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文献综述资料

合集下载

《变电站电气设计国内外文献综述3100字》

《变电站电气设计国内外文献综述3100字》

变电站电气设计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一致性,欧美中等各个国家在电力的发展上采取了一定的同一措施,例如说力求技术整合标准,统一并共同研讨制定了变电协议基本标准之一的 eiec61850标准。

通过同一个紧密相关的系统功能处理模型,使不同国家不同电厂之间能够很好的进行整合,从而统一的进行质量控制和问题监控。

国外的很多制造商和厂家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出了出色的成果,他们在不同的变电设备不同的电厂间进行良好的联合,并且生产出来智能的电器仪器设备和二次设备的技术。

我们很容易看到装置是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的,而且将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以这个方向进行发展,因为厂家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生产人员,而如何对这些设备进行整合,朝着自动化的方向进步是需要专业人才的。

我们知道一些智能的小型组合开关键和小型智能组合开关柜是小型智能化的一些较特殊的例子,那么在能够看到变电站工作的过程中,就相当于是做了一次网络自动化智能评估。

在整体的个人感受上,经济相差不大,都大大提高了电力变电站的工程技术水平。

有不少的欧美国家把目标放在了智能控制系统上,而中国是在技术和管理得到优化后,再争取能够为正常的此类程序提供服务。

欧美,日本和北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的电力系统都比较强劲。

除了智能化之外,大多数的变电站都已经实现了无人值守这一特点。

通过统一的调度中心进行管理,所以说当他们的电网真的发生事故的时候,调动中心就可以利用机器来做出最及时的反应和应急处置。

在故障处理和预测方面,欧美国家做的比较先进,他们已经可以通过自动化和调度中心来进行对故障的预判和处理,防范风险等各项工作使得机器能够大规模的增强了可靠性,并可以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维护。

2.国内研究现状近些年来随着我们国民经济快速稳定的健康发展,对提高电能生产质量和电力供电系统可靠性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充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才能满足我们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的新时代要求。

工厂供电工程设计【文献综述】

工厂供电工程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厂供电工程设计摘要:工厂供电设计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工厂变配电所设计、工厂高压配电线路设计、车间低压配电线路设计和工厂电气照明设计。

工厂供电设计通常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对于工程规模较小或技术不太复杂的工程也可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关键词:变配电所;工程设计;问题1.引言供电系统在企业电力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能否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 不但直接关系到企业用电的畅通, 而且涉及到电力系统运行正常。

变配电该所设计是工程建设中非常普通又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其规范性和技术性都很强, 许多方面涉及到国家强制性条文的贯彻落实, 且要满足当地供电部门的具体要求, 否则会出现种种问题, 影响设计质量和工程进度 [1]。

在供配电系统中,变配电所的设计是很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负荷计算,负荷等级的确定,短路电流的计算及相关的动热稳定校验。

变压器的选定、电费的计量和功率因数的补偿等,有时还要满足对谐波的抑制要求和对低压出线回路的漏电电流进行监测。

变电所设计的安全性还可能影响到整个城市电网,所以当地的供电部门往往要对施工图进行审查,以符合安全和计量的需要。

下面就高压供配电系统主接线的确定、短路电流的计算、设计中常见问题等进行探讨[2]。

2.工厂供电设计内容2.1设计的任务与原则工厂供电设计的任务是保障电能从电源安全、可靠、经济、优质地送到工厂的各个用电部门。

工厂供电设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令、法规、标准和规范,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如节约有色金属,以铝代铜,采用低能耗设备以节约能源等。

必须从全局出发,按照负荷的等级、用电的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规划统筹规划,合理确定整体设计方案。

工厂供电设计应做到供电可靠、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要求供电电能质量合格、优质、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设计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设备。

应根据整个工程的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则,正确处理工程的近、远期的建设发展关系,以近期为主,远、近结合,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性[3]。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文献综述 (2)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文献综述 (2)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学生姓名郭建阳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0431301272017年 3月1日电工电子实验室设备维护与资料整理(6-2)文献综述1. 前言学校实验室是在校生接触实践的基础设施。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

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

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

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

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零。

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

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

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因此,实验室在一所学校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实验室对于电气专业来说更是重中之重,电气专业需要直接面对高压危险,只有多实践才能使自己的经验更加丰富。

2. 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现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验教学是专业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衡量该专业办学的重要指标。

大学实验室既是实现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场所,也是连接高校和社会的纽带和桥梁。

目前我国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停留在传统教育的模式上,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随着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各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对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在不断探索和改革,从教育观念的更新、强化队伍建设、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到开放实验室等,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高速公路供配电管理论文

高速公路供配电管理论文

高速公路供配电管理论文高速公路供配电管理论文一、文献综述高速供电系统按照用电等级分配,基本可分为三个等级:由于隧道内用电等级较高,隧道照明、消防为一级负荷;通风、监控为二级负荷;其他为三级负荷。

一级负荷应有两个电源供电。

因此本工程电源采用一路10KV专线进线方式作为第一路电源;配电所另设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即第二路电源。

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尚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它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因此本工程在隧道内设置EPS为隧道内的照明及动力提供应急电源。

二、系统分析工程由于各条隧道较分散,供电区域分别独立设置。

其中司马台、何家沟、秋窝梁隧道均为长大隧道因此在隧道入口及出口处各设一个10KV变配电所,同时设置了柴油发电机房及EPS系统;尹家沟、新道沟及塔沟前、塔沟后隧道均为中短隧道分别在隧道洞口处设置10KV箱变,同时设置了EPS系统作为备用电源。

各条隧道的供配电系统方案分述如下:司马台、何家沟、秋窝梁隧道均为长大隧道负荷及电源:本设计在司马台、何家沟、秋窝梁3条隧道左幅隧道入口处及右幅隧道出口处均设置1#变配电所;在左幅隧道出口处及右幅隧道入口处设置2#变配电所;1#和2#变配电所分别由一路10KV电源供电,并负责10KV进线、计量及馈电。

配电所进线电源电压采用10KV等级。

同时在左、右幅隧道内设置400KW柴油发电机组及EPS箱和EPS柜为隧道内的照明及动力提供应急电源。

各隧道电气设备装机容量分述如下:1)何家沟隧道用电设备总装容量为770KW,其中动力为480KW;2)司马台隧道用电设备总装容量为1421KW,其中动力为780KW;3)秋窝梁隧道用电设备总装容量为1440KW,其中动力为780KW。

4)隧道10KV进线配电所:一路10KV进线。

高压计量。

在各分变电所设补偿电容器柜,低压无功补偿至COSФ=0.9。

配电所内设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

10KV馈电回路2路直接引出至隧道各变电所,另1路电源经变压器降压,引至配电所0.4KV低压母线。

电气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电气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电气系统设计文献综述-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成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文献综述院(系):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自动化0901毕业设计论文方向: 某污水处理工程电气系统设计综述题目:电气系统设计 _学生姓名:薛超 _学号: 0指导教师:陈登峰2013 年 3 月 20 日电气系统设计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电气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防雷接地、电缆敷设等相关内容。

为设计污水处理电气系统打下牢固基础。

关键词:电气系统;电缆敷设;工作原理;防雷接地1.前言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生产和生活污水这一重要污染源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

治理水污染的课题已被列入世界环保组织的工作日程之一。

而防止水污染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兴建污水处理厂,将污水变为对环境没有危害的净水再排放到自然环境中。

现代污水处理厂的规模越来越大,一旦供电系统发生故障,将会造成设备瘫痪,导致全厂停运,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合理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是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必要前提。

污水处理工程供电属于工厂供电,就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亦称工厂配电。

众所周知,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

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35/10kV农村电网合理结构研究摘要:在农村电网规划设计中,供电半径的大小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

而经济供电半径就是权衡投资与损耗两方面,使单位面积供电年费用最小的合理供电半径。

以往电网经济供电半径的计算,通常是根据电压损失率或功率损失率来计算的,因此无法满足供电经济性的要求。

本文从电网供电的经济性出发,对农村低压电网供电半径进行研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和模型。

关键字:农村电网、数学模型、合理供电半径、供电半径是指变电所或配电变压器供电范围的地理半径,电网的合理布局关键是变电所布局,这和变电所的供电半径直接相关。

供电半径的大小直接影响电网变电所和线路的年费用,也影响电网的供电电压质量。

供电半径并不是在满足电压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供电距离。

供电半径增加,变电所投资相对减少,但线路投资、线损增加,其年费用可能增加;供电半径减小,线路投资、线损减少,但变电所投资相对增加,其年费用也可能增加。

所以,供电半径的大小,是一个在满足约束条件的综合优化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求得电网的合理供电半径。

目前对电网合理供电半径的求解一般采用以单位供电面积年费用(包括变电站和线路等的建设费用和损耗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基本技术要求(如电压允许偏差)为约束函数进行优化,求解不同负荷密度下的经济供电半径。

文献[2]通过求解农村经济供电半径对三种供电模式的年费用进行比较,提出了农村电网应适当限制35 kV 电压等级的发展,并在负荷密度较高的地区进行20 kV 电压等级试点研究的建议。

现实中的输配电网非常的复杂,在构建各项费用的过程中,由于无法对规划区域变电站的个数、位置及线路的出线情况做出准确的描述。

因此目前的研究中都对电网结构模型做了一些简化处理。

文献[5] 结合东北地区的特殊情况,认为每个变电站均为六条回路(六角形)出线,且66 kV 线路长度为10 kV 线路供电半径的2 倍。

这些假设虽然很大程度上简化了问题,但同时也给结果带来了不小的误差。

供配电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文

供配电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文

供配电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文
供配电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文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供配电系统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供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各个用户,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必要的能源。

因此,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对于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负荷分布、电源容量、线路容量、变压器容量等。

这些因素对于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制定出最优的设计方案。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供配电系统中。

例如,智能电网、分布式电源、储能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此外,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了供配电系统中的节能减排问题。

例如,通过优化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方式,降低线损和变压器损耗,提高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和技术。

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如何将新技术应用到供配电系统中,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关注节能减排问题,为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有载调压现状分析摘要:电力系统存在很多大容量、低功率因数、冲击性和非线性负荷,引起系统电压偏低、电压波动和电压波形畸变等问题,因而电压控制是保证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经济运行和提高电能质量的重要手段,而变压器有载调压和无功补偿调压是电压控制的主要方法。

但是,传统的有载调压变压器采用机械式有载分接开关进行电压调节,不仅产生电弧,影响设备安全运行,而且调节速度慢,不能适用于电压的快速变化。

研究具有无弧有载调压功能的电力电子设备对于有效稳定系统电压、维护设备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晶闸管控制串联变压器进行电压调节可以摆脱有载调压变压器的机械开关,实现无弧有载调压的目的。

而无功补偿调压在电力系统电压控制方面,与变压器有载调压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由此本文首次提出一种基于大功率晶闸管的无弧有载调压系统的技术方案,它包括晶闸管控制串联调压变压器和晶闸管控制电力滤波器两个部分,既能起到无弧、无暂态冲击、快速有载调压、快速无功补偿和滤除谐波的作用,又具有变压器有载调压和无功补偿调压的双重功能,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电压无功的最优化控制。

关键词:电压控制;无功补偿;有载分接开关;电能质量;晶闸管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有载调压现状分析1.有载分接开关的运行状况目前,电力系统调压主要采用变压器有载调压的方式,依靠有载分接开关LTC进行。

LTC从开关结构角度可分为组合式开关和复合式开关两类.组合式开关是指有载分接开关由分接选择器、切换开关组合而成。

分接选择器能承载但不能接通或断开工作电流,只用于选择绕组分接头,切换开关用于接通、断开和承载工作电流。

复合式开关是指同时具备选择分接头,接通、承载和断开相应电流的开关装置。

复合式开关结构相对简单,但只适用于电流不大、电压不高的场合,对于大容遥、高电压等级的有载调压变压器,多使用组合式开关。

LTC从调压方式角度可分为星形中性点调压、三角形线端调压、三角形中部调压等几类。

星形中性点调压其调压绕组可以做成分级绝缘,绝缘水平低,并且可以共用一台星形联接的分接开关,因而得到广泛使用.三角形联结的调压装置适用于高压三角形联结的电力变压器。

主动配电网文献综述-初稿

主动配电网文献综述-初稿

主动配电网文献综述-初稿-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主动配电网文献综述摘要:分布式电源( 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和电动汽车的大量接入、智能家居的普及、需求侧响应的全面实施等显着增强了配电系统规划与运行的复杂性,同时,未来的配电网对规划与运行的优化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未来配电网的一种发展模式,主动配电网(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ADN)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主要探讨总结了主动配电网的国内外现状,主动配网网工作原理,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方式、标准、对应的国内外指标及计算方法以及主动配电网的算法研究。

关键词:主动配电网,分布式发电,潮流算法,粒子群算法,混合算法0 引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气候变暖及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发,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国际发展援助研究协会(DARA)数据,在过去10 年间,气候变化每年平均造成超过万亿美元经济损失,约占全球GDP 的%。

到2030年,该比例预计达到%[1]。

在诸多因素中,人类过度排放温室气体被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1, 2]。

为应对上述挑战,英国政府于2003年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的发展理念:倡导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供应多样性,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以减少碳排放,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理想目标[2]。

构建低碳经济模式,推进“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此后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

我国在2009 年明确提出了“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15%,单位GDP 的CO2 排放比2005 年下降40%~45%”的低碳发展战略目标[3],并在“十二五规划”中制订了“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单位GDP 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的阶段性任务。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文献综述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文献综述

1、1 1 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文献综述,哪位大侠给改改,加点啊,感谢1、1 1 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选择配电网110kV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选择,应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负荷性质、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周围环境及变电站规划容量等条件和具体情况,在满足供电可靠性、功能性、具有一定灵活性、还拥有一定发展裕度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经济、简便实用的电气主接线。

如地网中的终端变电站,我们可根据其进线回路数较少的特点,选择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或者是桥型接线;110kV中间变电站,我们可根据其交换系统功率和降压分配功率的双重功能的特点,选择单母线接线、单母线分段、单母线带旁路接线等形式。

根据变电所主接线保证必要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方便性,简化主接线,设计标准化,具有发展和扩建的可能性的基本要求,本变电站为地区变电站,有两种作用,一是由两回110KV线路的功率从本站通过,二是作为终端变电站所向所在城市工业用户,市政设施,居民生活及农村生产,生活供电。

根据以上原则及参考相关文献,设计出以下10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方式、电气设备的选择、站用电、无功补偿、防雷和接地。

1.电气主接线方式1.1 主变压器本站由两个无直接联系的上级变电站供电,与系统联系较为紧密,选择两台同容量主变压器。

1.2 1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110KV两回出线分别接自不同母线。

两回进线,一回运行,一回备用,该接线,接线方式简单,经济合理。

1.3 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经济合理,操作检修方便,考虑到重要的一级负荷多位双电流供电以及10KV母线,开关检修时间时间短,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可以满足用户供电要求。

2、电气设备的选择根据短路电流的计算,设备选择为:2.1 主变压器:选择两台SFL1-20000/110型变压器2.2 110KV侧选择相同的设备,以单回线路供两台主变满载运行。

供配电文献综述

供配电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电气工程学院文献综述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一大批自动化程度高的办公楼相继建成,在提高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同时对供配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我国面临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电能有效而高质量的供给和分配成为现代办公楼修设计的目标。

因此如何设计出安全、稳定、可靠、经济的办公楼供配电系统对企业甚至社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供配电;办公楼;电力一、引言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向各个领域的延伸,逐渐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

智能化建筑就是在这一形势下出现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智能化建筑中楼宇智能化控制系统在建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其中的供配电系统承担了向整个建筑物中各种用电设施提供安全和可靠电能的重要任务[2]。

本文主要阐述了南京有志科技楼电气设计的内容,包括供配电系统设计以及变电所设计。

供电系统就是由电源系统和输配电系统组成的产生电能并供应和输送给用电设备的系统,其通常更具用电地区所在位置编制供电方案,并按照程序执行每一步操作步骤,加快了地区用电规划的稳定性。

为了节约用电消耗量,许多地区开始采取“限电”政策,分时段供电以维持用电的持续供应,这就要求供电系统具有多种调控性能,智能供电已经成为必然趋势[1]。

目前由于供配电系统设计的配电设备不合理,各处的用电计量方式不一样,难以达到标准要求,供配电系统设计的环境不合格和供配电系统缺乏监测手段等原因,供配电系统设计存在着普遍问题[6]。

二、主题1.供配电意义供配电技术,就是研究电力的供应和分配问题。

电力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是现代文明的物质技术基础。

没有电力,就没有工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名经济的现代化。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都是建立在电气化的基础之上的。

社会生产只有电气化以后,才能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2]。

建筑电气文献综述

建筑电气文献综述

西吉宏森名都1、2楼电气设计摘要:本文以西吉宏森名都为设计背景,学习了解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及相关专业知识,查阅有关宿舍楼的建筑电气设计;主要包括照明设计,供配电系统设计,弱电系统设计。

对现有学生公寓电气设计中的问题以及电气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了学生公寓电气设计中的一些实际做法。

关键词:学生公寓;电气设计;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用电负荷;布线1.前言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是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电气科技的发展而同步的。

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数字技术、显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建筑电气技术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与国际上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国际上许多先进的新产品、新技术不断进入中国建筑市场,使建筑电气行业迈出了新的一步.近两年来,随着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迅速推进,一栋栋现代化标准的学生公寓拔地而起,较大地改善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受到了高等学校师生的普遍欢迎。

公寓内或居室内的配置由过去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设备,到现今设有热水淋浴设施,室内预留空调插座;楼内有学生交流场所,备有电话、电视和电脑高速网络终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有关供配电、照明、消防、防雷接地、通信、有线电视等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建筑开始走向高品质、多功能领域,并进一步向多功能的纵深方向和综合应用方向发展.2.强电设计2。

1 配电系统设计混合式系统是具有放射式与树干式系统共同特点的。

这种供电方式适用于用电设备多或配电箱多,容量又比较小,分布比较均匀用电设备的场合.放射式系统特点是配电线故障互不影响,供电可靠性较高,配电设备集中,检修比较方便;缺点是系统灵活性较差,导线消耗量较多.这种配电方式经常用在设备容量大、负荷集中或重要的用电设备;需要集中连锁起动、停车的设备;以及有腐蚀性介质和爆炸危险等场所不宜配电及保护起动设备放在现场者。

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动向【文献综述】

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动向【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动向摘要:配电网是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和配电(有时也称供电和用电)三大系统之一。

电力公司通过配电网实现产品销售--向广大电力用户提供电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变化,电力公司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电力市场自由化[1]。

关键词:配电网;配电自动化;发展动向1. 引言配电自动化(DA)是一项集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控制技术、现代化设备及管理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其目的是提高供电可靠性,改进电能质量,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降低运行费用,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工业发达国家中,配电系统自动化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的配电系统自动化,已经形成了集变电站自动化、馈线分段开关测控、电容器组调节控制、用户负荷控制和远方抄表等系统于一体的配电网管理系统(DMS),其功能已多达140余项。

2. 配电自动化2.1 配电自动化的作用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馈线自动化是基础,因此应以馈线自动化为切入点,逐步实现配电自动化,并且要使馈线自动化起到以下作用:(1)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配电网络经过改造后,实现“手拉手”或环网供电方式,利用馈线自动化系统,可对配电线路进行故障检测定位、自动隔离故障区段并恢复对非故障区段的供电。

这样就缩小了停电范围,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2)提高供电质量。

通过实时监视运行状态,适时进行负荷转带及电容器投切,保证供电质量。

(3)改善用户服务质量。

通过用户侧管理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4)降低电能损耗。

通过优化网络结构及无功配置,减少线损。

(5)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省基本建设投资。

减少后备容量优化运行方式,提高设备利用率。

(6)减少配电检修维护费用。

在正常运行时可对各类配电设备、线路进行在线监测;在发生故障时可对故障进行自动定位,确定故障类型,节省检修维护费用[2]。

(7)节省总投资。

实施馈线自动化所需要的线路改造、设备投资比较大,但总体上可节省投资。

输电线路文献综述

输电线路文献综述

输电线路文献综述输配电线路的运行根本任务是保证输配电线路不间断地供电,随着电力建设的发展,山区输电线路的建设项目逐渐增加。

相对于平原地区的架空输电线路,山区架空线路的地线和基础有其自身的特点,应在设计中给予充分的重视。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是以往输电线路工程的设计原则,如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问题日益被社会各方和建设单位的重视,有的地方甚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效地保护环境、保护山区林木植被,不破坏绿化也顺应了目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潮流,这对山区地形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山区输电线路在路径选择、导线选型、机电施工、防雷接地、基础设计等方面有不同于普通地形的特点,高海拔、大档距、大高差等是山区输电线路的典型特征,在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较多。

在山区地段,施工交通运输、基础开挖比较困难。

基础设计中,应针对实际地质。

水文情况,经过多方案比较,基础设计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采用全方位高低柱基础。

根据现场实际地形情况,综合考虑工程的实际地形条件、运输条件、施工条件、基础平整、土石方开挖等因素,达到降低工程造价、方便施工、缩短工期的目的。

降低杆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是提高输变电线路耐雷水平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特别是对于多石少土的山区输电线路杆塔.在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中,防雷设计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雷击输电线路而引起的事故也日益增多尤其在雷电活动强烈、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山区地区,雷击输电线路而引起的事故率更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我国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大致可分为利用原状土和非利用原状土两大类,利用原状土基础材料量省,承载能力高。

鉴于山地和丘陵地区地基承载力较高,但覆盖层厚度各区域不尽相同,因此,基础型式考虑尽量利用原状土,根据山区特有的地质条件进行优化设计,减少基坑的开挖和植被的破坏。

山区输电线路大都处于海拔较高、地势险要、交通不便、地形复杂的地区。

电力电子文献综述范文

电力电子文献综述范文

急求文献综述范文!(电气类或社科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

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索一文钱财。

必须像这样,才能做成事情。

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机电系毕业论文范文在自律分配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子系统为总系统服务,同时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作出不同反应。

其特点是子系统可产生本身的信息并附加所给信息,在总的前提下,具体“行动”是可以改变的。

这样,既明显地增加了系统的适应能力(柔性),又不因某一子系统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

3.全息系统化——智能化。

今后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全息”特征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

这主要收益于模糊技术、信息技术(尤其是软件及芯片技术)的发展。

今后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对信息的依赖性很大,并且往往在结构上是处于“静态”时不稳定,但在动态(工作)时却是稳定的。

这有点类似于活的生物:当控制系统(大脑)停止工作时,生物便“死亡”,而当控制系统(大脑)工作时,生物就很有活力。

仿生学研究领域中已发现的一些生物体优良的机构可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新型机体,但如何使这些新型机体具有活的“生命”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这一研究领域称为“生物——软件”或“生物系统”,而生物的特点是硬件(肌体)——软件(大脑)一体,不可分割。

看来,机电一体化产品虽然有向生物系统化发展趋,但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

5.微型机电化——微型化。

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

与铁路供电系统有关的参考文献摘抄

与铁路供电系统有关的参考文献摘抄

铁路供电系统是铁路运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列车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而要深入了解铁路供电系统,参考文献的摘抄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带您深入探讨与铁路供电系统相关的参考文献,并根据您的要求,从浅入深地展开讨论。

参考文献摘抄一:《铁路供电技术手册》铁路供电技术手册是铁路供电系统领域的经典参考书籍,它囊括了铁路供电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设备选型和运行维护等方方面面。

在浅层次上,我们可以从手册中摘抄出关于铁路供电系统的基本构成、电气特性和主要设备的简要概述。

手册中对于架空线路和接触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参数要求都有详细的介绍,这些基础知识对于我们理解铁路供电系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摘抄二:《列车牵引与供电系统》《列车牵引与供电系统》是一本较为专业的参考书籍,它主要围绕着列车牵引和供电系统的匹配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找到关于牵引系统和供电系统的匹配原理、优化方法和实际案例分析等内容的摘抄。

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铁路供电系统的工作机理,还可以为我们研究和解决实际的技术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摘抄三:《铁路供电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故障诊断与检修是铁路供电系统运行期间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而《铁路供电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这本书就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方法。

从这本书中摘抄出的内容,可以包括供电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流程、检修技术要点以及维护经验等,这些都可以为我们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故障提供指导和帮助。

通过对这些参考文献的摘抄和总结,我们对于铁路供电系统的了解已经相当全面和深入。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系统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关注系统的匹配性和故障处理。

只有全面掌握这些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保障铁路供电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作为您的文章写手,我个人认为,铁路供电系统在铁路运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系到列车的正常运行,还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出行安全。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文献综述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文献综述

燕山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课题名称: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年级专业: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董海艳完成日期: 2013.3.26一、课题国内外现状对于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问题,世界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观点及运行经验,因此,不同的国家甚至不同的城市,其配电网接地方式也不尽相同,其配电网的接地方式是根据各自的运行经验和特点来确定的。

当代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有效接地系统,即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包括我们熟知的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即小电流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三种方式。

(一) 国外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原苏联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有过详细规定,具体如下:6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小于30A;10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小于20A;15-20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小于15A;35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小于10A。

当单相接地电流超过上述规定时,则需要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而在实际中,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前苏联和东欧配电网基本采用了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消弧线圈是由德国工程师彼得逊于1916年发明并使用在配电网中,同时他也提出了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谐振接地方式。

以此来解决因电网对地电容电流引起的单相接地弧光过电压的问题。

消弧线圈自1916年投入使用以来积累了大量经验,如柏林市30kV电网中,共有电缆1400km,电容电流高达4kA,其也采用了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

但消弧线圈并非解决了所有问题,后来由于220kV电网中事故较多,19世纪60年代就不再使用消弧线圈了。

在英国,其66kV的电网中性点采用了经电阻接地的方式。

对于33kV以下由架空线路组成的配电网则改成了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而电缆组成的配电网仍旧采用经电阻接地的方式。

法国城市配电网电压定为20kV,其中性点采用的是经电阻或电抗接地方式。

特高压专题文献综述

特高压专题文献综述

特高压交流输电文献综述特高压交流输电,是指10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交流输电工程及相关技术。

特高压输电技术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和经济性等特点。

目前,对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线路参数特性和传输能力、稳定性、经济性以及绝缘与过电压、电晕及工频电磁场等方面。

与500kv线路对比具有以下特点:1、输电能力。

输电线路的传输能力与输电电压的平方成正比,与线路阻抗成反比。

一般来说,1100kV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为500kV输电能力的4倍以上,但产生的容性无功也为500kV输电线路的4.4倍及以上。

因此,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输送功率较小时,送、受端系统的电压将升高。

为抑制特高压线路的工频过电压,需要在线路两端并联电抗器以补偿线路产生的容性无功。

2、线路参数特性。

特高压输电线路单位长度的电抗和电阻一般分别为500kV 输电线路的85呀口25流右,但其单位长度的电纳可为500kV线路的1.2倍。

3、稳定性。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很大程度上是由电力系统稳定性决定的。

对于中、长距离输电(300k m及以上),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主要受功角稳定的限制(包括静态稳定、动态稳定和暂态稳定);对于中、短距离输电(80~300km,则主要受电压稳定性的限制;对于短距离输电(80km以下),主要受热稳定极限的限制。

4、功率损耗。

输电线路的功率损耗与输电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线路电阻成正比。

在输送相同功率的情况下,1000kV输电线路的线路电流约为500kV输电线路的1/2,其电阻约为500kV线路的25%因此,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单位长度的功率损耗约为500kV超高压输电的1/16。

5、经济性。

同超高压输电相比,特高压输电方式的输电成本、运行可靠性、功率损耗以及线路走廊宽度方面均优于超高压输电方式。

通过阅读一定量的有关文献,我对特高压交流输电有了初步认识及领悟了特高压线路对我国电网的意义。

一下就我所学习内容进行总结:经过前一阶段的大量研究制式工作,俄罗斯、日本、西欧、美国的许多制造厂已经掌握了特高压设备制造技术,有可能供给产品及转让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电气工程学院
文献综述
摘要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一大批自动化程度高的办公楼相继建成,在提高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同时对供配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我国面临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电能有效而高质量的供给和分配成为现代办公楼修设计的目标。

因此如何设计出安全、稳定、可靠、经济的办公楼供配电系统对企业甚至社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供配电;办公楼;电力
一、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向各个领域的延伸,逐渐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

智能化建筑就是在这一形势下出现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智能化建筑中楼宇智能化控制系统在建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其中的供配电系统承担了向整个建筑物中各种用电设施提供安全和可靠电能的重要任务[2]。

本文主要阐述了南京有志科技楼电气设计的内容,包括供配电系统设计以及变电所设计。

供电系统就是由电源系统和输配电系统组成的产生电能并供应和输送给用电设备的系统,其通常更具用电地区所在位置编制供电方案,并按照程序执行每一步操作步骤,加快了地区用电规划的稳定性。

为了节约用电消耗量,许多地区开始采取“限电”政策,分时段供电以维持用电的持续供应,这就要求供电系统具有多种调控性能,智能供电已经成为必然趋势[1]。

目前由于供配电系统设计的配电设备不合理,各处的用电计量方式不一样,难以达到标准要求,供配电系统设计的环境不合格和供配电系统缺乏监测手段等原因,供配电系统设计存在着普遍问题[6]。

二、主题
1.供配电意义
供配电技术,就是研究电力的供应和分配问题。

电力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是现代文明的物质技术基础。

没有电力,就没有工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名经济的现代化。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都是建立在电气化的基础之上的。


会生产只有电气化以后,才能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2]。

2.供配电研究背景和发展脉络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们对智能大楼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智能楼宇也如雨后春笋般挺出地面。

智能大楼建设,电气设计相随。

我国变电所设计正是老设备向新型设备转变,有人值班向无人值班变电所转变,交流传输向直流输出转变,国外主要是交流输出向直流输出转变[12]。

而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的变电技术也有了新的飞跃,我国变电站设计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3.供配电技术目前研究水平现存问题
供配电系统设计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规范性,是非常普遍但又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供配电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

供配电系统设计的配电设备不合理,各处的用电计量方式不一样,难以达到标准要求,供配电系统设计的环境不合格和供配电系统缺乏监测手段等问题普遍存在于供配电系统设计中[6]。

有些开发商为了节省资金,提供落后的配电设备存在建设标准较低,线变损高,变压器配置容量不足,超期运行等问题,增加了安全隐患。

还有的由于电负荷的迅速增长,导致电能表,断路器与供配电线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电气负荷的需要,加速绝缘老化,而频繁的发生故障甚至事故。

对于距离不太长的比较重要的配电设备,没有配合保护和减少智能开关与软起器,没有从独立的变电所或是开闭所的附属变电所直接进行配电,拉长了距离减少了利用率[6]。

由于居住的地方不同,居住的人群不同,用电量不同,所以他们的用电计量方式不一样,难以达到标准要求。

不少配电所位置安装在地下开关站或者是室内,由于环境的因素,一旦遇到下雨天或者是室内湿度太大,配电变压器就很容易受潮,进水而损坏。

还有一些由于所处环境阴暗,通风性差,隔热效果不好,独立的检修和消防通道不完善,就会影响配电设施的正常工作,也会加大配电设施事故抢修人员的工作压力,增加资金的消耗。

随着制造厂生产的电气设备(如变电站中主要的电气设备断路器)质量的提高以及电网可靠性的增加,变电站接线简化趋于可能。

其次近年来电气一次设备制造有了较大发展,大量高性能、新型设备不断出现,设备趋于无油化,采用6 S气体绝缘的
设备价格不断下降,伴随着国产GIS向高电压、大容量、三相共箱体方面发展,性能不断完善,应用面不断扩大,许多城网建设工程、用户工程都考虑采用GIS 配电装置。

4.发展方向
近些年来,快速发展的经济,极大地促进了电能的消耗。

由于供配电系统自身设计上的缺陷,致使在运输电的过程中时常出现电能浪费现象,从而使电能白白的流失;另一方面,就我国言,电能资源本就十分的短缺,外加浪费严重,更该对供配电系统进行节能设计[24]。

供配电系统通常由用电设备、配电线路、总降压变电所以及车间变电所等组成,在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时,必须遵循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原则。

这也就是说,在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时,既需要确保电能在供配电过程中的安全,又必须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还必须尽可能的节电节能。

因此,设计之前相关单位应该对设计的整个流程进行详尽的思考,尽量做到统筹兼顾。

供配电系统的节电设计流程表现在:首先,计算总降压变电所的总功率因数以及最大负荷。

在选取导体抑或电器时,通常以30分钟的最大平均负荷为依据;常用的功率因数主要有电流视在功率、有功功率以及无功功率等。

其次,选择合适的主接线,在主接线的选择上最好遵循经济、灵活、可靠的原则,主接线的可靠性占据首要地位。

在进行相应的设计时,必须确保供电的连续性,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在主线的设计上,还应该确保扩建、调度以及检修过程的灵活性;除此之外还应该尽可能的降低电能的损耗,主接线设计的经济性。

再次,进行防雷以及接地的设计。

这两种设备都是为了更好的保证供配电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最后,实施继电保护。

当供配电系统出现异常时,继电保护可以及时进行预警提示,缩小故障的范围,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24]。

5.个人见解
当今节能是供配电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节电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缓解供求之间的矛盾,提高电能的利用率,还能促进经济效益的提供,减少环境污染。

因此,适当增加主接线的有效面积、提高设备的功率因数、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都将有助于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实现。

三、参考文献
[1] 胡国文,蔡桂龙,胡乃定.现代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第一版.北京:中国
电力出版社, 2006.
[2] 刘思亮.建筑供配电.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 吴成东.这样阅读建筑电气工程图.第一版.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2.
[4] 金佩诗.建筑电气设计手册.第一版.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2.
[5] 刘贵水.浅析变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J].科技资讯, 2008, (20).
[6] 何耀明.浅谈变配电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J]. 科技资讯, 2007, (15).
[7] 徐仲弓.民用建筑变配电设备控制[J]. 智能建筑, 2004, (10).
[8] 饶基贤.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设计[J]. 科技资讯, 2008, (28).
[11] 胡正华. 基于VLAN的大型电力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08.
[12] 陈德贺.住宅建筑变配电系统方案探讨[J]. 福建建设科技, 2005, (01).
[13] 王芳兰. 变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法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 2006, (22).
[14] 彭宜才. 建筑变配电系统的智能化[J]. 大众用电, 2002, (10).
[15] 方健美.超高层建筑变配电系统设计[J]. 现代建筑电气, 2015(12).
[16] 范玉山.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关键技术分析[J]. 江西建材,2016(02).
[17] 吴志伟.高层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5(31).
[18] 陈睿.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供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J]. 科技展望,2015
(35).
[19] 贾京花,史敏.如何合理布局超高层建筑中的变配电室[J].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15(06).
[20] 孟兴旺. 某超高层办公楼供配电系统概述[J].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5(06).
[21] 黄伯平,王炜.超高层商业综合体建筑电气设计要点浅析[J].智能建筑电气技。

术,2015(06).
[22] 程培新. 某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要点分析[J].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5(06).
[23] 王海松,窦春叶.某超高层建筑供配电设计[J].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5(06).
[24] 吴友星.浅谈高层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J]. 福建建材,2016(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