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推进创新素养教育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教育环境也面临着巨大的改变。

语文教育也不例外,对于小学生的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那么,什么是创新素养?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呢?创新素养是指具有创新能力和心理品质的素质,是一种关于思维、创造和创新的能力系统,包括思维习惯、创造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素养应该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首先,小学教育应该从语文基础入手。

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育者可以选择一些更为实用的语文教育方法和技巧,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的文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

其次,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者应该帮助小学生拓展思维宽度和思维深度,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育者应该尽可能的创造更多的情境和场景,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

对于学生来说,要让他们从习惯性思考中走出来,学会通过不同的思考方式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阅读中,让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隐含意义,通过不同的思考方式来把握故事的深层意义。

最后,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是学习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在语文教育中,教育者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主体”的意识,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

同时,也要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支持和指导。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教育者应该循序渐进,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创新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浅谈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浅谈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浅谈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界备受关注的两种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就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进行探讨,旨在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两种教育理念,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包括道德素养、智力素质、体质素质和劳动素质等。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在素质教育中,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潜能。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现代公民,注重学生成为社会的建设者和参与者。

与素质教育不同,创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教育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创新教育中,学校和教师要积极搭建创新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人才,注重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创新者。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各有其优势和特点,可以相互补充和促进。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强调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品德道德教育和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创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

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现代人才。

在当今社会,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教育者要不断探索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教育质量和水平。

创新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

创新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

创新素养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的基本步骤一是确立创新素养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向;二是梳理各学科对应的创新素养培养点,找准切入点;三是设计学科创新素养培养的教学课例,实施教学渗透。

四是制定任务清单,及时完成任务。

创新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方向比方法更重要。

为了确保创新素养教育的深入实施,首先要确立创新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

创新教育的目标定位,查阅相关资料归纳发现,创新素养是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三者的总称。

为此,学校将创新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从三个维度,细化为24条具体目标。

创新意识:包括自信心;好奇心;浓厚兴趣;激发求知欲;问题意识;探究意识。

创新思维:包括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逻辑性思维;求异性思维;批判性思维。

创新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想象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猜测、推理、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创新方法:对比分析法、奥斯本检核表法、5W1H法教师实施创新素养教育的任务清单语文教师任务清单:1.语文教师负责班级“质疑、释疑”角、“质疑、释疑”本的建立和完善;2.语文教师每周完成1篇教学中渗透创新素养培养的教学课例设计;3.语文教师每学期完成一次本班学生课本剧自编自演的组织、照片、资料的收集,简讯上传;4.每学期指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5篇。

5.每学期撰写一篇创新素养论文。

数学教师任务清单:、1. 数学教师每周完成1篇教学中渗透创新素养培养的教学课例设计;2.指导学生每周完成一篇“一题多解”习题设计与训练;3.指导学生围绕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每周组织1次学生自编应用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每学期撰写一篇创新素养论文。

英语教师任务清单:1. 英语教师每周完成1篇教学中渗透创新素养培养的教学课例设计;2.英语教师每月完成一次本班学生英语情景剧自编自演的组织、照片、资料的收集,简讯上传;3.每学期撰写一篇创新素养论文。

音乐教师任务清单:1.音乐教师每周完成1篇教学中渗透创新素养培养的教学课例设计;2.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所学音乐自编自演舞蹈;3.指导学生创编歌词,形成学生个人歌词集。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素养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素养
能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共 同交流探讨

前提条件 。 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 把学生当 成学习的伙伴 . 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 用 欣 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善于发现学生 身上 的闪光点 . 积极营造创新的气氛 . 激发学
生 的创新意识 实践证明 .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 学习兴趣是学生产 生学习动机的主观因
门 .创 造性思 维才 会是 有源 之水 和有 本之
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新时期提倡 的是创 新 教育 .已不再是以往那种陈 旧的教育模式 了. 教师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 积极转变教育 观念, 更新教育思想 . 改进教学方法 。
以典型例题为例. 让学生进行探究. 探究知识
的真谛 , 让学生展开探究 的翅膀 . 积极进行探 究. 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 . 在课堂上大胆发 表 自己的见解 和看法 .尤其是一些独 到的看
学 羁 2 堡 0 1 4 年 量 第 4 期
◆ 素 质 与 能 力 ◆
浅谈 如何提 高 学 生的数学创新 素养
蒋 翠青 ( 河北省 秦皇 岛 市海港 区海 阳镇 中学
新 的课程标准一再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 堂教学 中. 首先 . 教师 要积极引导 学生思考 .
0 6 6 0 0 0 )
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在课 堂教学 中注重 培养学生 的创新意识 . 要把学生的所学知识转 化为学生的内功 . 然后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 于实际 .引导学生能够用数学 的眼光看待 问 题. 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 活中的一些实 际问题 . 进行研究 . 或者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更 深层次的探讨与钻研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 程中. 要体现学生的 自主性 . 充分发挥学生的
谐 的学 习氛 围.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 是 至关重要的 .这是搞好创新教育的基础与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创新实践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创新实践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创新实践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使其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具备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理念和实践也在不断演变,特别是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实践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沟通能力以及协作能力等。

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属于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涉及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

它不仅指学生掌握的学科知识,更强调他们在真实情境中应用知识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分析和评价信息的能力,而创造力则是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同样重要,前者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后者则是与团队协作以达到共同目标的能力。

教育创新的必要性教育创新是一种应对快速变化社会环境的必要手段。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新兴的教育理念,如素质教育,以其全面性和灵活性,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与时俱进,教育必须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

课程设置的创新课程是实施教育的基础,传统课程往往按照学科分门别类,缺乏跨学科的整合。

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课程设计应当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通过项目制学习,学生可以在实际的项目中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项目中,学生可以结合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全面分析。

此外,课程还应引入生命教育、情感教育等人文关怀内容,鼓励学生关注自身及社会发展的问题,培养其综合素养。

例如通过组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被动接受信息。

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教育者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

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自主研究,由此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能力。

在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中遇到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在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中遇到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在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中遇到的问题及改革措施中学教育在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导致中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这种状况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极不适应。

为此,中学必须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

针对中学教育现状,中学教育创新应包括教育观念创新、教育途径与方法创新、教育内容创新和教育评价创新等方面。

一、中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1、教育观念落后现行中学教育在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集中体现在教育思想与观念落后上。

从学校行政管理者、教师到学生本人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表现为在中学培养目标、学生观等方面,与教育创新要求相去甚远,甚至有些是相背离的。

2、教育途径单一从教育途径方面来说,只重学校教育,忽视家庭和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又只重视课堂教学这一途径,对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极不重视。

目前中学教育中只重视课堂教学,从学生出勤到教师讲授严格把关,而其他途径则流于形式,既无任务,也无要求,中学没有有意识地开辟更多的教育途径来充分挖掘和调动学生的创新潜力。

3、教育内容陈旧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课程中。

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是否完善。

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形成学生综合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前提条件。

然而,“单纯应试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只重视升学竞争要考的学科,忽视非考学科,尤其忽视劳动、体育、音乐、美术、思想品德等学科;只重视学科教学,忽视课外活动。

4、教育方法呆板教育方法方面,从指导思想到具体实施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成为影响中学生创造素质培养的最重要方面。

教学方法上只重讲授法,轻讨论法、谈话法等其他方法的使用。

单一的教学方法极易在中学生心目中形成教学等同于讲授的错误印象,以致会影响中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对工作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而且单一的讲授法,学生没有太多参与学习与活动的机会,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中学生教育创新素质的发展。

5、教学过程失衡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作用。

浅谈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浅谈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浅谈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创新。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是近年来备受重视的两种教育理念。

本文将从定义、发展背景、实施特点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素质教育1.定义:素质教育是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不只是注重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更注重品德、智慧、体魄、美育等多方面的提高,培养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强调全面素质的提高,而是强调在全方面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才能的发挥。

3.实施特点:素质教育注重多元化的学科与内容,强调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才能的发挥。

同时,素质教育注重系统化和规划性地开展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全面素质体系。

二、创新教育1.定义:创新教育是一种注重激发学生创新创意能力和创业意识的教育方式。

创新教育主要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成就。

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拥有领导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2.发展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创新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主要驱动力。

在这种环境下,创新教育应运而生。

中国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创新教育的发展和推广。

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的实施方式。

3.实施特点:创新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意能力和创业意识。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更倾向于小班化、体验化的课程设置,更加重视学生与实践的联系。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发展,而创新教育则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和创业意识。

同时,创新教育通过创新方式和方式引导学生探索世界和创造,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全面素质的发展。

从本质上说,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都是为了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也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总之,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都是一种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理念。

当我们面临的未来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时,这两种教育理念也将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并且对教育事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共五则范文)

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共五则范文)

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共五则范文)第一篇: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论文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深入开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成为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

本文对素质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点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创新能力又是综合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一个国家繁荣兴旺的动力,更是促使民族进步的灵魂,因此,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所针对的重点所在,也是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那么,怎样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为学生提供创造和创新的条件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对学生进行“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与时间。

具体来说,解放学生大脑,就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解放学生双手,就是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解放学生眼睛,就是培养他们认真观察的能力;解放学生嘴巴,就是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解放学生空间,就是鼓励他们投身社会实践;解放学生时间,就是提倡讲究学习效率,节省学习时间。

“六大解放”的提出,为学生的创造与创新提供了先决条件。

作为学习,应按照这一教学思路安排教育活动,如:在班级内实行“班干部轮换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管理的机会,并积极鼓励学生在管理工作中发展创新;在全校范围内成立兴趣小组,为学生们施展才华提供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中小学生的减负工作,为学生减轻负担、注重创新奠定基础。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源于思,思起于疑,产生疑问是思维活动的起点与开端,学生只有对知识产生疑问,才能在自主思维与思考中获取答案。

任何思维过程都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包括对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讨论,直到解决问题,都体现了学生对思维的灵活运用,这一过程中所提出的具有新意和创意的解决办法,都是一种创新行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1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活知识,要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只有在“为什么”的情景中思维才开始起动,在“怎么办”的情景中思维才开始深入。

教学中要努力做到:1.1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好奇又是兴趣的先导,是保证人们探索未知世界归隐秘的动力。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教师要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则马上会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欲望。

如教长方体体积时,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8个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拿出来,然后对学生说:“不管你们摆成什么样的长方体,我不用量也不用算,就能知道你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听这么一说,学生感到惊奇,并急切想知道其中的奥秘,争先恐后地走向讲台摆起来。

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个个兴趣盎然,摆出了一个个形状不同的长方体,既使学生加深了对体积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2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它产生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

在学生学习新课时,要创设一种问题的情境,设置一些问题的悬念。

这些问题能唤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参与学习。

例如,教学“3的倍数”前,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吗?学生因为刚学过2、5的倍数的特征,就回答:个位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教师写出13、36、39、143等,再问:这些个位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吗?显然有的能,有的不能。

学生感到老方法不灵了。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质疑的做法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了他们的思维的参与。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不紧张,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

培养小学教师的教育素质与创新能力三篇

培养小学教师的教育素质与创新能力三篇

培养小学教师的教育素质与创新能力三篇《篇一》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知自身的教育素质和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以提升我的教育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更优质的教育。

1.教育素质提升:通过参加教育培训、自学和与他人交流,提升我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专业知识。

2.创新能力培养: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创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3.短期规划(1-3个月):参加一次教育培训课程,阅读三本教育类书籍,并主动与同事分享教学经验和创意。

4.中期规划(4-6个月):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尝试将创新理念融入到教学中,并参与一次教育创新项目。

5.长期规划(7-12个月):持续优化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素质和创新能力,并争取成为教育创新领域的佼佼者。

6.通过提升教育素质,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更个性化的教学,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7.通过培养创新能力,我能够不断为教学注入新鲜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8.每月参加一次教育培训课程,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9.每周阅读一本教育类书籍,提升专业知识。

10.每周与同事进行一次教学经验分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11.每月尝试一次新的教学方法,观察学生的反馈和效果。

12.每学期参与一次教育创新项目,将创新理念付诸实践。

13.坚持参加教育培训课程,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素质。

14.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反馈,优化教学效果。

15.主动与同事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创意,共同提升教育质量。

16.注重总结和反思,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策略。

17.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确保按时完成教育培训和阅读任务。

18.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19.积极参与教育创新项目,将创新理念融入到教学中。

20.定期进行教学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1.每月初制定本月学习计划,确保按时完成教育培训和阅读任务。

科学素养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科学素养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科学素养教育的实践与创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人们的科学素养也成为衡量国家和民族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

教育是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通过实践与创新,可以推动科学素养教育的发展。

实践是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环节。

教育应该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

实践中的学习是最有效的,也是最深入的,通过实践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科学和技术的力量,养成勇于创新和探索的习惯。

比如在学习物理时进行实验,将理论与实验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手操作和感受,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

创新是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推动力。

创新贯穿于科学素养教育的全过程,体现了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育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感受和愿望,鼓励学生敢于冒险、勇于尝试,在科学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

比如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未知领域,开展科学实验和研究,并允许学生在课外开展有益的科技活动,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科学素养教育的实践和创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

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将科学素养教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动机,在发掘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潜力上下功夫。

家庭应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和文化素养,帮助孩子把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社会应该为科学素养教育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支持科学教育创新,推广科学思想和精神,营造科学文化氛围,提高整个社会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科学素养教育的实践与创新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

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和实践,推动科学素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学校教学创新素养实施方案

学校教学创新素养实施方案

学校教学创新素养实施方案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提高学校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制定了学校教学创新素养实施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提升教学质量。

该方案将全面贯彻素养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校教学的全面发展。

一、理念引领。

我们将素养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为根本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三、课程设计。

学校将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入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等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

学校将鼓励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

五、教学资源建设。

学校将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优化教学设施和设备,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保障,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支持。

六、评价机制。

学校将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创新素养的评价,鼓励学生在课外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对教师的教学创新给予肯定和支持,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七、实施保障。

学校将建立健全的实施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教学创新素养实施方案的落实,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通过学校教学创新素养实施方案的实施,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校教学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该方案也将促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希望全体师生积极配合,共同推动学校教学创新素养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

“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

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

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开课前先让学生猜两个谜语。

第一个是“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这个谜底同学们猜了好久才猜出来了是草莓(草没),然后接着又说一个谜“又来了一群狼(打一水果)”这个谜同学们一下子就猜到是杨莓(羊没),这时老师不失时机的问同学们:为什么第一个谜语猜了好久才猜出了,而第二个老师一说出来同学们就都猜到了。

经过这个猜谜游戏不仅拉近了老师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解决第二个问题是因为有了第一个问题作为基础。

从而让学生从三角形、梯形等已知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去思考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方法。

二、实施“主体教育”,培养创新素质。

所谓“主体教育”,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这说明,如果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他们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热情很高,思维也会非常活跃,学生就有了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

学生创新素质培养途径和方法

学生创新素质培养途径和方法

学生创新素质培养途径和方法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一、学科教育突出创新教育1.课堂教学加强创新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组织形式,以此形成组织所进行的各学科教学。

教学中设计教育的各种活动都应以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为依据,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

要有机地运用创新教育的理论来组织教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我们的课堂教学目前比较突出的是过多强调知识的灌输和掌握,忽视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创新精神不足,创新意识不浓,创新思维不够。

因此:教学中要摒弃旧的传统的知识灌输方法,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思想,通过发现问题、明确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发现、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感知、观察、思考问题,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变成探索知识和发现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能动过程中体会成功和发现乐趣,使学生逐渐从被动到主动,从模仿到创造,从依赖到自主,从而取得创新的体验和经验。

2、活动课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不仅要具有创造性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和坚实的基础,还必须掌握一些创造发明的技能技法。

学会创造同获得其他方面的智慧技能一样,可以通过直接培训来获得和提高,所以学校可以在活动课程或机动课程里有计划、有目的、分年段地开设思想技能课、创造技法课、创造活动课,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和创造技法的训练,使他们从小就能掌握前人总结出来的创造原理、创造技能、创造方法,尽早进入创造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开展“五小”活动(小制作、小实验、小论文、小发明、小创造)竞赛引导他们有目的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努力发现和提出有新意的问题,用学到的创造原理和创造技法去解释、去实践、去创造,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创造愿望、创造活动结合起来,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中实践创新素养(3篇)

教学中实践创新素养(3篇)

第1篇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任。

本文从教学中实践创新素养的内涵、重要性、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素养的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实践创新素养;实施策略一、引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中实践创新素养的培育与实践进行探讨。

二、实践中创新素养的内涵实践中创新素养是指个体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尝试、探索、反思和总结,形成的一种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习惯的综合素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意识:个体对创新的认识、理解和追求,是创新素养的基础。

2. 创新精神:个体在面对问题时,敢于挑战传统、勇于突破自我,追求卓越的品质。

3. 创新能力:个体在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过程中,运用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能力。

4. 创新习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思考、分析和总结的习惯。

三、实践中创新素养的重要性1.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素养的人才,有助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 提升国家竞争力:创新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具有创新素养的人才,能够为国家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 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创新素养的培养有助于个体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4. 激发学生潜能:实践中创新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实践中创新素养的实施策略1. 营造创新氛围(1)学校应将创新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形成全员参与的创新氛围。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创新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

(3)学校应举办各类创新竞赛、讲座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核心素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就是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

那么作为教书育人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核心素养呢?我认为,它包括这几个方面:创新意识(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创新思维(怎样去思考的问题),创新能力(能不能创新的问题)。

创新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应用创新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创新的人格”,发挥创新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质上就是: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地表现,以增进创造才能的发展。

可以说,21世纪的竞争,谁以教育为武器,谁就能获胜。

而创新是知识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创新,才能掌握市场的竞争优势,也才会拥有更多的社会财富。

因此,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核心素养势在必行。

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核心素养,则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只有抓住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才能带动其他方面。

真正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着手创新核心素养的培养呢?一、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创新气氛“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积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以便让学生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和条件。

1.建构学生主体。

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只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能积极学,主动学,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构建学生主体,是营造创新氛围的前提,最后实现主体的发展。

2.提倡民主教学。

创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强调教育过程中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如师生关系,教学环境等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是人格上、感情上的平等朋友,是共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同志。

教师课堂教学中应积极组织、引导、控制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问,独立探讨,改善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只有这样,才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核心素养。

学生创新素养提升措施

学生创新素养提升措施

学生创新素养提升措施引言在当今社会中,创新已被广泛认可为一种重要的素养。

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创新素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其综合能力,还能够为其未来的发展和就业创造更多机会。

因此,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成为了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措施,并讨论其实施的可行性和效果。

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措施1. 建立创新教育课程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加入创新教育相关的内容。

例如,可以开设创新思维培养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创新方法和思维模式。

此外,还可以在课程中加入创新项目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创新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搭建创新平台学校可以搭建一个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创新成果的机会。

这个平台可以是一个创新科技展览会,学生可以将他们的创新项目展示给其他同学和老师。

通过展示和交流,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创新领域的专家或企业来进行讲座和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创新资源和机会。

3. 开展创新竞赛活动创新竞赛活动是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创新竞赛,例如科技创新竞赛、创意设计竞赛等。

通过参与比赛,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并通过评委的评选获得认可。

这些创新竞赛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创新成果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

4. 鼓励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一种有效方式。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思维方式。

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跨学科团队项目,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学习和应用多学科知识。

5. 培养创新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习惯是提升他们创新素养的关键。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浅谈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与科技创新意识

浅谈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与科技创新意识

浅谈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与科技创新意识1. 引言1.1 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科学素养是指个体拥有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能力,科技创新意识则是指个体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科技领域中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两者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尤为重要。

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意识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如果青少年缺乏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意识,就很难适应这个变化迅速的世界。

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意识还能够培养青少年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青少年需要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验证,这就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意识。

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意识也是青少年未来发展的基础。

在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时代背景下,具备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意识的青少年更容易获得成功和个人成长,更有可能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意识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只有让青少年具备这些素养和意识,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1.2 国内外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的现状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国内外的教育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和学者意识到了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并开始在教育中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方面,国内外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积极引入科学教育课程,如探究性学习、实验教学等,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国内外也在积极推动STE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的发展,将科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STEAM教育模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还能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科学素养。

国内外也在探索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从小学阶段开始,学生就被引导进行科学实验和项目研究,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素质

浅谈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素质

浅谈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素质摘要:科技创新工作在我国当期中小学教育中比较重视,但是效果呈现不是很理想,主要跟我国教育体制有一定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在一些科创活动中,经常会有很优秀的科创产品出现,对于我们开展科创教学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就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素质进行浅显分析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

关键词:浅谈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概念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作为学生家长都有所了解。

科技创新素质就是青少年创新思维能力,是青少年科学素养能力的体现,对于提升我们公民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青少年正处于好奇心强,对于新事物都有浓厚兴趣的阶段,我们需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将他们好奇心培养成科技创新素养。

一、创造科技创新意识滋生的沃土青少年的好奇心很强,对于新的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经常会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开展科技创新的萌芽,要让这些萌芽发育成长必须要有合适的生长土壤,不然就会夭折在萌芽阶段。

在科技创新意识培养上,学校教育中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去开拓思维,积极开展广泛思考,大胆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问题不要有所限制,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注重启发引导,对于学生过于不切实际的问题我们不能无理斥责,需要对他们的大胆思考意识进行肯定,但是问题内容上可以进行间接否定,引导他们开展科学思考。

二、培养青少年科创素质的实施策略1.以辩证思维提升科技创新意识。

科学的发展在于具有辩证思维,对于各种知识理论盲从,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青少年处在一个好奇心重的探索阶段,对于各种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注重培养他们这种好奇思维模式,对生活各种现象乐于思考的思维,逐渐地进行引导深化,促进他们创新思维意识提升。

例如:二维码是我们日常中经常使用的,在第32届第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重庆市渝北区天一新城小学的肖婧妍和罗思迪同学就对二维码产生了兴趣,凭借《探秘二维码》项目,获得小学组一等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一、推进创新素养教育的意义
•(二)自治区级层面: •2017年,自治区教育厅全面开展创新素养教育。 •2018年,《关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创新素养教育的提案》,被 确定为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重点提案。 •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宁夏因创新性素养教育被列入国家基础 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2018年,宁夏获批“互联网+教育”示范区。
13
三、如何推进创新素养教育
•学校工作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更新教育理念,建立组织,明确责任, 协同发展。 •2、完善课程设置:国家课程、校本课程、重点课程;面 向全体的活动课程、面向个性的选择课程、面向未来的前 沿课程。把创新素养教育的思想理念贯穿在每一个环节。
14
三、如何推进创新素养教育
中卫市教学研究室 高学海
2019年12月
1
一、推进创新素养教育的意义
•(一)国家层面: •2016年,中央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2017年,中央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2018年,教育部正式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2019年,中央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 量的意见》。
3一、推进创新素养Fra bibliotek育的意义•(三)市级层面: •2017年,市教育局开展创新素养教育试点学校。 •2018年,市教育局印发《中卫市创新素养教育工作实施方 案》,并建设24所市级创新素养教育示范学校。 •2019年,市人民政府发布《中卫市“互联网+教育”建设 实施方案》。
4
一、推进创新素养教育的意义
17
三、如何推进创新素养教育
6、特色示范: 发挥云平台优势,推进教学改革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发特色校本 打造创客实验室,开展特色社团活动 完善量化评价,提升学校内涵 总结特色经验,发挥示范作用
18
结束语
•创新素养教育是具有新时代创新发展理念的教育思想。 •创新素养教育包含于素质教育(A⊆B),是素质教育的真 子集。 •创新素养教育要融会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要贯穿于 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全过程。
15
三、如何推进创新素养教育
4、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专题培训、工具使用、科普活动、 社团活动、科学书籍阅读、读经诵典、跨领域阅读等。 把科技与综合实践融合起来,探索人工智能、创客教育。 以赛促学: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等。
16
三、如何推进创新素养教育
5、五育并举: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 建设创新实验室、综合实验室。
3、优化教学方式:融合STEM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中不 断融入新思想,探索新方法,借鉴项目式教学、翻转课堂 等理念。充分利用智慧校园、智慧教室、微课室、云课堂 等。
STEM教育,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 (Mathematics)教育的统称,出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美国大学校园。
•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 动。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 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 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立德树人是教书育人理念的 进一步升华。
9
二、创新素养教育的理解
•创新素养教育:以培养全体学生创新素养为基本价值取向 和实践遵循的教育。教育培养过程被赋予了创新素养的特 征。 •其内涵继承了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立德树人、课程改革、 互联网+教育、教育现代化等思想理念,培养具有创新技巧 或能力的德才兼备的人。
•(四)校级层面: •学校立足课堂,创新特色课程,丰富社团活动,探索建立 对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引导家长转变观念,形成家校育 人合力。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主 要措施。是立德树人的着力点,是提升内涵发展,彰显办 学特色的重要契机。
5
一、推进创新素养教育的意义
•推进创新素养教育,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 具体措施,顺应国家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是创新驱动 发展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口, 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抓手,是“互联网+教育”示范 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6
二、创新素养教育的理解
•创新: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 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 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 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 果的行为。 •创新教育: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7
二、创新素养教育的理解
•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它包括道 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思想政治素养、文 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 •素质:指思想、文化、身体,即代表德、智、体三个方面。 •素质是事物本来的性质,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 巧或能力。素养是素质基础的拓展和延伸。
8
二、创新素养教育的理解
10
二、创新素养教育的理解
•A=创新素养教育 •B=素质教育
11
三、如何推进创新素养教育
•总体路径:
区域推 进
校本推 学科推


12
三、如何推进创新素养教育
•推进模式:5+5
1行政:建立区域模式 2课程:建设特色课程 3教研:建立学科模式 4资源:建设匹配资源 5活动:组织创新活动
支撑: 互联网+助力 考试评价改革 建设创新文化 教师能力转型 组织家校共育
19
谢谢大家!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