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全面了解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历史演变、重要文献和传统文艺形式等内容。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帮助您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A. 自由、人权B. 家庭、尊老C. 个人主义、竞争D. 社会福利、民主答案:B. 家庭、尊老2.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运动,其目的是:A. 推动社会主义建设B. 打击资产阶级思想C. 恢复传统文化价值观D. 加强中央集权答案:B. 打击资产阶级思想3.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传统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答案:B. 《水浒传》4. 唐伯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以其_____________而闻名。
A. 诗词创作B. 书法艺术C. 戏剧表演D. 绘画作品答案:D. 绘画作品5. 以下哪项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表演形式?A. 京剧B. 芭蕾舞C. 摇滚乐D. 现代舞答案:A. 京剧二、问答题1.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内容?答案: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家庭观念、尊老敬老、孝道、礼义廉耻等。
家庭观念和尊老敬老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和对长辈的尊重。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对长辈的尊重。
礼义廉耻强调了人们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
2.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是什么?答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根基,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同时,传统文化也在与现代社会相互融合和交流中不断发展。
许多传统文化元素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解读,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持。
3.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重要的文献?答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重要的文献,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这些经典记录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文化名人的思想和言行。
《中 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课程,旨在帮助考生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能够对中国文化有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培养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相关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1、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了解中国地理环境的广袤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掌握中国地形、气候、水系等自然条件对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分析地理环境如何塑造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格和风格。
探讨地理环境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二)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1、中国文化的起源了解中国原始文化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掌握中国文明起源的标志和特点。
2、夏商周三代文化熟悉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和文化成就。
理解三代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奠基作用。
3、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掌握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及其思想主张。
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和影响。
4、秦汉时期的文化了解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统一。
掌握秦汉文化的主要成就,如史学、文学、科技等。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熟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动荡与文化多元。
理解这一时期的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新发展。
6、隋唐时期的文化掌握隋唐时期的政治开明、经济繁荣与文化昌盛。
了解隋唐文化在诗歌、书法、绘画、科技等领域的辉煌成就。
7、宋元时期的文化熟悉宋元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文化转型。
掌握宋元文化在理学、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重要成果。
8、明清时期的文化了解明清时期的政治专制、经济发展与文化总结。
分析明清文化在小说、戏曲、考据学等方面的特点和成就。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1、伦理道德型文化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的核心地位。
分析伦理道德观念对中国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2、重人文轻自然的文化倾向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文领域的重视和对自然科学的相对忽视。
2024《中 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2024《中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旨在帮助自学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培养其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欣赏和传承能力。
本课程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使自学者能够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增强文化自信,提高人文素养,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弘扬中国文化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1、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了解中国地形、气候、水系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以及其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认识地理环境在塑造中国文化的独特性、经济模式、政治格局和民族性格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1、中国文化的起源掌握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和文化特征,探讨中国文化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2、先秦时期的文化熟悉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传承,重点掌握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3、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文化了解秦汉大一统文化的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隋唐时期的文化繁荣,宋元明清时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1、儒家思想深入理解儒家的核心概念,如仁、义、礼、智、信,以及儒家的道德伦理、政治思想和教育观念。
2、道家思想领会道家的道、无为、自然等核心思想,以及道家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独特看法。
3、佛教思想掌握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了解佛教的基本教义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四)中国的文学艺术1、古代文学熟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学体裁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体会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2、书法绘画了解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发展脉络、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欣赏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3、音乐舞蹈认识中国传统音乐和舞蹈的形式、风格和文化内涵。
(五)中国的科技成就1、古代科技掌握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农学、四大发明等领域的重要科技成就。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文化的源头是()。
A. 儒家文化B. 道家文化C. 法家文化D. 阴阳五行学说答案:D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不属于的是()。
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B3. 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
A. 礼、乐、射、御、书、数B. 诗、书、礼、易、乐、春秋C. 琴、棋、书、画、诗、酒D. 经、史、子、集、诗、词答案:A4.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
A. 汉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5. 中国古代文学中,被誉为“诗史”的是()。
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苏轼答案:A6.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中,属于历史小说的是()。
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D7.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以“沉鱼落雁”形容的是()。
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答案:A8.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中,位于江西的是()。
A. 白鹿洞书院B. 岳麓书院C. 应天府书院D. 嵩阳书院答案:A9.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中,位于湖北的是()。
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蓬莱阁答案:A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园”中,位于苏州的是()。
A. 拙政园B. 留园C. 网师园D. 狮子林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是()。
A. 和谐B. 忠诚C. 孝道D. 礼仪答案:ABCD2. 中国古代的“五经”包括()。
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易经》E. 《春秋》答案:ABDE3. 中国古代的“五行”指的是()。
A. 金B. 木C. 水D. 火答案:ABCDE4. 中国古代的“四书”包括()。
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E. 《礼记》答案:ABCD5.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
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西方文化通过贸易、宗教、教育等方式传入 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冲击
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使得中国文化面 临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西方文化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传入,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 也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
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中华文化在历史上曾经对世界文化产 生了重要的影响,如造纸术、火药、 印刷术等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 了巨大的贡献。
02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重视伦理与道德
伦理道德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占据重要地位,强调个人对家庭
、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义务。
儒家思想主张仁、义、礼、智、 信等美德,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
音乐与舞蹈
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歌、曲艺、戏曲等多种形式,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著称。乐器如琴、筝、笛、 鼓等,风格各异,反映了中国各地的音乐文化特色。
舞蹈
中国舞蹈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包括民族舞、古典舞、民间舞等。舞蹈动作注重身姿、手势和眼神的 表达,通过舞蹈形象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戏曲与曲艺
THANKS
感谢观看
自清末开始,中国进行了多次教 育改革,逐步建立了现代教育体 系。
02
现代教育体系构成
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 教育等多个层次,注重科学知识 和实用技能的培养。
03
教育发展现状与展 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教育 体系不断完善,但仍面临诸多挑 战和机遇。
06
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与传承
西方文化的影响与冲击
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华文化的统一期,秦始 皇统一六国,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 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 立了中华文化的主流地位。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 多元性与包容性B. 连续性与非连续性C. 封闭性与开放性D. 传统性与现代性答案:A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A.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B.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电报C.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电话D.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计算机答案:A3.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其核心是()。
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4. 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其核心是()。
A. 道B. 德C. 无为D. 自然答案:A5. 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其核心是()。
A. 法B. 术C. 势D. 刑答案:A6. 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其核心是()。
A. 兼爱B. 非攻C. 节用D. 尚贤答案:A7. 中国古代的兵家思想,其核心是()。
A. 兵法B. 兵势C. 兵形D. 兵略答案:A8.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其核心是()。
A. 阴阳B. 五行C. 阴阳五行D. 五行相生相克答案:C9. 中国古代的中医理论,其核心是()。
A. 阴阳平衡B. 五行相生相克C. 经络学说D. 脏腑学说答案:A10. 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其核心是()。
A. 抒情B. 叙事C. 议论D. 描写答案:A11. 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其核心是()。
A. 笔墨B. 线条C. 色彩D. 构图答案:A12. 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其核心是()。
A. 木结构B. 石结构C. 砖结构D. 土结构答案:A13.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其核心是()。
A. 自然B. 人文C. 宗教D. 政治答案:A14.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其核心是()。
A. 唱B. 做C. 念D. 打答案:A15. 中国古代的民间艺术,其核心是()。
A. 民俗B. 民间C. 民艺D. 民情答案:A16. 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其核心是()。
A. 佛教C. 儒教D. 基督教答案:B17.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其核心是()。
2023年10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 1 页(共 3 页)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41.简述中国古代利用改造自然方面的成就。
(1)土地的开垦。
(2)水利的兴修。
(3)运河的开凿。
(评分说明:每点 2 分,满分 5 分)
42.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大势。
(1)北方民族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大融合。
(2)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
(3)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三教鼎力。
(评分说明:每点 2 分,满分 5 分)
43.简述自然环境中的服饰文化标志。
(1)环境标志。
(2)性别标志。
(3)体型标志。
(4)年龄标志。
(评分说明:答对任意一点给 2 分,其余每点给 1 分,满分 5 分)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 3 页(共 3 页)
绝密★启用前
2023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总分:100分题量:42题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1.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A.战国B.唐代C.北宋D.明代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A.戴震B.戴震C.顾炎武D.俞樾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日坛B.月坛C.天坛D.地坛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吴道子B.米芾C.赵孟D.张择端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张衡B.沈括C.葛洪D.王桢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A.河姆渡文化时期B.屈家岭文化时期C.仰韶文化时期D.龙山文化时期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A.原始公有制时期B.家族宗亲制时期C.中央集权制时期D.奴隶制时期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A.道安B.慧远C.道生D.僧肇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唐代B.北宋C.南宋D.元代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A.道家学说B.魏晋玄学C.宋明理学D.阴阳五行说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A.唐尧B.虞舜C.夏禹D.商汤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后来人们称这个地区的文化为()。
A.敦煌文化B.张掖文化C.酒泉文化D.凉州文化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中国农耕自然经济解体的时间是在()。
2024年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3带答案
2024年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第1卷一.单选题(共20题)1.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A.第一个寒冷期B.第二个寒冷期C.第三个寒冷期D.第四个寒冷期2.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A.《周礼》B.《庄子》C.《周易》D.《诗经》3.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A.《左传》B.《周礼》C.《论语》D.《孟子》4.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不管是哪个历史时期,也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各个阶层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德标准是()A.仁B.义C.礼D.智B.左右对称C.讲究装饰D.廊柱结构6.秦朝中央“三公”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A.太宰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7.七巧板所流行的民族是()A.蒙古族B..匈奴族C.汉族D.高车族8.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文化农政思想的核心的是()A.天象观B.勤农观C.占验观D.地利观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人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这位“天师”是A.张道陵B.张角C.张鲁D.张衡10.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A.周代B.汉代C.隋代D.唐代11.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A.教师B.官吏C.说客D.辩士B.团结C.和平D.统一13.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A.地质灾害等B.沙尘暴灾害等C.洪涝灾害等D.风灾等14.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15.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A.选举政治B.世袭政治C.伦理政治D.文官政治16.《殷墟卜辞综述》的作者是()A.郭沫若B.于省吾C.陈梦家D.徐中舒17.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是()A.白虎观会议B.熹平石经C.三体石经D.五经文字18.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的年份是()A.1482 年B.1582 年C.1682 年19.认为文化的发展须一方面接纳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的学者是()A.陈独秀B.胡适C.陈寅恪D.钱穆20.下列语系中,不属于中国五大语系的是()A.汉藏语系B.蒙古语系C.阿尔泰语系D.南岛语系二.问答题(共2题)1.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是什么2.“文”的本义是什么“化”的本义是什么?第2卷一.单选题(共20题)1.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重大变化,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是在()A.秦代B.汉代C.隋唐D.明代2.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A.查B.验C.测D.切3.中国境内的语言可归属于()A.三大语系B.四大语系4.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有()A.两次B.三次C.四次D.五次5.原始巫术、行业禁忌等等,都属于()A.文化现象B.文化产品C.文化事象D.文化观念6.唐代有一位诗人贬谪江州后,寄情山水诗酒之间,继而皈依佛教,以“香山居士”自许。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重点一、引言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礼仪、习俗、节日等领域的综合性课程。
对于自考本科的学生来说,掌握中国文化概论的重点内容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的全貌,还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本文将介绍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的重点内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二、中国文化的定义与特点中国文化的定义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广义的中国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变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体系,包括思想、道德、艺术、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狭义的中国文化则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即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学、艺术、礼仪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文化的特点包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多元并存、融合创新等。
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吸收了多种外来文化因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同时,中国文化也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较大。
三、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发展期、高峰期和转型期。
萌芽期是指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发展期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发展,形成了诸子百家的局面;高峰期是指唐宋元明清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达到了巅峰状态,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文化成果;转型期是指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使得中国文化逐渐从传统向现代转型。
四、中国传统思想与哲学中国传统思想与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忠诚、孝顺等道德观念,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墨家提倡平等、博爱、互助,法家则主张以法治国、公正平等。
这些学派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深刻地塑造了中国文化的特质。
五、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诗词、绘画、音乐、戏曲等多种形式。
中国传统艺术强调意境和气韵生动,注重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吸收了多种外来文化因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_试题及答案
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A)A.文化内涵 B.文化现象C.文化事象D.文化产品2.下列各项中属于文化思潮的是(D)A.生产领域中的行业禁忌B.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C.文学史上的建安风骨D.清代的考据学3.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属于中国气候变迁中的寒暖交错期。
这个寒暖交错期上起西周,下迄(D)A.秦末 B.两汉C.唐末D.明初4.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是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A.从东南向西北逐渐移动B.从西到东逐渐移动C.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D.从东到西逐渐移动5.在《史记》一书中,较为全面描绘秦汉时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是© A.《滑稽列传》B.《秦始皇本纪》C.《货殖列传》D.《游侠列传》6.周人的“贱业”概念指的是(D) A.农业 B.牧业C.手工业D.商业7.中国古代普遍使用铁器是在©A.夏代 B.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8.在我国手工行业传说中,发明了指南车和乐器的人是(A)A.黄帝 B.伏羲C.后稷D.鲁班9.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当时与医学有关的“方技”包括“医经”、“经方”、“神仙”和(B) A.“本草”B.“房中”C.“难经”D.“四诊”10.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A)A.伦理政治 B.强权政治C.议会政治D.民主政治11.君主专制制度脱胎于原始社会©A.前期的禅让制 B.前期的母权制C.后期的父权制D.后期的禅让制12.科举考试以考试为主要标准,其考试的主要形式是©A.口试 B.策问C.笔试D.殿试13.风、云、雷、雨神的祭祀,属于古代的(A )A.天神祭祀 B.地神祭祀C.人神祭祀D.四时祭祀14.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审美意识等方面属于(D)A.物质文化 B.生产生活文化C.制度文化D.精神文化15.《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321中国文化概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代码】0032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许慎《说文解字》的第一个部首字是(B)A、元B、一C、文D、人2、先秦诸子百家中讲究超然物外的是(A)A、道家B、儒家C、阴阳家D、法家3、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是(B)A、诚意、正心、修身B、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C、格物、致知、至善D、齐家、治国、平天下4、中国稻作农业起源于(B)A、黄河中下游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关中地区D、岭南地区5、“书楚语,作楚声”说的是(C)A、巴蜀文学B、建安文学C、屈原文学D、诗经文学6、《西厢记》的女主人公是(A)A、崔莺莺B、杨贵妃C、窦娥D、李香君A、魏晋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8、中国出产和田玉的地区是(A)A、新疆B、西藏C、四川D、云南9、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发明居室的是(B)A、神农氏B、有巢氏C、燧人氏D、伏羲氏10、商朝达到鼎盛是在(C)A、太甲时期B、盘庚时期C、武丁时期D、纣王时期11、首先实行“九品中正制”的皇帝是(B)A、刘彻B、曹丕C、司马炎D、李世民12、魏晋之际,佛教在社会上层广为流传,其教义(A)A、以大乘经论为主B、以小乘经论为主C、以神灭论为主D、以明心见性论为主13、春秋战国时期,在逻辑和科技方面有很多发明创造的流派是(A)A、墨家B、儒家C、法家D、道家14、在下列选项中,茶叶成为平民百姓日常消费品的时代是(D)D、唐代15、南戏的发祥地是(A)A、温州B、汴京C、成都D、柳州16、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医学上“六腑”的是(D)A、脾B、肺C、肾D、胃17、北宋政坛有“新党”与“旧党”之争,“旧党”的领军人物是(A)A、司马光B、苏轼C、王安石D、朱熹18、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审议机构是(B)A、尚书省B、门下省C、内史省D、中书省19、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A)A、出入相补原理B、勾股定理C、中国剩余定理D、等差原理20、魏晋时期,统治者的日常代步工具是(C)A、路B、栈车C、舆轿D、轩21、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城市为(B)A、长安22、在“周公六礼”中,男方以雁为礼品,到女家求婚属于(B)A、请期B、纳采C、纳吉D、纳征23、下列城市素有“荔枝之乡”美称的是(A)A、福州B、苏州C、扬州D、杭州24、儒家认为孝悌的最高层次是(D)A、仁爱B、诚信C、谦让D、无违25、在汉代被视为天帝的星神是(C)A、金星B、天王星C、北极星D、北斗星26、道教定型化始于(D)A、正一道B、北天师道C、全真教D、五斗米道27、下列河流属于珠江水系的是(B)A、赣江B、漓江C、汉水D、济水28、钟嵘认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审美原则是(A)A、自然之美B、藻饰之美D、节奏之美29、识字课本《三字经》的作者是(D)A、仓颉B、李斯C、史游D、王应麟30、在构成民族的诸特征中,最重要的是(A)A、语言B、文字C、饮食D、服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涵盖中国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学科,它对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认识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经典著作、历史人物、传统文化特点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远古时代。
根据考古学的研究,中国的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当时的人们逐渐形成了农业文明,发展了文字、礼仪、宗教等方面的传统文化要素。
在战国时期,儒家学说逐渐兴起,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流派。
随后,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经典著作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著作是人们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依据。
其中,《四书五经》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这些经典著作涵盖了哲学、政治、教育等多个领域,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三、历史人物中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影响极为深远。
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后世。
在政治领域,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汉武帝开创了汉武帝的独特文化和科技;唐太宗则创造了盛唐文化的黄金时代。
这些历史人物及其所代表的时代文化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关键。
四、传统文化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首先,封建礼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强调孝道、纲常、忠诚等美德。
其次,儒家思想强调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呼吁君主和臣民、父亲和子女、夫妻之间相互尊重和和睦相处。
再次,中国古代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先贤的教化和经典著作的研读,使文化智慧代代相传。
除了以上几个重点内容,中国文化概论考试还包括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中国艺术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方面。
2024年4月 中国文化概论 00321 自考真题
2024年4月中国文化概论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一句出自A.《易·贲卦》B.《说苑·指武》C.《论语·雍也》D.《礼记·中庸》2.《尚书·禹贡》以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A.五州B.六州C.八州D.九州3.以文章见长的方苞属于A.吴学派B.扬州派C.桐城派D.淮阳派4.清代实行“摊丁入亩”的税收制度,其中“丁”指A.土地税B.盐税C.人头税D.商税5.持“清虚自守,卑弱自持”人生观的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6.秦朝负责监察百官和司法审判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尚书7.呼韩邪单于率部众归降西汉,这一史实发生在A.汉文帝时期B.汉武帝时期C.汉宣帝时期D.汉元帝时期8.“重农主义”作为一种国家观念起于A.商B.西周C.春秋D.战国9.唐朝皇帝被推举为众多民族的A.大单于B.天可汗10.北魏孝文帝将都城迁到A.长安B.大梁C.洛阳D.临淄11.晚唐陆龟蒙撰写的记述各种农具的著作是A.《梦溪笔谈》B.《天工开物》C.《四库全书》D.《未耜经》12.意大利方济各会士乘船到达泉州,后被教皇任命为汗八里大主教的是A.孟德高维诺B.八思巴C.马可·波罗D.利玛窦13.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瓦是A.矩形瓦B.绳纹瓦C.菱形瓦D.琉璃瓦14.有“一菜一格、百菜百格”之称的菜系为A.鲁菜B.川菜C.粤菜D.湘菜15.首次将脉诊法规范化的医学著作是A.《伤寒杂病论》B.《神农本草经》C.《脉经》D.《灵枢》16.依据我国民间计时制度,1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A.0.5个小时B.1个小时C.2个小时D.3个小时17.我国传统铁匠行的祖师是A.鲁班B.李耳C.螺祖D.黄帝18.北宋中期以后形成的新儒学为A.礼学B.明学C.文学D.理学19.依据《礼记·曲礼》,天子死曰A.崩D.亡20.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A.仁爱B.中庸C.中和D.诚信21.流传于中国的北传佛教属于A.大乘佛教B.小乘佛教C.上乘佛教D.下乘佛教22.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教育观点的是A.老子B.孟子C.墨子D.荀子23.京剧脸谱的“黑色”表示A.忠烈正义B.阴险狡诈C.刚正稳健D.鲁莽豪爽24.《诗经》中展现朝廷之音的是A.风B.雅C.颂D.兴25.声调是汉语构词的一种手段,表示“给牲畜喝水”的“饮”读A.一声B.二声C.三声D.四声26.朝鲜文属于拼音文字,其字母来源于A.叙利亚字母B.斯拉夫字母C.古印度字母D.独创字母27.《仓颉篇》一般用作A.识字教材B.法律教材C.医学教材D.农耕教材2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重点摘要:一、前言1.自考本科重点简介2.中国文化概论的重要性二、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1.古代文化的起源2.封建时期的文化发展3.近现代文化的变革与创新三、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1.汉字与汉语2.思想体系3.艺术表现形式四、中国文化的分区概述1.北方文化2.南方文化3.少数民族文化五、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1.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中国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3.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六、总结1.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重点的意义2.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正文:【前言】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重点是为了帮助考生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以及当代价值与意义。
本文将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考生提供参考。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1.古代文化的起源中国古代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经历了夏、商、西周、东周等时期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文化成果丰富多样,如甲骨文、青铜器、礼乐制度等。
2.封建时期的文化发展秦汉至明清时期,中国文化进入封建社会阶段。
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儒家学说、道家学说、佛教的传入与融合,以及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近现代文化的变革与创新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创新。
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近现代文化。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1.汉字与汉语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丰富的形态和内涵。
汉语则是一种声调语言,具有独特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特点。
2.思想体系中国文化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
这些学派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
3.艺术表现形式中国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曲、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
这些艺术形式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点,也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变迁。
【中国文化的分区概述】1.北方文化北方文化以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为代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
自考本科00321中国文化概论
自考本科00321中国文化概论00321中国文化概论绪论一、“文化”的界定二、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与两个文化层面三、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统四、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和基本内容第一章一、中国地理特征及气候变化二、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三、大地域与地域文化的形成四、古代区域文化简况五、地域文化的作用六、古代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得失第二章一、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二、夏商周时代的文化历程三、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创造四、秦汉时期的开边拓土五、新王朝政治格局下的政治与文化六、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发展七、唐朝开放的立国精神及对宋的影响八、唐宋间的社会文化变革九、元朝时期政治文化及民族融合十、东西方的相遇与明清时期的政治十一、明清时期的文化政策及士大夫的文化活动目的:1、文化的基本概念、文化的相关概念、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的概念与外延、文化的分层、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概念、中国文化的分类。
2、中国地理的特征及气候变化特点,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原因,古代保护利用自然的得失,尤其是黄河问题。
3、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历史发展脉络,每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及重大事件。
重点与难点:1、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概念2、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历史发展脉络第三章一、生产生活文化二、农耕灌溉文化的内容三、农政思想的内涵四、市商贸易的以文促商模式五、手工业的行业管理范围六、衣、食、住、行的文化含义七、家庭与社区的文化管理八、传统科技的文化特性九、四大发明的历史启示第四章一、宗法制二、君主制及其特点三、科举制的地位与作用四、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性五、传统礼俗规约的起源与特点六、皇家贵族礼制七、庶族平民礼俗目的:1、传统生产生活文化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观念,领会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及其影响、传统的市商贸易文化、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文化及其特征、社区组织的文化聚合家庭、家族及其相关活动,民族科技文化的天文历算走向及相关成就,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中医药学的理论即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四大发明的技术成果和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以及四大发明的历史影响和时代局限。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重点摘要:一、中国文化的概念与特征1.文化的定义与来源2.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二、语言文字文化1.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三、中国文化的历史与发展1.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2.中国文化的重要时期四、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1.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2.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正文: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研究中国文化发展与演变的学科,其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哲学、历史、语言等。
本文将从中国文化的概念与特征、语言文字文化、中国文化的历史与发展以及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国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遗产。
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特征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
中国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这些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其次,我们来讨论一下语言文字文化。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思维方式等。
汉语言文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文化的演变。
从文字的创造到书法艺术的发展,汉语言文字不仅承载了文化信息,还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接下来,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经历了多个重要时期,如先秦、汉唐、宋明等。
这些时期各具特色,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文化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
儒家文化强调仁爱、忠诚、礼仪等,它对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文化则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它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哲学的底蕴。
此外,佛教文化的传入也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总之,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研究中国文化发展与演变的学科,其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哲学、历史、语言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专指精神产品4、文化内涵: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5、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性和标志作用的事情7、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
8、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9、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0、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1、中国文化概论的基本内容:1.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2.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3.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4.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5.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6.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1、山西“天下形势”:历来是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太行山脉中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是内迁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
2、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不失大陆的整体性1.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练习在一起2.地理通道3、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诸多影响1.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化的道路和文化方向2.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4、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是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5、司马迁天下划分四区1.山西2.山东3.龙门---碣石4. 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6、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1.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2.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3.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度的灾难,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7、古代保护自然方面的作用1.不违天时的观念2.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作用最大的,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布。
8、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1.土地的开垦2.水利的兴修3.运河的开凿9、古代利用自然的一些失误:1.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2.林木的滥砍滥伐统治者太喜欢大兴土木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1、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打制石器的使用2、新石器时代的特征1: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3、五帝:皇帝、颛顼、高辛、尧、舜4分封制的实施有以下特点和意义1.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制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2.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3.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5、春秋战国的历史大势1.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目的在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2.民力的大发展各国为强权竞争,有意刺激本国经济。
6、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大势:1.北方民族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2.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的出现3.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第三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1、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2、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有以下几点:1.统筹水土利用规划 2.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3.“荒政”思想4.人力胜天说3、我国民族商业有两个文化特点:1.汉族与多民族地区的内贸活动频繁,商路通达,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2.中国与东方邻邦和西方国家对外贸易的兴起,历史悠久,开辟了中外交流的长期通道。
4、市商贸易的四种模式:市、墟、集、会。
5、市商贸易的方式:1.农商兼营2.行商经营3.坐商经营6、市商的经营之道:1.市声2.商幌3.牌匾、字号7、营业习俗:1.敬财神2.经销3.广告8、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三个特点1.具有手工艺性,讲究手的巧慧、手的经验,手工的审美效果,肯定用双手实现大脑想法的工匠能力。
2.缺乏大机器生产的合作性,传统的手工业劳动是小规模的,超出了一定的控制范围扩大经营,产品就会变形3.惟一性9、行会的管理方式:1.祖师崇拜2.师徒传承3.行业禁忌10、农业生产经营与文化特征:1.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2.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3.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11、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1.居住方式:半穴式、井干式、干栏式、石室、土木结构或木石结构式。
2.居住建筑格局:3.仪式:选址仪式、上梁仪式、贺新房仪式、使用家具的仪式、祭灶仪式、搬迁仪式12、中国的饮食观念:1.民本思想2.节约粮食3.人格教育4.食疗观13、我国的群体饮食活动:1.仪式饮食2.阶层饮食3.节日饮食4.民间组织饮食5.待客饮食6.馈赠饮食14、服饰的构成要素:1.质(原料)2.形(样式)3.饰(佩戴的饰物)4.色(颜色)5.画(图案)15、服饰的形制有四种基本类型1.衣着2.附属装饰品3.人体自身的装饰4.带有装饰性的生产工具16、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环境标志、性别标志、体型标志、年龄标志。
17、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信仰标志、阶层标志、仪礼标志、政治标志、职业标志和审美标志。
18、道路分:径、畛、凃、道、路19、交通行旅行业的习俗传承:1.行旅规矩2.行业范围3.信仰禁忌4.行业技术20、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主要有:1字辈谱2.家谱3.家风4.人生礼仪521、家族共同体的文化功能:1.血缘凝聚力2.地缘凝聚力:生产互助、生活互助、在公共地的建设上实行基层民主制。
22、社区与地方圣地的活动特征:1.对神仙、圣贤所在地的崇拜 2.交换农副产品 3.赌胜 4.吃喝5.娱乐23、社区文化互动的历史价值;1.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跨越多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个地方社会的共同活动 2. 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质。
3.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地方文化遗产24、中国日常生活的文化习惯:1.血缘社会的礼俗美德2.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3.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
25、四大发明的民族贡献:中国的传统科技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华民族举世公认的重大贡献是四大发明。
它代表了中国农业文明的辉煌成就、曾改变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是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史意义的伟大技术成果。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卓越创造。
纸的发明,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又一重要发明。
印刷术的发明,带来了我国明清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世界各国思想文化的交流。
火药的发明至迟在唐朝。
火药在欧洲近代政治和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
指南针的发明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划时代事件。
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发现了磁石指示南北方向的现象,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
指南针帮助哥伦布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地理大发现,促成了海上新航线的开辟,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出现。
第四章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1、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皇帝总揽天下大权2.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3.严密的人身控制2、宗法观念对秦汉以后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家天下”政权模式的长期延续2.亲亲伦理政治原则的不断扩张3.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3、汉代察举考试与后代科举考试的区别:察举以举荐为主,考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有察举而来的士人,没有落选的忧虑,对策、射策等考试只对任职等级发生作用。
4、科举制对唐宋文化面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
2.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5、科举制的负面影响1.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2.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
6、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 1.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1.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2.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3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
)2.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有重要地位3.皇权至上,法自君出4.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7、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1.传统礼俗的等差性2.传统礼俗的调和性3.传统礼俗的规范性8、传统社会礼俗规约的层位表现1.皇家贵族礼制的严整性2.庶族平民礼俗的规范性9、官方礼制的若干特性:1.祭祀典礼的神圣庄严(1.天神祭祀:天帝祭祀、日月星辰祭祀、气象神祭祀 2.地神祭祀:大地祭祀、社稷祭祀、山川祭祀 3.人神祭祀:宗庙祭祖、祭先王先师)2.冠婚丧礼的隆重盛大(冠礼、婚礼、丧礼)10、民间礼俗与贵族礼制的联系:1.它们来源于同一文化母体,所依托的是统一宗法社会结构,贵族不过是特殊家族,2.上层礼法思想渗透民间,家族社会模仿国家礼制,制定自己的家法族规3.随着社会的变迁,朝代的更替,士庶差异的消失,贵族礼制除保留在统治集团内部外,相当部分化为庶民的行为规范。
11、庶族平民礼俗的规范性1.岁时礼俗的伦理性(一岁时礼俗的自然伦理属性二岁时礼俗的社会伦理属性:1四时祭祖聚族2.以节日聚会娱乐调节乡里社区关系)2.人生礼俗的家族性3.家训族规的礼俗教育与礼俗规范(1.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2.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3.以劝诫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第五章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1、整体思维: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2、类比思维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
3、辩证思维: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4、天人合一: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