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提纲

合集下载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doc-国家高新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doc-国家高新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进一步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实施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促进国家高新区在“十一五”期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基本回顾“十五”期间,国家高新区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指导方针,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经济总量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53家国家高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都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

2005年,国家高新区内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达6820.6亿元,占全国的9.0%;出口总额达1116.5亿美元,占全国的14.7%;工业增加值、出口创汇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比2000年提高4.6和7.2个百分点。

北京、苏州、武汉、长春、西安、南京、吉林、长沙、合肥等31个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所在城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20%,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态势。

北京的信息技术、上海的微电子、深圳的通信技术、长春的光电子和汽车及零部件、西安通讯及软件、成都的生物医药、杭州的通讯设备、武汉的光电子、天津的绿色能源等产业集群已经或正在形成,为构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带,在促进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经济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了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科技创新体系。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日趋突出,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以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大学科技园为依托的创新平台正在形成。

重庆高新区“十四五”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的政策解读

重庆高新区“十四五”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的政策解读

重庆高新区“十四五”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的政策解读一、起草背景为深入贯彻重庆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认真落实《重庆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计划(2019-2022)》文件精神,按照《重庆高新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形成“1+X”规划体系的相关要求,改革发展局牵头加强研究,形成《重庆高新区“十四五”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编制思路《规划》研究编制中,重点注重和把握三个方面:一是识变谋势,把舵定向。

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两中心两地”的战略定位和高新区“科学之城、创新高地”总体定位中,找准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战略意义,凸显高新区作为科学城核心区承担的前所未有的使命担当。

二是超前部署,精准聚焦。

顺应全球科技革命和数字经济浪潮发展新趋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具有发展基础、占据特色资源的细分领域,提出布局研发孵化、软件信息、检验检测、数字文创、科技金融“五大赛道”。

三是科学指导,务实管用。

针对高新区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在企业引培、载体建设、人才支撑、品牌创建、综合环境等方面的短板问题,学习借鉴上海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苏州工业园、成都高新区等先进地区发展经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八大重点行动”。

力求充分体现《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和操作性。

三、主要内容(一)关于框架结构本《规划》共分为六个部分,四个附件。

第一部分“环境形势和发展基础”。

分析了高新区发展高技术服务业背景形势、发展基础、存在问题和面临机遇。

第二部分“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阐述了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基本原则,明确了发展目标及空间布局。

第三部分“构筑‘五大赛道’高质量发展格局”。

提出优先布局“五大赛道”,并分别阐述五个子领域的发展重点、关键路径和空间布局。

第四部分“大力实施八大重点行动”。

从规划落地和可操作的角度,提出8个实施的重点行动。

第五部分“强化实施保障”。

提出从组织领导、政策支持、投资促进、监测评估等方面加强保障。

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二篇)

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二篇)

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一、着力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

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是有效整合区域创新主体和要素、推进区域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吸引和培育科技型企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壮大。

从今年开始,市里每年要开展一批产业集群建设试点工作。

各县市区、高新区要以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和重点园区建设为基础,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及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抓布局,抓扶持,抓培育,抓研发,突出地方特色,完善集群产业链条,上项目引资金,重点培育____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规模经济和区域优势。

二、着力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从今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利用天使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金“三桶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通过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名方面科技人才多种形式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专业化聚集、集群化发展。

各县市区、高新区也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要加大财政投入,重点用于科技创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孵育载体建设、引进培养人才、建立完善投融资体系等方面,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小巨人”。

尤其对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统计领域的中小企业,更要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使其尽快成长壮大,纳入统计范围。

三、着力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

高新技术企业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标志,也是关系企业发展最优惠的政策措施。

各县市区、高新区要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和政策落实力度,加强调研,摸清企业实际情况,做好咨询和培训工作。

对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范围还未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要主动服务,靠上指导,争取全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使其尽早享受相应优惠政策。

要根据市局任务,分解目标,每个县市区至少认定____家、高新区至少认定____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时每个县市区都要设立专项资金对新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定补助,要积极配合企业,协调税务部门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减按____%征收企业所得税和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

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是城市落实城市战略定位、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推动城市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创新版图重构以及我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城市高精尖产业要坚持以城市发展为统领,巩固产业调整转型的良好势头,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切实肩负起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本规划提出的高精尖产业主要涉及先进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是对“十三五”时期十大高精尖产业内涵的拓展和提升,实施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远景展望到2035年。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要求(一)发展基础全市统筹疏解非城市功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推动城市产业协同发展,高精尖产业进入创新发展、提质增效新阶段,为“十四五”时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发展能级实现新跃升。

2020年全市高精尖产业实现增加值9885.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4%,较2018年提高2.3个百分点;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智能装备、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人工智能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2020年高精尖产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收入比重7.3%。

创建3个制造业创新中心、92个企业技术中心和8个工业设计中心,布局人工智能、量子、脑科学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拥有独角兽企业93家,数量居世界城市首位。

涌现出柔性显示屏、国内首款通用CPU(中央处理器)、新冠灭活疫苗、5G+8K(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8K超高清分辨率)超高清制作传输设备、新型靶向抗癌新药、手术机器人、高精密减速器等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产业项目落地取得丰硕成果。

落地投产新能源整车产线,建成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

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8英寸集成电路国产装备应用示范线。

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数量全国领先,涌现出福田康明斯“灯塔工厂”、小米“黑灯工厂”等行业标杆。

高新技术业园区规划发展思路和实施方案

高新技术业园区规划发展思路和实施方案

高新技术业园区规划发展思路和实施方案一、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对接x、决战新区、开明开放、美丽x”和“全面步入高铁、高速时代”的重要历史战略期,充分发挥园区作为推进两城互动、推动新区成型、实现市域经济和城市建设全面升级核心区的区位优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重大项目招商和管理创新为抓手,以推进产业集群为重点,统筹“四大平台建设”,实现“西繁东拓北延南控”,把园区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园区,国家级光电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及互联网产业集聚基地”。

二、总体目标1、主要经济目标。

到x年,确保园区工业总产值达500亿元,其中,光电产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财政收入过4亿元。

“x”期间,力争引进资金15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

新引进企业50家,培育过百亿企业1家,过十亿企业10家,过亿元企业50家,力争2—3家企业上市。

2、开发建设目标。

到x年,随着扩区调区的同步推进,预计园区建设面积由现建设9平方公里扩展至15平方公里,基本建成交通完备、环境优美、经济繁荣、服务配套的两大“精品园区”(高铁高新产业园及祥符收费站项目区);完成园区20平方公里的规划,30%以上的项目用地启动建设,竣工投产2—3个产业项目。

3、产业发展目标。

着力扶持光电、锂电产业、智能制造,培育壮大20家核心企业,引进、新上30个投资过亿元的重大项目。

积极扶持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

努力构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总部经济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实现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

4、可持续发展目标。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到“x”期末,园区绿化覆盖率达标进一步提升;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和处置率、工业废水废气处理达标率、园区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9%以上,全面启动和逐步完成“优二进三”产业转型及环保隐患产业迁移工程,逐步理顺体制机制,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十四五”新城产业发展专项方案

“十四五”新城产业发展专项方案

“十四五”新城产业发展专项方案为了推进“十四五”新城产业发展,制订本专项方案。

一、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基本原则1.坚持“两个聚焦”。

聚焦实体经济,坚持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主导,带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以满足新城居民高品质需求为导向,提升生活性服务业能级。

聚焦协同发展,以产业协同区为重点,强化新城内外联动发展,以品牌园区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2.促进“两个融合”。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加强产业配套服务建设,促进职住平衡,实现新城生产、生态、生活和谐统一。

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延伸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数字赋能,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3.注重“两个防止”。

防止新城建设过程中产业空心化,防止新城产业同质化竞争,以产业地图为引领,促进新城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突出谋划每个新城最具潜力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在全市、长三角乃至全国打响产业品牌。

(二)发展目标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高起点布局高端产业,高浓度集聚创新要素,全面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提升产业链、价值链位势,加快构建系统完善的产业创新生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将新城打造成为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五型经济”的重要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标杆区。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落实全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以及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在产业细分领域形成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集聚,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为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增长支撑。

——“五型经济”的重要承载区。

新城对高端资源要素的吸附力和配置力进一步增强,占据区域经济网络中的关键位置,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高能级要素在新城集聚与流动,各类人才、项目和企业加快引进,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总部型经济、流量型经济在新城率先成势。

——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标杆区。

安徽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提纲

安徽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提纲

安徽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提纲摘要:一、引言二、安徽省“十四五”规划背景与目标1.“十四五”时期的意义和背景2.安徽省“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三、安徽省“十四五”时期的发展重点1.创新驱动发展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区域协调发展4.绿色发展5.改革开放四、安徽省“十四五”时期的政策措施1.创新政策2.产业政策3.区域政策4.环保政策5.改革开放政策五、安徽省“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前景六、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省份都在积极规划“十四五”时期的发展。

安徽省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报告将对安徽省“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安徽省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安徽省“十四五”规划背景与目标1.“十四五”时期的意义和背景“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阶段,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对于安徽省而言,这个时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

2.安徽省“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安徽省“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全省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比重持续提升;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迈出更大步伐,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三、安徽省“十四五”时期的发展重点1.创新驱动发展安徽省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驱动。

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

3.区域协调发展要加大对皖北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皖江城市带和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建设,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4.绿色发展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推动绿色发展。

承德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高新区突破发展

承德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高新区突破发展

承德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高新区突破发展构建开放创新平台体系发挥高新区创新资源、创新主体集聚优势,提升各类创新载体质量效能,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加快构建开放型创新平台体系,为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提供载体支撑。

推动高新区突破发展。

以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2个省级高新区为龙头,坚持“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方向,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快各级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主动承接京津冀高端优质创新资源,做大做强钒钛新材料及制品、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等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大数据、清洁能源、智能制造等三大支撑产业,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机构编制管理、人事和薪酬制度、行政审批制度、投融资平台建设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升高新区发展能级,辐射带动各县(市、区)产业园区协同发展。

提升创新载体质量效能。

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全力推进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建设,积极探索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承德模式”。

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推进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可持续发展能力。

进一步构建孵化服务支撑体系,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孵化链条,提升孵化能力,为初创期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空间。

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创建“星创天地”。

重点支持平泉市、承德县创新型县(市)试点建设。

到2025年,力争建成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以上,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5家以上,省级技术创新中心45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

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着力深化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

依托承德高新区、国家农高区、滦平和丰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以上开发区等载体,积极对接京津高校、科研院所等,推动共建各类研发创新服务平台,努力承接京津技术转移输出、成果转化,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在新征程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广东省高新区“十三五”回顾及“十四五”展望

在新征程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广东省高新区“十三五”回顾及“十四五”展望

发展综述在新征程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广东省高新区“十三五”回顾及“十四五”展望文/苏瑞波 刘毅 周振江等回顾历史,广东高新区的发展始终与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同频共振。

1985年,深圳诞生了我国第一个科技园——深圳科技工业园。

自此,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热潮。

1991年,在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高新区名单中,广东就有6家高新区位列其中。

经过30年的发展,广东成功完成了“十二五”粤东西北国家高新区“零”的突破和高新区地市全覆盖的历史任务。

“十三五”期间,广东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历史机遇,坚持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不断汇聚创新资源与要素,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集聚了全省1/2的新型研发机构、1/4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和强大引擎。

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各高新区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积极推动华大基因、达安基因、菲鹏生物等创新型企业科技战疫,加快病毒检测、疫苗药品等疫情防治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体现出了新时代的“高新”担当和强大的硬核实力。

一、谋跨越、促发展,广东高新区交出“十三五”精彩答卷“十三五”期间,广东高新区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瞄准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定位,发挥高新区先发优势,着力提升经济支撑能力,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快对外开放,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高新”动力。

(一)坚持政策创新引领,打造全省深化改革创新的先行样本“十三五”时期,广东高新区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站在了广东全面深化改革和政策创新前沿。

特别是2019年,省政府连续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广东省省我国第一个科技园——深圳科技工业园专题䎛⚎넞倝⼓㤃⸂䒓゗넞餘ꆀ〄㾝倝䖄玐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办法》等3个重磅文件推动高新区建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为全省高新区深化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揭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揭阳市重点产业园区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揭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揭阳市重点产业园区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揭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揭阳市重点产业园区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揭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1.28•【字号】揭府〔2022〕14号•【施行日期】2022.01.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揭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揭阳市重点产业园区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揭府〔2022〕1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现将《揭阳市重点产业园区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反映。

揭阳市人民政府2022年1月28日揭阳市重点产业园区发展“十四五”规划目录前言第一章发展现状与环境第一节发展现状第二节发展环境第三节发展短板第二章总体思路与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发展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产业园区发展判断第一节园区发展阶段第二节园区发展层级第四章重点任务第一节明确发展定位第二节推进园区建设第三节深化开放合作第四节促进园区创新第五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第二节加强规划引领第三节加大财政支持第四节加强金融扶持第五节强化用地支撑第六节加强考核评价前言“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园区开发建设,大力对外招商引资,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一批园区重点项目迅速推进,为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时期是产业园区发展的重大挑战期和重要机遇期,也是揭阳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大见成效的攻坚阶段。

编制实施揭阳市重点产业园区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

本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揭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中共揭阳市委揭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组织编制,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揭阳市重点产业园区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目标、发展判断、重点任务及相关保障措施,并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展望,是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规划,也是未来五年我市重点产业园区工作的行动指南。

高新区发展规划

高新区发展规划

高新区发展规划高新区发展规划是指对高新区的规划和发展方向的制定。

高新区是指具有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驱动发展特征的地区,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潜力的地方。

为了充分发挥高新区的优势,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加快经济发展,制定高新区发展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高新区发展规划应明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高新技术产业是高新区的核心竞争力,应重点支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加快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其次,高新区发展规划应强调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高新区应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科研人才和创新团队,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政策支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再次,高新区发展规划应注重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高新区应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提高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质量。

同时,高新区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科学的环境管理措施,实施绿色发展。

另外,高新区发展规划应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和交流。

高新区应积极与其他高新区和优势地区进行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形成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同时,高新区应加强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联系和交流,吸引外资和外国技术,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高新区发展规划应注重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发展。

高新区应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和文化娱乐等服务,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

高新区还应加强社会管理和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高新区发展规划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高新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将得到显著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鹤岗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强产业创新要素集聚

鹤岗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强产业创新要素集聚

鹤岗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强产业创新要素集聚坚持创新驱动战略,重塑竞争发展新优势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人才智力支撑体系作为加快结构调整、加速产业升级、促进城市转型的关键。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和要素驱动向创新、投资、要素协同驱动转变,推动发展动能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方式转变、劳动者素质提高加快转换,强化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对接,构建新型创新体系,重塑竞争发展新优势。

到202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

0%,大力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加强科技合作,引进科技成果,技术合同成交额力争突破1亿元。

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发展。

努力提高领导和推动科技创新的能力,不断构筑发展新优势。

继续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市、县(区)两级科技专项经费投入,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带动全社会投入的多元投入机制,提高R&D投入占GDP比重,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发挥大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建立“厅市共商”机制,争得省科技厅更多政策、资金支持,共同推进我市科技创新工作。

到2025年,全市技术创新中心达到25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达到15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科技型企业达到200家。

加强产业创新要素集聚。

针对创新产业集聚和创新支撑条件改善两方面进行提升。

在创新产业集聚方面,根据我市创新产业与企业发展特色,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坚持数量扩张与创新能力提升并重,把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同时培育领军型创新企业,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优化科技企业创业孵化育成体系,形成具有优势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群。

在创新支撑条件改善方面,以建设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人居环境为主要发展目标,构建内畅外联的交通圈,营造活力开放的生活圈,培育绿水青山的生态圈,并针对不同人群需求,推动城市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提升,营造高品质创新环境,吸引创新要素的集聚。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8.30•【字号】云政办发〔2022〕76号•【施行日期】2022.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云南省“十四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8月30日前言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经过近30年的发展,云南省各级各类园区对促进体制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开放型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编制《云南省“十四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云南推动产业强省建设、加快园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规划》所称产业园区是指全省以发展工业为主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园区、综合保税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各级各类园区(含产业集聚区)。

《规划》依据《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

规划期为2021—2025年,远景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形势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全省各级各类园区坚持“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不断培育主导产业、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健全体制机制,已成为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和招商引资的大平台。

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建成营业收入超500亿元园区11个,其中超1000亿元园区5个,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

楚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个,累计认定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4个、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9个、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四五”
产业发展规划
(提纲)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0年12月
目录
前言 (3)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4)
(一)发展基础 (4)
(二)面临形势 (4)
二、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4)
(一)发展思路 (4)
(二)发展原则 (4)
(三)发展目标 (4)
三、产业布局 (4)
四、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4)
(一)大健康 (4)
(二)大数据 (4)
(三)新材料 (4)
(四)新能源 (4)
(五)高端装备制造 (4)
五、重点任务 (4)
(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4)
(二)科技企业培育建设工程 (4)
(三)创新创业服务优化工程 (4)
(四)产业创新人才集聚工程 (4)
六、环境影响评价 (4)
七、保障措施 (5)
(一)加强组织领导 (5)
(二)强化政策支撑 (5)
(三)优化营商环境 (5)
(四)加大资金投入 (5)
(五)创新开放合作 (5)
(六)落实规划任务 (5)
前言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二)面临形势
二、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发展思路
(二)发展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产业布局
四、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一)大健康
(二)大数据
(三)新材料
(四)新能源
(五)高端装备制造
五、重点任务
(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二)科技企业培育建设工程
(三)创新创业服务优化工程
(四)产业创新人才集聚工程
六、环境影响评价
(一)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七、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强化政策支撑(三)优化营商环境(四)加大资金投入(五)创新开放合作(六)落实规划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