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仑陆内造山花岗岩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_以阿卡孜岩体为例_谢朝永
西昆仑造山带三叠纪花岗岩类时空分布、岩石成因及其构造背景

西昆仑造山带三叠纪花岗岩类时空分布、岩石成因及其构造背景西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发育大规模的花岗岩类,这些花岗岩类记录着青藏高原的早期演化历史,同时在西昆仑发现大量与这些花岗岩类有成因联系的铅锌矿床和锂矿床。
然而,人们对西昆仑造山带花岗岩类的研究还很缺乏,这一问题在造山带东段(三十里营房-大红柳滩一带)和西段(乌孜别里山口-布伦口一带)尤为突出,这些地区的花岗岩类还缺少精准的同位素年代学约束,这严重影响人们理解西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和成矿规律。
因此,我们对西昆仑造山带东、西段的8个花岗岩体和2个闪长岩体进行了系统的野外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矿物化学、地质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并探讨了它们的岩石类型、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
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这些岩体均是形成于三叠纪,综合前人对西昆仑造山带中段三叠纪花岗岩类的研究资料,本文探讨了西昆仑三叠纪花岗岩的时空分布、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取得如下成果:1.通过精确的锆石U-Pb定年,将前人认为属于燕山期的三十里营房-大红柳滩岩浆带重新厘定为晚三叠世。
同时将造山带西段的3个花岗岩体的成岩时代确定为晚三叠世,这表明三叠纪花岗岩类在西昆仑造山带分布十分广泛,西至乌孜别里山口,东到奇台达板,绵延整个西昆仑造山带。
2.位于西昆仑造山带西北部的玉其卡帕岩体为形成于早三叠世(<sup>2</sup>43Ma)的I型花岗岩,从岩体东部到西部岩石的Si<sub>2</sub>O升高(67.11<sup>7</sup>7.83 wt%),分异程度加深,主要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
岩体东部和西部有一致的锆石U-Pb年龄(243Ma)和同位素组成,表明它们是同一岩浆事件的产物,岩石形成过程经历了钾长石、斜长石、褐帘石、锆石和磷灰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
玉其卡帕岩体与西昆仑造山带中段和东段的中-晚三叠世I型花岗岩有一致的Sr-Nd-Hf同位素组成,表明它们有相同的源区和成因。
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花岗岩类侵位时代与成因

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2024年4月April ,2024第43卷第2期43(2):265~288*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1220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编号:2021A03001-2)和第三次新疆科学考察(编号:2022xjkk1301)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庹明洁,女,1999年生,硕士研究生,地球探测专业。
Email:*******************通讯作者李诺,女,1984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热液成矿作用研究。
Email:************ 收稿日期2023-09-21;改回日期2024-01-26。
赵海杰编辑。
文章编号:0258-7106(2024)02-0265-24Doi:10.16111/j.0258-7106.2024.02.003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花岗岩类侵位时代与成因*庹明洁1,2,夏永旗1,3,李诺1,4,5**,加娜提古丽·吾斯曼1,2,于杰6,祁冬梅3,李婷7,邰宗尧7(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1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3新疆大学中亚造山带大陆动力学与成矿预测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49;4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5新疆矿产资源与数字地质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6科廷大学,澳大利亚珀斯市6102;7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摘要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花岗岩类分布广泛,与伟晶岩型锂(铍)矿化时空关系密切。
为了约束其地质特征、岩石成因以及对伟晶岩型锂(铍)成矿的作用,文章对白龙山闪长岩、俘虏沟闪长岩和大红柳滩二云母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工作。
地球化学数据揭示白龙山闪长岩和俘虏沟闪长岩明显富MgO 、CaO 和TiO 2,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浆系列,结合已有全岩Sr-Nd 、锆石Lu-Hf 等同位素数据,白龙山闪长岩和俘虏沟闪长岩涉及新生地壳的贡献,其源区贫黏土,可能以砂屑岩为主。
东昆仑夏日哈木地区二长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中"国"地"质"调"查
$&$& 年
型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4& ' 区域断裂以近 df 向为主!由北向南依次为昆北断裂带)黑山-那 陵格勒断裂带)昆中断裂带和昆南断裂带!以昆中 断裂带为界可分为昆北地块和昆南地块# 图 -$ %C& ' 昆北地块大面积出露前寒武纪变质基底金水口岩 群和加里东期-印支期侵入杂岩%-&& ' 金水口岩群 主要为一套古老的深变质岩系!加里东期侵入岩主
第 5 卷"第 ! 期 $&$& 年 -$ 月
中"国"地"质பைடு நூலகம்调"查
!"#$#!%&'$()*+", #-&.%/'
XH035"WH3! O9K3$&$&
IHS" -&3-C.44 /j3N@INIK3$&$&3&!3&5 引用格式" 郭峰!王盘喜!卞孝东!等3东昆仑夏日哈木地区二长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B& 3中国地质调 查!$&$&!5#!$ " %- :!&3
摘要 东昆仑夏日哈木地区首次发现了早泥盆世二长花岗岩!对其开展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进一步探讨 其岩石成因和构造地质背景' 二长花岗岩锆石 D:EF 年龄为##-$3- l%35$ ?R# ?AfO6&3C%$ !形成于早泥盆世 早期( 岩石为过弱铝质亚碱性花岗岩!富 AS=$ # 含量为 5-3#-> ;5$3#!>$ )2$ =# 含量为 %3$5> ;!3-!>$ !贫 89$ =. # 含量为 -34!> ;$3&%>$ )E$ =% # 含量为 &3&4> ;&3-$>$ !富集轻稀土元素!具明显的负 dM 异常( 在原始 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可以看出!岩石明显富集 GF)ZL)`+)aT!强烈亏损 WF)A+)E)ZS)YR' 夏日哈木地区 二长花岗岩属于 [型花岗岩!其源岩可能由幔源岩浆底侵加热下地壳岩石致其部分熔融而形成!处于由同碰撞向 后碰撞转换的构造环境!说明东昆仑夏日哈木地区在早泥盆世早期已进入伸展阶段' 关键词 [型花岗岩( 早泥盆世( 岩石成因( 同碰撞 :后碰撞( 夏日哈木地区( 东昆仑 中图分类号 E%443-$-( E%C53.( E%C%""文献标志码 7""文章编号 $&C% :45&!#$&$&$&! :&&%- :-&"
西华山花岗岩体的稀土模式及有关成因问题

作 者 简 介 :赫 英 男 4,岁 讲 师 矿 床 与 地 球 化 学 11 长 沙 勘 探 盐 司 201队 : 1956,西 华 山 钨 矿 地 质 勘 探 总 结 报 告 书。 2)江 西省 地质 局 90B地 质队 :1965,西 华 山花 岩株 多次成 岩 成矿 作 甩 3) 孙 明 志 : 1 965,研 究 生 论 文
I 9 92 年 3 月
地 球 化 学
GEOCHIM tCA
维普资讯
第 1期
西 华 山花 岗 岩 体 的 稀 土模 式 及 有 关成因问题
●
赫 荚
(西北 大学地 质 系, 710O69)
内窖 提要 本文 提 供 了西 华 山花 岗岩 体各 粪岩 石 19件 样 品的 稀 土元 素含 量测 定 数 据 。 由此 得 出 的稀 土模 式表 明 ,岩体 的演化 主要经 历 了岩 浆期 结 晶分异 作 用和岩 浆 后期 熔 体一溶液 渗 受改造 作 用 两个 阶段 。而 相应 于岩 体的 结晶 、分异 和演 化 ,花 岗岩 中稀土 元 素含 量 呈有规 律 地 变 化 。选 一 结果和 作 者所 做 的实 际观 察结 论及 有关 其 他 岩石 、矿物 及地 球化 学 证据 十分 一 致 。
西 华 山各 类 岩 石 的 稀 土 元 素 分 布 模 式 多 表 现 为 具 较 明 显 负 铕 异 常 的 V字 形 倾 斜 曲 线 ,并 明 显 地 分 为 两 类 ,属 于 第 一 类 的有 似 斑 状 中 粒 黑 云 母 花 岗岩 ( : )、似 斑 状 中粒 黑 云 母 花 岗 岩 中 的 角 岩 包 体和 富 黑 云 母 团块 包 体 、斑 状 细 粒 花 岗 岩 以及 基性 岩脉 等 ,它 们 的 稀 土 模式 曲线 表 现 为具 负 铕 异 常 的 右 倾 斜 V字形 曲 线 ,铕 异 常 强 度 系 数 大 于 0 1,See/ 三Y 大 于 1,轻 稀 土较 为 富集 ;属 于 第 二 类 的 有 中粒 花 岗 岩 ( )、细 粒 花 岗 岩 、红 长 石 化 岩 、内钾 化 岩 、细 晶 岩 脉 以 及 中 纫 粒 黑 云 母 花 岗 岩 (砖 ) 中 的 椭 圆 状 斑 晶 化细 粒 包 体 等 , 它 们 的 稀 土 模式 曲 线 表现 为 具 明 显负 铕异 常 的 左 倾 斜 V字 形 曲 线 ,铕 异 常 强 度 系 数 小 于 0.1,¥Ce/XY 小 于 1且 一 般 小 于 0.5,重 稀 土 较 为 富 集 。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块马尔洋一带中寒武世花岗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THE DISCOVERY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MID-CAMBRIAN GRANITES IN MAERYANG AREA, TASHKURGHAN MASSIF, WEST K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块马尔洋一带中寒武世花岗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591
Abstract: The paper reports a mid-Cambrian granitic magmatic activity which is comprisedof gneissic granodiorite and monzogranity in Maeryang area of Tashkurgan massif, West Kunlun.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yields the emplacoment ages of co. ( 506. 0±6. ' ) Ma and ( 514. 0±9. 3) Ma, respectively. The granites are characterized by moderate-high alkaline, quasi-aluminum to week peraluminum, and a moderati range of SiO2 ( 67. 83% 〜75. 76% ) . Addtionally, the total REE of granites is equivalent to the averaae continental crust ( $ REE = 90. 85 X 10 6 〜186. 10 b 10 6 ) and marked by obvious fractionation between light and heevv REE ( ( La/Yb) N = 5. 38 〜22. 43) and neeativv Eu anomalies ( 5Eu = 0.42 〜 0. 71 ) . The intrusions have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enrichment of LICEs such as Rb, K, Ba, Th, U and depletion of HFSEs such as Nb, Ta, P , Ti. The geolooicol and petrooeochemico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nites indicote that they are quasi-aluminous te weakly peraluminous highly fractionated I-type granites. Zircon saturation temperature reflectr that the mid-Cambrian granites con be assioned te the hightemperature magmatic rocks. The presenco of micoaich enclaves in the granites which were most likely derived from crust-mantie mixing magma indicotes that the crust composition accounts Ye a larae proportion. The intermediate acid magma intrusion during middle-late Cambrian in Tashkurghan and ii adjacont region shows that there was a magmatic arc zone in the southern marain of Tashkuraant Tianshuihai massif. The granites in Maeryang ares might orivinate in the partiai melting of ancient continentai crust hested by upwelling and underplating mantie during the Proto-Cethys ocoan northward subduction in mid-Cambrian. It alss indicotes that the tectonic environment and geedynamic background during the middle-late Cambrian period have taken a major turn after the Sinian-aerly Cambrian extension and cracking stage in the Tashkurgan aree. Key wordt: West Kunlun ; Tashkurghan massif; mid-Cambrian granites; highCemperature granites; Proto-Cethys Ocean; subduction
东昆仑喀雅克登塔格辉长岩体地球化学研究及大地构造意义

东昆仑喀雅克登塔格辉长岩体地球化学研究及大地构造意义东昆仑山脉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山脉之一,其南部分布着一系列含铁镁岩石的岩体,其中喀雅克登塔格辉长岩体被广泛研究。
这个岩体是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一部分,形成于两个板块之间的大地构造背景下。
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喀雅克登塔格辉长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辉长岩、基性岩等构成,具有一定的铝质A型花岗岩特征,具有高硅、高钾、低铝、高镁等特点。
此外,该岩体中存在着丰富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而且显示出较强的放射性异常,这是研究大地构造背景下岩浆演化规律和地质转型的重要基础。
研究发现,喀雅克登塔格辉长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其他中生代铝质A型花岗岩相似,可以推测其形成是由高温钙碱性岩浆侵入下伏的基底岩石和上覆地层过程中形成的。
这表明,在喀喇昆仑造山带构造背景下发生的板塞作用可能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其地质构造背景对岩浆形成和演化有重要影响。
此外,喀雅克登塔格辉长岩体通过地质结构新发现和稀土元素分析等方法,可以揭示如下几个方面的地质信息:1.板块构造背景下岩浆活动机制和演化规律,可以为研究岩浆-构造关系提供重要证据;2.在长期地质过程中,不同构造环境和不同基底岩石对岩浆内部成分和结构类型的影响;3.岩浆和其来源岩石对矿床的贡献和控制作用,可以为研究喀喇昆仑造山带成矿作用提供新的视角。
总的来说,喀雅克登塔格辉长岩体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是多方面的,各类信息的综合分析可以为喀喇昆仑造山带的成因和成矿作用提供重要证据,也可以为其他地质构造区域的岩浆演化机制和地质演化历程提供参考。
在喀雅克登塔格辉长岩体的地球化学研究中,相关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科学家深刻了解这个岩体的特点和属性,以及其在大地构造方面的重要意义。
以下是喀雅克登塔格辉长岩体相关数据的列举和分析。
1. 岩石类型和地球化学成分根据研究数据,喀雅克登塔格辉长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辉长岩和基性岩构成,其中二长花岗岩是最主要的岩石类型。
东昆仑它温查汉西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东昆仑它温查汉西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杨涛;陈向阳;王宇;李智明;张乐;宋忠宝;张洲远;杜亚龙;赵辛敏;张斌;李金超【摘要】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新发现的又一典型矽卡岩型矿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花岗闪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成岩时代分别为236.0±2.3 Ma和229.9±2.0 Ma.二者均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成因类型分别属于Ⅰ型和A型;二者稀土元素配分表现为富LREE、贫HREE以及中等Eu负异常的特征,微量元素具有Th、U、K、Zr、Hf相对富集和Nb、Ta、Ti、Sr、Ba相对亏损的特征.花岗闪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旋回的碰撞—后碰撞转化阶段,与区域上的大规模幔源岩浆底侵及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有关,从形成花岗闪长斑岩到二长花岗斑岩过程中地壳具有由厚减薄的趋势.%The Tawenchahanxi Fe-polymetallic deposit is a typical skarn type deposit newly discovered in the Qimantage metallogenic belt of East Kunlun.The mineralization is related to the granodiorite porphyry and monzogranite porphyry with ages of 236.0-2.3 Ma and of 229.9 ± 2.0 Ma,respectively.Both the granodiorite porphyry and monzogranite porphyry show weakly peraluminous and high-K calc-alkaline signature,and genetically can be ascribed to I-and A-typegranites,respectively.They are enriched in LREE and depleted in HREE,and display right-inclined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with medium negative europium anomalies.These rocks are also enriched in Th,U,K,Zr,Hf,and depleted in Nb,Ta,Ti,Sr,Ba on the primitive mantle-normalized spidergrams.Based on a synthesis ofpetrography,geochronology,elemental geochemistry and tectonics,wesuggest that the granodiorite porphyry and monzogranite porphyry were formed in a conversion stage from collisional to post collisional setting during Late Paleozoic to Early Mesozoic,and their generation were likely related to large-scale underplating of mantle-derived magma and crust-mantle magma mixing process.Investigation also shows that there is a crustal thinning tendency from the formation of the granodiorite porphyry to the generation of the monzogranite porphyry.【期刊名称】《高校地质学报》【年(卷),期】2017(023)003【总页数】13页(P452-464)【关键词】矽卡岩;Ⅰ型和A型花岗岩;碰撞-后碰撞转化阶段;壳-幔岩浆混合;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东昆仑【作者】杨涛;陈向阳;王宇;李智明;张乐;宋忠宝;张洲远;杜亚龙;赵辛敏;张斌;李金超【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71005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71005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71005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6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6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6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6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2东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由一系列近东西向的深大断裂带分割而成的条块组成,带内构造-岩浆作用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丰富。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海西期花岗伟晶岩地球化学特征、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海西期花岗伟晶岩地球化学特征、年代学及地质意义作者:韩琼赵同阳郑加行靳刘圆孙耀锋来源:《新疆地质》2024年第01期摘要:阿爾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伟晶岩分布区,伟晶岩作为一种独立的矿床类型,在矿床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选择阿尔泰造山带西段布尔津冬格列伟晶岩和青河北伟晶岩为研究对象,获得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43.7±1.7) Ma,为早石炭世海西期运动产物。
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伟晶岩具富硅、过铝质、中碱、中钙等特征,具低钾系列向高钾钙碱性系列过渡的特征。
微量元素具有Ba,Ta,Nb,Sr,Zr,Ti相对负异常,Rb,K,Nb,P,Hf,Y相对正异常特征,接近原始地幔。
分布曲线为“海鸥型”分布型式,具“四重效应”特征。
稀土含量较低,轻重稀土分馏中等,轻稀土分馏明显,重稀土分馏不明显,分布曲线为右倾型,呈“V”型谷状。
成因类型为分异变质成因伟晶岩,为NYF型。
形成于俯冲增生阶段,处于挤压环境,构造活动强烈,不利于流动性很强的熔体-流体稳定,不易形成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
关键词:海西期;NYF型伟晶岩;阿尔泰造山带;俯冲碰撞阿尔泰造山带是中亚造山带(CAOB)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尔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伟晶岩分布地区,有编号的伟晶岩脉达数万条之多。
伟晶岩作为一种独立的矿床类型,在矿床学研究方面地位显著[1]。
吴柏青等根据微晶岩脉空间分布、造岩矿物组合、矿化特征、副矿物类型及与围岩接触关系等,将区内伟晶岩分为变质分异伟晶岩、混合交代伟晶岩及重熔岩浆分异伟晶岩等3种不同类型[2]。
据阿尔泰伟晶岩含矿性差别可分为不同类型,各类型可能形成于造山过程不同阶段,其中矿化强度大、结晶分异程度高、矿物分带性良好的伟晶岩脉可能形成于海西期造山运动后期或之后[3]。
任宝琴等运用LA-ICP-MS技术对阿尔泰造山带19条伟晶岩进行U-Pb年代学研究,将阿尔泰伟晶岩划分为4个主要成矿时期:加里东期(约476 Ma)、海西晚期(260~280 Ma)、印支期(205~250 Ma)和燕山期(180~200 Ma),其中以二叠纪、三叠—侏罗纪为主[4]。
新疆诺尔特地区岩浆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及其意义

收稿日期: ; 改回日期: 2 0 0 1- 1 2- 1 7 2 0 0 2- 0 2- 2 8 ) 基金项目: 本文为 “ 九五 ”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 , 新疆 3 部分成果 . 0 5 9 6- 9 1 5- 0 2- 0 4 作者简介: 袁峰 ⟡ 男, 博士, 副教授, 主要从事矿床学的研究与教学 . 1 9 7 1- ,
①
P b -P b P b -P b R b -S r P b -P b K-A r K-A r K-A r K-A r K-A r K-A r
4 4 0 ʃ 5 ( 1 ) 4 2 0 ʃ 5 ( 1 ) 4 0 1 ʃ 3 ( 2 ) 3 2 9 ʃ 1 3 ( 1 ) 2 9 2 2 2 4 1 3 8 1 8 0 1 0 3 1 3 3 1 ( ) 1 ( ) 1 ( ) 1 ) ( 3 ( ) 3 ( )
诺尔特地区位于阿尔泰北部山区,西伯利亚板 块西南缘 1 , 肖序常, 等 , 属阿尔泰造山带。 阿尔 9 9 2 泰造山带划分为 5 个构造带: 北阿尔泰构造带、 南阿 尔泰构造带、 琼库尔—阿巴宫构造带、 额尔齐斯构造 带、 布尔津—二台构造带 1 , 何国琦 , 诺尔特地 9 9 0 区位于北阿尔泰构造带的东部。区内出露有上泥盆 统忙代恰组和下石炭统红山嘴组陆相火山岩、火山 沉积岩、 浅海 - 滨海相碎屑岩、 生物灰岩以及前震旦 纪库威群基底岩系。 花岗岩广泛分布, 主要为加里东 晚期、 华力西中晚期及燕山期花岗岩。 阿尔泰地区火 山岩形成的时期可以分为晋宁旋回、 加里东旋回、 华 力西旋回和喜马拉雅旋回,其中华力西旋回火山活 动剧烈, 持续时间长, 分布范围广, 量多, 岩性复杂, 相变大, 时间上可分为早、 中、 晚三期, 形成的四个火 山岩带分别为:乌伦古河俯冲带及海沟蛇绿 - 火山
地质通报

2013年第32卷第2-3期中国北方造山区显生宙地质历史重建与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进展新疆塔里木北缘志留纪花岗岩类侵入岩的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新疆库鲁克塔格西段泥盆纪二长花岗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新疆库鲁克塔格阿訇开里得南石炭纪花岗岩LA-ICP-MS 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冀东地区王寺峪条带状铁矿的形成时代及意义华北克拉通北缘与弧-陆碰撞相关的早泥盆世长英质火山岩—锆石U-Pb定年及地球化学证据华北板块北缘东段石炭纪早期的岩浆事件及其构造意义—锆石U-Pb年龄与岩石组合证据内蒙古狼山西南地区枕状玄武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意义西天山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与构造演化北山造山带南缘柳园地区新元古代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中蒙边界英巴地区元古宙杂岩的时代及其对南戈壁微陆块分布范围的限定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块中元古代花岗片麻岩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特征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块古元古代末期的岩浆记录—来自花岗片麻岩的锆石U-Pb定年证据松嫩地块东部新元古代东风山群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大兴安岭五一林场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兴蒙造山带南缘东段中二叠世末—早三叠世镁铁质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意义—来自锆石U-Pb 年龄与地球化学的证据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二叠纪地层古地磁研究结果及其构造意义大兴安岭中段玛尼吐组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辽西医巫闾山地区韧性剪切带的应变与运动学涡度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北部下二叠统伊尔稀土组的沉积特征与盆地演化三塘湖与吐哈地区中侏罗世西山窑组沉积差异性及对博格达山隆升的约束北祁连—北山地区早白垩世盆地物源分析—来自古水流、砾石组分、砂岩组分和碎屑锆石年龄的证据甘肃酒泉西部地区下白垩统下沟组—中沟组沉积相特征与早白垩世盆地演化兰州-民和盆地下白垩统河口群沉积特征及盆地分析阴山—燕山地区大青山组/后城组/土城子组沉积物源与盆地演化大兴安岭北段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的主要基础地质成果与进展2013年第32卷第1期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研究现状青藏高原上新世构造岩相古地理青藏高原中新世构造岩相古地理青藏高原渐新世构造岩相古地理青藏高原始新世构造岩相古地理青藏高原古新世构造岩相古地理青藏高原腹地班戈-双湖一带晚新生代伸展构造及动力学机制西藏吉隆地区高喜马拉雅新近纪冷却剥露—来自裂变径迹年龄的证据青藏高原循化、临夏和贵德盆地新近纪沉积充填速率演化及其对构造隆升的响应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积充填速率演化及其对构造隆升的响应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新生代地层岩石磁学特征与环境演变青藏高原新近纪重大气候事件演化序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河流形态特征及其意义西藏西南部札达盆地新近纪的孢粉组合藏南吉隆盆地中新世—早更新世沉积演化西藏改则盆地渐新统—中新统康托组沉积相研究青藏高原及邻区层控型铅锌矿时空分布特征青藏高原第四纪钾盐矿时空分布特征及成矿控制因素新疆西准噶尔北部谢米斯台山南坡蛇绿岩带的发现及其意义2012年第31卷第12期西天山科克苏河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形成年代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西天山尼勒克地区浅成花岗质侵入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中天山南缘那拉提碱性花岗岩岩石成因——来自锆石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的证据中天山南缘那拉提构造带达格特闪长岩的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新疆西天山备战铁矿流纹岩的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东昆仑东段杏树沟金矿(化)点的成矿特征及其围岩时代的确定东昆仑小南川中—新元古界万保沟群地层中富磁铁矿层的发现及意义西昆仑慕士塔格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青海中部昆南增生杂岩带变形分期及构造过程甘肃北山地区芨笈台子蛇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甘肃北山地区牛圈子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及地质意义甘肃北山地区辉铜山和账房山蛇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甘肃新疆交界地区四顶黑山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新疆东准噶尔阿尕什敖包地区火山岩锆石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新疆阿尔泰蒙库铁矿变粒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拉曼光谱特征新疆南部阿尔金东段喀腊大湾铁矿区火山岩成因研究地质矿产意义阿尔金地区首次发现了风成堆积——红粘土柴北缘锡铁山地区洋岛型火山岩的时代及地球化学特征新疆阿尔金南部迪木那里克铁矿赋矿地层特征及其形成时代2012年第31卷第11期扬子地块东南缘大地构造演化及其油气地质意义雪峰山西侧盆山过渡带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地质调查研究进展雪峰山西侧盆山过渡带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远景区预测与评价改造型盆地含油气系统分析——以雪峰山西侧盆山过渡带为例雪峰山西侧震旦纪—早古生代海相盆地演化与油气地质条件雪峰山西侧地区构造形变与油气圈闭雪峰山西侧深部构造的特征——来自大地电磁测深(MT)的新证据雪峰山西侧盆山过渡带油气成藏地质特征及破坏类型分析雪峰山西侧重点白云岩储层成岩、储集特征及质量影响因素雪峰山西侧地区下古生界海相白云岩储层的成岩作用雪峰山西侧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碳酸盐岩储集特征及分布湘鄂西壶瓶山—走马地区灯影组储层特征雪峰山西侧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特征与油气地质意义贵州仁怀县震旦系灯影组古油藏成藏条件及油气地质意义黔中隆起及周缘地区灯影组古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黔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和沉积环境黔北上奥陶统五峰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2012年第31卷第10期河西走廊带与澳大利亚的亲缘性——来自牛首山中寒武统碎屑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的证据内蒙古东部及邻区石炭纪—二叠纪构造地层格架与形成环境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杭嘎勒晚二叠世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和LA-ICP-MS锆石U-Pb定年祁连造山带东端张家川地区长宁驿中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西秦岭北缘天水地区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藏北南羌塘安多县鄂斯玛地区早白垩世孢粉化石Dicheiropollis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豫西南湍源银多金属矿集区典型矿床(点)——来自地质、流体特征及锆石U-Pb年龄的证据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祥探9井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祥探8井华力西期风化壳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内蒙古西部银额盆地及邻区晚古生代海平面变化与沉积响应内蒙古西部银额盆地及邻区二叠系隆林阶—冷坞阶层序地层格架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及邻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阿木山组的沉积特征和时代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乌兰敖包地区石炭系—二叠系阿木山组沉积环境重矿物在沉积物源分析中的应用——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及邻区石炭系—二叠系为例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雅干地区二叠系哈尔苏海组沉积环境研究强烈风化作用对烃源岩评价指标的影响——以额济纳旗及邻区石炭系—二叠系为例内蒙古西部银根-额济纳旗盆地航磁异常特征及地质意义黑龙江东部林口地区下白垩统穆棱组砾岩的成因及其意义2012年第31卷第9期川西德格—巴塘一带的晚三叠世地层中国大地构造区划及若干问题华南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新疆北部大地构造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评述——兼论地质图在区域构造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对中国东部中生代动力学机制的新认识中国东部地区深部结构的层析成像基于DEM数据的构造地质图三维化的实现——以湖南省为例赣西北新元古代修水组和马涧桥组SHRIMP 锆石U-Pb年龄湘南地区寒武系沉积环境分析湘南地区奥陶系岩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分析赣西南下寒武统杂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和沉积环境地幔不同深度单斜辉石含水量的高压实验川西峨边地区金口河辉绿岩脉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对Rodinia裂解的启示西秦岭徽县-成县早白垩世盆地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页岩气藏地质学特征研究新进展——来自2011年AAPG年会的信息“三江”地区北段区域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异常提取及其找矿意义东昆仑德尔尼铜矿喷流岩——铁硅质岩的发现及其成矿意义甘肃北山地区红山铁矿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南秦岭地区花桥富碱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含矿性甘肃金川铜镍矿床Ⅰ矿区深边部地质-地电化学-地球物理多元信息成矿预测2012年第31卷第8期四川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2号孔(WFSD-2)岩性特征和断裂带的结构四川龙门山安县-灌县断裂带的特征--以汶山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3号孔(WFSD-3)岩心为例塔里木盆地西南缘铁克里克地区博查特塔格组的组成和时代来自碎屑锆石U-Pb年龄的指示西昆仑康西瓦断裂西段斜长片麻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新疆和硕地区包尔图一带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岩的形成和侵位时限——来自辉绿岩和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的证据柴达木盆地北缘全吉地块东端变基性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中元古代陆块裂解的证据滇西高黎贡剪切带内花岗质糜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赣南-粤北地区晚白垩世早期长英质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广西桂林东部栗木花岗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滇西北兰坪盆地北部上三叠统含盐层位的厘定及其意义云南沉积型磷矿成矿特征与资源潜力预测海相砂页岩型铜矿成矿模式与地质对比——以中国云南东川铜矿和阿富汗安纳克铜矿为例铁矿物催化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非洲与阿拉伯世界潜在的地质公园——第一届非洲和阿拉伯地质公园国际大会综述2012年第31卷第7期川西德格—巴塘一带的晚三叠世地层中国大地构造区划及若干问题华南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新疆北部大地构造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评述——兼论地质图在区域构造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对中国东部中生代动力学机制的新认识中国东部地区深部结构的层析成像基于DEM数据的构造地质图三维化的实现——以湖南省为例赣西北新元古代修水组和马涧桥组SHRIMP 锆石U-Pb年龄湘南地区寒武系沉积环境分析湘南地区奥陶系岩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分析赣西南下寒武统杂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和沉积环境地幔不同深度单斜辉石含水量的高压实验川西峨边地区金口河辉绿岩脉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对Rodinia裂解的启示西秦岭徽县-成县早白垩世盆地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页岩气藏地质学特征研究新进展——来自2011年AAPG年会的信息“三江”地区北段区域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异常提取及其找矿意义东昆仑德尔尼铜矿喷流岩——铁硅质岩的发现及其成矿意义甘肃北山地区红山铁矿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南秦岭地区花桥富碱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含矿性甘肃金川铜镍矿床Ⅰ矿区深边部地质-地电化学-地球物理多元信息成矿预测2012年第31卷第6期华北克拉通大青山地区古元古代晚期钾长伟晶岩脉SHRIMP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组成阿尔泰地区玛因鄂博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及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青藏高原羌塘中部蜈蚣山印支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黑云母40Ar-39Ar年龄西藏班戈地区青龙花岗闪长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球化学特征青藏高原祁漫塔格地区早古生代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和LA-ICP-MS锆石U-Pb年龄西秦岭造山带礼县地区中川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环境豫西西峡地区青岗坪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北祁连山扎麻什地区东沟蛇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藏南江孜地区早白垩世甲不拉组钙质超微化石的特征及其地层意义New perleidid fishes from the Middle Triassic strata of Y unnan Province辽宁西部及邻区中侏罗世燕辽生物群脊椎动物化石研究进展西藏尼玛北部新生代盆地沉积记录及控盆机理月海盆地线性构造展布及其成因分析内蒙古陈巴尔虎旗谢尔塔拉铁锌矿床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作用黄土覆盖区金矿勘查评价技术方法研究——以豫西申家窑金矿邻区为例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泥火山喷发物中沥青脉饱和烃气相色谱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陕北黄土崩塌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改进White方法的地下水蒸散发研究关注地质分析文献,了解分析技术发展——地质分析技术应用类评述论文评介2012年第31卷第5期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木化石新资料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区哈里努登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地区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华北克拉通北缘尚义地区新太古代TTG成因分析:洋壳玄武岩不同深度下熔融的产物藏东察雅县察拉地区中生代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构造环境新疆哈巴河地区托库孜巴依金矿区两类含矿脉岩LA-ICP-MS 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赣南龙南地区余田群玄武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滇西梁河—潞西地区新生代英安岩的源区及成因——来自地球化学的证据俄罗斯远东地区晚中生代花岗岩类的时空分布及其地质意义灾变事件地层斜坡滑塌(带)堆积的特征——以滇西保山地区上三叠统南梳坝组为例潮汐沉积韵律计算新方法及其应用——以四川江油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藻白云岩为例青海化隆地区拉水峡铜镍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扬子地块西北缘震旦系灯影组铅锌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恰地区乌拉根铅锌矿床S-Pb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秦岭成矿带Pb、Zn化探异常与铅锌矿常无对应关系的原因应用二维经验模分解(BEMD)法提取滇东Pt、Pd元素地球化学异常SD法在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资源量估算中的应用滇东南丘北地区大铁铝土矿工艺矿物学特征2012年第31卷第4期新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白垩系生物地层和同位素年龄研究的新进展新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齐古组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青藏高原羌塘地区果干加年山—荣玛乡一带石炭纪—二叠纪古生物研究新进展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中部发现晚巴通期—早卡洛夫期菊石西藏仲巴地区早古生代鹦鹉螺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走滑断裂型地震诱发滑坡在断裂两盘的空间分布差异深部岩浆流动形成的岩石的特征及其与糜棱岩、片麻岩的比较——以华北北缘古生代晚期大光顶岩体为例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帕米尔式”铁矿床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黔北—渝南地区中二叠世早期梁山组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和铝土矿成矿效应河南嵩县庙岭金矿地质特征与钾长石40Ar/39Ar定年四川盆地东北部元坝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古岩溶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煤层气储层评价方法的选择pH对长江下游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d、Pb释放行为的影响水稻土中重金属元素Cd、Pb的竞争吸附——以长株潭地区水稻土为例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的地下水中B元素不确定度的评定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的地下水中Ag元素不确定度的评定对4-氨基安替吡啉三氯甲烷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地下水中挥发酚不确定度的评定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的地下水中Tl元素不确定度的评定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比色法测定的地下水中硫化物不确定度的评定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微区分析进展评述2012年第31卷第2-3期泛亚铁路云南大理至瑞丽沿线基础地质综合调查研究成果专辑序泛亚铁路滇西大理至瑞丽沿线主要活动断裂与地震地质特征泛亚铁路滇西大理至瑞丽段基础地质综合调查进展滇西道街盆地上新世怒江埋藏砾石层、堰塞湖沉积的发现及其磁性地层学利用新近系煤的镜质组反射率计算滇西高原的隆升幅度滇西腾冲地区龙川江河谷上新世火山岩SHRIMP 锆石U-Pb年龄及其地球化学特征滇西高黎贡山南段奥陶纪花岗岩SHRIMP锆石U-Pb测年和地球化学特征滇西腾冲地块东南缘高黎贡山群片麻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滇西高黎贡山南段公养河群变质基性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滇西龙陵地区勐冒奥陶纪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环境滇西腾冲地区勐连花岗岩体南段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滇西龙陵-瑞丽断裂带早白垩世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特征滇西施甸地区二叠纪卧牛寺组大陆溢流玄武岩的发现滇西施甸地区晚泛非运动的地层学和岩石学响应滇西保山地块中部寒武纪双地麦群的特征及其时代重新厘定滇西大理至瑞丽铁路沿线地温场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意义典型隧道断面形态对拟建滇西大理至瑞丽铁路高黎贡山隧道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滇西怒江河谷潞江段泥石流灾害时空发育特征基于模糊数学法评价滇西保山地区麻榔河泥石流沟的危险性层次分析法在滇西怒江河谷潞江盆地段崩塌与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滇西大理至瑞丽铁路沿线岩石力学参数的测定及其意义滇西怒江河谷潞江段岩溶发育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滇西芒市盆地芒棒组软岩的水文、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以芒究煤矿为例氡气测量与CSAMT 联合探测地下地质构造——以滇西潞西地区帕连、法帕剖面探测为例滇西大理至瑞丽铁路龙陵段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发育规律滇西潞西盆地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新疆-甘肃-内蒙古衔接区古生代构造背景与成矿的关系甘肃北山地区基本构造格局和成矿系列特征三江北段纳日贡玛黑云母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甘肃北山地区黑山铜镍矿化基性—超基性杂岩体SHRIMP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南祁连裕龙沟岩体ID-TI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山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床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 年龄内蒙古北山地区小狐狸山钼矿辉钼矿Re-Os年龄和LA-ICP-MS锆石U-Pb年龄中国矿山地质灾害分布特征钦州湾-杭州湾构造结合带(南段)地质演化和找矿方向第七届(2012)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学术年会在北京大学举行2012年第31卷第01期蛇绿岩研究的最新进展首编大别造山带侵入岩地质图(1∶50万)及其说明韧性剪切带的剪切作用类型和韧性减薄量青海省格尔木市小南川地区昆南构造混杂岩带的物质组成、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西天山乌孙山地区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环境西藏冈底斯北缘尼玛地区帮勒村一带寒武纪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球化学特征浙江诸暨地区石角-璜山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对超镁铁质球状岩成因的启示广西钦州地区那丽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成都经济区近地表大气尘地球化学基线成都经济区农业土壤Cd元素的解吸动力学2011年第30卷第12期中国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科学钻探工程概况青海省天峻县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构造轮廓和地层格架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岩性和分布特征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烃类气体组分的特征和成因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气体组分的气相色谱法测定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激光拉曼光谱特征祁连山冻土区DK-1钻孔天然气水合物测井响应特征和评价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DK-2钻孔微生物群落青海省天峻县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发现区浅表地球化学特征青海省天峻县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微生物地球化学检测法(MGCE)试验青海省天峻县木里煤田煤层气有利区块的多层次模糊数学评判祁连山永久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工艺与应用青海省天峻县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响应特征青藏高原天然气水合物潜在分布区预测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研究新进展——第七届爱丁堡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特邀报告综述阿尔金山东段大平沟地区褶皱构造的特征及其成因青海黄河源盆地早更新世以来环境演变东昆仑山西段铁矿成矿机制和找矿模型内蒙古西部银根-额济纳旗盆地重力场与断裂构造的特征2010年度中国科技期刊CSTPCD地质科学、地球科学类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排序表(前40名)2011年《地质通报》第30卷第1~12期总目次2011年第30卷第11期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科学钻探试验井中侏罗统的沉积学特征东昆仑造山带多期隆升历史的地质热年代学证据浙江诸暨地区陈蔡群加里东期变质年龄的确认及其地质意义巨大华夏龙依据恐龙化石恢复印度板块的运行轨迹。
西昆仑山库地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6个 样 品 的 Nd.Sr同 位 素 数 据 列 于 表 3。 其 初 始 Sr同 位 素 组 成 变 化 范 围 较 大 , 介 于 0.704 9和 0.709 8之 间 。但 除 了 96.KL一177和 96-KL-188两 个 样 品 之 外 , 其 他 样 品 的 初 始 Sr/“Sr比 值 均 位 于 0.709附 近 。前 人 的 工 作 揭 示 出 与 围 岩 的 同 化 混 染 作 用 是 造 成 该 岩 体 初 始 sr同 位 素 组 成 不 均 一 的 主 要 原 因 I,因 此 推 测 其 源 区 的 sf同 位 素 组 成 可 能 略 低 于 当 前 的 范 围 。Nd同位 素 结 果 显 示 岩 体 的 8 a(f) 值 变 化 于 一1.45和 一4.o4之 间 ,也 显 示 了较 大 的变 化 范 围 。但 在 l/Sr.( Sr/ 嘧r)-、SiO2.(盯sr/曲sr) 和 Ce/Yb.Eu/Yb关 系 图上 .所 有 数 据 均 未 显 示 良好 的
前 人 的研 究认 为库 地 北 岩体 属于 钙碱 性 、同熔 型或 I型 花 岗岩 ,在 构 造 上 与洋 壳 的俯 冲消 减 密 切 相 关 。在 以往 的研 究 中 ,同位 素手 段 多 用 于 定 年 ,但 对 该 岩 体 进 行 全 岩 Rb.Sr定 年 工 作 时 发 现 该 岩体 的初 始 ”Sr/ Sr比值 变 化 较 大 ,表 明岩 体 尚 未 达至 均一 化 I。前 人 的上 述 研 究 初 步 揭 示 了 库地 北
苎中竺圈 分类号 地 ; : :生 :P594 P588 1Z 文 献 标 识 码 :A
0 引 言
库 地 北 岩 体 位 于 西 昆 仑 山 库 地 以 北 一 些 克 沟 以 南 ,新 藏 公 路 的 145~152 km 段 穿 过该 岩 体 。 岩 体 侵 入 元 古 界 库 浪 那 古 群 的 角 闪 斜 长 片麻 岩 、云 母 石 英 片 岩 和 蛇 纹 石 化 大 理 岩 中 ,东 侧 为 哈 拉 斯 坦 大 断 裂所 截 .为一 个 向下 扩大 的岩基 。岩 体 长 约 30 km, 宽 3~6 km,出露 面 积 约 135 km2。岩体 无 明显 分 带 , 岩 性 变 化 不 大 ,主 要 是 中 粗 粒 的 黑 云 母 二 长 花 岗岩 和 黑 云 母 钾 长 花 岗 岩 ,但 结 构 略有 区别 :边 缘 为 中 细 粒 结 构 ,内部 为 中粗 粒 似 斑状 结 构 …。主 要 矿 物 组 成 为 微 斜 长石 (50% ~6o% )、斜 长石 (1O% ~15% ) 及 石 英 (20% ~25% )。 暗 色矿 物 以 黑云 母 为 主 ,偶 见 角 闪石 。其 中 ,黑 云母 常集 中 出 现并 嵌有 榍 石 、锆 石 、磷 灰 石 以及 磁 铁 矿 等 副 矿 物 。该 岩 体 经 单 颗 粒 锆 石 U.Pb定 年 ,获 得 了 404 Ma的一 致 线 年 龄 l,属 于 早 古 生 代 岩 浆岩 带 的一 部 分 nl。
新疆西昆仑阿喀孜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重要意义

新疆西昆仑阿喀孜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重要意义[摘要]西昆仑阿喀孜花岗岩岩体侵入于中太古界赫罗斯坦岩群中,岩石混合岩化特征明显。
岩体主要由片麻状黑云角闪二长花岗岩和黑云钾长花岗岩组成,属于铝饱和钙碱性系列。
球粒陨石标准化后REE分布图形表明: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于重稀土元素(HREE)富集,轻重稀土分异较明显。
样品的Eu具有轻微的负异常,表现出前寒武纪花岗岩的特征。
本区花岗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Ce,表明古元古代地壳具有不成熟的特征。
前人通过对阿喀孜岩体中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的锆石进行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表明岩体的结晶年龄为(2 335±2.8)Ma。
通过对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的分析,表明阿喀孜岩体主要为太古宙赫罗斯坦岩群经过重熔形成,因而继承了太古宙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是塔里木古陆核增生的产物。
[关键词]西昆仑塔里木古陆岩体地球化特征[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285-1本文主要收集了前人研究资料,对阿喀孜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最新的测年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再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对本区的构造演化进行探讨,从而探讨西昆仑造山带及塔里木早前寒武地壳演化的重要意义。
1地质特征新疆阿喀孜花岗岩主要分布于柯岗断裂北东的铁克里克陆缘地块中,侵位于中太古界的赫罗斯坦岩群中,与南西部的青白口系苏马兰组和蓟县系博查特塔格组呈断层接触。
在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中可见明显的混合岩化特征。
而岩体与赫罗斯坦岩群接触界限尚不清楚,也形成了明为显的混合岩化带。
本区岩体主要发育有绿片岩相的变质以及经历了比较强烈的脆-韧性剪切作用,形成了特征明显的片麻状构造。
通过对岩石岩相学特征、相互间的接触性质以及相互的穿插关系的系统分析,表明古元古代阿喀孜片麻状花岗岩体,可以分两个侵入期次,第一期为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第二期为片麻状黑云钾长花岗岩。
西昆仑大红柳滩二云母花岗岩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第46卷 第1期Vol.46, No.1, 66‒802017年1月GEOCHIMICAJan., 2017收稿日期(Received): 2016-05-22; 改回日期(Revised): 2016-07-11; 接受日期(Accepted): 2016-09-21 基金项目: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B05B03-02)作者简介: 魏小鹏(1988–), 男, 博士研究生, 构造地质专业。
E-mail: scmyxpeng@ *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He, E-mail: wanghe@; Tel: +86-20-85290986Geochimica ▌ Vol. 46 ▌ No.1 ▌ pp. 66‒80 ▌ Jan., 2017西昆仑大红柳滩二云母花岗岩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魏小鹏1,2, 王 核1*, 胡 军3, 慕生禄1,2,丘增旺1,2, 闫庆贺1,2, 李 沛1,2(1.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64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 中国地质调查局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湖北 武汉 430205)摘 要: 大红柳滩花岗岩体位于康西瓦构造带南侧, 甜水海地体的北部, 是三十里营房-奇台达坂花岗岩带的主要岩体之一。
该岩体具有明显的岩相分带, 其东部-东北部为二长花岗岩, 而西南部则为二云母花岗岩。
本文对西南部二云母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综合研究, 同时对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二云母花岗岩明显富SiO 2、Al 2O 3和K 2O, 贫MgO 、CaO 和TiO 2, 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 二云母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 年龄为(209.6±1.5) Ma, 与东部二长花岗岩年龄一致, 表明两者是同一构造事件的产物。
新疆后造山碱性花岗岩的地质特征

!
! ! "#$#% &%’ ($)*+$#*+’ *, -+% .%/*01# 2%*34%510#+’,670#1#8#% *, 2%*34%510#+’,9417%0% :3$;%5’ *, "31%73%0,281’$7< ;;<<<# ,9417$ # ! 670#1#8#% *, 2%*=*<’ $7; 2%*/4’0130,9417%0% :3$;%5’ *, "31%73%0,>%1?17< !<<<#= ,9417$ $ ! @$7$7 A%$34%+0 9*==%<%,@$1B*8 ;>!!;? ,9417$ #<<; C<? C$< 收稿, #<<@ C!< C<? 改回!
!<<<Q<;@= W #<<@ W <## ( !# ) Q#=X;Q;@
:3#$ D%#+*=*<13$ "1713$" 岩石学报
新疆后造山碱性花岗岩的地质特征
朱笑青! " 王中刚! " 王元龙# " 毕华$ %&’ ()*+,)-.! ,/012 %3+-.2*-.! ,/012 45*-6+-.# *-7 89 &5*$
东昆仑昆仑河泥盆纪过铝质花岗岩成因和找矿意义

2024/040(02):0571 0590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18654/1000 0569/2024.02.12王涛,王秉璋,陈静等.2024.东昆仑昆仑河泥盆纪过铝质花岗岩成因和找矿意义.岩石学报,40(02):571-590,doi:10.18654/1000-0569/2024.02.12东昆仑昆仑河泥盆纪过铝质花岗岩成因和找矿意义王涛1 王秉璋1 陈静2 张金明1 何皎1 金婷婷1 李五福1WANGTao1,WANGBingZhang1 ,CHENJing2,ZHANGJinMing1,HEJiao1,JINGTingTing1andLIWuFu11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藏高原北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遥感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宁 8100122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宁 8100001 QinghaiGeologicalSurveyInstitute,KeyLaboratoryoftheNorthernQinghai TibetPlateauGeologicalProcessesandMineralResources,EngineeringandTechnologyCenterofRemoteSensingBigDatainQinghaiProvince,Xining810012,China2 CollegeofGeographyScience,QinghaiNormalUniversity,Xining810000,China2023 09 30收稿,2023 12 20改回WangT,WangBZ,ChenJ,ZhangJM,HeJ,JingTTandLiWF 2024 GenesisandprospectingsignificanceofCaledonianperaluminousgraniteinKunlunhearea,EastKunlun.ActaPetrologicaSinica,40(2):571-590,doi:10.18654/1000 0569/2024.02.12Abstract TheEarlyPaleozoicperaluminousgranitesintheKunlunheareacanprovideimportantconstraintsonthePaleozoiccollisionalprocessandraremetalmetallogenicgenesisoftheEastKunlunOrogenicBelt ThispaperintroducesthenewlydiscoveredEarlyDevonian(418~416Ma)peraluminousgraniteintheKunlunhearea,whoselithologyisbiotitegranodiorite,two micagranodioriteandtwo micagranitewithitsdarkmineralsallcomposedofbiotite(≤5vol%).Theperaluminousgranitesbelongtoasodium rich,weakperaluminous,highpotassiumandcalc alkalineseries ThesegranitesampleshaveaveragedNa2O/K2O=1 13,andvariedvaluesofA/CNK=1 03~1 10,(La/Yb)N=9 7~28,Y=8 69×10-6~23 4×10-6andYb=0 67×10-6~2 43×10-6withenrichmentofLREEandweakdepletionofHREE TheyalsohaveobviousEunegativeanomaly(Eu/Eu =0 48~0 86),withrelativelylowerRb/Sr(0 34~1 12)andRb/Ba(0 18~0 32)ratios Their(87Sr/86Sr)i,εNd(t)andtDM2valuesare0 7045~0 7083,-4 94~-1 64and1 56~1 29Ga,respectively TheirmeasuredzirconεHf(t)andtDM2are-3 3~2 7and1 61~1 28Ga,respectively ItsmagmaisoriginatedfromthepartialmeltingoftheancientProterozoiccrustwiththeparticipationofmantlematerialornewcrustalmaterialfrommantle Combinedwithpreviousresearches,therearetwoperaluminousgranitesseriesintheKunlunhearea:theLateSilurian(425~422Ma)seriesandtheEarlyDevonian(418~416Ma)series Bothofthemarerelatedtothemeltingofcrustcausedbysubductionlithosphericslabbreak offandmantlemagmapenetrationintheCaledoniancollisionorogenicbeltofEastKunlun ThereishighLi,BeandSnbackgroundswithsomeobviousanomaliesintheperaluminousgranitesdistributedarea,showingagoodprospectingpotentialintheKunlunhearea Keywords Peraluminousgranites;Caledonian;EastKunlun;Kunlunhe摘 要 昆仑河地区是东昆仑造山带过铝质花岗岩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昆仑河过铝质花岗岩分布区形成了Li、Be、Sn等元素高背景区,部分地区具明显的异常,可为东昆仑造山带古生代碰撞造山过程的研究和相关稀有金属矿产成矿预测提供重要的依据。
阿拉善地块北部二叠纪花岗岩类成因及地质意义

阿拉善地块北部二叠纪花岗岩类成因及地质意义阿拉善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和阿拉善地块的交界地带,也是华北克拉通和塔里木克拉通之间连接地区,是研究阿拉善地块与中亚造山带的界线以及古亚洲洋晚古生代构造演化问题的关键地区。
该地区发育大量花岗岩和少量镁铁质侵入岩,以二叠纪的最为发育。
本文选取阿拉善地块北部发育的二叠纪花岗岩类及其伴生的镁铁质岩石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的实验分析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资料,利用岩相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模拟计算等多种手段,对阿拉善地块北部二叠纪花岗岩类及伴生镁铁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其形成的构造背景及岩石成因等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在雅布赖-诺尔公-红古尔玉林构造带获得了一批花岗岩及其相关镁铁质岩石(花岗岩类以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为主;镁铁质岩石为花岗岩中发育的暗色微粒包体和少量的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数据,结合区域资料,综合分析探讨了其成因。
结合已有的年代学资料和定年的岩体出露面积的统计分析,雅布赖-诺尔公-红古尔玉林构造带的岩浆侵位活动在时间上,从286 Ma到270 Ma持续发育,主要集中在278-268 Ma,岩浆作用不是在~280 Ma集中爆发;在空间上,这些岩浆岩呈带状分布,与同时期华北北缘西段的侵入岩在岩石组合上具有可比性。
阿拉善地块北部二叠纪花岗质岩石主要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至弱过铝质的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表现为I型花岗岩类;岩体中发育的镁铁质暗色包体岩石类型主要为二长辉长岩和二长闪长岩,呈钙碱性。
辉长岩发育堆晶结构,具有明显的Eu和Sr的正异常。
花岗岩、暗色包体及辉长岩显示出具有相似的Nd和Hf同位素特征(εHf(t)值主要为-16至-8,Hf地壳模式年龄为1.8-2.2 Ga;εNd(t)值为-10到-8.4,Nd 模式年龄变化范围为1.7-1.9 Ga),指示这些I型花岗岩与与同期镁铁质岩石源区物质特征相似。
西昆仑苦子干新生代透辉石正长岩和透辉石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研究

注: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605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A030310395)和 中 国 博 士 后 科 学 基 金(2020M672671)资 助 的成果。
收 稿 日 期 :20190725;改 回 日 期 :20200520;网 络 发 表 日 期 :20200824;责 任 编 委 :吴 才 来 ;责 任 编 辑 :黄 敏 。 作者简介:袁亚 娟,女,1986 年 生,博 士,特 聘 副 研 究 员,主 要 从 事 地 球 化 学 研 究,邮 箱:yuanyajuan@m.scnu.edu.cn。 通 讯 作 者:陈 玮 岩, 男 ,1988 年 生 ,博 士 ,工 程 师 ,主 要 从 事 地 球 化 学 与 石 油 地 质 研 究 。 邮 箱 :7104700@qq.com。
内容提要:苦子干钾质碱性杂岩体主要由正长岩类 和 花 岗 岩 类 组 成,其 中 透 辉 石 正 长 岩 主 要 造 岩 矿 物 为 钾 长 石和透辉石,透辉石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为钾长 石、斜 长 石、石 英 和 透 辉 石。 杂 岩 体 中 赋 存 的 透 辉 石 和 钙 铁 辉 石, 均属于钙质辉石。两种岩石均属于钾质碱性岩,具有富 碱、高 钾、富 钙 的 特 征;富 集 Rb、Ba、Th、U 等 大 离 子 亲 石 元 素 和 Pb,贫 Nb、Ta、Zr、Hf、Ti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含量高(ΣREE=372.37×10-6~1218.07×10-6),富集轻稀 土(LREE/HREE=21~37),具有轻微的铕负异常 (Eu/Eu =0.66~0.84)。 锆 石 UPb 定 年 显 示,透 辉 石 正 长 岩 成岩年龄为11.7±0.1 Ma,透辉石花岗岩成岩年龄为 11.0±0.3 Ma,均 属 于 喜 马 拉 雅 期,相 当 于 中 新 世 末。 两 类 岩石锆石εHf(狋)范围在-9.4~-5.5之间,介于球粒陨石与下地壳 之 间。 研 究 表 明,印 度 大 陆 与 欧 亚 大 陆 碰 撞,导 致西昆仑喀喇昆仑地区岩石圈大幅度缩短并加厚,引发加厚岩 石 圈 拆 沉 引 起 软 流 圈 物 质 上 涌 底 侵,使 得 加 厚 下 地 壳 物 质 的 重 熔 ,伴 随 地 壳 的 拉 张 和 抬 升 ,最 终 形 成 苦 子 干 钾 质 碱 性 杂 岩 体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6. 5 ~ 278. 1,Rb / Sr = 0. 72 ~ 3. 83,Rb / Li = 10. 98 ~ 38. 98,均属同熔型花岗岩。综合判定其形成环境为板内同碰撞期—造山
晚期,岩体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
关键词 阿卡孜岩体 地球化学特征 西昆仑地区
中图法分类号 P617. 9: 45;
———以阿卡孜岩体为例
谢朝永1 张红强2 韩江伟1 巴 燕1
(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1 ; 河南省地质调查四队2 ,郑州 450001)
摘 要 阿卡孜岩体发育在西昆仑地区叶城县境内的阿卡孜大阪北侧。阿卡孜岩体不仅是西昆仑造山带构造演。通过对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其 SiO2 含量( 63. 68% ~ 74. 83% ) 较高,富钾( 碱 总量 8. 25% ~ 9. 02% ) 。里特曼指数 2. 14 ~ 3. 25,属钙碱性岩系。铝指数在 0. 97 ~ 1. 05 之间,为铝饱和型花岗岩。其 Rb、Th、 Ce、Sm 富集,Ba、Nb、Hf、Zr 及 Yb 亏损。稀土元素丰度总体偏高( ∑REE = ( 166. 14 ~ 992. 1) × 10 -6 ) ,斜率( La / Yb) N = 10. 85 ~ 30. 45,为轻稀土富集型具微弱-强烈 Eu 负异常( δEu = 0. 16 ~ 0. 77) 。该岩体的化学成分在 S 型花岗岩区,微量元素比值 K / Rb =
图 3 阿卡孜岩体微量元素标准化图
示了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的特征,具有明显的 Eu 负异常,与 岩 浆 混 合 花 岗 岩 有 所 不 同,岩 石 具 壳 源 型花岗岩特征,但源岩基性程度明显较高。图 4 显 示除了一个样品外,绝大数样品均具有明显的 Eu 负异常,表 明 该 岩 体 经 历 了 大 量 的 斜 长 石 的 分 离 结晶。
文献标志码 B
西昆仑山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北部,北与塔里木 板块相邻[1],是古亚洲构造域和古特提斯构造域的 结合部位[2],大 地 构 造 位 置 特 殊,也 是 全 球 构 造 活 动最活跃和地质景观最宏伟的地带之一。复杂的 构造环境使该区花岗质岩石广泛分布,也成为众多 地质学者关注研究的热点地区。
西昆仑地区不同时代不同规模的中酸性侵入 岩体众多,通过对阿卡孜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及构造环境分析研究,表明西昆仑造山带陆内岩浆 活动从古元古代就一直非常活跃。从卷入阿卡孜 岩体地层特征来看,古元古界赫罗斯坦岩群已强烈 变质变形,而蓟县系博查特塔格群不整合在阿卡孜 岩体之上,推断西昆仑造山带强烈的陆内造山活动 应在古 元 古 代 已 经 开 始 了。另 外,纵 观 西 昆 仑 地 区,基底的 硬 结 年 代 及 性 质、沉 积 相 和 沉 积 建 造 的 类型、岩浆 活 动 的 方 式 和 年 代、构 造 变 形 的 样 式 及 年代、变质 作 用 等,表 现 出 由 北 向 南 减 弱 等 差 异 特 征,显然也指示西昆仑地区的构造活动和变质作用 是自北向南发起的。通过对西昆仑地区不同时代 的中酸性侵入众多岩体分析结果表明,阿卡孜岩体 不仅是西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的产物,也是大规模 陆内造山作用开始的标志。该时期陆内造山作用 下的岩浆作用不仅使地壳增生加厚,同时也是古老 的结晶基底隆起成山。西昆仑地区中酸性侵入岩 横向对比 也 表 明,阿 卡 孜 地 质 年 龄 最 老 一 期 岩 浆 活动的产物,从另一个角度揭示出,塔里木板块在太
图 5 阿卡孜岩体构造判别图
2期
谢朝永,等: 西昆仑陆内造山花岗岩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437
古代晚期就已经存在板块构造活动迹象。
末期 ~ 古元古代初期曾有一次重要的构造—热事
区域上,在我国华北地区太古代末期 ~ 古元古 件发生,也表明本区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及陆壳增生
代初期的钾质花岗岩侵入具有普遍性,代表太古代 事件与华北地区具有相似性。
2002 ~ 2004 年,笔者在西昆仑地区进行国土资 源大调查工作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宏 观上,西昆仑地区岩体时代空间上总体呈现自北向 南由老变新的特点,而阿卡孜岩体是西昆仑地区众 多中酸性侵入体中同位素年龄最古老的酸性岩体, 通过对阿卡孜岩体的研究,在揭示西昆仑地区构造 演化历史方面具重要意义。通过对阿卡孜岩体的 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其 构造意义进行探讨,对西昆仑地区陆内造山活动进 行反演追踪。
岩石名称 混合花岗岩 钾长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 二长花岗岩 花岗伟晶岩 闪长岩 混合石英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黑云母闪长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 片麻状花岗岩 二长花岗岩 片麻状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 辉长闪长岩 闪长岩 黑云母钾长花岗岩 二长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 二长花岗岩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伟晶岩 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 花岗岩 二长花岗岩 二长花岗岩 花岗岩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二长花岗岩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黑云母花岗岩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 二长花岗岩 黑云母闪长花岗岩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二云母花岗岩 二长花岗岩 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黑云母二长片麻岩 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透辉正长岩 透辉正长岩
2012 年 8 月 30 日收到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200213000004) 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谢朝永( 1970—) ,男,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 资源潜力评价与科研。
1 地质特征
阿卡孜岩体因位于西昆仑地区叶城县境内的 阿卡孜大坂北侧而得名( 图 1) 。出露面积 19 km2 , 长约 9. 5 km,最宽处约 3 km,岩体呈近东西向不规 则透镜状岩株产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西昆仑复 合造山带北带。岩体北部、西部侵入古元古界赫罗 斯坦岩群,南部与长城系塞拉加兹塔格群呈断层接 触,东部被蓟县系博查特塔格群不整合覆盖[3]。岩 体中部以细粒正长花岗岩为主,边部以细粒二长花 岗岩为主。岩石呈灰红、浅灰白色,细粒花岗结构, 块状构造、微定向构造、片麻状构造。据野外观察, 该岩体岩 石 定 向 构 造 明 显,定 向 面 理 向 北 北 西 方 向,以 60°以上倾角倾斜; 岩体内局部可见较小暗色 富云包体,包 体 沿 区 域 构 造 片 麻 理 方 向 强 烈 拉 长, 定向排列,包体长宽比一般为 3 ∶ 1 ~ 5 ∶ 1,大者可达 10∶ 1 以上,清楚地表明该构造带的变形以强烈挤 压、横向缩短为主要特征; 相关岩脉主要为灰黑色 辉绿岩墙,岩墙规模 0. 35 ~ 10 m,具冷凝边,长度不 等,产 状 123° ~ 170° ∠60° ~ 70°,为 后 期 侵 位 的 产物。
表 1 西昆仑地区中酸性侵入岩主要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
岩体位置 阿卡孜 阿卡孜 托赫塔卡鲁姆山 坎地里克 科克玉孜沟 三十里营房东 阿克陶阿瓦勒克 新藏公路 128 km 库地北 大同乡西 普鲁 - 克里阳大阪 赛图拉 策勒雅门西 哈巴克 赛图拉北 阿孜那个 康西瓦北西 库地南 土日苏 阿克阿孜山 霍峡尔 土日苏河下游北侧 康西瓦河以北 新藏公路 464km 赛图拉西 331km 麻扎 黑卡兵站 15km 麻扎兵站西 塞力亚克大阪西 胜利桥南 三十里营房西南 卡克雷姆 哈北克西 509 道班 求库台 大红柳滩 胜利桥北西 10 km 康西瓦南( 俘虏沟) 克勒青河上游西 红旗拉甫 罗布盖孜 塔什库尔干 塔吐鲁沟西 五古力亚特 沙雷克塔格 考他孜大阪东 明铁盖 塔吐鲁沟 中巴公路苏巴什西 乔戈里峰西侧 苦子干 赞坎
表 2 数据来源于( 毕华等,1999)
测定对象 锆石 钾长石、全岩 角闪石 全岩 钾长石 黑云母 角闪石 角闪石、锆石、全岩 黑云母、全岩 锆石 锆石、全岩 全岩 黑云母 全岩 黑云母 黑云母 黑云母 锆石、全岩 钾长石 黑云母 黑云母 钾长石 白云母 全岩 黑云母 黑云母 黑云母 锆石 钾长石 钾长石 全岩 钾长石 白云母 黑云母 黑云母 黑云母 黑云母 黑云母 钾长石 黑云母 黑云母 白云母 黑云母 角闪石 黑云母 黑云母 黑云母 黑云母 黑云母 钾长石 长石、全岩 全岩
2期
谢朝永,等: 西昆仑陆内造山花岗岩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435
图 1 西昆仑阿卡孜岩体地质简图
图 2 阿卡孜岩体岩石分类图
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2. 1 岩石化学特征 该岩体岩石主量元素组 成 及 有 关 参 数 显 示。
其中 SiO2 含量较高,为 63. 68% ~ 74. 83% ,变化较 大,K2 O 为 4. 35% ~ 6. 5% ,Na2 O 为 2. 91% ~ 3. 75% ,Na2 O / K2 O = 0. 67 ~ 0. 58,具富钾特征,全碱 含量 8. 25% ~ 9. 02% ,里特曼指数 2. 14 ~ 3. 25,属 钙碱性岩系,铝指数在 0. 97 ~ 1. 05 之间,为铝饱和 型花岗岩。岩石主量元素接近于板内花岗岩的成 分,在 R1—R2 命名图( 图 2) 等多种类型样品成分 投图判断,投 点 主 要 落 入 二 长 花 岗 岩 及 正 长 花 岗 岩区。 2. 2 岩石微量元素特征
第 13 卷 第 2 期 2013 年 1 月 1671—1815( 2013) 02-0434-05
科学技术与工程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Vol. 13 No. 2 Jan. 2013 2013 Sci. Tech. Engrg.
西昆仑陆内造山花岗岩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436
科学技术与工程
13 卷
于古元古代。从西昆仑地区规模不等的 52 个中酸 性侵入岩体地质年龄比较判断( 见表 2) ,阿卡孜岩 体为该地区地质年龄最老的酸性侵入岩体。
4 结论与讨论
图 4 阿卡孜岩体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 ( 球粒陨石值据[5])
型花 岗 岩。 而 其 中 石 英 的 δ18 O = 11. 8% ,属 高 δ18 O 花岗岩,也说明其属 S 型花岗岩。阿卡孜岩体 在 Rb - Y + Nb 和 Rb - Yb + Ta 图解[6]( 图 5) 上均 落入板内花岗岩区域,在 R1 -R2 构造环境分类均落 在晚期( 接近同碰撞) 花岗岩区,地球化学型式( 图 3) 苏丹萨巴洛卡板内花岗岩类似。总体上显示碰 撞后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判定其形成环境 为板内 同 碰 撞 期—造 山 晚 期。据 前 述 接 触 关 系 可 判定该岩 体 形 成 时 代 早 于 蓟 县 系,晚 于 新 太 古 代。 岩体锆石 U-Pb 谐和曲线上交点年龄为 2 261 + 98 / - 75 Ma[7],侵入其中 的 浅 色 角 闪 正 长 花 岗 岩 株、岩 脉 钾 长石 Rb-Sr 模式年龄为 1 508. 0 Ma[8],全岩等时线 年龄为 1 408. 0 Ma[9]。综合判断阿卡孜岩体应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