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炼字反思)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的教学反思5篇

诗歌鉴赏的教学反思5篇

诗歌鉴赏的教学反思5篇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对于提高教师的能力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当我们在教学中有了一些经验后,大家可以写份教学反思,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诗歌鉴赏的教学反思5篇,供大家参考。

诗歌鉴赏的教学反思篇1摘要: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与完善,在新课标概念下,高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而对于高中语文来说,诗歌鉴赏是目前高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就是在这样的实际下,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心得提出来的,亦是现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着重从现在的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为提升诗歌鉴赏教学质量做好必要的保障。

关键词:诗歌鉴赏;少教多学;教学思考诗歌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而在现今的高中诗歌教学中,并没有积极地发扬民族文化,不重视诗歌教学,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完善,我国大力推行新课标教学,尤其是高中的语文诗歌鉴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

但是从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状况来看,诗歌鉴赏教学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主要是以诗歌的记忆、背诵、朗读为主,学生对诗歌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是单纯地记住了诗歌,应付了目前的考试,这虽然解决了学生当前的问题,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及单纯的记忆会使学生产生厌恶的心理,学习兴趣下降,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下降,就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下面我就简单地谈谈新课标针对高中诗歌鉴赏教学所推行少教多学教学方式的优点,并为改善教学状况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教师引领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并巧设问题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学习压力比较大,尤其是在诗歌鉴赏和文言文的学习上比较吃力,而这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要想学好诗歌鉴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我国着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是如果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而且,专家们都说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

诗歌单元的教学让笔者感觉收获很大,这里来谈谈笔者的教学感受。

诗歌作为我国科学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学史的一个奇葩,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诗歌记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博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

古代诗歌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代表着高品味的文学趣味,中小学生可以从诗歌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丰富中小学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诗歌教学实践中受到心灵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培养伟大的人文精神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高中阶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又要求对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我们在教法上传统采用创设情景法将学生带入特定意境中感受作品形象对古代诗词有自己的感悟。

既然是感悟和鉴赏,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教师有自己的感悟外,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感悟和独特想法,让教学也带有个性化色彩。

往往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使得诗歌教学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局面,下面是笔者上课的一个实例,从这个实例来谈对诗歌鉴赏课的个人感悟。

在上了几节关于炼字型的诗歌鉴赏课后,笔者带着学生总结一下这类题型一般的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高二学生对于诗歌鉴赏也有一定的阅读体验,这点他们也可以总结出来。

通过展示近几年高考中关于炼字类型的诗词让学生去研究讨论如何答题能抓住得分点,接着师生共同探究找出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高中语文_古诗鉴赏之炼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古诗鉴赏之炼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熟练掌握诗歌鉴赏炼字类的答题技巧。

[导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

—欧阳修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课堂探究】1、完成下列题目,并探究答题思路卜算子张元幹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4分)答案:“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气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

②“迷”字描写水面迷雾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答案:“阔”字更好。

“宽阔”之意,水涨两岸显得开阔,营造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的恢弘阔大的意境,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

“失”字更好。

“消失”之意,水涨似乎使两岸消失,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的阔大景象。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1)“诗眼”分别是“咽”“冷”。

(2)“咽”即“呜咽”,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3)“冷”即“清冷”,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3篇)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3篇)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3篇)【第1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古典诗歌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教学对于陶冶性情、加强美育、继承传统,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然而,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在诗歌教学中,知识、技巧训练大于思想的领悟、价值的追求、审美的熏陶。

这有待于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

在高考指挥棒效应明显的大环境下,设想如果不考诗歌,又有多少学生真正主动的搜集诗歌、背诵名句、感悟意境?因为“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

”[1]当代高中生浸泡在媒体文化、网络文化、大众文化的情境中,很多学生拒绝传统,崇尚个性,已经失去学习诗歌的动机。

如果诗歌教学与现实脱节,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就会更加厌恶诗歌学习,这与诗歌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周易》中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因此,高中诗歌教学求新求变迫在眉睫。

在新课程背景下,变的是思想、方法,不变的是道德感悟、审美追求。

道德的崇高与审美的品位是学生对诗歌的自觉式追求。

现从心理学视角,从动机、美感(艺术鉴赏)、能力三个维度,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三专题: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谈高中诗歌教学改革,并作一定的反思。

一、背景分析传统的诗歌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形成符号化认识。

如谈到杜甫,就想到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人被成“诗圣”,思想是“忧国忧民”。

提到李白,就想到他被称为“诗仙”,将他与浪漫主义紧密联系,想到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这已形成当下标准化、范式的诗歌教学模式,在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思维定势”。

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引导学生以知人论世为起点,多元化解读文本,找到传统与现实的平衡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与创新能力。

而《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梦”属于想象的类型,教学中带领学生跟随李白的思维踏上多彩的追梦之旅,找到神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衔接点,回归现实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之炼字(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之炼字(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之炼字(含答案)诗歌鉴赏方法指导一、明其义诗义的理解,感情的把握,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要理解和把握诗义,须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犹如剥笋般,在递进中直达诗歌的真义。

具体来说,解诗句之义,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解诗题,得理解之线索;寻诗眼,定理解之基调;析结构,解意象,得全篇真义。

(一)解诗题,得理解之线索――整体把握的基础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题则是诗歌的眼睛。

从这“眼睛”中,我们或可以、摸索到诗歌的大概目的,或可体会到诗歌的思想感觉,或可抓住描写的事物,或可明白在什么情境下写的诗等,而这些内容是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基础,以细致分析诗歌垫定了基础。

1、从题目可以推导出诗歌大概的目的。

临洞庭上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看题目,我们可以知道是写给张丞相的,写给张丞相干什么呢?原来是求得功名。

书生“上”书丞相,目的可能是求得重用、提出治国之策略、表达不想出山的想法等,这些猜想内容,都是由“上”而得,然而继续诗,与“欲济无舟楫”联系,就知道“上张丞相”的目的了――想求得重用,希望丞相引荐。

2、从题目可以品味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3、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题中的“喜”字揭示了全诗的思想感情。

诗歌正文没有“喜”字,但是却处处见“喜”: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

第二联所写,显然是听出来的。

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

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

第三联所写,分明是看见的。

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

其无限喜悦的心情,又表现得多么生动!3、从题目知描写对象例4、听邻家吹笙郎士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古诗鉴赏-炼字》教学反思

《古诗鉴赏-炼字》教学反思

《古诗鉴赏-炼字》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古诗鉴赏-炼字》,因而教学目标设定为掌握炼字类题型的提问方式、答题技巧、答题步骤。

我的教学思路如下:首先用“推敲”的炼字趣闻导课,引出炼字话题,能迅速让学生了解本课题的教学内容。

接下来点出炼字题型的问题设置形式,答题技巧,最后是实战演练。

本节课设计原则是针对高考,针对题型,扎实总结答案,让学生有的放矢,能完整整理出相应答案,并且在反复训练中牢记答题步骤。

为此我设计了五首考场典题,采取学生讨论,总结,教师点拨,最后修改得到正确完整答案的方法,在讨论中逐步理解、记忆、深化答题步骤。

这节课学生比较活跃,优点就是能针对高考,不浪费时间和精力。

并且学生大部分都能在讨论总结后找到答题方向,以后遇到此类题型我相信也不会再盲目,这样也就达到了复习目的。

但缺点也显而易见,
比如课堂设计比较单一,只是出题讨论回答。

不变的形式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

加之炼字本身就是诗歌鉴赏环节中难度最大的,是一首诗歌思想情感与表现手法集中表现的综合体,没有持之以恒的鉴赏历程是很难迅速完整准确鉴赏清楚的,所以课上训练让学生回答时比较费时间,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讲的也稍快,这也是需要认真反思寻找方法的地方。

总而言之,这节课如果要达到目标,就需要反复训练,仅靠课堂40分钟远远不够,还需要课下认真反复的做题,总结。

高中语文_诗歌鉴赏炼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诗歌鉴赏炼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诗歌鉴赏炼字》教学设计执教者学情分析任何一篇诗歌的鉴赏必须从具体的字词句入手,只有在理解诗歌中字词句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等。

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而已。

高三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诗歌鉴赏的基础,但是在答题的规范性上火候还不够。

这表现在重点词的筛选,词句的具体赏析,答题步骤的完整性上。

这节课从设计之初,就与学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从教学实用性的角度,学生参与度较高,效果也不错。

效果分析考虑到学生即将面临二模和高考,那么对学生进行诗歌鉴赏规范答题的指导是必要的。

明确教学的重点突破之处就是规范性答题,将答题格式内化为自己的解题能力。

小组讨论、讲练结合从而能够更好掌握如何针对性的进行诗歌炼字类鉴赏答题。

我选择在课前让学生提前做诗歌鉴赏炼字专题学案并批改,将学生所做答案投影,让学生讨论答案与标准答案之间的区别,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并思考怎样才能不错。

既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达到规范学生答题的目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较活跃,学生的参与度较广,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诗歌鉴赏炼字》是高三年级诗歌鉴赏语言专题的复习内容之一,本课主要是通过诗歌炼字学案反馈的学生情况,及时总结学生的答题问题,找出每条答案的得分点,理顺答题思路。

本课涉及的内容重点明确,就是炼字类答题。

让学生品味精炼传神的词语,把握不同词性的表达效果,熟悉不同的语言考查方式,在讨论中总结此类题的答题步骤;通过部分学案展示,让学生熟悉答题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在互相打分中自警,从而能够得到有效的改正。

评测练习1、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2、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炼字》课后反思

《炼字》课后反思

《炼字——古诗词鉴赏》——教学预设和教学反思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但是语文教师切不可把语文课教学简单的当做是知识技能的传授。

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能力和修养的提高,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因此在教学中我一直注意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的同时进行思维训练,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因此我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对《炼字》一课进行如下预设并做了深入反思。

一、教学效果设想目前我带高二一个文科平行班和一个艺术班,基于学生自身素质,目前开设古代诗歌散文选修课,学生一是有为难情绪,遇难止步,二是由于诗词本身意蕴丰富,不掌握一定方法和技巧难体味其真正的妙处和韵味,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我做了如下设想。

1将课堂还给学生:尊重个性:给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尊重学生的解读成果。

作为一节探究课,一方面要注意训练学生回答问题的科学性、准确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认识,不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激发主动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避免填鸭式教学,设计可操作性强的问题,使学生在与历史名人“零距离”的接触中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

进而解决遇难止步的问题。

培养探究精神:整节课由教师牵引,顺势点播,让学生自己质疑解疑,探究解惑。

让学生自主探究,畅所欲言。

2进行思维训练:⑴、重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训练。

古典诗词理解困难,主要是因为学生很难把文字描写的画面进行形象再现,更难用抽象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

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为诗句选词填空”的环节,让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再现画面,通过比较分析选词填空。

这样学生将经历一次推敲和锤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训练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⑵、注重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结合训练。

求同思维就是比较分析的归纳过程,求异思维是联想想象的发散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给学生出示古诗词中写雨的好句,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分析理由。

因为诗句写的都是雨,因此要凸显雨的特点,但是雨又是不同季节不同地方的雨,所以在求同时还要找寻各自的特点,进行求异,在把握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时概括同一季节雨的共性特征。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诗歌鉴赏教学反思诗歌鉴赏教学反思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歌吧,诗歌是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鉴赏专题炼字的提问及其思考与回答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鉴赏专题炼字的提问及其思考与回答课件
【含义】就“好去莫回头”的嘱咐而言,“看”字主要是________的含义。
【语境】着一“看”字,让人感到离人________地走了,送别者________良 久,频频目送或回望,________朦胧,气氛________,情景动人。 【情旨】表现了双方的酸楚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也尽在其中。
【含义】“乱”表示________,使得________叹惋和________关怀兼备,含义丰富。
【语境和情旨】首联借残月、滴漏、昏灯,写心烦意乱的________,颔联写 ________之累、________之困、________之愁,是个人遭际之乱,颈联写 对于更大________的悲歌与叹惋,尾联写疏桐鸣蝉,既见________凉,又 见________凉,着“________”一语,用________法,将诗人的________ 忧思渲染的极致。
红杏枝头春意闹 悠然见南山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锤炼措词,可以就全诗而言,也可以就诗句内部而言。 点染诗眼,就只能从全诗着眼来发现和欣赏。 点染诗眼和锤炼措词,虽然有时候具有一致性,但许 多地方是不同的。 为了解析讲说的方便,还是分别作独立解析好一些。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孟郊:“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 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方干:“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 杜荀鹤:“生应无锻日,死是不吟时。” 杜荀鸩:“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 锤也炼也,好一个“吟”字了得!
古诗讲究关键词布置和锤炼,往往一个字眼就 构成内容线索,定下感情基调,统领主旨元素, 这种关键字词叫做“诗眼”。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解析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解析版)

【高考语文】考纲要求:诗歌作品的语言——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感情、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考点精解:鉴赏诗歌字词意义时,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推敲:1.从表情达意的角度。

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类试题的解题步骤为:第一步,牢记语言风格的种类,用一两个双音节词准确概括语言特色;第二步,结合诗歌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诗歌的语言风格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现了诗(词)人怎样的情感。

解题精要:考准确理解古代诗歌中字词的意思,掌握炼字炼词技巧,应关注“两把握,四要点”。

“两把握”指:1.从字词的表面义和语境义入手,把握字词的含意。

无论是炼字还是炼词,首先要把握字词的具体意义,除了把握字词的表面义外,还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把握其语境义。

2.从使用的手法入手,把握句子的特色。

分析关键字词所在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把握句子的语言特色。

“四要点”指:1.交代字或词的具体意思。

2.给出字词所使用的手法。

归纳字词使用的手法可以从描写景物的手法入手,比如从嗅觉、听觉、视觉或动静、虚实、远近、明暗等角度分析景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如比拟、比喻、夸张、借代等。

3.写出字词描摹的景物特征。

4.写出表达的思想情感。

具体的答题模板:字(词)的意思+使用的手法+描述的画面(营造的氛围)+表达的情感。

1.(2014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题目: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3分)【答案】“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步骤一) 。

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步骤二) ,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步骤三) 。

高中语文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炼字

高中语文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复习指导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在诗歌鉴赏中,学生在语言鉴赏上存在概念不明,表达不清的缺点,主要是对诗歌本身感悟不够透彻,有时,心里能感受到位,但表达出样就会走样,所以,在这堂课主设计过程中,我们主要针对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考点,突破理解与表达的难点,让学生能充分理解,自由连贯地表达。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读懂诗,读透诗,知人论事。

2.能力目标:能够熟悉诗歌语言鉴赏-----炼字的基本技巧与答题要点、思路,探究答题方法,明确步骤,规范语言,严谨作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中关键字眼中所传递的情感世界与精神理想追求。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疑,导入新课1、故事《东坡、黄山谷与苏小妹论诗》:今天的语文课,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相传,北宋声誉蜚然的文学家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庭坚)一起论诗,互相题试。

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中要加一字作‘腰’”,说出诗眼。

[PPT]轻风□细柳淡月□梅花[问]同学们,假如你是苏东坡或黄山谷,你会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中各加一个什么字呢?(学生回答)[明确]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

黄山谷认真地思索后,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

”苏东坡和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

2、学生讨论后交流[明确]“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

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

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题+课件29张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题+课件29张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曾把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 “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
又如: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 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 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 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用词精当 ①“重”“迟”二字用意精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手 法】,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 【句意】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效果】表现出离别之时 的依依不舍之情。【情感】 ②“漠漠”“冥冥”运用叠词,生动地展现了细雨朦胧的 景象,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更为诗歌增添了音韵美, 使感情更加缠绵浓重。 ③作者使用寓情于景的手法,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渲 染出自己沉重的心境,帆的形象寄托作者的遥念,羽湿行 迟的去鸟,也是远去行人的写照。
化无
形的情感为有形的物象,传神地突出了乡愁的浓烈。
3.诗歌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请作简要概括。
①抒发诗人身处边塞,羁旅思乡的愁苦。 ②表达了诗人年华已逝而功业未成的感慨。 ③为好友出使西域顺利返回晋昌而感到欣慰。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
⑵ 凉 风 : 秋 风 。 《 礼 记 ·月 令 》 : “ ( 孟 秋 之 月 ) 凉 风 至 , 白 露 降 , 寒 蝉 鸣 。 ”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指导:炼字(附典例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指导:炼字(附典例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指导:炼字(附典例解析)【考点解读】诗歌作品的语言: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感情、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考点精解】鉴赏诗歌字词意义时,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推敲:1.从表情达意的角度;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类试题的解题步骤为:第一步,牢记语言风格的种类,用一两个双音节词准确概括语言特色;第二步,结合诗歌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诗歌的语言风格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现了诗(词)人怎样的情感。

【技巧点拨】考准确理解古代诗歌中字词的意思,掌握炼字炼词技巧,应关注“两把握,四要点”。

“两把握”指:1.从字词的表面义和语境义入手,把握字词的含意。

无论是炼字还是炼词,首先要把握字词的具体意义,除了把握字词的表面义外,还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把握其语境义。

2.从使用的手法入手,把握句子的特色。

分析关键字词所在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把握句子的语言特色。

“四要点”指:1.交代字或词的具体意思。

2.给出字词所使用的手法。

归纳字词使用的手法可以从描写景物的手法入手,比如从嗅觉、听觉、视觉或动静、虚实、远近、明暗等角度分析景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如比拟、比喻、夸张、借代等。

3.写出字词描摹的景物特征。

4.写出表达的思想情感。

具体的答题模板:字(词)的意思+使用的手法+描述的画面(营造的氛围)+表达的情感。

【典例解析】一、(2014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题目: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3分)【答案】“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步骤一) 。

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步骤二) ,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步骤三) 。

炼句教学反思

炼句教学反思

《高三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句题》教学反思炼句题是诗歌鉴赏考察中的重点,数据表明,2017年到2019年全国卷诗歌鉴赏主观题一共是九道题,其中有六道题是炼句题。

所以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炼句题进行系统复习和分析。

但是作为高三复习课,这节课的难点是显而易见的。

主要表现在学情方面,高三学生在古诗文方面的第一轮复习已经结束,该讲的知识点都已经讲过,做题模式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很多高考题都做过,甚至老师也精讲过,所以对于复习课,学生本身兴趣不大,那么这节课,我该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抓住生本二字,对课堂教学进行如下设计。

首先是学习目标的设置,第一步是从应试的角度先把高三学生的心聚拢到课堂,让学生走进高考,熟悉高考,找出常考类型;第二步是夯实基础,带领学生一起归纳出相应的答题模式,第三步是指导学生熟练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在这方面,我采用的是步步为营、由浅入深的教学思路。

其次,在实际的课堂实施中,我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一节课40分钟,如果教学设计一成不变的话,学生是不可能时时刻刻全神贯注地融入课堂。

所以我通过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这三个环节,在增加难度的同时,也逐步加大学生参与的空间。

尤其是后两个环节,我基本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比如让学生转换身份,由考生到阅卷老师,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给他们自己曾经写过的答案来评分。

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辩越清,通过积极的探讨,同学们会对炼句题答题的注意事项有更深刻地体会。

比如有的同学就会主动提到书面问题和分点作答的习惯,让学生自己来找问题,有时候比老师不停地强调更有用。

在质疑再探的环节里,我设置的任务是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答题、自己点评和分析。

作为语文教师,在之前的教学中,我更注重的是带领学生进行不断地品读、体悟和赏析,更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

所以今天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也是对老师的考验。

而今天,我的两位小老师,准备充分,表现大方得体,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实现了一定的课堂生成,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炼字+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炼字+课件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流光容易把人 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古人惯于活用词语 ,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的鲜活生动,呼之欲出。以上各句中的 “暗”、“冷”、“淡”、“绿”、“红”、“绿”、“老”、“肥”,均为形容 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 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常见的炼字题设问形式
比较鉴赏类
①诗中的某字能否替换为另一个字?简述理由。 ②本诗有两个版本,你认为哪一个版本更好, 为什么?
04
解题步骤
答题模版
01
答题公式:解释字/词+翻译句子+指明情感/主题
02
答题模版: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句意(+作者运用的艺术 手法)+这个字传达出的情感/主题等。
解题思路
另一种情况是,形容词也可以活用作动词。
比如:“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其中“红”和“绿”本是形容词,但 是在本诗中被用作动词,既能够表示鲜明的色彩,又能够体现出一个动 态的过程。
名词
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 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 营造一定的意境。
例:“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作者用一个“闹”字不 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的热烈,甚至能够让人联想到花丛中的蝶蝶飞舞 的热闹景象,完美地将春天这种生机盎然的景象展现出来。
形容词
运用一些形容词来将抽象的景物具体化、形象化。
例:“玉阶空伫立,速鸟归飞急。”其中“空”字表达白白地、孤独 地意思。一个空字将诗人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和惆怅表现出来 ,使主题更加鲜明。
特殊词之叠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复习》教学反思西安惠安中学王维平在一份高考语文试卷中,诗歌鉴赏题应该说是最让老师费心、学生烦心,而得分又最让人闹心的题型之一,每届平均得分都不高。

鉴于这一现象,在2014届高考语文复习时,我在这一部分的复习时狠下了一番功夫。

整个一轮复习花费了十二个课时完成诗歌鉴赏相关知识的系统梳理。

在二轮复习时,根据题的不同问法,分门别类的总结各类题的答法,从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上指导学生如何做诗歌鉴赏题。

第三轮复习时,又让学生归纳试卷中做这道题的失误,查漏补缺。

整个复习过程我个人认为比较扎实,比较全面。

但从高考完毕学生对这道题答题情况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基本上都能得到分数,但还有一部分学生,这道题的得分仍不能让人满意。

因此,想借助此文,思考整个复习过程总结优点,找出不足,以便在下一轮的复习中得以加强。

整个复习学生反映好的地方有:一.知识讲解、梳理比较系统,比较清晰,使学生对相关的诗歌鉴赏知识有了明确的认识。

我对诗歌鉴赏的相关知识是分门别类进行的。

我的课程设计为四大版块:走近诗人版块,诗歌类型版块,诗歌特点版块,专题鉴赏版块。

走近诗人版块:精选了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马致远及诗人兼词论家王国维。

分别介绍了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际遇、思想变化、人生理想、以及创作风格,并分别精选了有代表性的作品4篇。

诗歌类型版块可分三类:1,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和哲理诗。

叙事诗选取了《诗经·氓》、《孔雀东南飞》、李白的《长干行》、杜甫的《新婚别》和白居易的《琵琶行》;抒情诗选取了乐府诗《上邪》、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商隐《夜雨寄北》、孟郊《登科后》和杜牧的《赠别》;哲理诗选取了虞世南《蝉》、苏轼《题西林壁》、刘禹锡《酬乐天》、王安石《登飞来峰》。

2,按照体裁分古体诗与近体诗。

古体诗我选取了《诗经·蒹葭》、《楚辞·国殇》、曹操《观沧海》、李白《行路难》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近体诗我各选择了五首绝句(王之涣《登鹳雀楼》、王维《鸟鸣涧》、杨万里《小池》、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朱熹《观书有感》)和律诗(杜甫《登高》、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陆游《书愤》、李白《别友人》、骆宾王《在狱咏蝉》),兼顾五言与七言。

3,按照题材分山水田园诗(陶渊明《饮酒》、王维《山居秋暝》、柳宗元《江雪》、孟浩然《过故人庄》、韦应物《滁州西涧》),咏物诗(于谦《石灰吟》、黄巢《题菊花》、贺之章《咏柳》、林逋《山园小梅》和元稹《菊花诗》),边塞诗(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王昌龄《从军行》、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与范仲淹《渔家傲》),咏史诗(《刘禹锡《乌衣巷》、杜牧《泊秦淮》、《题乌江亭》,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商隐《贾生》),另外咏怀诗、送别诗、闺怨诗以及思乡诗等在教学中也都有所涉猎。

诗歌特点版块也分三类:1,按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分为忧国伤时(杜牧《过华清宫》、杜甫《春望》、《登楼》、范成大《州桥》、白居易《卖炭翁》),建功报国(屈原《涉江》、曹操《龟虽寿》、寇准《夏日》、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陆游《示儿》),思乡怀人(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李白《乐府》),生活杂感(崔涂《春夕》、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长亭送别(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辛弃疾《木兰花慢》)。

2,按诗歌的不同风格分为自然冲淡(李白《古朗月行》、王维的《鹿柴》、《过积香寺》、刘禹锡《浪淘沙》、方岳《春思》),雄浑(刘邦《大风歌》项羽《垓下歌》、孟浩然《临洞庭》、王维《使至塞上》、岑参《逢入京使》)、奔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悲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沉郁(杜甫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豪放(范仲淹《渔家傲》、苏轼的《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和张孝祥的《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婉约(李清照的《声声慢》、姜夔的《扬州慢》、周邦彦的《苏幕遮》、柳永的《雨霖铃》和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含蓄、飘逸、悲壮、旷达、疏野等风格也有所涉及。

3,按表达技巧分为直抒胸臆(《菩萨蛮·敦煌曲子词》、李白《越中览古》、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梅尧臣《陶者》、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寓情于景(秦观《春日》、曾巩《城南》、叶绍翁《夜书所见》、马戴《楚江怀古》、蒋捷《虞美人听雨》),托物言志(王冕《墨梅》、白居易《杨柳枝词》、陈子昂《感遇之二》、李纲《病牛》、陆游《卜算子·咏梅》),先抑后扬(李商隐《贾生》、韩愈《春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晏殊《示张寺丞王校勘》、黄庭坚《登快阁》),虚实结合(左思《咏史》、李贺《将发》、王建《十五夜望月》、齐己《早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动静结合(陶渊明《归园田居》、张舜民《村居》、苏顺钦《淮中晚泊犊头》、杜甫《漫成一首》、王攽《雨后池上》),以小见大(司空署《江村即事》、王弯《次北固山下》、元稹《行宫》、杜牧《赤壁》、张籍《秋思》),对比对照(沈约《别范安成》、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李约《观祈雨》、张俞《蚕妇》、欧阳修《生查子》等等。

此外,兼及联想、想象、类比、象征、渲染、烘托、衬托、悬念等表现手法,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比喻、排比、反复、拟人、夸张、反问、设问、对偶、用典、互文等修辞方法。

在专题鉴赏版块中,特设《红楼梦》诗词鉴赏(甄士隐《好了歌》解注、《西江月·批宝玉》二首、《飞鸟各投林》、《霁月难逢》、《葬花吟》、《红豆曲》、元春谜语、黛玉《问菊》、薛宝琴《赤壁怀古》、薛宝钗《临江仙·柳絮词》等十首)和赤壁题材诗词鉴赏(韦昭《代乌林赋》、王周《赤壁怀古》、李白《咏赤壁》、杜牧《赤壁》、胡曾《咏史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杜庠《赤壁》、薛宝琴《赤壁怀古》等)。

四大版块排列按由人到诗,由内容到形式,由理论到实践为顺序,符合接受性学习心理的规律,也符合诗歌鉴赏的规律。

二.总结规律,指导方法,规范答题,明确技巧,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有话可说。

根据近十年高考试题题型的总结,可把相关题型分为:炼字型、分析意境型、分析句意型、分析语言特色型、分析主旨型、分析技巧型、分析构思型、鉴赏景物(意象)型、一词领全句型、分析情感形象型、观点不同型、综合解答型等十二种答题模式。

每一种答题模式又分别根据提问方式、提问变体、解答分析、答题模式、答题示例这五个方面来总结概括。

如炼字型题。

1.提问方式: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②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诗中哪些字眼表现(突出)了诗的某一点?2.提问变体:①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②诗中某个字(某句诗)的作用是什么?诗中为什么要用某个字(某句诗)?说说(简析)诗中某个字(某句诗)在诗中的作用。

③诗中某个字(某句)换作(改作)某有什么作用?两者有什么区别?哪一个好,为什么?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

炼虚词:数词,连词,副词等。

炼押韵(平仄):调换词序。

注意:一般而言,五言诗在第三字,七言诗在第五字炼字4.答题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后面三点可概括为: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①某个字(某句话)运用了……手法(修辞方法等),表面的意思是……言外的意思是…(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② 某个字(某句话)运用了……手法(修辞方法等),表面的意思是……言外的意思是…(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换作某,就起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

5.答题示例:[示例一] (2003年全国卷)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

②毒龙:指世俗欲念。

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含义、描景象)。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点情境)。

[示例二] (2002年全国卷)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步骤①)“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步骤②)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示例三] (2007年全国卷II)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问: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步骤①)分别是“明”和“出”。

(步骤②)这两个字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

(步骤③)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步骤④)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

通过这样的分类、归纳和总结,可以使学生明晰答题的正确方向,掌握答题规律,答题时避免答案遗漏。

复习过程中的不足:1.以讲代学,盲目求多整个教学总是企图把各类型的诗词都给学生讲完。

结果呢,反而是越讲越没章法,越讲学生心理越乱,学生不入诗里,不讲诗境,不能与诗人或诗词主人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只是一遍遍的、机械的生吞一些所谓的规律和方法,最终脑子里还是一团浆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