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及其山水诗

合集下载

谢灵运与山水诗

谢灵运与山水诗

第七讲谢灵运与山水诗一、唐代前我国山水诗的发展历史1. 发轫期:先秦时期《诗经》、《楚辞》中出现的山水景物,往往只是作为人物生活的衬景或比兴的媒介,而非作为一种独立的表现对象。

2. 形成期:汉代末期曹操《观沧海》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3. 发展期:两晋时期(1)左思《招隐诗》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石泉漱琼瑶,纤鳞亦浮沉。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2)郭璞的游仙诗琼林笼藻映,碧树疏英翘。

丹泉溧朱沫,黑水鼓玄涛。

(3)东晋的玄言诗由于老庄“自然”学说的盛行,借山水体玄悟道,成为当时一种普遍的风气。

玄言诗,流行于东晋时期阐述玄佛哲理的诗歌。

玄言诗常寓玄理于山水之中,或借山水以抒情,可以说玄言诗本身就孕育了山水诗。

4. 高峰期:南朝时期山水诗的开创者——谢灵运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俪采百句之偶,争价一字之奇。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谢灵运改变了山水在诗中依附于玄理的地位,使山水不再是玄思的载体而成为审美的对象。

二、谢灵运其人谢灵运,名公义。

祖父为东晋名将谢玄。

因从小寄养在外,故小名客儿,世称“谢客”。

谢灵运18岁袭封康乐公,后降为康乐侯,故又称“谢康乐”。

曾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等职。

晋宋之际的著名诗人。

谢灵运自恃门第高贵,兼负才华(“江左第一”,“名动京师”,晋宋之际诗名最高),养成我行我素、傲慢自负、任性尖刻的习性。

谢灵运生活于晋宋易代、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

刘宋政权采取压抑士族的政策。

谢灵运自恃高才,不肯小就,因而屡被征用,却屡不尽责。

然而又不甘于寂寞。

在他身上时时表现出士族大家的骄横和名利、权力的贪欲。

他一生实际上一直处于热衷于竟进和失志的愤慨中。

由于进退失据,内心矛盾,谢灵运转而纵情山水,肆意遨游,一方面以此举对抗当政,发泄不满,同时也在山水清音之中得到心灵的慰藉。

他也因此成为一代诗歌巨匠。

《资治通鉴》:谢灵运“好为山泽之游,穷幽极险,从者数百人,伐木开径,百姓惊扰,以为山贼”。

谢灵运和山水诗

谢灵运和山水诗

3 、诗歌风格、技巧方面。
其诗风俊逸雄迈,华而不弱。杜甫《春日 忆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六朝人为清新易,为俊逸难。实由其为人 体气豪迈,多不平之气。《南齐书 · 文学 传》称其作品“发唱惊挺,持调险急,雕 藻浮艳,倾炫心魄。”追求奇险艳丽,惊 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三、鲍照的文与赋
3 、总体风格清新自然,但又讲究对偶与 辞藻,精于锤炼字句。其诗多有佳句。 如“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 彭蠡湖口诗)“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 涟。”(《过始宁墅》)“明月照积雪 ,朔风劲且哀。”(《岁暮》)“昏旦 变节候,山水含清晖”,“林壑敛暝色 ,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登池上楼》)
第十节 谢灵运和山水诗
一、山水诗的兴起
《文心雕龙 · 明诗》:“宋初文咏,体有 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 滋。”山水诗是继玄言诗之后出现的,但 它的兴起与道家思想特别是玄学的流行有 关。
当时的文人大都崇尚老庄,追求个人身 心的自由而鄙视事功,山林正是在社会 束缚之外而给人带来自由快乐的场所。 由追求闲适自由而厌弃官场,醉心山水 ,乃至希企隐逸,是山水题材进入文学 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嵇康、左思等人的 诗作,都与这种生活追求有关。
( 3 )描写边塞生活
《代出自蓟北门行》:羽檄起边亭,烽火 入咸阳。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严秋 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 遥相望。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箫鼓 流汉思,旌甲被胡霜。疾风冲塞起,沙砾 自飞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时危 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 为国殇。
又善于以画家的敏锐感受力去捕捉和表 现山水景物的审美特征,其山水景物具 有远近、明暗、疏密、浓淡、虚实的种 种对比关系,同时又和谐和一致。不仅 绘色,而且绘声,声色交织,从总体上 传达出山水给予人的主观印象,写出了 诗人眼中的自然,耳中的自然,心灵中 的自然。

谢灵运和他的山水诗(上)

谢灵运和他的山水诗(上)

东晋安帝义熙七年(公元411年)的一个仲夏日,一位来自江州(治今江西九江)的年轻官员轻盈地通过庐山虎溪小桥,出现在茂林含烟、曲径通幽的东林寺内。

寺后便是云雾缭绕的香炉峰,白练似的巨大瀑布从天而降,传来音乐般的动听声音。

这位衣着绸缎皂衣的青年深深地吸了一口湿润清新的空气,带着一脸虔诚,双手合十地步入大殿旁的一间禅室。

那里面,已届七十八高龄的慧远法师正在打坐中等待他。

这位慕名前来求法的年轻人叫谢灵运(385―433),时年二十七岁,在江州都督兼刺史刘毅(先前为豫州刺史)幕下任记室参军已有五年之久。

他出身于赫赫有名的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谢氏世家,是那位在淝水之战造成苻坚八十七万大军于风声鹤唳中狼狈北逃的大英雄谢玄的最疼爱的小孙子。

这位谢氏子孙出生在会稽郡始宁县(今浙江上虞),因系单传,恐难养育,小时曾被送到钱塘某道馆寄养,遂有“客儿”“阿客”的小名。

后人也称他为谢客。

他在七岁那年袭封为康乐公,食邑二千户。

《南史?谢灵运列传》讲谢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性豪侈,车服鲜丽,衣物多改旧形制,世共宗之,咸称谢康乐也。

”谢灵运打少时便养成负才傲俗秉性,很少服过他人;但一见到慧远,仅聆听数语,就肃然起敬,倾心服膺,当即执弟子礼,并在寺里住下来,一住就是好几天。

临别之际,他还捐资穿凿流池三所,以方便寺内用水。

这以后谢灵运便成了慧远的私淑弟子,或说是莲社的编外成员。

据说东林寺内的白莲池,也是谢灵运出资所凿并始植白莲。

白居易的一首古调五言(题作《东林寺白莲》)咏的就是它。

义熙九年(公元413年),谢灵运随刘裕入朝为秘书丞。

不久,慧远在庐山请人绘成万佛影图,并撰《万佛影铭》以纪;又派道兼和尚赴建康见他,请作《佛影铭》。

谢灵运当然义不容辞,迅速笔就。

现在,这一组由两位文章圣手创作的题画铭收录于唐代道宣所编《广弘明集》卷十五,各具神采,形成双璧。

其中谢灵运那篇还提及庐山景致:“倚岩辉林,傍潭鉴井。

借空传翠,激光发?住?…敬图遗踪,疏凿峻峰;周流步栏,窈窕房栊。

古代诗人谢灵运诗词10篇

古代诗人谢灵运诗词10篇

古代诗人谢灵运诗词10篇谢灵运及他的山水诗创作在刘宋时期已产生巨大影响,沈约、谢脁等人对其继承与发展促进了山水诗的逐步完善。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代诗人谢灵运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答中书诗·契阔北京朝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契阔北京。

劬劳西郢。

守官末局。

年月已永。

孰是疲劣。

逢此多□。

厚颜既积。

在志莫省。

答谢谘议·鸣鹄在阴朝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鸣鹄在阴。

自幽必显。

既曰有声。

因风易演。

逶迤云阁。

司帝之典。

蔚彼遗藉。

如莹如洗。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刘桢朝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卓荦偏人,而文最有气,所得颇经奇。

贫居晏里闬,少小长东平。

河兖当冲要,沦飘薄许京。

广川无逆流,招纳厕羣英。

北渡黎阳津,南登纪郢城。

既览古今事,颇识治乱情。

欢友相解达,敷奏究平生。

矧荷明哲顾,知深觉命轻。

朝游牛羊下,暮坐括揭鸣。

终岁非一日,传巵弄新声。

辰事既难谐,欢愿如今并。

唯羡肃肃翰,缤纷戾高冥。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陈琳朝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袁本初书记之士,故述丧乱事多。

皇汉逢屯邅,天下遭氛慝。

董氏沦关西,袁家拥河北。

单民易周章,窘身就羁勒。

岂意事乖己,永怀恋故国。

相公实勤王,信能定蝥贼。

复覩东都辉,重见汉朝则。

余生幸已多,矧乃值明德。

爱客不告疲,饮燕遗景刻。

夜听极星阑,朝游穷曛黑。

哀哇动梁埃,急觞荡幽默。

且尽一日娱,莫知古来惑。

郡东山望溟海诗朝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开春献初岁。

白日出悠悠。

荡志将愉乐。

瞰海庶忘忧。

策马步兰皐。

绁控息椒丘。

采蕙遵大薄。

搴若履长洲。

白花皜阳林。

紫{艹/嚣}晔毫鳌7峭讲诲敉?@牢锴槊皱佟]嫠帐嘉尬俊<拍?湛汕蟆游岭门山诗朝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西京谁修政。

龚汲称良吏。

君子岂定所。

清尘虑不嗣。

早莅建德乡。

民怀虞芮意。

海岸常寥寥。

空馆盈清思。

协以上冬月。

晨游肆所喜。

千圻邈不同。

万岭状皆异。

威摧三山峭。

瀄汨两江驶。

渔舟岂安流。

樵拾谢西芘。

人生谁云乐。

简述谢灵运山水诗

简述谢灵运山水诗

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他擅长进行生动细腻的景物刻画,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山水诗佳作,例如《登池上楼》、《入彭蠡湖口》、《初去郡》、《登江中孤屿》等等。

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
赏析:池塘长出了青青春草,园子里的柳树上已有刚刚迁徙来的鸟儿在鸣叫,这两句诗很好地表现了初春之特征及诗人当时的心情。

谢灵运久病初起,这平时不太引人注意的景色突然触动了他,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诗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的感情。

这种细微而不易察觉的变化,表现了诗人敏锐的感觉,以及忧郁的心情在春的节律中发生的振荡。

2、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
赏析:近处晚春秀野,碧绿无际,远处苍岩高峙,白云朵朵,似同屯聚在峰顶上一般,这两句诗从视觉上写出了近处的青青原野和远处的白云朵朵,写出作者视觉角度的变化。

在用词上,两句诗体现了作者喜欢用对偶句的特征,对仗工整。

描绘了一幅晚春青草白云图景。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
赏析:野外空旷沙岸清净,天空高远秋月明净。

这两句是写景名句,景中其实有情,清旷无际的风景正与诗人心境相应,长期被束缚,一朝解脱,自感到无限的开朗、轻快,故触目皆成佳趣。

4、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

——《登江中孤屿》
赏析:白云红日相互辉映,水天一色澄碧鲜妍。

这句诗写出了作者登屿之后所见景色。

上句写云日同辉,下句写江天一色。

江中孤屿在白云、丽日、蓝天、澄江的烘托之下,有如一螺青黛,分外秀丽妩媚。

体现谢灵运山水诗富丽精工鲜丽清新的诗句

体现谢灵运山水诗富丽精工鲜丽清新的诗句

谢灵运是一位著名的山水诗诗人,他的诗作以其富丽、精工、鲜丽和清新而著称。

在他的诗歌中,有许多让人感叹不已的诗句,对于探讨他的诗歌风格和意境,我们应该从简单的表达开始,逐渐深入到更深层次的探讨。

1. 丰富的意象谢灵运的诗句中,常常出现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山水意象。

他写到:“羽扇纶巾下,半坡青梅半焙新。

”这句诗表现了青梅翠绿的山水画面,给人以一种鲜明清新的感受;再“千竿风雨荼靡霁,一溪云水暗冥同。

”这句诗描绘了风雨中的荼靡景象,暗示了一种深邃的意境。

这些丰富的意象构成了谢灵运诗歌的丰富内涵。

2. 精工的笔触进一步,谢灵运的诗句中展现出了精工的笔触。

他的诗句工整精巧,表现出诗人对于语言的运用得心应手。

“千山竞出画图来,一水风流皆入诗。

”这句诗展示了谢灵运对于山水的描绘功力,展现了诗人精工细雕的笔触。

在他的每一句诗句中,都能感受到他对于文字的精雕细琢,以达到精美绝伦的效果。

3. 鲜丽的意境谢灵运的诗作中常常出现了鲜丽绚烂的意境。

“山巅翠影波涌绿,水面红霞夕照明。

”这句诗描绘了山水交融的鲜艳景色,给人以美好的愉悦之感。

再“桥前水倒千层鹭,烟里山藏万点梅。

”这句诗则表现出了江南水乡的鲜明气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4. 清新的情感谢灵运的诗句中蕴含着清新的情感。

他的诗歌在描绘绚丽山水的常常透露出一种清新纯洁的情感。

“蓝衣蒙蒙青水上,白鹭翩翩丽影同。

”这句诗句中透露出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清新的感受,和谐愉悦。

谢灵运用清新的情感来诠释山水之美,使得他的诗歌更加动人心弦。

谢灵运的山水诗以其富丽、精工、鲜丽和清新而著称。

他的诗句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山水意象,精工细雕的笔触,鲜丽绚烂的意境,以及清新纯洁的情感。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谢灵运诗歌的独特魅力。

以谢灵运山水诗富丽精工鲜丽清新的诗句为主题,我们可以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谢灵运的诗歌艺术。

通过对其诗句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所营造的山水世界的独特魅力,以及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

[谢灵运山水诗代表作]谢灵运山水诗名句

[谢灵运山水诗代表作]谢灵运山水诗名句

[谢灵运山水诗代表作]谢灵运山水诗名句篇一:[谢灵运山水诗名句]谢灵运山水诗的文学精神谢灵运是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他留下了许多体现山水之声色状貌的山水诗,也留下了诗歌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学精神。

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优秀杰出的文学家、诗人,他善于作诗、精通史学,最为后人所熟知的是他极其富有灵性的山水诗,世人称其为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

公元420年,江山易主,在东晋时期处于政权核心地位的门阀制度渐渐失去其原本的地位,对当时的文学造成了一定影响。

其中,身为门阀氏族后代的谢灵运继承了先辈的热血与雄心,却受动荡局势影响,终不受重用。

复杂时代一方面给谢灵运带来了苦难与折磨;另一方面,国家不幸诗家幸,坎坷的经历也给谢灵运带来了许多巧思灵感,使他创作出清新淡雅的山水诗。

谢灵运因仕途失意而选择将压抑的心情释放在醉人的山水之中,他醉心于游山玩水,开创了山水诗派,谱写了许多情趣高雅、志趣脱俗、富有深厚文学精神的山水诗,他还将他对人生的超脱感悟融入诗中,形成了独特而厚重的文学精神。

从他的诗中可观其山水诗的文学精神包含乐景精神、归隐精神、明志精神、悟道精神,这既是他个人高雅情趣的体现,也是他留给世人的深刻启迪。

一、以景为乐,超然尘世的乐景精神谢灵运纵情于奇山异水间,享受山水之乐,超然于尘世烦恼之上,独得赏景之趣,以心感受寸草寸土,谢公早就与山水融为一体。

他的山水诗风格清新、用词生动、意境优美,钟嵘《诗品》评其诗宛若“芙蓉出水”。

南朝钟嵘在《诗品》中以“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

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道出玄言诗的不足,而谢诗写实地描绘山水的声色状貌,能够逐渐摆脱玄言诗的“淡乎寡味”,追求辞藻绚丽、表现新奇,独具一格。

谢氏山水诗以表现景物为主,《登池上楼》中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便是极具代表性的千古名句。

初春悄临,原本枯败的池塘里正酝酿着新生,过冬的禽鸟归来,新生的春草抽芽儿,当时久病的谢灵运敏感地从这两个细微之处嗅到了春的气息。

谢灵运

谢灵运

BACK
4.思想主旨
1) 谢灵运的思想充满矛盾,作为 高门望族子弟他希望能够平流 进取仕途,但内心深处又认为 自然清旷之域高于世俗名利场。 一直在进退之际徘徊。
2) 从山水诗的发展史看,谢诗已 开始改变了玄言诗夹杂山水的 局面,山水的神态面貌已在他 的诗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表现 了他细腻的观察和体验,他还 能将感情和志趣灌注山水的描 写之中,对于推动山水诗的快 速形成有着独特的贡献。
1、风格
1)精工富丽的风格。谢灵运的山 水诗意象密集,对偶句式较 多,语言鲜丽清新、典雅。 2)细腻的景物刻画。刻画自然, “为文真于情性,尚于作用, 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所谓 “作用”,就是经营安排,琢 磨 锻炼,以此而能达于自然。 3)结构上的程式化特点。山水诗 多事先叙出游,次写见闻,末 尾谈玄或发喟,常拖着一条玄、 言的尾巴。
2、具体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他倦游江南江北之后 在不断寻找奇异景色的经历,道出了他 登上江心孤屿的动机。
“乱流趋孤屿”后的四句,则是写 孤屿之景给他带来的惊喜以及孤屿水天 一色的空澄景象。
“表灵物莫赏”后的六句是说理与 联想,由此抒发了诗人养生延年的欲望 和对现实的不平之意。 本篇所述之理乃道家人生观,是诗 人在现实中“不得志”。另外,诗人也 常在作品中表达佛家的人生观,如“望 岭眷灵鹫,延心含净土”。在妍媚动人 的自然美鉴赏中悟出人生道理。
2、具体赏析
这首诗作于景平元年(423) 初夏,谢灵运因“出守既然不得 志,遂肆意邀游”,故江南江北 的风景名胜游览殆尽,但诗人他 不满足,想再去江北学者新的景 象,道路弥远,时光匆匆而流逝。 突然在浪花飞溅,江水分流处, 孤屿山散发着迷人的魅力闯入江 中,大方而略带羞涩地向着蓝天、 白云、碧江绿水尽展其研丽之姿。

谢灵运的山水诗代表作及名句

谢灵运的山水诗代表作及名句

谢灵运的山水诗代表作及名句
谢灵运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其代表作品有《登幽州台歌》、《渔家傲·秋思》、《谢山石笛》等。

以下是他的几句脍炙人口的名句: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 ——《登幽州台歌》
解析:这句诗借登高之景来写壮观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人类的微小和天地之间的广阔。

同时,大江流淌不止,不留痕迹,暗示了人生短暂,要珍惜时间。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浪淘沙·北戴河》
解析:这句诗描述了美丽的江山和众多仰慕者,意在强调江山的美丽和吸引力,同时也表现了人们的向往和追求。

"万壑千岩只独秀,霜峰古石绝崖峭。

" ——《谢山石笛》
解析:这句诗描绘了山石的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不可侵犯性。

同时,诗人将自然景观赋予了人格化的特征,显示出诗人的个性化情感。

"落日渐黄昏,单照离人影。

" ——《渔家傲·秋思》
解析:这句诗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景,表现出孤独、凄凉的感觉。

同时,独影悠然的形象也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脆弱。

总的来说,谢灵运的山水诗作品丰富多彩,以自然山水为素材,融入了人生哲理和诗人的个性化情感,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山水诗宗与鄱阳湖及都昌

山水诗宗与鄱阳湖及都昌

客游倦未宿,风涛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岩照古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

九派理空存,灵物郄珍怪,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水碧缀流温。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这是我国的山水诗宗谢灵运先生于晋朝永嘉年代因故遭免职其间,旅舟鄱阳湖上,筑庐隐居在今都昌县城的西山石壁之下时所做的一首诗,诗曰:《入彭蠡湖》。

在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读出来,谢灵运是在借眼前山川的百般形胜,地域的千种风情,水势的万千变化,通过他精确独到,细致入微的观察,将他在宦海中的沉浮,结合鄱阳湖上的所见、所想、所惑、所感,用细腻丰富的语言,简单便捷的笔触,将心底的情怀抒发了出来。

可喜的是,谢康乐万万没有想到,他这种巧借山川形胜,地域风情来寄寓情怀和思想的创作手法,不意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一个文学流派山水诗派,从而奠定了他为中国山水诗第一人的宗主之显位。

谢灵运(385年-433年),汉族,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市)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区谢塘镇)。

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儿,人称谢客。

又以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公、谢康乐。

他主要的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即南朝时期的宋国,他一生最著名的诗作是《山居赋》。

谢灵运一生喜欢遨游在山川天地之间,所以,他也算得上是我国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

谢灵运平生不仅善诗,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

谢灵运曾经奉诏撰写《晋书》,这从他在都昌南山和西山各留下的一座幡经台遗迹来看,定是所言非虚的了。

这还可以在《隋书·经籍志》以及《晋书》等史书中收录的,各种版本的《谢灵运集》中读得出来。

在谢灵运一生的诗歌创作当中,他尤其喜欢以山水入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他的诗与颜延之齐名,史称颜谢。

谢灵运的诗充满着道法自然的精神,始终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的韵味,一改魏晋以来玄言诗的晦涩,把人们的感情强烈地贯注在诗歌当中,给人们带来了一股清新诗风,但是,他的有些诗里面的字句,太过于雕琢,描写的冗长繁琐,用典、排偶的不够自然顺畅。

谢灵运的一首山水诗,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谢灵运的一首山水诗,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山水诗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通过描述山水风 景来表现自己的性情与志向。谢灵运是我国文学史 上第一位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中国山水诗派 的开创者。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 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 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
译文
黄昏和清晨的天气变换,山水之间的景色如同清灵的光芒。 山水的轻灵让人愉悦,使其在山水之中游历而忘记回去。 从峡谷出来的时候时间还早,等到乘舟渡湖时天色已晚。 四周的树林和山壑中聚积着傍晚的景色,天上飞云流霞和落日余晖 向天边凝聚。 菱叶和荷花在蔚蓝的河水中交相呼应,蒲和野草在一处相依生长着。 用手分开南边的障路的草木,很开心地栖息在东面的房间。 忧虑的东西少了自然觉得没有烦心事,心情畅快就会觉得很顺心。 送给希望保养身体的人上面这些话,希望他们能用这个方法来养生。
诗歌赏析
“清晖”二句,用顶真手法蝉联而出,承接自然。 虽由《楚辞·九歌·东君》中“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 兮忘归”句化出,但用在此处,却十分自然妥帖,完 全是诗人特定情境中兴会淋漓的真实感受,不说诗人 留恋山水,乐而忘返,反说山水娱人,仿佛山水清晖 也解人意,主动挽留诗人。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 著我之色彩。”
诗歌赏析
本诗讲究骈偶、刻意炼句,写景尽态极妍,文辞追求新奇,虽刻意经营 安排,但仍旧达于自然。 起首二句即对偶精工而又极为凝炼,从大处、虚处勾勒山光水色之秀美。 山间从清晨的林雾笼罩,到日出之后雾散云开,再到黄昏时暝色聚合,一 天之内不仅气候冷暖多变,而且峰峦林泉、青山绿水在艳丽的红日光辉照 耀下亦五彩缤纷,明暗深浅,绚烂多姿,变态百出,使人目不暇接,赏心 悦目。“昏旦”、“气候”,从时间纵向上概括了一天的观览历程;“山 水”、“清晖”,则从空间横向上包举了天地自然的立体全景。而分别着 一“变”字、“含”字,则气候景象之变态出奇,山光水色之孕大含深, 均给读者留下了遐思逸想。两句看似平常,却蕴含博大丰富。

山水诗中的谢灵运

山水诗中的谢灵运

山水诗中的谢灵运山水诗中的谢灵运山水映射了谢灵运的内心世界,在他的诗歌中翻江倒海。

到了谢灵运,山水成为了中国诗人抒情写意最好的载体,也是寄放情思最好的处所。

温州瓯江(又名永嘉江)中有一孤屿,当地人称作江心屿,曾经是晋宋之际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不羁的诗魂常常沉溺与耽游之地。

也就是这样一个激流中的孤独岛屿,见证了1500多年前一位在历史深处留下诗歌绝响的诗人,曾经怎样将自己的心灵放纵于山水,放纵于世道,而岛屿不沉,人却一去之后杳然难寻。

诗歌,无疑暗含了诗人与世界纠缠中最为隐秘也最为激烈的秘密。

所以诗歌语义上的雄浑与晦涩,皆是诗人命运轨迹的呈现。

决定一个人命途方向的,到底又是什么?一杜甫在《送裴二虬作尉永嘉》中曾写道:“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

故人官就此,绝境与谁同?隐吏逢梅福,看山忆谢公。

扁舟吾已具,把钓待秋风。

”诗中“故人”与“谢公”,都是指谢灵运;“绝境”一词是杜甫对谢灵运一生传奇命运的写照。

杜甫这首诗歌沉郁厚重、善于用典,与他诗歌的总体风格一以贯之,我认为“绝境”一词正是杜甫由谢灵运写该岛的著名诗歌《登江中孤屿》中“乱流趋正绝”一句所化。

谢灵运“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两句诗,将该诗的写景推向了一个高峰,同时也将诗人自己的境况和心境和盘托出,当然也将整首诗歌推至奇妙的境界,为中国山水诗歌完成了一次悲壮的铺垫,最终使这首诗成为中国山水诗歌崛起的标志。

而杜甫将谢灵运的命运以“绝境”一词来象征和概括,不能不说是诗圣眼光的独到以及察史、阅世俱深的体现。

人生的绝境,除了环境险恶外,可能真正是人自己心灵中的绝境。

这也是佛教心学的大义,可惜参佛已至妙境、聪慧非凡的谢灵运不是不懂得,而是不愿懂得。

他的《佛影铭》《维摩诘经赞》等文章,在当时影响颇大,尤其是他支持竺道生“顿悟”说的《辨宗论》一文,对后来禅宗理论的形成都有较大影响。

他研究佛学,却没能让自己的心身超然物外,这可能是谢灵运内心最大的秘密。

过去许多人认为,谢灵运的命运与当时晋宋交替有关,这种判断不免失于简单。

谢灵运的十首山水诗

谢灵运的十首山水诗

谢灵运的十首山水诗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诗人非谢灵运莫属。

他的山水诗富丽精工,接近自然,景物描摹细致入微,直接影响齐梁文学,也促进永明体出现。

更长远的影响,他对初唐、盛唐时期山水诗的繁荣产生推动作用,也因为他诗坛出现山水田园诗派。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谢灵运十首诗,体会其文字妙处,感受诗中深刻内涵,相信你会有所触动。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谢灵运〔南北朝〕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岁暮谢灵运〔南北朝〕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燕歌行谢灵运〔南北朝〕孟冬初寒节气成,悲风入闺霜依庭。

秋蝉噪柳燕辞楹,念君行役怨边城。

君何崎岖久徂征,岂无膏沐感鹳鸣。

对君不乐泪沾缨,辟窗开幌弄秦筝。

调弦促柱多哀声,遥夜明月鉴帷屏。

谁知河汉浅且清,展转思服悲明星。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谢灵运〔南北朝〕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邻里相送至方山谢灵运〔南北朝〕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

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

积疴谢生虑,寡欲罕所阙。

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

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

谢道韫〔魏晋〕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夜发石关亭诗谢灵运〔南北朝〕随山逾千里,浮溪将十夕。

鸟归息舟楫,星阑命行役。

亭亭晓月映,泠泠朝露滴。

谢灵运〔南北朝〕悬圃树瑶。

昆山挺玉。

流采神皋。

列秀华岳。

休哉美宝。

擢颖昌族。

灼灼风徽。

采采文牍。

陇西行谢灵运〔南北朝〕昔在老子。

柱小倾大。

绠短绝泉。

鸟之栖游。

林檀是闲。

韶乐牢膳。

谢灵运与山水诗

谢灵运与山水诗

山与水为界。

入界清修,欲抵仙界。

滴雨研墨,乔木为笔,灵动的词语潜入您的诗行,淡淡的仙气拂过,一首首山水诗,在人间留下踪迹,闪烁天籁之音。

我爱山爱水,行走风景中的诗行,遗憾的是无法得到您老人家的垂青。

我要穿越时空,穿上衣履,裹上路边采撷的幻象,继续远行神往的领地,借个蒲团,坐看云起,山水露出诡秘的微笑。

在山山水水中徘徊,我变成捕风捉影的抖擞者。

与山水精灵共鸣。

我的心扉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山与水:黄山、泰山、华山……喀纳斯湖、长白山天池、沱沱河、雅鲁藏布江、台湾浊水溪……
山水孕育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山山水水倾诉多彩的信息,却无法告诉你,生命终极的奥秘。

我常常站在峰巅景仰您,为飞流而下的
清泉膜拜。

天地为席,醉卧山水,火烧云对我眨眨眼,思潮起伏。

我祈望自己的生命之泉,溢过高山与大河。

谢灵运的山水诗

谢灵运的山水诗

声色兼美百代诗宗——谢灵运的山水诗陕西咸阳刘思凡摘要: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

而谢灵运就是开启了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

他在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表现新的题材内容、新的审美情趣,出现了“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和“性情渐隐,声色大开”的新特征。

关键词:谢灵运山水诗意境玄言(一)谢灵运——南朝著名诗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

东晋末,他历任名将刘毅的记室参军,秘书丞,中书侍郎,相国从事中郎。

刘裕█晋建立宋朝,谢灵运被降爵,出为永嘉太守,他心怀不满,常游山玩水。

宋文帝时,曾被召任秘书监、侍中、临川内史。

后因兴兵叛宋而被捕,在广州被杀。

谢灵运是大士族,生活奢侈豪华,常常随从数百人出游,写了许多山水诗常流露出享乐颓废的思想感情,缺乏积极的思想内容,但他能够抓住自然景物的特点,写得新颖细致,这和当时没有一味的“玄言诗”比较而言,可以说是别开生面。

山水田园诗以描绘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

它在我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

早在《诗经》中,有些作品就描写了山水景物,但它们只是以山水起兴,山水描写只是其中的片段,而不是作品的主体。

屈原的山水仍然没有成为主要的描写对象。

到了东汉末年,曹操的《观沧海》,生动地描绘了碣石山和渤海的景象抒发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一篇比较完整的山水诗。

但是,山水诗作为一个独立的诗歌流派和艺术形式,还是产生在晋宋时期。

那时,由于社会的动乱,政治的黑暗,一些士大夫处于对现实的不满而隐逸山林和田园,他们把优美的山水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因而形成一种以隐逸为亮的风气。

同时,有些士大夫为了享受生活的需要,建筑了大量的园林别墅,过着游山玩水的生活。

如石崇在他的金谷园,就曾邀请了导师所有著名的诗人前去游玩。

此外,老庄思想盛行,讲究清净自然养生之道,也促使一些士大夫到自然山水中去寻求人生的哲理和趣味。

谢灵运简介_谢灵运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

谢灵运简介_谢灵运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

谢灵运简介_谢灵运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谢灵运(385年-433年),汉族,浙江会稽人,原为陈郡谢氏士族。

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

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

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

由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谢灵运的诗全集:《登池上楼》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谢灵运。

其古诗全文如下: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祈祈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翻译】沉潜的龙,姿态是多么幽闲多么美妙啊!高飞的鸿鸟,声音是多么响亮多么传远啊!我想要停留在天空,却愧对天上的飞鸿;我想要栖息川谷,却惭对深渊的潜龙。

我仕进修德,却智慧拙劣;我退隐耕田,却又力量无法胜任。

为了追求俸禄,我来到这偏远的海边做官,兼又卧病在床,面对着光秃秃的树林。

每天蒙着被子,睡着枕头,浑不知季节气候的变化。

偶然间揭开窗帷,暂且登楼眺望。

倾耳细听有那流水波动的声音,举目眺望有那巍峨高峻的山岭。

初春的阳光已经代替了残余的冬风,新来的阳气也更替了去冬的阴冷。

不知不觉池塘已经长满了春草,园中柳条上的鸣禽也变了种类、换了声音。

想起《采繁祁祁》这首豳诗,真使我伤悲,想到《春草生兮萋萋》这首楚歌,更是让我感慨。

唉!独居的生活真容易让人觉得时间难捱、特别长久,而离开群体的处境也真是让人难以安心。

坚持节操那里仅仅是古人才做得到呢?所谓的“遯世无闷”今天在我的身上已经验证、实践了。

《苦寒行》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谢灵运。

其古诗全文如下:岁岁层冰合,纷纷霰雪落。

浮阳减清晖,寒禽叫悲壑。

饥爨烟不兴,渴汲水枯涸。

《豫章行》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谢灵运。

其古诗全文如下:短生旅长世,恒觉白日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灵运及其山水诗
主讲:章岿然
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

在谢灵运之前,山水草木一直是诗歌的一种点缀,山水只作为背景出现。

谢灵运开始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精致工整的语言刻画山水的秀美,创造出真正的山水诗,成为我国山水诗的鼻祖。

谢灵运的山水诗,形式绮丽,声色并妙,在题材、内容、诗歌语言以及表现手法上别开生面,开拓了诗歌的新境界,对古典诗歌的发歌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谢灵运一生著作极丰,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有“宋临川内史《谢灵运集》十九卷”,但大多在宋代就散失了。

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李献吉、黄勉之、沈道初等人先后将散见于《文选》、《乐府诗集》、《宋书》以及其它各类书中的谢灵运诗文辑出,编排成书,由焦竑刊刻行世。

我们现在见到的收录谢诗较为完备的《谢康乐诗注》,就是黄节根据焦本《谢康乐集》中的诗歌部分加以重编注释的。

从《谢康乐诗注》所辑录的七十多首谢诗来看,谢灵运的创作并没有局限于山水诗的范畴,还有乐府诗从及为数不多的田园诗和《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等等,但为谢灵运所擅长并取得极高艺术成就的还是山水诗。

一、身世遭遇与山水诗创作
谢灵运是“淝水之战”名将谢玄的孙子,他生长在世族豪门、显贵大地主的家庭里,十八岁就承袭了“康乐公”的爵位。

但魏晋时期,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阶级斗争异常尖锐,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尔虞我诈,彼此倾轧,斗争激烈。

当时,以刘裕为代表的刘宋王朝统治者坚决地推行抑制门阀大族、提拨庶族地主作为辅佐、加强集权统治的政策,对王、谢等大贵族集团施以压力,企图摧毁他们顽强的势力。

谢灵运便在刘裕这种削弱士族势力,实行皇帝专制的政策下被降爵为候。

处身于这样的形势中,谢灵运为了维护自己贵族集团的地位和利益,经常与统治者处于一种复杂而剧烈的斗争中。

他一直对刘宋集团采取不合作和反抗的态度。

刘义隆即位后,深知谢灵运倔强不驯,更有意严加裁制。

谢灵运感觉到了自己的危险,只求隐退。

永初三年(),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任职仅一年便托病回故乡始宁隐居。

元嘉三年(),谢灵运被召至京为秘书监,常常称病不朝,结果仍是请假回籍。

这是刘宋王朝不能容忍的。

刘义隆认为谢灵运脱离控制,很不放心,就唆使地方官告他造反,迫使谢灵运到京表白,乘机要他做临川内史,事事加以掣肘。

谢灵运自然是不愿受这种约束的,刘义隆于是派人带兵逮捕他。

这样,谢灵运不得不兴兵反抗,结果是兵败被杀。

一代大诗人就这样在刘宋王朝与世族的斗争中了却了一生。

朝廷失宠,宫廷之争失败后,谢灵运身在朝廷,心却在山水之中。

他一方面隐逸泉林、纵情山水,在山水林野中去探寻、追求独立于黑暗现实之外的人生理想,一方面又还苦恋着昔日的荣华,对过去的特权难以忘怀。

处于这样一种两难境地,谢灵运常常开山伐木,登山观水。

因为只有这样,只有远行郊野荒林之中,才能忘却世道的艰难痛苦;只有在无限纯净的山水中,才能寻找到精神的自由与解脱。

因此,谢灵运追求老子的无为、庄子的逍遥。

但由于他没有最终跳出功名利禄的怪圈,短暂的惬意之后,他又感到迷茫,故而屡屡向山水诉说自己的失意与孤寂,倾吐自己的不幸与愤懑:“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运往无淹物,年逝觉易催。

”(《岁暮》)“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正绝,孤屿嵋中川。

”(《登江中孤屿》) “隐逸”和“仕途”这两种思想经常在谢灵运的心灵深处搏斗;逃避现实而又不能逃避现实的矛盾纠缠着他。

遭受统治者的猜忌、排斥和打击,他被放逐到穷乡僻壤,只好遨游山水,怡情风月,但又不能真的忘情于权势;陷入庄园和林泉之中,却又不甘寂寞;逃避到自然美景和老庄哲理之中,但始终无法摆脱心中的烦恼,无法避免政治上的迫害,做个与世无争的真正隐士。

他把这种对现实的苦闷、个人的苦闷和忧伤都写进诗文中,因此,在谢灵运的作品中,存在着主客观之间的
深刻矛盾:黑暗残酷的现实生活与诗人主观愿望的强烈冲突以及自然美与人间离乱、悲苦的鲜明对照。

正如白居易在《读谢灵运诗》中说:“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

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

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谢灵运的山水诗是自己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的内心积闷的发泄,是刘宋朝时期那个特殊政治形势中种种矛盾和斗争和反映。

二、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风格
《宋书·谢灵运传》说:“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灵运素所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期,民间所讼,不复关怀。

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然。

”“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障千重,莫不备尽。

”谢灵运一面欣赏山水美景,一面吟咏成诗。

他对蕴存于山水云林中的自然美观察十分细致,一草一木经过他的艺术渲染就形成了优美的意境;他常常把自己对自然的一往情深和被山水神秀触发的哲思,都溶化在景物描写之中,从而使其山水诗带上了强烈的主观色彩,富有鲜明个性。

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密林含余清,远山隐半规”(《游南亭》)、“崖倾光难留,林深响易奔”(《石门新营所住》)……这些诗句所营造的意境,或幽秀清空,或高华豪岩,全都是情景交融的结果。

因此,谢灵运的艺术风格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

鲍照称谢灵运的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南史·颜延之传》);汤惠休也说:“谢诗如芙蓉出水”(钟嵘《诗品》)。

谢灵运在不少的篇中,主动地刻画了自然界的优美景色,给人以清新之感。

如《初去郡》中:“溯溪终水涉,登岭始山行。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等句,把诗人在秋高气爽的夜晚,涉水登山,挹飞泉,搴落英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

又如:“援萝聆青崖,春心自相属”(《过白岸亭》)写春;“晚霞枫叶丹,夕熏岚气阴”(《晚出西射堂》)写秋;“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写冬等等,诗人从不同角度揭示大自然的美,形象鲜明突出,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登江中孤屿》中“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两句,写诗人乘船在江中游览,所见的天明朗、湛蓝,几朵白云飘在天上,阳光明媚;所见之水,清澈透底,水中倒映着云和日,天朗水清。

诗人在描写景物时,并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但细细品味,这江水一色的美景却是令人陶醉和神往。

谢灵运山水诗明丽清新的艺术风格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自然的诗风却是通过精雕细刻得来的。

钟嵘在《诗品》中说谢诗“其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芜为累。

” 谢诗的艺术风格也此产生了不容忽视的缺点:雕琢过多、形容过多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繁冗堆砌、语言晦涩。

三、谢灵运山水诗的表现手法
东晋以前的诗,没有把山水作为主要的题材,因而写景技巧极不发达。

到了谢灵运手里,才自觉地革新和提高了诗的写作技巧。

谢灵运以山水入诗,特别注意声色的描绘,追求图画音乐式的美。

沈德潜说:“至于宋,体制渐变,声色大开”(《古诗源·例言》),这种“声色大开”的诗风,正是谢灵运刻意追求的结果。

如“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铜陵映碧涧,石磴泻红泉”(《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等诗句,注重色彩的描绘,笔触鲜明,逼真地再现了美妙的山光水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是诗里图画;又如“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石门岩上宿》)一联,又完全诉诸听觉,巧妙地再现了大自然中的天簌,是诗里的音乐。

谢灵运在创作中非常重视对形式格局的精心推敲,他惯用“叙事写景说理”的结构,写出了一些写景抒情浑然一体的优秀诗篇,很得人们的赞赏,《登江中孤屿》一诗便是如此。

全诗开头两联叙事,说明出游的打算;中间两联描写江中孤屿的景色;末尾三联发表人生感想并说明延年益寿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这首诗结构绵密,前后呼应,层次井然,开合有致,丝毫没有生拼硬凑的痕迹。

这些也正是谢灵运运用三段式结构成功诗篇的共同特色。

但在谢灵运许多山水诗中,都存在着这样的结构,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程式,造成了谢诗整体风格的单一,显得呆板、枯燥、缺乏变化,令人不喜多读。

并且,三段式的末尾往往是“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登江中孤屿》)这一类的消极出世思想,使山水诗拖上了一条玄言的尾巴。

因此,他的诗普遍存在有句无篇的特点,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