是矿产如:⽯灰岩、煤、花岗岩、⼤理岩。
矿床:在⼀定的地质作⽤下,矿产的富集地段。
有内⽣矿床、外⽣矿床、变质矿床。
岩⽯:⼀种或⼏种矿物的集合体,如花岗岩是由长⽯、⽯英、云母等组成,⼤理岩由⽅解⽯组成。
B.分类及其成因:(1)岩浆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固⽽成,在地表以下形成侵⼊岩(如花岗岩)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叫喷出岩⼜称⽕⼭岩如⽞武岩等。
理解教材P58页“岩浆岩⽣成⽰意图”。
⽞武岩:密度⼤,有许多⽓孔,不宜做建筑材料。
西南地区各省都有分布。
花岗岩:密度⼩,好的建筑材料。
华⼭、黄⼭、北京⼋达岭等。
形成矿产:有⾊⾦属。
(2)沉积岩:岩⽯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积成岩作⽤下形成或由化学沉淀物或⽣物遗体堆积⽽成如:⽯灰岩,具有层理构造和化⽯。
形成矿产:煤、⽯油、天然⽓。
冰川沉积:先融化先沉积,杂乱物章。
河流沉积:上游下游:颗粒由⼤到⼩;下游某处垂直⽅向上下:砾岩、砂岩、粘⼟。
化⽯:古⽣物遗体(如贝壳)或遗迹(如⾜⽳)。
(3)变质岩:已⽣成岩⽯在⾼温、⾼压下,成分、性质发⽣改变形成,如⽯灰岩变成⼤理⽯等。
理解教材P61页“⽯灰岩受热变成⼤理岩”注意的是⽯灰岩与岩浆的交界部位。
C.地壳物质循环2、原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概念:岩⽯圈(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被⼀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
全球六⼤板块:亚欧、⾮洲、美洲、印度洋、南极洲、太平洋(全部是⼤洋板块)需要关注的⼏处地⽅:①⼤褶皱⼭系、⼤岛弧链⼏乎都是消亡边界。
科学家发现全新的地壳运动规律
科学家发现全新的地壳运动规律1.引言地壳运动一直是地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过去几十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地震活动、地质构造和地形变化等多种方法,揭示了地壳运动的一些基本规律。
然而,最近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地壳运动规律,这项发现对于我们对地壳运动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2.地壳运动的基本知识在深入探讨新的地壳运动规律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地壳运动的基本知识。
地壳是地球最外部的固态壳层,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地壳运动指的是地球表面上岩石和土壤的相对运动,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地质构造的形成和变化等现象。
3.传统地壳运动规律传统上,科学家们认为地壳运动主要受到板块运动和地震活动的影响。
板块运动是指地壳上的大型岩石板块相对移动,造成地震带、地震断裂和山脉的形成。
地震活动则是由板块边界处的应力积累引起的断层滑动所导致的。
4.新的地壳运动规律的发现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除了板块运动和地震活动之外,还存在着一种全新的地壳运动规律。
科学家们通过对全球范围内的地壳运动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一种与板块运动和地震活动无关的地壳运动模式。
5.短期地壳变形事件这种新的地壳运动规律主要表现为短期地壳变形事件。
科学家们发现,在某些地区,地壳会在短时间内发生一系列的变形,包括地面的隆起或下降、断层的形成和土地的移动等。
这些变形事件通常持续数天到数月不等,然后逐渐消失。
6.影响因素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短期地壳变形事件与地球内部的流体运动密切相关。
地球内部存在着大量的岩浆、水和气体等流体,它们的运动会对地壳产生压力和应力,从而引发地壳的变形。
此外,气候变化、地下水的开采等人类活动也可能对地壳运动产生一定影响。
7.意义和应用这项新的地壳运动规律的发现对于我们对地壳运动的理解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地壳运动模型,不仅包括传统的板块运动和地震活动,还考虑了流体运动的影响。
其次,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一些地质灾害事件,如地面塌陷、地裂缝的形成等。
2024年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4.4地壳运动 (教案)
小结:地壳运动构造着地球的地表形态。地壳运动也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五、练一练
一、我会选
1.地壳中岩石发生断裂形成断层,当断层处的岩石相互碰撞或摩擦时,就会发生( )。
A.岩石风化 B.地震 C.火山喷发
2.下列现象与地壳运动无关的是( )。
A.火山喷发 B.地震 C.四季变化
为什么有的沉积岩的纹理会倾斜甚至扭曲?
组织学生观察沉积岩纹理的不同,引导学生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二、聚焦问题,作出假设(预设5分钟)
以沉积岩纹理异常的现ຫໍສະໝຸດ 引出探究问题,引导孩子利用自身经验及科学资料进行推测,从事物的结构及相关系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学生说出个人猜想时要求其说明理由,锻炼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和实证意识。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地壳运动构造着地球的地表形态,也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假设,并形成新的认知。
3.科学家推测喜马拉雅山脉曾经是海洋的依据是( )。
A.喜马拉雅山上有很多珍稀野生动植物
B.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大量古海洋生物的化石
C.喜马拉雅山峰海拔很高
二、我会判
1.地壳运动不仅会形成山脉,还会形成海沟。 ( )
2.地壳运动不会给地表造成破坏。( )
3.岩层在地壳运动中受挤压而发生弯曲形成褶皱。( )
教学 难点
地壳运动规律最新版最新版共30页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地壳运动规律最新版最新版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关联图的判读技巧 1.浏览试题所给条件、框图,把握其表达的地理事物 主题; 2.回想该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寻找突破点; 3.结合图中箭头指向和已提供信息,理清逻辑关系; 4.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信 息,加速问题的解决; 5.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梳理一 遍,避免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
第7课时 地壳运动规律
(1)
聚焦点一 地壳物质循环 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其 中沉积岩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和保存生物化 石。三类岩石及岩浆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 (3)影响降水的因素:
例1:(2011·苏北四市3月调研)读下图,完成(1)~(2) 题。
(2)乙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类 地质作用,a、b、c代表三大类岩石,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大理岩属于a类岩石 B.b、c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并含有化石 C.长江三峡的形成主要与①有关 D.②③④均属于内力作用
【解析】第(1)题,甲图中各箭头的含义分别是:①太 阳辐射、②地面辐射、③大气逆辐射、④散失在外太 空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某区域气温高低的直接原 因是大气逆辐射(③)强弱,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太阳年辐射总量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间这两 个因素,而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间又取决于纬度、 天气、大气干洁程度等。四川盆地因多云雨天气(大气 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故太阳年辐射总量少;青藏 高原因海拔高、大气稀薄、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 弱作用弱),故太阳年辐射总量多,均与②、④环节无 关,C、D选项错误。
【解析】该图为多个地理事物的关联图,能简明扼要 地概括出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和因果联系。读图, 判读出各代号所示地理事物:①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②地面辐射、③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④大气逆辐 射;甲:背斜成谷,乙:向斜成山;a喷出岩、b侵入 岩、c变质岩、d沉积岩;M为搬运作用、N为沉积和 固结成岩作用。第(1)题,含有化石的只能是沉积岩, ①错误。大理岩是石灰岩经高温高压形成的变质岩, ②正确。a、b分别为喷出岩、侵入岩,均为岩浆岩, ③正确。甲处是背斜,乙处是向斜,④错误。第(2)
答案: (1)B (2)D
聚焦点二 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 震等,可从以下概念来认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概念
形式
地质 作用
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 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 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包括内力作用和 外力作用
概念
形式
地壳 运动
由内力作用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 和内部物质发生变位的运动
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
地质 构造
构造 地貌
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和变 位
明显反映地质构造的地貌
包括褶皱和断层
大陆、洋盆、山脉、大盆地、大 平原、山脊、裂谷、陡崖、块状 山
对以上概念需把握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1.地质作用是形成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动力; 2.地壳运动是地质作用的一种形式;(过程) 3.地壳运动是地质构造的成因,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4.构造地貌是地质构造的反映。(表现形式)
的形成机制、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的要素 等联结成图,从宏观角度来建构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 联系。从内容看,可分学科内知识联系和学科间知识 联系。从结构看,可分逻辑性(紧密型)知识联系和非 逻辑性(松散型)知识联系。
常见如下各种形式的关联结构图: 1.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揭示地理事物时 空分布成因、原理及与人类的关系; 2.某种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 3.某地突出的地理特征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 4.某企业、公司原材料来源、生产流程、市场营销 网络图等; 5.某地环境问题的产生、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和治 理措施; 6.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产生、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演变过程、治理措施; 7.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
题,煤炭的形成离不开沉积和固结作用,①错误。大 气中的尘埃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②错误。搬 运作用的常见介质有大气。岩浆活动释放的 气体中包含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加强大气逆辐射, ④正确。
答案: (1)B (2)C
【技巧点拨】常见的地理关联图及其判读技巧 常见的地理关联图 地理关联图是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
例2:(2011·学海导航大联考)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 日本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被海啸冲走的木屋、 汽车等形成长约111公里的“垃圾岛”,正漂向美国西 岸。据此回答(1)~(3)题。
【变式训练1】 (2011·盐城市第三次调研)构建关联 图可从整体角度把握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是地理 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读下图,完成(1)~(2)题。
(1)甲图中各箭头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之间的 热力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主要与①的数值大小 有关 B.四川盆地的年平均气温较高,与③的数值大小有关 C.四川盆地的太阳年辐射总量较小,与②的数值大小 有关 D.青藏高原的太阳年辐射总量较大,主要与④的数值 大小有关
【解析】第(2)题,①②③④所表示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固结成岩、冷却凝固、重熔再生、变质作用,D选项 正确。a、b、c分别代表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判 读该图的难点在于其省略了一些箭头,如省略了沉积 岩、岩浆岩直接经重熔再生变为岩浆等环节。大理岩 属变质岩(b类岩石);只有沉积岩(c类岩石)才含有化石; 长江三峡的形成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A、B、C选项 错误。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c、d类岩石中含有化石 ②大理岩属于c类岩石 ③a、b类岩石为岩浆岩 ④甲处是向斜,乙处是背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有关图中大气受热过程与各圈层间关系的说法正 确是( ) ①煤炭资源的形成与N地质作用无关 ②a处喷发出来的火山灰削弱了③作用 ③①②③④大气受热过程对M地质作用有深刻影响 ④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能导致④作用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