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国学诵读【精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他一日三省其身,他对于道的理解,已经随着 对世间事物的细致观察和身体力行而日趋精深,但是对于事物的本质还 没有能够透彻掌握。所以孔子喊着他的名字告诉他说:参啊,你明白我 所说的道吗?天下之事有千万种变换,天下之物有千万种分别,但是他 们的道理却是同一个道理。我认为天下的事物,只用一个道理就可以贯 通,任凭千变万化,都能合乎这个道理而没有丝毫的不符,具体到每件 事上都没有不恰当的。比如河流,即使分成千万河汊,也都是由源头流 出来的。比如树木,即使长出千枝万叶,叶都是由同一个根长出来的。 扩展开则博大精深,总结起来又十分俭约,这就是我所说的道。曾子听 了孔子的话,恍然大悟,就回答说:唯。圣人传授心法,只有曾子领会 到了真谛,而其他学生都不明白。孔子出去之后,大家就围着曾子问: 夫子说的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曾子回答说:夫子所说的道理其实没有 什么特别的,不过是忠恕而已。一个人的心就是千万人的心,自己心中 渴望的,就是其他人心中渴望的。如果心中每个念头都出于忠,就能够 推及他人,如果心中每个念头都出于恕,就可以理解千万人的想法。只 是这一个心,就可以遍通一切,一以贯之,就是这个意思。
六
【评析】 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 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 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 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 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 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 “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要跟别人堕落下去。
五
【评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 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 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 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 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 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 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注释】贯:贯穿。 唯:是的,表示应答。 忠:忠诚,诚挚。 恕:对别人宽容。
【大意】孔子说:“参啊!我主张的道贯穿了一个基本概 念。”曾子说:“是的。”孔子出去后,别的学 生问曾参说:“那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夫 子主张的道不过是忠恕罢了。”
四
【评析】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 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 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 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 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六
子 曰:见 贤 思 齐 焉(yān),见 不 贤 而 内 自 省
(x源自文库ng) 也。
【注释】贤:贤人,有才德的人。 齐:用作动词,向……看齐,与……等同。 省(xǐnɡ):反省,内省,检讨自己的思想行为
。 【大意】孔子说:“看见有贤德的人,就该想到要向他看
齐,见到没有贤德的人,就该反省自己是否有他 那样的错误。”
六孟母三迁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 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 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 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 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 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 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 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 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 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 方呀!”
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 三次家,就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
三年级国学诵读
《论语》节选
学习任务
学习孔子说过的三句话,理解其中的含义; 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看法;
四
子 曰:参 (shēn )乎,吾 道 一 以 贯 之(yī yǐ guàn zhī)。曾 子 曰:唯(wéi )。子 出,门 人 问 曰:何 谓 也?曾 子 曰:夫 子 之 道(fū zǐ zhī dào ),忠 恕 而 已矣( zhōng shù ér yǐ yǐ)。
五
子 曰:君 子 喻(yù) 于 义,小 人 喻 于 利。
【注释】喻:明白,懂得。 义:合乎正义和道义的事情。 利:私利,财利。
【大意】孔子说:“君子懂得义,小人只知道利。”
五 评赎奴隶
当时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个规定,凡是到国外旅行去,看到有 鲁国人在外国被卖为奴隶的,可以花钱把他赎出来,回到鲁国后, 到国库去报帐,国库照付。孔子有一个学生,真的在国外看到有鲁 国人被卖为奴隶了,就把他赎出来。赎出来以后,他没到国库去报 帐,别人都说这个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后,大骂这个学生,说这 个学生做错了。别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赎了人,又不去报帐, 这不是好事吗?不是品格高尚吗?孔子说看问题不能这样看,他这 个做法,实际上妨碍了更多的奴隶被赎出来。这个人回来后没有去 报帐,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本想赎他出来,又想,我赎 了以后,如果去报帐,别人就要议论:以前某某人不报帐,你去报 帐,你的品格不如他。这样,这个人就可能装作没看见,不去赎人 了。所以,这个做法就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人家赎买出来,是 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