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固定疗法的骨伤生物力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骨外固定器应用于临床得益于Parkhill和 Lanbotte • 1894年Parkhill设计单平面单侧外固定器骨 夹; • 1897年,制造了3种不同规格的外固定器。 并且初步总结外固定器优点:易掌握、防止 骨折端纵向和横向移位,固定牢靠,组织 内不留异物,无需再手术
• 1902年Labotte(比利时)制造了用于股骨、 胫骨、锁骨、肱骨、前臂和手部骨折的多 规格的外固定器。并且总结在其著作《骨 折外科手术学》中 • 认为外固定优点:固定稳定、易于拆卸、 便于换药,能控制愈合,伤肢固定期间可 以活动等 • 尤其对于严重的开放性骨折,优点体现更 明显。
外固定器分类
• • • • 功能分类法: 1、固定型 2、复位固定型 3、复位固定测力型
• • • • •
结构分类: 1、杆系结构 1)单杆结构 2)双杆结构 3)多杆结构
• • • •
2、杆环结构型 1)双环结构型: 2)多环结构型: 3、杆环压板结构型
设计和使用外固定要求
• 一、实现固定稳定 • 固定稳定是骨折愈合的必要条件之一。 • 指的是若忽略骨折端的相对微小移位,骨 折远近端和固定装置形成几何不变体系 • 即保持骨折远近端整复后相对的几何位置 不变 • 此外还需注意骨针的有效长度、刚度、穿 针部位及针锁紧程度
• • • • • •
缺点和不足: 骨针松动 针道感染 可能损伤血管和神经 限制关节活动 固定不牢固
正确掌握适应证 严格操作技术和术后处理
第三节: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骨干 骨折的效应分析
一、断面生理应力效应
• 使用复位固定器治疗四指骨干骨折,可使 骨折端出现有利于骨折愈合、提高愈合质 量的生理应力 • 使用骨外固定器后,无论患者采取何种体 位后,骨折断端间始终存在由固定器械施 加的恒定的生理应力 • 采取功能锻炼时,断端间会得到间断性生 理应力。
• 2、防止功能替代 • 骨组织在愈合过程中,断端必须得到相应 的理想环境,否则重建的骨组织强度不足, 不能适应正常功能的需要。 • 骨折治疗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功能替代 • 在保持固定稳定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多 余联系,注意针径、针刚度选择
• 三、断端获得生理应力 • 加速骨折断端愈合、提高愈合治疗的断面 的应力称为生理应力。 • 恒定生理应力:由固定器械提供,增加断 端摩擦力,增强固定稳定性,缩小新生骨 细胞爬行距离 • 间断生理应力:功能锻炼获得,促进血液 循环,产生压电和动电效应,激发新生骨 细胞生长,加速断面愈合,提高愈合质量。
• 等长:用于粉碎性骨折治疗、肢体延长术、 肢体畸形等矫形术 • 但此种方式使骨折端缺乏有效的生理应力, 骨折愈合速度和质量受到影响; • 复位固定器使用的牵引针不仅数量少,而 且直径小,固定为弹性; • 肌肉等软组织等原因,使骨折端产生恒定 或间断性生理应力。
四、断端间应力分布效应
• 穿针位置正确,则可避免部分断面应力集 中,另部分断面不接触 • 要求:两针平行,垂直且通过正常步态时 合力作用线,骨折端应力分布接近均匀。
第一节:骨外固定器疗法 概述
概述
• 指在骨折远近端经皮穿针或钢钉再用金属、 塑料等材料制成连杆或框架结构加以连接, 使骨折端得到固定的方法。 • 骨外固定器是目前骨科治疗骨折常用的固 定方法之一。
• 1840年开始,逐渐被人们得到广泛的开发 和利用。 • 二战时期被广泛应用于火器伤导致骨折的 救治。 • 但出现问题:固定不牢;针道感染等等, 逐渐进入一萧条期 • 50年代以来,工业化程度提高,复杂伤增 多,骨外固定器又得到重新重视。
• 四、操作灵活,整固兼得 • 稳定性好,具有全方位的刚度和强度,而 各构件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便于拆卸和 组装。 • 同时具有整复和固定的功能
• 五、力的定量测定 • Willf定律测定断面间的应力对骨折愈合有一 定意义。 • 方法:电测法;机械法;
• • • • • • •
外固定器优点: 易于装卸; 对骨折及周围组织血供干扰小 兼顾骨折与伤口处理双重需要 便于观察预加应力值 实现断端施加生理应力和较少功能替代 便于对固定端复位的调整
• 近30年来,随着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外 固定器研制和应用技术逐渐,已成为骨折 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 其应用范围逐渐拓展:如截骨增高、截骨 矫形、骨病等
国内外进展
• 1840年法国医生Malgaigne首次使用骨外固 定器方法。 • 当时方法:骨折远近端穿入钢针,用袋子 连接固定骨折端 • 1843年又涉及了爪形钳治疗髋骨骨折
• 1938-1951年,Hoffmann先后设计了单边 和双边外固定架,骨折疗效满意。1984年 再次改进,研制成多向全针环式外固定器 • 20世纪70年代,骨外固定器发展进入崭新 阶段; • 工程学及生物力学研究的基础,提升了外 固定器的应用(Burny;Vidal)
• 目前骨外固定器已大量应用临床 • 多发骨折、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骨折、 感染性骨折、骨不连与感染性骨不连。关 节融合、截骨矫形、截骨增高术
二、断面剪应力互逆效应
• 骨折断面存在剪应力,不利于骨折愈合; • 骨折治疗初期,有效的克服断面间的应力 是非常必要的。 • 使用外固定器可以有效的消除断面间的剪 应力,为较早的进行功能锻炼创造条件
三、等长等张效应
• 骨折治疗过程中牵引方式有等长牵引和等 张牵引两种。 • 等长牵引是以等长维持肢体的等长 • 等张牵引是以等张维持肢体的等长 • 复位固定器即有等长牵引特点,又有等张 牵引特点。
• • • •
五、转换施力方式效应 六、固定稳定效应 七、非功能替代效应 八、断面应力自调效应
பைடு நூலக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