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护知识
安全教育之应急救护知识篇
![安全教育之应急救护知识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5fc60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f.png)
附近医疗机构与药店信息
附近医疗机构
了解附近的医院、诊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包括地址、电话和紧急联系方式,以便在需要时及时就 医。
附近药店信息
了解附近的药品零售店,包括药店地址、电话和紧急联系方式,以便在需要时购买急救药品或寻求用药指导。
相关紧急救援服务机构与志愿者组织
消防部门
提供火灾和其他紧急情况的救援服务,可通过拨打当地消 防部门电话或查询官网获取联系方式。
注意事项
在处理溺水事故时,要了解水域安全知识和救援技巧。同时,要加强安 全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溺水事故的重视和预防意识。
03 现场急救技能
心肺复苏术(CPR)
总结词
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紧急救援措施,用于恢复心脏和呼吸骤停患者的生命体征。
详细描述
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三个步骤,目的是通过人工方 式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05 安全救护资源与联系方式
当地红十字会或急救中心联系方式
当地红十字会联系方式
提供紧急救援、初级救护、灾难救援 等服务,可拨打120或查询当地红十 字会官网获取联系方式。
急救中心联系方式
急救中心是专门处理紧急医疗事故的 机构,提供现场急救、转运和院前救 治等服务,可通过拨打当地急救电话 或查询官网获取联系方式。
重要性
应急救护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它能够为伤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初 步救治,为后续的医疗救治争取宝贵 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应急救护的基本原则
01
快速反应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迅速采取行动,尽可能快地进行 急救。
02
科学准确
在急救过程中,应遵循科学的原则,准确判断伤情,采 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应急救护安全知识
![应急救护安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8431a4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9.png)
应急救护安全知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应急救护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不仅可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
下面将介绍一些应急救护安全知识,以便我们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反应。
一、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方法,适用于心搏骤停或呼吸骤停的情况。
在进行心肺复苏术时,首先要确保患者的安全。
然后,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和脉搏。
如果没有呼吸和脉搏,应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术。
具体操作包括按压胸骨,每分钟100-120次,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二、止血在遭遇外伤时,及时控制出血非常重要。
对于轻度出血,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进行直接压迫。
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应采取止血带的方法。
止血带应绑在伤口以上10-15厘米处,用力绑紧,直到出血停止为止。
但要注意,止血带不可过长时间使用,以免影响组织供血。
三、烧伤处理在面对烧伤时,首先要将受伤者带离火源,以免进一步加重伤势。
然后,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和降低温度。
对于轻度烧伤,可以涂抹一些烧伤膏药或创可贴。
如果烧伤面积较大或伤势较重,应及时就医。
四、骨折处理在发现骨折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保持受伤部位的固定。
如果骨折是开放性的,应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以防感染。
然后,将受伤部位抬高,并尽快就医。
五、中毒急救在中毒情况下,要尽快洗胃。
可以用大量的清水或盐水灌入患者的胃部,以稀释毒物。
然后,立即就医,以便及时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六、意外伤害预防预防意外伤害是应急救护安全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和整齐,避免摔倒或滑倒;2.使用电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事故;3.驾驶时要系好安全带,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交通事故发生;4.进行户外活动时,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七、心理援助在遭遇紧急情况或意外事故后,受伤者往往会出现恐慌、焦虑、甚至精神创伤等心理问题。
此时,提供适当的心理援助非常重要。
日常应急救护知识内容
![日常应急救护知识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e8e1fe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8.png)
日常应急救护知识内容近年来,发生了许多突发状况,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和家庭中,如心脏病发作、突然昏倒、中暑、触电等。
这些突发状况需要紧急救护,这时日常应急救护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日常应急救护知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应急处理。
一、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一种急救手段,用于没有呼吸或心跳的人。
正确的心肺复苏术可以持续输送氧气到大脑和其他器官,以防止脑死亡和其他严重后果。
采取正确的步骤可以将患者的生还率提高数倍。
当有人呼吸停止或没有脉搏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心肺复苏:1、确定环境安全,确保患者躺在平坦坚硬的地面上;2、紧急呼救120,并告诉他们你要进行心肺复苏术;3、开始胸外按压,经口对口呼吸;4、对成年人每次按压应压深5厘米,频率是100~120次/分钟;5、按照口对口呼吸技巧进行人工呼吸;6、轮流进行按压和呼吸,直到救护车到来。
二、突发昏厥处理突发昏厥是人体自身保护机制的一种表现,主要是因为脑部血液供应不足或缺氧造成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处理突发昏厥的情况:1、把休息好的人扶起来,让他们坐着;2、打开门窗,提高空气流通度;3、让受伤者平躺下来,头部微微侧倾,以便呼吸道通畅;4、不要强行喂食或灌水;5、让受伤者保持平静,并观察其有无呼吸不畅、胸口闷重等症状,当症状缓解后,可以让受伤者坐着。
三、中暑处理中暑是指由于高温、高湿度和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而引起的热休克和中暑。
在炎热的夏季,我们要注意以下方法来应对中暑的情况:1、将中暑的人迅速带到通风处,并将头部抬高;2、移动患者到阴凉处;3、用清水或冰块敷在受伤者的头部和颈部;4、让受伤者喝些凉的水,可加盐和糖,也可以让其喝些凉茶或橙汁;5、让受伤者松开衣服,以便散热;6、送往医院治疗。
四、触电处理触电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现象,因为可以导致电流穿过电线进入人体,从而使受伤者猝死。
因此,在触电时应注意以下方法:1、立即切断电源;2、用干燥的绝缘材料切断受害者和电源之间的接触;3、检查受害者是否安全,呼吸是否正常;4、进行心肺复苏术;5、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现场应急救护知识
![现场应急救护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3b17b7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9.png)
02
详细描述
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紧 急救护措施,用于在心脏骤停 的情况下维持大脑和器官的氧 气供应。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 呼吸,心肺复苏术可以恢复心 脏的泵血功能,并帮助维持血 液循环。
03
胸外按压
04
在胸部中央,即胸骨下半部,施 加快速而有力的按压,使胸腔内 压力升高,促使心脏排出血液。
人工呼吸
05
现场应急救护的注意事项与建 议
个人安全保护
确保自身安全
在现场应急救护时,首先要确保自己 的安全,避免因环境危险或操作失误 而受伤。
穿戴防护装备
根据现场情况,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 ,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减少 感染和受伤的风险。
保持冷静与判断力
保持冷静
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的头脑是至关重要的,避免因 恐慌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行动。
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加 压包扎伤口,通过增加 压力来减缓出血。
在出血严重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止血带暂时控 制出血。但使用止血带 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 免造成肢体缺血和组织 坏死。
骨折固定
总结词
骨折固定是现场应急救护的重要步骤,可以减轻疼痛、防止二次损伤和便于搬运。
详细描述
骨折固定是现场应急救护的重要步骤,特别是对于开放性骨折和关节脱位等情况。通过固定骨折部位,可以减轻 疼痛、防止二次损伤和便于搬运伤员。常用的固定工具有夹板、绷带、三角巾等。在固定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 势和松紧度,避免加重伤情。
捏住鼻子吹气,使空气进入肺部 ,帮助维持氧气供应。
止血技巧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直接压迫
加压包扎
止血带
止血技巧是应对意外伤 害导致出血的紧急措施 。
止血技巧是应对意外伤 害导致出血的紧急措施 。在出血严重的情况下 ,及时有效的止血可以 防止休克和死亡。止血 的方法包括直接压迫、 加压包扎、止血带等。
应急救护知识宣传
![应急救护知识宣传](https://img.taocdn.com/s3/m/bf483bf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c.png)
应急救护知识宣传
在生活中,突发意外和疾病的发生时常会给人们带来危害和困扰,因此应急救护知识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应急救护是指在突发情况下采取的紧急救治措施,以保障被救助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旨在提高公众应对突发意外和疾病的能力和
意识,减少意外伤害和疾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必备的应急救护知识:
一、呼叫急救电话
在突发情况下,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如120)是救援和求助的最佳途径。
记住,拨打急救电话时一定要保持冷静、清晰地表达情况,为救援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
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脏骤停时采取的一种紧急救治措施。
它需要掌握正确的手法和节律,包括按压胸部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等。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该保持专注和平静,尽量减少误操作。
三、止血和包扎
在意外伤害中,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
及时止血和包扎是应急救护的重要环节。
在处理伤口时,应先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进行清洁和消毒,然后用绷带或创可贴进行包扎和固定。
四、正确的急救姿势
在进行应急救护时,正确的姿势和操作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担架转移病人时,要注意保持平稳、平衡,并避免颠簸和震动。
在病人体位调整时,也应该尽可能减少疼痛和不适。
总之,应急救护知识的掌握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还能在关键时刻拯救他人的生命。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宣传应急救护知识,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应急救援基础知识
![应急救援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8303d3310a6f524cdbf8500.png)
应急救援基础知识救措施以及溺水救治方法等。
一、触电急救知识触电者的生命能否获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否迅速脱离电源和正确地实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拖延时间、动作迟缓或救护不当,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1、脱离电源的方法⑴发生触电事故时,出事附近有电源开关和电流插销时,可立即将电源开关打开或拨出插销;但普通开关(如拉线开关、单极按钮开关等)只能断一根线,有时不一定关断的是相线,所以不能认为是切断了电源。
⑵当有电的电线触及人体引起触电时,不能采用其它方法脱离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竹竿、绝缘手套等)将电线移开,使人体脱离电源。
⑶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等)切断电线,以切断电源。
⑷应防止人体脱离电源后,造成的二次伤害,如高处坠落、摔伤等。
⑸对于高压触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⑹高压断电时,应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2、紧急救护基本常识根据触电者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诊断,并分别处理:⑴病人神志清醒,但感乏力、头昏、心悸、出冷汗,甚至有恶心或呕吐。
此类病人应使其就地安静休息,感轻心脏负担,加快恢复;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小心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⑵病人呼吸、心跳尚存在,但神志昏迷。
此时,应将病人仰卧,周围空气要流通,并注意保暖;除了要严密观察外,还要做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准备工作。
⑶如经检查发现,病人处于“假死”状态,则应立即针对不同类型的“假死”进行对症处理:如果呼吸停止,应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来维持气体交换;如心脏停止跳动,应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法来维持血液循环。
⑷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病人仰卧、松开衣物—→清理病人口腔阻塞物—→病人鼻孔朝天、头后仰—→贴嘴吹气—→放开嘴鼻好换气,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2次,即每5秒吹气一次。
⑸体外心脏挤压法:病人仰卧硬板上—→抢救者中(手掌)对病人胸口凹膛—→掌根用力向下压—→慢慢向下—→突然放开,连续操作每分钟进行60次,即每秒一次。
应急救护知识普及
![应急救护知识普及](https://img.taocdn.com/s3/m/64c86f6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8.png)
应急救护知识普及
应急救护知识普及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内容:
1.火灾:了解如何预防火灾,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知道如何疏散逃生,并掌握基本的火灾应急处理技能。
2.地震:了解地震的预警和应对方法,包括如何躲避、如何自救互救等。
3.交通事故:了解如何应对交通事故,包括如何报警、如何处理伤者等。
4.食物中毒:了解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和症状,掌握如何预防食物中毒,以及如何处理食物中毒的紧急情况。
5.溺水:了解溺水的常见原因和症状,掌握如何预防溺水,以及如何进行基本的急救处理。
6.触电:了解触电的常见原因和症状,掌握如何预防触电,以及如何进行基本的急救处理。
7.烧伤和烫伤:了解烧伤和烫伤的常见原因和症状,掌握如何预防烧伤和烫伤,以及如何进行基本的急救处理。
除了以上内容,应急救护知识普及还包括心肺复苏、止血、搬运等技能,这些技能在紧急情况下非常有用。
建议通过专业机构或组织进行学习和培训,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知识和技能。
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
![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68a574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6.png)
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应急救护是指在突发事件中,对伤病员进行紧急救助和医疗处理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是指在紧急情况下,掌握并运用正确的急救技能和常识,对受伤者进行及时的急救,以保护生命安全并缓解病痛。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帮助读者提高应急救护能力。
一、紧急通知机构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尽快拨打紧急救援电话是至关重要的。
在中国,紧急救援电话号码为120,此号码适用于各类意外伤害、突发疾病等急救需求。
拨打该号码时,务必保持冷静,告诉接警员事发的地点、发生的情况以及受伤者的具体症状,以便救援人员提前做好准备。
二、急救基本原则在进行急救时,需要遵守以下基本原则:1. 发现事故后应先保护现场,确保自身安全后再进行急救。
如果现场存在安全隐患,如火灾、呼吸性有毒气体等,应先迅速撤离。
2. 确定事故发生的类型,判断伤病员的病情和受伤情况。
对于有生命危险的伤员应优先进行急救措施。
3. 有选择地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向医生或急救人员说明情况,听从指导。
4. 制止不必要的移动,尤其对于可能存在颈椎或脊柱问题的患者,应保持原位避免加重伤情。
5. 若伤者已失去意识或无呼吸心跳等紧急情况,应迅速实施心肺复苏术和其他相关急救措施,争取挽回生命。
三、常见急救技能1. 人工呼吸:当伤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时,可以通过人工呼吸为其提供氧气。
首先清除口腔内外异物,使头稍后仰,握住患者下颌,用自己的口唇密封住伤者的口腔,并轻轻吹气,然后观察胸廓升起,重复进行。
2. 心肺复苏术:当伤者出现心脏骤停、无呼吸等紧急情况时,进行心肺复苏术是关键。
具体步骤如下:将伤者平放在坚实平稳的地面上,给予30次胸外按压,每次压入深度为5厘米左右,并保持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
然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保证每次呼吸的时间不超过1秒。
3. 止血处理:当伤者出现外伤、出血等情况时,停止血流非常重要。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将出血部位包扎,并适当提高患肢。
应急救护知识
![应急救护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03fdb4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1.png)
(二)气道异物梗阻的排除
1、1974年美国医生海曼发明的海氏手法是一种简便 有效的解除气道异物阻塞的急救方法,又称“腹 部冲击法” 。
方法原理:在上腹部猛推,以抬高隔肌而使得空 气由肺内压出,如此产生人工咳嗽,将阻塞气道 的异物排出。
1)站立式腹部冲击法
①救助者站在病人的背后,用双臂围抱病人的腰部; ②一只手握拳,拳头的拇指一侧对着病人的上腹部,即剑突
1、紧急呼救Leabharlann 报警呼救,最常用的是呼救电话。一般应简要 清楚的说明以下几点: 1)你的电话号码、姓名,伤者姓名、性别、年龄; 2)伤员所在确切的地点; 3)伤员目前最危重的情况; 4)伤害性质、严重程度、伤员人数; 5)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
注:不要先挂电话,若心跳或呼吸暂停,需抓紧进行心肺复苏 ,在抢救1-2分钟后,利用间隙时间呼救。
8、心肺复苏演示视频
三、如何进行伤员搬运
搬运伤员的方法应根据当时、当地的器材和 人力而选定主要分为徒手搬运和担架搬运。
(一)徒手搬运:
1、单人搬运法,适用于伤势较轻的伤员,采取背、 抱或挟持等方法,如图:
2、双人搬运法,一人搬托双下肢,一人搬托腰部。 在不影响病伤的情况下,还可以用双人平抱法等 方式,如图:
患者将上腹部迅速倾压于 椅背、桌角、铁杆和其他 硬物上,然后做迅猛向前 倾压的动作,以造成人工 咳嗽,驱出呼吸道异物。
2、婴幼儿气道异物阻塞的急救
1)对儿童推荐使用减小的腹部冲击法; 2)对婴儿完全性气道异物阻塞推荐使用胸部推击法
和背部拍击法。
婴幼儿背部拍击法
1)婴儿俯卧位,面朝下,骑跨在救助人员的 前臂上,支持住头颈部,使之低于躯干,救 助者前臂支在大腿上,以支持婴儿; 2)用手掌根部在婴儿双肩之间拍击背部5次 。
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
![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a219fe1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a.png)
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一、前言应急救护是指在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下,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对受伤或疾病的人进行紧急抢救和治疗的过程。
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是提高个人自救互救能力和社会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从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常见危急情况处理、常用急救技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应急救护基本知识1. 危险因素识别:灾害性事故发生时,首先要做到快速判断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意外伤害。
2. 伤患评估:在确定无危险因素后,需要对受伤人员进行快速评估,判断其生命体征是否正常,并分析其所处环境及其他可能影响其安全的因素。
3. 拨打紧急电话:当确定有人员受伤或者发现突发事件时,要及时拨打当地的紧急电话,如110、120等,向警方和医护人员报告情况,并请求援助。
4. 保持冷静:在突发事件中,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在冷静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
三、常见危急情况处理1. 窒息:窒息是由于呼吸道受到阻塞而引起的呼吸困难。
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紧急救护。
首先需要让窒息者弯腰低头,用力咳嗽或吐出异物;如果无法咳出异物,则可以采取背部拍打或人工呼吸等方法进行救护。
2. 中暑: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内部温度过高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当遇到中暑患者时,应尽快将其移到阴凉处,并给予适量的水和盐分补充。
同时可以采取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喝凉茶等措施缓解症状。
3. 意外伤害:意外伤害是指在生活、工作或其他活动中因意外事件而导致的身体损伤。
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护。
首先需要判断伤情的轻重,采取适当的止血、包扎等措施,并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四、常用急救技能1.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指在突发事件中,通过口对口或口对鼻等方式为窒息患者提供呼吸支持。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需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频率,并且要保持清醒的状态。
2. 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时,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方法恢复心肺功能。
应急救护培训
![应急救护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2917631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7d.png)
应急救护培训应急救护培训知识要点一、意外伤害及灾害事故的现场救护技能讲座一灾害事故应急救援1. 溺水水随呼吸进入呼吸道或肺内,阻碍气体交换,造成窒息和缺氧,通常称为水窒息;一般4—6分钟就可引起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少数溺水者因寒冷、惊吓或水的刺激引起喉部反射性痉挛,造成窒息缺氧,因而危及生命;岸上救护:首先迅速检查是否有呼吸和心跳;积极控水∶肩扛法、半跪法或海氏法;仰卧,开放气道,清除口、鼻腔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呼吸、心跳已停止者立即就地进行CPR;不要在短时间内轻易放弃抢救;复苏后注意保暖,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急送医院进一步治疗;2. 触电事故救助触电可引起心跳呼吸骤停,并导致灼伤,危及生命或致残;立即切断电源,若无法及时找到或断开电源时,可用干燥的竹竿、木棒、橡胶制品等绝缘物挑开电线;切勿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拨开电线;切勿用手触及带电者;切勿用潮湿的物件搬动电者;发现电线断落在地上,派人看守,不让人、车靠近,特别是高压导线断落在地上时,应远离其8米范围以外;将脱离电源的触电者迅速移至通风干燥处仰卧,观察触电者有无呼吸,动脉有无搏动;检查口腔,清理口腔黏液,取出假牙;放松上衣和裤带;触电者呼吸及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绝不能轻易中断抢救;对外伤进行止血、包扎、固定;立即拨打报警求助电话;3. 烫伤与烧伤应急首先应冷却伤处,在第一时间用清水冲洗伤口10分钟以上;对烧伤者,在隔断热源后,应尽量使其呼吸畅通,然后小心除去伤者创面及周围的衣物、皮带、手表、项链、戒指、鞋等;对粘在创面的衣物等,应先用冷水降温后再慢慢除去;当遇到严重烫伤或烧伤病人时,应用敷料如清洁的布料等遮盖伤处,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救治;即使是轻度烫伤或烧伤,在自行处理后应该去医院就诊; 如烫伤或烧伤严重,不可使用烫伤药膏或其他油剂,不可刺穿水疱;4. 中暑1重症中暑中暑高热体温在40℃以上,皮肤干燥无汗,脉速,呼吸快弱,血压正常或降低、神志模糊、谵妄、昏迷、惊厥;严重者出现心功能不全、肺水肿、脑水肿及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中暑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及未能适应高温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眩晕、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弱、呼吸浅快、血压降低、晕厥或意识朦胧,体温可正常、稍低或微升高;中暑痉挛肌肉痉挛,尤以腓肠肌痉挛多见;也可波及腹直肌、肠道平滑肌、膈肌,产生腹绞痛及呃逆,体温大多正常;日射病剧烈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恶心呕吐、烦燥不安,重者惊厥、昏迷,大脑温度可达40℃~42℃,但体温并不一定升高;2现场救护的基本方法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解暑药物应用: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3预防中暑躲避烈日:尤其应避免上午10点到下午16点这段时间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尤其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遮光防护: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饮料;需要提醒的是,即便是身体强健的男士,也应做好上述防护措施,至少应该打一把遮阳伞;补充水分: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通常最佳饮水时间是晨起后、上午10时、下午3-4时、晚上就寝前,分别饮1-2杯白开水或含盐饮料水2~5升加盐20克;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平时要注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亦可补充水分;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好措施;5. 蛇咬伤中毒毒蛇与无毒蛇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毒牙和毒腺;毒蛇咬伤,局部见到明显的成对的两个毒牙痕有时可见1~4个毒牙痕,而无毒蛇咬伤仅见到一排整齐的牙痕;1预防毒蛇咬伤勿招惹毒蛇:发现毒蛇时切勿招惹、挑衅,否则将遭反击;一般言之,毒蛇多半不会主动袭击人,除非我们猛然接近其身长二分之一的范围内,或误触到它,才会被其自卫反应咬一口;当野外旅行时,尤其在夜间最好穿长裤、蹬长靴或用厚帆布绑腿;持木根或手杖在前方左右拨草将蛇赶走,夜间行走时要携带照明工具,防止踩踏到蛇体招致咬伤;2现场急救原则保持安静,减少活动,放低患肢;切忌惊慌、呼叫、奔跑;在被蛇咬伤后2~5分钟内于伤口近心端4~5cm处或距离伤口上一个关节的相应部位用布条、绳、各种系带或止血带扎住,以阻断静脉和淋巴回流不影响动脉血的供应,此后每30分钟放松止血带1~2分钟控制在2小时内,防组织坏死;冰或冷水浸泡伤肢;可用自来水、冷开水、盐水、肥皂水等溶液冲洗伤口;可用口、吸乳器、拔火罐或吸引器于毒蛇咬伤的局部吸吮毒液;灼烧伤口;忌饮酒;呼救,迅速入院处理,注射抗蛇毒血清;6. 狂犬病狂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无法救治,病死率达100%;人被带有狂犬病毒的狗、猫等动物咬伤、抓伤后,会引发狂犬病;狂犬病的典型症状是发烧、头痛、恐水、怕风、四肢抽搐、喉肌痉挛、牙关紧闭等;被宠物咬伤、抓伤后,首先要挤出污血,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冲洗伤口至少要20 分钟;最后涂擦浓度75%的酒精或者2%~5%的碘酒药店有售;只要未大量出血,切记不要包扎伤口;立即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各区县卫生防病站的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第1 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24 小时内;之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再各注射一次;穿透性咬伤,必须立刻注射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 人被犬攻击并咬伤,应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将攻击人的宠物暂时单独隔离,并向动物防疫部门报告;发现犬没有精神、喜卧暗处、唾液增多、行走摇晃、攻击人畜、恐水等症状,要立即送往附近的动物医院或乡镇兽医站诊断;7. 毒物与中毒1细菌性食物中毒现场救护原则仰卧,便于呕吐,防窒息;补充水分和盐分;早期尤其吐泻,不轻易服止泻药,频繁的吐泻可导致休克和电解质紊乱,应予以相应处理;自送医院或拨打急救电话;群体中毒,立即报告疾控中心;2乙醇中毒现场救护轻度醉酒适当饮用浓茶或咖啡类饮料,多可于不久自醒;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返吸和引起窒息;防止自伤和伤人毁物;昏睡期应注意观察神志、呼吸、心跳,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CPR;昏迷,呼吸抑制,抽搐和大小便失禁者,应急送医院急救;8. 冻伤冻伤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寒冷作用于人体,引起局部的乃至全身的损伤;损伤程度与寒冷的强度、风速、湿度、受冻时间以及局部和全身的状态有直接关系;快速复温:将冻肢浸泡于40℃不宜过高温水中,至冻区皮肤转红,尤其是指趾甲床潮红,组织变软为止,时间不宜过长;对于颜面冻伤,可用40℃的温水浸湿毛巾,进行局部热敷;在无温水的条件下,可将冻肢立即置于自身或救护者的温暖体部,如腋下、腹部或胸部,以达复温的目的;9. 火灾1炒菜油锅着火时,应迅速盖上锅盖灭火;如没有锅盖,可将切好的蔬菜倒入锅内灭火;切忌用水浇,以防燃着的油溅出来,引燃厨房中的其他可燃物;2家用电器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湿棉被或湿衣物将火压灭;无法切断电源时,应用不导电的灭火剂灭火,不要用水及泡沫灭火剂;电源尚未切断时,切勿把水浇到电气用具或开关上;如果电气用具或插头仍在着火,切勿用手碰及电气用具的开关;当电视机、电脑着火,灭火时要特别注意从侧面靠近,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3液化气罐着火,除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压外,还可将干粉或苏打粉用力撒向火焰根部,在火熄灭的同时关闭阀门;酒精火锅加添酒精时突然起火,千万不能用嘴吹,可用茶杯盖或小菜碟等盖在酒精罐上灭火;4逃离火场平时要熟悉各种通道和安全出口,发生火灾后正确地选择逃生路线;一边跑一边拍门通知其他人逃生,如果有警铃按钮,应立刻按动警铃报警;保持镇静,不要留恋财物;沿防火安全楼梯向底楼撤离或按照火灾逃生路线图或疏散指示标志逃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保持低姿势前进,呼吸动作要小而浅;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要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同伴身上着火,可用衣、被等物覆盖灭火或用水浇灭火苗;切勿使用电梯,以免突然断电而被困其中,必须随身携带钥匙,一旦去路被阻,可以及时退回房间;二常见急症的现场救护1. 脑血管意外1脑血管意外的表现意识障碍:轻者躁动不安、意识模糊;重者昏迷; 头痛:头痛以病灶侧为重;呕吐:多为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可为咖啡色;偏瘫:一侧面部、上肢或下肢无力、麻木、麻痹; 呼吸:一般轻者呼吸较快,重者深而慢;血压:早期血压可升高;体温:视病灶不同可出现体温升高;瞳孔:发生脑疝时可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2现场救护原则安静卧床,头部抬高,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通畅,防止误吸;限制饮水、饮食,防止咽部麻痹;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拨打急救电话,准确告知病情,等候专业医务人员到来; 平稳搬动,减少震动,急送就近医院抢救治疗;2. 急性冠脉综合症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存在,继而发生了痉孪、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冠脉硬化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遗传、高脂血症、饮食习惯、体力活动过少、内分泌因素、精神性格因素;现场救护原则:立即停止活动,就地平卧,不随便搬动,保持肃静; 使患者尽可能舒适,给以劝慰释疑;保持镇静;硝酸甘油片1-2片舌下含服或亚硝酸异戊酯1支吸入;可重复;通风,有条件应立即吸氧;数分钟检查一次生命体征和全身一般状况;记录病情及其进展,以便向医务人员报告;必需时进行CPR;迅速与医院、急救站联系速来抢救并护送医院救治;二、创伤救护讲座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下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重者导致功能障碍、致残,甚至死亡;致伤因素有机械因素,如车祸、地震、刀扎、枪伤等;物理因素,如烧伤、冻伤、电击、射线等;化学因素,如酸、硷、毒气等;生物因素,如毒蛇、昆虫等;一现场救护1. 创伤现场救护的要求:因地制宜、就便取材;2. 现场救护目的:明确现场救护目的,有助于迅速选择救护方法,从而正确救护;1抢救、延长伤病人生命创伤病人可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循环骤停时,现场救护要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维持生命,为医院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2减少出血,防止休克严重创伤或大血管损伤出血量大;现场救护要迅速进行有效止血;3保护伤口开放性损伤的伤口要妥善包扎;保护伤口能预防和减少伤口污染,减少出血,保护深部组织免受进一步损伤;4骨折固定现场救护要用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固定骨折;骨折固定能减少骨折端对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的损伤,同时能缓解疼痛;5防止并发症现场救护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脊髓损伤、止血带过紧造成缺血坏死、胸外挤压用力过猛造成肋骨骨折,骨折固定不当造成血管神经及皮肤损伤等并发症;6快速转运用最短的时间将病人安全地转运到就近医院;3. 如何现场检查判断伤情迅速判断伤情,首先判断意识、呼吸、心跳是否正常,是否有大出血,然后依次判断头、脊柱、胸部、腹部、骨盆、四肢活动情况、受伤部位、伤口大小、出血多少、是否有骨折;如同时有多个伤病人,要做基础的检伤分类,分清轻伤、重伤;二四项基本技术1. 止血技术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大约每公斤体重拥有60—80毫升血液;骨髓是人体造血的“工厂”;失血量估计:失血占全身血容量20%约800毫升以上时,可造成轻度休克,脉搏增快,可达每分钟100次;失血20—40%800—1600毫升时,可造成中度休克,脉搏每分钟100—120次以上;失血40%1600毫升以上时,可造成重度休克,脉搏细、摸不清;出血根据部位分为内出血、外出血;根据血管损伤分为动脉出血——喷射、量多、颜色鲜红,静脉出血——流出、量中等、颜色暗红,毛细血管出血——渗出、量少、颜色由鲜红变为暗红;1止血材料常用的材料有敷料、止血带;就地取材所用的布料止血带,如用三角巾、毛巾、手绢、布料、衣物等可折成三指宽的宽带以应急需;禁止用电线、铁丝、绳子等替代止血带;2止血方法常用的止血方法有指压止血、加压包扎止血、填塞止血、加垫屈肢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近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血运,能有效地达到快速止血目的;利用大拇指的压力将出血伤口的供血动脉近心端压向骨骼;适用范围为头部、四肢较大动脉的出血;指压止血法用于出血多的伤口;加压包扎止血: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填塞止血:对于伤口较深较大,出血多,组织损伤严重的应紧急现场救治;用消毒纱布、敷料如无,用干净的布料替代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加垫屈肢止血法:适用于单纯加压包扎止血无效和无骨折的四肢出血,即前臂出血时,在肘窝部加垫、屈肘;上臂出血时,在腋窝内加垫,上臂紧靠胸壁;小腿出血时,在腘窝加垫,屈膝;膝或大腿出血时,在大腿根部加垫,屈髋,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将位置固定;由于此法对伤员痛苦较大,不宜首选,且疑有骨折时忌用此法;止血带止血:四肢有大血管损伤,或伤口大、出血量多时,采用以上止血方法仍不能止血,方可选用止血带止血的方法;注意事项:①加垫:上止血带时要环形加垫;②部位:上肢上在臂的上1/3处,下肢上在大腿中、上1/3交界处;③松紧:应以摸不到远端动脉跳动或伤口停止出血为度;④时间:每隔45分钟-60分钟松开止血带3分钟;松开时要在血管上方用手压法止血,以防止大出血;⑤标明:上止血带处应有明显的标记,并标明上止血带的日期和时间;2. 包扎技术包扎的目的:保护伤口,防止进一步污染,减少感染机会;减少出血,预防休克;保护内脏和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解剖结构;包扎的要求:快,发现暴露伤口快,包扎动作快;准,包扎部位准确;牢,包扎要牢,松紧适宜;轻,包扎动作要轻;先盖后包;1包扎材料创口贴、尼龙网套、三角巾、弹力绷带、纱布绷带、胶条及就便器材如毛巾、领带等;2包扎的方法绷带包扎方法:环形包扎法、螺旋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法、“8”字形包扎法等等;三角巾包扎方法:单肩包扎、胸部包扎、腹部包扎、大悬臂带等等;3. 固定技术正确良好的固定能迅速减轻病人疼痛,减少出血,防止损伤脊髓、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也是搬运的基础,有利于转运后的进一步治疗;如不固定,在搬运过程中骨折端会刺破周围的血管、神经,甚至造成脊髓损伤截瘫等严重后果;1骨折固定的材料①夹板:木夹板、竹夹板;在没有现成的夹板时,也可用塑料板、杂志和书、木棍树枝、高梁秆等代替夹板;②敷料:干净的纱布、棉垫、毛巾、布条、衣服等;2骨折固定的注意事项①转运前固定;②减少搬动;③先止血、包扎,后固定;④不还纳:刺出伤口的折骨不要还纳;⑤超关节固定;⑥先上后下骨折上下;⑦加垫固定:关节突出部位于夹板之间;⑧末梢暴露:指尖或趾尖要暴露在外,以便观察末梢血液循环情况;⑨注意病情:运送中观察心跳、呼吸和神志;4. 搬运伤员经过现场急救和处理,送往医院;正确的搬运方法,可以减轻痛苦,挽救生命,为医院的治疗赢得时间;1搬运的方法徒手搬运扶持法:抱持法,背负法,拖行法,下梯法,爬行法;器械搬运:软担架,硬板担架,铲式担架;2搬运要点①固定担架上;②头后足前;③脚步、行动一致;④保持水平;⑤体位:一般多采取平卧位,昏迷时头部应偏向一侧,脑脊液耳漏、鼻漏时头部应抬高30度,防止脑脊液逆流和窒息;。
应急救护基本知识培训精选全文
![应急救护基本知识培训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f6ebaa5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c.png)
3、上臂、前臂骨折的固定
肱骨干骨折后,上臂肿胀,瘀血、疼痛、 移位时出现畸形,活动受限,挠神经紧贴于骨干, 易损伤。骨折处要加厚垫。先吊前臂、在捆上臂。
木板固定
衣服固定
纱巾包裹
杂志固定
头部骨折固定方法
自身条件固定(头颅、躯干、健肢) (1)下颌骨固定
用正确的方法将患者放置在仰 卧位; 放于硬板床上或硬的地面上。 心肺复苏位(仰卧位)
心肺复苏位(仰卧位)
清除异物用双拇指按压下颌,如有异物 立即头偏向自己,右侧拇指压舌,左手食 指将异物取出。
心肺复苏位(仰卧位)
仰头举颌法:救护员用一手的小鱼际(手 掌外侧缘)部位放在伤病员的前额,另一 手食指、中指放在下巴颏将下颌骨上提, 使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和地面垂直 (90°)。(鼻孔朝天)
十字交叉法耳前上
4、伤员搬运方法
1、徒手法:单、双人搬运 (适用重伤昏迷伤员)
2-毛毯搬运
1-专业担架搬运
3-木板搬运
胸外按压
垂 直 用 力
5、口对口人工呼吸
• 有效人工呼吸:胸廓隆起即可 • 吹气量:500--600潮气量 • 人工呼吸频率:每分钟10--12次 • 每次吹气时间:持续1秒 • 存在问题:胸廓不隆起
(原因是气道梗阻或气道未打开) •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30:2
6、心肺复苏有效表现
1、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 2、恢复脉搏搏动,出现自主呼吸 3、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恢复 4、眼球能活动,手脚抽动,呻吟
4、胸外心脏按压
先检查颈动脉(同时观察有无 呼吸)
按压部位:在胸骨下1/2处 按压深度:成人为4~5cm 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
应急救治技能知识
![应急救治技能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caece7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d.png)
应急救治技能知识
应急救治技能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急救基本原则:保护现场、评估患者状况、发送求救、进行急救措施、等待专业医疗人员到达。
2. 心肺复苏(CPR):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两个主要步骤,用于抢救心脏停跳患者。
3. 创可贴和绷带包扎:学会正确使用创可贴和绷带,处理创伤和止血。
4. 骨折固定:学会正确的骨折固定方法,用绷带或夹板固定骨折部位,以减轻疼痛和避免二次损伤。
5. 化学灼伤:了解常见的化学品灼伤的处理方法,包括冲洗、中和和送医。
6. 急性过敏反应:学会急救过敏反应的方法,包括使用紧急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和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7. 烧伤处理:了解烧伤的分类和常见处理方法,包括冷水冲洗、保持湿润、不包扎等。
8. 中毒急救:学会常见中毒情况的急救措施,如药物中毒、食物中毒等。
9. 休克处理:了解休克的症状和处理方法,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下肢等。
10. 窒息处理:学会窒息急救方法,包括背部拍击和人工呼吸。
需要注意的是,应急救治技能知识只是临时救护,及时送往医院接受专业医疗是最重要的保障。
并且这些技能的学习应该在专业教育和实践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正确和安全的操作。
应急救护的实用知识有哪些
![应急救护的实用知识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c563f3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2.png)
应急救护的实用知识有哪些应急救护培训是世界各国红十字会组织的强项,对应急救护其实是人人都应该学习的,以防万一。
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应急救护知识,仅供大家参考!应急救护知识一、现场救护基本概念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在医院以外的环境下,遇到发生危重急症、意外伤害的人,当公众掌握了先进的基本救护技能,成为“第一目击者”在事发现场对伤病员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护,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
二、基本概念1、第一目击者①是指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伤病员提供紧急救护的人。
②“第一目击者”包括现场伤病员身边的人(亲属、同事、EMS救援人员、警察、消防员、保安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
2、急救时间急救界有"黄金抢救4分钟"之说当危重急症、意外伤害发生后,专业救护人员未到达之前,现场“第一目击者”在4分钟内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者进行心肺复苏救活率可达50%,而超过这一时间被救活的希望就很渺茫这是世界公认的“黄金抢救4分钟”。
3、心脏停止跳动后:3秒钟时病人感头晕。
10~20秒钟即发生昏厥。
30~40秒钟瞳孔散大。
40秒钟左右出现抽搐。
60秒钟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
4~6分钟后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
10分钟后,脑组织基本死亡。
5、做好个人防护现场救人一定要判断环境是否安全做好个人防护,戴手套或用干净的塑料袋套在手上,口对口人工呼吸要用保护膜,防止传染病。
救人后一定要洗手6、判断伤情7、怎样判断呼吸心跳停止突然意识丧失胸廓起伏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可能有瞳孔散大溺水者应急救护知识1.如果不会游泳,最好不要贸然下水,可以一边呼救,一边将绳子、救生圈、木板、长竹竿投向溺水者,使其延缓下沉时间。
2.下水前脱掉衣服、鞋袜等。
3.准确判断溺水者的位置。
4.从溺水者斜上方入水,顺流而下。
5.对精疲力尽的溺水者,施救者可从头部接近。
6.对神志不清的溺水者,施救者要从背后接近。
现场救护的任务1、检伤分类,分出轻重缓急,对伤病员进行分级处理2、以救命为主,先救命,后治伤,保持气道通畅,氧的供应,保证循环3、迅速安全转移伤病员,尽量采取减轻伤病员痛苦等措施,现场救护的生命链“生命链”是针对现代社区、生活模式而提出的以现场“第一反应人”为开始,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进行抢救的一系列而组成的“链”。
日常应急救护知识培训
![日常应急救护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32db526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e.png)
日常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日常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活技能教育,旨在使普通大众在突发意外伤害或疾病发生时,能够迅速、正确地进行初步的紧急处理,为专业医疗救援赢得宝贵时间。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日常应急救护知识要点:1. 心肺复苏术(CPR):- 判断意识:轻拍并大声呼唤伤者确认其是否清醒。
- 拨打急救电话:发现无反应后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中国是120),报告地点和情况。
- 开始胸外按压:将患者平躺于硬地面,解开衣领、裤带等束缚物,置于胸部正中央两乳头连线中点进行30次胸外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约每分钟100-120次。
- 进行人工呼吸:对没有自主呼吸的患者,捏住鼻翼,给予两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应使胸廓抬起。
2. 止血与包扎:- 动脉出血:采用指压法直接压迫出血部位近心端动脉,并尽快用绷带、止血带来加压包扎。
- 边缘整齐的伤口:使用清洁敷料覆盖伤口,然后用绷带包扎固定。
- 不规则或大面积伤口:可以使用三角巾或专门的敷料进行包扎。
3. 骨折处理:- 确认骨折:观察局部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如有条件可用夹板固定受伤部位。
- 避免移动:尽量保持受伤部位静止,避免随意搬动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4. 烧烫伤处理:- 冲洗冷却:用流动清水冲洗烧烫伤部位至少20分钟,降低皮肤温度。
- 脱离热源:迅速脱离火源或热水等热源环境。
- 不要涂抹不明物质:不涂抹酱油、醋、牙膏等传统观念认为能“治疗”烧烫伤的物质,可覆盖清洁纱布或专用烧伤敷料。
5. 窒息急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对于成人和儿童,采取腹部冲击法解除呼吸道梗阻;对于婴儿,则需要进行背部叩击和胸部按压法。
应急救护知识宣传内容
![应急救护知识宣传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0e858e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1b.png)
应急救护知识宣传内容
一、应急救护的宣传
1、安全防护。
职业病危害、有毒有害物质和其他危险因素是第一要素,只有避免和控制它们,才能保证救护人员的安全。
2、合理指挥。
在应急救护过程中,指挥人员要统筹全局,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指导救护队伍的各种工作,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3、正确处理伤患。
伤患救护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伤患,切记不能滥用药物,要保持维护伤患的对外清洁,并确保有效的水,温度控制和防护。
4、正确处理重伤者。
在重伤者救护过程中,重症患者必须重视,有条件要防止伤口感染,有条件要开展伤口无痛护理,并及时清理伤口,做好常规护理。
二、应急救护的培训
1、培养技能。
应急救护中,人们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比如应有的一些基本的拯救素质,以及病情诊断、基本救护、急救等方面的知识。
2、增强纪律意识。
应急救护队伍需要团结协作,但没有严格的纪律,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因此,救护人员在培训中,应增强纪律意识,建立完善的制度,才能确保在应急救护中的安全和有效性。
3、注意防护。
在应急救护中,救护人员要注意防护自己,尤其是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职业病危害的情况下,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障自身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旅客急救原则(一)对途中生病患者的处置1、旅客发生意外事件时,要积极承担应尽的义务,为其提供服务。
遇乘客在车上发生急病和意外伤害时,应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护,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2、胸部和腹部突然出现疼痛时。
要使病人安静,能就近找到医生处理最好;腹部肌肉紧张疼痛时,可采用将膝盖下垫高的处理方法进行缓解。
3、有心脏和肺病的患者,呼吸困难时可保持半坐姿势,没有医生的嘱咐,不要乱服药,严禁吃、喝、抽烟等。
(二)对伤员的处置旅客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往往是多人受伤。
抢救时应先抢救重伤员,再抢救轻伤员,先救命,后治伤。
抢救过程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尽快把受伤者救离事故现场,尽量选择救护车能够接近的安全地点实施抢救。
2、受伤者在车内无法自行下车时,可设法将其从车内拖出,尽量避免二次受伤。
3、对伤员全身做一次检查,分清伤情;注意隐蔽性损伤,如脑出血、腹内脏器出血等。
4、不要急于将伤员送往医院,防止由于一些致命伤没有被发现,在搬运时加重伤势,运送途中死亡。
5、抢救人员要沉着,从车中移出伤员或搬运伤员时不要生拉硬扯,动作要轻柔。
6、如发现伤员心脏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7、应尽可能用救护车运送伤病员,可以使伤员平卧,减少运送途中的再损伤。
二、危重伤员应急抢救措施(一)昏迷不醒伤员的抢救1、可能产生昏迷的原因有天气炎热、缺氧、各种原因中毒、暴力刺激大脑等。
2、昏迷失去知觉的伤者症状是不会讲话;抢救前应检查伤者呼吸,保持侧卧。
(二)呼吸中断伤员的抢救1、呼吸中断后,应立即进行抢救,否则会由于缺氧而危及生命。
呼吸中断者的症状表现为无呼吸声音和无呼吸运动。
2、抢救时,抬起下颔角使呼吸道畅通,这种措施在很多场合下对恢复呼吸起很大作用;如果受伤者仍不能呼吸,就要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3、如果人工呼吸不能起作用时,就要检查嘴和咽喉中是否有异物,并设法排除,继续进行人工呼吸。
(三)失血伤员的抢救1、如果受伤者失血过多,将会出现生命危险,如出现休克等症状:处理失血措施可通过外部压力,使伤口流血止住,然后系上绷带。
2、失血过多,往往会产生休克,所以流血止住后,应接着采取一些防止休克的措施。
(四)休克伤员的抢救受伤者失血过多会出现休克,其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发凉、额部出汗、口吐白沫、显著焦躁不安,脉搏跳动变得越来越快和虚弱,最后脉搏几乎摸不出来。
这些症状有时会部分出现,有时又会同时出现。
休克时间过长,可能使伤员致死,应及时采取下列措施:1、将伤员安置到安静的环境。
2、抬起伤员腿部直到处于垂直状态,使休克停止。
3、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热损耗。
4、反复检查呼吸和脉搏。
5、迅速呼救并送往医院。
(五)烧伤伤员的抢救烧伤伤员的症状为:皮肤发红、起泡、感觉疼痛。
内部组织受损的烧伤可引起呼吸困难、休克、烧伤性疾病等危险。
应采取下列急救措施:1、迅速扑灭衣服上的火焰或脱掉烧着的衣服。
2、全身燃烧时,可向身上喷冷水。
3、用消过毒的绷带包扎烧伤口。
4、防止热损耗,可饮盐水(1杯水中放l匙食盐)。
5、不可使用粉剂、油剂、油膏或油等敷料。
6、脸部烧伤时,不要用水冲洗,也不要覆盖。
7、反复检查呼吸和脉搏,防止休克。
(六)中毒伤员的抢救1、应迅速把中毒的伤员送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以防止继续中毒。
2、对昏迷不醒的伤员要采取侧卧位。
3、反复检查呼吸和脉搏,停止呼吸时,应进行适当的人工呼吸。
(七)头部损伤伤员救护1、如果伤员神志清醒,呼吸脉搏正常,损伤不严重时,可进行伤部止血,包扎处理后,扶伤员靠墙或树旁坐下,找一块垫子将头和肩垫好,若伤员出现昏迷,要保持呼吸道畅通,并密切注意呼吸和脉搏。
2、在救护转移时,护送人员扶置伤者呈半侧卧状,头部用衣物垫好。
略加固定,再转移。
(八)骨折伤员处置1、防止伤员休克,不要移动伤员身体的骨折部位。
脊柱可能受损时,不要改变伤员姿势。
2、确定是骨折,要小心用消毒胶片包扎,并按发生后的状态保持部位静止。
3、关节损伤(扭伤、脱臼、骨折)的伤员,应避免活动,不要改变损伤时瞬间的位置、姿势,更不能白行复位;安放到固定位置后,保持损伤骨节的静止。
4、把骨折伤员抬上担架时,要遵循医护工作人员的指导。
由3名救护人员把手托放在伤员身下,在统一指挥下,一起抬起伤员的躯干,抬上担架。
三、常用急救方法(一)人工呼吸法伤员呼吸停止后2~4min内便会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对伤员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抢救,以挽救伤员的生命。
1、让伤员仰卧,面部向上,颈后部(不是头后部)垫一软枕,使其头尽量后仰。
2、抢救者位于伤员头旁,一手捏紧伤员鼻子,以防止空气从鼻孔漏掉:同时用口对着伤员的口吹气,在伤员胸壁扩张后,即停止吹气,让伤员胸壁自行回缩,呼出空气;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约16~20次;对儿童每3~4s一次,一分钟15~20次,要有规律地、正确地反复进行。
3、吹气时要快而有力,并密切注意伤员的胸部,如胸部有活动后,立即停止吹气,并将伤员的头偏向一侧,让其呼出空气。
4、成人每次吹气量应大于800mL,但不要超过1200mL;低于800mL,通气可能不足;高于2000mL,常使咽部压力超过食管内压,使胃胀气而导致呕吐,引起误吸。
5、每次吹气后抢救者都要迅速掉头朝向伤员胸部,以求吸入新鲜空气。
6、进行4~5次人工呼吸后,应摸摸颈动脉、腋动脉或腹股沟动脉。
如果没有脉搏,必须同时进行心脏按压。
(二)胸外心脏按压法胸外心脏按压是从伤员体外压迫一度停止跳动的心脏,使之恢复跳动的一种急救方法。
1、使伤员仰卧在硬板上或地上,抢救者站在或跪在伤员侧面(左侧或右侧均可),两手相叠,一只手掌放在胸骨中央下二分之一处,另一只手放在前一只手的上面加强力量:将手掌根部放在伤员的胸骨下方、剑突之上。
2、借自己身体的重量,以手掌根部用力向下作适度压陷,然后放松压力,让胸廓自行弹起;以每分钟60~80次的规律速度按压,向下按压和松开的时间必须相等;按压的间歇不再使胸部受压,便于心脏充盈;但手掌根不要抬起离开胸壁,以免改变按压的正确位置。
3、抢救者的双臂应绷直,双肩应在伤员胸骨的正上方,上半身可向前倾斜,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度和宽度应够大;不然会使压迫心脏的力量减弱而减小了按压的作用。
4、如伤员在钢丝床上,应在其背后垫一块硬板,其长度和宽度应够大,不然会使压迫心脏的力量减弱而减小了按压的作用。
5、对儿童伤员心脏按压要轻而快。
只用一只手,试着力量进行,压力约为成人的二分之一左右,以每分钟80~100次的规律速度按压;若是幼儿,可用两个手指压迫,压力为儿童的二分之一,每分钟100~110次为妥。
(三)双人心肺复苏抢救法双人心肺复苏法是指两人同时进行徒手操作,即一人进行心脏按压,另一个进行人工呼吸。
1、双人抢救的效果要比单人进行的效果好。
心脏按压速度为一分钟60次。
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5:1。
即5次心脏按压,1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每次操作中断时间最多不得超过5秒。
2、操作时由按压者数口诀:l下、2下、3下……,人工呼吸者打开伤员气道作准备,每当口诀数完第4下时,人工呼吸者开始深吸气,在按压者数完第5下松手时,深吹一口气,气体吹入肺内,可以看到伤员胸廓膨起。
然后按压者按压5次,人工呼吸者吹气1次,如此反复进行。
3、触摸伤员的手足,若温度略有回升时,则进一步检查颈动脉搏动,确定心跳开始后,立即停止心脏按压。
为了防止心跳再次停止,必须一面注意观察,一面作再次按压的准备。
(四)单人心肺复苏抢救法1、如遇伤员无呼吸时,应立刻对伤员进行口对口吹气两次,然后检查颈动脉,如脉搏存在,表明心脏尚未停搏,无需进行体外按压,仅做人工呼吸即可,按每分钟12次的频率进行吹气,同时观察伤员胸廓的起落。
2、检查脉搏,如无搏动.则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同时进行:抢救者计数1、2、3、4、5……15次按压后,迅速倾斜头部,打开伤员气道的同时深吸气,捏紧患者鼻子孔,快速吹气2次。
然后再回到胸部,重新开始心脏按压15次,如此反复进行。
3、单人进行心肺复苏抢救1 min后,可通过看、听和感觉来判定有无呼吸。
以后每4~5min检查一次,中断时间最多不得超过5s;一但心跳开始,在立即停止心脏按压的同时,尽快把伤员送到医院继续诊治。
(五)指压止血法血液是维持人生命的重要物质,当人受外伤,引起大出血,其出血量超过全身血量的四分之一,生命就会发生危险。
指压止血法是指较大的动脉出血后,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压闭住,中断血液。
1、颞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头顶及颞部动脉出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前正对下颌关节处用力压迫。
2、颌外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肋部及颜面部的出血: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颌角前约半寸外,将动脉血管压于下颌骨上。
3、颈总动脉压迫止血法:常用在头、颈部大出血而采用其它止血方法无效时使用。
方法是在气管外侧,胸锁乳深肌前缘.将伤侧颈动脉向后压于第五颈椎上,但禁止双侧同时压迫。
4、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腋窝、肩部及上肢出血。
用拇指在锁骨上凹摸到动脉跳动处,其余四指放在病人颈后,以拇指向下内方压向第一肋骨。
5、肱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下部的出血。
在病人上臂的前面或后面用拇指或四指压迫上臂内侧动脉血管。
(六)包扎止血法包扎止血法是指用绷带、三角巾、止血带等物品,直接敷在伤口或结扎某一部位的处理措施。
1、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
用消毒纱布垫敷于伤口后,再用棉团、纱布卷、毛巾等折成垫子,放在出血部位的敷料外面,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紧紧包扎起来,以达到止血目的。
2、加垫屈肢止血法:在上肢或小腿出血,且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时,可采用屈肢加垫止血。
如上臂出血,可用一定硬度、大小适宜的垫子放在腋窝,上臂紧贴胸侧,用三角巾、绷带或腰带固定胸部;如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窝或胭窝加垫屈肢固定。
3、止血带止血法:材料取弹性的橡皮管、橡皮带。
上肢结扎于上臂上三分之一处,下肢结扎于大腿的中部。
包扎时应先将伤肢抬高,底部垫上敷料或毛巾等软织物,将止血带适当拉长,绕肢体两周,在外侧打结固定。
要标明扎止血带时间,每40min放松一次。
4、一般小动脉和静脉出血可用加压包扎止血法:较大的动脉出血,应用止血带止血法:在紧急情况下,须先用压迫法止血,然后再根据出血情况改用其他止血法。
5、如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伤口内有碎骨或异物存在时,不得应用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扎紧,如果扎得不紧,深部动脉仍有血液流出。
(七)绷带包扎法用绷带包扎伤口,目的是固定盖在伤口上的纱布,固定骨折或挫伤,并有压迫止血的作用,还可以保护患处。
1、环形法:多用于手腕部,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
先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
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
第二、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之斜出一角压于环形圈内,最后用胶布将带尾固定.也可将带尾剪成两个头,然后打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