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中重要人物分析

合集下载

霸王别姬人物性格分析

霸王别姬人物性格分析

《霸王别姬》人物性格分析在这部电影中,比较突出的人物关系便是程蝶衣与段小楼之间的复杂的情感线路。

从情节的角度看,人们往往将程蝶衣对段小楼的情感视为同性恋。

在我看来,这种爱的成分不仅仅是爱情,而是一种基于兄弟手足情、受其童年经历和《霸王别姬》这出戏影响而发生的移情的表现。

首先,对童年的程蝶衣而言,母亲的妓女身份和狠心抛弃,戏园的严厉规矩和暴力惩罚,小师兄弟们的冷嘲热讽和排挤欺生,都使他产生一种严重的缺失感。

当时,大师兄段小楼的关怀爱护是他得以填补这缺失的唯一良药和寄托。

当小楼为了蝶衣在冬夜的雪地里跪着受罚,蝶衣隔着窗子心疼地看着他。

等小楼回来后,蝶衣自己光着身子,却把被子给冻成了“雪人”的小楼裹上。

接着,两人依偎在一起睡觉时,蝶衣紧紧地搂着小楼,仿佛怕失去了他。

从这一细节可知,童年的段程二人积累了深厚的情谊。

然而,段对程的感情只是手足情意,而程对段的感情中却流露出深深的依赖,并且超越了兄弟的亲情。

片中蝶衣性格的纤细、所处的弱势以及虞姬的角色赋予似乎注定了他女性化的形象。

《思凡》中那一句永远说错的念白:“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就表现了蝶衣对于女性的倾向与渴望。

特别是出演《霸王别姬》之后,他对这出戏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依赖,陷入了完全投入、人戏不分的状态。

我们将其认定为边缘性人格障碍。

这里我想试着分析一下蝶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对性别的模糊:片子开始时,母亲把蝶衣送去学戏,由于蝶衣手指畸形(六指),师傅不肯接收。

天寒地冻中,蝶衣怯声声地告诉母亲:“娘,水都冻冰了”。

然而母亲不为所动,拿着菜刀剁下了那个多余的指头,把他独自扔在戏班。

这处“切指”的情节不仅是对小蝶衣身体的伤害,或许他潜意识里就产生了类似“被阉割”的一种被侮辱的感受,这种缺失总让他感觉有自己异于其他男孩子。

蝶衣在社会化的初期受到了身为妓女的母亲和虞姬这两个女人的重要影响。

蝶衣有着对母亲深厚的俄狄浦斯情结,然而母亲卑贱的妓女身份和狠心抛弃使他产生了对母亲的恨意,在这种缺失下,他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像母亲一样漂亮、但却高贵、忠贞、从一而终、不离不弃的完美的女性角色。

《霸王别姬》程蝶衣人物性格分析

《霸王别姬》程蝶衣人物性格分析

《霸王别姬》程蝶衣人物性格分析《霸王别姬》是1993年中国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的一部电影,该片讲述了程蝶衣这一角色的一生,她是剧中的女主角之一、程蝶衣的人物性格不仅受到了身世和经历的影响,还体现了她对艺术的执着和对爱情的追求。

下面将对程蝶衣的人物性格进行分析。

首先,程蝶衣的性格被生活的残酷所磨砺。

她出生于战乱年代,父母离世后,被全剧院收养,从小跟随该剧院表演京剧。

她的经历使得她在早年就学会了面对困难和逆境的勇气。

她在艺术上求真求实,对表演极其认真,为了艺术,她甘愿承受煎熬和辛苦。

其次,程蝶衣的性格受到了男性化教育的影响。

在剧院中长大的程蝶衣,接受的是以男性为主导的京剧演员的教育。

她学会了以男性化的方式思考和表达自己。

她在表演中的形象坚定、果敢,与传统女性化的柔弱形象有所不同。

她对艺术的执着远远超过了对个人的感情,她在影片中舍弃了自己的女性身份,只为了追求最完美的表演。

另外,程蝶衣的性格富有情感,是一个对爱情执着的人。

她对剧中的霸王戏中的男主角段小楼产生了深厚的情感。

她坚持追求自己的爱情,不计后果,即便知道这段爱情无法落地生根。

她一直在为段小楼的回归而等待,但最终她只能放弃,因为爱情对于她来说,已不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一种责任。

尽管她在生活和艺术中都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但她仍然对爱情和梦想保持着忠诚和坚持。

此外,程蝶衣也是一个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物。

为了挽留段小楼,她与他签下了《霸王别姬》这部戏的约定,成为了他的妻子,虽然她自己内心深知这只是一个虚假的包袱。

为了确保霸王戏的表演完美,她不惜放弃自己的真实恋情和幸福。

她选择了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艺术,忍受着无尽的孤独和痛苦。

总的来说,程蝶衣是一个具有坚韧、执着和牺牲精神的人物。

她身上融合了传统的女性形象和男性气质,她在压力下,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完美的艺术表演。

她对爱情的专注和对自我奉献的精神使她成为了观众心中一个值得敬佩的女性形象。

她通过自己一生的磨砺和经历,展现了她崇高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对艺术的热爱。

《霸王别姬》中程蝶衣形象的心理构成与成因分析

《霸王别姬》中程蝶衣形象的心理构成与成因分析

《霸王别姬》中程蝶衣形象的心理构成与成因分析摘要:《霸王别姬》主人公程蝶衣的形象是由小豆子,到程蝶衣,到虞姬一步步悲剧地转换而来。

他的心理构成则在唱戏、入戏、迷戏,再到殉戏的渐次过程中,伴之以俄狄浦斯情结的扭曲、性欲望的补偿满足、自我认同的性别混乱与迷失、自恋癖的沉迷、嫉妒心理和报复心理,以及沉溺于幻想的脆弱心理等心理状态的充斥与反复。

可以说他的悲剧命运是由他复杂的心理造成的,同时也有社会、时代、环境无可推卸的责任和导引。

关键词:《霸王别姬》;程蝶衣;心理构成;精神分析作家李碧华擅长书写一种“痴男怨女,悲欢离合”的故事。

《霸王别姬》讲述的当然又是一段奇异之事,概括地讲,是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的痴情别怨。

然而仔细读过之后,这段情事既非常人理解的那样荒诞,同时也不是简单的就能归入同性恋题材。

本文将从精神分析学角度,试图对在这场“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里的“虞姬”角色——程蝶衣是如何一步一步经历由唱戏、入戏、迷戏再到殉戏的,以及这一历程中丰富的心理构成及其成因进行解读。

一、唱戏在东北军戒严、鬼子开打的混战年代,小豆子被母亲送到了戏班。

仿佛是命运故意作弄,小豆子身段是好,可却是个“六爪儿”。

于是母亲狠心地切掉了他多余的手指,在斑斑的血迹、撕心的惨痛中,小豆子经历了被抛弃的冷漠以及对戏班生活的恐惧。

九岁的小男孩就这样无从选择地被切断了与妈妈的所有联系。

“切指”行为不仅仅是切除了他企图扭转命运的“六爪儿”,而且仪式般地告别了他同妈妈的血亲关系。

然而此时小豆子对于妈妈的依恋并没有随着那张卖身契而消逝。

虽然读者没有看到他恋母情结的正面的表现,但是我们注意到,作者不厌其烦地描述了另一个人物——小癞子。

可以说小癞子的形象是每一个刚被送进戏班的孩子的共相:他们都受不了那种身体上苦行般的练习,还有精神上的孤独和被遗弃感,他们都向往来自娘亲的呵护和爱。

小癞子几次在梦中的哭喊难道不就是小豆子一直没喊出来的心声么?这个时候,身为师哥的小石头无疑很好的充当了“妈妈”这个角色,他在小豆子想念妈妈的时候给他谎言慰藉,在练功的时候帮小豆子减懒,在其他孩子欺负他的时候挺身而出,在他尿被子之后代他受罚。

霸王别姬人物分析

霸王别姬人物分析

程蝶衣活的最伤感,带着无尽幽雅的伤感。

段小楼活的最可悲,带着满身无奈的可悲。

菊仙活的最勇敢,带着坚贞顽强的勇敢。

程蝶衣爱的最苦,段小楼爱的最累,菊仙爱的最真。

段小楼张丰毅扮演的段小楼,揭露了背叛的人性。

迷恋和背叛是人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犹如冰与火的并存一样。

少年时的段小楼--小石头为人爽朗、豁达,是科班的大师兄,在戏班的孩子中有威望有胆识,屡次为了救小豆子敢于受打挨骂。

他刻苦用功,终成京城名角,因演霸王出名,身上也自然有股“英雄气”。

救菊仙,娶菊仙,与日本人大打出手,倾家荡产救程蝶衣......因为这一身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豪情,程蝶衣景仰和迷恋他,菊仙喜爱和珍惜他。

他是个现实的人,在凡人堆里生活,他追求符合现实规则的男女之爱。

段小楼是个角色意识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男人,他有两个最执着的“女人”,分领了戏梦中和现实中的虞姬角色,而他在这两个选择间却暧昧难分、束手无策,周旋于两个爱人相互嫉妒和争斗之中,全无立场。

段小楼是一个性情中人,他对一切事物都很随性,对待任何人都傲慢。

他更程菊二人矛盾的触发点。

很多人说,段小楼不爱程蝶衣。

我却不这样认为,他正是太爱程蝶衣,可是却无法面对同性这样的畸形恋才无奈的迎娶菊仙过门。

相反,我却认为段小楼并不真的贪恋菊仙的美貌而草率的和她成亲。

他们之间有的更是一种承诺和责任。

而菊仙却史一个如此痴情的女子。

段小楼的性格是最可玩味的。

一个极端矛盾的人,他为了救别人自己挨打,却在被打时口口声声的求饶。

他突兀而梗直的惹恼日本人,却在文革期间出卖了他一生的挚爱!看似不可思议,却件件都在情理之中。

程蝶衣•程蝶衣自小是个固执的人,从他烧掉母亲给他的唯一的一件棉衣开始,他就表现出和一般孩子不同的性格。

当他终于在师哥的强迫下背对了那句台词:“我本事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他的性别意识也由强迫性逐渐转化为自觉性。

随后,他爱上了“霸王”,他开始活在戏中,难以自拔。

虞姬对霸王从一而终,霸王对虞姬情深意重。

电影霸王别姬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分析

电影霸王别姬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分析

电影霸王别姬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分析电影《霸王别姬》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分析电影《霸王别姬》是中国导演陈凯歌于1993年执导的一部经典之作。

该片以二十世纪中国戏曲界的变迁为背景,讲述了两位戏曲演员之间的爱恨情仇,展现了他们在艺术与现实之间挣扎的心灵历程。

在这部电影中,出现了一些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典人物形象,他们的形象塑造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得这部电影在国内外都收获了极高的赞誉和评价。

一、程蝶衣:英俊潇洒、敏感而脆弱的影帝程蝶衣是本片最为核心的人物之一,他是一位身世特殊的戏曲演员,也是电影中最富有戏剧性的角色之一。

他以其卓越的戏剧演技和声线取悦了无数的观众,将霸王别姬这一传统戏曲中的红颜葬送情深意苦的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

程蝶衣的形象塑造十分立体。

他一方面展现出了一个戏剧演员艺术家的自尊和自矜,另一方面又暴露出自卑和虚荣的一面。

他对自己的戏剧梦想执着追求,但又因为现实岁月的流逝而感到无奈和沮丧。

程蝶衣在唱戏的时候充满激情,淋漓尽致地诠释角色的悲苦与坚持,而在生活中却迷失了自我,无法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段小楼:痴情仗义、坚韧不拔的英雄形象段小楼是《霸王别姬》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也是程蝶衣的朋友和情敌。

他是优秀的戏剧演员,被誉为“戏子之王”。

段小楼的形象塑造饱含着痴情和悲壮,他对程蝶衣既是竞争对手,又是深爱的人。

段小楼的性格坚韧不拔,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艺术信仰,不惜放弃与程蝶衣的友谊和爱情,选择孤独地追求自己的演艺事业。

他在演出时表现出极高的艺术天赋和创造力,将戏曲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段小楼的坚韧和执着展现了人物形象的深度和力量。

三、霓虹:无辜的牺牲者、孤独的灵魂霓虹是《霸王别姬》中的女主角之一,她是程蝶衣和段小楼之间的桥梁。

虽然她只是一个角色的妓女,但她在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霓虹是一个无辜而可怜的女孩,她对爱情和友情充满了向往和渴望。

她爱慕段小楼,但无法改变他对程蝶衣的情感。

《霸王别姬》程蝶衣人物性格分析

《霸王别姬》程蝶衣人物性格分析

“程蝶衣”这一人物形象无疑是影片的灵魂,是惦念“失落的文明”的一曲悲怆悼歌中最哀婉动人的那串音符。

犹如夜空中的皓月,程蝶衣遮蔽了其他角色星辰应有的光芒,其戏剧性的命运转折、悲剧性的人生信念,在主创者(导演陈凯歌、编剧李碧华、演员张国荣)饱满的性格设计、精心的细节安排、细腻的情感展露等用心良苦的精雕细琢下折射出了承载于悲剧命运之上的人性的熠熠光辉.。

蝶衣(乳名小豆子)的出身即决定了他日后成人的性别指认要比普通人承受更强烈也更非人的压抑。

影片在一开场就率直地告诉我们,他是妓女的儿子——然而这还不是问题的最关键,问题的最关键在于程蝶衣是从人生的幼年起,在他自身的人性建构中便被先天地蒙上了阴影。

一、“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男/女人”的悲剧。

自小豆子被母亲狠心切掉胼指,他的悲剧生涯便拉开了帷幕。

比起以切指之痛换得“祖师爷赏饭吃”的垂怜,让小豆子更难以忍受的是师父让他学坤角。

让他背弃自身性别,念“小尼姑我年芳二八,正青春被师父削去了头发;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执拗的小豆子总下意识地念成“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而饱受皮肉之苦。

学不会这句台词,并非因为小豆子资质愚钝,而是出于对自己性别执著的本能的捍卫。

在他看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一点儿也没错,何以到了戏里却变成了“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呢?小豆子一错再错,“这其实并不是,错?,而是一种坚持,是对性别倒错的顽强抵抗——也是对他一生悲剧演变本能的逃避和抵抗。

但在另一方面,当小豆子逃出科班,在戏园子里看到了名噪一时的“角儿”。

看台中的小豆子,引颈而望,目光迷离,完全被舞台上的名角风采所征服,被叱咤英武的霸王所征服,被京剧艺术所征服,被一个绚烂华丽的苦孩子的梦想所征服。

于是年幼的小豆子在两厢无奈的游移中悄然缴了械,重回科班学戏。

被母亲切去胼指、遭小石头捣得满嘴鲜血、为张公公强暴之后,小豆子心悦诚服地、甚至欣然迷狂地认可了自己“女人”的身份:“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霸王别姬》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霸王别姬》

从精神分析⾓度解读《霸王别姬》2019-09-08摘要:《霸王别姬》毫⽆疑问是陈凯歌最优秀的作品,他⽤凄凉的笔调讲述了⼀个关于爱与背叛的故事。

它也显然是陈凯歌的野⼼之作,他在表现传统京剧艺术之美的基础上加⼊了精神分析的元素,使得电影更加国际化。

本⽂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出发,试阐释陈凯歌如何运⽤精神分析元素消弭西⽅观众对东⽅语境表达的隔阂。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霸王别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在欧洲流⾏以来,便避免了被⼈们单纯地当做⼼理学观点的命运,⽽是延伸开来对⽂学艺术产⽣了重⼤影响,同时也波及到了电影理论领域。

⼆战后的电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开始探讨⼈深层次的精神状态、⼼理潜意识和⼼理幻觉,甚⾄出现了像《⼀条安达鲁狗》这样纯粹表现梦境、⽤梦境来探讨⼈的精神世界的电影。

精神分析⽅法对电影理论的阐释最有意义的三个核⼼思想情结是“梦的运作”“俄狄浦斯情结”和拉康的“镜像阶段”,⽽本⽂所探讨的即“梦的运作”。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有意义的,对精神及其⽆意识的产物可以做出系统的解释。

在这个基础之上,梦成为⼀种经过编码后的⽂本,在梦⽂本的产⽣过程中,这种从⼀个层⾯到另⼀个层⾯的转译需要经历四种不同的条件,或四种不同的⽅式:凝缩、移置、表象化和⼆度修饰。

这四种运作⽅式即为“梦的运作”,它的意义在于给梦以形式,将梦思转变为梦的内容,梦思成为具象的符号。

在电影中,这些符号被直接呈现为形象,我们通过对形象的认识解读其深层表达。

《霸王别姬》中,张国荣塑造的程蝶⾐是⼀个在性别认知上存在错位的京剧旦⾓,他本是男⼉郎,⼜不是⼥娇娥,但既然唱旦⾓,便要⽆可奈何地对⾃⼰“⼥娇娥”的⾝份产⽣认同,这实际上表现了京剧这门中国传统艺术对男性旦⾓演员精神阉割的残忍性,仍然属于第五代导演⽂化反思的范畴。

⼩⾖⼦(童年程蝶⾐)戏班拜师,被母亲残忍地砍掉了多余的六指。

六指作为⼩⾖⼦男性⽣殖器官的象征,它的失去代表着⼩⾖⼦被京剧阉割的境遇。

霸王别姬电影赏析 对电影《霸王别姬》的赏析

霸王别姬电影赏析 对电影《霸王别姬》的赏析

霸王别姬电影赏析对电影《霸王别姬》的赏析人性的污点——对经典电影《霸王别姬》的赏析项羽;唉~想俺项羽呵~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大王慷慨悲歌,使人泪下。

待妾妃歌舞一回,聊以解忧如何,项羽;唉~有劳妃子~虞姬;如此妾妃出丑了~嬴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

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旺一刹那。

虞姬: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

项羽:哎呀~虞姬: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项羽:喳喳喳~哇呀呀……啊~项羽:不、不、不可~万不可~哎呀~虞姬:大王~项羽:啊~虞姬:汉兵他……他杀进来了~项羽:好~待孤看来~虞姬:罢~项羽: 哎呀~依孤看来今日是你我分别之日了啊………要我说别姬这部文艺片到底讲述了什么——它的描述中心1是“情”,它的可贵之处是“入戏”,它的经历过程是“近代史”,它的精神境界是“从一而终”,用一句话作出概括是“一个人的地老天荒~”。

整部影片从服饰到每个人的说话动作神态都做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于此同时每个场景都显示了非凡的排场与气度。

本文就以历史为线索来展开对影片中人物及故事情节的赏析。

大家都知道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受人欺辱凌肉的历史,大多数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直至辛亥革命建立了国民政府改变了双半的社会性质,风雨飘摇中的华夏民族步履蹒跚地踏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种种地探索,种种的改革,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无非就是换汤不会换药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母亲为一名妓女的程蝶衣降临在这纷繁的人世上,在这凡人堆里仿佛注定是一个悲剧。

对他来说母亲无法供他上学读书,自己又出身卑贱,别无他法,只能早早地投身科班以求所谓地名扬四海。

躲躲闪闪的他在热闹的过年时节被母亲领着去天桥看热闹,自此开始了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猴子闹海,连翻筋斗,好不热闹,看戏的连连叫好。

不经意间小赖子的逃跑引出了一段插曲---地痞流氓欺负当街的卖艺人。

戏子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所谓的下九流,只能是爷们长爷们短的求社会渣滓高抬贵手。

程蝶衣人物形象分析

程蝶衣人物形象分析

对于“霸王别姬”,在我固有的印象中,它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或者说,以前我一直以为它只是个历史典故。

而观看完影视版的《霸王别姬》以后,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想法,因为在《霸王别姬》中,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虞姬——程蝶衣版的虞姬,或者应该说是虞姬版的程蝶衣。

在《霸王别姬》中,“程蝶衣”这一人物形象无疑是影片的灵魂,是惦念“失落的文明”(京剧/传统文化)的一曲悲怆悼歌中最哀婉动人的那串音符。

犹如夜空中的皓月,程蝶衣遮蔽了其他角色星辰应有的光芒,其戏剧性的命运转折、悲剧性的人生信念,在主创者(导演陈凯歌、编剧李碧华、演员张国荣)饱满的性格设计、精心的细节安排、细腻的情感展露等用心良苦的精雕细琢下折射出了承载于悲剧命运之上的人性的熠熠光辉。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陶冶”,但是“怜悯不单是怜悯,它同时也是尊重”。

导演以对历史的重新审视的态度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精神赋予了“程蝶衣”这一人物发人深省的沉重悲剧感也扣响了每一个有良知的观众的心扉,拷问着他们不安的灵魂。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找不到该用怎样的字眼来描写程蝶衣风华绝代之前,转身悲伤之后,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且用《牡丹亭》原句道出那一把无处诉说的辛酸泪。

对于程蝶衣这一人物形象,我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评价。

因为对于他,有太多的不同的言论,而我不敢妄下评语,所以对于他,我只能说出我的看法,而我的看法大多是以一个赞美的角度去写的。

首先,对感情忠诚,即使执着追求没有结果。

一个阴差阳错的误会,蝶衣对小楼的感情没有错,只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本不是一路,奈何无法轻言脱身。

“师哥,我准送你这把剑。

”小豆子和小石头第一次登台唱《霸王别姬》,在张公公的府上看到这一把属于霸王的剑,这样真挚的感情的流露,好像一句从心底掏出来的誓言,只是不被允许,不被承认。

历史帷幕后的幽微目光——论《霸王别姬》里的张公公和袁四爷

历史帷幕后的幽微目光——论《霸王别姬》里的张公公和袁四爷

第12期电影《霸王别姬》是以段小楼、程蝶衣、菊仙三人的人生命运与关系纠缠作为情节主线展开故事讲述的,这三个人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霸王别姬》最为重要的三个角色。

人们讨论、分析和研究《霸王别姬》也往往围绕着这三个主要角色的性情品格、价值观念和命运纠缠等展开。

这种提纲挈领式的研究方式无疑渊源已久,并被认为不证自明。

这种经典的研究理念认为,面对一个研究对象,一定要善于抓取其最为核心的部分,抓住其纲领性的线索,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对该研究对象的本质性领会和理解。

这种研究理念与研究方式虽然无可厚非,但也并非尽善尽美,特别是面对像《霸王别姬》这样的研究对象的时候,就更能显示出其所具有的巨大的局限性。

因为,越是伟大的艺术作品,它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就越不是可有可无的。

这些貌似不起眼的细节、场景和人物在整个艺术文本中其实都占据了一个独特的位置,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正是艺术文本中的这些所谓次要角色与那些主要角色一起,才构建了血肉丰满的艺术生命整体。

因此,那种只取主干、舍弃枝叶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极为粗暴的对艺术有机体的肢解行为,也扭曲了艺术文本本身所具有的肌理纹路。

这篇论文将研究《霸王别姬》里的两个配角人物张公公和袁四爷,意欲通过对这两个配角人物的分析与论述,呈现电影中那些通常被忽视的存在,敞开电影中那些被各种解读压制和掩盖的秘密。

笔者在这里对两位配角人物的研究主要不是研究他们作为单独个体的性情品格与命运观念,而是以透析他们在整个电影中的功能与意义为主。

这种研究方式主要是遵照了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理念与方法,将每一个人物都视为一个功能单位,分析人物就是解析人物在文本中所具备的功能与意义。

罗兰·巴特在《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里的思想为我们这里的《霸王别姬》配角人物论述提供了最大的理论支撑:“但是一部叙事作品从来就只是由种种功能构成的,其中的一切都表示不同程度的意义。

这不是(叙述学方面的)艺术问题,而是结构问题。

霸王别姬里的人物

霸王别姬里的人物

程蝶衣:“不疯魔不成活”,这是师哥段小楼对程蝶衣的评价,同时也道出了程蝶衣对戏、对角色的态度,“从一而终’也说明他的文化理想和对角色的内在化,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程蝶衣把整个人生当成了戏,也把戏从一而终地延续到了整个人生。

在经过了三次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摧残最后成了真正的虞姬。

从小被母亲抛弃到戏院学戏,身份的卑微被人瞧不起,正是师哥的照顾,从此对师哥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加上以后成名之后在一起唱戏,正是加深了情感。

对艺术的献身,执着,无论台下是谁,只要入戏就立即进入了角色。

从“你就服个软,还不是我霸王,你虞姬。

”其实从一句“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身”便注定程蝶衣的一生都在妥协,段小楼娶了菊仙,他妥协,说要和段小楼“你唱你的,我唱我的”,日本人抓了段小楼,他又妥协,师父面前,他妥协,一心求死,国民政府却要他活,他妥协,虞姬换角,他妥协,文化大革命段小楼为自保揭发他,到了最后他还是妥协。

虞姬是虞姬,可是霸王不是那个霸王。

应了那坤那句:虞姬再怎么演,终逃不了一死。

也暗示了程蝶衣的凄惨的命运。

段小楼:也是一位戏子,在霸王别姬里唱霸王。

他为人坦荡,做事大气有魄力,小时候一起练功为了让小豆子少受苦而受到师傅的责罚。

他做事仗义又不缺少圆滑,为了蝶衣大打伤病,为了大局而委屈自己,文革时候为了全团的生计而与小四同台唱戏;他说话风趣幽默,有玩世之风,逛妓院和菊仙逢场作戏。

他在戏里是霸王,在面对比他地位低下的人是霸王,但不是真正的“霸王”,在自己地位低微的时候也低下了头,文革时期面对威胁,也成为了小人!菊仙: 菊仙曾是花满楼里的头牌红姑娘,玲珑剔透.。

受到段小楼的喜爱,并也为之自赎自身,素足夜奔。

她是自私的,为了能和段小楼好好生活,强迫不如让和程蝶衣一起唱戏。

同时她也是一个一个真正现世的女人,为了感情和婚姻,她费尽心机,小心翼翼,步步为营,辛苦经营了一生,他对段小楼的爱从一而终,处处为段小楼着想,也正是她的出现昭示了程蝶衣不能和段小楼唱一辈子戏梦想的破灭!最后以为她的爱之深,受不得背板而自缢。

菊仙人物分析

菊仙人物分析

电影《霸王别姬》人物分析之菊仙她是一个纯粹的女人,一个敢爱敢恨的女人,一个真正从一而终的女人。

--------- 题记菊仙是《霸王别姬》中除了小豆子母亲外唯一的一位女性人物,在整部影片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也许她的性格特征并不像程蝶衣那般的特殊,具有代表性,但在影片的情节发展过程中,我们还是体会到了这一人物性格的巨大魅力。

不知是碰巧还是有意的安排,菊仙的身份与另一个女性——小豆子的母亲一样,是一个妓女。

不同的是,菊仙是“花满楼头牌”,而小豆子的母亲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妓女。

同样是为了生计去出卖肉体,但菊仙的身上似乎多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气质。

“风貌楚楚却带着一股子傲气。

眼色目光一样,蒙上一层冷,几分仓皇。

”这便是菊仙的初次登场。

不难想象到,这是一个多么冷傲的女子,若不是为生活所迫,是绝不会把自己卖进“堂子”里的。

那一句句“我不喝”,“我不要”更是把她刚烈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彻彻底底。

菊仙是个妓女,更是个小女人,她爱上了那个在花满楼里稳稳接住自己,并给自己解了围的“楚霸王”。

她以为自己遇到了可以托付一生的男人,便义无反顾的净身出户,决然从良。

不管老鸨怎样骂她不知好歹,“窑姐儿就是窑姐儿”,她都始终保持着一份淡定,她决定赌一场,把自己的一生托付于段小楼。

她不贪图荣华富贵,只求一个真心待自己的男人,能给自己一个安稳的家,过上普通人平凡的生活。

菊仙,这个从青楼里走出来的女人,可以像泼妇一样的泼辣、倔强,强到骨子里,但她傲人的美丽却也可以简单地化为柴米油盐。

一直以为她看上的是段小楼的名声,想要过上好日子,可事实却似乎不是如此,他们带给她的除了段小楼那一点微薄的爱,剩下的就只是伤害和颠簸的生活。

她强撑骄傲,处处为段小楼着想,换来的却是两个巴掌,一声责骂。

菊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妓女,她不喜欢的客绝不会去接,宁愿“跳楼”。

她喜欢的人,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她都要得到。

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她的这点性格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电影人物心理分析之霸王别姬

电影人物心理分析之霸王别姬

二、错乱——男儿郎与女娇娥的错误认同
幼年生活环境的影响 戏班中师兄的悉心照料 顿悟时的身份认同曲解 舞台上陶醉于对虞姬的赞赏 旧时权贵的摧残 结尾时对自我身份的幡然醒悟
三、背叛——没落于市井的卑微人生
1、段小楼的两面 舞台上的西楚霸王 舞台下的市井凡人 2、段小楼的背叛 对程蝶衣同性之恋的背叛 对菊仙男女之爱的背叛 对京剧人生理想的背叛
咱俩不合适,因为我们不 是一个种族的,而且你的 眼睛不是黄色的……
我们为什么相爱
什么影响了你的爱情 ✓ 年龄?
年龄不是问题
我们为什么相爱
什么影响了你的爱情 ✓ 性别?
性别不是问题
我们为什么相爱
什么影响了你的爱情 ✓ 物种?
物种不是问题
2我们为什么相爱
什么影响了你的爱情 ✓ 生死?
人 鬼 情 未 了
历史对同性恋态度的进步
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 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自疾病 分类系统去除。对于同性恋的定 义更正为:同性恋是指一个人无 论在性爱、心理、情感及社交上 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 人,这样的兴趣并未从外显行为 中表露出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 到,很多出于好奇,被迫等原因 与同性发生性关系的人并不是同 性恋。1993年5月17日,世界卫 生组织(WHO)将自我和谐的同 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2001 年4月20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 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出版,在诊 断标准中对同性恋的定义非常详 细,同性恋并非一定是心理异常。 由此,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
同性婚姻已合法化国家:
丹麦、挪威、瑞典、 冰岛 、荷兰(第一批法 律认可同性婚姻的国家,同性婚姻家庭享有 传统家庭所享有的一切待遇)、
西班牙、德国、芬兰、瑞士、葡萄牙、比利 时 (第二批承认同性婚姻合法的国家,但这 部法律不允许同性家庭收养孩子)、

对电影《霸王别姬》中部分人物原型及其相关史实的查证

对电影《霸王别姬》中部分人物原型及其相关史实的查证

关于《霸王别姬》中部分人物原型的分析及其相关史实查证班级:2016级德语姓名:罗哂婵学号:201602333015一、摘要:1993年上映的《霸王别姬》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至文革结束平反约半个世纪的动荡年代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两位京剧伶人的历程故事,也描绘了当时社会部分阶层职业人物的缩影和生存状态。

本文就其中三个角色,清末太监张公公,戏霸袁四爷和懂戏的日本军官进行其人物原型分析和相关史实查证。

二、作品介绍由陈凯歌执导,李碧华、芦苇编剧,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主演的电影《霸王别姬》于1993年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上映,随后又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

该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两位京剧伶人从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到文革结束的人生历程故事,展现了在历史洪流与命运中社会部分人物的状态和转变,引发对传统文化、命运和人性的思考。

故事开始于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主角陈蝶衣被妓女生母卖入戏班,与师哥段小楼相识,随后练功学戏,蝶衣在此期间对小楼暗生情愫。

两位主角在给伺候过老佛爷的张太监唱戏之后一炮而红。

至抗日战争时期,蝶衣与小楼由袁四爷继续捧红,小楼不屑袁四爷并与妓女菊仙定亲,蝶衣负气与小楼断交。

蝶衣唱《贵妃醉酒》时日本军官青木大佐脱下手套为其鼓掌,小楼因不满一名日军军官穿他的戏服,用茶壶砸了其手下的汉奸走狗,因而被捕。

蝶衣为救小楼,给日军堂会唱了《牡丹亭》,却被小楼斥责卖国。

1945年日本投降后,蝶衣和小楼的师父去世,两人承师父意愿再次同台演出。

解放战争时期,蝶衣因国民党伤兵用手电筒晃人而唱不下去,士兵们砸毁了戏台,蝶衣随后因给日本人唱过戏而以“汉奸罪”被捕,后又因国民党高官喜欢听戏而被释放。

1949年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蝶衣在给解放军唱戏时因过度吸毒而哑声,戏班众人惶急之时,解放军却在台下自顾自唱起了《解放区的天》。

此后蝶衣坚决捍卫的京戏传统备受挑战和打压,至文革之时,京剧伶人们都被打成“牛鬼蛇神”,遭受着非人的待遇。

从精神分析法理解电影《霸王别姬》中的人物形象

从精神分析法理解电影《霸王别姬》中的人物形象

从精神分析法理解电影《霸王别姬》中的人物形象电影《霸王别姬》根据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半个多世纪历史巨变中的戏子人生。

故事中伶人程蝶衣的人物形象给大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导演陈凯歌在对程蝶衣这个角色进行概括时,说:“他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做梦的人,在他个人世界里,理想与现实、舞台与人生、男与女、真与幻、生与死的界限,统统被融合了。

这个人物形象告诉我们什么叫迷恋。

”戏中的程蝶衣作为一位京剧演员,他的创作心理过程体现在他本身的舞台人生上,与其心理活动中强大的无意识的驱动有着重大关系。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认为,人们的心理活动的中心力量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无意识领域。

就好比一座巍峨神秘的活火山,使它充满吸引力的主要力量不是它的山形外在,更多的,是山底内部的基底构造以及那翻涌的赤色岩浆。

如果说人们的心理就是这座活火山,那么,呈现在面前的山体部分只是整个心灵的一个分离部分,是意识的心理过程,而隐藏在山岩土丘下的赤色能量,才是心理过程的主要部分,是无意识的。

剧中程蝶衣此时作为艺术创作者,他在舞台上的艺术表现,并不完全来自于自身可把握的意识领域,而是更多的来自于自身无法掌控的更广阔的无意识领域。

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方法的首要任务,是揭示文学活动中隐含的无意识动机,无意识是人的原始本能,其中性本能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性本能是一个人行为和心理的重要驱动力。

在《霸王别姬》中,程蝶衣被母亲切去胼指,被段小楼用烟斗捣得满嘴鲜血,被张公公强暴,这都是他在角色混淆中的关键点。

戴锦华的《电影批评》中,称其为暴力阉割。

同时,精神分析文艺学的分析方法中,将无意识的根“植于童年性经验和性本能。

”这些使程蝶衣产生性别错乱的童年性经验,在他的心理活动中埋下无意识根基,“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这句唱词是蝶衣性别错位前的心理门槛。

剧中我们看到,起初他无论如何都无法唱出这句词,因为他无法肯定唱词中“本是女娇娥”带给自己的心理暗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霸王别姬》中重要人物形象分析摘要:本文从《霸王别姬》中人物形象分析入手,通过人物的语言、历史环境、动作表情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程碟衣、段小楼、菊仙。

影片《霸王别姬》中的符合人物个性的语言,为观众塑造了程蝶衣这个个性鲜明的悲剧人物形象。

历史环境的变化,把一个铁铮铮的男子汉和具有“霸王”气息的人物形象——段小楼,变成了一个没有骨气的“软汉子”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假“霸王”。

影片中人物动作表情体现了菊仙泼辣,刚烈的个性。

关键词:《霸王别姬》人物形象陈凯歌正文:影片《霸王别姬》主要描述了程蝶衣自幼被母亲卖到京戏班学唱青衣,对自己的身份是男是女产生了混淆之感。

师兄段小楼和他感情甚佳,俩人因合演京剧《霸王别姬》而成名。

不料段小楼娶妓女菊仙为妻在先,在反革命时期兄弟俩反目成仇在后,使程蝶衣对毕生的艺术追求感到失落,终于在再次跟师兄段小楼排演《霸王别姬》时自刎于台上。

一、人物语言自从1927年有声电影诞生以来,毫无疑问,人物语言无疑是电影声音元素中重要和基本的因素。

①电影中别具风格的语言,更能体现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

影片《霸王别姬》这部影片中的人物语言不但别具风格,而且附和人物的个性。

最能体现影片个性语言的是程蝶衣这个人物形象。

影片中程蝶衣出场时的第一句话:“娘,水都冻冰了,我冷。

”这句话也在成名后程蝶衣戒毒时再次出现。

幼年的程蝶衣说这句话时,不光是身体上的冷,更多的是心里上的“冷”。

他多么希望能够从母亲那里得到一些温暖,可母亲却狠心的切去了他的骈指。

在他的惨叫声中被拉倒香案前完成他的入学仪式。

幼年的程蝶衣母亲是他的唯一的亲人,可这唯一的亲人却无情的抛弃了他,这使程蝶衣真正地成为了一个孤单落寞,无依无靠的孩子。

于是当师兄段小楼对他无私照顾和关心时,从师兄段小楼那里得到了人间一点温情,这对程蝶衣来说是非常可贵的。

母亲对程蝶衣的这次暴力行为,也是程蝶衣人生中的第一次暴力阉割,为他日后的悲剧人物形象作了铺垫。

在学唱京剧《思凡》时,程蝶衣多次把戏中的“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唱成“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

为此程蝶衣多次遭到师傅严厉体罚,可仍是改不过来,以至于他不愿意学唱戏了,和小癞子一起从科班里偷偷逃走。

但终因那迷人的舞台和舞台上威风凛凛的“霸王”返回,可倔强的程蝶衣并没有屈服师傅的暴力,完成他的性别改写。

直到段小楼抄起师傅的烟袋锅在他的嘴里一阵狂搅,顿时鲜血直流。

终于完成了程蝶衣性别改写。

于是程蝶衣仪态万方、行云流水般的唱出“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这也是对程蝶衣的第二次暴力阉割。

从此,程蝶衣完全把现实的人生和戏剧人生熔为了一体。

关师傅讲解《霸王别姬》的真义,从虞姬的从容赴死,引申为做人的道理——从一而终和人的自个成全自个。

正是关师傅这一段富有深意的讲解,使程蝶衣从此对戏剧和戏剧中的“霸王”从一而终。

正如程蝶衣对段小楼说的一句话:“说好了一辈子,就要一辈子,差一天,差一分钟,差一秒,都不算是一辈子。

”这句话就象异性男女之间的生死相许、海誓山盟一样。

但段小楼的一句话“你是真虞姬,我是假霸王。

”让程蝶衣伤心欲绝。

可是程蝶衣仍然执迷的爱着段小楼。

因为他在坚持着自己的戏剧理想,作为现实的“虞姬”对“霸王”的忠贞和从一而终。

在和段小楼分开唱戏之后,在没有“霸王”时,程蝶衣只唱《贵妃醉酒》《牡丹亭》《拾玉镯》。

在程蝶衣的心中,《霸王别姬》只能是他和段小楼的戏,因为在他的心中,段小楼才是真正的“霸王”,别人是无法替代的。

程蝶衣的悲剧人生正如段小楼对他的说的一句话:“不疯魔,不成活。

”如果不是文革那一个动乱年代,只要不剥夺程蝶衣的演出权,他将无疑的舞下去,歌下去,“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也许段小楼依然还是他心中的“西楚霸王”。

可惜的是“霸王”是现实的,是世俗的,是假“霸王”。

在文革中为了保全自己,不惜控诉作为现实“虞姬”的种种罪行。

悲愤绝望的“虞姬”不得不最后爆发来揭露他爱了一辈子的“霸王”。

程蝶衣对段小楼的揭发是“段小楼,你天良丧尽,狼心狗肺,空剩一张人皮,你当是小人作乱,祸从天降,不是,是我们自己一步步走到这一地步。

报应啊!连你楚霸王也跪下求饶了,那京戏能不亡吗?”这段话充分体现了程蝶衣这个戏痴、戏迷、戏疯子的个性。

在文革时期,虽然段小楼伤透了程蝶衣的心,但终究恨不起来,因为有着那一丝情缘的牵动,更有“虞姬”对“霸王”的执着和从一而终的思想。

于是十一年后,程蝶衣再次和段小楼同台演出,演得依然是《霸王别姬》。

“虞姬”唱道:“大王,快将宝剑赐予妾身”。

“霸王”唱道:“妃子千万不可。

”一个愿为他死,一个执意不舍。

正在他们斗转之间,程蝶衣突然一句戏言:“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

”时光陡然回转,程蝶衣性别意识已经觉醒,原来多少年来的痴迷、贪恋只是一场戏,一场梦,一场空。

于是凄然一笑,在“霸王”转身时,抽出剑自刎于台上。

所有的荣华,所有的岁月刻骨留痕,都随着生命的结束而消失。

在影片结尾的经典对白中,程蝶衣这个悲剧人物形象产生的原因得到更好的诠释。

影片《霸王别姬》中的附和人物个性的语言,为观众塑造了程蝶衣这个个性鲜明的悲剧人物形象。

二、历史环境对于电影来说,一切虚构都必须置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电影的表意必然地、不可避免地指涉某种编史性的时空概念。

某种历史语言的限定,是电影获得理解和阐释的必要条件。

从某个意义上说,一切电影都是历史电影,任何电影本文都具有一种历史的阐释代码,提供其所指的特定历史性。

但这种历史电影的关系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历史电影。

人们一般是把在史书记载的人、事与引人注目的历史时空相交织形成的框架下进行虚构的电影本文认定为历史电影。

②《霸王别姬》是一部历史电影。

在这部历史电影中受到历史环境影响最深的是段小楼这个人物形象。

民国时期,也正是少年段小楼的学艺时期,对他的性格影响最深的师傅和戏台。

当时历史环境在他的心中,也许正如师傅说的那一句话:“只要是人他就得听戏。

”所以当时在段小楼心中,只要唱好戏,无论在哪个时代,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于是在关家班学戏时,他总能忍受师傅的各种严厉体罚,并很乐观的接受。

这时期的段小楼是一个不怕苦、不怕累有理想的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局的变化,历史的烙印,在他的心里已经出现了矛盾的现象。

比如:在他的出成名与程蝶衣从照相馆出来,遇到学生游行,他却嗤笑道:“有那个能耐跟日本人拼去。

”那时的段小楼,为舞台的成功与名利双收而意气奋发。

民族大义在他的眼里似乎并不那么重要。

但小日本真的侵占里北平之后,在众人对日军战战兢兢的状态下,他却毫不犹豫地将茶壶拍在抢穿戏衣的日本军人头上,导致自己被日军逮捕。

程蝶衣为救段小楼免费给日本人唱堂会,可段小楼并不领情,一口唾沫吐在程蝶衣的脸上。

这时期的段小楼正如《霸王别姬》中的“霸王”一样具有民族气节。

解放后,在京剧现代戏曲的改革之核心时,程蝶衣真诚的从艺术的角度,以朴素的语言,对现代戏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

本来段小楼很赞成程蝶衣的观点,但迫于政治上的压力和菊仙红伞的暗示,违心的说出:“京剧也可以用现代手法来表现。

”否定了程蝶衣的观点。

这时的段小楼已经严重地向世俗低头。

“霸王”的气息在他的身上已经逐渐消失。

文革风暴来临,师兄弟示众,段小楼为保全自己,揭发在世上两个最爱他的人。

直接导致菊仙的死和程蝶衣的悲愤、绝望的揭发。

从此舞台上“霸王”在历史的风云中消失,完完全全的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假“霸王”。

历史环境的变化,把一个铁铮铮的男子汉和具有“霸王”气息的人物形象——段小楼,变成了一个没有骨气的软汉子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假“霸王”。

三、动作表情电影画面的表现离不开人物的动作表情。

因此电影中的人物动作表情最能体现生动的人物形象。

在影片《霸王别姬》中最能突显动作表情的人是菊仙这个人物形象。

影片《霸王别姬》菊仙出场的第一场景,在妓院花满楼里,众痞子调戏她,她在尽力反抗,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从楼上跳了下去,虽然被段小楼接住,但从这一个动作可以看出菊仙是个勇敢的女人。

接下来,段小楼戏称:“今天是咱俩定亲的日子。

” 菊仙的仰脖子和喝酒的动作,都说明菊仙的泼辣、刚烈的个性。

在菊仙自赎之前,先去戏院观看了段小楼的一场戏,然后在“虞姬”还没有出场时撤走。

然后在老鸨面前拔镯,把所有的身上佩带物全部仍在桌子上,最后把一双绣鞋脱下也仍在桌子上。

但这双绣鞋却成了找段小楼的借口,从自赎变成了被撵,以得到段小楼更好的同情。

这一场戏中,不但说明菊仙泼辣,刚烈的个性,更说明菊仙是个的自主命运和富有心计的女人。

同时菊仙还是个明事理和洞察世局的女人。

比如:在程碟衣为救段小楼免费去给日本人唱堂会,段小楼不但不领情还吐了程蝶衣一脸,菊仙却主动地为程碟衣擦脸,虽然程蝶衣并领情,但这一个细微的动作说明了菊仙是一个明事理的人。

解放后,在关于京剧改革的发言会上,她用送红伞暗示段小楼不要附和程碟衣的说法。

因为菊仙当时已经看出了当时世局的形势,程碟衣的说法会遭到批判。

不管菊仙是一个多么聪慧洞察世局的女人。

但她仍然无法摆脱自己命运。

正如老鸨的那句话“窑姐永远是窑姐。

” 菊仙妓女的身份在她一生中永远无法抹去。

但菊仙最大的悲剧,她把自己对段小楼的爱,看成了自己生命的全部。

所以当有一天段小楼要背叛她时,她就会完全崩溃,只能选择死亡。

“自古痴情女子负心汉。

”也许就如那一句老话“对男人来说,世界就是他的家,而对于女人来说,家就是她的世界。

”段小楼可以为了世界而抛弃菊仙,但对菊仙来说,她一旦离了家,那么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就是一片空洞。

菊仙她可以凌驾于世局,却做不到超然于爱情,最终成为爱情的殉葬品。

这也正是菊仙这个人物形象的的个性缺陷。

陈凯歌以往电影不太注重故事和人物形象,但是《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形态,可以说是陈凯歌创作历史的变法。

③关于影片《霸王别姬》的人物形象。

我认为影片《霸王别姬》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历史环境这三个方面充分完成了影片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因此,就影片的人物形象来说,《霸王别姬》无疑是一部塑造人物形象非常成功的电影。

注释:①《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17页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36页③《名家看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278页参考书目:1.《电影学概论》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版2.《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3.《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名家看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