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校史

合集下载

重庆大学校庆90周年专场演出之大型原创校史舞台剧《初心1929》演出公告

重庆大学校庆90周年专场演出之大型原创校史舞台剧《初心1929》演出公告

重庆大学校庆90周年专场演出之大型原创校史舞台剧《初心1929》演出公告一、演出信息时间:2019年10月9日(星期三)19:30地点:B区科学会堂二、剧目介绍恰逢重庆大学建校90周年之际,为贯彻落实重庆大学“文化育人”的精神,展现学校立德树人的光荣传统和不忘初心的当代使命,学校校长办公室、档案馆、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校友团队倾情打造了大型原创校史舞台剧《初心﹒1929》,该剧立足档案文献史料,深度挖掘学校历史,以师生演校友、学生演学长的方式,全面回溯建校初心、全景展现兴校发展,全剧整体采用融合话剧、诗剧、歌舞等多种表演元素的大型史诗创作思路,在表现历史厚重感的同时,将跨越20年的历史紧密衔接贯通,有效提升了观赏性。

大型原创校史舞台剧《初心﹒1929》已作为2019级新生入学教育的节目,于2019年9月20日至22日晚19:00-20:40在学校虎溪校区大剧场先后进行了3场演出,受到广泛好评,被赞誉为“舞台上的校史课”。

三、主题思想该剧旨在通过以师生演校友、学生演学长的方式践行“三全育人”思想,并以生动鲜活的舞台剧方式讲好重大故事,让广大师生了解学校历史、传承重大文化、弘扬重大精神,激励新时代的重大师生像先辈一样做有情怀、有使命、有担当的知识分子,坚守“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重大初心,以“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托举时代使命。

四、剧情梗概该剧分为筹校、建校、兴校三篇章共9幕,讲述了从建校“五老四学士”之一的李奎安于1925年在《渝声季刊》上发表关于创建重庆大学之倡议的文章到1945年抗战胜利的20年间,重庆大学从创立到飞速发展的创校历史。

五、时长、篇章及分幕时长约100分钟第一篇章:筹校决心(第一幕:重庆城五老筹大学、第二幕:四学士洒泪别张澜、第三幕:聚众志先贤立决心)第二篇章:建校雄心(第一幕:见刘湘舌战众名流、第二幕:筹备会合议定建校、第三幕:观沙磁教授拟宣言)第三篇章:兴校丹心(第一幕:烽烟起学子悼恩师、第二幕:毕业生担当赴国难、第三幕:周恩来重大做演讲)六、导演:胡焕阳胡焕阳,文学硕士,毕业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知名青年戏剧编剧,重庆原色喜剧团创始人,曾获重庆市第二届大学生戏剧节优秀编剧、优秀表演奖,重庆市第二届青年戏剧演出季优秀制作人,优秀编剧。

重庆大学校史(文档4篇)

重庆大学校史(文档4篇)

重庆大学校史(文档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重庆大学校史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一篇重庆大学校史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校址最初设在重庆市菜园坝,1933年迁至重庆市沙坪坝嘉陵江畔,1935年为四川省立大学,1942年成为国立大学;截止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文、理、工、商、法、医等六大学院的国内外知名综合性大学。

学校地处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四大直辖市之一、国家中西部工商业重镇、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重庆直辖市,校园坐落在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区——沙坪坝区。

学校享有“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的美誉。

在1934年3月13日,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到沙坪坝视察重庆大学后赞叹学校“颇有蒸蒸日上之势”。

抗战时,蒋介石甚至准备把重庆大学办成中国的“剑桥”。

重庆大学早在民国时期就是中国最杰出的国立大学之一,当时学校全称为“国立重庆大学”。

位居民国十大国立大学之列。

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等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

李四光、马寅初、何鲁、冯简、柯召、吴宓、吴冠中、潘序伦、郑衍芬、段调元、俞建章、朱森、毛鹤年、丁道衡、丁洪范、朱祖晦、柱国璋、张圣奘、傅丽夫、潘大逵、王铁崖、刘觉民、罗蜇潭、叶谦吉等大批著名学者曾在学校执教。

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重庆大学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以理工,经管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大力发展人文艺术、法学、经济、管理、艺术、教育等学科专业,促进了多学科协调发展。

1952年前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重庆大学的文、理、商、法、医五个学院及工学院中的土建系、化工系等被调整到其他高校,经并入其他高校的部分工科专业后,成为一所以机械、电气、动力、采矿、冶金等学科专业为主体的多科性工业大学。

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截止1966年,全校共有6个系,15个本科专业。

重庆市高校简介

重庆市高校简介

重庆市高校简介(文史类本科)重庆大学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是国家副部级建制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国家“111计划”重点建设大学。

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始建于1906年,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由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原西南师范大学、国家农业部直属重点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于2005年合并组建而成。

教育部直属,国家教育部、国家农业部和重庆市共建高校。

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原名西南政法学院,其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合并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重庆财经学院的法律院(系)正式挂牌成立。

是一所以法学为主,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法学类专门院校。

国家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建高校。

重庆邮电大学始建于1950年,原名“重庆邮电学院”,2006 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为国家布点设立邮电类重点高校,是一所集军事、民用相结合、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的专业型高校。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和重庆市共建高校。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创办于1951年,是一所交通行业特色鲜明,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覆盖工、管、理、经、文、法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国家交通运输部与重庆市共建高校。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创建于1956年,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

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2008年教育部、重庆市《部市战略合作协议》确定为重点建设大学。

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重庆市属高校。

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原四川外语学院,始建于1950年,在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指导下创立,前身为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俄文系。

中国近代的大学

中国近代的大学

中国近代的大学1、何谓大学大学是国家的高等教育学府,是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授权颁发学位的综合性高等教育机关。

它选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者进行教育和培训,并以考试、考核的方式检验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现在的大学,一般包括一个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院和数个专业学院,以及能授予学士学位的一个本科生院。

综合性大学还应包括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关系与对外交流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远程网络学院等。

今天通常意义上的大学,是西方文明的产物。

在英文中,大学(综合性高等学府)一词为“University”,是由“universe”(宇宙)这个词的前身派生而来的,它首次被记录下来是在大约1300年前。

在中世纪的西方,拉丁文在政府、宗教和教育等领域得到使用,universitas这个词被用来指由教师和学生所构成的新联合体,这即是今天的大学的最初形式。

在更早的时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附近的Academos建立“Academy”,教授哲学、数学、体育等,这被一些人认为是欧洲大学的先驱。

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是从教会所办的师徒结合的行会性质学校发展起来的。

在11世纪,“大学”一词和“行会”一词同样被用来形容行业公会。

但是到了13世纪,“大学”一词就被用来专指一种学生团体了。

中世纪的大学主要有3种形式:教会大学,学生和教师在一个校长领导下形成一种密切配合的团体,像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

公立大学,由学生选举出来的校长总揽校务,如博洛尼亚大学、帕多瓦大学等。

国立大学,由帝王征得教皇认可而建立的,如西西里的腓特烈二世成立的那不勒斯大学、卡斯蒂拉的斐迪南三世成立的萨拉曼卡大学。

后来大学发展到中国,也是走了类似样一条路:从教会大学(还有部分非教会经营的私立大学)到公立大学到国立大学。

那么,哪所大学是全世界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历来便有争议。

1088年在意大利波罗尼亚(Bologna)建立的博洛尼亚大学,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

重庆大学历任校长

重庆大学历任校长

重庆大学历任校长第一任校长: 刘湘1929年10月-1935年8月刘湘(1890—1938)中华民国时期四川军阀。

又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

一级陆军上将。

生于1890年7月1日。

老家在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

1925年冬,巴县议事会议长李奎安就提出议案,倡议筹办重庆大学。

只因川局动荡,经费无着,导致创建之议一搁就是数年。

1929年夏,一批在成都大学任教的川东籍教授回到重庆,联合工商界著名人士朱叔痴、汪云松、温少鹤、李奎安等,成立“重庆大学促进会”,并向驻节重庆的国民革命军21军军长、四川善后督办刘湘建议筹办重庆大学,得到刘湘赞同。

8月4日,刘湘召集有关人士开会,正式成立重庆大学筹备会,发表《重庆大学大学筹备会成立宣言》和《重庆大学筹备会宣言》,阐明创建重庆大学的动机、原因和目的。

随后,筹委会就重庆大学开办的日期、经费、校址、招生及聘请教授等问题,进行了多次商讨。

9月,召开重庆大学第一次校务会议,讨论成立招生考试委员会,并决定了考试时间及准备开学的各项具体事宜,决定立即在菜园坝临时校址招收预科生文、理两班先行开课。

1929年10月12日,重庆的第一所大学——重庆大学在菜园坝杨家花园正式开学,标志着重庆大学的正式成立。

10月23日,重庆大学筹委会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推选刘湘为重庆大学首任校长。

1935年5月,省政府明定重庆大学为四川省立大学。

关于文字斋(现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的修建经费,在那时是一个影响民生的问题,当时的中国可谓战火连连,民不聊生。

餐桌上能吃上猪肉可算得上相当奢侈的了。

刘湘就在猪身上打起了主意,他下令从今以后养猪户每杀一头猪必须上缴一个银元的猪头税,即所谓“割头税”。

就是这笔来自猪的“割头税”使得文字斋得以修建。

第二任校长: 胡庶华1935年8月-1938年7月胡庶华(1886—1968)湖南省攸县人,1886年生于攸县城关镇一个教师世家。

17岁参加科举考试中秀才,同时又考入湖南私立明德学校。

【正式版】重庆大学介绍PPT文档

【正式版】重庆大学介绍PPT文档

重庆大学
校歌
高晋坤
启兹天府,积健为雄。 考四海而为俊,障百川而之东。 第十三任校长:吴中福(1997. 它概述了人才成长的前提是吃苦耐劳,成长的关键在于崇尚生活简朴,成才的途径唯有勤于学业,做人的根本则是热爱祖国。 第三任校长:叶元龙(1938. 校训: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大力发展人文、经管、艺术、教育等学科专业,促进了多学科协调发展。 复兴民族兮,誓作前锋。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 它概述了人才成长的前提是吃苦耐劳,成长的关键在于崇尚生活简朴,成才的途径唯有勤于学业,做人的根本则是热爱祖国。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第九任校长:江泽佳(1982.12—1986.12) 第十任校长:顾乐观(1986.12—1992.8) 第十一任校长:吴云鹏(1992.8—1996.8) 第十二任校长:刘 飞(1996.8—1997.7) 第十三任校长:吴中福(1997.7—2003.1) 第十四任校长:李晓红(2003.2—2010.12) 第十五任校长:林建华(2010.12—2013.6) 第十六任校长:周绪红(2013.6—今)
返回首页
重庆大学
概况
高晋坤
重庆大学
办学宗旨
高晋坤
重庆大学
校训校风学风
高晋坤
第七任校长:曾德林(1978. 第十五任校长:林建华(2010. 考四海而为俊,障百川而之东。 第十三任校长:吴中福(1997. 启兹天府,积健为雄。 考四海而为俊,障百川而之东。 学风:求知、求精、求实、求新 第三任校长:叶元龙(1938. 第十三任校长:吴中福(1997. 第八任校长:何文钦 (1980. 启兹天府,积健为雄。 校训: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 第十六任校长:周绪红(2013. 马寅初、李四光、何鲁、冯简、柯召、吴宓、吴冠中等大批著名学者曾在学校执教。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重庆大学-冉光健和马璐璐

重庆大学-冉光健和马璐璐

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成立于1929年。

1937年抗战爆发,大批学者汇集重庆,重庆广纳全国名校著名学者,奠定了学校发展的坚实基础。

重庆大学呈现出大师云集、人才荟萃的空前盛况。

学校聘请的专任教授54人、兼任教授58人,当时学生仅仅1016人。

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著名数学家何鲁、著名无线电专家冯简、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等,分别领衔商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和地质系,学科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

重庆大学因之获得飞速发展。

194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重庆大学改名为国立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的直属院校之一。

重庆大学校门重庆大学校门位于沙坪坝区沙坪坝街道松林坡社区重庆大学A区。

重庆大学校门建于1930年,为该校最早建筑,是重庆大学建校的历史见证。

校门为“四立柱式”折衷主义风格建筑,由四个石结构石柱组成。

正中两个门柱西侧雕有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的校名。

大门两侧为八字形石壁,其上凿刻有重大校训:“爱国家,亲学业,尚俭朴,耐劳苦”。

重庆大学工学院重庆大学工学院,位于沙坪坝区沙北街重庆大学A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抗战时期,著名无线电专家冯简便在工学院大楼中办公。

重庆轰炸中,工学院大楼曾中弹,由于结构坚实,仅炸毁一角。

该建筑坐南朝北,面阔42.7米,进深2米,建筑面积2456.56平方米。

1930年—1935年创建,曾为重庆隆贸洋行。

由西方建筑师莫利生设计,仿西方古典建筑风格,墙体全用条石砌筑。

重庆大学工学院为一座西方古典主义风格建筑,整栋建筑古朴大方,比例适中,为重庆同时期建筑中所少见,为研究重庆近代建筑的发展演变,及西方建筑风格对本地建筑的影响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重庆大学工学院为重大早起建筑之一,为研究重大校史,及重庆高等教育的发展亦提供了见证。

重庆大学理学院重庆大学理学院,位于沙坪坝区沙北街重庆大学A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抗战时期,理学院见证了沙磁文化区诸多重要事件。

1938年2月6日,重庆沙坪文化区自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理学院二楼的教员休息室举行,会上宣告了“沙磁文化区”的成立。

重庆大学招生宣传ppt

重庆大学招生宣传ppt

finally
谢谢少年们,白白~~~
欢迎各位报考重 庆大学
雄厚的师资力量
• 重庆大学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教授、专家。现有教职工5812人,其中专 任教师3010人,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含外聘),国 家及重庆市教学名师8人,教授501人,副教授945人,博士生导师 299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学科组成员7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 专家15人,长江学者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海 外青年合作基金获得者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3人,中国青 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四个一批人才”1人,入选教育部“新 (跨)世纪优秀人才”和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计划”等部市重 点人才工程人选24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3人。拥有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高等学校学 科创新引智计划2个(简称“111计划”),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完善的学科体系
• 重庆大学坚持“突出工科,加强理科,发展管理、经济、法学和人文 学科,拓展医学和农学学科”的思路,优化学科布局,创新发展模式, 着力打造学科的高峰、异峰,推动学科建设的长足发展。经过近十年 的加速建设,学科建设跃上新的台阶,已形成覆盖哲学、经济学、法 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等十个学科门 类、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发展协调的较为完备的学科体 系。 学校拥有“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8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 设学科1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86个;设有博 士后流动站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 授权点60个,另自主增设二级学科博士点2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2 个,以及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 硕士(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学(MPAcc)、风景 园林、高校教师、建筑学和法律等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我的大学

我的大学

重庆大学,西南地区当之无愧的老大哥!1929年10月12日,重庆大学由军阀刘湘创办,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成为一所拥有文、理、工、商、法、医等六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并闻名国内外.由创办到1952年,这是重庆大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时期,随着国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移重庆,在其他高校像北大,清华,南开纷纷逃难之际,惟独重庆大学一枝独秀,此时中央大学寄寓于重庆大学校内,重大以其宽大的胸怀收留了中大,感慨于重大的松林坡,感慨于重大的民主湖,感慨于重大的鸳鸯路,《红岩》中部分情节的原形就在重大。

至今台湾省中央大学每年都会组团回重大故地重游,中大历届校长都不忘与重大的这段历史情结。

团结、勤奋、求是、创新,这是重大的校训,包容和宽厚是重大人所追求的。

然而,就在重庆大学高速发展的时候,政治却让重大成为牺牲品,沉积了近三十年的精髓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所剩无几:重大医学院分并入四川医学院,即后来的华西医科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重大文学院并入四川大学;重大理学院并入四川大学;重大无线电系电报电话专业与天津大学两个专业组成北京邮电大学;重大商学院组成现在的西南财经大学;重大法学院组成现在的西南政法大学;重大地质系就是今天的成都理工大学;重大体育系科并入西南师范大学;重大农业系科并入西南农业大学;重大化学化工系并入成都科技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重大的土木建筑组成后来的重庆建筑大学,重庆交通学院后又从建筑大学中分离,2000年重庆建筑大学重回重大;还有N多的专业并入贵州大学、云南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广西大学等等。

如果不是1952年得政治倾向,今天得重庆大学能和任何一所大学媲美,四川大学永远也赶不上重大。

可以看得出来四川大学的一半来源于重庆大学,没有重大就没有川大的今天。

四川大学的发展是以牺牲重庆大学的利益为代价的,这一现象在建国后至1997年重庆直辖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川大学坐收四川省会之利,想尽办法阻碍重大得发展,当然整个重庆都是同样得命运,成都得发展是以牺牲重庆为代价得,只不过再怎么样成都也仍然赶不上重庆,成都永远无法超越重庆。

成长中的物理学院——重庆大学90周年学术校庆之物理学院

成长中的物理学院——重庆大学90周年学术校庆之物理学院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与诸多实验数据高度一致;首次在超越平均场层次上计算了核物质手征相变的相图。

郑思波教授系统研究了最小标量暗物质模型在高能对撞机实验以及大型地下氙暗物质探测实验的探测信号。

边立功副教授提出的相消机制用于研究基于新物理模型的电荷-宇称破坏以及电偶极矩实验限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电弱重子数产生的方法。

理论物理。

该方向基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理论探讨与引力及宇宙学相关的问题;探讨高频引力波的探测方案;研究
原创提出的高频遗迹引力波探测器设计方案共价键因体态到超流态的退禁闭相变
陈数C变化引起的量子反常霍尔绝
责任编辑:龚 俊。

重庆大学校史校景介绍

重庆大学校史校景介绍

这条铺满银杏树叶的大道,准时的向人们报道秋天到 来的信息,金秋时节,道路两旁的银杏树叶开始变黄 ,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微风拂面,叶子纷纷飘落,分 外美丽。银杏大道是新生进入校园的必经之路,因此 又称“迎新大道”。
图书馆
3.62万平方米
图书馆通体朱红,框
架12层,共3.62万平方米, 呈L型,取义英文library 的首 字母。它的外观像一本打开 的书,也像打开的笔记本电 脑。当时设计者的设计理念 是站在不同的方向看图书馆 有三种不同效果(钢琴、书 、书架)。图书馆投资一个 亿才建成的,无论是规模, 还是藏书量都是大学城最大 的。鲜艳的红色特别醒目, 时刻召唤着我们进去学习, 鼓励我们重大人要树立“求 知、求精、求实、求新”的 学风。图书馆目前藏书量为 60万册,但图书馆的最终目 标是按照人均100本图书标 准收藏的共计150万册,足 方便大家借阅。
虎溪校区有缙湖和 云湖。缙湖和云湖的名 字取自西面的缙云山, 离缙云山较近的就是缙 湖,而离得较远的就是 云湖。它们就像是镶嵌 在两山之间的两粒明珠 ,熠熠生辉。云湖依靠 虎溪图书馆和大地花园 , 彩色音乐喷泉涌动 ,直冲云霄,炫彩水柱 在虎溪的天空中划出斑 斓的线条。
云湖
•缙湖与云湖隔路相望,是一 个天然湖,背靠松林公园,湖 边柳树成荫,风景非常秀丽, 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翡翠一样 镶嵌在虎溪校区。缙湖的一大 特色就是它南边的木桥,古色 古香的原木,映着晚霞中,给 人一种古朴的感觉。湖岸上长 凳随处可见,四周连通,呈现 出自然的开放感。缙湖的东边 有一个荷花池,每年盛夏荷花 盛开,层层叠叠的荷叶中,零 星地点缀着朵朵红花,美不胜 收。几只黑天鹅在湖内优雅游 戏,又给缙湖增添了一丝妩媚 。同学们也最爱在湖边晨读。
校宣
校宣 校史 综合楼 云湖 缙湖

参观重邮校史馆观后感

参观重邮校史馆观后感

参观重邮校史馆观后感英文回答:Visiting the Chongqing University Museum of History provided a profound and inspiring experience that enriched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ity's remarkable journey. The museum's exhibits meticulously chronicled the institution's evolution from its humble beginnings to its present status as a lead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hub.The exhibits showcased the university's pioneering spirit, its unwavering commitment to academic excellence, and its profound impact on China's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 and social advancements. I was particularly captivated by the displays highlighting Chongqing University's contributions to key industries such as aerospace, nuclear ener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museum's interactive displays and multimedia presentations engaged my senses and deepened myappreciation for the university's rich history. The interactive timelines allowed me to explore the key milestones in Chongqing University's development, while the virtual reality simulations provided an immersive experience of the campus's transformation over the decades.Beyond the exhibits, the museum also offered a glimpse into the lives of the eminent scholars and students who shaped Chongqing University's legacy. I was particularly inspired by the stories of professors who dedicated their lives to nurturing young minds and advancing knowledge.The museum's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were equally impressive, creating an environment that fostered contemplation and reflection. The spacious galleries, adorned with natural light, provided an ideal setting for appreciating the exhibits. The museum's central atrium served as a gathering place for students and visitors, encouraging interaction and dialogue.Visiting the Chongqing University Museum of History was not merely an educational experience but also a deeplypersonal one. It instilled in me a profound sense of pride in the university's accomplishments and a renewed appreciation for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education.中文回答:参观重庆大学校史馆是一次深刻且振奋人心的经历,它让我对这所大学非凡的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重庆大学宣传模板

重庆大学宣传模板

特色之三
1.学校里氛围极佳,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学生坐 在草地上或讨论,或畅谈。 2.单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可穿梭于校园之间,教 室,运动场,礼堂,踏板一蹬即可。 3.更有甚者,可凭此游走于重师,科院,川美, 警校等大学城学校间。 4.一条熙街。就在门前。传闻一座望妻亭与重师 的望夫亭遥相呼应. 后面必上图,没图我说个xx.




1、重庆大学简介
2、重庆大学理念墙
3、图书馆 教学楼
4、特色介绍
重庆大学简介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 国重点大学,并由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建,是国家 “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学 校坐落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市沙坪坝区。2000年5 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 专科学校等三校合并组建新的重庆大学,学校占 地面积5700亩,有A、B、C、虎溪四个校区,校 舍建筑面积168万多平方米是经教育部批准建有 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也是国家“211计划” 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2010年底,重庆市市委、 市政府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发文,重庆市全力支持 重庆大学创建一流的国际高水平大学,重庆大学 的发展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目前重庆大学的发 展速度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正在朝着中国最 好的大学之一的短期目标以及国内外一流的高水 平大学的长期目标迈进。 重庆大学早在民国时期就是中国最杰出的国 立大学之一,当时学校全称为“国立重庆大学”。 位居民国十大国立大学之列。
重 庆 大 学 理 念 墙。 必须有 2.定时熄灯。 不可能 3.标准四人间。 相当给力 4.空调,。,。 即将来临
特色之二
1.虎溪共有三个食堂,分布均匀,寝室与 食堂仅需五分钟步行。 2.种类丰盛,价位灵活。各种风味,各种 吃法,应有尽有。 3.二楼价格亲民。举一例,三两牛肉砂锅 六块,牛肉数大于10。

高校校史

高校校史

“985工程”简介:
985工程 工程” “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 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 建设工程。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 建设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是以 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 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 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 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加大学科结构 调整力度,促进学科交叉, 调整力度,促进学科交叉,大力提高建设学科的科 技创新能力和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 题的能力。 题的能力。
二期( 二期(5所) 中国农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北大— 北大—静园草坪
静园草坪是目前燕园内最大的一块草坪。春秋 时节,和风煦日,这里是很好的休闲之地。同时, 它还是北大师生们一个重要的课余活动场所,北大 百年校庆时的文艺晚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有一名北大学生这样写道:“这里曾经是高晓 松那帮拿把破吉它到北大糊弄小女生的主儿极尽能 事的舞台,更是我们北大人读书休憩的好地方。很 多北大的情侣相识、相约、相恋在东草坪,他们对 这块草地的感情更深厚。”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方塔
位于旧长洲、元和县学东南,原名文星阁。明 万历三十三年建,原属长洲县学。清代葑门彭氏重 修,相传太平军曾作瞭望楼。砖木结构,阁高四层, 平面正方形,下砌三重青石高台基,上复四角攒尖 顶,内架横梁悬大铁钟,钟上有“文星宝阁”铭文, 故又称钟楼,是苏州独具一格的古建筑,为苏州市 文物保护单位。
复旦“小白宫”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主要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 的东吴大学。作为全国最早创建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苏州大学曾创造 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若干个第一:第一家以西式教育方式办学、 第一家创办学报、现存高校中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第 一家开设法学教育等等。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文理学院与 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建国初由省立教育学院、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和无锡 国学专修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 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 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 经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 苏州医学院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到目前为 止,苏州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 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具有相 当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 方综合性大学。

老照片:抗战时期的重庆大学条件一般学风超好

老照片:抗战时期的重庆大学条件一般学风超好

老照片:抗战时期的重庆大学条件一般学风超好
抗战时期的1943年,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受英中文化协会的委托,前往中国,为中国科学家提供实验设备、科技书籍和期刊。

他于1943年2月24日到达中国西南,不久他便获准在陪都重庆建立中英科学合作馆(又名中英科学合作局)。

到1946年4月离开时,他的足迹已经遍布了西南、西北以及日本占领区之外的大部地区。

留下了大量历史资料和照片。

1943年4月,在中国进行科学考察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造访位于重庆沙坪坝的重庆大学,留下了一组珍贵的历史照片。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位于重庆沙坪坝。

重庆大学的化学实验室。

重庆大学的西装男。

重庆大学化学实验室这栋房子,典型的中式建筑风格。

这栋漂亮的老房子,重大一直保留至今,颇为难得。

实验室内做实验的重大师生。

虽然实验条件简陋,可重大的学生做实验是一丝不苟,学风相当好。

40年代的重庆大学就已经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

那时候的重庆大学,真是个好大学。

喜欢我发的图片,喜欢我发的文字,还请您关注!。

重庆大学校史

重庆大学校史

重庆大学校歌——作词胡庶华2000年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中专部)并入重庆大学1950年国立重庆大学更名为重庆大学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1952大调整中,工学院是唯一保持了较强实力的学院,因为此时整个重大只剩下一个学院--工学院。

至此,风雨飘摇中颠簸着艰险成长的重大只有5个专业。

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建校100周年时将学校建成“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的办学目标。

办学宗旨: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校训: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学风:求知、求精、求实、求新重庆大学创建于1929年,校址最初设在重庆市菜园坝,1933年迁至重庆市沙坪坝嘉陵江畔至今。

学校1935年成为省立大学,1942年改为国立大学。

截止1949年,重庆大学已成为一所拥有理、工、文、商、法、医等六个学院,二十一个系科的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周恩来总理及夫人邓颖超女士曾于1938年、1946年两度到重庆大学为学生运动作演讲,给重庆大学和重庆市的学生运动指明了革命的方向。

建校初期至1949年期间,在校任教的著名学者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最早把现代数学引入我国的学者之一的何鲁教授、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寅初教授、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教授、中国化工学会创始人著名化学工程专家张洪源教授、我国第一位赴北极考察学者、著名电讯工程专家冯简教授、著名数学家柯召教授、著名作家艾芜先生等。

在校就读后来成为知名学者的有:被誉为“中国恐龙研究之父”的周明镇等十余名两院院士、著名诗人杨明照先生、著名经济学家钱荣堃先生等。

然而,就在重庆大学高速发展的时候,政治却让重大成为牺牲品,沉积了近三十年的精髓在1952年及其后的几次的院系调整中所剩无几1952年重大医学院调入当时的华西大学,即后来的华西医科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1952年重大文学院并入四川大学,部分老师调入当时的西南师范学院1952年重大铁道工程专业调入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1952年重大商学院调入当时的西南财经学院和四川财经学院,即现在的西南财经大学;) 1952年重大法学院组成当时的西南政法学院,即现在的西南政法大学;1952年重大体育系科调入西南师范学院,即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7月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1952年重大农业系科调入西南农学院,即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7月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1952年重大化学化工系调入四川化学工业学院即成都科技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1952年重大的土木建筑组成后来的重庆建筑大学,重庆交通学院后又从建筑大学中分离,2000年重庆建筑大学重回重大;1953年重大理学院并入四川大学;1955年重大无线电系电报电话专业与天津大学两个专业组成北京邮电学院,即北京邮电大学;1956年在重大地质系的基础上成立四川地质学院,就是今天的成都理工大学;1952年调入重大有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和川南工业学院机械科和电机科,石油专科学校钻探和机械科,西南工业部工业学校机械科1952年调整中,文,商,法,医学院全部调入他校,工科专业有进有出,理学院暂时保留未动1952年9月20日,以何鲁教授为主任委员的重庆大学院系调整委员会开始着手搬迁事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重庆大学校史重庆大学创建于1929年,校址最初设在重庆市菜园坝,1933年迁至重庆市沙坪坝嘉陵江畔至今。

学校1935年成为省立大学,1942年改为国立大学。

截止1949年,重庆大学已成为一所拥有理、工、文、商、法、医等六个学院,二十一个系科的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周恩来总理及夫人邓颖超女士曾于1938年、1946年两度到重庆大学为学生运动作演讲,给重庆大学和重庆市的学生运动指明了革命的方向。

建校初期至1949年期间,在校任教的著名学者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最早把现代数学引入我国的学者之一的何鲁教授、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寅初教授、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教授、中国化工学会创始人著名化学工程专家张洪源教授、我国第一位赴北极考察学者、著名电讯工程专家冯简教授、著名数学家柯召教授、著名作家艾芜先生等。

; Z: G( ^ C( P7 k! t 在校就读后来成为知名学者的有:被誉为“中国恐龙研究之父”的周明镇等十余名两院院士、著名诗人杨明照先生、著名经济学家钱荣堃先生等。

然而,就在重庆大学高速发展的时候,政治却让重大成为牺牲品,沉积了近三十年的精髓在1952年及其后的几次的院系调整中所剩无几8 y( G* S' s$ r, S4 V9 h8 W3 a( \, Y(此部分参考《重庆大学校史下册1949-1994》,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以及2009年的《漫步重大》创刊号):0 p7 J& k+ m# X8 g" c" E( ?$ n1952年重大医学院调入当时的华西大学,即后来的华西医科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 B" _: _5 L. N* S6 a2 ?8 I1952年重大文学院并入四川大学,部分老师调入当时的西南师范学院 5 T9 v* {. h& M! {, x U; E1952年重大铁道工程专业调入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7 g# F0 p" H& y1952年重大商学院调入当时的西南财经学院和四川财经学院,即现在的西南财经大学;) H- ~# F8 P+ W# X. X9 W1 g$ e% f6 g- p1952年重大法学院组成当时的西南政法学院,即现在的西南政法大学;1952年重大体育系科调入西南师范学院,即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7月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1952年重大农业系科调入西南农学院,即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7月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1952年重大化学化工系调入四川化学工业学院即成都科技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 K: D6 t" u. p1952年重大的土木建筑组成后来的重庆建筑大学,重庆交通学院后又从建筑大学中分离,2000年重庆建筑大学重回重大;; r! Y4 Q8 W6 f% w6 p1 x% A9 @1953年重大理学院并入四川大学;1955年重大无线电系电报电话专业与天津大学两个专业组成北京邮电学院,即北京邮电大学;1956年在重大地质系的基础上成立四川地质学院,就是今天的成都理工大学;1952年调入重大有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和川南工业学院机械科和电机科,石油专科学校钻探和机械科,西南工业部工业学校机械科' B4 r6 p6 `& l3 z# {. y1952年调整中,文,商,法,医学院全部调入他校,工科专业有进有出,理学院暂时保留未动8 G6 r1 V7 k* ~$ N. M0 n8 P1952年9月20日,以何鲁教授为主任委员的重庆大学院系调整委员会开始着手搬迁事宜。

从9月28日起,到11月19日,一个半月的时候,调整搬迁工作基本结束。

但是对重庆大学的调整远没有结束。

1 d7 Z& q- X6 I1953年理学院全部调入四川大学,1955无线电系全部调出,1956地质系全部调出,1952大调整中,工学院是唯一保持了较强实力的学院,因为此时整个重大只剩下一个学院--工学院。

工学院自身也受到重创,无线电系和地质系全部迁出,土木建筑系也全部迁出,1958年重大曾增设了国防科技专业的6个新系,1962年时这6个新系又被调整组合,重大仅保留了无线电专业。

第一次调整后工学院所存在的6个专业为:机械制造系,动力系,电讯系,采矿系,冶金系,地质系。

第二次调整后所设置专业为:机械制造系,动力系,电机系,采矿系,冶金系。

至此,风雨飘摇中颠簸着艰险成长的重大只有5个专业。

三十多年的心血,已经无以言对。

到此,当时的重庆大学完全成为一所多科性工科大学2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校址最初设在重庆市菜园坝,1933年迁至重庆市沙坪坝嘉陵江畔,1935年为四川省立大学,1942年成为国立大学;截止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文、理、工、商、法、医等六大学院的国内外知名综合性大学。

学校地处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四大直辖市之一、国家中西部工商业重镇、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重庆直辖市,校园坐落在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区——沙坪坝区。

学校享有“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的美誉。

在1934年3月13日,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到沙坪坝视察重庆大学后赞叹学校“颇有蒸蒸日上之势”。

抗战时,蒋介石甚至准备把重庆大学办成中国的“剑桥”。

重庆大学早在民国时期就是中国最杰出的国立大学之一,当时学校全称为“国立重庆大学”。

位居民国十大国立大学之列。

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等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

李四光、马寅初、何鲁、冯简、柯召、吴宓、吴冠中、潘序伦、郑衍芬、段调元、俞建章、朱森、毛鹤年、丁道衡、丁洪范、朱祖晦、柱国璋、张圣奘、傅丽夫、潘大逵、王铁崖、刘觉民、罗蜇潭、叶谦吉等大批著名学者曾在学校执教。

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重庆大学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以理工,经管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大力发展人文艺术、法学、经济、管理、艺术、教育等学科专业,促进了多学科协调发展。

1952年前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重庆大学的文、理、商、法、医五个学院及工学院中的土建系、化工系等被调整到其他高校,经并入其他高校的部分工科专业后,成为一所以机械、电气、动力、采矿、冶金等学科专业为主体的多科性工业大学。

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截止1966年,全校共有6个系,15个本科专业。

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使得一直以经管、机电、能源、材料、信息、生物、经管等学科优势而著称的重庆大学,在建筑、土木、法学、环境等学科方面也处于全国较高水平,奠定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坚实基础。

2011年牵头建立了重庆大学联盟,并同北京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极大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势头。

6月份,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建立,积聚了大批知名学者。

壮大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重庆大学进行了全面的恢复调整与改革建设,新增了经管文法艺术体育类专业,发展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84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6年通过教育部“211工程”部门预审,同年被正式列入国家“211工程”和“九五”建设规划,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2000年5月31日,根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分别属于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重庆大学、建设部的全国重点大学——重庆建筑大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全国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

原重庆建筑大学的前身重庆土木建筑学院是1952年由重庆大学、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川北大学、川南工业专科学校、成都艺术专科学校、西南交通专科学校共六所院校的9个土木、建筑系(科)合并而成。

1953年并入云南大学、贵州大学的土木系,1954年更名为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成为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建筑工程学院,也是当时中央建筑工程部唯一一所直属高等院校,195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截止1966年,全院共有4个系,15个专业。

1978年被原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

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重庆建筑大学”,经过恢复调整和改革,学校由一个单科性学院发展成为土建类学科专业齐全,以土木建筑、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等主要专业为特色的、以工为主,兼有理文管理法学等学科的建设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其建筑学、建筑工程(土木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城市规划和工程管理等主干专业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家教育质量评估,标志着学校土建类学科整体水平居于国内前列,部分学科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

重庆大学历史沿革原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培养建筑设计、建筑装饰技术、施工技术、建筑设备安装、经营管理等方面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普通高等工程专科学校。

其前身为1974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一技术学校,1983年集体转业改为重庆建筑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

1997年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

三校合并后,为了建设好新重大,2001年,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重点共建重庆大学的协议》,国家教育部和重庆市政府在2001-2003年期间给新重大投入5.4亿人民币的建设资金;2008年,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继续重点共建重庆大学的协议》。

明确提出,重点推动重庆大学若干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学科水平,尽快把重庆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此新重大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

学校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全面的实质性融合,提高了办学效益,实现了优势互补,优化了资源配置,增强了办学实力。

2001年经部市共建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04年被确定为中央直管高校。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先后经教育部批准新建了网络教育学院、软件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美视电影学院,2002年恢复成立法学院,2008年恢复成立农学及生命科学研究院,并于2007年将人文艺术学院调整为艺术学院和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加强了人文科学的学科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