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5(1)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保护概论

(3)低、低、低阶段(低出生 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由 于各种原因,欧美发达国家中人 口的自然增长率呈现了下降的趋 势,有些国家出现了人口零增长 甚至负增长现象,但发展中国家 的人口依然继续增长从全球来看 ,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减缓,但全 世界每年仍能增加近1亿人。
3、人口的环境容量
人口环境容量:也称为地球环境对人口 的承载能力,指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 地球对人口的最大抚养能力或负荷能力 。
二、人口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 、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 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 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 关系的人的总称。
人口发展作为社会过程与环境
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的,它们构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保持适度人口(数量适度、素质 较高)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 护生态环境。然而,若人口增长失 控,作为社会消费主体、人口过多 ,对环境构成巨大压力,将会造成 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合上述各个专题研究成果得出一个结论 ,百年后我国理想的人口数量应在6.5-7 亿之间。
我国人口数量大,这是一个 既成的事实,现实的问题就 是,在人口多的基础上如何 发展经济。
人口数量过大对环境是一种压力,不利
于经济的发展,但人口数量大不是环境问题 的唯一根源。如日本可算是人口众多,人口 密度高的国家,且境内多山地,但日本的自然 保护相当好。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的生产力发 展水平高,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人口的环境素质高。
我国人口与环境的矛盾相当尖锐。
国家把控制人口和保护环境作为两项基
本国策。许多专家学者也作了大量系统
研究。以我国生态系统稳定的支付能力 为基础,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容量进 行测算:从淡水供应看,我国不宜超过4.5 亿;从土地资源看,不宜超过10亿,从粮食 产量看,不宜超过12.6亿;从蛋白质供应 看,我国人口不宜超过6.8亿。等等。综

环境保护概论试题(含答案)整合

环境保护概论试题(含答案)整合

环境保护概论试题(含答案)整合一、选择题1.环境污染按污染产生的来源分为 D P76A.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水污染等B.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C.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生活污染等D.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等2.造成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是 C P66 A.烟尘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C.烟尘和二氧化硫D.烟尘和氮氧化物3.1986 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主要是 C A.化学物质 B.细菌C.放射性物质 D. 热4.我国城市地下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

D A.降雨减少B.城市化过程中不透水地面的增加C.森林植被被破坏D.过量的开采地下水5.我国流经城市主要河段中,对其污染贡献最大的污染物为____。

AA. 有机污染物B.重金属C.三氮D.酸性污染物6.以下不属于污水处理技术物理法的是D P140 A. 重力分离B. 过滤法C. 离心分离法 D. 混凝7.1987 年通过的《蒙特利议定书》是保护--------- 的历史文件CA. 动物B.植物C.大气臭氧层D.水8.颗粒污染物中,粒径在10 微米以下的称为___。

C P77 A. TSP B. 飘尘 C.降尘 D. 烟尘9.造成全球气候的温室气体,主要为_______。

DA. 一氧化碳B.甲烷C.氮氧化物D.二氧化碳10.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 A A. 6 月5 日 B. 4 月22 日 C. 9 月16 日 D.11 月15 日11.我国环境保护法公布的时间是A A.1989 年12 月26 日B.1986 年12 月26 日C.1989 年9 月1 日D.1986 年9 月1 日《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我国规定城市居住区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为 B P185 A. 昼间55 分贝夜间45 分贝 B. 昼间60 分贝夜间50 分贝C. 昼间60 分贝夜间的分贝D. 昼间70 分贝夜间55 分贝13.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五大问题是A A.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问题B.人口、经济、能源、资源、环境问题C.人口、经济、发展、粮食、资源问题D.粮食、能源、人口、环境、发展问题14.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 A A.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 B.一氧化碳、铅化合物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D.一氧化碳、二氧化硫15.联合国于-----年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A P37 A.1972 B.1973 C.1974 D.197516.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设置在-----度最好CA.17-20 度B.18-20 度C.20-25 度D.26-28 度生态平衡失调表现在功能上的标志,包括-----和物质循环中断。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

还地球的美丽 — 蓝天白云和树1
还地球的美丽 — 蓝天白云和树2
还地球的美丽 — 草原
还地球的美丽
—— 蓝天
还地球的美丽
—— 桂林山水
还地球的美丽
—— 林荫道
还地球的美丽
—— 秋色
还地球的美丽
——梦想与树为邻
还地球的美丽
—— 山野的宁静
还地球的美丽
—— 秋水
还地球的美丽
—— 极光
该装置设立的初衷是在一个密封的环境里引入 3800多种生物,模拟构成地球上的多种有代表 性的生态系统,希望藉此实现内部生态的自主 循环。但是试验开始后不久,装置内的大气氧 含量就急剧下降,以至于不得不多次与外界交 换空气,一年以后,所引入的物种死亡了1/4, 原定实验目标根本无法实现。
Bio2实验室全貌
天灾?人祸?
—— 洛杉基光化学烟雾
天灾?人祸?
—— 日本水俣病事件
天灾?人祸?
—— 日本痛痛病事件
天灾?人祸?
—— 酸雨的危害
天灾?人祸?
—— 氰化钠事
悲观的环保主义 观点
悲 观 的 环 保 主 义 以 麻 省 工 学 院 D. 梅 多 斯 (Dennis.L.Meadows)为首的罗马俱乐部提交了 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为代表。报告认 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 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五项基本因素的运作方 式是呈指数增长的,全球增长将会在下世纪某 时段达到极限,即“世界末日”的来临。该书 一出版,立即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激烈争论。 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对人类自身前途的极大关 注。
2.1.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公平性原则
1、本代人之间的公平性
2、代际之间的公平性

环境保护概论期末考试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期末考试答案

1.我国固体废物控制的技术政策有哪些?(1)无公害技术政策(2)减量化技术政策(3)资源化技术政策2.什么是危险废物;有哪些特性?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特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等药,允许使用化学肥料,不拒绝基因工程方法和产品管理方法强调生产全过程的管理注重生产环境和产品的检测结果认证管理每年接受检查认证一次认证可用三年 7.什么是一次和二次污染物?一次: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质,进入大气后其性质也没发生变化。

二次: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与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

8.伦敦与洛杉矶烟雾有什么差别?伦敦:一次污染物是大气未燃烧的碳尘与SO2,二次污染物是硫酸雾和硫酸盐的气溶胶。

洛杉矶:交通工具向大气排出碅8立多种养结合循环再生的完整体系,尽量减少对外部物质的依赖,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农用化学品和基因工程技术允许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允许使用化学肥料,不拒绝基因工程方法和产品管理方法强调生产全过程的管理注重生产环境和产品的检测结果认证管理每年接受检查认证一次认证可用三年7.什么是一次和二次污染物?一次: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质,进入大气后其性质也没发生变化。

二次: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与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

8.伦敦与洛杉矶烟雾有什么差别?伦敦:一次污染物是大气未燃烧的碳尘与SO2,二次污染物是硫酸雾和硫酸盐的气溶胶。

洛杉矶:交通工具向大气排出大量的烃类和氮氧化物,在光照条件下,和空气中的混合物发生反应,产生O3、H2O2、过氧乙酰等光化学物质。

9.如何保护臭氧层?(1)逐步禁止生产和使用破坏臭氧层的物质(2)全球合作使发展中国家的缔约国能够实施控制措施(3)研发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替代物10.如何判断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总磷、无机氮和叶绿素分别超过20mg/m3,300mg/m3和10mg/m311.什么是光污染?人类活动造成的过量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形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环境保护概论单项选择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单项选择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单项选择练习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IOO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环境科学里,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

A、生物放大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生物量金字塔D、十分之一定律正确答案:A2、下列不属于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的是()。

A、酸雨B、光化学烟雾C、臭氧层空洞D、硫酸烟雾正确答案:C3、水体自净过程的污染带和恢复带中,B0D5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A、升高B、降低C、不变D、以上都有可能发生正确答案:B4、以下哪一事件引起了对人类健康的急性危害()。

A、骨痛病事件B、伦敦烟雾事件C、水俣病事件D、富山事件正确答案:B5、下列选项中,属于寄生性食物链的是()。

A、青草一野兔一狐狸一狼B、藻类一甲壳类一小鱼一大鱼C、植物残体一蚯蚓一线虫类一节肢动物D、黄鼠一跳蚤一鼠疫病菌正确答案:D6、以下哪一项不是防止饮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产生的措施()。

A、选择有机物污染轻的水源B、改善氯化消毒方法C、选择硬度低的水源D、预防水源中的藻类生长正确答案:C7、利用大型、自动化设备,实现过程的优化控制,体现了实施清洁生产途径中的()。

A、组织区域内的清洁生产B、资源综合利用C、改变工艺和设备D、组织厂内物料循环正确答案:C8、导致臭氧层破坏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

A、二氧化碳B、酸雨C、氟氯燃类化合物D、甲烷正确答案:C9、同一时间内除尘器去除粉尘的量与进入除尘器粉尘量的百分比,指的是()。

A、分级效率B、烟气处理量C、总效率D、通过率正确答案:C10、生态平衡的标志不包括()。

A、生物量持续爆发性增长B、一级结构稳定C、能量流动畅通D、二级结构稳定正确答案:A11、下列关于噪声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A、噪声产生、传播和接收从基本原理上都与声音不同B、噪声能够对人的心理和儿童智力发育产生影响,但不会导致胎儿畸形C、噪声源不是单一的,因此噪声污染是永久的D、噪声是一种感觉性污染,对噪声的判断与个人所处的环境和主观愿望有关正确答案:D12、沉淀池的主要功能是()。

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保护概论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就要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 构的调整入手,改进产品 结构,淘汰高消耗、重污 染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产 品,大力降低结构性破坏。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结构调整导向类的法律文件来对产 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 例如: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外商 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等,地方政府的《浙江省制造业产业 发展导向目录(2008年本)》、《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7年 本)》等。 产业结构调整把产业分为三类: 鼓励发展:生产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的企业 限制发展:生产工艺一般、资源利用率不高、污染排放量较大, 且规模效益不明显的企业 禁止发展:具有先进生产工艺、资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量小, 且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企业
经济政策
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是指运用税收、信贷、财政补贴、收 费等各种有效经济手段引导和促进环境保护的政策。 经济政策
污染防治的 经济优惠政策
资源生态补偿政策
污染费污染税政策
10.3 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 总量控制与减排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基本思想:把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实施在经济开发和建设过程之 中,实施全过程控制,从源头解决环境问题。转变“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 后修复”的环境保护道路。 (2)“谁污染、谁治理” 谁污染、谁治理” 由20世纪70年代初 “污染者负担”的提出引申而来。新形势下,这一政策 的内涵已拓展为“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 坏、谁恢复”。 强化环境管理” (3)“强化环境管理” 提出: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因为中国在短期内不具备依靠高投入治理污染的条件,中国现有的许多环 境问题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由此国家提出了强化管理的环境政策。 措施: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机构; 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概论》课件

《环境保护概论》课件

垃圾焚烧
通过高温焚烧垃圾,将其中的有害物 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同时产生电能 或热能。
垃圾填埋
将无法处理或无法资源化的垃圾进行 安全填埋,需要注意防止对环境和地 下水资源的污染。
生态修复技术
土壤修复
水体修复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对受到污 染或破坏的土壤进行修复和改良。
通过生态工程、生物技术等手段,对受到 污染或破坏的水体进行修复和净化。
通过风力发电,降低对环境的 破坏和污染。
核能利用
核能发电是一种高效、清洁的 能源,但需要注意核废料的处 理和安全问题。
地热能利用
利用地热能进行供暖、发电等 ,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污水处理技术
活性污泥法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 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
无害的物质。
生物膜法
利用生物膜的吸附作用 ,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
02
环境污染及其影响
大气污染
总结词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 物,导致大气质量恶化,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和环境造 成危害的现象。
详细描述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生产和 消费等。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 氢化合物等,这些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气候变化和生态环 境造成严重影响。
总结词
土壤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向土壤中排放的污染物,导致土壤质量恶 化,对植物生长、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详细描述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弃物、农业化学品、城市垃圾等。污染物主要包 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放射性物质等,这些污染物会对植物生长、生态系统和 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噪音污染
“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

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保护概论

2、环境质量
• 水环境质量 • 大气环境质量 • 土壤环境质量 • 城市环境质量 • 生产环境质量 • 文化环境质量
第二节 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
• 环境问题就是指作为中心事物的人类与作为 周围事物的环境之间的矛盾。
二、环境问题的分类
(一)环境破坏
• 是指人类的社会活动产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环境 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占中国总 数(百分
比)
6042 3685 626 347 1384 29734
3% 14.2%
中国占世界 伤残调整的 生命年的比
例a
9.6%
4.3%
34.7%
14.2%
35.2%

1432
16.0%
17810
8.5%
58.6%
467 8885
5.2%
11924 208407
5.7%
9.0% 15.1%
1.环境要素 • 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
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 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
阳光、岩石等。 • 人工环境要素包括:综合生产力、技术进步、
人工产品和能量、政治体制、社会行为、宗教 信仰等。
环境要素 •水 • 大气 • 生物体
环境结构 单元 水体
第一章 绪论
2.环境与中心事物的关系:环境对立 统一
中心事物
(二)环境组成
对于环境科学而言,环境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
• 自然环境 • 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
• 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
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大气环 境

第一章概述《环境保护概论魏振枢杨永杰主

第一章概述《环境保护概论魏振枢杨永杰主
代以前) – 4 环境问题的第二次高潮(20世纪80年代后)
•第一章 绪论
+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是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事件; +2〕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 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和金属微粒附 着在悬浮颗粒物上. +3〕伦敦烟雾事件图片 1952年, 这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由燃煤引发的 城市烟雾事件。 +4〕美国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 1955年,是最早出现的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 染事件。
+ 酸雨是由化石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 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 等酸性气体,在大气中形成硫酸和硝酸 后,又以雨、雪、雾等形式返回地面, 形成酸雨。
•第一章 绪论
+ 由于一方面清洁水源被大量滥用、浪费 和污染,另一方面,淡水的区域分布不 均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 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 世界上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已经在大多 数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出现。这种现象 的出现,主要是人类无计划、不合理地 大规模开采所致。
+ 解决途径:新能源的(如太阳能、风能 、核能等)开发利用。
•第一章 绪论
+ 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章 绪论
+ 1、萌芽阶段(境19保4护9~工1作9方73针)和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
+ 2、起步阶段(1973~1召98开3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 + 3、发展阶段(1983~出1:99保5)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 4、深化阶段(1995~制:至定“三今了同我)步国”,环“境三保统护一事”。业的战略方针

环境保护概论_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环境保护概论_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环境保护概论_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中国的第一个生态产业园区是()。

参考答案:广西省的贵港国家生态产业示范园区2.水体自净、植树造林等是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正确3.化学监测、仪器检测、生物监测都是环境质量检测手段。

参考答案:正确4.环境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解决环境问题和进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而取得的成果,是指导人类进行环境保护的一门科学。

参考答案:正确5.环境诸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产生的集体效应是个体效应基础上质的飞跃,各环境要素整体效应等于个体效应之和。

参考答案:错误6.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

参考答案:错误7.人类环境不仅仅是简单的一种生存空间的概念。

参考答案:正确8.目前世界各国主要通过()、施用化肥和农药这三种途径提高粮食产量。

参考答案:开垦荒地9.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哪种原因导致?()参考答案:过量施用化肥10.由于医疗条件改善,婴儿成活率增加是解放初期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参考答案:正确1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不具有单一方向性。

参考答案:错误12.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和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质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又称继发性污染物。

他们的毒性往往比一次污染物更强。

参考答案:正确13.按污染物排放的时间分固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两类。

参考答案:错误14.大气中的不定组分是人类保护大气和防治大气污染的主要对象。

参考答案:正确15.空气质量指数与空气污染指数不一样。

参考答案:正确16.空气质量指数(英文缩写为 AQI)数值越大,空气越清新。

参考答案:错误17.原生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两类。

参考答案:错误18.生态学是研究人类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参考答案:错误19.核电的社会风险与汽车事故、火灾、飞机事故相比是很低的。

环境保护概论完整版

环境保护概论完整版

3、北京市垃圾处理现状
(二)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1、城市垃圾的分类
2、物资回收
3、热能回收
编辑版pppt
30
城市垃圾
能源
焚烧 热分解
物资
分选技术 堆肥法
电力、沼气 燃烧油、气 纸、金属、玻璃
肥料
城市垃圾的资源化模式
(三)城市垃圾的其他无害化处理 1、填埋 2、堆肥 3、焚烧 (四)北京市垃圾处理对策 1、减量化 2、无害化 3、资源化 4、产业化 (五)两种典型城市垃圾的处理与利用 1、白色污染 2、废旧电池
1、改进热能利用技术,提高发电站效率
2、开发和利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能源
3、废热的利用
4、城市及区域绿化
编辑版pppt
38
第七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一、土壤污染 二、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 三、土壤污染的治理
编辑版pppt
39
一、土壤污染 (一)土壤及其组成 (二)土壤污染物及土壤自然净化过程
1、土壤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致病微生物 2、土壤自然净化过程 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物理化学过程、 生物过程
编辑版pppt
15
二、水体污染及水体自净作用
(一)水体污染(定义、分类) (二)水体富营养化过程 1.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
质污染现象。
2.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造成感官污染;引起水质恶化;减少鱼类活动的空间;
藻类分解的有害物质伤害水生生物;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严重影响鱼类生存
编辑版pppt
32

环境噪声的特征与噪声源分类

噪声污染及防治
环境噪声的危害 噪声污染控制

环境保护概论重点

环境保护概论重点

1.大气是多种气体混合物。

其组成可认为是由恒定,可变和不变三种类型组分所组成的。

大气的恒定组分指大气中含有的N z O及微量的He,Ne,Ar,Kr,Xe等稀有气体。

大气的可变组分主要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还有各种不同来源的微细尘埃和自然界产生的某些化合物。

大气中的不定组分,是由自然界的火山爆发,森林火灾,海啸,地震等临时性灾难所产生的,由此形成的污染物有尘埃,硫,硫化氢,硫氧化物,碳氧化物及恶臭气体等。

2.自然界中局部的质能转换和人类所从事总类繁多的生活,生产活动,向大气排放出各种污染物,当污染物超过环境所允许的极限时,大气质量发生恶化,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健康,精神状态,设施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患病到恶劣影响和破坏,此类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有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4种类型,影响较大的污染物有总悬浮微粒,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总氧化剂6种。

3.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有颗粒污染物如粉尘,烟等污染物,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

4,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类生活活动种所排放的有害气态物质种类繁多,依据这些物质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需采纳不同的技术方法进行治理。

(1)烟尘治理技术:除尘装置的工作原理为由燃料及其他物质燃烧或以电能为热源加热等过程产生的烟尘,以及对固体物料破裂,筛分和输送等机械过程所产生的粉尘,都是以固态或液态存在与气体中,从气体中除去或收集这些固态或液态粒子,从而爱护大气免受污染。

(2)主要气体污染物的治理技术:①从排烟中去除S02的技术有湿法排烟脱硫和干法脱硫等。

②从排烟中去除氮氧化物的技术有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汲取法等。

③氟化物的治理有湿法净化含氟化物烟气和干法净化含氟化物烟气两种方法。

(3)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加强规划管理,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采用率,踢场清洁生产,使用清洁能源。

环保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环保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作业参考答案1-3章1.什么是环境问题?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两次环境问题高潮的区别。

答:(1)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2)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1)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的变暖;2)臭氧层的破坏;3)酸雨区的扩展;4)自然资源的短缺和耗竭;5)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6)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3)1)影响范围不同。

第一次高潮是局部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问题,第二次高潮是大范围、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

2)危害后果不同。

第一次高潮环境污染主要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二次高潮不但危害人体健康的影响,而且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3)污染源复杂程度不同。

第一次高潮污染源相对简单,第二次高潮污染源比较复杂。

2、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答: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结合实际,论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战略措施。

答:要点:(1)战略任务:1)工业污染防治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集中控制、综合利用;c.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转变为集约;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3)能源利用率提高;4)生态环境保护a.生态农业 b.造林 c.生物多样性保护。

要点:(2)战略措施:1)加强科技开发; 2)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3)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4)加强环境法制、环境管理。

4、什么是生态学及生态系统?答:(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2)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断演变,达到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5、生态系统有什么功能?答:生态系统具有三大功能即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联系。

6、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破坏原因是什么?答:(1)如果生态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协调,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结构与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最初的稳定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

《环境保护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习题参考答案目录《环境保护概论》部分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生态学基础 (9)第三章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17)第四章环境与人体健康 (22)第五章大气污染及防治 (26)第六章水体污染及防治 (35)第七章土壤污染及防治 (42)第八章固体废物污染及防治 (49)第九章物理性污染及防治 (54)第十章环境管理 (59)《环境监测》部分第一章绪论 (66)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69)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 (75)第四章固废和土壤监测 (80)第十章噪声监测 (82)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2、自然环境:环绕生物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3、聚落环境:人类进行聚居生活的场所。

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生存环境。

4、人工环境: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5、环境要素: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6、环境容量:是指一个特定的环境或一个环境单元所能容纳某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7、环境自净:正常情况下,受污染的环境,经一些自然过程及在生物参与下,都具有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称此能力为环境的自净作用。

8、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

9、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10、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及其保护与改善的科学。

二、单项选择题1、A2、B3、B4、D5、A6、B7、B8、C9、A 10、C11、A 12、A 13、D 14、C 15、B16、B 17、A 18、D 19、D 20、A三、简答题1、什么是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环境保护概论第五章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环境保护概论第五章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2、作用时间:很多环境污染物具有积累性,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只有在体内蓄积达到中毒阈值时,才会产生危 害。所以往往会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毒物的 蓄积量将加大。 3、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环境污染物往往不 是单一的,而是经常与其它物理的、化学的、 生物的因素同时作用于人体,因此,必须考虑 这些因素的联合作用和综合影响。 4、个体敏感性:人的健康状况、生理状态、 遗传因素、性别、年龄等因素对环境污染物的 敏感程度也会不同。
第三节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第三节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汞对人体的危害:也称为水俣病(于1956年发生于日

本熊本县水俣湾地区的汞中毒事件)。主要可以引起中柱神 经的损害和中毒。重症临床表现为口唇周围和肢端呈现出神 经麻木(感觉消失)、中心性视野狭窄、听觉和语言受障碍、 运动失调。但慢性潜在性患者,并不完全具备上述症状。 2)铬对人体的慢性危害:长期饮用被铬污染的水,可发 生口角糜烂、腹泻、腹痛和消化道机能紊乱等病症。 3)铅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被铅污染了的大气、蔬 菜等食物,经过呼吸道或口腔侵入人体内,再由血液输送到 脑、骨骼和骨髓等各个器官。铅损害骨髓造血系统,能引起 贫血;铅对神经系统也能造成危害,出现运动和感觉异常; 也可使肌肉失去收缩动力。铅引起神经中毒多在前臂和小腿 发生,早期有闪电样疼痛,进而发展成为感觉减退和肢体无 力。铅还可以通过胎盘,侵入胎儿脑组织,危害后代。
四、环境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转归:大致可 概括为以下几种: 1、毒物的侵入和吸收:毒物主要是从呼吸道 和消化道侵入人体,也可以从皮肤或其它途径 侵入。 空气中气体毒物或悬浮的颗粒物质,可以经 呼吸道进入人体;水和土壤中的有毒物质,主 要是通过饮水和食物经消化道被人体吸收。整 个消化道都有吸收作用,但以小肠更为重要。 2、毒物的分布和蓄积:毒物经上述各种途径 进入人体后,由血液分布到人体各组织,不 同的毒物在人体各组织的分布情况不同。如 铅积累在骨内,DDT蓄积在脂肪组织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概论5(1)
2010年11月23日:兰州市空气质量连续两天均为重度污染;今日污染
指数仍在300以上,兰州市将启动防范冬季大气污染应急预案,城区
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所有产生烟雾污染的烧烤店停止营业……据
国家环保部公布了全国86个城市的污染指数,兰州污染指数达到348,
排名全国倒数第一名。
环境保护概论5(1)
¡
大气学中校熄的灯污铃一染声次响严物过重浓后大度,气正污较打染低算事时就件寝。,的这通学次常生们不忽会然 造 如 害成工气人厂体体在泄发学呼境急生露现生吸事位们困故性产外于相难案中过排校继。的气事毒 程 ,门出这中污件环口现场毒染, 中 外造境一发后事而成但 出 界保栋烧来件丧多护在 现 气的、被让生达立寝头定安,某特 象1法2室昏为化并0些殊 条的0内、全县推0进人特事 件气气国梅动程因味促首城了殊故 突。为很、例镇英条,变空臭胸大东国件大等、闷气华刺等污完下量,鼻症染小,有便。状环85,
一片灰霾的天空下 新快报2009年11月27日报道:
¡ 灰霾:大量极细微的干气尘象粒部等门均检匀测地显浮示游,在广空州中遭,遇使水平能 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了气今普年遍有以混来浊最现严象重,的使灰远霾处天光气亮; 物微带 黄、红色,使黑暗物微环带保蓝局色指。出,空气污染指数高 达129,已属于“不适合人类居
③大气颗粒物的源和汇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 大气颗粒物可分为天然源和人为源两类。
1)颗粒物的天然来源 天然源可起因于地面扬尘(风吹灰尘),和地壳、土壤的成分很相似,
海浪溅出的浪沫,火山爆发的喷出物,森林火灾的燃烧物,宇宙来源的 陨星尘及生物界产生的颗粒物如花粉、袍子等。
二次颗粒物的天然来源主要是森林中排出的碳氢化合物(主要是萜 烯类),进入大气后经光化学反应,产生的微小颗粒,与自然界硫、氮、 碳 NO循2氧环化有生关成的的转硝化酸产等物。如由H2S、SO2经氧化生成的硫酸盐,由NH3、NO和
¡ 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 概念性指数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 空气质量状况。中国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 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
环境保护概论5(1)
空气污染指数的分级与危害
¡ 空气污染指数为0-50,空气质量级别为I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优。此 时不存在空气污染问题,对公众的健康没有任何危害。
¡ 洛杉矶位于美国西南海岸,西面临海,三面环山,是个阳光 明媚,气候温暖,风景宜人的地方,是一个商业、旅游业很 发达的港口城市。然而在1970年,这座城市约有75%以上的 市民患上红眼病,这就是最早出现的新型大气污染事件—光 化学烟雾污染。
¡ 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由于汽 车漏油、排气,汽油挥发、不完全燃烧,每天向城市上空排 放大量石油烃废气、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铅烟。这些排放 物,经太阳光能的作用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过氧乙酰基硝 酸酯等组成的一种浅蓝色的光化学烟雾,加之洛杉矶三面环 山的地形,光化学烟雾扩散不开,停滞在城市上空,形成污 染。
环境保护概论5(1)
②颗粒物的种类:
灰(Ash)
颗粒直径:1 ~ 200 m; 物态:固体; 生成机制、现象: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不燃性微粒,如煤、木 材燃烧时产生的硅酸盐颗粒,粉煤燃烧时产生的飞灰等。
雾(Fog)
颗粒直径:2 ~ 200 m; 物态:液体; 生成机制、现象:水蒸气冷凝生成的颗粒小水滴或冰晶水 平视程小于1km。
¡ 2、引发的“臭氧洞”问题 。 ¡ 3、酸雨问题 ¡ 4、温室效应
环境保护概论5(1)
三、大气污染物、来源与危害
¡ (一)大气污染物:是指大气中危害人类和 环境的各种有害物质。
¡ (二)大气污染物分类: ¡ 1、颗粒物 ¡ 2、气态污染物
环境保护概论5(1)
¡ 1、颗粒物 ¡ ①定义: ¡ 颗粒物又称尘,是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物质。颗粒物
¡ (二)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
¡ 大气污染物对工业的危害主要有两种:一是大气中的酸性污 染物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对工业材料、设备和建筑设 施的腐蚀;二是飘尘增多给精密仪器、设备的生产、安装调 试和使用带来的不利影响。
¡ 大气污染对工业生产的危害,从经济角度来看就是增加了生 产的费用,提高了成本,缩短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 大气污染对农业生产也造成很大危害。酸雨可以直接影响植 物的正常生长,又可以通过渗入土壤及进入水体,引起土壤 和水体酸化、有毒成分溶出,从而对动植物和水生生物产生 毒害。严重的酸雨会使森林衰亡和鱼类绝迹。
环境保护概论5(1)
¡ (三)对大气和气候的影响:
¡ 1、颗粒物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减少到达地面的太 阳光辐射量。
环境保护概论5(1)
②颗粒物的种类:
粉尘(微尘、Dust)
颗粒直径:1 ~ 100 m; 物态:固体; 生成机制、现象:机械粉碎的固体微粒,风吹扬尘,风沙。
烟(烟气,Fume)
颗粒直径:0.01 ~ 1 m; 物态:固体; 生成机制、现象:由升华、蒸馏、熔融及化学反应等产生的 蒸气凝结而成的固体颗粒。如熔融金属、凝结的金属氧化物、 汽车排气、烟草燃烟、硫酸盐等。
¡ 目前,在我国的部分区住域”存空在气着质4量个等灰级霾。严广重州地全区城:黄淮海 地区、长江河谷、四川一盆片地灰和,珠不江仅三令角来自洲野。模糊,连 呼吸都觉得不顺畅。
¡ 灰霾天气致肺癌发生不亚于尼古丁,城市的灰霾天气相当于 我们每天抽20支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5年, 我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将超过100万,平均每分钟就有两个 人被查出是肺癌,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环境保护概论5(1)
②颗粒物的种类:
烟尘(熏烟,Smoke): 0.01~ 5 m;固体与液体;含碳物质,如煤炭
燃烧时产生的固体碳粒、水、焦油状物质及不完全 燃烧的灰分所形成的混合物,如果煤烟中失去了液 态颗粒,即成为烟炭。
烟雾(Smog): 0.001~ 2 m;固体;粒径在2m以下,现泛
指各种妨碍视程(能见度低于2km)的大气污染现象。 光化学烟雾产生的颗粒物,粒径常小于0.5m使大 气呈淡褐色。
¡ 定义3: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达到有害程度,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条 件的现象。 (地理学)
¡ 定义4:自然或人为原因使大气圈层中某些成分超过正常含量或排入有毒 有害的物质,对人类、生物和物体造成危害的现象。 (生态学)
¡ 定义5: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 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资源学)
¡ 大气污染对弱人地讲体述:健“康手、慢腿性发麻毒,稍害微作一碰用水,就疼主。”要表 现为污染物有搀质的,女 甚在工 至连 会低站 直浓立 接都 瘫度成 软、问 在题 地长, 。若 该时批不间病是人被连是人续典连型扶作的带用于 人体后,出职现业性的正己患烷病(一率种升高危高险的等溶现剂,象无。色、近易年来 我国城市居挥备民发时、 使肺无 用味 正癌。 己发在 烷空 ,病调 易率环 经境 过很、 皮没 肤高有 和,良 呼好吸其的道中通渗风透最设,高的 是上海市,进城入人市体后居会民引起呼周吸围神系经损统害疾)中病毒明疑似显病高于 郊区。 人。
2009年5月:佛山大气污染严重,200万网上
招标治理
环境保护概论5(1)
空气污染指数:
¡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 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 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 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 变化趋势。
会引起起名人师生群身的心急受害性,中至毒今阴。影如难印消。度帕博尔农
药厂甲基异氰酸酯泄露,直接危害人体,发
生了2500人丧生,十多万人受害。
环境保护概论5(1)
2009年2月,中山市坦洲镇南华医院收治了一
¡ 2、慢性中批毒来自深圳的特殊病人。16名病人都是女工, 个个面色苍白、手脚无力,询问病情时都是虚
环境保护概论5(1)
二、大气污染的危害
¡ (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1、急性中毒 ¡ 2、慢性中毒 ¡ 3、致癌作用 ¡ (二)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 ¡ (三)对大气和气候的影响
环境保护概论5(1)
¡ 1、急性全东中国华毒首完例小大中年19气毒1522污事月年染件5伦日环:敦-境2烟09事0日雾3故年发事5生—件月在—8:日伦安1晚敦化95上的县28梅点城20镇分,
¡ 空气污染指数为51-100,空气质量级别为II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良。 此时空气质量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除极少数对某种污染物特别敏感的 人以外,对公众健康没有危害。
¡ 空气污染指数为101-150,空气质量级别为III(1)级,空气质量状况 属于轻微污染。此时,对污染物比较敏感的人群,例如儿童和老年人、 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以及喜爱户外活动的人,他们的健康状况会 受到影响,但对健康人群基本没有影响。 空气污染指数为151-200,空 气质量级别为III(2)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度污染。此时,几乎每 个人的健康都会受到影响,对敏感人群的不利影响尤为明显。
环境保护概论5(1)
¡ 3、致癌作用 ¡ 这是长期影响的结果,是由于污染物长时间
作用于肌体,损害体内遗传物质,引起突变, 如果生殖细胞发生突变,使后代机体出现各 种异常,称致畸作用;如果引起生物体细胞 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发生突然改变作用,又 称致突变作用;如果诱发成肿瘤的作用称致 癌作用。
环境保护概论5(1)
可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 ¡ 一次颗粒物是由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直接
造成污染的颗粒物,例如土壤粒子、海盐粒子、燃烧烟尘等 等。 ¡ 二次颗粒物是由大气中某些污染气体组分(如二氧化硫、氮 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中的正常 组分(如氧气)之间通过光化学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或 其他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颗粒物,例如二氧化硫转化生成硫 酸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