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万吨给水处理厂设计要点
水处理厂建设与设计

水处理厂建设与设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设计是保障饮用水安全,解决排水污染问题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水处理厂的建设规划、主要工艺流程以及设计要点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探讨水处理厂建设和设计的重要性。
一、水处理厂的建设规划水处理厂的建设规划是确保水处理设施能够顺利运行的前提条件。
首先,需要进行调研和勘察,确定水源地位置和水源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建设地点。
其次,根据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和需求量,确定水处理厂的规模和产能,合理安排设施布局。
最后,进行环境评估和风险评估,确保水处理厂的建设不会对周边环境和生态造成重大影响。
二、水处理厂的主要工艺流程水处理厂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几个环节。
预处理阶段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如格栅过滤和砂石过滤,去除掉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
混凝阶段利用化学药剂,如聚合氯化铝,将水中的微小悬浮物聚集成大颗粒,为后续沉淀做好准备。
沉淀阶段通过静态沉淀池或沉淀槽,让悬浮颗粒沉降到底部,形成污泥。
过滤阶段采用石英砂过滤器或活性炭过滤器,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
最后,在消毒阶段,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液氯消毒和臭氧消毒,用于杀灭细菌和病原体,确保水的卫生安全。
三、水处理厂的设计要点1. 设计合理的处理工艺:根据水源水质特点,选择适应的处理工艺,确保出水符合标准要求。
2.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根据水处理厂的规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充分利用场地空间。
3. 节能环保设计: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如选择低能耗的泵和高效的过滤器,减少能源消耗。
并且要考虑废水的回用和再利用,进行资源化处理。
4. 安全设施齐全:水处理厂应具备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设施,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5. 操作维护便捷:水处理厂的设计要注重操作和维护的便利性,方便人员进行操作和设备的维护保养。
综上所述,水处理厂的建设与设计是确保饮用水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选择适应的工艺流程,并注重节能环保和安全设施的设计。
5万吨每天城市污水处理厂sbr工艺课程设计(可编辑)

5万吨每天城市污水处理厂sbr工艺课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系别: 环境与市政工程系专业:环境工程姓名: 吕继飞学号: 021410134课程设计题目:5万吨每天城市污水处理厂指导教师: 朱新峰目录第1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1 -1.1.《水处理工程》的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 -1.2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深度- 1 -1.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1 -1.4.课程设计步骤和参考资料- 4 -1.5处理工艺方案的比选- 5 -1.6.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程序- 6 -1.7 原始资料- 7 -第2章设计说明书- 7 -2.1城市污水概论- 7 -2.2废水特性与水质分析- 8 -2.2.1 废水特性- 8 -2.2.2 水质分析- 8 -2.3工艺流程比选- 9 -2.3.1工艺流程选取原则- 9 -2.3.2工艺方案分析- 10 -2.4工艺流程- 13 -2.5工艺说明- 13 -2.5.1粗格栅间- 13 -2.5.2污水提升泵房- 14 -2.5.3细格栅间- 14 -2.5.4曝气沉砂池- 14 -2.5.5小型鼓风机房- 14 -2.5.6配水井- 15 -2.5.7氧化沟- 15 -2.5.8二沉池- 15 -2.5.9污泥泵站- 16 -2.5.10污泥井 - 16 -2.5.11浓缩脱水机房- 17 -2.6处理效果预测- 18 -第3章污水工艺设计计算- 18 - 3.1 污水处理系统 - 18 -3.1.1格栅- 18 -3.1.2 污水提升泵站- 19 -3.1.3 曝气沉砂池 - 19 -3.1.4 SBR池设计计算 - 20 -3.1.5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 24 -3.2污处理系统- 25 -3.2.1剩余污泥泵房- 25 -3.2.2污泥浓缩池- 25 -3.2.3浓缩污泥贮池- 26 -3.2.4污泥脱水间- 26 -结论与建议- 29 -附图- 30 -第1章课程设计任务书1.1.《水处理工程》的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 依据《课程设计任务书》所提出的资料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设计一个污水处理厂,主要包括完成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平面、高程布置图、以巩固和深化《水处理工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实现由理论与实践结合到技术技能提高的目的;2. 熟悉国家建设工程的基本设计程序以及与我专业相关的步骤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基本设计程序包括: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有时视工程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将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合并为扩大初步设计)。
某市给水处理厂设计6万吨

某市给水处理厂设计6万吨水是人类生命成长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和关键材料,为了满足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所需,某市给水处理厂需要设计一个6万吨的水处理厂,并针对某市的给水功能,做出包括耗水量,水质要求,形式要求,副产物处理等几方面的详细设计工作。
一、耗水量分析:1、对处理厂总量进行核算:根据水量需求测算,6万吨处理厂总耗水量为15万吨/日;2、供水管网距处理厂距离短,保证供水量:为了确保供水量,处理厂有责任划分所属的用水区域,尽量保证供水管网上处理厂的水量;3、后续设计应满足当地出水量的要求:处理厂的出水量要满足当地的水量要求,即15万吨/日,为了在开展运行时更合理地处理水质,必须保证处理厂的连续操作。
二、水处理金质说明:1、根据供水源水质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工艺:某市采用复合系统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此工艺,可有效满足处理水中污染物的要求,处理水中除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有机碳,以及沉积物等污染物,处理效果显著;2、采取有效的清洁技术、装备:采用有效的清洁技术和装备可有效屏蔽气体污染物、降低水中悬浮物等污染物的潜在危害,安装沉积物处理等专业设备有效降低污染物的含量;3、采取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处理技术上,处理厂将采用复合系统污水处理技术,根据供水源水质,定期采取细菌除臭、汽化器或活性炭处理技术,以确保水质稳定优良,满足最终输出水质标准。
三、形式要求:1、处理厂设备设计应考虑全面的效果:根据处理厂的规模,处理厂的设计应考虑效率、功能、经济效益和大众接受等,使设备能够有效完成处理任务,削减消耗,减少设备投入,节约运行成本,提高处理质量;2、系统操作流程设计应考虑全面的效果:特别是正常操作时,各工艺系统应能够正确结合,以达到理想水质处理效果及处理安全性;3、处理厂规划应考虑全面:处理厂的规划考虑综合厂面积、厂容、环境卫生、水质排放等要求,可分为几个功能区,引水、处理厂、废水、输水等,使处理厂更加牢固结构,要有较强的防污染功能,保证供水量和水质的质量指标的维持。
5万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5万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总论1.1 项目编制1.1.1 项目名称5万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1.1.2 建设单位1.1.3 编制单位可研编制单位为北京汇清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环境保护区域环境问题、环境标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研究;负责污染治理、废物资源化、清洁生产工艺等环保实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承担各类环境工程设计及咨询服务工作。
1.1.4 项目地点1.1.5建设年限及规模建设规模:5.0万m3/d1.1.6 服务范围1.1.7 工程内容本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内容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工程以及污废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干化处理和运输,不包括生活污水及工业区生产废水收集输送系统。
1.2 编制目的、依据、原则及范围1.2.1 编制目的(1) 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对项目相关因素进行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分析论证,并进行方案比较。
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方案,为项目决策提高科学依据。
1.2.2 编制依据及主要资料(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918-2002 ;(3)《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4)《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J106-87);(5)《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6)《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7)《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CJ26.1~29-91);(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9)《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10)《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11)《总图制图标准》(GBJ103-87)。
1.2.3 编制原则(1) 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2) 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采取近远期分期实施的原则,使工程建设与开发区的发展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效益。
5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A20工艺)设计说明书

污水厂设计说明书第一章 ZT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任务书第一节设计任务及要求一、设计任务。
根据所给GZ市资料建一座污水处理厂。
二、设计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对该城市进行污水处理厂的扩大初步设计。
2.编写设计说明计算书。
3.画出两张图:1号图纸: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1:500)。
.1号图纸: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高程布置图(横比1:300;纵比1:500)第二节基本资料一、设计原始资料全年主导风向南风历年最高温度 38 ℃最低温度 4 ℃全年平均气温 24 ℃厂区设计地面标高 +0.00m地震烈度 6级以下二、污水资料1.设计污水总污水量5.0万m3/d,其中工业废水占60%,生活污水占40%。
1.污水处理厂设计地面标高为0.00米。
2.污水提升泵房进水间污水管引入标高为-5m,。
三、出水要求污水处理后应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一级B。
表1 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单位:mg/L序号基本控制项目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A标准B标准1 化学需氧量(COD)50 60 100 120①2 生化需氧量(BOD5)10 20 30 60①3 悬浮物(SS)10 20 30 504 动植物油 1 35 205 石油类 1 3 5 156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 1 2 57 总氮(以N计)15 20 ——8 氨氮(以N计)②5(8)8(15)25(30)—9 总磷(以P计)2005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1 1.5 3 52006年1月1日起建设的0.5 1 3 510 色度(稀释倍数)30 30 40 5011 PH 6~912 粪大肠菌群数/(个/L)103104104—注:①下列情况下按去除率指标执行:当进水COD大于350mg/L时,去除率应大于60%;BOD大于160mg/L时,去除率应大于50%。
②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项目名称数值≤20mg/lSS≤20mg/lTN≤20mg/1;TP ≤lmg/lBOD5≤20mg/l SS≤20mg/l总氮(以N计)≤20mg/1 TP≤lmg/l第二章城市污水处理厂总体设计第一节设计规模的确定一、设计规模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以平均时流量计一、设计流量设计时不考虑工业废水流量的变化。
给排水工艺中的水处理厂布局与结构设计

给排水工艺中的水处理厂布局与结构设计水处理厂在给排水工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合理的布局和结构设计对于水处理过程的高效运行和环境保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从布局和结构设计两个方面,探讨给排水工艺中水处理厂的重要性及其要求。
一、布局设计1. 选址:水处理厂的选址应符合环境保护和运营便利的原则。
应尽量远离居民区和敏感区,同时考虑到输水和排放的便利性。
2. 区域划分:根据水处理厂的规模和功能,合理划分厂区内的不同区域。
一般包括进水区、预处理区、生化处理区、二次处理区、混凝沉淀区、污泥处理区等。
3. 管网设计:设计合理的管网是保证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基础。
应充分考虑进水管网、出水管网和污泥管网的布局,确保运行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4. 备品备件区:在布局设计中应合理设置备品备件区,方便维修和更换设备,并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结构设计1. 建筑结构设计:水处理厂的建筑结构设计应符合工程要求和安全标准,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长期可靠运行。
2. 设备选择和布置:根据水处理流程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并合理布置在处理区内。
要注意设备之间的空间要求、通风和排烟设计等。
3. 排放系统设计:考虑到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污泥,应合理设计排放系统,确保排放达标和环境污染的最小化。
4. 安全环保设计:要考虑到水处理厂的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合理设置消防系统、安全疏散通道等设施,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水处理厂的布局和结构设计是给排水工艺中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布局可以提高处理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减少运行成本。
科学的结构设计可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运行可靠性,同时有效地控制废水和污泥的排放,保护环境。
因此,在给排水工艺中,水处理厂的布局和结构设计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合理规划。
5万吨污水处理厂设计

《环境工程综合设计》课程设计题目:50000m 3/d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系专班学姓业:环境工程级:号: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06年01月10日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课程设计评分(按下表要求评定)设计说明书质量(50 分)图纸质量(30 分)任务完成情况(10 分)学习态度评分项目合计(10 分)(100 分)得分指导教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教研室主任审核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课程综合设计任务书1.1 课程综合设计题目50000m³/d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1.2 原始资料1. 处理流量 Q=50000m³/d2. 水质情况:BOD 5=230mg/L COD cr =400-500mg/L SS=280mg/L pH=6-91.3 出水要求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指标为:BOD5:≤30 mg/L ; CODcr :≤120 mg/;SS :≤30 mg/L ; 1.4 设计内容1.方案确定PH :≤6.0~9.0按照原始资料数据进行处理方案的确定,拟订处理工艺流程,选择个处理构筑物,说明 选择理由,进行工艺流程中各处理单元的处理原理说明,论述其优缺点,编写设计方案说明 书。
2.设计计算进行各处理单元去除效率估算;各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应根据同类型污水的实际运行参数 或参考有关手册选用;各构筑物的尺寸计算;设备选型计算,效益分析及投资估算。
3.平面和高程图布置根据构筑物的尺寸,合理进行平面布置;高程布置应在完成各构筑物计算及平面布置草 图后进行各构筑物的水头损失可直接查相关资料,但各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渠的水头损失则 需计算确定。
4.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1.5 设计成果1.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 1 张(含土建、设备、管道、设备清单等)2. 处理工艺流程图 1 张3.主要简单构筑物(沉砂池、初陈池、曝气池、二沉池)平面、剖面图 2 张4.设计说明书、计算书一份目录第一章污水处理方案确定 (1)1城市污水概论 (1)1.1 气象与水文资料: (1)1.2 厂区地形: (1)2工艺流程比选、确定说明 (1)2.1 方案设计原则 (1)2.3 污水处理工艺 (1)2.2 工艺方案分析: (2)第二章构筑物设计计算 (4)1格栅 (4)2平流式沉砂池 (5)3配水井 (6)4厌氧池、缺氧池、曝气池 (6)4.1 设计参数 (6)24.2 设计计算,采用A /O工艺 (6)5配水井 (12)6二沉池 (12)6.1 设计参数 (12)6.2 池体设计计算 (12)6.3 进水系统计算 (12)6.4 出水部分设计 (13)6.5 排泥部分设计 (14)7污泥泵站 (14)8污泥浓缩池 (15)9贮泥池 (16)10脱水间 (16)第三章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的设计 (17)1平面布置 (17)1.1 总平面布置原则 (17)1.2 总平面布置结果 (17)2高程布置及计算 (17)2.1 高程布置原则 (17)2.2 高程布置结果 (18)2.3 高程计算 (18)第四章投资估算、效益分析 (20)1构建筑物和设备 (20)2成本估算 (21)3效益分析 (22)3.1 环境效益 (22)3.2 社会效益 (22)3.3.经济效益 (22)第五章电气自动化说明 (24)1概述 (24)2自控仪表设计原则 (24)3自控系统的组成 (24)3.1 中央管理计算机 (25)3.2 现场控制器 (25)3.3 控制方式 (25)总结 (26)参考文献 (27)第一章污水处理方案确定1 城市污水概论城市污水是排入城市排水系统的污水的总称。
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

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人们能够用上安全、清洁、优质的水资源,给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起着关键作用。
一个合理、高效的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水质的要求,还能在经济、技术和环境等方面实现最优平衡。
一、设计背景与需求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当地的水源情况,包括水源的类型(如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特征(如浊度、有机物含量、重金属含量等)以及水量的变化规律。
同时,要考虑服务区域的人口数量、用水需求和未来的发展规划,以确定给水处理厂的处理规模。
此外,还需要了解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明确处理后的水质应达到的指标要求。
例如,对于饮用水,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规定。
二、处理工艺流程选择根据水源水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流程是方案设计的核心。
常见的给水处理工艺包括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单元。
混凝是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水中的微小颗粒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絮体,便于后续沉淀去除。
沉淀则是让形成的絮体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到池底,实现固液分离。
过滤是进一步去除水中残留的细小颗粒和微生物。
消毒则是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保证水质的生物安全性。
在选择工艺流程时,要综合考虑水质特点、处理效果、运行成本和操作管理的便利性等因素。
例如,如果水源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可能需要增加活性炭吸附或生物处理等工艺。
三、主要处理构筑物设计1、混凝池混凝池的设计要考虑混凝剂的种类和投加量、搅拌方式和强度、停留时间等因素。
一般来说,混凝池分为机械搅拌和水力搅拌两种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类型。
2、沉淀池沉淀池常见的有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
其设计要确定池体的尺寸、水流速度、沉淀时间等参数,以保证沉淀效果。
3、过滤池过滤池通常有砂滤池、活性炭滤池等。
设计时要考虑滤料的种类和级配、过滤速度、反冲洗方式等。
4、消毒设施消毒可以采用氯气、二氧化氯、紫外线等方式。
消毒设施的设计要根据处理水量和水质要求,确定消毒剂的投加量和接触时间。
建设工程中的水处理厂设计要点解析

建设工程中的水处理厂设计要点解析在建设工程中,水处理厂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处理厂的设计要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水质分析、工艺选择、设备选型、处理工艺、运行管理等。
本文将对建设工程中水处理厂设计的要点进行详细解析。
1. 水质分析水质分析是水处理厂设计的首要任务。
通过对原水进行全面的水质分析,确定原水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为后续的工艺选择和设备选型提供依据。
水质分析主要包括对水体中悬浮物、溶解性无机物、微生物和有机物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确定水处理工艺的处理目标和水质要求。
2. 工艺选择工艺选择是水处理厂设计的关键环节。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和处理目标,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水处理工艺。
常见的水处理工艺包括絮凝沉淀、过滤、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等。
在选择工艺时需要考虑处理效果、工艺的适应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3. 设备选型设备选型是水处理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选择的水处理工艺,合理选择设备。
设备选型时需要考虑处理量、工艺流程、设备的性能指标和可靠性等因素。
常见的设备包括絮凝剂投加设备、澄清池、过滤设备、反洗装置、消毒装置等。
4. 处理工艺处理工艺是水处理厂设计的核心内容。
根据选择的水处理工艺和设备,构建完整的处理流程。
处理工艺应包括原水处理、污泥处理、水质调节、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
处理工艺应具备高效、可靠、稳定的特点,确保出水达到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
5. 运行管理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是保证正常运行的关键。
在设计中应考虑到运行管理的要求,包括设备运行监测、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方面。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中水处理厂的设计要点包括水质分析、工艺选择、设备选型、处理工艺和运行管理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施,能够保证水处理厂的高效运行,达到对水质的要求和处理目标。
在具体设计中,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合理选择并组合各项要素,以实现最佳的水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

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人们能够获得安全、干净、优质的饮用水,给水处理厂的建设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的详细介绍。
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原有的供水设施逐渐老化,处理能力和水质标准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新建一座现代化的给水处理厂迫在眉睫。
二、设计规模根据城市的规划和人口预测,确定给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为每日处理_____立方米的原水。
这个规模既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又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了一定的空间。
三、水源选择水源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水质、水量、取水成本等因素。
经过实地勘察和水质监测,选择_____作为主要水源。
该水源水质相对较好,但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才能达到饮用水标准。
四、工艺流程设计1、预处理格栅:用于去除原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和杂物,如树枝、树叶、塑料袋等,以保护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沉砂池:去除原水中的砂粒等较重的无机颗粒,防止其在后续处理过程中磨损设备和淤积管道。
2、常规处理混凝: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等,使水中的微小颗粒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絮体。
沉淀:经过混凝后的水进入沉淀池,使絮体在重力作用下沉淀下来,从而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质。
过滤:沉淀后的水通过过滤池,进一步去除水中残留的细小颗粒和微生物,常用的过滤介质有石英砂、无烟煤等。
3、深度处理活性炭吸附:为了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异味和色度,采用活性炭吸附工艺。
活性炭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能够有效地吸附水中的污染物。
消毒:经过深度处理后的水,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二氧化氯、紫外线等。
五、主要构筑物设计1、格栅间设计尺寸:根据处理水量和格栅的类型确定格栅间的尺寸,确保格栅能够有效地去除杂物。
设备选型:选择合适的格栅类型,如机械格栅或人工格栅,并配备相应的驱动装置和清渣设备。
5万吨给水厂毕业设计优秀毕业设计说明计算书完整版(150页包含图纸)

华东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课题名称中山市给水工程扩大初步设计(Ⅰ)课题来源课题类型AY导师丰桂珍学生姓名学号20030110020225专业给排水开题报告内容:毕业设计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次综合概括性的训练,为以后更好的做好给排水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设计是中山市给水工程扩大初步设计,近期城市规划人口14万人,远期人口18万人,规划建筑为6层混合式,设计规模为50000t/d。
取水水源为临近城市的北江,其水源丰富,水质稳定。
根据规范、手册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初步拟定多套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方案:原水——一泵——机械搅拌澄清池——V型滤池——请水池——二泵——管网。
此方案的优点在于用澄清池代替絮凝设施,大大缩小了水厂长度方向上的距离;采用V型滤池,反冲洗水量大大减少,反冲洗周期增长,节水、节省运行费用。
方法及预期目的:方法:根据设计任务书,《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3、10册、《给水水源及取水工程》、《水泵及水泵站》、《管道工程》和《给水工程主要构筑物及设备工艺计算》以及网易给排水相关资料,按进程安排,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进行用水量、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管网布置及方案比较等,与此同时,绘制相关图纸。
预期目的: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受到一次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训练,进一步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阅读参考文献能力,学会收集、运用设计原始资料以及使用规范、手册、产品目录、标准图的技能,提高设计计算、绘图等实际应用能力。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课题类型:(1)A—工程设计;B—技术开发;C—软件工程;D—理论研究;(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Z—虚拟课题(1)、(2)均要填,如AY、BX等。
华东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学号20030110020225毕业届别2007专业给水排水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山市给水工程扩大初步设计(Ⅰ)指导教师丰桂珍学历职称具体要求:本设计时中山市给水工程扩大初步设计,要求处理后的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二级。
给水处理厂建设标准

给水处理厂建设标准水处理厂是一种专门处理水源的设施,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将原水转化为符合人们日常使用和工业生产标准的水源。
为了确保水处理厂拥有高效、可靠和安全的操作,相应的建设标准需要被制定和遵守。
1.设备建设标准水处理厂的建设需要符合相关的设备建设标准。
首先,需要选择高效、可靠且持久耐用的设备,如泵、管道、过滤器等。
这些设备应该符合国家或行业的技术规范,并获得相应的认证。
此外,设备的尺寸、数量和布局应根据水处理厂的规模和处理能力进行合理规划。
2.建筑设计标准水处理厂的建筑设计需要考虑设备的布局、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以及处理过程的安全性。
建筑设计应符合建筑工程的相关标准,如耐震设计、防火设计等。
此外,应采用适当的建筑材料,确保建筑结构的强度和耐用性。
3.操作规程和管理标准水处理厂的运营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操作规程和管理标准。
首先,操作规程应包括各项处理工艺的操作步骤,如混凝、絮凝、过滤、消毒等,并标明各个步骤的操作参数和监控要求。
此外,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运维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
4.水质标准水处理厂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水质标准。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水质标准,如饮用水标准、工业用水标准等。
水质标准应基于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并确保经过处理后的水源符合相应的水质指标。
5.环保标准水处理厂建设必须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
对于产生的废水和污泥,应建立相应的处理工艺,确保其排放符合国家和当地的环保要求。
此外,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设备和工艺过程中的噪音、振动和粉尘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6.安全标准水处理厂的建设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标准。
对于涉及化学药剂的使用,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防止事故发生。
此外,还需要建立安全监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响应潜在的安全风险和紧急情况。
总之,水处理厂的建设标准涵盖了设备建设、建筑设计、操作规程和管理、水质标准、环保标准以及安全标准等方面。
5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word资料67页

目录引言 (1)1 设计任务及概况 (5)1.1设计任务及依据 (5)1.1.1 设计任务 (5)1.1.2 设计依据及原则 (5)1.1.3设计范围 (6)1.2设计水量及水质 (6)1.2.1设计水量 (6)1.2.2设计水质 (6)1.3.3设计人口 (6)2 工艺设计方案的确定 (7)2.1方案确定的原则 (7)2.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8)2.2.1厂址及地形资料 (8)2.2.2气象及水文资料 (8)2.2.3可行性方案的确定 (8)2.2.4工艺流程方案的确定 (9)2.2.5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10)2.3主要构筑物的选择 (11)2.3.1格栅 (11)2.3.2泵房 (11)2.3.3沉砂池 (12)2.3.4初沉池、二沉池 (12)2.3.5曝气池 (13)2.3.6接触池 (14)2.3.7计量槽 (14)2.3.8浓缩池 (15)2.3.9消化池 (15)2.3.10污泥脱水 (16)3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 (16)3.1格栅的计算 (16)3.1.1粗格栅 (16)3.1.2格栅的计算 (16)3.1.3选型 (19)3.2泵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泵房的选择 (19)3.2.2泵的选择及集水池的计算 (19)3.2.3扬程估算 (20)3.3细格栅 (21)3.3.1细格栅的计算: (21)3.3.2格栅的计算 (21)3.3.3选型 (23)3.4沉砂池的计算 (24)3.4.1池体计算 (24)3.4.2沉砂室尺寸计算 (25)3.4.3排砂 (27)3.4.4出水水质 (27)3.5初沉池 (27)3.5.1池体尺寸计算 (27)3.5.2中心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某市给水处理厂设计6万吨

某市给水处理厂设计6万吨给水处理厂设计是为了满足市的水资源需求,保证市民安全饮用水的供应,并对废水进行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在进行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市的水资源情况、人口规模和用水需求等因素。
下面是对给水处理厂设计的一些建议和步骤。
首先,要对市的水资源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
这包括水源地的位置、水质状况、水量和季节性变化等。
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可以确定最适合的水处理工艺和设备,以及处理厂的规模和设计参数。
接下来,根据市的人口规模和用水需求预测,确定给水处理厂的设计容量。
一般来说,设计容量应该略大于预测的用水需求,以便应对突发事件和未来的人口增长。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参数,如日供水量、水质要求和处理工艺等。
在确定设计容量后,接下来就是设计给水处理厂的主要工艺流程。
一般来说,给水处理厂的主要工艺包括进水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消毒处理和出水处理等。
在每个处理过程中,需要选取合适的处理设备和工艺技术,以确保水质达到相关标准。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给水系统的运行和控制。
这包括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监测方法和控制手段等。
现代的给水处理厂通常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水质和设备运行情况,并进行远程控制和调节。
此外,为了减少废水的排放和环境污染,应当对废水进行处理。
废水处理厂的设计需要根据废水的类型和排放标准来确定。
常见的废水处理工艺包括沉淀、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等。
同样,需要选取合适的设备和工艺技术,以确保废水的排放符合相关标准。
最后,在给水处理厂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运行试点和调试。
这包括设备的调试、工艺流程的优化、水质的监测等。
通过试点和调试,可以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给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和供水质量的稳定。
综上所述,给水处理厂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充分考虑市的水资源情况、人口规模和用水需求等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保证市民安全饮用水的供应,并减少废水的排放和环境污染。
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水处理工艺和设备的选择、运行和控制方法的确定以及废水处理的方案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Ⅰ计算书专业:水务工程班级:①班学号:***********姓名:* * *课题: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Ⅰ(给水厂设计)指导教师:刘绍根2013年12月20日-2014年1月4日摘要:本设计是拥有合肥地质结构城市的自来水厂设计,设计流量 5.6万吨每天,厂址在水库附近,设计地面标高22m,该市最不利地面标高28m.关键词:混凝沉淀V型滤池清水池二级泵站目录第一章给水处理厂水量计算………………………………第二章处理流程的设计……………………………………第三章原水取水……………………………………………第四章混凝与沉淀………………………………………一、混凝……………………………………………二、混合器……………………………………………三、絮凝反应池……………………………………四、沉淀……………………………………………第五章滤池设计……………………………………………一、正常过滤系统设计二、反冲洗系统设计三、反冲洗水泵和风机选型第六章消毒设计计算………………………………………第七章清水池设计计算……………………………………第八章水厂平面布置………………………………………第九章高程布置……………………………………………一、水头损失计算二、处理构筑物高程确定三、水厂至最不利用户处所需水压的计算四、二级泵站泵选型第十章厂区附属建筑物设计第十一章设计心得参考文献……………………………………………………第一章给水处理厂水量计算城市自来水厂规模为5.6万m3/d,即2333.3 m3/h, 0.6481m3/s。
设计流量为:Q设=Q×(1+α)=2333.3m3/h×(1+0.08)=2520m3/h=700.0L/s式中α为水厂自用水量系数,取值0.08。
第二章处理流程的设计水源→管式静态混合器→折板板絮凝池 + 平流沉淀池→普通快滤池→清水池→吸水井→二级泵站→市政给水管网→用户混凝剂采用: FeCl3,管式静态混合器消毒剂采用:液氯消毒,滤前滤后加氯,加氯机加氯重力自流取水,其中流量为700.0 L/s,流速为1.2~1.6m/s,为使水量得到保证,采用2根铸铁输水管同时向给水处理厂输水,即每根输水管的流量为350.0 L/s,且每根可单独保证75%的输水能力。
查水力计算表可得:每根输水管的管径为DN600,管内流速为1.24m/s,坡度为3.185‰。
第四章混凝与沉淀一、混凝(1)、混凝剂选择:根据原水的水质水温和PH值的情况,选用混凝剂为三氯化铁,投加浓度为15%,最大投加量为40(mg/l)。
优点:净化效率高、用药量少、出水浊度低、色度小,过滤性能好,温度适应性高,PH值使用范围宽(PH=5~9)。
操作方便,腐蚀性小,劳动条件好,成本较低。
采用计量泵湿式投加,不需要加助凝剂。
(2)、药剂配制及投加方式的选择:混凝剂的投加分干投与湿投法两种。
本设计采用后者。
采用计量泵投加。
(3)、混合设备的设计本设计中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故不单独设构筑物。
(4)、混凝剂的溶解与调配药剂调配一般有水力、机械、压气、水泵等方法。
本设计采用空气调制方法。
(5)、溶解池容积W1因用的是聚合氯化铁,需设溶解池,溶解池容积按溶液池容积的30%计:W1=0.3 W2=0.3×28=9 m3溶解池尺寸为L×B×H=2.5m×2.5m×1.7m,其中H为实际高度,已包括超高0.2m。
溶解池的放水时间采用t=10min, 则放水流量:q0= W1÷60t=9×1000÷(60×10)=15 L/s选择放水管管径DN=100mm,相应流速v0=1.95m/s。
溶解池底部设管径D=100mm的排渣管一根。
溶解池采用压缩空气搅拌,其中,空气供给强度设为10L/(S·m2),空气管流速设为13m/s,孔眼直径设为3mm,流速为26m/s,支管间距设为500mm。
溶解池置于地下,池顶高出地面0.2m。
溶解池和溶液池材料都采用钢筋混凝土,内壁衬以聚乙烯板。
(6)、溶液池容积W2根据设计流量Q=2520m3/h,最大药剂投加量为α=50mg/L,溶液浓度c=12%,每天调制次数n=2,则溶液池容积为:W2=αQ/417cn=50×2520/(417×12×2)=12.6 m3采用两个溶液池。
每个池子的有效容积为W2,。
溶液池的基本尺寸L×B×H=2.5m ×2.5m×2.5m,其中H为实际高度,已包括超高0.2m。
(7)、投加设备1)药液提升设备2)投药管每池设一根投药管,投药管流量:q=W2×2×1000/86400=0.29选择投药管管径DN=50mm,相应流速为0.15。
(8)、计量设备拟采用LZB-40型转子流量计。
LZB型玻璃转子流量计由一个垂直安装的锥形玻璃管与转子组成,可以从锥形管外壁的刻度上直接读出介质的流量值。
锥体管长度430mm,工作环境-20~120℃,压力≦6kg/cm2。
(9)、药剂仓库的计算1)已知条件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铁(PFC),每袋质量是50Kg,每袋规格为0.5m×0.5m×0.2m。
投药量为50mg /L,水厂设计水量为2500m3/h。
药剂堆放高度1.5 m,药剂储存期为28天。
2)设计计算聚合氯化铁(PFC)的袋数N=(Q×24)ut/(1000w)=( 2520×24×50×28)÷(1000×50)=1694(袋)堆放面积A=NV/[H(1-e)]=(1694×0.5×0.5×0.2)÷[1.5×(1-0.2)]=71m2仓库平面尺寸B×L=10 m×10 m=100 m2(10)、加药间的设计计算采用佛山水泵厂生产的计量加药泵,泵型号JZ1000/16,选用三台,二用一备,加药间的平面尺寸为B×L=15m×20m二、混合器本设计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
三、絮凝反应池本设计采用往复式隔板絮凝反应池。
1、设计参数:根据设计流量Q=2520m3/h,设2池。
廊道内流速采用4段:V1=0.5m/s,V2=0.4m/s,V3=0.3m/s,V4=0.25m/s,絮凝时间T=20min,池内平均水深h1=2.8m,超高h2=0.3m。
2、设计计算:(1)总容积的计算: W=Q×T/60=2520×20/60=840m3(2)每池面积:分设2池,由于平均水深h1=2.5m则每池净平面面积:F=W/(n×h1)=840/(2×2.5)=168.0m2池子宽度B,按沉淀池宽采用16.8m,池子长度(隔板间净距之和):L’=176.6m2/16.8m=9.3m(3)廊道长度隔板间距按廊道内流速不同分成4档:α1=Q/(3600×n×V1×h1)=2520/(3600×2×0.5×2.8)=0.250m,取α1=0.25m,则实际流速V1=0.563 m/s;α2=Q/(3600×n×V2×h1)=2520/(3600×2×0.4×2.8)=0.313m,取α2=0.31m,则实际流速V2=0.460m/s;按上法计算得:α3=0.45m,V3=0.358m/sα4=0.63m,V4=0.251m/s每一种间隔采取6条,则廊道总数为4×6=24条,水流转弯次数为23次。
则池子长度(隔板间净距之和):L’=6×(0.49+0.60+0.77+1.10)=17.76m隔板厚按0.1m计,则池子总长:L=17.76+0.1×(23-1)=19.96m=20m (4)水头损失的计算按廊道内的不同流速分成4段分别计算水头损失。
第一段:水力半径:R1=α1×h1/(α1+2h1)=0.23m槽壁粗糙度系数n=0.013,流速系数C n=1/n×R n y,=2.5×0.114-0.13-0.75×0.346×(0.114-0.1)=0.15故C1=R1y/n=0.120.15/0.013=56.0第一段廊道长度l1=6×B=6×16.8=100.8m第一段水流转弯次数S1=6则絮凝池第一段的水头损失为:各段水头损失计算结果见下表:各段水头损失计算段数1 6 100.8 0.23 0.414 0.563 61.7 0.0452 6 100.8 0.29 0.334 0.460 63.89 0.0363 6 100.8 0.36 0.292 0.358 65.99 0.0264 6 100.8 0.48 0.197 0.251 68.90 0.011h=∑h n=0.118m(5)GT值计算(20℃时),1000×0.118/(60×1.029×10-4×26)=27.1GT=27.1×20×60=32535(在104~105范围内)(6)池底坡度:i=h/L=0.118/19.96=0.59%四、沉淀本设计采用平流沉淀池。
共有2座沉淀池。
1.每组设计流量每个沉淀池的处理流量Q0=2520m3/h/2=1260m3/ h=0.350 m3/ s2.设计数据的选用表面负荷Q/A=2m3/(m2·h),设计停留时间 1.5h,沉淀池的水平流速v=15mm/s3.计算沉淀池表面积A=662.5m2。
沉淀池长L=3.6vT=3.6×15×1.5=81m沉淀池宽B=A/L=662.5/81=8.1m沉淀池有效水深H=QT/BL=1325×1.5/(8.1×81)=3.07m.采用3.4m(包括保护高)。
絮凝池与沉淀池之间采用穿孔布水墙。
穿孔墙上的孔口流速采用0.2m/s,则孔口总面积为1260/(3600×0.2)=1.75m2。
每个孔口尺寸定为15cm×8cm,则孔口数为1.75/(0.15×0.08)=146个。
沉淀池放空时间按3h计。
则放空管直径为:d=0.412m,采用DN=450mm出水渠断面宽度采用 1.0m,出水渠起端水深为:H=0.68m,为保证堰口自由落水,出水堰保护高采用0.1m,则出水深度为0.7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