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朱淑真诗词意境的相同点

合集下载

【论李清照和朱淑真诗词中“愁”情的异同】 朱淑真断肠愁研究

【论李清照和朱淑真诗词中“愁”情的异同】 朱淑真断肠愁研究

《【论李清照和朱淑真诗词中“愁”情的异同】朱淑真断肠愁研究》摘要:因为都是女性,二人的“愁”情诗词有相似的风格,感情真挚,描写生动,意境浑然,情景交融,比喻贴切,语言浅显流畅,含蓄委婉等,但由于两人生活时代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两人诗词中的“愁”情又都各具特色,周颐平论道:“淑真清空婉约,纯乎北宋,朱淑真大约生活在北宋末到南宋初年,她出身于大户人家,从小生活优裕,她很有才华,懂音乐,善绘画,酷爱诗词宋代出了两个著名的女词人,一个是李清照,一个是朱淑真,这两个女子因为生活的经历都很不幸,又都有罕见的才华,都写出了很多令人断肠的“愁”情诗词。

因为都是女性,二人的“愁”情诗词有相似的风格,感情真挚,描写生动,意境浑然,情景交融,比喻贴切,语言浅显流畅,含蓄委婉等。

但由于两人生活时代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两人诗词中的“愁”情又都各具特色,周颐平论道:“淑真清空婉约,纯乎北宋;易安情近浓至,意境较深博,下开南宋风气。

非所诣不相若,则时会为之也”。

一朱淑真大约生活在北宋末到南宋初年,她出身于大户人家,从小生活优裕,她很有才华,懂音乐,善绘画,酷爱诗词。

然而这一切都成了她不幸的根源,因为古代中国女子,无才便是德,有才不仅毫无用处,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烦恼。

多才多艺的朱淑真希望她的丈夫是个爱诗词的人,然而现实击碎了她的梦想,父母为她挑的女婿与她没有任何共同语言。

从出嫁的那天起,朱淑真便堕入了绝望的深渊,她满腔悲愤无处发泄,只能借诗词来倾诉愁怀。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和雨意不相宜。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尽管朱淑真对她的丈夫一千个不满意,却不得不随他一同游宦北方。

她原是钱塘人,这一去远离父母又与丈夫感情不合,自然是孤苦伶仃,度日如年。

这种苦不堪言的日子实在难熬,她决定回到了娘家,再也不肯与丈夫一起生活,作了终了娘家的打算,然而这种孤寂无聊的生活也是难耐的,每当春天来到的时候,朱淑真就放下帘子――“我不忍见此春光也!”她写了大量怨春的词,描写她寂寞深闺中无聊的生活和愁闷的情怀。

李清照与朱淑真词比较

李清照与朱淑真词比较

李 清 照和 朱 淑真 前 期作 品 中都 表 现 了少 女 天
朱淑真前期的词作 中也有表现少女情怀的, 例
真活泼的情怀, 有她们对大 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以及 情窦初开时对情人羞 涩感情 的流露 。如李清照 的 《 点绛唇》 : 蹴罢秋千 , 起 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 , 薄汗
轻衣 透 。见有人 来 , 袜 划金 钗 溜 , 和 羞 走 。倚 门回
者不 少 , 清 照 为冠 , 次 则 朱 淑真 , 次 则 魏夫 人 。 ” ( 陈
着单衣的可人女孩子 , 突出了她天真活泼 , 憨态可 掬的 娇 美形象。紧接着 , 作者笔锋一转 , 使静谧 的
词 风变得 生 动起 来 , 从小 女孩 一系列 的 动作体 现 出
了封建社会深闺少女的心理和行动 , 为我们揭示出
廷焯《 云韶集》 ) 这两位著名女作 家的创作各有千
秋, 她们 的作 品丰 富了我 国宋 词 的宝 库 。


词作 的思想 内容 比较
者 的这两个堪称神来之笔 的短句生动 的表露了少
女 的内心世 界 , 栩 栩如 生地刻 画了她 的天真烂 漫 与
勇 敢大 胆 。
( 一) 少女 天真 情怀 的流露
二人在文学史上 的地位 。《 宋史》 说李清照“ 诗文 尤称于时” 。明杨慎《 词 品》 : “ 宋人中填词 , 易安亦 称冠绝 , 使在衣冠 , 当于秦七 、 黄九争 , 不独争雄于 闺阁也。 ” 魏仲恭赞朱 淑真 日, “ 天资秀发 , 性 灵钟 慧, 出言吐句 , 有奇男子所不如” ( 《 断肠集 ・ 序》 ) 。 田艺蘅称朱淑真: “ 文章 幽艳 , 才色娟丽 , 实 闺阁所 罕见者” ( 《 纪略》 ) 。清陈廷焯谓 : “ 宋夫人能诗词

李清照与朱淑真词的比较

李清照与朱淑真词的比较

李清照与朱淑真词的比较李丽娜内容提要李清照、朱淑真都是宋代著名的女作家,且都以词著称于世。

她们的诗词既有许多共同之特点,又各有千秋,堪称宋代词坛中双璧,在中国文学史上相映生辉。

本文主要从李清照及朱淑真自身的特点以及她们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方面来比较异同,揭示二者在词的创作上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关键词李清照,朱淑真,词,思想内容,艺术,比较一、二位作家相近的身世和才艺(一)她们的生活时代相近,都受到过良好的家庭教育,都有着坎坷不幸的一生。

李清照生于北宋神宗元年7年(公元1084年),卒于绍兴25年(公元1155年)以后,大约生活了70多岁。

她是南渡前后的作家。

而对于朱淑真究竟是北宋人,还是南宋人,却众说纷纭,但多数人认为她是南宋人,大约活了50岁。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颇有文化氛围的封建士大夫的家庭,父母学识渊博,能诗善文。

父亲李格非官居礼部员外郎,曾著有《洛阳名园记》,并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号称后四学士。

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擅长诗文。

李清照自幼便受到浓厚的文学艺术氛围的熏陶。

而朱淑真则出生于钱塘的一个官宦家庭,父亲曾宦游浙西,家境富裕,家中庭院宽敞、雅丽,还有东园、西园、水阁、桂堂、依绿亭等,她常在期间玩赏,还屡屡用诗词吟咏诸景。

据记载朱淑贞的父亲也是位读书人,她从小也受过良好的教育。

相近的家庭环境和文化熏陶,为她们走上文学道路产生了积极影响。

李清照的婚姻应该说是幸福的,她18岁与长她3岁的太学生赵明诚结婚,二人意趣相投,一起吟诗酬唱,婚后十分幸福。

靖康之难后,他们夫妇随着朝廷一起逃难,丧失了大部分珍藏的金石书画。

在建炎三年,赵明诚又得病去世。

这一切都给她以巨大的打击。

她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磨难。

绍兴二年,她又嫁给了张汝舟。

暮年她在贫困漂泊中度过,晚年更加凄惨。

而朱淑真的一生也是悲苦的。

她遵从“父母之命”结婚嫁人,她的丈夫原本市井出身,后来读书,曾做过小官。

朱淑真曾随其夫到过扬州、湖南等地,途中作有《江上阻风》、《舟行即事七首》等诗。

李清照与朱淑真审美意象之比较

李清照与朱淑真审美意象之比较

李清照与朱淑真审美意象之比较作者:曹雪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2期摘要:朱淑真、李清照是我国南北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杰出女性作家。

她们的作品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都有其相同和不同之处,本文选择了她们作品中意向的比较。

两位作家的闺阁生活相类似,因此,她们在审美意象的选择上有很大的相同。

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和爱情经历的迥然不同,使她们在审美意象的选择又有很大的不同。

关键词:李清照;朱淑真;意象[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3-0-01中国文学发展的长河中,女性文学令人注目。

古代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女性作家,虽然流传下来的作品数量不及男子多,题材也不及男子广泛,但这些作品以她们独特的视角表达女子特有的内心情感和个性意识。

在宋代众多的女性作家中,易安为冠,次之朱淑真。

下面,笔者就谈谈李清照与朱淑真审美意象的异同。

一、闺阁作品意象的比较李清照与朱淑真二人相同之处在于她们都生活在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文学氛围之中。

这种同样的家庭环境使得两位作家早期的少女生活充满了书香气息,诗情画意,也形成了她们特有的女性的浪漫情怀,以温柔清新的眼光看待世界。

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里描绘的藕花深处的归舟和滩头惊飞的鸥鹭,活泼而富有生趣。

作者选用了“藕花”“鸥鹭”这些意象,清新、自然、生动。

描绘了少女时期一次泛舟游乐的剪影。

这些都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抒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而朱淑真在《春园小宴》中写道:“春园得对赏芳菲,步草鞋絮点衣,万木初阳莺百啭,千花乍拆蝶双飞。

”诗中描绘了初春花园的自然图景,作者选用的“莺”“蝶”“草”“絮”等意象也同样的清新、活泼、生趣盎然。

体现了一位无忧无虑的少女悠然自得的心境以及对大自然的憧憬。

由此可见,朱李二人在早起作品中审美意象的选择上有很大的相同之处。

论朱淑真与李清照诗词作品之比较

论朱淑真与李清照诗词作品之比较
李清照的作品被誉为“婉约派之宗”,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02
朱淑真与李清照诗词风格比较
章节副标题
朱淑真的婉约柔美
朱淑真的诗词风格以婉约为主,语言优美,情感细腻。 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爱情、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朱淑真的诗词中常常表现出女性的柔美和温婉,给人以美的享受。 她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宋代四大女词人之一”。
李清照的词 作以豪放激 昂、情感丰 富著称,对 后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二人的诗词 作品都反映 了当时社会 的风貌和人 们的生活状 态,具有很 高的历史价 值和文化价 值。
二人诗词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启示
朱淑真与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们的作品被视 为女性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朱淑真与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她们的作品被视为中 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共同点:都表达了对自然、人生的热爱和感慨,如朱淑真的《蝶恋花·春景》 和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不同点:朱淑真的诗词更多关注个人情感,而李清照的诗词更关注社会、国 家大事,如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和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 骤》。
女性意识与自我价值的比较
朱淑真诗词中的女性意 识:关注女性内心世界, 表达对爱情、婚姻、家 庭的独特见解
朱淑真与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深远,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 了重要影响。Leabharlann 后人对二人诗词作品的评价与影响
朱淑真被誉 为“宋代第 一才女”, 其诗词作品 在当时具有 很高的声誉。
李清照被誉 为“千古第 一才女”, 其诗词作品 在中国文学 史上具有重 要地位。
朱淑真的诗 词作品以婉 约清新、情 感真挚著称, 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的影 响。

李清照的“忧思”之情与朱淑真的“哀婉”之意

李清照的“忧思”之情与朱淑真的“哀婉”之意

李清照的“忧思”之情与朱淑真的“哀婉”之意中国在母系文化社会解体之后,长期的处于古老的男权宗法社会制度下,自古以来,着书立说,立言立功者,一直为男性所为。

这样的社会塑造的必然是“无才便是德”的女子,而李清照与朱淑真的存在则是大不同。

两人均善诗词,属才女之流,在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女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明清以来,研究者多以“淑真易安,并称隽才”作评价。

但二人因境遇不同,其诗歌情感、题材、风格等亦不完全同。

李清照和朱淑真的词的主要共同特点有:一是以花喻已,以季节寄幽思。

在她们的词中,随处可见各种花的意向,黄花、梅花、梨花、海棠、红杏等等。

女人如花,娇艳却不能持久,所以,在二人的笔下,花朵成了具有悲剧性的意象,“人比黄花瘦”,“寂寞梨花落。

”季节更替,相思不变,“咏春词”也好,写景词也罢,抒发的并非是自然的美好,而是盎然生机下孤单寂寞、相思怀人的伤感情怀,寄托诗人的幽思,诠释幸福、爱情的可贵,现实境遇的痛苦、无奈。

二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作为写作的素材,塑造了处于感情困扰之中的女性形象,拓宽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

李清照、朱淑真的词都大胆表现了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对离别的不堪忍受。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诗人情深意切,使这样的离别词别具一格。

朱淑真则更为直接的表达了对丈夫的不满,对婚姻不幸的感叹,对相思孤寂的哀怨。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

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菩萨蛮》)文字的抗争不能改变这不幸的命运,最终以死亡的悲剧方式获得了解脱。

同为女人,同样有着灵秀的才气,注定了她们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遭遇悲剧性的境遇,有着同病相怜的命运。

她们的诗词必然有着风格与感情色彩上的类似,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特点,这让她们的词同样有着不同之处。

一对才情难得一见的才女,在作品中的表现各有千秋。

一是情感所指不同。

分析李清照与朱淑真

分析李清照与朱淑真

分析李清照与朱淑真词作“愁绪”的异同“愁绪”是我国历代众多文人诗词中多次表现的情感,我国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在经历过一系列身世浮沉后,更是将愁绪描写至绝佳之境。

与她同时代的另一位女词人朱淑真也在用自己不一样的笔触表达着自己的一缕愁思。

宋代词作繁荣,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女词人,正如清代陈廷焯所说:“宋妇人能诗词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次则魏夫人也。

”李清照与朱淑真作为宋朝女词人中较为突出的两位,她们的词作在相同的社会背景,性别观点的影响下具有一些相似的特点。

但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也使得这两位女词人的作品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愁”这种情感基调是两位词人作品中都经常流露的相似点,基于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李清照与朱淑真词作中“愁绪”的异同。

一、作品风格女性作家的作品普遍具有细腻婉约的特点,李清照与朱淑真也不例外。

她们同属婉约派词人,作品结构深细缜密,语言圆润清丽,音律婉转和谐,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但是李清照的词在这种风格上又透露出些许的豪放之情,这就使得她的作品相较与朱淑真拥有更高的格调。

这样的差异性在靖康之变后变得越发明显。

例如李清照与朱淑真都写过关于项羽的作品。

我们可从这两首主题相似的诗中略窥一二。

《夏日绝句》《咏史其二》生当作人杰,盖世英雄力拔山,死亦为鬼雄。

岂知天意主西关。

至今思项羽,范增可用非能用,不肯过江东。

徒叹身亡顷刻间。

通读两首诗我们不难感受到,李诗起调高昂,充满浩然之气,直接而且鲜明的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是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

朱诗则首先肯定了项羽的英雄气概,然后又分析了他失败的原因,表达了惋惜之情。

这两首诗一个慷慨激昂,一个较为平静,体现出了李朱二人风格差异。

二、题材与内容。

在题材与内容方面二者愁绪的异同更加显而易见,李清照丰富的个人经历使她的愁绪不仅局限于闺怨。

在经历过靖康之变,国破家亡后,李清照后期的作品更在于家国之思,亡国之痛。

李清照与朱淑真词的比较

李清照与朱淑真词的比较

浅谈李清照与朱淑真词的比较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男性始终是社会的主导。

不管是在政治上,文坛上还是社会生活中,女性总是被强制作为男性的附庸处在下风,这无疑是不公平的。

庆幸的是,尽管被沙子无情地掩埋,闪耀的金子还是倔强地放射出熠熠的光辉。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女性作家屈指可数,而能够穿透历史樊篱、超越历史约规,在封建礼教重压下坦率展露女性内心、大胆释放个人情感的女作家更是少之又少。

李清照和朱淑真作为理学昌盛之宋代的女作家,敢于蔑视封建纲常,突破个体局限,对女性自我予以精神关照,仅其胆识和勇气就足以引人注目,更何况是旷世的才情。

这是两位相映生辉的两位女作家,由于相同的生活背景、相似的离愁别苦,李清照与朱淑作品呈现出许多的共同之处。

作为婉约派的的词人,李清照与朱淑真都不约而同地在词中写景,且在所写景物中渗透着人的情感。

李清照善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如《声声慢》中所渲染的冷清凄惨之景,既是客观环境的冷寂,又是作者心境悲凉的表现,并且浑然一体。

三杯两盏淡酒、满地堆积的黄花、点点滴滴的黄昏细雨,这不仅仅是深秋的萧索凄冷景象,更是词人当时对人间孤独和人生乏味的体会。

靖康之难,丈夫已逝,国破家亡的伤心和绝望充溢着易安居士的内心。

在朱淑真作品中更有大量歌咏梅竹的诗,将梅竹拟人化,如《直竹》、《雪夜对月赋诗》。

她赞美竹的挺拔有节,梅花的表里清澈,实是歌颂了人的坚强正直、不畏强权、光明磊落、超凡脱俗等精神品质,把它们作为理想人格的象征。

许是由于都遭遇了太多的不如意,李清照和朱淑真的词中都出现了很多反映愁怨的意象。

女子本多情,细腻的情感,敏感的心思,每一点风吹草动都在她们心里留下涟漪。

于是,“愁”“泪”“恨”“酒”“孤独”都成为了她们情感的最好代名词。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逢春触处须萦恨,对景无时不断肠”,忧愁涵盖了她们的时间,充实了她们的空间,浸淫了她们的身心,却也推动着她们在诗词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李清照和朱淑真的诗词到底是谁影响了谁

李清照和朱淑真的诗词到底是谁影响了谁

李清照和朱淑真的诗词到底是谁影响了谁
在表达愁情、描绘意境甚至于遣词用句方面,李清照和朱淑真这两位伟大的才女之间有惊人相似的痕迹:
李清照说,“绿肥红瘦”;朱淑真说,“绿肥红浅”。

李清照说,“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朱淑真说,“写字弹琴无意绪,踏青挑菜没心情”。

李清照说,“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朱淑真说,“寒食不多时……闲却秋千索……寂寞梨花落”。

李清照说,“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朱淑真说,“非干病酒与悲秋”。

朱淑真的生活年代究竟是在李清照之前还是之后,其实后人的考证各执一辞,难以确定,因而也就难以确认究竟是谁影响了谁,谁师承了谁。

不过依照一般的观点,朱淑真应生在李清照之后,相隔时间不会太长。

李清照的词名在当时已相当显赫,晚年又卜居杭州,朱淑真熟读李清照的诗词,受其影响,且有意仿效和吸收,可能性似乎要大些。

李清照与朱淑真作品特质之比较

李清照与朱淑真作品特质之比较

李清照与朱淑真作品特质之比较•相关推荐李清照与朱淑真作品特质之比较李清照与朱淑真作品特质之比较弋朝乐(商洛学院陕西商洛726000)[摘要]李清照和朱淑真堪称宋代女性词坛中的双璧。

二人有着相同的叛逆性格和卓出的才气,同为女性作家,李清照除了有女性的细腻之外还兼有男子气概胸怀,而朱淑真却把女性作家的特质发挥到极致;另外,李清照的二人的视野也有阔狭之分。

同样的才情,同样的叛逆,风格却截然不同,主要是因二人生活经历以及个人气度不同所致。

[关键词]李清照;朱淑真;《断肠集》;叛逆;女性特质作为封建时代的女子,李清照和朱淑真两人身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才华出众,都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个性特征,都具有强烈的叛逆意识等等。

然而,历来公认李清照的成就却要远远超出朱淑真,但笔者认为这并非仅仅由于二人才华有高下之别,确是造化弄人,是很多偶然因素合力的结果。

如家庭出身,婚姻爱情遭遇,人生际遇,以及叛逆的原动力不同等等。

一、两个叛逆的女性李清照和朱淑真是宋代相去不远的两位女作家,她们都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和自我意识,也都在词作和生活中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反礼教的叛逆精神。

首先李清照叛逆精神在其毫不掩饰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作“闾巷之语,荒淫之词”中体现出来。

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等,都是赵明诚游宦时期李清照所写的表现对丈夫的思念和“武陵人远”后的愁绪。

有这么多的词作出现,一方面当然是出于情感的自然流露,并且这些词的对象和读者原是李清照的丈夫,她的那些“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香冷金猊,被翻红浪”之词,正是闺阁之情的一种真诚直观的表达,是她情感的外化,表现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生活状态;而另一个方面,这种情感的宣泄能得到共鸣。

正因为她和丈夫有着相同的志趣和爱好,她的情感可以外化为词,并能得到丈夫的赏识,甚至能从中得到鼓励。

尽管外界对她这种不加掩饰的表达男女思念之情是横加非议,如王灼《碧鸡漫志》中:“易安居士,京东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赵明诚德甫之妻。

李清照与朱淑真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与朱淑真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赵天为李清照、朱淑真,皆宋代闺阁之隽才,二人并擅文坛,以其婉约蕴藉、曲尽人意的精湛艺术在词坛上各领风骚。

她们又都是抒写相思的高手,有大量的怀人词作。

在今已确定为李清照作品的46首词中,怀人词有18首。

而在今存的27首朱淑真词中,怀人词作则有14首。

其中一首《生查子·元夕》实为欧阳修词,而另一首《生查子》(年年玉镜台)则是李清照的存疑词作之一。

如略去这两首归属不明的作品,也还剩下12首怀人词,比重也是不小的。

本文欲从怀人词这一侧面,窥探两位女作家心境的不同与词作的差异。

既然要比较这为数众多的怀人词,那么它们到底是写给谁的呢?这是首先要说明的问题。

李清照的怀人词是写给其丈夫赵明诚的,这毫无疑问。

《古今女史》上说:“自古夫妇擅朋友之胜,从来未有如李易安与赵德甫者,才子佳人,千古绝唱。

”恩爱至此,一旦夫妻分别,妻子当然会将思念之情诉诸诗词。

清照思夫写下大量怀人之词,这是人之常情,也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而朱淑真则“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井民家妻,一生抑郁不得志……悒悒抱恨而终”。

那么她的怀人词是写给其丈夫的,还是写给其婚外恋人的?我认为,朱淑真的怀人词应是写给其婚外恋人的。

其原因有三:第一,朱淑真有诗曰“却嗟流水琴中意,难向人间取次弹”(《春昼偶成》);“水光山色随地改,共谁裁剪入新诗”(《舟行即事》);“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秋怀》);皆叹其夫不才,知音难遇,所配非偶,抒发婚姻“不相宜”的哀怨之情。

更有《春日抒怀》诗曰“从宦东西不自由”,夫妇相从为什么会“不自由”呢?显然是因为淑真与丈夫志趣不投。

对这样一个与自己志趣不投,且“籧篨戚施,种种可厌”的丈夫,朱淑真怎会对他表达如此深挚的爱,写下如此大量缠绵的怀远之词?第二,如果朱淑真的怀人之词皆是为夫而作,那么他们夫妻必是感情笃深,即使是丈夫才情不如自己,也不会发出知音难遇、所配非偶的怨恨(别忘了赵明诚的才情也不如李清照)。

李清照朱淑真词作意象择取缘由探析

李清照朱淑真词作意象择取缘由探析
之词 :想 离 情 、别恨 难 穷 。牵 牛 织 女 ,莫 是 离 中” 《 香 “ (行
钗 头凤 。独 抱 浓 愁 无好 梦 , 阑犹 剪 灯 花 弄 。— — 李 清 照 夜
《 恋花》 堞
独 行 独 坐 , 唱 独 酬 还 独 卧 。 立 伤 神 . 奈 轻 寒著 摸 独 伫 无
子 》 ,寒 日萧 萧上 锁 窗 , 桐应 恨夜 来 霜 ”《 鸪 天 》 。 )“ 梧 (鹧 )写 愁 之 词 :独抱 浓 愁 无 好 梦 , 阑 犹翦 灯 花 弄 ”《 恋 花 》 , “ 夜 (蝶 )
第2 2卷 第 3期 21 0 2年 9 月
江 西 青 年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 RNAL OFJANG OU I XIYOUT VOC I H AT ONAL C L E OL EG
Vo . 2 No. 1 . 3 2
So .0 p2 1 2
李清照朱淑真词作意象择取缘由探析
自然 之景 来 抒 心 中 之 情 。 当理 想 的 爱 情 与 现 实 的 残 酷 碰
撞 , 们 选 择 赋 情 于 自然 景 物 , 她 们 心 中 的憧 憬 、 落 、 她 将 失
愁 苦 寄 托 于 词 中意 象 , 曲地 表 达 出来 。 同为 宋 代 女 性 作 婉
意 象 和词 句来 表 达 她 们 相 同 的感 受 , 这 种 感 受 又 是 女 性 而
所 特 有 的话 语 方 式 。这 些 发 自肺 腑 的 愁 苦 . 那 个 妇 女 地 是 位 得不 到 伸展 的社 会 特定 环 境 下 的 产 物 . 流 连 于 官场 政 是
家 , 清照 、 淑真 的 境 遇有 相 同 之处 , 爱 情 和 婚 姻 生 活 李 朱 对 的憧 憬 与 梦想 。 独居 生 活 的体 验 和 感 受 存 在 很 多 相 似 之 对 处 。 们 的作 品 多 表 现 聚 散 离 别 , 发 心 中 愁 苦 : 性 孤 苦 她 抒 女 无 依 的凄 冷 心 境 , 她 们 自观 自怜 性 格 的写 照 。 同 的 主 是 相

李清照与朱淑真诗词之比较

李清照与朱淑真诗词之比较

李清照与朱淑真诗词之比较作者:张彩云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7年第09期摘要:李清照与朱淑真是宋代相映生辉的女作家。

她们的诗词在艺术构思、题材范围、艺术风格等方面有许多相同相近之处,但是她们在艺术主张、艺术感受、厚重感等方面又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

把握她们的异同,揭示其艺术特色,对于女性文学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李清照朱淑真诗词艺术比较在中国文学史上,称李清照与朱淑真为第一流的女诗人和女词人,当之无愧。

①朱淑真是宋代唯一能与李清照齐名的女词人。

她们俩多才多艺,堪称宋代词坛双璧,但两人的创作各有千秋,其作品丰富了我国古典文学的宝库,对后世文学尤其是女性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清照生活在文学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里。

自幼有才藻,工诗词文,是当时公认的才女。

《宋史》说她“诗文尤称于时”(见《宋史·李格非传》)在词上,她能集雅俗于一体,是“婉约词之宗”。

朱淑真亦自幼聪慧,能诗能文能词,善书画,通晓音乐等。

因所嫁非偶,婚姻不幸,但她大胆率真,不畏世俗,不回避自己的真情实感。

她敢于在作品中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心迹,语言清新。

她善于写实性抒情,将微妙复杂、捉摸不定的情绪转化为文字,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凝聚于笔端,用蘸着血泪的文字展示封建社会才女的孤寂悲凉的感情世界以及理想生活难以实现的怅惘。

她以独特的眼光和细腻的情感抒写女性的内心感受以及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这是当时众多男性作家所不能及的。

一、二人诗词之相同点李清照与朱淑真的词均以婉约为主,但也有豪放之作。

李朱词都表现了离愁别苦。

这几乎是婉约派词共同的传统主题,也是李朱词中共有的特色。

(一)构思精巧,创意新奇。

二人的词都善于在词中写景,且在所写景物中渗透着人的情感。

李清照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活场景和真切感受,酝酿成诗意醇厚的主题,同时在表现手法上又能有新意。

她善于寓情于物(景),情景交融。

如《声声慢》中所渲染的冷清凄惨之景,既是客观环境的冷寂,又是作者心境悲凉的表现,并且浑然一体。

李清照朱淑真诗词意境的相同点(精)

李清照朱淑真诗词意境的相同点(精)

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08No.8古典文学新探李清照朱淑真诗词意境的相同点刘健萍在中国文学史上,诗词一直是人们欣赏推崇的精彩华章,其中宋词的浩瀚里我们不能忽略那颗奇异的明珠:女性文学。

女性以她们细腻独到的视角,朴实而又耐人寻味的文字,抒写她们丰富隽秀的内心世界,独树一帜,让人玩味不已。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共性,李清照和朱淑真,从她们的作品里,我们可以试着解读宋代女性词人的创作风格。

二人所用皆为常用意象李清照、朱淑真二人和大多数的诗人一样,都善于从四季景物中找到自身情感的代言物,从而将自己的情感微动,参照景物的变化,以古老的意象付诸笔端,从而不但使作品具有诗意和形象性,而且情感的表达更鲜明突出,细腻入微。

他们都是从四季景色变化的不同来渲染自己对人、对事感情的流露,使自己的诗辞达到人景情《鹧鸪天》、《江城子・赏春》等作,都将芳草意象纳入其中。

摘要凄凉悲伤的梧桐。

白居易《长恨宋代是词文化极尽张扬的时期。

歌》中,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其中更难得的是涌现了几位优秀的女落时。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性作家,李清照、朱淑真应该是其中佼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佼者。

她们撷取生活中常见的意象,用“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愁字了得?”女性特有的细腻来观察抒写自己对于恨夜来霜”,朱淑真《秋夜》、《菩萨蛮》生活和爱情的思考和幽怨,展现了当等都有梧桐的身影。

时社会女性在生活中的真实面貌。

不屈不挠、高洁的梅花。

李清照关键词:李清照朱淑真意向比较意《清平乐》:缱绻临歧嘱咐,来年早到梅象愁苦爱情《清平梢。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乐》;朱淑真《长相思令》中亦有梅的风姿。

的合一的境界,反映出古代女人在社在李清照和朱淑真的词作中,都会中扮演的不同角色的一种真实的写将梅花、菊花、梧桐、小舟等常见的意照。

象反复使用,艺术地体现了作者细致凄婉离恨、生生不息。

乐府诗有微妙的真情实感。

《夏日绝句》《咏史(其二)》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夏日绝句》《咏史(其二)》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夏日绝句》《咏史(其二)》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咏史(其二)
朱淑真
盍世英雄力拔山,岂知天意在西关。

范增可用非能用,徒叹身亡顷刻间。

(1)第一首诗起首两句便气势不凡,请简析这两句的妙处。

(4分)
(2)第二首诗结句的“徒”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解析。

(3分)(3)李清照和朱淑真都是宋代著名的女作家,且都以词著称于世。

她们的诗词既有许多共同之特点,又各有千秋,堪称宋代词坛中双璧,在中国文学史上相映生辉。

请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

(4分)
【参考答案】:
(1)第一首诗起调高亢,充满浩然正气,(1分)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1分)爱国激情,溢于言表,(1分)对苟且偷生的南宋统治者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1分)
(2)徒,白白地,徒然地。

(1分)表达了作者对范增生不逢时、不遇明主的惋惜和感叹。

(1分)也表明项羽不善用人的弱点正是其败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1分)
(3)两诗相同点都是借项羽的历史事件影射当今,借古讽今,(1分)都肯定了楚霸王的英雄气概,正气凛然。

(1分)不同点:李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

(1分)朱诗充分肯定了项羽的英雄气慨,又指出了他不善用人的弱点。

借古讽今,告诫当朝。

(1分)。

李清照与当代女性诗人的共同之处与不同

李清照与当代女性诗人的共同之处与不同

李清照与当代女性诗人的共同之处与不同李清照,宋代才女,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而当代女性诗人们,也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本文将分析李清照与当代女性诗人的共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一、共同之处1. 女性视角:李清照和当代女性诗人们都具有独特的女性视角。

她们以女性的身份和经历,探索女性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与困境。

她们通过诗歌,表达对爱情、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思考与感悟。

2. 情感表达:李清照和当代女性诗人们都以深情蜜意的情感表达著称。

她们通过细腻的笔触、婉约的语言,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转化为诗歌中的文字。

她们借助诗歌的力量,抒发心底的波澜和情感的起伏。

3. 自省与思考:无论是李清照还是当代女性诗人们,她们都以自省与思考为创作的基调。

她们通过反思与思考,对自己的生活、身份和社会状况进行深入思索。

她们的诗歌作品带有一定的思想性与哲理性,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二、不同之处1. 文化背景:李清照的创作背景是宋代封建社会,而当代女性诗人则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

当代女性诗人们面临着不同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认知,她们的创作与表达方式会受到当下社会变迁的影响。

2. 现代语言与形式:与李清照使用的古代汉语相比,当代女性诗人们通常使用现代语言进行创作。

她们更多地运用现代词汇与表达方式,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与当代文化元素,使诗歌更富有现代感与时代感。

3. 话题选择:李清照的创作话题以爱情、离别、悲凉等为主,而当代女性诗人们的创作更加广泛多样化。

她们不仅关注情感生活,还会关注社会问题、个体人权、环境保护等各种当代议题。

她们的诗歌更加接地气,关注当下社会的方方面面。

综上所述,李清照与当代女性诗人在女性视角、情感表达和自省与思考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

她们都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关注女性的命运与情感体验。

然而,在文化背景、语言形式和话题选择等方面,她们也存在明显的不同。

这些不同正是不同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的体现,使得她们的诗歌各具特色,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审美体验。

论朱淑真与李清照词之比较

论朱淑真与李清照词之比较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odern chinese2008.04朱淑真和李清照同是宋代文学史上两位著名的才女。

虽然两人都是如此的才华横溢,但她们两个的人生命运,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是大相径庭。

在文学事业方面,李清照备受称赞,人们认为她的词“无一首不工”,“极是当行本色”,使之“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但是朱淑真的手稿却被焚,少量流传下的作品也是贬多于褒。

如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认为其词“骨韵不高”。

另外,她打破诗词界限,在诗中尽情抒写心声,写得诗比词多。

但是不论是写诗还作词,题材大部分都是写自己的心灵感触。

在生活方面,李清照拥有着一个为人所羡慕赞美的知己爱情,与丈夫志同道合,心心相印;而朱淑真则由于“父母不审”,“下家庸吏”①,终生受尽感情的折磨,她的《断肠集》可谓是不幸情感的真实记录。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

父亲是北宋后期礼部员外郎李格非,他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合称“后四学士”。

母亲可能是宰相王珪早卒的长女,也可能是李格非续娶的翰林学士王拱元的孙女,也能诗善词,很有学问。

由于生长在书香浓郁的士大夫门第,她接受了良好的早期教育,从小就耳濡目染,典册书史随手翻阅②。

另外,由于其父亲思想开明,家庭风气比较宽松自由,所以她率真自然的性格也没有遭到束缚扭曲。

在这种良好的家庭环境培育下,造就了李清照渊厚的学养和明晰的个性,为她的作品创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云:“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噡,逼近前辈。

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

”18岁时她嫁给了同龄的太学生赵明诚。

赵明诚是时任吏部侍郎、后任宰相的赵挺之的幼子,也会诗词,尤好收藏历代金石书画,是一个有一定文化修养和文学才华的年轻人。

李清照与他有相似的家庭背景,又有相互习染的兴趣和爱好,婚后夫妇二人一道收集古玩,唱词和诗。

所以他们的婚姻达到“夫妇擅朋友之胜”的理想境界。

这种幸福的婚姻生活为她的歌词创作注入了新的源泉。

可惜美好的时光并不长久,在李清照中年时期,灾难接踵而来,丈夫仙逝,国家陷入战乱。

朱淑真:与李清照齐名“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本是她所作?

朱淑真:与李清照齐名“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本是她所作?

朱淑真:与李清照齐名“⽉上柳梢头,⼈约黄昏后”本是她所作? 朱淑真,(约1131年前后在世),宋代⼥词⼈,⼀作淑贞,号幽栖居⼠。

 其诗词多抒写个⼈爱情⽣活,早期笔调明快,⽂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流于感伤,后世⼈称之⽈“红艳诗⼈”。

作品艺术上成就颇⾼,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

流传颇⼴的《⽣查⼦》:“……⽉上柳梢头,⼈约黄昏后” ⼀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欧阳修所作,其实是当时怕坏了⼥⼦的风⽓,才将作者改为了欧阳修的。

朱淑真书画造诣也相当⾼,尤善描绘红梅翠⽵,其能⼒⾮寻常深闺⼥⼦可⽐。

她的别号是“幽栖居⼠”,为南宋多情才⼥和美⼥,与李清照齐名,有《断肠集》存世。

秋夜宋代:朱淑真夜久⽆眠秋⽓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在梧桐缺处明。

蝶恋花·楼外垂杨千万缕宋代:朱淑真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风前飘柳絮。

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川闻杜宇。

便做⽆情,莫也愁⼈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

黄昏却下潇潇⾬。

即景宋代:朱淑真⽵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天⽓⽇初长。

黄花宋代:朱淑真⼟花能⽩⼜能红,晚节犹能爱此⼯。

宁可抱⾹枝上⽼,不随黄叶舞秋风。

减字⽊兰花·春怨宋代:朱淑真独⾏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

伫⽴伤神,⽆奈轻寒著摸⼈。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半。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眼⼉媚·迟迟春⽇弄轻柔宋代:朱淑真迟迟春⽇弄轻柔,花径暗⾹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谒⾦门·春半宋代:朱淑真春已半。

触⽬此情⽆限。

⼗⼆阑⼲闲倚遍。

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暖。

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

断肠芳草远。

清平乐·恼烟撩露宋代:朱淑真恼烟撩露。

留我须臾住。

携⼿藕花湖上路。

⼀霎黄梅细⾬。

娇痴不怕⼈猜。

随群暂遣愁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江城⼦·赏春宋代:朱淑真斜风细⾬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08No.8古典文学新探终导致了婚姻关系的破裂。

兄弟从当时一个普通男性的角度出发看这个问题,认为一个男人的出轨行为没有什么好谴责的,认为姐姐的反抗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因此发出了不以为然的讥笑。

因此,“我”回到娘家以后,不仅没有从亲人那里得到任何同情和安慰,反而受到兄弟的讥笑。

女主人公被遗弃决不是一个偶然事件,也不是个别现象,它是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物。

《氓》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最有名的一首弃妇诗,其关键就在于通过这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刻画,通过一出典型的爱情婚姻悲剧,深刻地批判了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和社会制度。

《诗经》是我国结集最早的一部歌集。

《诗经》中的婚恋诗是我国爱情文学的源头。

尽管历代各家对这类诗歌的称谓不尽相同(如恋诗婚歌、情歌、爱情诗),至今依然众说纷纭。

《诗经》中的婚恋诗记录着两种不同文化意义上的婚恋现象。

一种是与当时作为社会生活总规范的“礼”相关的诗篇:既有“发乎情而止乎礼”的爱慕;有“夫妇有义”的和谐的夫妻生活;有因夫权渐盛而产生的弃妇悲歌;有《诗经》时代的婚典仪礼和程序;同时还有贵族阶级腐朽的乱伦行为,其特点是对中正平和的夫妻正常生活充满期待与渴望。

另外一种则是与礼相异端的诗篇,几乎不受礼的制约与影响,它们充满乡野气息,显露出浓厚的野性色彩:即有真性情的率真、大胆的表达。

《诗经》弃妇诗生动再现了先秦时代部分妇女不幸见弃的社会现实。

《诗经·卫风·氓》塑造了一个蕴涵着中国文化意味的弃妇,她的怨而不怒正与儒家诗教的温柔敦厚相吻合,同时也奠定了后世中国弃妇的基调。

女主人公“我”追求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终遭遗弃的悲剧,说明作者的主观目的在于“情鉴”,客观上塑造了痴情女子“我”的动人形象,并且构建了始乱终弃的悲剧模式。

唐传奇名篇《莺莺传》和《霍小玉传》创造性地继承了这一悲剧模式,并加入了丰富的时代色彩,成功地塑造了崔莺莺、霍小玉两位女性形象。

《氓》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传统题材“始乱终弃”的悲剧模式的先声,开创了“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叙事结构模式,并在诗中交替地使用了两种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叙述者“我”追忆往事的视角和被追忆的“我”正在经历事件的视角。

当我们关注其独特的叙事时序时,会领略到诗中独特的审美意义。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爱情,所谓海枯石烂、天长地久的爱情,不过是恋爱中的人们美好的愿望。

爱情特别是婚姻,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没有脱离社会生活的爱情。

“我”的被遗弃当然令人扼腕痛惜,但是,这并不能成为证明氓是一个爱情骗子的证据。

如果把氓理解为爱情骗子,《氓》这篇作品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正因为“我”和氓是真正的自由恋爱,正因为“我”和氓是在爱情的基础上走进婚姻殿堂,婚姻的破裂才具有真正的悲剧意义,才真正发人深省,具有震撼效果。

这才是《氓》流传至今仍然深深打动读者内心的真正原因。

参考文献:[1]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

作者简介:王立群,女,1971—,山东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外文化与文学交流研究,工作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词一直是人们欣赏推崇的精彩华章,其中宋词的浩瀚里我们不能忽略那颗奇异的明珠:女性文学。

女性以她们细腻独到的视角,朴实而又耐人寻味的文字,抒写她们丰富隽秀的内心世界,独树一帜,让人玩味不已。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共性,李清照和朱淑真,从她们的作品里,我们可以试着解读宋代女性词人的创作风格。

二人所用皆为常用意象李清照、朱淑真二人和大多数的诗人一样,都善于从四季景物中找到自身情感的代言物,从而将自己的情感微动,参照景物的变化,以古老的意象付诸笔端,从而不但使作品具有诗意和形象性,而且情感的表达更鲜明突出,细腻入微。

他们都是从四季景色变化的不同来渲染自己对人、对事感情的流露,使自己的诗辞达到人景情的合一的境界,反映出古代女人在社会中扮演的不同角色的一种真实的写照。

凄婉离恨、生生不息。

乐府诗有云:“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李清照一曲《点绛唇》则以“连天衰草”渲染了离愁别绪之浓重。

朱淑真的《膏雨》、《鹧鸪天》、《江城子·赏春》等作,都将芳草意象纳入其中。

凄凉悲伤的梧桐。

白居易《长恨歌》中,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朱淑真《秋夜》、《菩萨蛮》等都有梧桐的身影。

不屈不挠、高洁的梅花。

李清照《清平乐》:缱绻临歧嘱咐,来年早到梅梢。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清平乐》;朱淑真《长相思令》中亦有梅的风姿。

在李清照和朱淑真的词作中,都将梅花、菊花、梧桐、小舟等常见的意象反复使用,艺术地体现了作者细致微妙的真情实感。

也从侧面反映出两个人的感情,将情感寄托于实物描写之中,真可谓是情景交织,物物有情,李清照朱淑真诗词意境的相同点刘健萍摘要宋代是词文化极尽张扬的时期。

其中更难得的是涌现了几位优秀的女性作家,李清照、朱淑真应该是其中佼佼者。

她们撷取生活中常见的意象,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来观察抒写自己对于生活和爱情的思考和幽怨,展现了当时社会女性在生活中的真实面貌。

关键词:李清照朱淑真意向比较意象愁苦爱情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128WriterMagazine2008No.8作家杂志古典文学新探入木三分。

所用意象集中在愁苦类:李清照是宋代词人中集“愁”之大成者。

她的词作中,言“愁”最多,其“愁”也最有份量,最具力度和魅力。

朱淑真也善于将诗歌和绵绵的愁情连在一起,传达人生苦短、命运尤常的感伤与哀愁。

那么李朱二人到底是如何写愁的呢?本文在此以春、水、酒等意象为载体言说。

二人都善于以春写愁在古代诗词中“春”是个涵义广延的词。

自然界的春天以其暖洋洋的气候,取代了冬日的严寒,唤醒了万物。

例如李清照《蝶恋花·送春》:“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这首惜春词正面抒发对春的眷恋之情,言语之间直接描绘暮春的景致,抒发伤春感怀。

在黄昏里潇潇的落起雨来,更让人觉得意境深沉清幽,委婉含蓄,缠绵徘恻。

词人将春、柳、酒、雨多个示愁意象连贯使用,使整首词自始至终流淌着一股连绵不绝的愁思,读来不觉黯然神伤。

朱淑真也善写春。

据统计,在朱淑真二十多首词中出现的“春”便有十七处。

《江城子·赏春》中写道:“斜风细雨作春寒。

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因缘。

水云间,俏无言。

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辗转袅绸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词中写斜风细雨的春寒,写梨花尽落的寂寞,在伤春景象中注入主人翁忆别思恋的痴情和相见无望的“懊恼”,读之哀婉动人。

起调词人就借写景营造出一种迷蒙、灰黯、凄凉的气氛:初春时节,斜风阵阵,微雨横飞,寒意袭人,它给人的感觉本来就是抑郁沉闷的,更何况对愁思郁积的女子呢?春寒禁受不住,春愁又无法排遣,无奈之下词人也只能举酒驱寒,聊以解忧了。

二人都喜欢以水写愁李清照和朱淑真借水抒情,道出了内心绵绵情愫以及无限惆怅。

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朱淑真也常常以水写愁,在《暮春有感》中,那一江春水寄寓了她伤春悲秋的无限思友之情,“倦对飘零满径花,静闻春水闹鸣蛙。

故人何处草空碧,撩乱寸心天一涯。

”以酒写愁是二人的最爱。

李清照现存45首(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不含存疑作)词,与酒有关的便有24首。

如《如梦令》:“浓睡不消残酒”,“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好事近》:“酒阑歌罢玉樽空,青缸暗明灭”。

李清照以酒来表现离愁别绪的作品更多一些。

仅《漱玉词》第一集里就有15篇作品写到了酒。

酒也是她使用频率最高的意象。

纵观李清照以酒为意象的作品,大体有三类:一类是表现离愁别绪的,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类是表现闲情逸致的情趣和乐观潇洒的人生态度的,像《如梦令》,其豪放和爱好大自然的志趣在这为数不多的酒意象的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有一类表现爱情甜蜜的,词人与丈夫饮酒赏花,携手出游之作,这里酒成了美妙人生的象征,如《庆清朝慢》:……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

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朱淑真也曾把酒写愁,但与李清照稍有不同。

她25篇作品中有3篇涉及酒。

仅从数量来看,她以酒写愁的作品不算多。

而且,她的愁也和李清照不同,她的愁不是与夫君暂时的离别之愁,而是再也不能与心悦之人共守的离苦,因此这种“愁”是痛心疾首的,生离死别的,是无以解救之愁。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

”(《生查子》)以酒消愁不去,以泪洗愁不能尽。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夕》)等等。

李清照朱淑真没有离开爱情类意象。

通读李清照和朱淑真的诗词,爱情的痕迹或深或浅又确乎驱之不尽、挥之不去,并且她们在作品中所表现的爱情更为纯粹,意象更为真切,艺术形象更富感染力,也更为深入人心。

朱淑真对爱情的描写是细腻动人的。

作为深闺中的女性,朱淑真对爱情的理解多半来自于书中,也即前人的词中。

因而所写的词珠圆玉润,写景写情细致入微,另一方面也留有了大量化用前人名句乃至场景的迹象。

例如“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

风和烟暖燕巢成。

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扁。

恼人光景又清明。

”(《浣溪沙·清明》)其情境就是从苏轼的词中化出。

又如“巧云妆晚,西风罢署,小雨翻空月堕。

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

如何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鹊桥仙·七夕》)完全化用秦观的同题名作,将自己对相思的体会糅到词中,写出了自己内心感受。

至于李清照,我们也要看到其父李格非在文风、人品方面的特点和其夫赵明诚与她之间的情感是影响她个性心理的主要因素。

齐鲁文化中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人民真率、大胆、好强的个性都深刻影响着李清照的心理形成。

她个性开朗、豪放的一面主要体现在她少女时代的青春活力以及她大胆炽热的爱情告白;还有就是咏花词表现出其超卓的人格以及饮酒词表现其率性洒脱。

另外就是个性心理的另一面是多愁善感。

李清照亦有对红颜易逝的无限伤感。

最具代表性的该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