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

合集下载

自贡2009统计公报

自贡2009统计公报

自贡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时间:2010-03-23 14:56来源:自贡市统计局经省统计局审定,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54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0.17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91.90亿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168.98亿元,增长11.6%其他年度统计公报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自贡市统计局(2010年3月10日)200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气候持续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协调健康发展。

一、综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经省统计局审定,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54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0.17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91.90亿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168.98亿元,增长11.6%。

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1.2%。

分季度看,一季度经济增长14.2%,二季度增长14.5%,三季度增长14.8%,四季度增长14.6%。

民营经济比重继续提升。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85.83亿元、增长17.2%,占GDP的比重达到52.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物价涨幅平稳。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5%,非食品价格下降0.7%,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3%。

在企业生产价格方面,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8%,原燃材料和动力购进价格下降9.3%。

二、农业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村经济运行平稳。

全市粮食种植面积22.71万公顷,增长1.0%;油料种植面积达到2.44万公顷,增长6.6%。

乌鲁木齐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乌鲁木齐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乌鲁木齐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乌鲁木齐市统计局200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胡总书记在全疆干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努力克服“7· 5” 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造成的不利影响,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坚定发展信心,全年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综合初步核算,2009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095亿元,比上年增长9.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2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27亿元,增长8.2%。

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4.5和4.9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6:41.28:57.2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4%,比上年上升0.4%。

其中,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分别上升2.8%、1.9%、2.8%和3.3%;衣着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讯类、居住类分别下降5%、2.9%、2%和1.2%。

表 1 200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单位:%指标 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0.4食品 102.8其中:粮食 100.8烟酒及用品 101.9衣着 95.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2.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3.3交通和通讯 98.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7.1居住 98.8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88.51%,比上年下降11.49个百分点。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加强创业扶持、就业援助和就业培训力度,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就业援助机制进一步完善,积极安置就业困难家庭。

2009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2%,比上年下降0.08个百分点。

安置就业5.93万人,完成各类培训8.7万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65个。

永州市蓝山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永州市蓝山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永州市蓝山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认真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政策,强基础、兴产业、促承接、惠民生,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了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经济总量不断增加。

2009年,全县地方生产完成38.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4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3.81亿元,增长21.7%;第三产业增加值16.73亿元,增长11.3%。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2406元,增长10.4%。

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92亿元,增长18.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8亿元,增长19.6%。

经济结构继续改善。

在全县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3:34.0:42.7调整为21.6:35.5:42.9。

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1.14、7.63、5.3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1%、54.1%、37.8.8%。

由于新型工业化有力推进,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0%,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快13.2个百分点,园区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0.1%。

节能降耗完成年度目标,单位GDP能耗、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指标比上年有明显下降。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28.1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2%,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

全县城镇化率为35.23%,比上年提高1.53个百分点。

和谐蓝山建设力度加大。

全县为民办实事考核指标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全年投入城市低保资金154万元,保障对象5544人;投入农村低保资金115万元,保障对象14629人,城市低保资金和农村低保资金按规定标准发放到位率均为100%;新建、扩改建乡镇敬老院1所,新增集中供养五保老人36人。

2009年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统计信息网2010-03-10德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德州调查队(2010年3月5日)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德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 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更加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团结实干、创新有为、共克时艰,取得了经济回升比预期快、发展态势比预料好、发展成果比预想大的显著成绩,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合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45.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0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844.09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510.26亿元,增长16.6%。

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2.1:55.9:32.0调整为12.4:54.6:33.0。

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超过GDP增速3.9个百分点,各季度累计增速分别为13.7%、17.2%、16.4%和16.6%。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

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5.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41.5%。

物价总水平保持平稳。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99.7%,价格水平比上年略有下降。

其中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全年分别上涨1.6%、3.1%和1.1%;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讯类、居住类分别下降3.2%、0.1%、0.9%和1.1%。

商品零售价格下降1%。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3.1%,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1.9%。

劳动力就业形势稳定。

全市新增就业再就业6.8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2万人,安置就业特困人员42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低于3.8%的控制目标。

2009年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马鞍山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马鞍山调查队(2010年2月24日)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马鞍山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和冲击,市委市政府统揽全局、果断决策、沉着应对,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为动力,非常之举促增长,化危为机调结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呈现主要经济指标超年初预期目标、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果、经济总量指标继续位居全省前列、人均指标稳居全省首位、赶超长三角步伐进一步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进程持续攀升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经济总量平稳较快增长。

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GDP,下同)66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见图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7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443.0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197.2亿元,增长10.8%。

图1:全市生产总值与增幅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2009年,我市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和洗牌效应,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大力扶持与推进新兴产业,新能源、新光源、节能环保和软件动漫等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服务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9.6%,比上年提升0.9个百分点。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扎实推进。

全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为94.2%,比上年增加2.9个百分点。

四大领域呈“三升一平”态势,其中,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90.6%,比上年增加2.2个百分点;生活水平实现程度为92.5%,比上年增加6.6个百分点;社会发展实现程度为97.1%,比上年增加1.1个百分点;生态环境实现程度为99.8%,与上年持平。

42项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中,有22项指标已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值,比上年增加2项;有13项指标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超过90%。

金华市兰溪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金华市兰溪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金华市兰溪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兰溪市统计局2010年5月6日2009年,全市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和省委“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强工业、兴三产、优环境、促民生”十二字方针,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遏制了经济下滑势头,全市经济回升向好,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 147.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2%(见图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9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88.36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44.5亿元,增长13.2%。

人均GDP为2244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286美元),增长9.1%。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从上年的9.8∶63.0∶27.2调整为10.1∶59.8∶30.1。

据抽样调查,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1.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3%,衣着类价格下降11.5%(见图2、表1)。

表1 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指标增长(%)居民消费价格 -1.7一、食品 1.3其中:粮食 5.4油脂 -22.3肉禽及其制品 -11.1蛋 4.7菜 12.6干鲜瓜果 2.1二、烟酒及用品 -0.1三、衣着 -11.5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5.4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3.6六、交通和通信 -3.8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4八、居住 -4.5年内新增就业岗位9738个,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52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 %,与上年末持平。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万人。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2009年,我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重点落实“六大提升”行动和“十促增收”举措,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甲型H1N1流感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势头良好。

2009年鄂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鄂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鄂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是鄂州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全市广大干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同心同德,共克时艰,切实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市经济企稳回升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经济总量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1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增幅在全省各市州中居第一位,全市经济连续第4年以13%以上的增长率快速、稳健运行。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3.98亿元,增长6.1%。

第二产业增加值179.12亿元,增长19.8%。

第三产业增加值90.50亿元,增长10.2%。

三次产业结构为14.0:57.1:28.9。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983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4368美元,增长16.1%。

劳动与就业2009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7962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507人。

全年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582笔,担保总金额12828万元。

年末全市社会从业人员总量达到62.5万人,增长0.64%,其中从事第一产业21.1万人,第二产业19.8万人,第三产业21.6万人。

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微涨0.5%,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2%,消费品价格上涨0.3%。

食品价格上涨1.7%,非食品价格与上年持平。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4%,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9.8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4.19%。

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建设2009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80.17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产值25.33亿元,增长5.6%;林业产值0.61亿元,增长3.0%;畜牧业产值22.37亿元,增长15.1%;渔业产值31.63亿元,增长13.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3亿元,增长11.4%。

2009年吉林省统计公报

2009年吉林省统计公报

在克服金融危机冲击中实现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解读《2009年吉林省统计公报》透过《吉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可以看出,2009年在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对各国实体经济带来巨大破坏的情况下,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依旧表现出了诸多抢眼之处。

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一揽子计划的同时,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多项指标实现了新的突破。

经济总量延续了平稳快速扩大的势头,地区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双双跃上7000亿元台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接3000亿元,企业经济效益、社会财力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均有显著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等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和改善。

标志着吉林省经济社会正在以更好更快的态势进入“十一五”收官阶段。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一个个相会关联的数据背后,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急待破解,应在今后的发展中给予高度关注。

一、《公报》反映出2009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一)核心经济指标增长强劲1.多项核心经济指标均超出全年规划目标表一:核心指标实际完成情况与全年规划情况对比单位:亿元指标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利用外省资金地方财政收入目标完成额7340 2930 2910 7200 34.6 1590 486.2 实际增长(+-%) 13.0 15.0 17.0 28.0 14.0 30.0 15.0 实际完成额7203.18 2926.65 2957.33 7259.5 35.67 1656 487.1 实际增长(+-%) 13.3 16.8 19.0 29.5 18.6 35.5 15.2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多项核心指标均超额完成全年规划目标,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超出年初计划2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超出年初计划4.6个百分点,利用外省资金增长超出年初计划5.5个百分点。

2009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数据

2009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数据
104.39
195.43
286.68
393.73
598.21
851.39
1388.59
消费性支出构成(%)
食品
36.52
46.81
47.96
44.63
41.66
39.00
35.87
33.02
28.05
衣着
10.47
9.36
8.85
10.15
11.01
11.17
10.70
10.31
9.59
居住
10.02
5858.67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1472.76
457.22
390.56
665.96
953.75
1290.09
1807.73
2461.10
4116.41
#文娱用品
381.32
82.96
68.30
151.82
225.50
335.78
483.42
682.50
1116.97
杂项商品与服务
474.21
128.67
最高收入户(10%)
消费性支出(元)
12264.55
4900.56
4256.81
6743.09
8738.79
11309.73
14964.37
19263.88
29004.41
食品
4478.54
2293.82
2041.55
3009.48
3640.22
4410.49
5367.01
6360.33
8135.04
#粮食
334.29
265.32
254.36

2009城镇人均消费支出

2009城镇人均消费支出

5936.11 5404.53 3250.77 3071.93 3772.63
361.16 295.90 280.32 393.13 348.00
44.43 39.76 23.63 51.57 25.38
67.45 51.99 40.95 51.36 34.05
139.86 139.64 136.00 86.74 90.86
49.63 35.22 31.72 19.19 34.91 17.08 29.14
92.43 72.27 72.87 61.95 62.97 72.89 49.15
123.53 109.30 114.66 131.09 124.37 170.61 109.35
河 湖 湖 广 广 海
南 北 南 东 西 南
54.54 81.79 76.13 53.58 55.93 21.72
103.15 149.46 167.59 143.16 102.97 119.67
重 四 贵
庆 川 州
12144.06 10860.20 9048.29
4576.23 4391.73 3755.61
293.78 317.44 295.28
92.25 35.28 40.32 32.20 32.69 36.83 31.27
406.31 283.49 416.45 327.86 181.46 189.77 117.21
575.61 822.61 898.83 1532.73 1241.99 1202.19
96.47 87.93 71.93 77.05 62.10 42.45
酒和饮料
干鲜瓜果类
糕点类
奶及奶制品
其他食品
在外用餐
食品加工 服务费 1.65

石家庄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石家庄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石家庄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2010年3月10日)2009年,面对国际经济危机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力“保增长、保变样、保民生、保稳定”,全市呈现出了经济回升向好,“三年大变样”快速推进,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全市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跃上3000亿元台阶,达到3114.9亿元,同比增长11.1%。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5.3亿元,增长0.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58.5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51.1亿元,增长13.0 %。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77.41万人,比上年增加10.93万人,其中市区242.78万人,增加2.06万人。

全市人口出生率14.65‰,死亡率6.25‰,自然增长率8.4‰。

(注1)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83.5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1.5%,其中在岗职工80.2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2.1%;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372元,比上年增长16.7%。

年末市区单位从业人员为52.8万人,其中在岗职工50.0万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64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4%。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

年末全市各类企业在职职工及个体工商户共有95.4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7.9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年末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共有14.3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7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数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如期发布了。

《统计公报》中列举的一笔笔数据、一张张图表,生动展示了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力挽狂澜,在世界各国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面对新世纪(002280)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不断丰富并完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的正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全面反映了在较快扭转经济下滑、实现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的同时,我国在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粮食生产、民生改善、科技、教育等方面取得的进步。

一、一揽子计划取得明显成效,率先回升向好来之不易《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

这一速度超过年初8%的预期目标,远高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首屈一指。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2009年世界经济增速预计将下降0.8%。

其中美国下降2.5%,欧元区下降3.9%,日本下降5.3%。

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中,俄罗斯下降9.0%,印度增长5.6%,巴西下降0.4%。

按照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7%估计,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8.7%,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大约0.6个百分点,直接减缓了世界经济衰退的幅度。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世界经济衰退的幅度会更大。

回头来看,2009年我国经济实现回升向好的成绩来之十分不易。

2008年第四季度以后,世界经济险象环生,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

到2009年一季度,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GDP环比增速纷纷继续大幅下降,其中,美国GDP环比折年率下降6.4%,比2008年四季度多下降1.0个百分点;日本GDP环比下降3.2%,多下降0.2个百分点;欧盟下降2.4%,多下降0.5个百分点。

受此影响,我国经济从2008年四季度到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由7.6%继续回落到6.2%,为连续第7个季度下滑,创造了1997年以来的季度最低增速。

2009年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刺激经济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紧紧围绕中央、省委“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要求,以推进工业兴市、新农村建设和项目建设为重点,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挑战,攻坚克难,危中求机,实现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纵观全年,全市经济呈现出“增长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好势头。

一、综合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707.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

全市生产总值增幅再创建市以来最好水平,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22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251.53亿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增加值249.06亿元,增长11.7%。

人均生产总值首超万元,由上年的9663元提高到10937元。

全市工业化程度继续提高,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继续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30.1:33.8:36.1调整到2009年的29.3:35.5:35.2,三次产业在GDP增长中所占份额分别为12.1%、55.3%、32.6%。

市场价格持续低位运行。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1.2%。

分类看,除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9%外,其他均呈现下降趋势。

其中:居住类下降3.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2%,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8%,食品类下降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1.9%,衣着类下降1.6%。

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3.3%。

劳动就业形势较好。

2009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06.5万人,比上年增加4.8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38.5万人,乡村劳动力223.4万人,国营农场劳动力13.1万人。

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为31.5万人。

据劳动部门统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0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4.1万人、转移就业13.1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2009年眉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眉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眉山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眉山调查队2010年3月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四大目标开展工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化危为机、逆势而上,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发展。

经省统计局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465.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5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6.72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131.05亿元,增长12.4%。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46%、68.85%、23.69%,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08、9.98、3.44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49:28调整为21:51:28。

全市人均GDP达到15509元,增加1818元,增长15.1%。

市场物价平稳。

200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1.2%。

从八大类价格指数看:食品、烟酒及用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分别上涨 2.9%、1.2%、2.6%、2.7%和0.2%,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分别下降3.2%、2.8%、1%。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2%,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9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4.93%。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2009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264.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9%,民营经济占GDP比重为56.94%。

民营经济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70.58%,拉动经济增长10.23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36.01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158.43亿元,增长24.7%;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70.51亿元,增长14.8%。

民营经济中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32%、52.54%、14.7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48、7.62、2.13个百分点。

200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2060.58亿元,增长14.5%;穿的商品零售 额639.9亿元,增长15%;用的商品零售额2296.21亿元,增长14.9%。分 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39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61.5亿元,增长13.7%。
图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增长 至年末,全市连锁商业网点达到13256家。其中,连锁超市门店3107 家,便利店4352家。全年连锁商业销售额1819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42.13亿元,比上年下降 4.2%。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总量76967.57万吨,比上年下降8.8%。 旅客发送总量11136.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见表4)。
表5 旅游设施情况
指标
单位
绝对值
星级宾馆

298
# 五星级

38
四星级

58
旅行社

923
# 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
家42ຫໍສະໝຸດ 行社A级旅游景点家
50
# 5A级景点

2
4A级景点

25
红色旅游基地

27
# 全国红色旅游基地 个
4
工业旅游示范点

53
农业旅游示范点

18
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30
旅游集散中心站点
图5 国际旅游入境人数 六、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817.85亿元,比上年增长25.6%。 全年新增各类金融单位98家。其中,银行业9家,保险业16家。至年 末,全市有各类金融单位787家。其中,银行业132家,证券业93家,保 险业307家。至年末,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单位数达到170家。其中,年 内新增11家。 至年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4620.27亿元,贷款 余额29684.1亿元(见表6)。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8079.22亿元,现 金支出29033.36亿元,现金净投放954.14亿元。

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2009年)

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2009年)

67.45 51.99 40.95 51.36 34.05 56.43 60.03 52.81 92.43 72.27 72.87 61.95 62.97 72.89 49.15 54.54 81.79 76.13 53.58 55.93 21.72 56.52 44.83 46.71 45.19 5.62 61.18 39.75
341.88 205.93 166.38 210.64 175.51 218.57 146.29 135.19 361.73 216.79 206.77 229.03 192.71 180.77 217.93 148.30 149.54 131.35 220.52 145.27 144.38 214.01 211.75 133.15 83.85 283.24 222.41 149.56
408.93 305.51 339.64
29.09 34.84 29.68
34.45 39.91 31.52
103.33 122.58 127.51
肉禽及制品


水产品类


调味品


烟草类
867.49
92.78
301.42
446.57
58.25
38.28
228.54
901.95 840.68 554.41 418.96 650.78 765.02 663.97 642.19 1071.59 930.94 773.49 725.51 1115.31 872.34 647.61 575.61 822.61 898.83 1532.73 1241.99 1202.19 1094.97 1100.29 874.50 822.08 1082.30 503.12 489.66

伊犁州伊宁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伊犁州伊宁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伊犁州伊宁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伊宁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外部发展环境和“7·5”事件的双重影响,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主题,解放思想,务实创新,排难而进,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强势推进各项工作,奋力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全年经济企稳回升,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为加快建设繁荣稳定富裕和谐的伊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据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预计实现生产总值82.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7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24.74亿元,增长21.6%;第三产业增加值53.41亿元,增长13.4%。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40.5%、57.4%;拉动GDP总量分别增长0.3个百分点、6.3个百分点、8.9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4.7:29.5:65.8”变化为2009年的“4.7:30.2:65.1”。

第二产业比重有所提升,比上年增长0.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17.68亿元,增长21.6%,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19.3%上升到21.1%。

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型发展态势。

按全市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17862元(折合2616美元),较上年增长13.7%。

2009年,伊宁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100.55,较上年下降7.7个百分点。

全市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3.0,提高1个百分点。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99.5,下降9.4个百分点。

二、农业2009年,全市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以“11532”富民工程为动力,以设施农业、林果业、畜牧业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突破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投入,全市农村经济快速增长。

巴州区统计局2009年统计公报

巴州区统计局2009年统计公报

巴中市巴州区统计局关于2009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二O一0年三月十六日)2009年,全区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市委“两个强力推进”,扎实推动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实现富民惠民,全区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经初步核算,全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比历史最好水平提高0.9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24.9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实现19.7亿元,增长34.2%;第三产业实现33.9亿元,增长10.7%。

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9%、48.5%、45.6%,分别拉动GDP增长0.84、6.94、6.52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35.6:21.7:42.8调整为31.7:25.1:43.2。

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470元,比上年增加920元。

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0.7亿元,增长14.9%,占GDP的比重为51.9%,对GDP的贡献率为54.65%,拉动GDP增长7.8个百分点。

物价基本稳定。

物价控制取得成效,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8%,较去年同期下降4.3个百分点。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5%,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0.6%,衣着价格下降0.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0.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下降0.4%,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0.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5%。

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

全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31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61人,购买公益性岗位1329个,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

开展“春风行动”和送培训下乡,为近6000名返乡农民工提供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2009年度山东省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

2009年度山东省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

2009年度山东省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2009年度绝对量(元)增长速度(%)农民人均纯收入61198.5工资性收入 2497 10.3 家庭经营纯收入 3129 5.6 财产性纯收入 196 19.6 转移性纯收入297 18.2 总支出中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178.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8058 10.0 工资性收入 2493 10.2 家庭经营收入 4978 8.8 第一产业收入 3880 8.6 第二产业收入 369 3.8 第三产业收入 729 12.9 财产性收入 154 16.8 转移性收入 433 21.0 农民人均现金支出 6887 9.0 生活消费支出 4100 9.0 #服务性消费支出 1245 2.2 食品 1304 5.1 衣着 264 6.5 居住945 17.9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273 13.6 交通通讯534 17.9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 400 -4.2 医疗保健 302 7.5 其他商品和服务78-0.92009年度山东省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2009年度绝对量(元) 增长速度(%) 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 19337 10.2 工薪收入 13986 8.1 经营净收入 1379 15.5 财产收入 413 19.0 转移收入35591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119.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2013 9.1 #服务性消费支出 2580 6.7 #食品 3954 6.9 衣着1549 11.1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885 9.8 医疗保健 885 10.7 交通和通讯 1720 21.9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1333 4.3 居住1280 2.6 其他商品和服务4079.3劳动工资1-4季度绝对量增长速度(%)单位从业人员(万人) 911.2 1.1 在岗职工人数(万人) 879.4 0.8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亿元)2599.713.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 2967812.42008年度山东省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2008年度绝对量(元)增长速度(%) 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 17549 14.2 工薪收入 12941 9.5 经营净收入 1194 63.6 财产收入 347 13.8 转移收入30672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514.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1007 13.9 服务性消费支出 2418 10.1 食品 3699 16.3 衣着1394 12.6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806 22.0 医疗保健 800 12.9 交通和通讯 1411 5.8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1278 7.2 居住1247 21.4 其他商品和服务37214.2劳动工资1-4季度绝对量增长速度(%)单位从业人员(万人) 899.7 -0.6 在岗职工人数(万人) 872.2 -0.9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亿元)2379.219.4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 26407 15.62008年度山东省农村居民家庭收支出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 2008年度绝对量(元)增长速度(%)农民人均纯收入564113.2工资性收入 2263 16.0 家庭经营纯收入 2963 9.7 财产性纯收入 164 13.6 转移性纯收入251 32.4 总支出中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7712.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7327 13.9 工资性收入 2262 16.0 家庭经营收入 4574 11.3 第一产业收入 3574 11.7 第二产业收入 355 16.6 第三产业收入 646 6.4 财产性收入 132 22.3 转移性收入 358 34.5 农民人均现金支出 6317 15.1 生活消费支出 3761 13.4 #服务性消费支出 1218 11.0 食品 1240 16.0 衣着 248 11.9 居住802 17.6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241 22.9 交通通讯453 7.2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 417 -1.8 医疗保健 280 21.5 其他商品和服务7911.3。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743.09 3009.48 292.15 691.17 79.22 182.38 128.10 684.18 466.34 735.23 123.92 366.43 138.72 504.09 582.28 665.96 151.82 195.43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耐用消费品 医疗保健 交通通信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文娱用品 杂项商品与服务 消费性支出构成 (%) % 食品 衣着 居住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 交通通信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杂项商品与服务
4900.56 2293.82 265.32 520.85 66.06 121.94 89.09 458.48 306.87 578.93 84.73 226.04 70.10 362.60 394.80 457.22 82.96 128.67
4256.81 2041.55 254.36 458.41 61.14 99.05 77.62 376.60 249.96 515.70 60.83 173.77 42.57 343.96 310.28 390.56 68.30 104.39
41.66 11.01 10.08 5.97 7.23 9.86 10.91 3.28
39.00 11.17 10.00 6.20 7.38 11.36 11.41 3.48
35.87 10.70 9.98 6.53 7.16 13.68 12.08 4.00
33.02 10.31 9.21 6.88 6.86 16.52 12.78 4.42
36.52 10.47 10.02 6.42 6.98 13.72 12.01 3.87
46.81 9.36 11.81 4.61 7.40 8.06 9.33 2.63
47.96 8.85 12.11 4.08 8.08 7.29 9.17 2.45
44.63 10.15 10.90 5.43 7.48 8.64 9.88 2.90
19263.88 6360.33 380.85 1095.79 109.96 472.06 283.40 1986.16 1465.42 1775.08 659.61 1325.54 632.98 1322.40 3181.88 2461.10 682.50 851.39
29004.41 8135.04 407.44 1178.21 114.09 571.42 341.63 2782.30 2092.69 2863.28 1482.11 2114.20 1085.97 1745.91 5858.67 4116.41 1116.97 1388.59
费性支出 (2009年)
中等偏下户 (20%) 中等收入户 (20%) 中等偏上户 (20%) 高收入户 (10%) 最高收入户 (10%)
8738.79 3640.22 316.34 787.04 86.34 231.55 158.45 962.45 675.04 880.76 178.48 521.47 217.97 632.03 861.44 953.75 225.50 286.68
28.05 9.59 9.87 7.29 6.02 20.20 14.19 4.79
10-8
按收入等级分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总平均 最低收入户 (10%) #困难户 (5%) 低收入户 (10%)


消费性支出 食品 #粮食 肉禽及其制品 蛋类 水产品 奶及奶制品 衣着 #服装 居住 #住房
( 元)
12264.55 4478.54 334.29 867.49 92.78 301.42 196.14 1284.20 923.99 1228.91 396.95 786.94 358.98 856.41 1682.57 1472.76 381.32 474.21
Hale Waihona Puke 11309.73 4410.49 339.81 904.41 97.09 293.71 200.96 1263.80 900.29 1131.03 301.37 701.08 307.95 834.48 1285.03 1290.09 335.78 393.73
14964.37 5367.01 366.04 1010.77 103.87 383.04 241.65 1601.19 1156.29 1493.31 526.36 977.07 453.89 1072.01 2047.83 1807.73 483.42 598.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